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设计答题技巧

2022-06-26

关于小学教学设计答题技巧

  篇一:小学教师资格统考科目二教学设计答题技巧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备战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小学科目二的教学设计题,中公资深讲师以语文为例,为广大考生分析其答题技巧,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在历年的真题当中,我们不难发现,每年的考试固定都是三道题。而第一题的问法无非就这么几种:1.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2.试对上文进行文本解读。3.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写的特点。

  中公资深讲师针对第一题作了如下总结:整体都可以从四方面作答——表达方式+语言特点+结构特点+表现手法。

  一、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根据文章的展现方式来推断属于哪类)

  1.记叙类;2.描写类;3.说明类;4.议论类。

  二、语言上的特点(指的是修辞方法的运用)

  三、结构上的特点(比如:首位照应(呼应))

  四、表达手法(比如:对比、衬托、铺垫)

  但是有一点要强调,在所例举的几方面并不是在每一道题中都要所有的方面一一体现。而是要针对于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

  第二题是针对于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来提问的。那么这里中公资深讲师要强调的是在小学当中,不同的年级应该有不同的设计语言。但整体上我们都要从三维目标上进行论述。

  一、知识与技能:突出你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生字和阅读内容);技能是如何用手段展示这两个方面(会写、诵读)

  二、过程与方法:注意用一些词语的意思(通常学习就是过程,通过用就是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抒发自己的感情,学习作者的中心思想。

  其中小学低年级关于识字和写字应注意:1.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2.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3.学会汉语拼音。4.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小学阅读则要注意:1.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高年级的识字和写字:1.能够形成独立的识字能力。2.硬笔书写楷书,有一定的速度。3.在书写中能够体会到美感。而高年级的阅读则是这个年级段应重点讲解的。所以建议大家因该注意:1.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了解文中有关词语的内涵,体会表达效果。

  中公资深讲师建议大家多积累以下常用的词语,让我们的作答更加赋有专业性。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读写本课所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了解本篇课文和作者的一些常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朗读方法;通过美读课文,品味语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脉络,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引导启发为辅,强调有感情地朗读,融入文本意境。能运用朗读的方法学习诗歌,养成在朗读中学习诗歌的习惯;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学习诗歌,体会诗歌的情感,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阅读、理解、品味一篇美文。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品味文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a.品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

  b.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美好,培养关爱生命、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c.提高学生人文涵养,在领略自然美的同时,懂得把握文中的哲理。

  试题推荐:模拟试题、练习题、历年真题

  资料推荐:综合素质、教育综合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

  篇二:2016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科目二教学设计答题技巧

  小学科目二这门课总共满分150分,而每次考试的最后一个大题肯定是教学设计题,占40分。最后这道大题以2选1的形式呈现,一道数学一道语文,那建议考生选择语文类的进行答题。因为语文类的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因此我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语文类的教学设计题。

  根据对这几年真题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语文类的教学设计题总共分三小题,第一小题基本考查的都是本篇课文的写作特点(2014年下半年考了如何进行识字教学),第二小题基本考查的是教学目标或者教学重难点,最后一小题基本考查的就是除了第二问以外的教学环节,比如导入、新课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或板书设计等甚至出现让考生直接写整个教学环节。

  第一小题,课文的写作特点。考生在回答这个小问主要是可以从课文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排比、对偶)、写作特点(如托物言志、借景(转载于:小学教学设计答题技巧)抒情)、写作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文章结构(如总分总、总分)等方面考虑,然后再结合“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抒发了作者?的感情”等这样的句型串起来

  第二小题和第三小题,某个教学过程的设计。

  1.教学目标。这个问题涉及到3个注意点:

  (1)区分年段。问题中肯定会说明是小学低年段还是中年段、高年段。所以大家在答题的时候就要区分好适合于不同年段的教学目标。例如像理解型的背诵型的肯定就不适合低年段的学生。

  (2)写明三维目标。新课改之后都要求写三维目标,也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所以我们在书写教学目标的时候必须根据这三维来写清楚。知识与技能:可以写掌握生字词,熟读背诵课文,会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过程与方法:可以写通过怎么样的过程,学会了怎么样的方法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了怎么样的意识、养成了怎么样的习惯、形成了怎么样的情感。

  (3)主体必须是学生。也就是说三维目标的书写必须是学生形成了?学生养成了?学生掌握了?等,或者是可以省略“学生”,但千万不能写成“使学生掌握了?使学生学会了?”这样的表达。

  篇三: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小学教学设计类题答题技巧

  北京整理发布《2015年公务员联考申论热点:统一登记不会让业主变“房客”》,提供最及时的招考信息、最精品的辅导课程以及最贴心的备考服务。华图北京,公职培训第一品牌!经过对几年教师资格证真题的分析,我们发现在全国资格证统考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卷中,一般最后一道大题是教学设计题或案例分析题。这两类题型其本质是一样的。都需要考生对教材有一定的把握。并且能根据题目的需求设计出简小的教案并说明设计的思路和理由。这类题型的难度不大,但考生得分不高,其主要原因是教学设计比较单一,较少加入新课改理念。对教材的把握不够深入,较少联系已学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等。针对这一题型,笔者总结出了一些答题技巧,以下以2014年上半年小学资格证统考中的真题为例。为考生详细讲解。

  20xx年考试的教学设计题为二选一的选做题。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进行选择。语文学科考察的是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文章《日月潭》,数学学科考察的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这两篇文本分别设置了三道小题。除第一道题不同外,后两道小题都是关于教学目标的设定以及导入环节的设计。而2013年的真题是要求考生设计教学目标和新授环节。针对这类的题型,考生可采用三步法进行答题:第一步:认真分析文本,深入把握教材。

  对文本的正确把握,是恰当进行教学设计的第一步。考生除了在备考期间要熟悉教材外,还需要经常翻看优秀的教案和教学设计案例。通过对教材和教参的分析正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加工创造,使教材成为教学的文本而不能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其次,在考试中,考生首先要仔细审题。然后认真阅读文本。对知识点的理解、重难点把握等环节都是高频的出题点。对教材的分析要着重把握以下六点1)弄清教材对“课标”要求的具体体现。2)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3)把握教材的特点。4)明确教材的教学目标。5)清楚教材中的重点、难点。6)解决教材疑点、疑难。考生面对熟悉的文本,心理上会觉得轻松。但考试中能够碰到熟悉文本的机会很少。面对陌生的一课,考生首先要稳定心态。然后联系相关熟悉的文本进行比较和分析。例如语文课中写景的很多文章其教学目标和方法都是一样的。而数学里分为数与形状等各模块知识点联系非常机密。考生可根据自己熟悉的模块进行推测分析。

  第二步:突出设计新意,体现课改观念。

  许多考生设计的教学导入或其他教学环节,都非常的单一。缺乏学生的参与以及对学生的关注。仅仅是对教材刻板的进行教学。这样的设计自然得不到高分。新课改倡导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无论哪一个环节,都需要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的经验以及他们的认知习惯。例如在导入部分,小学阶段可多采用活泼、生动、有趣的导入方式。如游戏导入、谜语导入、故事导入等等。而对于中学则可采用谈话、辩论等具有思辨意味的导入方式。考生要熟悉授课的各个环节。设计的主旨是能够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等。一般考试的文本多为新授课,可以按照导入-新授-巩固-复习-小结的方式来展开设计。在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参与与活动。这样在评分时往往能得到比较高的分数。

  第三步:注意语言表达,突出设计逻辑

  考生在答题时,要特别注意语言的逻辑性。教学设计本身就需要严密的逻辑和思考。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对语言表达的要求极高。一些同学虽然设计的比较有亮点,但语言表达缺乏条理性和层次性。不利于评卷老师进行评阅,那自然也是得不到高分的。考生可根据总-分-总的逻辑顺序来展开设计。在设计时要注意有理有据。即要指出新课改的理念和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用理论来支撑和指导自己的设计,会让教学设计更加有理有据。同时,考生在环节设计结束后,要注意进行总结和说理。这样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日月潭》的导入设计考生可以这样答题:

  日语谭是人教版小学2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优秀的写景散文。文笔流畅,语句优美能够唤起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这篇写景主题与学生的生活也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可以采用谈话法的方式来进行文本的导入。教师可提问同学们:“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去过哪里旅游呀?你们觉得哪里的风景最美呢?”引发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自然的过度到本节课的教学。这样的导入方式不仅轻松、自然而且直截了当,容易唤起学生的共鸣为本节课打下一个良好的经验准备和思想准备。

  通过以上三步答题法的介绍,考生可以对教育设计类的题型具有一个清晰的答题思路,在备考过程中,可以选取一些常考的文本进行设计练习。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巩固会更加熟练的掌握这类题型的答题技巧,从而获得高分。

  • 相关推荐

【小学教学设计答题技巧 】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团扇》教学设计01-20

小学《图书借阅公约》的优秀教学设计04-30

小学《精卫填海》教学设计(精选6篇)09-29

小学美术《画房子》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03-29

小学《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通用11篇)09-30

小学音乐《梅花》教学设计(通用11篇)04-20

《军神》教学设计03-30

小学科学《我们的牙齿》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10-31

《灰尘的旅行》教学设计03-03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