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的课文教学设计

2022-06-26

雷雨的课文教学设计

  篇一:雷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激起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深刻体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热情。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另外教材又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于图文对照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学中应牢牢抓住这两方面的优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沟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垂”字的书写。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歌曲。

  教学过程

  一、课前诵读。(课件1)

  1、行为习惯诵读:

  上课在课堂,坐正不乱晃;不做小动作,专心来听讲;发言先举手,回答不乱抢。

  2、名句积累: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二、歌曲导入,揭示课题。(课件2)

  同学们,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魔法师,在她的魔力下,就连“雨”(板书:雨)也会变幻莫测。刚才大家听到的是春天的雨,很温柔。可是一到夏天,这雨就变了,变得喜笑无常,变成了(),(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雷)。今天我们再次走进18课,看看下雷雨的时候是怎样的一番景象?齐读两遍课题。

  三、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课件3)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

  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1、生自由读课文,强调读书姿势,奖励读书认真的孩子。

  2、4号学生认读词语。指导书写“垂”字。

  压下来 垂下来 越下越大 渐渐地 彩虹

  3、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板书:前、中、后)谁能根据课文内容将这三幅图排排序号?(课件4)

  4、谁能结合课文和插图,用自己积累的词语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天气特点?

  四、研读交流,朗读感悟。(课件5)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天气是怎么变化的?画出相关的词语或句子。

  (一)体会雷雨前天气的突变。

  1、(课件6)抽读写乌云的句子,你为什这么读?指导理解“压下来”的感觉,比赛读、男女读。

  2、天空中如此压抑,地上怎样呢?指导读好“一动不动”“一声也不叫”,体会天气的闷热。

  3、这时候,你最需要什么?指导读好“忽然”“乱摆”,体会风急风大。

  4、蜘蛛为什么逃走了?如果你是蜘蛛坐在摇摇欲坠的网上,你会怎么想?哪些字词可以他跑得快?指导读好“垂、逃”(挑战读、齐读)。

  5、伴随风来的还有雷电,(课件7)摹拟雷的声音,理解“越---越----”。(男女读、分组读)

  6、拓展说话:(课件8)雷雨就要来了,天色越来越(),空气越来越( ),风越来越( ),闪电越来越(),雷声越来越()。天气变化真快呀!

  7、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雷雨前天气是怎么变化的?(闷热---狂风--雷电交加)

  8、抽读、赛读、分组读。

  (二)感悟雨急雨大。

  1、出示插图(课件9)你看到了什么?谁能读好“哗,哗,哗,雨下起来了。”(指导读出雨急雨大)挑战读,齐读。

  2、引读:雨下得好急好大呀,而且( )。往窗外望去( ),( ),( )。

  3、这么大的雨是突然停了的吗?师范读“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抽读、

  4、这场雨下得真是又急又大呀!哪位同学来说说雨是怎么变化的?

  5、谁能用声音来变现雨的变化呢?挑战读,男女读。(奖励星卡)

  (三)欣赏美图,感悟雨美。

  1、插图(课件10)天亮起来了,我们和文中的小朋友一起打开窗户,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字词用得好?比较读句子:一条彩虹在天空。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体会“挂”字的动感美,学生一起做一做挂的动作,比赛读一读句子。

  3、从“坐”字,你体会到什么?谁能读出这样的悠闲自在。奖励4、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雷雨后的景象的?

  5、谁愿意把雨后的美景展现给大家?抽读,女生读。

  五、总结提升,感情朗读。

  1、读了课文,你想说什么?

  2、(课件11)谁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声音表现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象。

  3、小组齐读(分三组,分别是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4、全班齐读。

  六、练习巩固。(课件12)

  1、给句子排队

  (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 )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 )天亮起来了。

  (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 )雨越下越大,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2、拓展阅读(课件13)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七、作业布置(课件14)

  1、查找资料,说说彩虹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响呢?

  2、模仿《雷雨》,写一则观察天气的小日记。

  八、评

  自我评价,评出优秀表现者,优秀小组。

  九、板书设计。

  18雷雨

  前 中后

  压下来越下越大 彩虹 垂下来渐渐地挂、坐

  篇二: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8课 《雷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用具:

  1、生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

  3、课前布置学生观察雷雨这一自然现象。

  4、收集描写雨景的词语或谚语。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课前收集到的关于雨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课释题

  1、师:孩子们,听,这是什么声音?(课件播放雷雨声)说说吧,你都听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了打雷的声音。

  生:我听到了下雨的声音。

  生:还有刮大风的声音。

  不错,像这种又打雷又下雨的现象我们就叫它雷雨。那你们知道一般在什么季节会下雷雨吗?(生:夏天。)对,一般在夏天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雷雨天气。 师:那除了雷雨,你还知道哪些雨?

  生:春雨、小雨、倾盆大雨、毛毛细雨。

  师:是啊,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不管是蒙蒙细雨,还

  是狂风暴雨,都是多姿多彩的!今天让我们走进18课,一起来感受一场雷雨。 请大家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雷雨

  生齐读

  二、自读识字,初读全文:

  (一)明确自学要求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读读课文。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不认识的字呀可以问老师,可以问同学,还可以请课文下面的小动物们帮帮你。大家听明白了吗?那就开始吧。(课件出示带拼音生字:压下来,乱摆,垂下,彩虹)

  (二).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去掉拼音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师提示垂是翘舌音

  2、出示单个生字卡片:

  压:你是怎么记住它的,做个压的动作

  乱:你是怎么记住它的。你能用乱来说句话吗?

  摆:这个动作跟手有关,所以是提手旁。来跟老师摆摆你的小手。

  垂:课件演示蜘蛛从网上垂下来。

  虹:组词,你怎么记住这个字呢?引导学生用换偏旁、加一加、猜谜语

  等多种识记方法。

  3、出示生字所在课文中的词语、句子加以巩固。

  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3.学写“垂”字 ,提示笔顺笔画。

  三、合作交流,初感全文:

  1、师:生字都认识了,那谁觉得自己能把课文读得很通顺了呢?,这样吧,咱们找三个同学来读,你来读课文的123自然段,你读456自然读,剩下的78段你来读。其他同学要认真听,边听边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雷雨的呢? 生:课文介绍了——

  师咱们一起再来把你的这段话再整理一下就更好了,课文先写了雷雨前天气的变化,接着写了雷雨时有什么样的景象。最后向我们介绍了雷雨过后的美景。(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你看,表达的时候加上一些表示顺序的词,这样就能把话说得很完整了。

  师:那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雷雨前,哪些段落又写了雷雨时和雷雨后呢?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讨论,找到之后再默默默地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记住,默读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可以用笔做做记号,大家开始吧。

  集体交流。

  四、品读领悟,学习全文:

  (一)学习1—3自然段雷雨前景象

  看来呀,这篇课文很有顺序性。 那现在就让我们先走进课文的123自然段,看一看雷雨之前是什么样子吧! 请同学拿起书来,自由地读读这三个段落,边读边想像,看看你能了解到雷雨来临之前都有哪些特点?(生自由读)

  1、师:来,谁来说一说雷雨来临之前都有哪些特点?

  生1:天气非常闷热,一点风也没有。师:哦,你是从哪儿知道的?(生读“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是啊,天气又闷又热,蝉一声也不叫,多

  安静啊,该怎么读?指名读(谁还能读得再安静一些?指名读——齐读 师:你还了解到雷雨前的哪些特点?

  生:天上布满了乌云,感觉就像天黑了一样,很可怕。(你来读一读)

  生读“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听出来了, “黑沉沉”这个词你读的特别好,让我们仿佛感受到大地一下子变暗了。是吗? 那这个“压”字又给你什么感觉。师:(出示图乌云图)大家看,现在有满天的乌云向你压下来,你有什么感觉?(透不过气来,很闷)谁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师:真好,你还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雷雨前天气的变得很快。(说一说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前面还是树叶一动不动,接着就忽然来了一阵大风,把树枝吹得乱摆。(哎吆,你看这孩子多了不起,他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内容,你太会读书了。那你能把这种变化读出来吗?读读第二自然段。)

  生读:“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师:树枝乱摆是什么样子呀,来伸出你的小手做一做。(生做动作。)好的的风啊,怪不得这只蜘蛛赶快逃走了呢,(出示图配句)来谁来当当这只害怕的蜘蛛读一读。(生读)这句话中有一个字用得特别好,我看谁的火眼金睛发现了?(生:垂字。)不错,如果我们把它换成一只蜘蛛从网上掉了下来,是不是就没有那么生动了?你看蜘蛛从网上垂下来,中间还连着一根线呢。

  师:除了刚才小朋友说的这些,课文还提到了一种现象,是什么?(闪电和雷声) 谁来读?

  生:读(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你能用越来越说句话吗?(生:小树越来越高。天越来越热。)同学们说得也越来越好了。大家再看这个句子,正因为闪电是越来越亮,雷声是越来越响,所以我们在读这句话的时候,声音也应该是越来越高的,谁再来试试?指名读——齐读。(真棒,你们的读不仅让我看到了闪电,也听到了雷声。)孩子们,

  4.说话训练。

  师动情的说:孩子们,雷雨前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多可怕的气氛呀。那大家猜一猜,要下雨了,还有哪些小动物会在干什么呢?(课件出示:要下雨了——)

  生:要下雨了,小鱼浮出水面吐泡泡。

  生:要下雨了,小燕子飞得很低很低。

  生:要下雨了,小蚂蚁忙着搬家。

  师:孩子们,你看,你们多了不起呀,通过读书,自己就了解到这么多雷雨前的知识,那现在,请同学们端起书来,咱们把雷雨前的这三个自然段连起来读读好吗?生齐读

  四.感受4-6雷雨中的情景。

  1.好,咱们接着看,(出示句子: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出示文 雨下得真大。 谁想读读这句话。生读 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只要读好三个字,就能读好这句话。(点出“哗,哗,哗”变红)还可以怎么读?(哗,哗,哗。。。)指名读——指名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

  3.引读。出示:是啊,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看到什么了?)生—— 树哇, 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5再出示: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师:雷声雨声是一下子变小的吗?(生:不是的,是慢慢地)

  师:哪个词告诉我们了。生:渐渐地(是啊,渐渐地就是慢慢地意思) 来,咱们一起轻轻地,慢慢地读一读。齐读。(提示:)

  四.感受雨后美景

  1.雨很快就停了,那雷雨后的景色又是什么样子呢?赶快端起书来。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7、 8自然段。

  2.都读完了,来,闭上眼睛,用心地听老师来读,一边听一边想像雨后的美景。

  生闭眼。师配乐范读7 8。

  篇三:18《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雷雨》

  二、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教材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用图文对照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学中抓住这两方面,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本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设计理念: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教学中应努力让学生犹如亲身看到,听到,感觉到雷雨的情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与此同时,进行图文对照,沟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教材分析: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激起

  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深刻体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热情。

  学情分析:到了二年级下册,孩子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比

  较多的识字方法,能够独立认识一些新字。新课程倡导在生活中识字的理念也已经渗透到孩子的骨子里,他们无意或有意间识字能力不断提高,课外认识了很多生字新词。因此,开展小组交流识字,相互评价能够提高孩子的识字兴趣。而且二年级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同时也积累了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生活中学生对雷雨并不陌生,这也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2、会写本课生字,会认生字。

  3、培养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方法与途径:

  在课前通过观看课件,让学生对雷雨有形象的感受、体

  验;通过自学、互相交流让学生掌握生字;看图与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雷雨前、中、后的不同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

  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初步认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变化的特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

  象。

  五、教学难点:

  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和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课时:

  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给你们出个谜语,看谁猜得又快又准。出示课件“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数他。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泪珠下。”

  你们猜出谜底是什么了吗?(雷雨)。

  2、雷雨在夏季经常出现,你们注意过雷雨天气吗?雷雨天是什么样的呢?想进一步了解雷雨的特点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出示从雷雨前、雷雨中到雷雨后变化的图片。)

  (看完后)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好吗?(有的说:

  雷雨前周围的景物变化得真快。有的说:雨下得可大呢!有的说:雷雨过后的景色真美!)

  3、有一位作者把他观察到的雷雨景象写成了一篇文章,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标出文章的段落.

  2、思考:文章共几个自然段,认真想想,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前周围的景色特点的?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中所看到的景

  色?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后周围的景色变化的?

  3、课文读完了,谁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课文共8个自然段,1-3段写雷雨前,4-6写雷雨中,7-8写雷雨后)

  4、读准字音

  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连生字宝宝也被吸引住,要

  出来和你们见面了,跟他打招呼吧!(出示幻灯片)

  齐读——男女生分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5、记字形

  压:一间工厂把泥土给压碎了。

  垂:减一减,睡觉的睡减去目。

  乱:舌头在嘴巴里乱摇。

  (三)感悟课文

  同学们想不想欣赏雷雨的这三个不同的景象?

  1、雷雨前(1――3自然段)

  (1)出示雷雨前录像: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回答乌云、大风、闪电)

  (2)出示满天乌云的照片,(你看到了什么样的乌云?)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现在云的样子。

  (有的说:无数的乌云,有的说:很厚的乌云,有的说:黑沉沉的乌云,还有的说:云很低……)

  咱来看看课文中怎么说?(出示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同学们,这么多这么厚的乌云压过来,你知道什么是压吗?谁能做个压的动作?如果换成了满天的乌云向你压过来,你又会觉得怎么样呢?(很闷很热)同学们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闷热的特点呢?(个人读---评议—齐读)

  (3)你还能从哪里找到很闷很热的感觉呢?(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为什么天气那么闷热呢?(因为叶子一动不动,说明一

  点儿风也没有。)

  (4)咦,同学们听听,什么来了?(出示大风录音) 忽然一阵大风,树枝会怎样呢?(出示句子指出乱摆) 练习说话:忽然一阵大风,吹得__________。 (5)大风惊动了一个小精灵,他是谁?(蜘蛛)这一阵大风刮得蜘蛛怎么样了呢?蜘蛛是怎样逃走的?(垂下)

  • 相关推荐

【雷雨的课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课文《军神》优秀教学设计(精选8篇)04-01

课文菊花的教学设计(通用19篇)10-21

课文《去年的树》优秀教学设计(精选8篇)10-17

课文《愚公移山》的教学设计(通用10篇)11-29

课文《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通用10篇)06-14

课文《行路难其一》的教学设计(精选13篇)03-30

语文课文《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3篇)08-24

我的战友邱少云课文教学设计(通用11篇)04-27

《乡下人间》课文教学设计(通用7篇)09-26

课文《狼牙山五壮士》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12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