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

2022-11-09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一、学唱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并能发明性地表示歌曲。

  二、学会用碰铃、铃鼓、响板和自找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伴奏,使伴奏音响更加丰富。

  三、通过学习新疆,蒙古等少数民族的舞蹈动作为歌曲作扮演,培养同学热爱集体互相合作的精神,增进同学表示音乐的欲望和能力,培养同学珍视兄弟民族友谊的感情。

  教学重点:

  用打击乐器和民族舞蹈表示音乐,培养同学的发明能力和表示能力。

  教学方法:

  本课紧紧抓住低年级同学活泼好动、模仿力强、注意力短、兴趣容易转移以和好奇心重的心理,教师营造民主、宽松而和谐的学习气氛,以同学的兴趣喜好为动力,以同学为主体,采用声画同步、舞蹈律动、演示、分组创编等多种有趣的活动来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同学积极主动的参与音乐学习中,让同学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在无拘束的体验中掌握歌曲节奏,为歌曲编配自身认为合适的伴奏。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的加以引导、提点,让同学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讨论、创编、交流、展示,增进同学表示音乐的欲望和能力,培养同学珍视兄弟民族友谊的感情,促进同学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教学准备:

  大歌片、舞蹈碟片、歌曲磁带、少数民族图片、碰铃、铃鼓、少数民族头饰、台词录音带、小铁锅、碗筷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唤起参与意识。

  1、在《我的朋友在哪里》的歌曲声中,教师在同学队伍的前面带领同学跟着音乐节奏,拍起手儿蹦蹦跳跳进教室。

  (设计意图:由歌曲中的朋友引入师生之间作朋友,为后面的与少数民族的小朋友交朋友埋下伏笔,并且贯穿主题,跳跃性的进入课堂也符合低年级儿童好动活泼的性格。)

  2、(在歌曲声中)师生谈话,交流感情

  师;“每个小朋友都有自身的好朋友,能向大家介绍你的好朋友吗?”(教师请同学介绍自身的好朋友)

  师:“老师早就听说在座的小朋友各个都很棒,今天,老师来到这里特别想和大家成为好朋友,你们愿意和我交朋友吗?(生:愿意)那就让我们手拉手从这一刻做个好朋友

  在音乐声中,师生手拉手围成几个圈作简单的舞蹈动作。

  (设计意图: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建立平等友善的新型师生关系。)

  4、看民族舞蹈,听配音介绍。

  ⑴ 师:现在,老师想把我的好朋友介绍给大家,希望你们也能成为好朋友,这些好朋友从远方来,你们听,他们托老师带来了最诚挚的问候

  ⑵ 欣赏多民族歌舞:喜迎明天,播放磁带配音。

  齐声:小朋友们,你们好,我们是少数民族的小朋友,我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四组“少数民族”的同学逐一介绍,在录音声中出示少数民族少儿图片)

  ①我叫(女)玛依拉,我叫(男)巴依,我们的家乡在美丽的天山脚下,我们来自新疆。

  ②我叫(男)腾格尔,我叫(女)德德玛,我们的家乡在内蒙古大草原

  ③大家好,(男)我叫洛桑,(女)我叫卓玛,我们是藏族人

  ④小朋友们我叫(女)阿夕,(男)我叫阿夏,我们生活在美丽的西双版纳,我们是傣族小朋友哦。

  齐声:我们代表全国55个少数民族的小朋友向大家问好。我们虽然不能见面,但我们的心和你们在一起。

  (哈萨克族) (蒙古族) (藏族) (傣族)

  ⑶ 教师小结

  小朋友们,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是汉族,在座的小朋友包括老师我们都是汉族人。剩下的55个民族叫少数民族,刚才介绍的是55个少数民族中的四个少数民族,分别是哈萨克族、藏族、蒙古和傣族,他们托付老师唱一首歌曲,让老师用歌声传送他们的对你们的深切祝福,下面请小朋友听一听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出示歌名),歌曲中都唱了什么?各种唱到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设计意图: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宏扬民族音乐”又是新的课程规范的重要理念之一,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同学对我国各少数民族的了解和热爱之情,也能让同学为后面的表示歌曲有更深入的扮演,同时也体现了本课的教学中心思想,并且采用儿童的语言作为配音,可以拉近儿童之间的距离,教师在其中的“桥梁”作用收到的效果也比较明显。)

  二、教唱歌曲——淡化“双基”,多听多唱。

  1、(出示大歌片)教师跟着录音伴奏声情并茂的范唱歌曲。

  2、范唱完毕,师生讨论:小朋友们在一起干什么心情怎样?

  生:在一起唱歌跳舞,非常开心。

  3、教师带领同学依照节奏声情并茂边读词边做动作,朗读两遍歌词后用LU唱旋律。

  4、教师采用听唱教学法分句教唱歌曲,再播放录音让同学跟着默唱,后随钢琴伴奏齐唱歌词。

  提示:①56个民族的小朋友在一起唱啊跳啊非常开心,所以他们把歌曲连唱了两遍,把最后一句处置了一下又特别强调了他们的欢乐心情。

  ②在休止符处拍手或喊“哈”,加入小镲增强气氛。

  (设计意图:这首歌曲对于低年级同学来说,歌词多、生字多、节奏教难掌握,让同学通过多听教师与录音的范唱熟悉歌曲,在读词时就将歌曲的节奏贯穿其中,做动作读词加强记忆。)

  三、歌曲处置——联系生活,丰富歌曲内涵。

  教师鼓励同学用手重的“乐器”表示音乐。

  教师出示碰铃、响板等打击乐器,简介名称和其演奏方法,向局部同学分发打击乐器,其余的同学用课前准备的自制或自找的“打击乐器”,不定节奏,只要同学能跟上音乐节拍就行,也可拍手拍凳子等,边唱边伴奏,表达自身的愉悦心情。

  (设计意图:让同学初步体验敲打击乐器的乐趣,初步熟悉打击乐器的音色特点,感受其丰富多彩的表示功能,“音乐来源于生活”,让同学用生活中的“打击乐器”配合伴奏,不只提高了同学的兴趣,同时也加强了同学的音乐实践。)

  2、教师邀请同学用舞蹈动作参与音乐,感受音乐的美。

  师:新疆的玛依拉和蒙古的腾格尔想问问大家想不想跟他们学习他们家乡的舞蹈,唱着歌儿跳着美丽的舞蹈就更好啦

  看舞蹈碟片心愿片段,听配音介绍再学基本舞蹈动作:小朋友们我是新疆的玛依拉,我住在美丽的天山脚下,我们新疆可美啦我们的舞蹈更漂亮,跟着我一起跳吧。

  看舞蹈碟片我是草原小骑手片段,听录音再学动作:大家好,我叫腾格尔,来自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我们蒙古人十分豪爽,各个口是骑马高手,所以我们的舞蹈中有许多的骑马动作,我们每天都要挤羊奶,这个动作也会在舞蹈中出现,怎么样?欢迎大家到我们草原来

  教师将同学分成两组,请个别跳的好的同学领舞,播放录音伴奏,让同学边唱边舞蹈,感受各民族小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提示:此刻你们就是新疆人和蒙族人啦,千万别把自身家乡的舞蹈跳错哦。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同学兴趣容易转移这一特点,让他们在“动”中理解音乐的美,表示音乐的美。)

  四、课堂总结——满怀神往,感受情感的升华。

  师:小朋友们,在你的身边不只同班同学是好朋友,同校同村同市同省的同学都是大家的好朋友,各民族小朋友也是我们的好朋友,全世界的各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小朋友也是我们的好朋友,你们听,好朋友对我们有什么愿望呢

  1、教师再次播放配音:亲爱的好朋友们,希望你们和我们一样从小学好身手,长大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欢迎你们到我们的家乡来做客。

  师: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首歌曲全世界儿童心连心,在歌声中老师要和大家说再见了,今天我认识了这么多好朋友,非常开心,小朋友再见。

  2、在全世界儿童心连心歌曲声中教师带领同学拍手出教室。

  (设计意图:纯洁而美好的感情是人类一起的追求,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同学良好的品德与情感,是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最后的体验也是本课音乐情感的升华。)

  《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 篇2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民族状况,习俗和文化。

  2、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萌发爱国情感。

  3、大胆说出自己对民族的理解。

  4、锻炼幼儿坚持到底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活动准备:

  1、课件《民族》。

  2、幼儿事先对中国的民族状况有所了解。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交流调查表。

  1、中国其他地方的人是不是跟我们都一样?

  小结:这些跟我们不同服饰不同习俗的人是少数民族。

  2、你知道哪个民族的名字?有什么风俗习惯?喜欢吃什么?住在哪里?(幼儿交流调查表)

  小结: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习俗都不同。

  (二)了解少数民族,幼儿模仿表演。

  1、汉族人喜欢吃什么?你们认识这些字吗?

  小结:汉族人喜欢吃大米和面粉做的东西,如:米饭、汤圆、粽子、馒头、面条、包子、饺子等。

  2、傣族人最喜欢跳什么舞?

  小结:傣族人最喜欢跳傣族舞。(欣赏傣族舞视频,幼儿模仿表演)

  3、藏族人最喜欢吃什么?

  小结:农区的藏族人以 粑为主食,用茶水拌食,喜欢酥油茶和奶茶。牧区的藏族人以牛羊肉为主食,日食五六餐。

  4、新疆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他们喜欢跳什么舞?

  小结:新疆的土鲁藩有葡萄和哈密瓜。他们喜欢跳新疆舞。(欣赏视频,幼儿模仿表演)

  5、蒙古族人喜欢吃什么?他们穿的衣服有什么特点?他们居住在哪里?他们喜欢干什么?

  小结:蒙古族人爱吃牛肉、羊肉、喝奶茶。身穿长袍,腰间束腰带,脚穿靴子。他们生活在大草原上,以放牧为生,住在可以随拆随搭的蒙古包里。蒙族人喜欢唱歌、跳舞、弹马头琴。

  总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平安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三)制作民族娃娃。

  自己动手制作漂亮的民族娃娃。(教师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作背景音乐)

  四、活动反思:

  活动始终把对幼儿的情感教育一直贯穿其中,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社会资源,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有效拓展孩子们的'心灵空间,从而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效能。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幼儿了解我国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让幼儿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自由等。通过活动的教学实践,认识到教学成功与否,幼儿掌握程度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创造性地设计活动教学。

  《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 篇3

  主题一:中国有56个民族

  活动一:中国有多少个民族

  目标:通过亲子调查,了解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生活在一起。

  准备:亲子调查每人一份。

  组织:

  1、幼儿经验讲述:我认识的民族。

  教师记录幼儿讲述:汉族、傣族、佤族……

  2、中国有多少个民族?

  (1)幼儿回答。

  (2)读幼儿调查资料。

  (3)教师小结:中国有56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是汉族,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

  调查表:中国有多少种民族

  中国有多少个民族

  我认识的'民族

  活动二:表达与创造

  目标:

  1、欣赏歌曲《56个民族56朵花》,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2、能随音乐创编动作,表达自己愉悦的心情。

  准备:

  歌曲音像带、影碟机、电视机。

  过程:

  1、欣赏音乐《56个民族56朵花》,感受优美、热情的旋律,体会乐曲表达的意境。

  2、听音乐说感受,教师提问“听完音乐之后你想到了什么”?幼儿自由交流,相互讨论。

  3、听音乐表达

  (1)听音乐做动作。

  (2)听音乐自由讲述。

  (3)听音乐绘画民族娃娃。

  活动三:表达与交流:我是什么民族

  目标:

  1、了解各民族的民族文化传统。

  2、知道各民族不同特点,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尊重民族风俗。

  准备:

  调查表每一份。

  组织:

  一、经验讲述

  1、我是什么民族?

  研习民族2、本民族的衣着装扮。

  3、有趣的传说。

  二、选读幼儿调查表

  我是什么民族

  我是什么族

  民居

  服饰

  饮食

  传说

  幼儿绘画记录、家长讲述文字记录

  活动四:表达与创造:我是什么民族(绘画)

  目标:

  1、通过绘画进一步认识本民族服饰文化。

  2、学习画人物。

  准备:

  少数民族图片若干,水彩笔、油画棒、作业纸若干。

  组织:

  3、幼儿欣赏少数民族图片

  4、幼儿绘画:我是什么民族。

  鼓励幼儿大胆构图学习人物绘画。能力弱的幼儿在图片上涂色或印画。能力强的幼儿临摹画。

  活动五:表达与创造:民居(绘画、制作)

  目标:

  1、让幼儿通过绘画、制作、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

  2、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准备:

  1、少数民族居住地图片苦干

  2、幼儿绘画制作材料、纸、彩笔、胶水、稻草梗各苦干

  组织:

  1、欣赏少数民族民居:傣族竹楼、佤族草房、白族房子、蒙古包……

  2、幼儿自选结伴合作:

  ①绘画房子;

  ②剪、粘贴、制作房子、风景。

  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几种民族,分布区域

  准备:

  (1)中国少数民族分布示意图一份。

  (2)中国地图绘制几份(大图)

  (3)少数民族人物图片若干。(回族、藏族、蒙古族)

  (4)油画棒、彩笔若干、胶水若干。

  组织:

  1、幼儿观察地图:少数民族分布图

  教师读文字、重点讲读几种民族居住自治省份。

  2、幼儿涂色:少数民族娃。

  3、少数民族娃娃回家

  幼儿把涂好色的少数民族娃娃粘贴在地图上。

  4、展示幼儿作品(中国地图)

  5、教师小结:中国56种民族。各民族多数杂居,如云南省居住的少数民族最多,有26个民族。

  《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 篇4

  一、引言

  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其影响力已波及幼儿园,幼儿园的孩子们哼着流行乐,扭着街舞的情形并不罕见,甚至还被搬上舞台,几岁的幼童大跳劲舞,以往天真烂漫的孩子跳皮筋、踢毽子、唱民谣早已成为记忆中的一幕。由于缺乏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我国传承多年的民族音乐和舞蹈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受到冷落。这样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对此,党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相关决定,提出要尽快改善美育工作发展落后的局面,将美育纳入到学校教育中去。音乐和舞蹈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幼儿园民族音乐和舞蹈教育予以高度的重视和关注,从孩子抓起,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传承我国民族音乐和舞蹈文化的途径和渠道。

  二、幼儿园民族音乐和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了孩子的情感体验

  幼儿园的教师在进行民族音乐和舞蹈教育过程中,只是简单的播放音乐、教授舞蹈动作,忽视了孩子们对于音乐和舞蹈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认识、理解,这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孩子们对民族音乐和舞蹈的学习没有兴趣。

  2.教学观念落后,没有教学情境意识

  当前的幼儿园民族音乐和舞蹈教学大部分还是延续着传统模式,即教师示范,孩子模仿,再进行反复练习。运用小组合作演唱的形式,一组用歌词伴唱,另一组有节奏地说歌词,两声部同时合作说唱歌曲,将歌曲教学画上圆满句号。贯彻整合教育理念实施音乐主题教育教学,是一个不断实践、思考、审视、反省而循序渐进的过程。

  3.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

  教师示范、孩子模仿这种格式化的教学模式,使孩子们根本不会去在意或者是关注民族音乐和舞蹈的内在。在实施音乐主题教育活动前,教师应充分担当起观察者的角色,了解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并据此确定相应的音乐主题活动,从而让科学的、启蒙的活动内容与自然事物现象密切联系起来。

  三、民族音乐与舞蹈文化植入对策建议

  1.严格筛选教学作品

  (1)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选择孩子们感兴趣、愿意学的民族音乐作品例如,壮族音乐《狮子舞绣球》,狮子的生动活泼和绣球的艳丽多彩都是吸引孩子们的关键点,播放这样的民族音乐时,孩子们就会随着旋律自然而然的手舞足蹈、以自己心目中的`动作去表现自己对于民族音乐的感受。

  (2)教学素材要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使孩子们对其具有熟悉感

  例如,壮族的《包粽子》,这首曲目的歌词简单,曲调生动,节奏顺畅,加上包粽子的传统,孩子们对此当然不会陌生,在理解上难度较小,更容易产生兴趣。

  (3)在选择教学曲目时的多样性,能够给孩子们带来新鲜感

  幼儿园教师要尽可能的选择多种题材的曲目,保持民族音乐和舞蹈教学的新鲜感。比如,藏族的《北京的金山上》,体现的是高亢和雄伟,壮族的《舞公狮》表现的是神秘和庄重,《什么水面打筋斗》所表达的是愉悦和欢快,多种类型和题材的音乐可以使孩子们从中体会到不同的情绪。

  2.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培养孩子们的审美素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动力,因此,要想在幼儿民族音乐和舞蹈教学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激发孩子们对民族音乐和舞蹈的兴趣,培养孩子们的感受能力。例如,对于民族音乐舞蹈《茶趣》,教师在进行舞蹈编排时就要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采茶、泡茶的情境,先播放相关的影视资料,激发对茶农们愉悦劳作的向往之情,同时穿插音乐,感受壮族民族音乐的动听旋律,在舞蹈练习环节,穿上壮族的民族服装,这样更容易融入到音乐之中,激发舞蹈激情。

  3.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教师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

  幼儿园的教师也要根据时代的要求,转变教学观念,将孩子当做组织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的中心。真正发挥其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1)通过教师的有序组织,使孩子们充分感受到民族音乐作品中的美的意境

  教师要注意从孩子们理解能力的实际水平出发,循序渐进的加以指导,注意教学情境的设置,使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感受民族音乐和舞蹈的内在美。

  (2)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感受民族音乐并将其表现出来的一个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动作。孩子们只有真正的感受了民族音乐,才不会出现依葫芦画瓢模仿的情况。融入了孩子们真实感受的表演,才是有所联想、对表象加以整合的的表演,才是幼儿园进行民族音乐和舞蹈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

  四、幼儿园小班民族音乐与舞蹈文化植入实证研究

  我们在这里运用一组幼儿园小班民族音乐与舞蹈文化植入课程为主,来进行实际案例的分析。

  1.设计意图

  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活动目标

  感受民族文化的色彩缤纷;鼓励幼儿大胆创编与花色相应的梦,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编能力。

  3.活动准备

  课件一份、服装几套、花、图谱、音乐磁带。

  4.活动过程

  (1)回忆经验

  大家对于少数民族有什么印象,我们这里有没有少数民族的小朋友。

  (2)欣赏散文

  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欣赏一首民族歌曲,听一听,大家想想是哪个民族的歌谣?

  评析:为让幼儿直观地认识体验多彩的世界,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用课件展现逼真的色彩,让幼儿通过视、听,多通道感受民族音乐的梦幻色彩、优美意境。

  五、小结

  发展民族文化是一件打基础的具有根基意义的工作,作为参与基础教育的幼儿园教师,对根基的教育应该有一种责任意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幼儿园教育指南》(试行)关于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指导要点中指出:“要立足于我国民族民间艺术的学习,尤其要充分利用广东各地的艺术文化资源。同时,初步接触不同地区、民族的艺术文化,拓展艺术视野。”从幼儿教育开始加强民族音乐的传承教育和研究,是一件及具意义的探究性工作。

  《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 篇5

  准备

  课件;民族服饰或图片。着民族服装的儿童画片。

  过程

  1、认识少数民族

  ①通过课件或图片、幻灯,向幼儿介绍我国的主要少数民族各自的生活习俗,主要居住地等。

  ②“考考你”。出示少数民族的服饰图片,放几段民族特点突出的音乐,老师做几个特殊的舞蹈动作或放几段舞蹈录像,请幼儿判断是哪个民族的。

  ③“我们都是人”。幼儿可任意选择扮演一个少数民族的儿童(用纸制作头饰和服装)。各族儿童一起游戏,舞蹈,组成一个团结的民族大家庭。

  2、参观“民族文化村”。结合当地修建的.民族文化村景点,带领幼儿去参观和参加一些民族娱乐活动。

  3、听有关地方语的相声,积累和丰富各地方、各民族语言的经验。

  4、游戏:将娃娃家扮成毡房、竹楼,给娃娃穿上民族服装,开展“民族娃娃家”的角色游戏。

  建议

  这是几个有关认识少数民族的活动,可分为几次完成。

  《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 篇6

  一、设计思考

  我国从远古至今流传着多种多样的民族乐器,如:吹奏乐器(笛子等)、打击乐器(大鼓等)、弹拨乐器(琵琶等)、拉弦乐器(二胡等)。如今,随着人们对民间文化的重视,更多的民族乐器被人们挖掘和运用,使演奏形式有了新的突破,推动了民间音乐的进一步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

  在幼儿园组织的参观、欣赏等活动中,幼儿对民族乐器的表演产生了好奇心,提出了许多问题。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以及对有关内容的探索愿望造就了《民族乐器》的主题活动。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调查、交流、讨论等活动方式,帮助幼儿建构有关民族乐器的知识、经验,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其主动探索的学习意识。在欣赏、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幼儿对民族乐器的兴趣,感受各种民族乐器不同的音色及演奏方式,了解各种乐器演奏的代表作。在合作表演的过程中,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及与同伴合作、协商等积极的情感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二、主题活动总目标

  1、喜欢参加《民族乐器》的主题活动,激发对民族乐器的兴趣,感受中国民族乐器的丰富和独特。

  2、尝试运用调查、交流、讨论等活动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乐意与老师、同伴交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在欣赏、表演的过程中,感受各种民族乐器不同的音色及演奏方式,重点认识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民族乐器,了解用这些乐器演奏的代表作。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安静地倾听和观看民族乐器的表演并爱惜民族乐器。

  5、乐意与同伴相互协商分配,在音乐伴奏下能专注地进行合作模仿演奏,体验共同表演的乐趣,获得成功感。

  三、主题活动经验网(略)

  四、主题活动实施概况

  五、主要教育活动方案

  活动一:欣赏歌曲《阿拉穆罕》

  主要涉及领域:艺术

  活动目标:

  1、欣赏女子十二乐坊的表演,初步认识各种民族乐器。

  2、模仿女子十二乐坊的表演,学做各种乐器的演奏动作。

  3、对中国民族乐器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女子十二乐坊的《阿拉穆罕》光碟。

  2、各种民族乐器的替代品(羽毛球拍、木棍、玩具高尔夫球棒等)。

  活动过程:

  1、欣赏女子十二乐坊的《阿拉穆罕》,激发活动兴趣。

  ★指导语:你看到了什么?她们演奏的是什么乐器?

  2、再次欣赏,了解各种乐器的`演奏动作并模仿表演。

  ★指导语:乐器是怎么演奏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分别模仿二胡、琵琶、笛子、扬琴等各种乐器的演奏动作。)

  3、运用各种乐器的替代品进行表演。

  (1)讨论各种乐器的替代品。

  (2)根据自己意愿选择替代品,跟着音乐进行演奏。

  (3)交换乐器进行表演。

  活动二:参观民族乐器展

  主要涉及领域:艺术、社会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民族乐器展,感受中国民族乐器的丰富和独特。

  2、对民族乐器感兴趣,在参观活动中能大胆地与有关工作人员、老师和同伴进行交流。

  活动建议:

  1、事先与幼儿共同讨论有关民族乐器的问题及调查内容。

  2、与民俗博物馆民族乐器展厅联系好参观事宜(了解幼儿的问题、进行适当的介绍、部分乐器演奏等)。

  活动三:我知道的民族乐器

  主要涉及领域:语言、社会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欣赏等活动,初步了解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常见民族乐器的特征及演奏方法,激发对民族乐器的兴趣。

  2、能大胆地向同伴介绍自己参观、调查的内容,体验分享经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常见民族乐器。

  2、各种民族乐器演奏的录像。

  活动过程:

  1、交流自己参观、调查的内容,体验分享经验的乐趣。

  ★指导语:你知道哪些民族乐器?它是什么样的?

  2、初步了解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常见民族乐器的特征及演奏方法,激发对民族乐器的兴趣。

  (1)观察并了解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常见民族乐器的特征。

  ★指导语:我们来看看乐器,它上面有些什么?有什么作用?(逐一出示各种乐器进行观察。)

  (2)欣赏各种民族乐器演奏的录像,了解不同的演奏方法。

  ★指导语:这些乐器是怎样演奏的呢?(个别幼儿操作乐器演示,全班幼儿徒手模仿。)

  3、观看录像中演员的表演,按意愿模仿各种乐器进行演奏,激发对民族乐器的兴趣。

  活动四:民乐欣赏

  主要涉及领域:艺术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民乐演奏,初步感受各种民族乐器不同的音色并尝试进行辨听。

  2、积极参与模仿演奏活动,了解各种民族乐器的演奏方式,激发对民族乐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女子十二乐坊的乐曲碟片。

  2、二胡、琵琶、扬琴、笛子、古筝等乐器演奏磁带。

  3、二胡、琵琶、扬琴、笛子、古筝等乐器图片各一。

  活动过程:

  1、欣赏民乐演奏片段,激发对民族乐器所演奏乐曲的喜爱。

  ★指导语:你知道这段音乐是用哪些乐器演奏的呢?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2、分别倾听各种乐器演奏磁带,初步感受各种民族乐器不同的音色。

  (1)倾听不同乐器演奏的乐曲。

  ★指导语: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它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像什么?

  (2)游戏:《听音乐选乐器》。(倾听不同的乐曲,尝试辨听乐器并选择相应的乐器图片进行匹配。)

  3、模仿演奏活动,进一步了解各种民族乐器的演奏方式。

  《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是一家,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服饰。

  2、根据主要民族的服饰特点,尝试画出民族娃娃的特点。

  3、发展幼儿尊重、热爱少数民族同胞的情感。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1、少数民族挂图(蒙古族、维吾尔族。

  2、油画棒、画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56)那,你们都知道哪几个民族?

  2、这些民族的娃娃和我们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他们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讨论)

  3、教师引导幼儿看挂图了解一些民族服饰的特点。

  蒙古族服饰——他的主要特点是身穿长袍,斜衣襟,头上扎着头巾或者戴着皮帽子,腰间束腰带,脚穿皮靴。

  维吾尔族:头戴六角帽,男子穿斜领无扣的'长袍,腰系长方巾。女子多在宽袖连衣裙外套上对襟背心,小姑娘多梳几十条小辫子。

  藏族:藏族服饰的主要服装款式就是藏袍,藏袍在藏语里又叫初巴。女孩身穿长裙,外罩一条五彩围裙。男孩一个袖子套在手臂上,一个袖子甩在旁边,藏装的基本特点是上身穿绸或布长袖短褂,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长40公分左右。外加肥宽长袍,男子下穿裤子,女子下穿裙子,外系一条五彩围裙,是藏族特有的装束,女子的头上一般都戴由多种颜色的丝线组成的扎秀。

  4、刚才你们在看民族服饰的时候都看到了些什么?在什么地方?逐一提问,引导幼儿发现图案装饰的主要地方。(小结:小朋友看得真仔细,这些美丽的民族服饰的图案主要装饰在衣服的袖口、领口、衣角。那袖子两边的图案是不是一样的?(是)这就叫对称。小朋友再仔细观察,除了袖子还有什么地方能表现对称美?(衣领、裤脚、纽扣)。衣服上的图案有什么颜色?是怎样排列的,有什么规律?

  二、教师激发幼儿创作欲望。幼儿作画。

  1、老师这还这有3个民族小朋友,你们看,她们穿的衣服和王老师的有什么不同?(少了许多图案)。我们想不想把它变的更漂亮一些。

  2、请幼儿按各民族服饰的特点画自己喜欢的民族娃娃。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画出各民族服饰的主要特点,注意色彩的搭配。

  三、讲评、展示幼儿作品。

  师:小朋友,你们真了不起!能把这些民族娃娃打扮的这么漂亮,我们请几位小朋友上来说一说他们是怎样装饰的?我们和民族娃娃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吧。

  《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 篇8

  活动目的:

  1、加深对少数民族的了解,知道有关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文化等知识,有尊敬少数民族的情感。

  2、鼓励幼儿大胆地说。

  活动重点:

  能运用语言大胆地说出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文化。

  活动流程:

  师生交流——幼儿竞赛

  活动过程:

  一、师生交流

  师:听说你们知道很多关于少数民族的事情,你们愿意去考考他们吗?

  幼儿和老师交流

  要求:大胆地考问老师。

  二、幼儿竞赛

  师:刚才你们考了老师很多问题,现在老师也要考考你们。

  (一)抢答题

  如:云南地区有多少少数民族?

  哪个少数民族喜欢吃手抓饭?

  世界上时间最长的狂欢节叫什么民族?

  要求:谁先抢到板谁回答。

  (二)必答题

  要求:每人抽取一张纸,每组轮流回答。

  三、结束评价。

  《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 篇9

  正文:民族包(美术)

  活动目标:

  1、学习民族包的装饰方法。

  2、大胆用不同的材料、颜色进行装饰。

  3、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美工制作的.乐趣。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2

  准备:各种民族包、泡沫板、各色颜料、各色彩纸、油画棒、水彩笔白纸做的小包与幼儿人数相等。

  过程:(一)开始部分

  引语:(师身穿彝族服饰、背民族包)小朋友们知道老师是什么民族吗?(幼答)老师身上那里最漂亮?(幼答)老师也是最喜欢这个包,不论到那里老师都背着这个包,这个包的名字叫——彝族包,老师的这个漂亮彝族包是自己做的,小朋友想不想也来自己做一个这样的包呢?)

  (二)中间部分

  1、(出示各种各样的小包)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非常漂亮的彝族包,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它们相同吗?不同的地方在那里?

  2、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装饰民族包(将材料分成三组用彩纸粘贴;用油画棒、水彩笔画,涂色;用颜料、棉签涂色)

  4、播放彝族音乐,幼儿自由装饰彝族包,师巡回指导。

  5、鼓励大胆装饰的幼儿,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装饰彝族包。

  ( 三)结束部分

  1、让幼儿背上自己装饰的彝族包,同伴之间互相欣赏;体验制作的乐趣。

  2、带幼儿去参加彝族的火把节去。

  3、结束活动。

  《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感知欣赏民族风俗,乐意表达自己的感受。

  2、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喜欢的'民族风俗。

  3、萌发幼儿对不同民族风俗的喜爱。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民族风俗资料、《好大一个家》书本等

  活动过程:

  1、感知欣赏:

  (1)、幼儿选择观看幻灯片、图书。

  (2)、幼儿交流看到不同民族的风俗。

  2、讨论交流:

  (1)、你喜欢哪个少数民族?为什么?

  (2)、自由交流不同风俗的特点。

  (3)、个别交流

  3、情感迁移:

  长大了你想到什么地方去看看?

  《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 篇11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阿凡提是一个机智勇敢的新疆维吾尔族人。

  2、了解少数民族的聪明才智,增进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准备视频

  1.各族人民在天安门前欢庆国庆的宣传画。

  2.各族民跳舞的录像和著名艺术家演唱歌曲的录像。

  3.幼儿较为熟悉的各种民族服饰(见操作材料包“民族娃娃”)。天安门图片、地图等

  56个民族卡通娃娃照片,油画棒,音乐《五十个民族,五十六朵花》,铅画纸。

  幼儿每人练习纸1张,演示用图片玩具鸭4只。

  过程一、故事导入,引起兴趣。

  从这个人的服饰上你能看出他是哪个民族的人吗?很久以前,在我国新疆地区有一个经常骑着毛驴的人,他常常想出聪明的办法帮助穷苦的老百姓,他的名字叫阿凡提。

  二、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一)听录音故事《聪明的阿凡提》,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二)故事的题目是什么?

  (三)大官提了哪几个问题,阿凡提是怎样解决的?

  三、说说自己对阿凡提这个人物的理解。

  (一)请幼儿边看边听录音,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感知故事内容。

  (二)组织幼儿结伴或以小组的形式讨论:阿凡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三)幼儿交流自己的认识.

  1.观察天安门前的人们,分辨他们不同的服饰。了解:我们都是中国人,从不同的地方来到首都,共同欢庆国庆。

  2.找一找自己熟悉的民族,说说各自对他们的了解,如:他们居住的地方,风土人情等。

  二、欣赏感表现

  1.欣赏藏族女歌手演唱歌曲的录像。谈论藏族人民的生活,学学藏族人民献哈达的理解动作。

  2.欣赏蒙古族歌手演唱的'《吉祥三宝》。谈论有关大草原牧民的生活,跟着小演员哼唱歌曲,学学蒙古族少年骑马的姿势。

  3.欣赏傣族姑娘的孔雀舞。谈论我国西部大森里的珍稀动物,模仿孔雀的肢体动作。

  4.欣赏山西少年敲打锣鼓。谈论少年强身健体的帅气,学学锣鼓队击鼓的动作。

  三、联想创作,大胆表现

  1.按自己的意愿,选择简单的道具和服饰扮演不同民族的小朋友。

  2.随着不同音乐的出现,轮换地用简单的模仿动作表现各民族人民欢度国庆的场面。(以上内容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换。)1.教师弹乐曲,幼儿回忆歌名。

  2.感受三拍乐曲的的节奏

  3.听辨乐曲的节拍,用拍手、拍肩、拍腿的方法。拍出乐曲的节奏。

  4.随歌曲的节奏在室内走动,模拟看天安门的夜空或到天安门前照相的场景。歌曲结束时,用固定的造型表示各自的想象。

  5.继续学唱歌曲。

  教师可适当调整音高,放慢速度。

  一、欣赏讨论—少数民族的发饰

  —(出示少数民族的照片。)这些少数民族娃娃头上的头巾、饰物、头发有什么特点?

  小结:头巾的颜色不同,饰物有银饰的珍珠、发型有盘发、发髻的,可漂亮啦!

  过渡:我们一起来看看民族娃娃,再画画他们吧!

  二、讲解示范—对照照片民族娃娃

  1.对照照片,先画娃娃的外形特点。

  2.观察照片中娃娃的发饰,如头巾、服饰。

  —这个娃娃的头巾是什么模样的,什么颜色,有什么装饰品?

  小结:画的时候要仔细看看他们的发饰、颜色和装饰品,看看画画。

  过渡:我为你们准备了许多漂亮的民族娃娃照片,你们每人选一张自己喜欢的,仔细看一看,画一画吧!

  三、操作表现—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交流分享—欣赏幼儿作品

  1.将幼儿的画放置在一起,大家比较、欣赏、讨论。

  2.点评幼儿的画是否把少数民族的特征反映出来。

  —按大小排队:分别是2个大泥娃娃和4小泥娃娃,用算式题2+4=6表示。

  一、导入,欣赏图片

  1.小鸭子也来一起和我们庆祝国庆节的到来。

  二、看看

  1.幼儿每人练习纸1张,观察玩具鸭的外形特征。

  三、分分

  1.幼儿根据某一特征把4只玩具鸭分成两类。

  2.怎样分的?(4可以分成几和几?)

  (1)根据方向分:1只朝右,3只朝左,4可以分成1和3。

  (2)根据颜色分:2只白色,2只黄色,4可以分成2和2。

  (3)根据领结分:3只领结,1只蝴蝶结,4可以分成3和1。

  四、写写

  1.幼儿在练习纸上学写数字,1、2、3。

  2.幼儿在依据练习中图示的4只玩具鸭的不同分合方法在相应的格内填上数字1、2、3。

  四、建议:

  (一)亦可提供有糖果、珠珠等实物让幼儿进行分合。

  (二)可启示幼儿知道4分成两份可有三种不同的分合法。

  五、反馈记录与评估

  • 相关推荐

【《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军神》教学设计03-30

《灰尘的旅行》教学设计03-03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06-15

《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03-24

复习除法的教学设计03-30

环境问题的教学设计03-23

语文《因小失大》教学设计09-15

《长江》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精选12篇)07-21

《黄继光》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