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总结

2024-10-06

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总结范文

  篇一: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总结

  摘要:本文所讨论的税收风险管理主要是指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方面,是指税务机关要对大企业征税过程中税款流失的风险进行识别和预判,对存在的风险实施有效的事前控制,也包括事后风险处理等一系列的活动。实行税收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防范税收流失,并不断提高大企业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

  关键词:大企业税收风险税务机关

  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大企业已成为各国非常重要的纳税人,也是重点税源的主要来源。当前,我国对税收风险管理的研究与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如何构建相应的风险指标体系,确立风险度方法,并科学地评佑我国税制改革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风险,是构建我国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当务之急,是有效防范税收风险的首要及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依据当前大背景下,主要是从税务机关角度,对当前大企业税收管理中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与建议,希望对当前大企业管理中的问题,成因及改进方法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为提高大企业税收遵从度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对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认识及实践成效

  (一)对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认识

  1.实施税收风险管理及评估可以使企业税收管理更有效率。税收风险管理即是通过对税收风险因素的识别,分析税收风险的成因,确立风险等级,估测可能造成的税收流失、形成税收管理责任等后果,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实施监督控制,防范并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实践表明,通过税收风险管理对税收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进而完善管理,可以大大提高税收的效率。

  2.税收风险管理有利于保证税收的安全、稳定,降低纳税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本文所讨论的税收风险管理主要是指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方面,是指税务机关要对大企业征税过程中税款流失的风险进行识别和预判,对存在的风险实施有效的事前控制,也包括处理风险后果等一系列的活动。实行税收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防范税收流失,并不断提高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从实际操作来看税收风险管理有利于保证税收的安全、稳定。

  (二)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实践成效

  1.大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基本确立。税收风险管理流程的基本规则已基本确立,即在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过程中出现的引发税收风险的各种因素进行识别的基础上,科学评定纳税人风险度,并根据不同风险度和风险形成的情形,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将税收风险降到可操作范围内的最低度。大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主要有三个方面组成,一是风险认知(也称风险识别):根据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归纳出税源管理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并对每个风险因素进行分值和权重分析比较,建立涵盖纳税人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特征数据库;二是风险评价:利用信息技术将征集到的风险数据进行分析、归类最后形成风险值,再根据风险值的高低对纳税人进行风险等级的划分;三是风险处理:为每个风险等级制定原则性的处理方法,由税源管理员根据以研究成型按照风险程度给予不同级别的征税管理。

  2.大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的信息化架构基本成型。依托网络,大企业税收管理智能化平台初步建立。一是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企业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及“大企业税务审计软件”,逐步实现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信息化。二是基本普及征管信息软件,建立具有基础资料、企业资料、数据信息、分析预警指标、评估

  模型、税企数据接口等功能的税务统智能化平台。三是对大企业采取驻厂管理的方法,从而掌握风险管理的主动权,防止因信息不到位而导致税收的流失。

  3.大企业的征管资源配置创新效果良好。根据风险等级和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税收管理,优化了征管资源的配置。通过管理员制度创新进一步明晰了管理员的责任区职责和风险管理职责,把风险管理职能从属地管理的税收管理职能中分离出来,提高了风险监控的专业化程度;通过设置专业岗位、建立专业队伍,将征管资源配置到大企业税收征管风险最大的岗位上,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税收征管的针对性。

  4.大企业的税收风险基本得到初步的控制。通过优化管理机制,不同层次的税务机关都进行了风险信息的筛选、分级,形成了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相互配合、互动协调的税收风险管理机制,使信息能够在各个层级、各个部门间充分共享信息资源,实现了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的转变。管理效能的提高,促进了大企业纳税的遵从度,及时发现并纠正大企业纳税人偷税、漏税的行为,达到了引导遵从、技术遵从的效果,大企业的税收风险基本也得到初步的控制。

  二、 当前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治税理念的偏差对税收风险管理的制约仍然存在

  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税收管理事业也在不断变化之中。目前税源管理部门以数据统计为基础的静态式管理模式相对落后,征管人员主要是通过查看申报资料和上门核查的方式进行被动管理,而对税源的深入调查和分析预测则显得不够。税收管理理念的落后导致风险管理没有得到充分应用,税收管理效率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二)内外部没有统一认识到风险管理的作用

  对于税收风险管理的作用和意义在税务管理部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认可。在实际操作中,管理部门只注意到了税收风险管理带来的税收成本的增加,认为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效用度不是很高,操作复杂,而风险管理对来的长远意义没有得到充分认知。从企业的态度来看,对此也是报有抵触情绪,在现有的风险管理工作中配合十分有限。

  (三)征管资源配置存在不合理的因素

  由于治税理念的偏差和对税收风险管理认知的有限性,目前在征管资源配置上还有很多不合理因素。大企业是税源的重点,但在资源配置上还没有的到充分体现。对大企业的信息资源的统计、筛选工作的人员配备尚不合理,大企业采取驻厂管理方面也有待提高。

  (四)信息采集利用还不全面,限制性比较大

  虽然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信息化也有很大提高,但信息利用并不是很充分。风险管理的重点就在信息利用,而在税收管理过程中对于大企业的数据分析、分析预警指标、评估模型等方面利用度十分有限。大企业的突出特点是跨地区性,一方面给信息采集带来了不便,另一方面就需要不同地区税务管理部门实现信息共享,而一些限制性因素制约了这方面的工作。

  三、当前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税收管理中种种信息不对称导致税收信用严重缺失

  在实际税收风险管理中,虽然对风险进行的等级评定,但在操作中不论风险等级大小,均实施无差别的征收管理,导致征纳双方缺乏互信;同时税务机关增加了大量的调查审核环节和众多的附加资料要求以预防大企业纳税人“钻空子”,然而繁琐的管理未能集中力量应对真正存有风险的纳税人,不仅未能有效促进纳税遵从和应对风险,反而造成税收成本增加、征收效率降低。

  (二)税收管理模式缺乏合理性致使基础数据质量较低

  税收风险管理的核心就是基础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数据质量是数据的劣程度,也指数据的准确度和可信度。数据质量是由准确性、完整性、可靠性等相关因素决定的。只有提高了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才能保证风险识别的精准性,为风险评价和风险处置提供可靠的依据。在当前的管理模式中,基础数据的统计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数据统计以基础的静态式管理模式为主,征管人员主要是通过查看申报资料和上门核查的方式进行被动管理,数据的可靠性大打折扣,基础数据质量较低

  (三)税收机关和税务官员的执法观念不强

  从执行层面来讲,内部对风险管理的认识未达到完全统一,税收机关和税务官员在执法观念上还有不足之处。部分税务干部对风险管理新理念、新方法的认识不统一、理解有偏差、掌握不到位,未能将风险管理运用到工作中去。

  (四)纳税人涉税事务复杂化,纳税人专业知识的缺乏

  大企业纳税人涉税事务复杂化,要求税务人员懂外语、熟悉国际税收和具备较高财务分析能力而且对执业注册会计师、审计师、信息技术分析等工作也有一定了解。目前的税收人员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还比较欠缺,这也影响到了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完善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调查研究,促进税制和税收政策的科学和完善

  税制和税收政策的科学和完善对完善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已有了初步实践成效,为税务部门进一步开展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调查研究,找出制约风险管理效能发挥的因素,从完善政策入手,建立科学有效的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机制。

  (二)建立一套税务风险评估、控制体系

  由于风险具有可变性的特征,这就决定了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风险管理单位在制定了具体的风险管理目标后,就需要对风险管理全过程实施监督和控制,并对风险管理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以便及时发现风险管理中的问题并加以纠正。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开放,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大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日趋完善,大企业税务风险的合理评估与化解对大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具有重要影响,税收风险控制也成为大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的重要内容。根据已有的风险认知、风险处理、风险处置三个个环节进一步完善税务风险、控制体系。在对税收风险的各种因素进行识别的基础上,科学评定纳税人风险度,并根据不同风险度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实现税收风险体系化处理。

  (三)创新服务细化管理,把握税收风险管理的关键着眼点

  完善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还要在精细化服务上下功夫。大企业就有的特殊性质要求税务部门提供更为细致的管理与服务。在税收风险管理方面应从三方面入手解决。一是内控评价和税务思维相互结合,帮助企业排查风险隐患;二是税收风险管理和行业管理相互结合,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三是专业应对和一般应对相互结合,积极处理税收风险。

  (四)确定税收风险管理目标,建立税收风险管理体系

  健全体系,建立“大企业”管理的长效机制一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套完整的大企业税收征管办法。二是完善大企业数据积累制度。三是进一步建立完善社会综合治税网络。四是建立健全大企业管理考核机制。五是建立大企业定期"税情通报"制度。六是加强对大企业税收政策的调研,积极研究税制改革对大企业发展的影响,引导纳税人的投资经营活动,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五)建立专业化的风险应对团队。

  强化培养,不断提高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一是在人员配备上,要培养选拔懂外语、熟悉税法和具备信息技术的高级税务人员组成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人员。二是大力开展初任培训、任职培训、更新知识培训,提高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三是可适当组织执业注册会计师、审计师、计算机财务分析专家等,针对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中的课题开展深入研究分析。四是要定期实行交流学习等方式,使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人员能够适应不同岗位的工作。五是对资金投入和人事政策要适当倾斜,充分调动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发挥信息资源作用,按照“信息管税”思路,建立一体化的风险控管信息平台

  大力推进税源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离不开全面、真实、准确的税收基础信息(数据)。数据标准是衡量数据的准则,是进行数据相关管理工作的规范要求。科学合理的数据标准对采集规范、录入标准等具有操作指导性,有利于加强数据质量管理,也有利于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

  “信息管税”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大企业管理智能化平台。一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发推行“企业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及“大企业税务审计软件”,将大企业税收信息化处理。二是加强税务管理软件的应用,将税收管理中对于大企业的数据分析、分析预警指标、评估模型等方面建立软件化管理。三是切实加强对关联大企业税源信息管理,防范税收转移流失。四是完善大企业驻厂管理模式,从而掌握税源管理主动权,防止涉税问题发生。

  参考文献:

  [1]卓志.风险管理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王晓群.风险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韦坚.税收征管风险的防范[J].财经论坛,2007

  [4]姜跃生.设立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税收分类管理的趋势和方向[J].涉外税务2003年第4期。

  [5]文英,唐海燕.建立税收风险管理体系问题探析[J].涉外税务,2006

  [6]程明红.建立税收风险管理体系提高税收管理水平[J].税务研究,2002

  [7]贾绍华.中国税收流失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篇二:大企业税收风险分析报告

  目前,地方很多企业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偷逃税款,换句话说,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纳税风险,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些风险往往存在于:第一是在公司的注册阶段存在风险;第二是在公司的收入方面存在纳税风险;第三是在成本费用方面存在着纳税风险;第四是公司的会计报表存在纳税风险等。主要表现为:

  (一)虚假出资与抽逃注册资本:注册资本不实或注册后不久资金退回或转移。

  (二)收入纳税风险:

  1.隐藏收入不入账

  2.收入长期挂往来,不纳税申报

  3.不依合同规定确认收入,收款时开票确认收入

  (三)成本费用纳税风险:

  1.大量收据或白条入账

  2.虚增人头,虚增工资

  3.虚开发票增加成本或随意调整纳税期间成本费用

  (四)会计报表税务分析风险:

  1.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表现则为:存货、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应付帐款、其他应付款、资本公积等会计科目经不起推敲;账务处理混乱、帐实不符;

  2.在利润表上的表现则为成本费用与收入不配比,利润结构不合理;

  3.各项指标,忽高忽低,或如过山车,或漏洞百出。 关于加强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提高税务风险防范意识,从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

  提高管理决策层的税务风险意识,是实施有效税务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大企业高层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税务风险越来越成为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事关企业可持续发展。大企业应在董事会层面更加重视税务风险,并将其作为一个重要因素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中去考虑,以长远的税务遵从目标指导和监督税务风险管理制度的设立,并贯彻于企业日常管理中。唯如此,大企业才能在经营过程中主动规避和化解税务风险,从被动处理税务危机中走出来。

  (二)建立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从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转变

  税务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制度实现对企业税务风险的控制,其实质是使管理环节前移,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和事中监控,提前发现和预防风险。

  建立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既是大企业规避税务风险、实现自我管理的需要,同时也是适应当前税务机关新型管理模式的要求。大企业是否建立和有效实施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直接影响税务机关的风险评价,进而影响下一步管理措施的确定。没有全面建立和实施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企业,很可能被税务机关判定为高风险纳税人,从而被施以税务检查为主的后续管理措施。

  (三)提升税务风险管理层面,从防风险为主向创效益为主转变

  第一个层面为税法遵从层面,即确保在既定的税收法规体系和本企业现有业务条件下,正确计算、及时申报和缴纳各项税款,从而规避因未纳税、少纳税所面临的补税、罚款、滞纳金和声誉损失等风险。

  第二个层面为纳税筹划层面。税收作为经济调控的手段,每个税种都会有所鼓励有所限制,因而都有优惠领域。纳税筹划不仅包括对已发生的经济业务用足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合理选择最优的税务处理方式以降低税务成本,也包括对尚未发生的经济行为进行合理的事前规划,创造条件利用税收优惠。

  第三个层面为政策参与或推动层面。税收法规是根据经济社会一定阶段的一般情况而制定的,这决定了其总是滞后于经济发展。当税收法规没有规范或没有具体规范的特殊经济行为或新的经济业务出现时,需要对原来税收法规进行解释、补充和修改,甚至颁布专项规定、制定新的法规。

  (四)建立税务信息管理系统,为税务风险管理提供信息基础和技术保障

  大企业经营范围广,业务和管理流程复杂,与此相关的税收法规及政策繁多,且复杂多变,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很难实施有效的税务风险管理。与企业相关的税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收集、整理和更新,企业业务信息的取得、分析都需要借助于信息系统,而且信息系统还是实施风险评价、监控的有效手段。因此信息化是企业建立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

  • 相关推荐

【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总结】相关文章:

大学生校园网贷风险防范总结03-20

供排水企业人事管理调研报告范文(精选7篇)11-16

涉水企业专项行动总结3篇02-14

学习型企业工作总结03-05

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报告范文03-19

关于部门安全大反思总结03-20

企业总结大会结束语(精选15篇)03-27

企业质量信誉考核总结范文(精选15篇)02-14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报告(精选5篇)10-22

安全生产管理总结范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