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给予树》听课感想,欢迎大家分享。
《给予树》听课感想 1
长期以来,我们青年教师将观课、学课作为自己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笔者曾经无数次醉心于名、特、优教师的独具匠心的设计,痴迷于大家富丽堂皇的课堂气象。总以为,大家就是这样的,是高不可攀的,是可望而不可及。这种想法止步于听到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给予树》一课。
《给予树》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八岁的小女孩金吉娅,在随家人购买圣诞节礼物时,用自己原本准备为家人购买圣诞礼物的20美元,为一位陌生的希望得到救助的小姑娘完成圣诞愿望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内容浅显,但感情真挚,人物形象丰满感人。于老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和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给笔者全新的感受——原来语文课可以这样上,也能上得很好。
一、精研课标,教学目标简明
按照课标要求,三年级的阅读教学第一条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条是“初步学会默读”,第三条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第八条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1.读的目标落到实处。
在于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看到,他紧紧围绕课标设计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一项重要目标予以落实,通过学生的自由读、指名朗读、教师范读、学生比赛读等多种形式进行读的训练,目标达成度高。文中金吉娅对妈妈说的话是表现她金子般美好心灵的重要部分,读好这段话对理解人物、感受语言至关重要。在学生读不出金吉娅对家人的愧疚,但又认为自己做的正确的复杂的心理时,于老师适时地进行了范读。在声情并茂的范读后他问学生“从我的朗读中,你觉得金吉亚是个怎样的孩子?”学生回答:“有爱心,有同情心,善良,仁爱。”“我在读金吉亚的话时,仿佛就变成了只有八岁的金吉亚。家里并不宽裕,妈妈好不容易攒了一百美元,每人只能分到20美元去选购圣诞礼物,而且妈妈要求每人至少要买四份圣诞礼物,但是我却用这二十美元给陌生的小女孩买了圣诞礼物。现在,我就站在母亲面前告诉她这一切。请大家把金吉亚说的话好好读一下,看谁能读出她的仁爱、同情、体贴和善良。”于老师说。在学生的练习中,老师还不时提示大家注意课文中“低”“难过”等词语,“她声音很低,因为她不敢大声说,她没有按照妈妈的要求去做,没有买到四份像样的礼物,所以声音低,不敢说。再想一想她是个那么富有同情心的小女孩,你就能读好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把自己想成金吉亚,还原文中的情境,非常精彩地朗读出了这段话,使读书的目标圆满达成。
2.词语教学目标高标准达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于老师的词语教学独具特色,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于老师抓住“并不宽裕”这个并不起眼的词作为突破口展开词语教学训练。在理解“并不宽裕”的词义时于老师首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因为这个词的理解程度直接制约着学生对金吉亚美好品质的理解,所以当学生说出“‘并不宽裕’就是家里不富裕,没大有钱”的认识后,于老师并没有满足学生此时对词语理解的反馈。他继续追问“书上怎么写的?从一二两个自然段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家里钱不多,生活不富裕?”并要求学生拿起笔,在书上圈画出哪些词句能说明“并不宽裕”的意思。学生按照于老师的要求默读课文,圈画词语。学生很快找到了“只攒了100美元”,“五个孩子分享”,“每个孩子二十美元”的句子,于老师板书下“一百美元”、“五个”、“二十”几个词。再一次让学生联系这些数字理解“并不宽裕”这个词。在最后他总结到:“同学们,好多词语的意思就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只要我们认真读书,联系上下文就可以把它读懂。”并要求学生运用这个方法去理解“如愿以偿”。在教学的第三个板块,于老师根据课后习题设计了小练笔,并强调要“用上黑板上的所有词语”(如愿以偿、并不宽裕、一百、五个、二十、八岁),达到了积累运用的目的。只有会运用,才是真理解。可以说,于老师的教学目标设计紧紧围绕课标,简明务实。
二、精研文本,教学内容简要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选择的得当与否已成为制约语文教学课堂效率的瓶颈。我们遗憾地看到,一部分教师在备课时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很多情况下是凭着“这里我要讲,我该教这里”的直觉在选择教学内容。至于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而不是其他内容,选择这些教学内容的依据是什么,我们的教师没有理性地追问过自己。这种下意识的选择行为导致课堂上教师该讲的内容不讲,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书上写的明明白白学生一读就懂的内容上转圈圈。更有甚者,会把学生原来读懂的又教糊涂了。
依据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于老师抓住了“一二一”就高质量的达成了教学目标。即:读好一段人物语言,理解两个词语,写好一段话。金吉娅对妈妈的那一段话是作者精心设计的,描写生动,是理解金吉娅善良、仁爱的突破口。于老师紧紧抓住这段话的朗读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在学生读不好的时候,于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在学生的心和作者的心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一下缩短了作者和学者心灵的距离,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于老师说,学生读不好的原因是学生看到的.是字而不是感情。当我们把学生引导到作者的感情轨道上使,文本的难点瞬间攻破。通过“并不富裕”和“如愿以偿”两个词的理解,即上下贯通了文本有使表现金吉娅品质的重点词语凸显出来,可谓精巧。在写话的训练中,于老师要求用上黑板上的所有词语。这些词语是理解课文内容的节点,是体会文章感情的关键,是揣摩人物品质的凭借。当学生恰当的使用这些词的时候,它们已内化为学生的词语。
三、精研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简练
学习活动的设计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体,能否设计出并有效地组织好学习活动,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有人提出要“简简单单教语文”。在《给予树》一课的教学中,我们没有看到花哨的表演,繁复的环节。于老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常态的,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平时采用的方式:读读书,交流交流,写写话。读、说、写是学好语文的常道。关键是在这些常道中如何达到不寻常的效果,那需要教师用心地用好每一种方式。有效的学习活动方式有时可以很简单。
在观课议课中我们老师要清楚观、议的要点,要思考语文到底教什么,给学生留下什么,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和过关意识。只有这样,我们开展的观课议课活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改革。
《给予树》听课感想 2
《给予树》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家里并不宽裕的八岁小女孩金吉娅,在商场的给予树上发现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渴望得到洋娃娃的心愿卡,便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小女孩。展现了金吉娅善良、仁爱的美好心灵。
徐老师的这堂阅读教学课上得十分精彩。
她跳出平日一板一眼的阅读教学,将生字教学与新词理解词意识及课文初读融合在一起,过渡街接自然流畅,在教学设计上很巧妙,先由重点生字的理解,通过对“什么都没有”“沉默不语”等重点词句的讲解令学生更容易体会,感悟金吉娅的内心想法,以及她的爱心。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她用自己优美的、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及环环相扣的精妙设计,让学生入情入景,情景交融。不但体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而且学生深入领悟,师生互动精彩感人。
老师能认真阅读文本,“走进文本”了解作者的意图,把握教材的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抓住教材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教学,创设情景进行朗读,注重学生为主体,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语言方面的训练,特别是在指导朗读课文这方面教学的非常不错。
这节课,徐老师确确实实用自己的教学行为诠释了“以读带讲,以读为主”的教学理念。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老师把读的权力交给学生。首先是读的形式多样,读的训练有层次,由浅入深,由开头的'感知性默读到后面的情感的表达性朗读,课堂始终贯穿的是无声的读,教师激情感人的引读,学生心灵深处的自发油然而生的真情告白,体现了语文课堂的情趣美。我特别欣赏徐老师多处抓文眼,以重点词、可散开,先理解,再感悟,最后开华情感,学生的朗读由生到熟,直到最后的溢于言表,声情并茂,让人动情这就是愉悦身心,滋养师生心灵的课堂。
教师个人素质好,课堂上能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师机智表现良好。不露痕迹引导学生、人学生很容易进入文中人物内心,体现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徐老师这堂课上的非常感人,她富有磁性的语言,深深的吸引着学生,也深深的吸引着我,老师重视双基、语言朗读的训练,特别是徐老师抓住三个关键点、时间的理解,对句子理解,创设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达到心灵的净化,学生学习私权高,参与而广、感悟、质疑,始终贯穿整节课。板书也设计很特别、漂亮到位。
《给予树》听课感想 3
8月3日,在全县组织的教师培训中,我观看了全国特级教师执教的《给予树》一课。这是一节真实的阅读课。欣赏完这节课,我收获不少,所以想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理解和感受。
整体而言,这一课的教学,围绕着“给予”的话题展开教学的。
直接板书课题:《给予树》,然后让学生观察课题学习多音字“给”,接着自渎生字表。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师注重了学生的自渎自认的能力的培养,通过查阅资料理解词语。在学生自读课文后它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课文中都有谁?他做了什么事给你的印象最深?他又给家人买了什么礼物?通过礼物的对比学生对金吉娅产生了质疑。学生带着疑问又一次走进了主人公的内心。“读画描写金吉娅的句子,谈自己的体会”。在研读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仔细读,反复读,直到有一个词语跳出来,还让学生想像:此时他会想些什么?这是学生的思维训练与情感体验做到了有机结合。学生感受到了文本以外的东西,就是金吉娅的同情心,善良心,体贴心,仁爱欣。
在这节课中,老师引导学生一步步地丰富并创造着“给予”的价值:在学生理解了“给予树”对金吉娅意味着失去、付出时,教师反问:“给予树”仅仅是失去和付出吗?接着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去感悟到:“给予树”还是一种得到。那个小女孩得到什么?金吉娅得到什么?我们又得到什么?它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至此,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水到渠成!我相信不少听课的`教师内心应该和我一样有着同样的震撼:老师准确地把握了教材的内涵,挖掘文本的人文价值并予以提升,这是语文教学的高境界!
听了这样的课,也让我自己不由得深思,作为语文教师,我该给予学生什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反思,不断努力!
《给予树》听课感想 4
《给予树》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叫金吉娅的女孩在圣诞节前夕,妈妈给了她二十美元,让她去买一些礼物,给予树的读后感。在买礼物的时候,她看到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这个小女孩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金吉娅用她的大部分钱买了一个洋娃娃,然后把洋娃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帮助小女孩实现了愿望,自己却只买了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妈妈知道了这件事后,紧紧地拥抱了金吉娅!
当我看完这篇课文后,我非常感动。我也要像金吉娅一样,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去帮助别人,献出自己的爱心。我也希望每个人都能献出一点爱,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的温馨!
今天,我们学了《给予树》这篇课文。我深深地被文中的小主人公金吉娅的仁爱之心打动了。也被文中一家人那种浓浓的亲情所感动。
课文讲的是圣诞节前夕,妈妈攒了100美元分给五个孩子每人20美元,让他们去购买圣诞礼物,准备在圣诞节里送给家人。孩子中最小的金吉娅在购买礼物的时候,在一棵“给予树”上看到一张卡片,是一个小女孩想在圣诞节里得到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金吉娅就用自己的钱给她买了一个洋娃娃让“援助中心”送去,剩下的钱只够买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送给自己的家人……
当我读到“孩子们热烈地讨论这个话题,互相试探对方的心意,希望送出最诚挚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时,真的被这家人那种浓浓的手足情所感动。他们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他人,都想让兄弟姐妹在圣诞节的早上,收到“圣诞老人”送来自己最最想要的礼物,想想这样的圣诞节该是多么美好和令人向往呀!
当我读到“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默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买了什么礼物”时,这感人的镜头打动了我,感染了我,好像我也成了他们中的一员,也为自己能满足他人的愿望而幸福着、快乐着……
当我读到金吉娅把本来想给妈妈和哥哥姐姐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孩儿时,我被震撼了!要知道他们家也并不富裕呀,这二十元钱对于金吉娅来说多么难得呀!而当她看到给予树上这张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洋娃娃的'女孩儿的卡片时,却能毫不犹豫地买来送给她,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小孩儿呀,她那么有爱心和同情心,试想,如若换做我,我能做到吗?
看到金吉娅对妈妈说: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儿却什么都没有。金吉娅是一个多么善良体贴的女孩儿呀!想象着那个陌生女孩儿如愿以偿的笑脸,金吉娅真是一个小天使啊!
我想今后也要像她一样,时时处处多为他人着想,也能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做一个有同情心、善良、大气的人!
《给予树》是三年级语文新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它讲述了一个培养爱心的故事:
圣诞节快到了,妈妈给了金吉娅等五个孩子每人20美元,让他们去购买圣诞礼物,准备在圣诞节里送给家人。孩子中最小的金吉娅在购买礼物的时候,在一棵“给予树”上看到一张卡片,是一个没有爸爸、妈妈的小女孩想在圣诞节里得到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金吉娅就用自己的钱给她买了一个洋娃娃让“援助中心”送去,剩下的钱则买了一些棒棒糖送给自己的家人……
《给予树》听课感想 5
圣诞节快要来临时,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给予树》这篇课文,我深深地被文中的小主人公金吉娅的仁爱之心打动了。
她那么小,却懂得与别人分享快乐。虽然她没有精美的礼物送给自己的哥哥、姐姐。但她却把自己最真的祝福和关爱送给了她—一个素不想识的小女孩儿,使她如愿以偿,在这个圣诞节和其他孩子一样,享受着节日的`快乐与幸福。
金吉娅懂得如何为她人着想,与别人分担忧愁,是因为她有一位善良,伟大的妈妈。
其实,我们班的同学心中也充满着仁爱与同情。我们的同龄人石文童,一个品学兼优、非常可爱的孩子。在我们享受老师的关心和同学的友情时,他却饱受病痛的折磨。我多想像金吉娅那样对他有所帮助啊!可是,我怎样做才能使他变得像过去那样健康和快乐呢?我希望我有一棵“给予树”,把我的祝福写在上面,让的人都有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小文童。让他树立起与病魔做斗争的信心。我想让他知道,他并不是一个人,而是有千千万万个关心他的人,在期待他好起来。
我们不仅要学会关爱,而且更要懂得宽容。先要想到别人,不要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那么我相信同学们之间就再也不会发生那些让老师和父母不愿看到的不愉快的事情了。
圣诞节,是一个充满祝福和快乐的日子。我把最真挚的祝福送给我的朋友们,还有那些素不相识的伙伴们——愿你们永远健康、快乐、平安。
《给予树》听课感想 6
学科德育不同于德育学科的教学,就语文学科来讲,对学生德的培养更应润物无声的内化。德者,道德、品质也,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应渗透于语言文字之中,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的同时培养“德”。
《给予树》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文章:
圣诞节快到了,母亲分给自己的5个孩子每人20美元,让他们选购圣诞礼物。小女儿金吉娅来到商场,看到援助中心“给予树”上的一张卡片寄托着一个小女孩的愿望──盼望得到一个穿裙子的洋娃娃,就毅然买了洋娃娃,还用仅剩的极少的钱给家人买了棒棒糖,表现了金吉娅的善良之心、仁爱之情、体贴之意。
本文情感色彩很浓。作者用朴素无华的语言诠释了给予的内涵:“给予”不仅是金吉娅自觉自愿给予小女孩洋娃娃的行为表现,还是她为小女孩送去一份最诚挚的圣诞祝福,一片温暖的人间真情。让读者感受到给予是一种快乐,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和心灵的震撼。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语言过程中了解金吉娅这个人物形象,感受给予的精神。
一、语言训练感悟情感
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专务,更是落实德育目标的'凭借。对于一篇文章来说,语言训练点选在哪儿,怎样训练,都要为理解课文内容服务,要以感悟文章情感,受到思想熏陶为目的。
《给予树》一课感受金吉娅善良之心、仁爱之情、体贴之意,是本课的德育目标。空洞的说教当然得摒弃,但如何与语言文字训练、与知能目标有机结合呢?我觉得,教师在备课时要选择文本中最能体现金吉娅的美好心灵的语言作为教学的重点训练内容。如文中有这样一段:
“我的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把省略号换成句号好不好?”学生们反对,他们说:“省略号表示金吉娅很难过说不下去了”“省略号表示金吉娅还有话要说”“省略号表示金吉娅在想怎样劝说妈妈”……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实践感受着金吉娅的内心世界,是对给予精神的内化。
二、语言联系丰富情感
语言是在联系中不断深化和发展的。《给予树》中的“妈妈”看到小女儿金吉娅只买了棒棒糖而生气。当我问他们:“妈妈为什么生气?”时,孩子们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有的说:“妈妈让每人至少准备四份礼物,而金吉娅只准备了棒棒糖,所以妈妈生气。”有的说:“妈妈好不容易攒的钱,金吉娅只买了棒棒糖,不知道她用20美元做了什么?”还有的说:“妈妈看到金吉娅只为家人准备了棒棒糖,以为她把钱留给自己了,妈妈不希望自己的女儿是个自私的孩子。”……这是孩子们在结合上文的基础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同时也倾注了自己对家人的爱,是对给予精神的丰富。
又如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联系上下文,理解结尾段的意思。教师处理这一段的落脚点应是站在篇章整体的角度去“了解”金吉娅的所作所为,而不是金吉娅是怎样一个人;是要立足于事件本身去感受金吉娅的“给予”精神,而不是抓住“仁爱”等词语去“扣”到底哪儿能体会到她的仁爱、哪儿能反映出她的体贴。通过填空、有感情地朗读等操作,达到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感受本课的人文精神的目的,从而完成三维目标的融合,实现德育目标的有效落实。
三、语言概括升华情感
学习《给予树》一课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我让孩子们写出自己此时内心最真切的感受,孩子们很激动,他们写道“我也要象金吉娅那样做个善良的人。”“人间处处有真情”“世上还是好人多”“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一句句真情的流露,怎能不叫人欣慰,这是学生对给予精神的高度提升。
每一件文学作品都是一段情感的宣泄,一种道德的宣扬。只有用心去感受语言才能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领悟其中的思想内涵。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获得某种人生的启迪。
《给予树》听课感想 7
听于老师的课如品一杯香茶,淡淡清香却流于唇间,回味悠长,如潺潺小溪涓涓流淌,悄悄浸润,把清凉注入心间。
课堂上于老师让学生真读书,把书读好,引领学生在语言文字中穿行,让学生沉浸在语言文字中,以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出味,读出请,读出人物内心的情感。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学生是快乐的,思维是灵动的,课堂是真实的。
于老师关注了学生的发展。时时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理解词语,只要多读书就能搞明白”、“带着思考读书,不用查字典也能搞明白”多简单、多直接的一种方法的指引啊。
怎样读书,怎样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于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范例,带着语气、表情读书,读出语气、读出情感,课上,于老师风趣、幽默,激励学生读书,范读、赛读,不作秀,不表演,体现读书的全过程。学生不仅读正确,读出感情,而且读得明白。没有滔滔不绝的'讲解,没有大肆的渲染,有的是一种润物无声的真情的流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如何“从读学写,读写结合”,课堂上于老师留出20分钟让学生练笔,让学生真学、真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真正的培养。把写落到实处。大师的理念和思想得到彰显。
我们的语文课堂如果能像于老师这样,把课上扎实、朴实。把听说读写落到实处。何愁我们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不提高呢?
大家的风范,看似随意,却暗藏绮思,这是一堂充满语文味的教学,充满智慧的教学,更是一种返璞归真的教学,真实是一种美丽,朴实是一种回归,让语文课回家。
《给予树》听课感想 8
3月26日下午,市中心教研组第二次活动在县街小学举行。本次教研我们观看了由贾志敏老师执教的《给予树》。在观看的过程中,每个老师都记录的非常认真,看完课后教研组的老师们开始对贾老师的这节阅读课展开讨论,最后由主管教研的王老师从贾志敏这节课“从容、实在、严格”等特点来进行最后的总结。作为青年教师,每次教研活动犹如沛雨甘霖,从中受益颇多。
在听课和评课的过程中,让我感动和震惊的地方太多了。课堂中,我感受着头发已经花白的贾志敏老师用他的激情点燃着每个同学的学习热情。评课中,从贾老师有效的评价引导“裕、卡”、恰当的介入练习句式、到教会学生挑战权威(纠正“洋娃娃”一词)、巧妙的推荐有关圣诞节的书目······怎能不让我们对这位“用一生去备一节课”的老师肃然起敬?
贾老师看似简单的课前谈话:“师:听别人说话要用什么?生:耳朵。师:不对,听别人说话要用眼睛。眼睛看着对方,表示专心地听;眼睛看着对方,表示对别人的关注。这才是真正的会听。”贾老师的课前谈话很简单,简单到只是那么一两句的问答,但却很有价值。从上面小的课前谈话片断中,我能感受到贾老师那份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真正尊重,这尊重不是表扬,不是激励,而是把课堂上的`分分秒秒都用在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做人上,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听完这节课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课堂还需要实实在在。像我这样的青年教师,在做公开课的时候总想急于求成的表现自己、表现学生,就会在课堂上夹杂很多各式各样的补充介绍,而往往却进入滥用资料、选材料没有因“时”因“课”制宜、没有考虑到孩子年龄特点等误区。其效果大多不尽如人意。贾老师的课堂中也有多处补充资料,这些资料即使没有漂亮的图片,但每位同学都乐于接受,切实的补充介绍做得恰到好处,这是最让我感动的。如:出示课题《给予树》后,教师先引领学生读准多音字“给”的字音,然后补充介绍:树,我们知道有桃树、梨树、橘子树、苹果树等等,可从没听说过有叫给予树的。这个给予树呀,其实是与洋人有关系。洋人也过年,他们过的是洋年——圣诞节。每年的12月25日是耶稣诞生的日子。商店里,圣诞树上张灯结彩,挂着风铃。那些白胡子,白眉毛,穿着红袍、带着红帽、背着大红布袋的圣诞老人会分送给孩子们圣诞礼物。孩子们高兴极了。然而,贫穷的孩子就不一样了。他们的许多愿望无法实现。于是,一些慈善机构、援助中心让这些孩子把自己的愿望写在卡片上,插在圣诞树上,让好心人看了以后,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给这些孩子希望。所以这种树就叫给予树。
贾老师在说这段话时,孩子们都静静地听着,听得是那么专注,那么出神。毫无疑问,贾老师揭示课题后补充的这一大段话,也正是孩子们读题后急于想知道的。学生也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在下面的教学环节中更好的学文。贾老师的这个小的教学片断再一次告诉我们:需要的,才是最好的;适时的,才是最妙的。
听完这节课,我感到了自己离真正的小学语文教师还有很长的距离,但是我不泄气,就如贾老师鼓励自己的学生“每个孩子要做到你的最好”。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更加认真!
《给予树》听课感想 9
《给予树》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爱的教育。本文主要写圣诞节前小女儿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小女孩,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善良的品质。通过教学,一是让学生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二是让学生学习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的训练要点,积累语言。因此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会认“予,圣,诞”等10个生字,正确朗读“给予,试探”等20个词语,会写“裕,卡”2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教学中通过回家途中哥哥姐姐和金吉娅的不同表现,体会金吉娅沉默不语后的深刻原因;通过妈妈心情变化两个方面来体现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爱心。
本课教学我安排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难点是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对陌生人的爱,第二课时主要分析金吉娅对陌生人的爱产生的深刻原因,体会母子之爱和手足之爱,重点体会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第一课时教学中,以爱为主线,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体会“给予”
课件播放“扶陌生人上车”“给奶奶梳头”等四幅图片,把学生带入到一种爱的氛围中,初步感受到“给予是快乐的”“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样的道理,使学生较快地进入文本中主人公的生活,为后面金吉娅送给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一个洋娃娃这一举动作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通过让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样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并相机解决课文的生字词教学。虽然学生在回答过程中,语言组织不是很流畅,但学生们还是提炼出了文本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感悟,体会感情
在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回家途中哥哥姐姐的兴高采烈和金吉娅的沉默不语进行对比,引导学生理解产生沉默不语的深刻原因,并引出妈妈此刻的心情是生气并带有疑惑,抓住“疑惑”很自然地过渡到文章第四自然段,解决“金吉娅到底把钱花到哪里去了?”这个问题。又从金吉娅的语言“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步步深入体会金吉娅是一个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最后,通过妈妈心情的变化,再一次体会金吉娅的高贵品质。
四、朗诵诗歌,升华感情
从平时的生活中你给予过别人什么,又得到过哪些人的帮助,感受到人间处处都有爱,学生的情感被激发了出来,这时,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朗诵爱的诗篇,使文章思想进一步升华。
五、指导书写,抓“双基”
在这一阶段,主要指导学生书写“裕”“卡”两字,提出注意点。
一堂课下来,觉得自己在上课过程中比较自然,这是最大的进步,同时发现离心中自己设定的风格比较遥远,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之路上慢慢摸索,慢慢积累。就这堂课而言,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过多地挖掘人文性,而有点忽视语文的工具性,由于担心时间不够,对生字,词语的教学一笔带过,导致学生在做作业时,看拼音词语错误率很高。
《给予树》听课感想 10
《给予树》是一篇富有浓浓的人文情怀的课文,爱的教育是本篇课文的教学主题。围绕“爱”字展开教学,是本堂课的主要特点,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不能忘掉语文本体,语言文字的训练也要做到扎实,并要跟情感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这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了如下特点:
一、把握主线,个性解读
《给予树》是一个妈妈以第一人称写的,写出了自己内心的变化。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着妈妈的心情变化“担心——生气——激动”拎出一条主线,分三个层次,层层递进。第一层次:找心情变化的句子,初步说说体会,进行质疑;第二层次:细读课文第2、3、4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品读、感悟文本语言,通过语言文字走进金吉娅的内心,感受金吉娅的善良,仁爱。第三层次:爱的延伸,品味给予,升华情感。其间通过情境创设、通过情感的共振,逐渐深入本。
二、课文的时间背景是圣诞节前夕,这是人们最快乐的日子,也是充满了浓浓爱心的日子。
课文中还有几种不易发现的爱,引导学生找一找。例如:“母子之爱”和“手足之爱”,母亲在家里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仍然给每个孩子钱让他们买圣诞节礼物,这是母子之爱的表现;妈妈听完金吉娅的陈述后,没有责备她,却为她的行为而感动,也是母子之爱的表现。买礼物前,孩子们‘希望送出最诚挚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这是手足之爱的表现;买完礼物后,孩子们”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这也是手足之爱的表现。这两种爱,是为金吉娅对陌生人的爱做铺垫的,更衬托出金吉娅对小女孩的爱的可贵。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金吉娅的”给予“行为虽然源于她善良的本性,但和她成长在这样一个”爱“的家庭氛围中也有很大的关系。
三、说写延伸,升华情感
说的拓展和延伸,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催化剂。写的拓展和延伸,是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阶梯。语文教学就要体现”听,说,读,写“的训练。本节课,在学习课文后,我让学生进行一个小练笔,妈妈会对金吉娅说什么,哥哥姐姐会对金吉娅说什么,小女孩会对金吉娅说什么,我会对金吉娅说什么。安排这样一个小练笔,给学生静思默想的机会,为学生直抒胸臆留有空间,可以”我手写我心“,此时学生并不是一个冷静的阅读者而转变为文本的创造者,激发和陶冶学生的情感,对课文的理解起到了深化作用,同时也升华了情感。
上完此课,总还觉得学生虽能体会到金吉娅的'善良、有爱心,但并不很受感动。细想一下,并非我们的学生不懂感恩,只是他们缺少这样的体验。而要让学生有较深的体验,就要想办法让学生完全进入到文本,与文本、人物进行三维的对话,应抓住语言文字,让学生自己走进,而不是被老师拖进去。如在体会小女孩对得到这份礼物的渴望心情之前,可从理解”盼望“入手,想象”小女孩为什么盼望一个穿裙子的洋娃娃?什么叫’一直盼望‘?她盼望得到洋娃娃做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盼望得到这份礼物的急切心情。然后,启发学生想象卡片上的内容。这时再出示卡片,也许有前面的铺垫,学生思维就可能一下子打开了。此后,在后面的学习中,他们就能轻而易举地理解了金吉娅为什么会这样做,并深刻体会到金吉娅的善良、仁爱、体贴和同情了。
- 相关推荐
【《给予树》听课感想】相关文章:
《平山有棵树》听课感想07-20
《给予树》的教案06-07
精选《给予树》教案06-01
听课感想06-12
《给予树》教学反思06-10
给予树的教案范本06-02
给予树_教学设计05-31
给予树的教学设计07-09
《线段》的听课感想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