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短文》的教学设计

2022-06-04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的诵读全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2、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4、积累有关日月的诗词。

  指导思想:

  以学生自读为主,师生平等对话,合作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读准字音,熟读全文;

  2、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有关日月的诗词,各准备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并作好简要分析;

  3、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如写作背景,“夸父逐日”、“姮娥奔月”的故事以及“飞蛾扑火”的种种理解等,以便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 导入新课

  日月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并为我们留下了不少文词兼美、意蕴悠远的古典诗文,请把你收集到的你最喜欢的诗词在全班交流。

  二、 交流古诗词

  分别请3——5名同学诵读他所收集到的诗词,并简述理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点评。

  三、 初读感知

  1、简介作者及历史背景

  作者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现当代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急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和《海行集记》《还魂草》《龙虎狗》等散文集,“文革”后出版了《随想录》,引起巨大影响。

  背景简介:这两篇作品写于1942年,时间相隔一天。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纷纷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期盼胜利的到来。

  3、 默读全文

  要求:学生根据历史背景初步了解文章主旨,形成自己的见解(最好能形成书面文字);找出文中的优美句段并加以简要说明;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作上符号。

  4、 朗读

  (1)、找两位同学分别朗读《日》《月》两短文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读后教师可根据情况范读引导,力求贴近作者当时的感情,以便学生把握朗读的情感基调。

  • 相关推荐

【八年级语文《短文》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语文《因小失大》教学设计09-15

语文《太阳》的教学设计(精选13篇)09-21

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长征》(精选18篇)02-28

语文《黄继光》教学设计(通用10篇)05-16

语文《小露珠》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12-29

语文《南极风光》教学设计(通用10篇)10-20

语文《挑山工》教学学案设计(精选9篇)05-13

语文《小小的希望》教学设计(通用10篇)04-08

语文课文《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3篇)08-24

高中语文《静女》教学设计(通用8篇)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