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给予树》教学设计

2022-06-26

小学语文《给予树》教学设计范文

  篇一、小学语文《给予树》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了解圣诞节的意义,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金吉娅在特殊的节 日里的“特殊”的行动。

  2、感悟“给予”,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感受富有爱心 给人们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的爱心。

  重点难点:

  1、通过妈妈的感情变化,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2、理解课文最会一段话。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心愿卡片。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播放《新年好》的歌曲,提问:

  a.孩子们你们听完了这首歌后,能用什么词来形容你此时的心情呢? b.最想过的节日是那个节日?(春节)

  c.你们喜欢春节吗?为什么?(预设;穿新衣服、放鞭炮、贴对联、收压岁钱、给长辈、邻居、好朋友们拜年。)

  d.孩子们我们中国最快乐的节日是春节,那么西方国家小朋友们最喜欢过的是什么节日呢?(圣诞节)

  2、介绍援助中心,了解给予树。(画给予树,并在上面粘贴写有心愿的卡片)。

  二、复习巩固生字词。

  1、点同学认读生字卡片,并且能带读,表现好的同学给予奖励。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什么事?)

  3、自由读课文,谁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过渡到对课文的学习,板书:金吉娅 ——棒棒糖(亲人);——洋娃娃(陌生小女孩)。

  三、走进文本,体会金吉娅内心世界。

  1、找出写金吉娅卖完礼物后回家的段落,读一读并把描写金吉娅的句子划线。 “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出示课件)

  A.“沉默不语”是什么意思?同学们做一下动作,想一想金吉娅什么都没说,什么也没有想吗?她此时想的是什么?(结合课文一至三自然段思考).

  B、为什么金吉娅沉默不语?(因为她只买了最便宜的棒棒糖。)

  C、妈妈为什么看到金吉娅买的棒棒糖,有些生气?(出示课件)

  D、金吉娅辜负了妈妈,不是个好孩子,你们同意吗?(找多位同学读出原因,并出示课件)

  E、金吉娅现在的心情怎样?(内疚、难过)

  F、读出金吉娅的心情。(找4-5为学生读。)

  2、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金吉娅为什么要买洋娃娃给陌生的小女孩? “可是妈妈,我们已经可以得到很多礼物了,可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A、“什么都”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B、你从这一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小女孩很可怜)

  C、指导读这个句子。

  D、师:此时此刻你们就是金吉娅,让我们一起走进商场,走到给予树前,拿起一张卡片读一读。(点一名同学上讲台,拿下黑板上给予树上的一个心愿卡片,读一读。)(播放背景音乐,渲染气氛)

  E、金吉娅,读完卡片之后,你想做些什么呢?

  F、.从金吉娅的做法里,你体会到了什么?(善良、仁爱、同情、体贴……)

  3、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师:当母亲听完金吉娅的话后,母亲的心情又是怎样呢?

  A、课件出示:我()极了,紧紧抱住金吉娅。

  B、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读最后一段。

  四、拓展与延伸,升华情感。

  1、升华给予树的形象。在你的心目中,你认为只是一棵 树?

  2、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像陌生女孩一样需要帮助的人,当你看到或听到他们的情况,你愿意将自己的爱心献给他们吗?(出示图片)

  3、这样一颗美丽的给予树,应该把它种在哪里?(种在每个人的心里)

  4、只要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给予树,那么我们的世界就一定会充满 —— 善良、仁爱、同情、体贴友谊?? (出示课件)

  五.课外作业。

  1.课外阅读一些有关帮助别人的作文。

  2.替陌生女孩给金吉娅说几句感谢的话。

  教学反思:

  在《给予树》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我扣住了“爱”这条情感线,让学生在读书感悟的过程中,感受金姬娅的“爱”。本节课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走进人物内心。

  《给予树》教学中,让同学们走进文本感受金吉娅的内心世界。直接让学生品读金吉娅买完礼物回家后的部分。“沉默不语”的金吉娅在想些什么,结合一至三自然段。对比哥哥姐姐“兴高采烈”的表情,体会金吉娅深深地自责、难过的心情。从而感悟出金吉娅是一个体贴、懂事的女孩子。

  二、感悟“给予”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金吉娅的爱心和善良的品质。我设计了在背景音乐下让学生扮演金吉娅来到商场,看到给予树上的心愿卡片后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的环节。这种亲身实践,感同身受,更能激发学生的同情心理,从而达到读懂人物的目的。理解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与体贴。

  三、延伸升华

  语文教学就要体现“听,说,读,写”的训练。本节课,在学习课文后,我还让学生进行一个小练笔,让同学们替小女孩给金吉娅写封感谢信。通过小练笔,激发和陶冶学生的情感,对课文的理解起到了深化作用,同时也升华了情感。

  篇二、小学语文《给予树》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 会认10个要求认的字,会写12个要求写的字。会认、会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以及妈妈的心情变化,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美好品质。

  4. 学习通过抓住人物的神态和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及抓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语句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妈妈的心情变化以及重点词句的品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的最后一句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心愿卡片

  【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会认10个要求认的字,会写12个要求写的字。会认、会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 能读对、读通课文,弄清课文写了什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读资料袋,了解圣诞节的有关知识。

  板书:“给予树”,正音给予(jǐ yǔ),读课题。

  二、认识生字词

  1. 学生自由读课文,勾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2. 出示带拼音的生词,学生自由读。

  3. 提醒翘舌音,边鼻音等容易读错的字,多读几遍。

  4. 同桌互相说说怎么记住的,汇报交流识字方法。

  5. 去掉音节,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6. 词语表中的词语认读,初步了解词语的意思,选词说话。

  三、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1. 自由读课文,将句子读正确,读通顺。

  2. 分段读课文,说段意。

  3. 默读课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四、书写生字新词

  1. 认读要求写的字,组词。

  2. 观察提醒,指导写好难写易错的字。

  3. 练习写生字,每个两遍,词语一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生字、生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妈妈的心情变化以及重点词句的品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美好品质。

  3. 学习通过抓住人物的神态和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及抓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语句的方法。

  4. 解决泡泡中的问题,课后练习穿插教学,完成小练笔,联系生活实际升华情感。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认识老师,说说你对圣诞节的了解。

  一、复习导入

  1. 听写:祝福 宽裕 盼望 仁爱 体贴 兴高采烈

  2.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圣诞节前夕,援助中心设置了一棵圣诞树,树上挂满了卡片〔贴心愿卡片〕,这棵特殊的圣诞树就是“给予树”〔板书课题〕读课题。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复习生词,回忆主要内容)

  二、品读体会

  在这件事情中,妈妈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呢?打开书31课,轻声读课文,画出描写妈妈心情变化的句子。

  汇报读句子,分别用一个词概括妈妈的心情

  〔板书:担心 生气 激动〕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切入点感知全文,疏通文章线索)

  1. 圣诞节快到了,妈妈应该高兴才是呀,怎么反而担心起来呢?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妈妈在担心什么呢?

  “让我担心的是……”

  仅有的一百美元,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你能换种说法吗?哪种表达方法更好?读出来。

  从妈妈的担心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是呀,妈妈多么爱孩子们啊,齐读。

  (设计意图:感受妈妈的担心,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2. 圣诞前夕,我带着孩子们去选礼物,可后来为什么又生气?请你们再读读第三自然段。

  妈妈为什么生气?(多抽生谈……妈妈会猜测……)

  金吉娅的神情也让妈妈生气是怎样的呢?——沉默不语

  出示句子“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沉默不语)做做这个表情,像你们这样一句话也不说就是(沉默不语),她为什么会“沉默不语”呢?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妈妈责怪……)。是啊,她为没能给大家买到更好的礼物难过,她害怕妈妈责怪她,所以她“沉默不语”。抽生读。你们能从神态中读懂她的内心〔板书:神态—内心〕,真会读书,

  妈妈真的生气了,谁来读读(我有些生气……)。妈妈心里还有些疑惑,谁再读,齐读。

  (设计意图:感受妈妈的生气,通过神态描写体会人物内心,解决文中第一个泡泡问题。)

  3. 如此生气的妈妈最后变得激动万分,这又是为什么呢?

  (1)默读第4自然段勾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写你的体会。

  (汇报读句子谈体会)读出你的体会。

  出示句子“可是妈妈……”

  小女孩会没有什么?(没有礼物,我们过年的时候会有……而她呢……没有快乐……)金吉娅感受到了,所以金吉娅对女孩很(同情,体贴),带着这份感情谁再读,一起读。能从金吉娅的语言中,体会她的内心,真会读书。〔板书:语言—内心〕

  (2)一无所有的小女孩在圣诞前夕把自己小小的心愿贴在给予树上,如果你是金吉娅,请你摘下她的卡片(一生上台摘卡片)读心愿。

  金吉娅当你看到小女孩的心愿时,你会怎么想?你呢?你们呢?(一定要送给她一个洋娃娃)齐读“于是,我取下……礼品区。”

  从金吉娅的做法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同情,关爱,温暖,真诚的心……)你们体会到了金吉娅那颗〔板书:善良,仁爱,同情,体贴〕的心。这是一颗对陌生女孩博大的爱心。

  (3)圣诞节的钟声敲响了,金吉娅让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如愿以偿地得到了(洋娃娃)。作为妈妈的我曾因为一百美元买不到什么(担心)过,因为金吉娅只买了棒棒糖(生气)过,当我听了她的话,感受到她那颗(善良,仁爱,同情,体贴)的心的时候,我(激动)极了,读句子“我紧紧地拥抱着……如愿以偿的笑脸。”

  我的女儿善良,仁爱,同情,体贴让激动,令我(生:感动、开心、自豪……)

  我为有这样一个女儿感动极了!(读)

  我为有这样一个女儿自豪极了!(读)

  相信此时的金吉亚也走进了你的心里,把她永远留在你的记忆里吧!练习背这一段,齐背。

  4. 总结写法:通过写妈妈的心情变化来衬托金吉娅的美好品质,今后把这种方法用到自己的写话中。

  (设计意图:感受妈妈的激动、自豪、开心……通过语言描写,重点词句的品读,以及妈妈心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的美好品质,让学生深受感动。解决第二个泡泡中的问题。背诵积累语言。)

  5. 小练笔

  小女孩露出了如愿以偿的笑脸,此时此刻她有千言万语想对金吉娅说,她会说些什么呢?请你为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汇报。

  (设计意图:练笔,懂得感恩,积累运用语言)

  6. 拓展阅读

  同学们,给予是一种帮助,给予是一份关爱,老师这里有一首给予诗,你们推荐一位朗读能手给我们读一读,谈谈你的感想,带着感情齐读诗歌。全体起立,让我们永远记住:赠人玫瑰!

  (设计意图:给予这种美好的品德,雷锋,现实中的郭明义,给我们做出了好榜样,通过诗歌朗读,使学生感情得以升华。联系生活,学以至用。)

  •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给予树》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给予树教学反思(通用21篇)08-03

给予树教学反思(通用16篇)09-04

语文《因小失大》教学设计09-15

《爱心树》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5篇)10-25

课文《去年的树》优秀教学设计(精选8篇)10-17

语文《太阳》的教学设计(精选13篇)09-21

小学语文《识字学词学句》教学设计(精选11篇)07-10

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长征》(精选18篇)02-28

语文《黄继光》教学设计(通用10篇)05-16

小学美术《团扇》教学设计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