八年级上语文期末试题

2022-06-11

八年级(上)语文期末试题

第 一 部 分 (1~5题18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4分)
傍晚时分,到达昆明。天正下着蒙蒙细雨,整个春城犹如披上了轻纱,显得格外妩。我们到达宾馆时,热情的主人早已在那里等候。寒了一阵,主人便情不自禁地谈起了西山,激起了我们强烈的向往之情。待主人告别后,我迫不急待地推开了临街的窗子,只见远处的街灯发出柔和的光,重峦迭嶂的西山隐约可见,四周笼罩在一片温馨之中。啊,多么令人陶醉的春城之夜!

(1)根据要求检索上面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字。(2分)
①用音序检字法查“媚”: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
②用部首检字法符“暄”:先查部首 ,再查 画。
(2)上面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① 应改为 ② 应改为
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了。(6分)
(1)大江东去,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王维《山居秋暝》中以声衬静写山村居民勤劳朴实的句子 ,

(3)杜甫《蜀相》中概括诸葛亮一生功绩的句子 ,

(4)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中议论抒情,表是人虽身处逆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精神的句子 , 。

(5)而现在, ,我在这头 余光中《乡愁》)

(6)《观巴黎油画记》中揭示画意的句子:所以 , 。图报复也。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位于太行山深处。这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我 们到此,真有点儿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
B.在一次大型电视诗歌朗诵会上,殷之光先生声情并茂的朗诵,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 所有观众,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C.今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了强烈地震,房片倒塌,交通阻塞,通讯中断。灾后的芦山,重建工作千头万绪,百废俱兴。
D.由希腊引发的欧债危机迅速蔓延到欧洲其他国家,但我们有理山相信,只要相关各国共同努力,攻坚克难,定会迎来柳暗花明的一天。
4.下列两则广告语都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共2分)
(1)优质的服务使宴宾酒楼在开业不久就引起业界瞩目的重要原因。(1分)
修改意见:
(2)本产品具有抗紫外线、抗摩擦和防静电,能够满足室内外环境要求。(1分)
修改意见:
5.根据你对《西游记》这部名著的阅读,回答下面问题。(共 4分)
(l)请简述美猴王炼成“火眼金睛”的故事情节。(2分)


(2)从《西游记》中选取一个人物及其相关故事,根据下面的例句仿写句了。(2分)
例句:鲁 智 深 倒 拔 垂 杨 柳
第 二 部 分(7~23题 4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7~8题。(5分)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 朝代, (人名)。(1分)
7 颈联巧借 和 两个地名,暗示了当时境况的危机。

8.简要分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的表达作用。(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4题。(12分)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9.解释句中加点词(1分)

(1)伛偻提携 (2)觥筹交错

10.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至于负/者歌于途 B.已而夕阳/在山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庐陵/欧阳修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 译: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

12.选文第①节描写了什么内容?有何用意?(3分)

答:选文第①节描述了 用意:

13.根据所学课文,填入适当成语(2分):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 , 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三、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14~17题。(11分)

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

四季中,人们最喜爱的是春天。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的大好春色,自然成了诗人热情吟诵的对象。而这些千古华章,又成了人们了解我国春天气候特点的极好材料。

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宋代白玉蟾的《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宋代李时则在《十二月立春》中写下这样的诗句:“盘装荠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诗中的东风,即春风。可见,虽然春天急迫地降临人间,但是大地仍然雪初化,冰未融,瞧这春季来得有多快!这类诗句中最精彩的,还是唐代贺之章在长安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前两天看柳,枝上还是光秃秃的,可是今天却看见嫩叶已经从芽苞中绽出。原来,这是因为北方春季升温快,物候变化迅速。2001年3月20日至21日,我在北京紫竹院公园也看到了柳树两天内发叶的情况。正是因为柳树春季发叶如此迅速,诗人才会用剪刀这类令人联想到动作的词汇来描写。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人们能够普遍接受,也就说明我们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

我国南北春季有早有晚。北宋王安石《泊船瓜州》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我在这里引用它的目的是想说明,华夏大地五湖四海并非都同时被春风吹绿。如果把连续五天平均气温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准,那么北纬28℃的长沙3月10日入春,北纬30℃的武汉3月15日春到,而北纬32℃的南京则要到3月25日春天才姗姗来迟。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有后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东北大地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而广东已经告别了春天进入绿阴深深的夏季了。实际上,古代诗人早已发现南北春季到来的时间不同。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现代气象资料表明,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所以,当五原河冰刚融化时,皇都长安则早已姹紫嫣红过去,时近暮春了。

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歌,又作东风十日寒。”天气暖热得人们已经穿起单衣,桃花落尽,野梅结籽,田野里已经响起蛙声,可是突然间,蛙声却没有了:这在气象学中叫作“倒春寒”。宋代的萧立在《春寒叹》中形象地描写了“倒春寒”造成的灾害。“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如命牛亦冻。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夜黑更深,寒风呼啸,赖以生存的耕牛已经冻死,风中夹杂着八十老翁凄惨的哭声,令人心碎。为什么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呢?因为我国春季还经常有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冷空气。如果前期冷空气少,春暖快,长期积聚的北方强冷空气一旦南下,便会发生强烈的季节逆转,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

古代诗人对我国春季的认识是十分丰富的,他们描写华夏春天的诗词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改动)

14.阅读全文,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三大特点。(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二段为什么要写作者在北京北京紫竹院公园看到的情况?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有后的”,句中的“脚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春天的到来,语言生动。

B.“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句中的“大约”表明西安每年进入春天的具体时间并不固定,符合客观事实,语言准确。

C.“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句中的“又”字说明了“倒春寒”的特点,强调了“倒”的意思。

D.“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句中的“而且”说明了古诗词的文学价值远远超过了科学价值。

17.第四段中两处引用了古诗词来说明我国春天的气候特点。作者为什么先引用吴涛的《绝句》,后引用萧立的《春寒叹》?(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国的气候非常复杂。除了本文的介绍外,你从下列诗句中还能发现我国春天其它的什么特点?请选择一首,写出你的发现。(3分)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我选择()首,我的发现是:


中国第五大发明——汉字 (9分)
①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从甲骨文算起,已有3500年以土的历
史了。古埃及的圣体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古玛雅文字等相继成为历史的陈迹,唯汉字独存。中国人用数千年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奇迹,在世界文字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它承载了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至今仍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尤其是汉字计算机输入的优越性,使汉字的奇迹更令世人惊叹和信服。汉字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
②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著名学者安子介先生说,“中国由黑龙江到云南,汉字全通。”“中华文化连绵五千年,是用汉字记载的。”“西方字母的形式,根据历史说也是由象形而来,后来变成拼音,各国文字不同,相互联结的纽带断了,结果欧洲分成大小十数个国家。如果中国早年也走这条路,早已出现江苏国、广东国了。我国方言这样多,汉字的语音无法在‘语音学’上统一,但在文字使用上自古及今都是一脉相承的。汉字对汉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凝聚作用。”可见,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这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③汉字可以引发想象和联想。由于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观其形而得其意,其中必定有想象和联想产生。并非仅仅由象形字直接演化过来的字如此,如“日”“月”等。会意字也是如此,如“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两部分组成,就是“人”靠着“树”歇息。我们从字形的拼组关系中便可想象出这字的意义。其实,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也是表意的,如“文盲”的“盲”字,声旁“亡”既表音也表意,“盲”就是“亡”了“目”。因此,汉字引发想象和联想的强大作用值得我们重视。
④汉字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从神经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看,拼音文字是偏向大脑左半球的“单脑文字”,而汉字是大脑左、右两半球并用的“复脑文字”;拼音文字认知中“语音编码”方式起主要作用,而汉字认知中则是利用“多重编码”方式,语音、字形和语义编码兼用。学习汉字可以开发大脑左、右半球的潜力,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因此,从音、形、义三者结合上去学习汉字是科学的方法。
⑤与中华文明共存共荣的古老汉字,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我们要重新认识汉字的价值,充分发掘汉字的奥秘,以迎接汉字“发挥威力”的新时代。
19.根据第①段文字,就内容方面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2分)

我的问题:

20.选文第②段引用安子介先生的话意在说明什么?(2分)

21.根据选文第④段,你认为西方学者针对拼音文字提出的“开发右脑”的主张,是否适合使用汉字的中国人?请说明理由。(2分)

答:我认为

22.依照示例,从“尘、畎、诽”中任选一个,说出这个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想象和联想。(3分)
示例:“悟”左面是“心”,右面是“吾”,合在一起就是“我经过思考而有所领会”。

答:我选 ,

四、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19~23题。(15分)

雪一化就有路了
每年下第一场雪时,我总会想起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
那时我初涉文坛,很容易被一些闲言碎语所困扰。当我听说有人搬弄是非,对我说三道四时,我异常激愤,心里顿时对此人充满了恼恨。
我决心要去当面质问她,为什么要这样伤害我。
很快便有了一个机会。我出差去外地,恰好要路过那人所在的城市。我向朋友要来了她的地址,决定在那个城市作短暂的停留,突然出现在她家门口,义正辞严地声讨她,然后拂袖而去。
那天,从清晨开始,天空就阴沉沉的。风变得湿暖,闷得人透不过气来。火车晚点,到达那个城市已是傍晚时分。当我走出车站时,空中已飘起了雪花。
我有些发蒙,心生胆怯和疑惑。但我只能继续往前走,去寻找那个记录着怨恨的纸条上的地址。
雪下得越来越大,风也越发凛冽,雪片像是无数只海鸥扇着白色的翅膀,围绕着我扑腾旋转。四下皆白,分不清天上地下,我跌跌撞撞地朝前走着。在漫漫风雪中既寻不见街牌,也看不见门牌号码。
就在那个时候,我看见街边有-间简陋的平房,窗口露出一线微弱的灯光。我抱着疲倦的身躯敲响了那家的房门。
门开了,灯光的暗影中,站着一位老大娘。她接过我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眯着眼将纸条举在灯下看了看,又低头仔细地打量着我,说:“那地方太难找,跟你说不明白,还是我领你去吧!”不容我谢绝,她已经迈出门槛,踩在了雪地里。
“这大雪天儿出门,一定有要紧事吧?”她回过头大声说道。
我含糊地应了一声。
“你是去看望病人吧?看把你累的急的!是亲戚?朋友?”她放慢了脚步,怕打着肩上的雪花,等着我。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
亲戚?朋友?……我沉默着,无言以对。我如何对她实言相告,自己其实是去找一个“仇人”兴师问罪的!
就在那一刻,我忽然对自己此行的目的和意义恍恍惚惚地发生了一丝怀疑和动摇。那个人似乎隐没在漫天飘飞的雪花中,她之所以要伤害我,也许是随波逐流,也许是由于无知,也许是出于一时的利益之需——她也许真的是一个需要救治而不是斥责的“病人”呢!
脚底突然在一个雪窝里滑了一下,老大娘一把将我扶住。
“这该死的雪,真讨厌……”我忍不住嘟哝着。
“不碍事,不碍事,就快到了。”她说,“前面那个电线杆子右拐,再往前数三个门就是。”
“大娘,请回吧,这回我认得路了……”我说着,声音忽然喑哑了。
她又重复指点了一遍,便转身往回走。刚走几步,又回过头,大声说:“不碍事,明天太阳出来,雪一化,就有路了!”
那个苍老的声音,被纷纷扬扬的雪花托起,在空荡荡的小街上蹒跚。
我在雪地上久久伫立,任雪花落满我的肩头,任寒风吹打我的脸庞。湿重的背包、鞋和围巾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分量……
雪一化,就有路了——那么,就把冷雪交给阳光去处理吧,雪不能永远覆盖道路,有阳光就会融化。虽然世上常有误解和诽谤,但是充满阳光的心灵却能够宽恕和融化它。
那个风雪之夜,当我终于站在那费尽周折才到达的门牌下面时,我已经全然没有了跳下火车时那种愤激的心情。我在那个破旧的大杂院门口平静地站了一会儿,轻轻地将那张已被揉皱的纸条撕碎,心也随之释然了,然后慢慢地朝火车站方向走去。
23.通读全文,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表现“我”心理变化的词语。(3分)
激愤恼恨→( ) → ( )→( )
24.选文中加着重号的“病人”一词的含义是什么?(3分)

答:

25.结合具体语境,分析选文中加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26.根据选文内容,补写一段描写雪景的文字作为文章的结尾。(3分)


27.从那个风雪之夜的经历中,“我”得到了怎样的人生启迪?(3分)


第 三 部 分(28题 50分)24(1).以幸福为话题作文。(50分)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②与开头衔接自然连贯;③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④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⑤ 600字以上;⑥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题目:
开头:语文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
答案:
第一部分(1-6题,24分)1.(4分)
(1)①M mei (或:mèi) ② 日 九(或:9)(每小题1分,共2分)
(2)①急 及②迭 叠(每小题1分,共2分)
2. (6分) 3.(3分)C 4.(3分)D
5.(4分)(1)把“使”改为“是”(或:去掉“的重要原因”)
(2)“静电”之后加上“的作用”(或:“的功能”)
(每空2分,将改正后的句子写下来也可给满分)
6.(4分) (1)美猴王因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玉帝便派二郎神等将其擒住,被太上老君投入八卦炉中,经过了七七四十九天的烧炼,炼得了“火眼金睛”。
(2分,故事情节正确、语句通顺,即可得满分)
(2)示例一:孙行者智调芭蕉扇 示例二:猪八戒大战流沙河 示例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2分,内容概括准确、符合例句形式,即可得满分)
第二部分(7-23题,46分)
三、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

14. (1)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2)我国南北春季有早有晚。(3)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16D

17作者先引用吴涛的《绝句》是为说明倒春寒现象,后引用萧立的《春寒叹》是为了说明倒春寒带来的危害。18.B平原的春天比山里春天来得早。
<<中国第五大发明——汉字>> 19. (2分)示例一:为什么汉字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
示例二:世界上古文字相继成为历史陈迹,为什么唯独汉字独存?
示例三:“汉字已有3500年以上的历史”与“它承载了中国五千年文明”是否矛盾?
(所提出的问题有思考价值,即可得满分)
20.(3分)说明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意思对即可得满分)
21.(3分)不适合;西方学者的主张是针对“单脑文字”提出来的,而汉字是“复脑文字”,已经具有开发大脑左、右半球的作用,所以不适合使用汉字的中国人。
22.(3分)示例:“尘”上面是“小”,下面是“土”,合在一起就是“细小的土”。
“吠”左面是“口”,右面是 “犬”,合在一起就是“狗叫”。
“诽”左面是 “言”,右面是“非”,合在一起就是“言非其实”。
四、15分23.(3分)胆怯怀疑 怀疑动摇 平静释然
24.(3分)这里是指搬弄是非、给|“我”造成心灵伤害的人,但也是可以原谅的人。
25.(3分)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大雪纷飞的情景,烘托了“我”内心的纷乱与烦躁之情,同时也为下文情节发展做了铺垫。
26.示例一:夜深了,大雪慢慢地停了下来。地上一片洁白,在路灯的映照下,发出柔和的光。夜是那样的宁静,空气也变得温润而清新了。
示例二:雪慢慢地小了,雪片儿像春天的落花,飘落在我的脸上,我似乎闻到了一丝淡淡的花香。
27.世上常有误解和诽谤,充满阳光的心灵能够宽恕和融化它。

  • 相关推荐

【八年级上语文期末试题】相关文章:

初中初三语文期末复习试卷试题06-05

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试题06-05

语文八年级上期末复习06-11

丰都二中高一语文期末模拟试题试卷06-05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06-08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知识总复习试题06-08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三)试卷11-18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题06-08

初中八年级上期语文半期检测题试题试卷06-05

语文《月亮上的足迹》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