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永久的悔教案
永久的悔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
2.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使其懂得审视自己的行为,
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长辈相处的最佳方式。
过程与方法:
本文的教学主要从找出文章线索人手,然后围绕这个线索按照段落顺序逐步讲解,所运用的方法主要有问题法、讨论法、教师范读、演讲法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
1.学习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平实的语言
中所饱含的深情。
2.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情感教育。
难点:
1.本文的线索是吃的东西,这一点较不常见,对此应稍作分析
2.文章对母亲的描写不多,却感人至深,其原因何在?教学突破对学生情感的教育不能用说教的方式,可通过演讲,引导学生自己明白体会。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查阅资料,掌握作者情况及作品背景。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教学方法:
读、评、讲、议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提问:我们学以前学过哪些与母亲有关的文章。(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孟郊《游子吟》
然后演讲导入:母亲是天底下最伟大的,可能我们有不理解的时候,但最后我们都有会明白的。因此,从古到今,无论是谁,都对母亲永生难忘,因为我们的生命是她给,我们的未来是他们撑起,我们有理由来歌颂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季羡林老先生,在90高龄写的一篇文章《永久的悔》(板书课题)
二、 简介作者:
看一看:(课件出示季羡林生平及主要经历)羡林
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
生于1911年,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
三、自主学习:
读一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清生字词。
唾手可得(tuò) 俯拾皆是(fǔ) 懵懵懂懂(měng)
盈眶(yíng) 寄人篱下(lí) 立锥之地(zhuī)
四、合作探究
想一想:思考本文的题目是《永久的悔》,那么作者心中永久的悔到底是什么?
明确:作者永久的悔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
议一议:(1)作者具体围绕什么来写永久的悔?
明确:白的、黄的、红的,这也是本文的线索
(2)文章以永久的悔为题,是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为什么又以写吃的为主线呢?
明确:文中写吃的,是因为家中非常的穷困,而母亲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一辈,而我却过上好日子,受到了好的教育,长大后感受到母亲的至爱,却无法给母亲任何的交待。心中有无限的悔意。
找一找:快速浏览课文,请找出文中你认为感人的语句,并说说理由。
( 先小组内交流,然后班内交流)
通过这一环节,教师作充分引导,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并且感悟到,一枝一叶总关情,日常小事中蕴藏着无限的关爱。
五、情感体验
是啊,人生在世多少悔恨的事,我们的作者就是有过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我们想想自己的母亲,听听这首歌你有怎样的感觉呢?播放动画歌曲《母亲》
六、拓展延伸:
说一说:学过这篇课文,听过如此感人的歌曲,假设你是作者,如今回到母亲的坟前,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提示:可以说说心中的愧疚,或者是告诉后人如何珍惜现在的机会与长辈相处等等。)
七、板书设计:
永久的悔
季羡林
永久的悔——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最深切、最难忘、最真实
线索:白的、黄的、红的
- 相关推荐
【永久的悔教案】相关文章:
《左传》教案10-24
存货教案02-28
爱莲说的经典教案03-20
《牧场上的家教案》经典教案设计03-20
茶花赋教案04-06
《什么虫》教案01-08
《文化苦旅》教案02-27
大学教案的写法10-05
《认识钟表》的教案03-19
《沙田山居》教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