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潢川万人腹泻的调查

2024-05-01

总结潢川万人腹泻的调查

  潢川万人腹泻事件中,当地居民将污染源头指向当地的龙头企业——华英农业。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个号称“世界鸭王”的上市公司,尽管得到当地政府的多项政策支持,但对拉动百姓致富的作用并不明显,反而留下了难以消除的污染之嫌疑。

  “世界鸭王”在当地

  华英创建于1991年,其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一步步从“中国鸭王”发展到“亚洲鸭王”,再到“世界鸭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鸭加工企业,也成为河南省信阳市的龙头企业。

  该模式下,华英集团同从事鸭养殖的农户签订养殖合同,从鸭苗投放到成鸭回收都给出了规定,使每一个农户作为产业工人加盟华英;公司向农户提供鸭苗、饲料,以及养殖过程中的技术服务,并负责回收商品成鸭。实际就是统一配送雏苗、统一配送饲料、统一养殖技术标准、统一疫病防治、统一调度屠宰。

  按照华英老总曹家富的说法,华英“以其所在地的河南潢川县为中心,辐射带动了周边县区3万农户、近20余万人通过养鸭脱贫致富,实现综合社会效益50亿元以上。”

  政府“富民计划”催大

  众多光环下,华英在去年初再次迎来飞跃。201X年3月17日,信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华英农业”富民计划的若干政策意见》。该意见决定用2年至3年时间,实施华英农业“富民计划”,即“111333”发展规划。“111”就是2年至3年内华英的主营收入超100亿元,出口创汇超过1亿美元,在全国建立超过1000家连锁店;“333”就是年屠宰加工能力超过3亿只,年利税超过3个亿,带动富裕农民30万户。

  根据要求,潢川及周边6县两年内要新建500个华英鸭养殖小区及200个华英肉鸡养殖小区。这项任务被纳入市委、市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每建一个养殖小区市里奖励1万元,超额一个市里奖3万元。各县按养殖小区的面积对养殖户进行补助。在养殖小区建设上,需要贷款的,由各县担保公司为养殖小区业主申请固定资产投资贷款提供担保,养殖小区业主提供反抵押,银行予以贷款支持。

  在“富民计划”推动下,华英的养殖场如雨后春笋般“长出”,仅8个月时间,就建成养殖场300多个。

  近半利润靠财政补贴

  华英一片繁荣的表象下,掩盖的是公司盈利不高的事实。

  据华英企业年报,2006年至2009年,华英农业的净利润分别为1403.41万 元 、8546.61万 元 、4679.83万元、4026.90万元;201X年半年报实现净利润2080.3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净资产收益率逐年下滑迅速,从2007年的38.04%降低至2008年的17.24%,2009年仅仅为4.47%。

  正是在20XX年,华英经过运作后上市。上市半月后,华英农业曝出主营亏损的消息,年报显示,2009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同比下滑近26%,且在第四季度,主营业务出现392万元亏损,依靠793万元非经常性收益才扭亏为盈。这793万“非经常性收益”,华英高层承认是“政府补贴”。

  华英2009年年报显示,政府各项补贴高达1727万元。而当年华英农业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4027万元。这意味着其净利润的42.89%靠补贴获得。而在201X年,该公司的净利润为5657万元,来自政府补贴的有1194万元,占比21.1%,也就是说,华英农业每赚100元中,有21元来自于政府的补贴。

  据《中国经济时报》援引潢川当地一名官员的说法,尽管顶着耀眼的光环,但华英对当地的税收贡献很少,上缴税收不到600万元,甚至不如一家私营企业。

  47天催熟的华英鸭

  “富民计划”推动下,潢川当地不少心急致富的农民转变为鸭农,投资养殖场。据养殖户介绍,养殖场的门槛不高,投入大约5万元,就差不多能够“入门”。

  华英的招牌产品为“华英鸭”,养殖户加入华英,就要与华英签订合同,向华英购买鸭苗、饲料,养成后再将成品鸭卖给华英。合同第四条第四款规定:“提供相关技术服务与指导,在乙方成鸭达到甲方规定的养殖标准后,甲方保证47天以上的合格成鸭在现金购买、成活率、饲料消耗、管理成本和质量标准都达到要求的前提下,(每只鸭)纯利润达到1元以上。”“华英鸭的养殖周期是47天,一只鸭能长到八九斤重。”养殖户告诉记者,如此之快的生长速度让他们自己也觉得惊奇,因为自家养的鸭半年也才长到两三斤重。华英鸭快速催长的原因,他们归之于品种和饲料。

  不过,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是,养殖户养出来的华英鸭,他们自己从来不吃,而是吃自家散养的麻鸭。

  “头两批才可能赚到钱”

  在华英提供的合同中称,每只鸭的纯利润能达到1元以上,果真如此吗?

  多名养殖户告诉记者,只有头两批鸭子有可能挣钱,再往后就是亏损,因为“死亡率太高了”。

  尽管合同中约定,华英承诺提供相关技术服务与指导,但实际上多数未兑现。“一是他们根本就不管,二是他们也没有过硬的防治技术,想管也管不了。”养殖户向记者反映,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疫病特别多,一死一大片,用药费用激增。

  养殖户的实践经验表明,一个新开的养殖场,头两批的鸭子成活率是最高的,往后就差很多。他们推断,是环境污染造成,一个地方养殖时间长了,就容易发生疫情。

  至于成鸭的收购价,则是由华英决定。华英给一鸭农的《华英商品鸭收购结算单》显示,成品鸭项一栏中有这些项: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等外品、残次品、死鸭、超标鸭,华英公司给出的单价分别为9.82元、9.52元、9.22元、6.2元、3.9元、5元、8.5元。“一批鸭子能活一半已经算好的了,有时候死鸭一元一只也卖出去了。”如此艰难状态下,从事养殖的鸭农多半亏损,有的负债达到数万元,更何谈致富。

  至于华英向养殖户收购的这些死鸭的去向,一直没有明确说法。

  不准提“华英污染”

  华英孵化场、养殖场遍地开花带来的后果,就是污染难题。

  在潢川县,隶属于华英的孵化场和养殖场有数百个之多,即使是加盟的养殖户,养殖场面积小则十几亩,大则上百亩,工厂废水、养殖场的污水直接排入大小河流之中,给当地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

  付店镇白洼村深受污水之苦,华英的孵化三厂与之相邻,这个鸭场的废水通过后墙的一个排污口,24小时不停地流向白洼,村头的池塘变成墨水一般,鱼类基本灭绝,夏天蚊子苍蝇扑面而来。即便把门窗封闭得密不透风,刺鼻的臭味还是让人感到窒息。

  村民孔祥全就鸭厂的污染问题一直向有关部门上访投诉,但情况始终得不到解决。“当地政府站在华英一边。”他告诉记者,今年5月份,他和另一名村民被叫去谈判,最后签订了一个包括村委、镇政府、华英以及村民在内的四方协议,协议的大意是:经协商约定,白洼村民保证不再以任何理由就污染问题及其他纠纷上访,否则后果自负。孔祥全被要求以村民代表身份签字同意,当时他拒绝签字。“随后对方竟然以用水问题来刁难我们。”孔祥全告诉记者,当时对方称,如果不签字同意,就不放水给村里用,当时正值插秧时节,又逢干旱,只有水库有水,无奈之下,孔祥全只得签字。“签字后我向他们要那份协议书,但他们始终不给。”

  诸多后遗症无法解决

  污染容易治理难,众多养殖场兴起的后遗症,也许将无法解决。

  那么多养殖场产生的废水污水排放到哪里?涉及的土地、河流、池塘都将变成大污染源,这将带来多少隐患?影响多少人的正常生活、生产?

  业内人士分析,尽管目前建设的养殖小区理论上最多可用六年,但实际上可能只能用三年。再者,养殖场时间长了大量细菌就有耐抗性,这会给鸡鸭的疾病防控带来不利的影响。

  此外,相关人士对金融风险也表示了担忧。因大多数鸭农都是贷款经营,若长期无法获利甚至亏损,鸭农们全部停养,这些贷款将如何处置?一旦鸭农停养后,养殖场占用的大量农田又该如何处置?这些都将是留下的后遗症。

  • 相关推荐

【总结潢川万人腹泻的调查】相关文章:

总结腹泻的护理注意事项09-15

《千课万人》听课感想08-02

万人长跑健身的活动小结范文09-19

漏报调查总结07-14

万人长跑健身活动小结范文09-04

社区环境调查总结09-25

门店选址调查总结06-16

暑期支教调查总结08-27

农村回访调查总结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