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花的教案

2022-05-05

养花的教案

  养花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5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养花教案。

  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以及预习课文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学策略

  1、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

  2、在朗读感悟中培养学生探究语言文字的能力。

  3、使学生能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探究文本,同时对老舍养花提出一些疑问,或者提出自己对养花的看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关于老舍养花的资料 。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花草能装点自然,美化生活。人们都爱赏花,有的人更爱养花。哪些同学自己养过花,把你养花的感受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养花是件非常有乐趣的事,今天,我们学习《养花》,看看老舍先生对养花有哪些独到的感受。(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介绍写作背景。

  本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 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老舍旅美时得了“腰脊骨软组织粘连”,动了手术。后来在回国途中,病情加重,到香港已不能走动,只好留在香港。到北京后,一直留下了“坐骨神经痛”症——即课文中说的“腿病”。老舍养花,是从33岁结婚组织家庭后开始的。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兴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别爱养菊花,经常与爱养花的朋友互相交谈,致使花的品种达到100多种。大风、暴雨来临,全家就抢救花草。到了群花盛开的时候,老舍先生总是邀请好友前来饮酒、赏花,他觉得这是非常有乐趣的。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为进一步学习和理解课文作铺垫。通过对作者养花的介绍,更加激起学文的兴趣。

  三、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出示预习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语句,勾画出生词及其他不理解的地方,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把易读错的字音和难写的生字记在预习本上,并想办法记住它。

  (2)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搜集有关老舍及老舍养花的资料。

  1、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过程:4人小组学习,由小组长负责组织轮读课文,互相倾听,汇集预习中读音、生字词问题,并互助解决,解决不了的由组长负责记录在预习本中。2、全班交流自学成果与遗留问题。a、教师出示整理的本课生字词和易读错的词语计较、门道、昙花、菊秧、大雨倾盆、狂风暴雨、奇花异草、三年五载、秉烛夜游、有益身心、胜于吃药、置之不理、自生自灭(注意矫正计较的“较”、昙花的“昙”倾盆大雨的“倾”的读音。)b.说说自己弄懂了哪些词语。(注意弄懂“计较、门道、秉烛夜游、置之不理、三年五载”的意思。)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在学生经过课前预习、课堂上小组学习、教师的强化指导,以此来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

  四、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概括大意。

  1.指生按自然段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给每一自然段列一个小标题。)思考:作者围绕养花讲了哪些内容?(为什么养花;养什么花;养花要摸门道;养花有益身心;养花使人喜悦;养花使人伤心;养花的乐趣。)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可以整体有序的理解文本。概括文章大意,培养学生概括文章的能力。这在教学大纲中对高年级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谈谈自己已经读懂了什么?

  预设:

  (1)老舍先生养的都是好种易活的花。

  (2)养花很辛苦。

  (3)养花能增长知识。

  3.提出不懂的问题。

  预设:

  (1)“花草自己会奋斗”是什么意思?

  (2)养花其实很辛苦,而老舍先生为什么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养花到底有哪些乐趣?)

  四、布置作业

  1.摘抄体现作者爱花的句子。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养花的教案】相关文章:

《养花》教案06-02

养花_教案设计06-01

养花教案设计范文06-12

养花课文教案设计06-05

养花精品教案设计06-07

阅读《养花》的感想07-08

读《养花》感想07-10

《养花》教学设计06-06

《养花》经典教学设计06-04

《养花》的教学设计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