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现状的调查报告

2023-02-28 调查报告

  在生活中,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村现状的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农村现状的调查报告1

  一、实践背景及意义

  随着中国特色体系的形成,法律文明的重点也将从以普及法律知识为基础向树立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和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转变。城乡法制建设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具有直接参与的特点。

  这次我以隆尧县城及其所辖下的毛尔寨村作为缩影点。通过对隆尧县城乡居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状况的调查,了解现今隆尧县城乡居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状况,通过了解进而加强隆尧县城乡居民的居民法律意识,减少法盲。通过这次调查,使得法律知识得到普及,隆尧县城乡居民的法律意识也在提高,进而使城乡居民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对法律保持正确的态度,能够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以此推动隆尧县的法制化发展的进程,推动我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

  二、问卷分析与总结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了二百份一共回收了二百份,回收率达到了百分之百。经过此次问卷调查我们发现:虽然城乡居民的法律素质总体较好,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1、绝多数居民法律意识薄弱,法律知识匮乏

  与以前相比,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法律意识有所提高,但整体而言仍然是很薄弱的。现实生活,相当一部分居民对我国的法律体系了解不够全面,不习惯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力。当自身权利受到侵害时,居民们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权,有的人屈从于权威,忍气吞声,而有些人“以暴制暴”。在抽样调查中,设问“在平时的生活中,您是否注意运用法律手段来进行维权”时,回答“经常”的占29.5%,回答“很少”的占.5%,回答“没有”的占6%。由此可见,城乡居民很少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映我国城乡居民法律意识薄弱。在回答“当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你首先想到的是”时,回答“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占9.5%,回答“用武力解决”的占33%,回答“通过关系解决”的占38%,回答“感觉很屈但是认为也是没办法的事”的占19.5%。由此可见,居民很少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法制化过程中,人们对法律知识掌握的多少,既影响对自己权益合法的维护,又影响自己对法律的遵守。在调查中,我发现居民的法律知识很匮乏,绝多数居民表示对法律知识,特别是与平时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完全不了解,而且也很少主动去了解法律知识,在“你对我国法律体系了解吗?”这一个问题中,选择“非常了解”的占5.5%,选择“一般般(了解不全面的)”的占67%,证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完善,法律意识也慢慢地深入到城乡居民的心里。然而选择“一点都不了解”的占27.5%。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仍然有些人对我国法律体系一无所知,试问居民法律知识匮乏,对自己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不明确,怎么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2、居民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

  随着国家的普法力度的增强,借助现代各种传媒手段,法律知识传播的`途径越来越多,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广,相应的居民可以借助多种方式快速便捷地获取相关的法律知识。但是在我的调查中发现,居民了解法律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化。从“你一般通过哪些方式获取法律知识?”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我了解到,通过媒体(电视、报纸杂刊、互联网)的方式获取法律知识的比例是71.5%,通过通过阅读法律的书籍的方式获取法律知识的比例是9.5%,通过和亲朋好友聊天的方式获取法律知识的比例是11.5%,通过其他方式获取法律知识的比例是7.5%。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媒体已经成了居民了解法律的主要工具,居民通过看电视、报纸杂刊,上网能够迅速获取国家的法律动态,但是这也从侧面映出当地居民了解法律的途径呈现单一化。居民获取法律知识途径狭窄潜移默化中也影响着居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和法律知识的丰富。

  通过这次调查,我对隆尧县城乡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状况有了更深的了解,城乡居民法律意识薄弱,法律知识匮乏,获得法律知识的途径单一,这种状况不利于我国“依法治国”基本国策的实施。为了让我们的国家变成一个法制化的国家,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首先,应该加强文化教育,提高居民文化程度。在调查中,我发现文化水平低的居民要比文化水平高的居民法律意识弱、法律知识少。其次,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居民喜欢通过参加法律宣传活动来学习法律知识。

  这样也就增加了居民们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也希望司法机构能够采取更多有效的措施,让“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理念深入人心,推进我国法制化的进程。

  三、实践感言

  通过这次实地的社会实践,让我受益匪浅。既加强了我的社会实践能力,又丰富了我的社会实践经验,既培养了我关心社会热点问题的兴趣,又提高了我今后融入社会的能力。同时也要特别的感谢我的同学们,他们助我分析调查问卷的数据。也是通过这次的社会调研,我从中了解到了作为一名通信专业的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还是很少的,法律意识也很淡薄。所以我以后的努力方向就是不仅要学好我的专业知识,还要更多地去了解法律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通过这次关于我国城乡居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状况调研,也让我深刻认识到提高城乡居民法律意识以及普及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我坚信,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法律之花一定会在广农村结出累累硕果的。

农村现状的调查报告2

  一、基本情况

  陕西省勉县武侯镇杜家坝村有6个村民小组,142户共455人,其中党员21名,村干部四人。该村耕地面积650亩,20xx年人均收入7005元。新农合参保率98%,新农保参保率95%,20xx年劳动力转移156人,创经济收入255万元。自改革开放以来,该村有了很大变化,各项事业有了显著发展,但这个村沟壑纵横,山地丘陵居多,适宜耕种的土地较少。由于地处汉江河畔,汉江阻隔,交通十分不便,资源匮乏,集体经济较为落后,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儿童、老人现象比较普遍。

  二、农村社会保障现状

  (一)传统的农村社会保障功能削弱。在以前的旧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是完全依赖着个人家庭的。“百善孝为先”就是靠着这个“孝”字,靠着孝道,我们家庭中的老年人才得以有一个比较安稳的晚年。家庭成员的生、老、病、死等开支,都是依赖家庭经济的支持。随着社会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即一对中年夫妇将要承担双方父母四人的“生老病死”和一个或两个子女的抚养责任,这将使未来家庭不堪重负。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远离家乡,来到大城市里打工,造成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现象,造成家庭成员精神方面的照顾缺乏,就医看病困难,晚年养老负担加重。

  (二)农村社会保障任务加重。 一是农村人口老年化问题日益突出。该村有6个村民小组,142户共455人,60岁以上人口占10%,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该村总人口的8.5%,农村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就目前情况来看,人口老龄化问题直接涉及到农村家庭的家庭负担和家庭和谐。二是疾病问题依然是困扰农民的瓶颈。虽然现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在该村实行了很久,但药品价格及医疗费用不断增高,报销比例仅为40-65%。特别是一些贫困家庭,农民低薄的收入只能维持养家糊口,遇到疾病只能“小病磨、大病拖”,实在坚持不下去则靠东借西凑,变卖粮食或牲畜来支付医药费,以致债台高筑,“一人得病,全家返贫”。调查中,一些群众深有感触地说:“不怕贫穷,只怕生病,穷可以慢慢致富,病特别是大病,足以倾家荡产。”三是外出务工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亟需保障。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但与城市的人相比,受到种种歧视,不仅就业机会少,而且就业后待遇不公,在保险待遇上也与正式工存在很大的差别。在调查中,外出务工农民90%都担心自己的社会保险关系无法转移接续,85%很纠结自己到底是在家乡参保还是在务工地参加社会保险,70%搞不懂自己的个人社保账户是干啥的。

  (三)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对于杜家坝村农民来说,目前社会保障主要有新农合和新农保,农村低保的`社会救济方式还不规范、不统一,实施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救济方式以临时救济为主,定期救济以集体救济为主,而且只对五保户和困难人口提供救济。

  一是新农合群众享受的报销范围和幅度都不大,对于生大病,一花就是几千上万元的根本无济于事,所报销的一点费用还不够往返的车费,尽管深知合作医疗的好处,一旦知道自己三、五年不生病时,就是不愿掏那份“不必要”的钱。特别是今年个人缴费调整到65元后,更不愿眼看自己出钱别人吃药。二是新农保从制度上是一次重要突破,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建立农民养老保险依然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部分农民,特别是老年农民的生活仍比较艰难,个人负担的部分保险资金根本无法支付。农民自身对养老保险缺乏认识,目光短浅,在“新农保”调查中,85.7%的农民期盼养老金的金额能提高一些。“新农保”实施时,年满60周岁老人不需缴费就可领取每月55元的养老金,60周岁以下的老人通过15年的缴费,若缴费档次为100元/年,60周岁后大约可以领到76元/月的养老金。无论是55元/月,还是76元/月都是一个低水平的状态,而且物价处于上涨阶段,将来这些养老金肯定不能满足老人的基本生活保障。

  (四)社会保障体制太复杂。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是城乡分割、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各自为政。条块之间既无统一的管理机构,也无统一的管理办法。从管理机构上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民工外出务服务等主要归人社部门管理,医疗保障主要归卫生部门管理,最低生活保障和优抚安置、救灾救济、老年人社会福利归民政部门管理。一些部门、乡村也制定了社会保障办法和规定,如人武部、计生委、组织部、教育局、残联和慈善总会等。对义务兵、独生子女户、村组干部、残疾人、特困户的社会保障都有相应的指导意见,各自为政,条线分割。部分商业保险公司也对部分农民搞了商业保险,形成了“多龙治水”的管理格局。由于这些部门所处地位和利益关系不同,在社会保障的管理和决策上经常发生矛盾。在调查中大部分农民搞不清有啥问题该找哪个部门。

  三、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险宣传力度。社会保障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大事,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必须要把现有的政策用好,宣传好,引起各级各部门以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是大力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意识。要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宣传,组织公益活动宣传,让广大农民知晓如何实现自己的权益。二是强化各级领导对社会保障的责任。各级领导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头参加落实各类社会保障政策,带头救助各类困难群体。三是充分利用春节前后、农闲时期,抓住典型事例进行宣传,让受益的农民现身说法,讲自己受益后的亲身感受,使广大农民真正认识到参加社会保险的好处。

  (二)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在中央、省、市、县逐步提高社保资金补助金额的基础上,当地镇、村相应增加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投入,积极帮助那些依然交不起费的困难群众,切实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障需求。逐步提高农民养老、新农合个人缴费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较大幅度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和报销封顶线,切实降低个人自付金额,减轻农民医疗负担。同时,逐步提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标准,让农村居民切切实实感受到社会养老的优越性。

  (三)切实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政府部门要切实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服好务,在社会保险的参保、接续、转移,以及个人账户的管理方面,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逐步实现“五险合一”,推行社会保障卡制度,为外出务工人员消除后顾之忧。

  (四)健全完善管理服务体系。整合人力、财力和信息网络资源,研究在乡镇、村建立养老、新农合、低保救助、救灾救济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平台,配置必要的人力和财力,加强信息沟通和协调协作,努力实现资源共享、整体推进。提高行政效率,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真正做到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

农村现状的调查报告3

  课堂无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充分发挥课堂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已是当前教育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如何呢?

  一、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根据调查者的知识水准、教学水平、教学经验和对教学观点及教学风格的粗浅认识,适用直观判断的方法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所调查的课大致分类如下:

  1、 就教师提供给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机会的角度而言: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三多三少。即:全班统一学习的机会多,学生个人独立学习的机会少;接受学习的机会多,表达学习的机会少;水平高的学生主动参与机会多,水平低的学生主动参与机会少。通过对学生的问卷分析,就语文课而言:有20%左右的学生能有机会参与分析课文全过程,有48%左右的学生只能部分地参与分析全篇课文,还有32%左右的学生长期得不到独立分析课文的机会。在对学生问及你班语数课的上课状况是怎样的?选答教师讲,学生听或记笔记状况的学生占52%;选答教师主讲,学生多数能够参与答问状况的学生占39%;选答教师主讲,学生多数能参与课堂小组讨论状况的学生占9%。

  2、 就课堂教学纵向程序的每一环节,每一步骤中教师和学生相互联系的方式而言:教师一般面向全体学生提问,几个思维较快的学生随口口答,只要有一人说对了,教师便重复一遍,接着便在黑板上写出答案。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教师就自问自答的占总调查课时的80%。

  3、 就教师教学的终极目的而言:教学生学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师占84%,教学生学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同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师占12%,传授知识,培养自学能力,培养集体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占7%。

  4、 就学生是否愿意主动参与教学而言:愿意积极参与教学的学生占77.4%,不愿意积极参与教学的学生占22.6%。

  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上述几方面的调查情况表明:农村中学近76%的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效果令人担忧,较难适应现今素质教育的要求。造成初、高中教学尤其是学生学习思维,学习方法的脱节,导致学生高中段学习潜力不足或不能正常发挥,致使中学教育质量较难提升。造成此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单就课堂所反映的现象而言,分析如下:

  1、 课堂教学容量不合理。有的教学密度太大,课堂节奏太快,学生接受不了,甚至不知所云;有的教学容量不当,从初一起就一味地瞄准中考,盲目加大深度、难度,甚至无限拓宽知识,超过学科教学大纲的要求。

  2、 部分教师的惰性心理导致教学方法陈旧。由于这些教师缺乏进取精神对教改的新成果抱轻视态度而不学习教学效果显著的优秀教师的教学法,不管教材的变化,不顾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愿望和学习需要,或照书所讲,一板一眼生怕学生少了什么似的满堂灌,学生不感兴趣,听不进去或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不去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他们发现问题,探索新知识的潜能,致使课堂纪律乱,学生厌学。

  3、 教学方法单一粗暴,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个别的教师对学生动辄训斥、挖苦、讽刺、甚至体罚。

  4、 不能正确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看法。随意中断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缺乏及时的鼓励,造成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畏惧感而不是敬重感,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学生的人格的得不到尊重,个性得不到张扬,思维得不到发展。

  5、 课堂上教师对待学生缺乏公平。偏爱优生,讨厌差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教师抽问,中上等生回答占多数,公开课中的抽问,更与差生无缘。

  6、 缺乏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姿态。

  7、 批评学生时,不注意方式方法,不尊重学生的自我价值。部分教师严守师道尊严,课堂上只要求学生守纪,认真听讲,不许乱说乱动。把大量的精力花在指责学生上课讲话不动脑筋等上,浪费了教学时间,割裂了知识传授的完整性,造成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僵化,严重者导致教师自己也无法上课。

  三、几点对策

  1、切实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的素质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直接反馈于教学质量。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又存在着一系列的误区。

  ①、教师的素质状况就是一种学历层次。

  ②、教师的素质状况就是一种授课能力。

  ③、教师的素质状况就是教师的解题思路。

  ④、教师的素质状况就是将现代媒体应用于课堂的能力。

  ⑤、教师的素质状况就是教师自身对特长的钻研。

  ⑥、教师的素质状况就是良好品德的形成。

  ⑦、教师的素质状况就是博览、博学。

  ⑧、教师的素质状况就是学生的考分情况。

  ⑨、教师的素质状况就是著书立说的能力。

  以上这些教师素质自我提高的误区,对传道、受业解惑不能说没有好处。但提高教师素质必须要注意其全面性、渗透性;必须要注意其深度、广度以及教师自身对学生的影响,而不能顾此及彼。因此,再切实提高教师素质方面,最重要的是其综合素质、创新素质。为此,对在岗教师,上级主管部门应根据各层次,各年龄段,各学科教师的实际情况加强其教材、教法、教学组织、教学技能等的定期测试,并逐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逗硬的制度,促使其教师具有较强的大纲意识教材意识好课意识因材施教意识等现代教育教学观念,而不是流于一种形式,更不是流于一种内容。

  2、改进语文课堂管理的办法

  ①端正对学生的态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学生的主体参与是一切教育改革都必须经过的一个环节,不管怎么样的教育,只要它视学生发展为己任,就必须提倡学生的主体参与,尊重学生的求学权力,尊重学生健康的个性发展,体现师生平等原则,用理性感化学生,增进情感交流。

  ②有创造性组织课堂的能力,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的策略千百万化,它也必须通过学的策略体现效果。因此,必须从学生角度考虑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根据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使学生逐步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既重视知识的工具功能,又重视知识的精神功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展。

  ③分层次要求,让学生全面参与,做好角色定位。

  ④制定一套有效管理课堂教学的方法,使课堂教学纳入真正的制度化,量化管理。

  3、抓好学段衔接

  注意教学方法、学习思维的衔接。正确处理好知识衔接。这两者中,其教法、思维的衔接又最为重要。为此,应大胆改革现有的中小学领导的管理制度,实行一定程度的垂直管理制度。

  4、增强教师的吸引力

  ①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人师表。

  ②教师要有渊博的学识和较强的教学能力,对学生有知识上的征服力。

  ③教师要有良好的品格,树立人和的教育观点, 对学生产生有益的人格影响。

农村现状的调查报告4

  前言:中国由于地理和历史环境的原因,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在山区人地矛盾更为突出,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山里量闲置的劳动力走出山去城市务工来改变生活贫苦的状况,由于没有技术紧靠出卖劳力,收入微薄,仅能保障最基本的生活所需,无力将孩子带在身边,山里交通不便,都是半年、一年、更有甚者几年也不回来看孩子一次。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急需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平顶山鲁山、郏县和洛阳嵩县是山区的典型代表,总体而言耕地面积不足,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外出打工,是留守儿童较为普遍和严重的地区。

  调查内容:河南山区农村留守儿童

  调查目的:通过对当地部分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及生活情况的调查,了解当地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以及其物质需求同心理需求,进一步针对当地留守儿童设计项目实施项目推广

  调查地点: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鲁山县背孜乡、熊背乡;洛阳市嵩县德亭镇、九店乡;郑州市新密市尖山乡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走、谈

  调查时间:XX年3月5日XX年3月13日

  一、调研背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在中国的农村、乡镇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背井离乡涌入城市打工,随之产生了一个群体留守儿童。其中0-14岁孩子占据多数,他们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父母长年不在身边,在其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必需的关爱和管教,严重影响了孩子们身心健康,其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俨然成为了建设和谐社会上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河南是劳务工输出省,也是留守儿童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这些劳务工对中原经济的崛起做出了贡献,他们的生活水平也稍有提高,然而仍无力将孩子带在身边,社会各界对中原地区的这些留守儿童的关注度普遍不够,以至于我们不忍看到的悲剧接连发生。为了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我们挑选了河南山区的新密尖山、平顶山的鲁山、郏县,洛阳的嵩县,深入学校对留守儿童做调研活动。

  二、调研基本情况说明

  此次调研我们走小组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新密市尖山乡发放问卷77份,平顶山鲁山、郏县发放问卷347份,洛阳嵩县德亭镇、九店乡发放问卷1份,共计的588名适龄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回收问卷数量550份。其中特别针对儿童关于留守原因,监护情况,学习、生活情况及需求,情感关系及需求等问题做了重点调研与谈。

  (1)留守儿童情况

  对当地不同地区的调研发现尖山乡留守儿童占72.7%,平顶山鲁山、郏县留守儿童占76.4%,洛阳嵩县71.4%占。平顶山山区留守儿童父母均不在家占57.6%;

  新密市尖山乡留守儿童比例平顶山留守儿童比例嵩县留守儿童比例

  72.7%76.4%71.4%

  表2-1受儿童中留守儿童比例

  而在对于这部分留守儿童的调研中发现,接近60%的留守儿童属于父母均不在家的双留守现象。平顶山山区留守儿童父母均不在家占57.6%;一个月回来一次占19.6%,多是半年或一年回来一次的占67.2%。一年以上占11.2%。嵩县的因不少务工人员在洛阳周边打工,多是父亲外出母亲在家照看孩子,不过均不在家也占了31.1%,一个月回来一次占45.1%,一年以上回来一次的占8.5%。

  (2)留守儿童监护家庭教育问题

  在对各地区留守儿童现阶段被监护情况的调研中发现,平顶山鲁山和郏县的留守儿童:由祖(外)父母照顾的占48.7%,洛阳嵩县的留守儿童占30.5%,由哥哥姐姐或亲戚照顾的占19.6%,洛阳嵩县的留守儿童占1.8%,自己照顾自己的也有一定比例5.8%,洛阳嵩县的留守儿童占4.3%。在与父母的联系情况上不经常联系的占据33%,洛阳嵩县的留守儿童占23.2%。

  根据这两项数据显示,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存在严重情感缺失的情况,这部分孩子多表现得孤僻,语言表达能力差,自卑,学习成绩差等。

  在与能够与父母联系的孩子中,被关心得最多的还是以学习,生活问题居多,占总数的51.9%,洛阳嵩县的留守儿童比例较为分散其中询问学习和生活的占27.4%。

  而对于自己最喜欢的人这个问题的调研中发现%的孩子选择了爸爸妈妈,有1.1%选择了谁也不喜欢。洛阳嵩县的留守儿童在最喜欢的人上选择爸爸妈妈的占75%,有6.1%的选择了谁也不喜欢,对于选择谁也不喜欢这些孩子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这完全是一种漠视、消极的态度,其父母几乎难得回家,甚至在走中发现,有很多孩子对于父母的样貌等等并不能有很清晰的描述。

  (3)生活问题及需求

  在对500多名孩子的调研中发现,在对其自身卫生习惯的问题上,如:刷牙、洗澡,平顶山鲁山和郏县的留守儿童:在多久刷一次牙上62%一到两天刷一次,有32.3%的孩子们从没刷过牙,在洗澡上,52.5%的孩子们一星期洗一次,半年以上洗一次的有28.2%。在洛阳嵩县的留守儿童在这道题目的选择上,只有51.8%的孩子们一到两天刷一次牙,有35.2%的孩子们半年以上洗一次澡。可见相比较而言洛阳嵩县的留守儿童卫生问题堪忧。在家有谁洗衣做饭,祖父母的占了43.9%,自己洗衣做饭的.占了20.1%,嵩县的留守儿童61%由爸爸洗衣做饭,自己洗衣做饭的占17.9%。

  放学以后一般会做什么,不管是鲁山、郏县,还是嵩县的留守儿童都一致的选择了在家写作业分别占68.8%、71.3%,家人做家务的1214岁的孩子较多,占23%,和同学玩占比例比较小分别是2.7%、4.9%,孩子们普通表现出喜欢处,不愿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在一点的孩子身上表现的更加明显。若日常生病了怎么办谁会到你去看病,选择自己的分别是13%、13.3%。生日的时候是否会收到礼物,没有的也占相当的比例。平顶山山区的孩子占了26.5%,嵩县的更多一些占了44.5%,生日的时候收到过蛋糕了分别占了32.3%、32%。

  (4)学校生活情况及需求

  在你比较喜欢上什么课上平顶山山区的孩子有31.2%选择了语文、42.3%的选择了数学,而选择音乐美术的不多,因为部分学校紧紧只抓学生的学习,少有开设音乐美术课。嵩县的孩子们致与之相同。在平时课外书的阅读上,这两个地区的孩子选择作文书的较多分别是44,4%、37.8%。这也和学校的教育方式有很关系,没有多余的时间阅读课外书。在零花钱上,平顶山山区一周给1-3元占37%,嵩县山区的比例稍微一些占47.6%,没有零花钱的也占一部分分别所占的比例是5.3%、10.4%。就这一调查结果来看,山区经济状况普遍不是太好。

  在你最想得到的学习用品上不管是哪个地区的孩子们对这一需要都是很占了84%左右,且比例比较分散,其中普通的笔、书包、文具盒对部分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奢望。

  在违学校纪律上,平顶山山区有超过73.2%的孩子违犯过学校纪律,以和同学闹矛盾居多占30.7%。嵩县与之情况致相同。显然留守儿童疏于监管。

  (5)心理情况及情感需求

  平时你有困难了会找谁,平顶山山区的孩子找爸妈的仅有15.3%,谁也不找的占27.9%,嵩县山区的孩子找爸妈的占37.8%,谁也不找的占了28.5%,你认为以后的生活会怎么样,平顶山山区的孩子有60.3%选择了认为以后的生活会很好,可见孩子们对未来还是充满了憧憬和向往。嵩县山里的孩子对这道题的选择在认为以后的生活会很好的占了31.7%,不知道以后生活会怎样的占了30.5%,没想过的也有相当的比例占了23.8%。

  在最后几道问答题上,孩子们的答案是五花八门。但都表现出一个主题那就是对爸爸妈妈的思念,以及希望爸妈能多陪陪自己。

  如第一题,你最想要什么礼物?孩子多选择的是最基本的学习用品。如书包、文具盒、钢笔等,也有的孩子想得到毛绒玩具。像郏县1214岁的孩子思维稍微成熟一点,都开始深层次的思考问题,写的答案也多让人深思。如他们这样写道:“最想要的礼物是一家人在一起”“我最想要的礼物是家人在家”,还有一个孩子这样写“想要一本文言版的《聊斋》,一个熊(因为这样晚上就不会孤单)。在父母不在家有什么困难上?有不少孩子说不会洗衣服、吃饭有困难。也有不少说学习没有人辅导,还有的写自己有心事不知道和谁说,很孤。在对待自己的生活希望和学习希望上,多数孩子希望生活美满幸福,希望考上一个好高中好学,对于年龄稍微低一些多是要好好学习。在你最想对爸妈说什么这一问题上,12-14岁的孩子多是说的感恩父母的话,也有孩子这样写:你们不用担心我,一年回来一次就行。在映其懂事成熟的同时,也相应映出来,在其生活中情感依恋关系等等的单一性。

  三、思考与建议

  (1)思考

  在走中发现,出现留守现象或者留守儿童随之而引发各类问题的根源依然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社会关注度不够等问题上。但就这些问题依然是属于政策性的问题,就现阶段而言并不是能够立即影响或者改变的。

  就公益组织而言,是需要不断提升该社会问题的影响力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这个问题的核心就诗益组织在解决一些社会的具体问题时,建立一种可以复制、或者规模化扩展的模式。在这种模式的推动下,再来做组织性的间接影响,比如说去影响政府,政府可以把这些做法扩,或者影响一些其他的机构,从而提高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

  (2)建议

  针对项目调研地区,解决现阶段其对学习工具用品,生活教育,以及情感陪伴是最为急需,并且也是可以操作并且可以推广的模式。“留守儿童温暖包”作为一个切入点,同时开展志愿者定期陪伴情感关怀,以及开设安全教育,生活教育课程模式。建立可复制可推广项目机制。

  并且就现在社会问题而言,留守儿童人身安全,心理安全,卫生教育等方面是非常关注的一个领域,另外就其父母或者临时监护人而言,部分知识水平没有达到,学校教育对此并没有专设课程,因此可以通过以志愿者陪伴的方式对其这块缺失做到很好的弥补,同时以学校老师为推广终端。

农村现状的调查报告5

  一、调查目的:

  了解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现状。

  二、 调查方法及时间: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抽样调查。调查时间是20xx年7月。

  三、调查对象及范围:

  我校四.五.六年级学生,收回有效问卷30份。

  四、调查情况:

  问卷共设置了十五个问题,从调查可以看出:

  1、从问题2.3看出,80﹪的学生对数学兴趣很高,80﹪学生偶尔有自主学习的习惯。

  2、从问题4看出,55﹪的学生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有主动预习的习惯,可以看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是很理想。

  3、从问题5可以看出,30﹪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能自发地对所要学的内容思考并提出问题,70﹪的学生偶尔能提出问题。 由此可见自主思考学习的同学很少。

  4、 从问题6可以看出,20﹪的学生预习方法是弄懂新知,划出不懂得问题,70﹪的学生是掌握有关的知识,10﹪的`学生知识看一看书。

  5、从问题8和9可以看出,80﹪的学生在学完新知识后习惯性的总结,有80﹪学生在上课时习惯于记录笔记。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6、从问题10可以看出,60﹪能积极主动地找同学、老师加以解决。40﹪的学生是有时候能。遇到不懂得知识能主动询问老师及同学,给人的感觉是学生多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学生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习要靠自己认真思考,多动脑筋,积极尝试,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7、从问题11可以看出,有70﹪的学生对完成数学作业积极性很高,一般占30﹪。

  8、从问题13可以看出,有70﹪的家庭作业都是在完成任务草草了事,自觉完成作业的只占30﹪,由此可见学生的自觉学习很不理想。

  9、从问题14可以看出,极少的一部分学生都能掌握一些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大部分同学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依靠于老师的讲授。

  调查结论

  从问卷可以看出通过调查认识到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还需进一步培养,要充分激发学生主人翁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的让学生认真思考,积极研究,循序渐进地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农村现状的调查报告6

  [摘要]本次调查显示,农村幼儿教师对课程的性质和实施存在不同程度的认识偏差,因此研究者提出了一些促进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课程;农村地区;幼儿园

  一、提出了一个问题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学前教育改革,其核心是课程改革。为了掌握本质为加快课程改革步伐,构建有利于儿童发展的课程模式,我们对宁波市鄞州区所有农村幼儿园的课程现状进行了调查。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为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14个集体公园和165个私人公园(1个六星级、4个五星级、3个四星级和15个三星级我们把幼儿园分为六个等级,六星为最高。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4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0%。

  三、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宁波市钦州区农村幼儿园现有四种课程模式:主题教学模式、综合主题教学模式、单元主题教学模式和单元与综合主题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综合主题模式占50%以上,所选教材大部分是浙江省编写的教材(新旧都有)。对园本课程的研究处于观望状态,50%没有开展,40%构思,只有10%尝试。可见,我区农村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已经趋于多样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基本理念已经得到认可,尤其是综合主题教学模式 已经被广泛使用。

  同时,在调查中也发现了课程设置和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对课程性质的片面理解

  1.课程是一门学习科目或教学材料

  这种对课程的理解源于传统的应试教育 学校教育 的真实反映。在采访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问答: 你的幼儿园开设什么课程? 语言、数学、常识、音乐、艺术所以在老师眼里,课程就是具体学习科目的总和。教科书成为了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教师只是教科书和孩子之间的媒介。

  这种理解虽然抓住了课程的主要问题,但视野狭隘,只重视 教什么 ,而没有注意 为什么要教 和 如何教 ;只注重孩子的认知学习,忽视孩子兴趣、需求和能力的发展,忽视孩子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直接经验。

  2.课程是学习活动

  课程是学习活动 受进步教育思想的影响。课程是教材 但由于缺乏经验和理论,一些幼儿园片面地将课程理解为儿童的学习活动。这种认识在星级幼儿园尤为突出。在对这些幼儿园的采访中,当被问到什么是课程 当时,许多幼儿园表示,他们已经开展了许多实践活动,如自己制作小吃,带小的,种植小树等 有的幼儿园认为很重视孩子的操作,在操作中设立实验室让孩子发展;其他幼儿园把角落活动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幼儿园将 课程理解作为孩子的学习活动,与前者相比,可以关注孩子的体验、孩子的需求和兴趣,而不仅仅是关注 教什么 ,也注意 如何教 ,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然而,这种理解倾向于将注意力引向表面活动的形式,取决于活动本身的目的,而忘记了活动的目的。过于强调从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和主导地位,不能充分体现幼儿园教育和儿童学习的本质特征。

  (二)课程的实施仅限于课堂

  从下表中不难发现,有些老师把课程实施简单理解为上课,经常安排一整天的活动,总想把孩子喂成大胖子。在这一天的活动中,老师组织了7次集体活动,时间长达3个小时,上课时间占孩子在幼儿园时间的40%。即使是最注重学科教学的前苏联的幼儿园,大班作业教学时数也只有每周15节(6天),占7.5小时,约占幼儿园儿童总时数的17.8%。我国198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大纲》规定大班每周12节课,占6小时,仅占幼儿园儿童总学时的'16.7%。可见孩子的学习时间已经大大超标了。孩子如何在一天内消化这么多教学内容?在这里,虽然老师把课程理解为 活动 ,但这 活动 显然只是老师传播知识的过程,忽略了孩子主动的学习和情感体验。

  (三)高度重视利益集团的活动

  从27份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有18所幼儿园开展了兴趣小组活动,占67%。开展的科目有书法、美术、珠心算、舞蹈、器乐、英语等。其开设原因如下:

  1、以兴趣小组为课程改革的旗帜。从访谈中了解到,许多幼儿园将兴趣小组与特色课程的开发联系起来,这被视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后,以人为本。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所有幼儿园都片面地认为兴趣小组是培养和促进儿童个性化发展的唯一途径,于是纷纷成立了兴趣小组。

  2.满足父母的需求。因为父母 看着成龙,看着女人变成凤凰 他们渴望并且经济富裕,为了弥补教育的不足,他们尽最大努力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因此,幼儿园的兴趣小组越来越繁荣。

  3.经济诱惑。兴趣班收费一般在每学期100-280元不等,农村幼师收入不高,对幼儿园的诱惑很大。

  四.讨论

  (一)进一步深化对课程性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对课程本质的不同理解影响了课程实践。课程改革不在于追求表面的教育形式,也不在于认识几个课程概念,而在于建构一个有利于儿童发展的课程。简单来说,就是要明确: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也就是选择什么样的教育价值取向,什么样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其中,教育价值取向是核心,教育内容是支柱,教育组织是关键。这就要求我国农村幼儿园教师认真学习学前教育理论,反思课程发展的历史轨迹,了解不同教育理念对课程模式的影响,树立正确的课程观,这样才有可能设计出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课程。

  (二)调整农村幼儿园布局,加强园本资源和地方资源开发,推进园本课程建设

  农村幼儿园分散,难以管理,大多数小型幼儿园条件较差,给课程改革带来很大阻力。因此,应加强农村幼儿园总体布局的调整,定期进行评估和考核,促进幼儿园更加规范和规模化,为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农村幼儿园在经济条件上可能不如城市幼儿园,但可以发挥优势,根据当地特点开展园本课程研究。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就是教育。陈鹤琴先生还指出,自然和社会是活生生的教材。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应着眼于充分开发当地资源,开展园本课程研究,逐步构建适合自身的课程体系。

  (三)加强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雕刻家是课程的实施者,教师是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因素。从对该区教师的调查中得知,随机抽取的880名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有183人,占20%;中专512所,占58%。其中高级教师32人,占4%,一级教师124人,占14%,二级教师43人,占5%,77%不分级。因此,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从教学年限来看,20xx年以上168人,占19%,5-20xx年167人,占19%,5年以下513人,占59%。可以看出,教学经验长的教师供不应求,师资队伍相对年轻。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这一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不稳定性。同时,由于各种原因,该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人均年收入不高(平均收入不超过2万),也缺乏深造和出国留学的机会。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专业成长,也削弱了改革的力度。

  雕刻家培训仅限于教师个人职业技能培训是远远不够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工匠式教师 转化为专家教师 。这种教师角色的关键特征之一是满足 反思 和合作 。因此,建议建立以各级业务部门负责人、中央幼儿园为出路、各幼儿园共同参与的网络辅导体系,积极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校本教研和园本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和课程研究与实施能力。

  (4)加强政府部门对农村幼儿园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雕刻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有稳定的师资队伍,就没有稳定的教育质量。该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人均收入低,与该地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是教师不稳定、流动性大的重要原因。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努力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福利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投身于当前的课程改革和建设。

农村现状的调查报告7

  一、调查目的

  了解初中学生现有的英语学习现状,和影响他们英语学习的各方面因素,在把握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相应措施,促使教师真正改变教学理念,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也增进学生英语学习爱好的进步和发展,变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学共进,力求到达教学的最大有效值,终究改变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不良现状。

  二、调查方法与对象

  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本次调查的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学生座谈和教师座谈,其中问卷调查中设计了41个选择题、1个开放性简答题。对象为本校初一、初二年级,共提问卷102份,有效问卷102份。

  三、调查结果和缘由分析

  此次调查有41个题目,触及到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缘由主要有两大类:

  其一,来自于学生本身的因素,即内因包括学习英语的爱好、自信心、态度等方面。其二,外部的环境因素,即包括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现就调查的现状分析以下:

  学生本身对英语学习的爱好

  大部份同学对英语学习爱好不浓。如在调查你对英语学习感爱好这个题目时,选A、特别感爱好的只占20%。选B、比较感爱好的占35%。选C、不太感爱好的占25%。选D、一点也不感爱好的却占20%。

  又如在调查你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爱好班一题,选A、有的占31%,事实上在这百分比中按自己的意愿主动报名参加的占的百分比估计还得打折。这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整体说来,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不够。如在调查你现有的英语基础与水平一题时,选C、中等的占51%。选D、差的占13%。固然一方面反映出学生自我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另外一方面也反映出学生的自信心不足。这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

  学习爱好和自信心决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在调查你对你的英语学习满意吗一题时,选A、很好的占18%。选B、一般的占16%。选C、不好的占50%。大部份学生对英语学习热忱不够高。

  学生所处的家庭状态

  1、学生中农村户口占90%以上,不同户籍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存在着生活习惯、方式及个性的差异。

  2、父母文化层次不够高,大约80%的父母都是初中毕业。职业情况大约80%的父母务农,另外20%左右是自由职业,这就决定了一定数目的父母忙于发展家庭经济,疏于与孩子交换和对孩子的管束,又缺少教育投资的意识,对教育还存在着模糊的熟悉,造成子女物资生活的充裕和满足,精神生活的空虚和荒凉。

  3、有些家庭的教育方式有待改进。溺爱型、放任型及独断型家庭仍占40%的'比例,在调查中你的家长辅导你英语吗一题时,选D、历来没有的占82%。

  学生对教师的熟悉

  1、现实中的英语教师:

  大多数的英语教师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尽心尽责。

  多数英语教师讲求民主,尊重学生,愿意听取和接受学生公道、正确意见和公道建议。

  部份英语教师能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进行教学,并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用补充材料丰富英语课堂教学。

  部份教师能正确对待学生,不偏爱某些学生,不轻视差生。少部份教师在课堂上公道分配讲授时间与学生的活动时间。极少数部份教师在平常教学中能常常性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2、理想中的英语教师:

  具有幽默感,善于调理课堂气氛。

  具有亲和力,善于与学生沟通,用童心贴进学生,微笑时时挂在脸上。

  具有吸引力,善于捉住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使学生学而不倦。口语流利,水平一流。

  四、对调查结果的思考影响初中生英语学习成因分析

  1、社会的影响:

  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的变动,使部份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芒和失看,并逐步淡化对学习的爱好,失往了学习的积极性。

  2、实施素质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的教育,其对学生的积极是使他们熟悉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而英语这门学科具有学术性较强,实用性不强的特点,这使得学生缺少学习英语的内驱力。

  3、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初中生中有大部份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少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留意的是,我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侧重于对子女纪律方面的要求,而对学生学习不是特别关注,从而在学习上对学生构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

  4、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以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题目是,信息和数字时代的今天,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愈来愈大。

  改变初中生英语学习现状的对策

  1、学生要了解社会不同职业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期间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合适的就业岗位。

  2、学生要把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学习,同时也要学会预、温习,做完习题后善于进行知识的梳理,回纳和总结。

  3、教师要建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的思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爱好,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当教学活动中的演员,而不是观众。

  4、教师要活化教材内容,使之生活化。活化教材语言,使之口语化。活动化教学手段,使之直观化。另外,用学生脍炙人口的补充材料丰富英语课堂教学。

  5、教师要在教学中尽量多地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创设情形,加深视觉、听觉、动觉形态,创建愉快、和谐、生动、活泼的学习惯氛,增强自信心,激起学习爱好,消除心理压抑厌烦情绪,进步语言操练、言语交际活动的质量。

  6、教师要尝试进行分层教学。针对不同水平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布置不同深度的作业,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使每一个学生有成功的体验,构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7、教师与学生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建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取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益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有益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和信息的交换,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处于一种亢奋状态,有益于学生实现自我的、全面的发展,从而大面积地进步教学质量。

  总之,只有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才能让学习质量真正高起来。

农村现状的调查报告8

  一、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1、信贷供需不适应新农村建设。

  一是需多供少。据权威专家测算,未来5年,新农村建设农民年人均需资金投入1700元—4900元,以最低标准1700元和80万人计算,每年约需新农村建设资金14亿元。全县金融系统累放贷款为3.4亿元,其中农村贷款1.2亿元,远远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资金的需求。如枫林镇花塘村按新农村建设规划共需建设资金600万元,农村金融部门目前为止,没有实质性参予到建设当中。

  二是流多回少。邮政储蓄存款余额4.7亿元全部上存,其它各类商业性银行都有资金上存或外流现象。止末,全县银行存款余额27.89亿元,其中,农村存款17.4亿元;全县实际投放不足5亿元,仅占存款的四分之一,从存贷差可以看出,__县资金外流至少在11个亿以上。三是取多予少。“三农”资金总需求为15亿元,农信社当年的信贷资金净投放为3650万元,仅占总需求2.53%。如,黄颡口镇三洲村七组人口418人,有330人入股,入股人数达80%以上,享受农金支持的仅占17%;该村村民周妹,下岗后,回乡创办养猪厂,当年盈利全部存入农信社,因生猪市场价格下跌,资金周转困难,她多次找上金融部门申请贷款,由于缺乏抵押品,没有获得信贷支持,以致该企业面临倒闭。

  2、信贷结构不适应新农村建设。主要表现为“三放三不放”。

  一是放小不放大。主要是抓农户小额贷款,而放掉大额农业发展项目资金投放,农业信贷资金供给与农业产业化发展不相配套的状况已制约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总体提升。农信社对全县4万余农户发放了贷款。其中,2万元以下的占77%,2—5万元占17%,5—10万元占4%,10万元以上仅为2%。

  二是放短不放长。主要以短期贷款业务为主,忽视了中长期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科技开发项目等的投入,贷款周期短的制约,已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的广泛需求。抽样调查的木港、枫林、龙港、富池、大王五个乡镇,1年期限以内的各类贷款占贷款总量的98.4%;1年期限以上各类贷款余款仅占1.6%。

  三是放热不放冷。如__县农业银行,从至今,对一些工业企业、房地产开发、消费性按揭等的贷款较热的项目累计累计3亿元,对“三农”的贷款投入累计不足200万元。其他金融部门重城轻乡、重消费领域轻农村项目建设的经营思路,也严重制约了对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投入。

  3、信贷环境不适应新农村建设。主要表现为“三好三不够好”。

  一是大环境好,小环境不够好。近年来,为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各项支农、惠农金融支持政策较多,而地方金融部门信贷资金直接投放农村建设的领域窄、数量少。加之相当部分乡镇重视项目资金,忽视信贷资金,导致金融对农村支持“袖长手短”,政策无法得到较好贯彻。

  二是软环境好,硬环境不够好。据不完全统计,__县每年打工收入在6亿余元,每年上级对农村转移支付、各项专款等资金1亿余元,为农村金融业的发展提供巨大商机。而目前__县乡镇一级金融机构只有农信社一家,比较边远的5个乡镇连一个网点也没有,并且城乡无法进行电子汇兑核算,资金结算极为不便。加之新农村建设全面实施,农村资金流量将会更大,农村金融机构根本无法承载。

  三是点上环境好,面上环境不够好。在争创湖北省最佳信用县活动中,__县先后推行了“群体信用”、“规模定贷”、“农户联保”等信贷模式,试点镇、村信用环境大大改善。如大王镇柯畈村原是有名“借贷不还”村,全村52户村民拖欠信用社贷款达27.4万元,在,该村43户村民主动全部还清贷款本息,并被评上信用户,既获得了政府专项猪栏支持款,同时每户在信用社办理到5000—10000元的贷款购回仔猪,到9月份,户均出栏10头以上,人均增收2132元,该村现已成为全县有名的“养猪专业村”。但是,面上少数农户只借不还、还息挂本、欠本拖息等现象仍然存在。如枫林镇农信社累计发放贷款1049万元,收回贷款700万元。

  二、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1、农银互动不够是直接原因。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农村金融部门加快自身发展的有效载体。然而,当前金融部门认为农村投入是周期长、效益差、风险高,经营思路基本是倾向投资短、见效快、效益高的工作项目;部分农民则认为新农村建设资金大部分由国家无偿投入,将金融信贷资金也视为国家政策扶持资金。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影响了农银对资金供需的沟通、影响了农银关系的和谐发展。

  二是金融政策宣传不够。从调查的情况看,木港镇枣园村胡受组150户农户,了解金融信贷政策的不到10户,目前,该村仅有2户在信用社办理贷款,宣传不够直接影响了信贷投入,影响了农业项目的开发和资源收益的共享。

  三是农银协作不够。虽然__县开展创建“信用乡镇、信用村组、信用农户”的“农村信用创建”活动已初见成效,但真正农银协作的份额仍然不高,贷款农户占比较小。加之,农村金融机构为适应股份制改革,大幅撤并营业网点,而新农村建设涉及的各类资金较多,因网点太少,缺乏互动载体,导致农村资金异地存储和外流现象严重。农银互动不够,致使金融信贷在农村很多地方是“空白”,直接影响了农村金融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2、支农体系不全是重要原因。

  一是政策性银行功能单一。__农发行只承担农产品(粮棉油)政策性收购资金供应的任务,对商业性经营业务从未开展,而随着农产品购销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国有粮油企业的经营空间将缩小,粮棉油收购贷款的业务量也会大幅下降。而对于急需政策扶持的农业基础设放建设、农业产业化开发,农业科技项目推广、农副产品的深加工等却得不到应有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发展银行没有发挥其政策性支农的作用。__县农发行1997年贷款在6000万元,年贷款仅3000万元,全部为农产品收购资金,这种不完整的政策性信贷业务,与新农村的生态建设、公用设施建设要求不对称;

  二是农业银行功能错位。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__农行的市场定位逐步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工业,主要支农功能体现在扶贫贷款方面,而扶贫贷款的扶弱性与商业银行效益最大化经营之间相矛盾,扶贫贷款在撬动“三农”困局上功能完全消失,力度大大减弱。

  三是农信社力不从心。农信社尽管是农村金融的生力军,但同时也是金融体系中的一个“弱势群体”,由于农村贷款周转慢、季节性强、业务分散,在建设新农村的高潮中更显单薄,对涉农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根本没有力量去应对。这些问题势必会导致农村金融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双重窘境。

  3、金融政策不活是根本原因。

  一是信贷审批权限过于集中。单笔发放万元以上的贷款由省级分行审批,万元以下由地(市)分行审批,县级支行只有信贷申报权,农村金融机构实际上已经成为变相的吸存窗口,造成了农村信贷规模逐步缩减。

  二是利益与服务位次互换。信贷风险小、收益高是现代金融企业的追求,而农业在金融中被视为是“弱势产业”,最大化目标与扶弱性之间的矛盾,农村资金“非农化”,必然导致金融部门慎贷、惧贷,使饱受资金短缺的农村发展资金缺口更大。

  三是信贷手续过严。目前,县级金融部门信贷业务主要放在抵押、质押的传统信贷模式上,而农村贷款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有效的抵押品,土地、房产等农民拥有的财产均不能做抵押;小组联保或小额信贷由于受额度的限制,只适用于小规模的生产农户;尽管目前农村金融部门采取以信誉为物品替代抵押品,由于农户评级缺乏统一的规范和规定文本,现实存在评定手续过于复杂,信贷人员责任过大,使这方面的业务开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农民贷款难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农村金融政策的局限性,加剧了资金供求关系的紧张,新农村建设将很难分享到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成果。

  三、完善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1、金融理念由传统向现代延伸。在县域农村经济发展中要彻底打破农民“贷款难”和银行“放贷款”的两难现状,理念革新是先导。

  一是变轻贷重存为存贷并重,强化支农意识。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发展也离不开新农村建设。相关金融机构应重新审视自身在农村金融服务中位置,定好位,用好钱,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机遇,抢占先机,树立农村发展我发展,农民增收我增效的观念,积极融入新农村建设这个庞大的金融市场,变“抽吸”为“供养”,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农银双赢。

  二是变守门等贷为上门送贷,强化服务意识。金融部门要根据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特点,主动走向市场,寻找项目,打造支农品牌,有针对性地制定信贷营销策略,积极培育新的贷款增长点;要正确认识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建立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扩大有效的金融需求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三是变风险掣肘为正面激励,强化经营意识。在强化风险意识的同时,不断完善风险控制和补偿机制,让风险承担与收益相匹配。要建立金融投入的正面激励机制,逐步消化各金融机构的政策性包袱,对金融支农投入大、服务优的机构政府予以利息贴补与奖励。建立与财政、税务、农业相关部门的协作与沟通机制,着力解决影响金融投入中的突出问题,研究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金融措施,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2、服务品种由单一向多元延伸。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的。解决农村经济主体的融资难题,不能简单地把城市金融发展的模式照搬到农村,要根据农村实际制定区分城市行、农村行的发展策略。把政策性、商业性与民间性金融服务结合起来,不断开发出新的个性化的服务品种。

  一是在贷款额度上,实行小、中、大额度并重。单一的小额农贷已不适应当前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的发展需求与消费趋势。要通过“群体信用”、“规模定贷”、“农户联保”、“合作互动”等模式,推行符合民情、迎合民意的授信额度。更多开办新农村建设中的大宗农机具购置、农业种养大户基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业务品种。

  二是在贷款期限上,实行短、中、长期并存。要按照农业生产规律和要求,合理制定贷款期限,确保农业发展资金“链”不中断。同时可参照按揭贷款的方法,实行一次贷款,分期还款。三是在服务领域上,实行生产、流通、消费并举。金融部门要树立“小客户、大市场”的经营理念,用银团方式、银联方式、主户联营等多样方式,积极支持农村现代物流业的营销;支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生产消费品连锁经营;支持建立以集中收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和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四是在风险规避上,实行银、民、保并联。农业生产周期长、产出回报率低、抗御风险能力差等行业特点,迫切要求金融保险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减震器”作用。要研究出商业性保险与政策性保险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充分考虑到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和经济承受能力,加大保险产品的创新力度,设计出有农业特色,受农民欢迎的农产品运输、季节价格、灾害减收等保险品种来,为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消灾避祸,增资增效。

  3、农银互动,由“点”向“面”延伸。要结合地方政府发展新农村建设规划,重点选择经济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村镇实施信用工程建设,以点带面,不断向四周延伸。要加大对农村扶贫龙头企业和小康示范村信贷支持力度,拓展农银互动的渠道和方式。

  一是整合金融资源,建立科学合理支农体系。金融支农体系应当涵盖县域国有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保险机构,信用担保机构和民间小额贷款担保组织,允许农村信用社、农行、农发行区域内相互融资。要在积极拓宽农发行业务范围、大力倡导农行重返农村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农信社改革,促进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经营机制的转换,支持农信社做大做强;培育民间小额农贷组织,规范运行机制和操作规程,使之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形成合理分工、功能互补、群体联动、有序竞争的格局。要研究农村邮政储蓄资金回流政策,允许其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寻找资金增值点,保证农村邮政储蓄资金服务新农村建设。

  二是发挥金融功效,培育更优更强信贷主体。要充分发挥金融投向的引导和扶植作用,深入调查研究,把资金投入到新农村建设项目中去。同时也要充分依靠政府在经济建设中的引导作用,主动联姻,建立健全信息互动和银农协作洽谈制度,把政策性投入与金融性投入链接起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高经济主体的组织化程度,把经济主体由个体农户做成集体农庄,由单个产业做成产业集团,做优做强。

  三是提高经营水平,增强金融支农的信心。各农村经济主体必须自觉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诚信意识,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建立公司加农户的以工促农的长效运行机制,不断改善金融生态,实现农银良性互动,促进农村经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获得可持续发展。

农村现状的调查报告9

  近年来,xx县把改造农村危房作为践行科学发展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来抓,抓到了农村环境改善的关键,抓到了点子上,抓到了农民的心坎上,非常切合县情实际。但随农村危改的深入推进,一些影响“危改”的难题也不断暴露出来。最近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影响农村危改的问题进行了一些调查与思考。

  一、勇于探索,迈出了农村“危改”的坚实一步

  一是下决心“拔穷根”,研究小屯撤并。

  xx年,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本着“撤并自然屯、壮大中心村、建设小城镇”的村镇建设工作思路,引导偏、小、穷30户以下的小屯向中心村和小城镇撤并,采取政府出资,农民出工出劳的方式,在凤山镇青山中心村新建了11栋22户924平方米的新型移民小区,对自然条件恶劣的下青山屯实施了整体搬迁,将其彻底“拔穷根”。

  二是立足节能环保,探索新型节能住宅建设。

  xx年,从保护资源、节能环保、经济适用、适合寒地环境等多角度出发,着力研究红砖的替代材料。经多方考查,选择了兼具多种功能特点的稻草板作为新型节能住宅建筑材料。启动20栋40户新型节能稻草板房建设试点,xx年全县大面积铺开,共建节能稻草板房1035户。

  三是面向城镇化,引导农民“上楼”。

  按照城镇化方向,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要求,采取每户农户奖励5000元,免费设计,免收各种规费和建安税的政策,首先在浓河镇富强村引导和扶持有经济条件的农户建设了1栋50户、3750平方米农民集资楼。通过引导,又先后启动3个村4栋200余户农民集资楼建设,从上楼农户中整理出耕地、养殖用地6.5万亩。

  四是统筹兼顾,配套改造农村环境。

  在推进农村泥草房改造的'同时,注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配套建设。几年来,先后实施农村改路368.4公里,全县已有80个村实施通村通畅公路建设,通村通畅率达到93.9%,82个行政村中有59个村实施了村内道路硬化,占行政村总数的74.3%;改水62个村屯;改厕1918户;改灶3268户;建水泥排水明沟89.7公里;亮化14个村,安装路灯610盏;建村内公园5处,绿化村屯69个,栽植绿化树340万株。通过泥草房改造及环境配套建设,使农村貌焕然一新。

  三年来,全县共投入危改资金2.3亿元,改造危房3867户,占总改造任务的35.8%。

  二、调查研究,正视农村“危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近日,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专题就农村“危改”情况成立调研组深入浓河、富林、祥顺三个乡镇进行了调研,并发放调查问卷560份,梳理出5个方面的共性问题。

  一是农村“危改”政策宣传还不到位,部分农民群众对政策还不了解或存在着模糊认识,特别是对推广的稻草板、免烧砖等新型节能建筑材料的质量、性能认识不足,思想还很保守。

  二是由于贫富差距和区域收入差距的不同,形成农民在农房改造的标准、要求和认识上的不同。例如,贫困户因受统建或帮建等政策惠顾,对节能材料是由被动接受到实践认可这样一个过程。而东部祥顺、创业等区域却因收入高、建房标准要求高,反而习惯于传统的红砖建房,对新型节能材料很少认同和接受,甚至对免烧砖也很少尝试。

农村现状的调查报告10

  农村住房是农民安身之本,拥有一幢称心的住房是农民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从经济意义上看,农民住房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资料,它是农民用以遮风避雨的生活设施,同时又是生产劳动的直接或间接场所。农民的住房投资理念和方式决定于农民家庭的经济基础,除了对农民本身的生活、居住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外,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产资料购置和日常生活消费,并最终影响了农村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住房问题因而成为农村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农业基准点调查户,采取实地对农户现有住房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

  一、农村住房调查现状分析

  (一)现有农村住房调查情况

  对*镇*村二组、关口村八组、独山村一组、马安村八组,南庄村八组、大路村四组、铙钹村三组共318户农户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户的住房总面积为10494平方米(包括畜禽圈舍),人均住房面积约33平方米。其中:住房为砖混结构的.有305户,占调查户的96%,面积10284平方米占被调查户总面积的98%;其他结构的有13户,占调查户的4%,面积210平方米占被调查户总面积的2%。通过调查,我镇农村住房在1996年-20xx年是农村建房高峰期,房屋规划相对合理。房屋结构以砖混为主,户均33.72平方米;其他结构户均16.15平方米。

  在被调查的318户农户中,现有房屋结构情况是:砖混结构拥有二层楼房的农户占总数的20%左右;居住在平房中的农户较多,占总数的70%左右,厨房比较简陋,燃料以煤球为主,柴草为辅。

  (二)农村住房结结构状况

  住房状况主要表现为:一是设计落后,结构不合理,厕所简陋,卫生状况较差;二是设施不配套,布局不合理,杂乱无章;三是占地无序,少批多占,甚至不批也占。农村住房状况与城市住房状况差距很大,居住条件的落后成为制约农村居民生活生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究其原因,一是农村生产力水平落后,经济收入整体水平不高;二是住房规划缺乏指导,在设计上仍沿袭祖辈传统模式;三是农村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便,部分有钱的农户不愿意在农村建房。

  (三)制约农民建房若干因素

  在所有接受调查的农户普遍认为:目前,新建房屋最大困难在于家庭经济实力欠缺,表示经济上难以承受;又因近年建材涨价,建筑费用不断提高,造成修建房屋成本高,现在有点积蓄就存起来,以防备子女学业和养老预期支出等,暂不考虑改造住房。农村“三改”进程及覆盖面相对不高,农民都想,但多数农民缺少资金,但是上级部门只要给点补贴都愿意改造。

  (四)未来农村住房需求

  一方面由于我镇自然资源匮乏,土地相对贫瘠;另一方面,由于南方等地经济与待遇较为殷实等因素,造成我镇农民子弟外出做生意、求学、打工人数不断增加,实际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逐年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且最终落户于城市的人数近几年呈明显上升趋势。

  当前,对大多数普通农民来说,一年纯收入和较高的日常生活费用相比,尚不足以支付翻新、改造房屋的款项,少数高收入户中又出现了在城镇购买商品房的倾向。所以,在普通农民的家庭经济聚积到一定程度之前,大规模的房屋翻新、改造现象不会出现。因此,初步判断,在未来几年内,我镇农村住房总需求将不会多旺盛。

  二、存在的问题

  一、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市及小集镇转移,使我镇农村住房面积的需求减弱。

  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进程缓慢,成为制约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对房屋质量和功能的需求等方面的主要因素。

  三、以往的农民住房建设,农民个人建造的房子分散零星,大量的附属设施占用了不少耕地。建设图纸和其他配套设施不完善,单体工程造价不断提高等。

  三、政策建议

  一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小城镇建设,合理规划农村住房修建的总体布局。改变分散建房到集中规划建房,合理利用土地,减少环境污染、统一设计与规划建造,向新型农民新农村发展。

  二是改变杂乱建设到有序建设。以前农民建房是农民自己找施工队施工或找几个工匠施工修造房屋,用的建设图纸是“统一版本”或没有建设图纸想怎么修就怎么修,更没有相应的污水处理和其他配套设施,有的新房用的是旧房子拆下的建筑材料,这种情况下建造的房子十年左右就要翻新,造成重复建设的怪圈。因此,应努力改变这种杂乱建设,严格按照村镇布局规划实施。

  三是未来农村居民单体房屋工程造价,会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居住环境、居住条件、居住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为此,要进一步提高基层农村居民的生活和生存环境,还有待切实加快“三农”发展进程。

农村现状的调查报告11

  为了制定“多样化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实验方案,并使方案中课题研究有明确、清晰、可行的思路,特随机进行了一次“小学课堂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了解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持什么态度、自己怎样做的等,从中分析当前农村小学教师是怎样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又是如何组织学生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以便为方案中的“研究基本设想”提供一些实践性资料。同时,也通过一些数据,引发研究者的思考。

  二、调查情况

  1、这次调查围绕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时,应该做哪些具体事情,持什么态度、自己又怎样做等,从不同角度,共计命题十二组,每组有3个、4个或5个不等的选项,但都要求被调查者从每组的.题目中只选择一项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其中调查对待学生自主学习态度的有六组,调查教师活动组织情况的也有六组。

  2、本次调查是在一次“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课堂教学交流会”上进行的,共有100人接受调查(实际94人,随后找乐亭一小的6名教师进行了答卷),其中农村教师61人,占被调查人数的三分之二,实小教师39人。

  3、调查的结果

  选项人数题号12345一554131二1954三74242四5232151五25741六3664七793八95311九37819十167581十一266824十二821062

  三、调查分析

  1、第一组题的“必须经常预习”和“有时可以预习”的人数分别为55和41。

  2、第“二、五、六”三组题,从表面上看似不同,实质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即进行教学活动时,事先(备课)设计好的教学思路可以随时调整,赞成这种做法的三组题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95%、74%和64%。

  3、第“三、四”两组题,虽然是课上学生的一个“说”和一个“问”,但所反映的同时课上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个方面,赞成学生这样的,三组题人数为74人,四题人数为32人,分别占总人数的74%和32%,两个数据有些矛盾。

  4、第“七、八、九”三组题,看似调查的两件事情,实际是调查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怎样去做。七组题人数多的选项为“教师带着”,八组题人数多的选项为“观察、倾听并参与”,九组题人数多的选项为“经常由学生自主参与交流,教师提出活动结束”,七组题的这项为93人,八组题的这项为95人,九组题的这项为78人,究竟教师应该如何去做,七、八两组题的结果是否有些矛盾。“八、九”两组题的结果还比较令人满意。

  5、第“十一、十二”两组题,也是一个意思的两组题,课上如果“重过程又重结论”,必须“讲清要求并示范”,否则,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率,而十一组题选“讲清要求并示范”这个项的人数仅有26人,还有2人为“不讲不示范”,两组题的结果还是有些矛盾。

  四、调查启示

  1、从数据上反映的情况看,好多数据说明被调查的教师,自己心理想的和自己作的有矛盾之处,说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多是从自身出发,关注的多是结论(知识技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关注还不够。为此要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放下“包袱”,让学生去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2、探讨创设问题情境的条件和原则,研究如何有的放失的组织学生进入情境,以便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

  3、一种教学模式是否适合所有教学内容,还是一个教学内容要用几个教学模式,不管是怎样,需要研究不同的教学内容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去组织学生去学习,研究如何促进他们的自主、主动、全面、和谐和持续发展。

  4、思考之余,还是要加强实验教师的理论学习,组织他们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确定符合理论的基本教学模式

农村现状的调查报告12

  调查时间: 20xx年10月28日——20xx年11月18日

  调查地点:三建乡中心学校小学部

  调查对象:小学语文教师,语文课堂,小学学生

  调查方法:

  1、听课

  2、座谈会及作业教案检查

  调 查人: 向彦桥 白将军 黄平 李力

  为了解新课改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我校的普遍现状,我们对我校小学部通过访谈、听评课、查看教案作业等方式进行了调研。现将调查情况分析整理如下:

  一、优点

  1、大部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教学理念新,有一定的课改意识,“合作、参与”等新的课改术语能在课堂中频频出现,教师的角色行为相应地发生了转变。如:“谁来帮帮他?”“你同意他的看法吗?”教师能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得到一定的运用。如“同桌互相读读,先左边读,再右边读,读得好了再表扬表扬”“老师跟你合作好吗?”“我们就来解决同学们的这些问题”三、四年的课改实验,的确给我们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一部分课堂富有亲和力,学生敢想敢说,生命课堂的构建越来越显著了。

  2、多数教师能遵照语文学习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施教。江美老师的拼音教学课,师生关系融洽,把四声的拼读和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引入汽车的行驶,生动贴切,学生爱学乐学;李亚红老师笑容可掬,一个微笑,一个眼神,让孩子神气活现,字词理解更是联系实际,如在教室里找一找,在图上看一看,在读中想一想,用动作演一演,用声音学一学,课堂富有生命的气息。总之,多数老师能在课堂中创情设境,通过游戏、故事,激励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教学能很好地体现以读为本的理念,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性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

  二、问题

  1、教学理念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冲击。

  尽管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一定的转变,取得一些较为可喜的成绩,但与现代教育理念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传统教育观念仍占主流。

  多数教师的教育视野不够开阔,不能从学生个体综合素养的培养中去关照语文素养。只盯着学生的字词划会了吗?意思会背吗?课文会背、会默写吗?只瞅着学生卷面上的成绩,不能着眼未来,阅读、感悟、朗读指导、思辨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培养并不重视。

  学生主体地位受到严重冲击。教师主宰课堂,不相信学生,不放心学生,处处越俎代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虽然已有运用和体现,但因缺乏具体的方法指导而流于形式。听、说、读、写训练还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上,不能较有效地进行指导。

  总体来看,大部分教师理念相对新一些,青年教师普遍有一定的课改意识,角色行为体现了较浓的课改色彩;老教师虽然老,却因外出培训的机会多,课堂教学虽然传统,但能老中求新,有一定的课改意识;中青年教师因外出机会少,在传统的路上走得较远,角色转换不够到位,还有一部分中老年教师教学观念过于陈旧。

  2、教研教改意识不强,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

  农村村级学校教师人数少,没有专职语文教师,部分教师既教语文,又兼教好几门其他学科,平时教学任务繁重,自学、集体学习、相互听评课相对较少。现代教学手段未发挥应有作用,教师缺乏资源意识,同时,据调查80%教师未使用媒体教学,20%的教师只有在集体观摩时才使用。

  由于缺乏学习、研究,加上教师基本功不过硬,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3、教学方式方法趋于传统,三维目标被机械割裂。

  由于观念陈旧,素质不高,致使教学方式方法趋于传统。虽然多数教师认为在教学方式上应该采用现代理念倡导的参与式教学,但从课堂观察和访谈中看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强,教师讲得过多、过细,学生自主读书、讨论交流的时间过少,三维目标被机械割裂,教师重语文知识的讲解,重字、词、句的`意思的讲解,把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课文肢解为孤立的字词句,而且字词句的教学只停留在会认会写的层面上,很少能联系语言环境理解,也很少讲求学习的方法,编儿歌、顺口溜等,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极少运用。拼音教学除能适当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外,教师一领到底,很少以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很少运用编儿歌、讲故事,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阅读教学中,教师一问到底,以问代讲,以问代读,问题缺乏针对性、启发性,挤占了读书、思考的时间。语文自身的魅力,教师的人格力量等没有充分调动,教学感受不到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文中优美的词句段很少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典型句式和写作方法,很少引导学生学习借鉴;美的画面、情感,很少启发学生在读中感悟,受到熏陶和感染;而是喋喋不休地讲解问答,过繁过细的分析,课堂缺乏生命的气息。如翠鸟的美、荷花的美,不能引导学生图文结合,听读想像,而是在简单的读一遍,提几个问题,找到答案后再齐读一遍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

  4、朗读背诵及作文教学,缺乏指导,急待加强。

  (1)、部班级唱读现象比较严重,教师缺乏引导矫正意识。一提要重视朗读,课堂上从上课到下课,齐读声不绝于耳,范读、领读、个体读、默读、快速浏览等很少运用,而且缺乏朗读的层次性和有效性指导。想像读、图文结合读、情读、欣赏读等被忽视了,而是浮光掠影泛泛一读,以为达到了朗读的要求,文章的情、神、色、味均化为乌有。

  (2)、虽然决大多数教师重视背诵积累,但很少将背诵引进课堂,很少讲求背诵方法的多样化,而是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往往事半功倍。

  (3)、访谈中,多数教师深有感触地说:“如今的作文教学太难,教师不会辅导,学生无话可说,胡编乱造、病句满篇、土话连篇,更有许多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只好让学生读背《作文选》。”细一分析,除了教师不会辅导,学生缺乏发现的眼睛、生活内容单一外,一方面贫穷落后的乡村生活和文盲半文盲家庭教育,使学生缺少一个良好文化氛围的熏陶,另一方面,学生课外阅读量、背诵经典诗文的数量和课标精神相比少得惊人。95%的学生把教科书、作文书及大哥大姐们读过的课本作为主要阅读内容。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文学名著农村学生几乎未曾见过。没有厚积,焉能薄发?作文教学确实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亟待开发的一块荒芜地。

  三、建议

  1、加强培训学习及教学研究,切实转变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上级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各级学校要多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培训,进一步熟悉课改精神,加大教育科研力度。要多给教师“走出去学习,请进来指导”的机会;教研部门要深入基层学校多听课、多评课,坚持“送教下乡”,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学校要利用仅有的电教资源,组织教师多观看光盘,多收看空中课堂,多组织观摩教学;广大教师要加强自学,向特级教师学,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多学习,多实践,多反思,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造性地教。只有广大教师在理念上受到充分的“洗礼”,才能较好地实现观念的转变、角色的转化,促进其专业化成长。

  2、教学中要注重三维目标的统一,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废弃过去知识的传授方式和注入式教学,要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注重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既教书又育人,切实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奠基。

  3、各级学校、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阅读和背诵积累。开放图书室,动员家长购买图书,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积极开展班级读书会,同时要鼓励学生背诵积累经典诗文,增加语言积累,丰富人文积淀。

  4、各级教研部门、学校和教师要把改进作文教学和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作为两大课题,自上而下,形成合力,通力研究,形成适合农村学校较为科学、操作性强的理论总结和实践经验,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5、教育行政部门要关注基层学校教师队伍年龄老化,人员紧缺,合理解决和分配人力资源。建议不应以学生数为定编标准,切实减轻基层教师繁重、繁杂的教学任务,以利于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

  三建乡中心学校办公室

  20xx年11月20日

农村现状的调查报告13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为了全面了解开发区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教育状况,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开发区(园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

  一、基本情况

  开发区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入),留守儿童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特殊时期这一群体的生存和权益保护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开发区(城南学校施教区)现有留守儿童256名。调查显示,有31。3%的属父母外出务工,一个星期左右与孩子联系一次,36。5%的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和孩子见面的多为半年以上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由于父母常年在外,长期和孩子分离,对孩子缺少关爱,缺乏交流沟通,导致亲情缺失,监护不力,致使一些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2、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环境情况。从总体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近亲属。其中78%的留守儿童随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20%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亲戚一起生活,2%的留守儿童由老师或其他人担当监护人,隔代抚养情况较为普遍。

  3、留守儿童学习情况。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成绩优秀的较少。学龄留守儿童中,学习优秀占15。9%;学习良好,占35。9%;学习成绩一般,占43。7%;学习成绩较差占4。4%。其中,有72。6%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需要辅导时首选的是老师,单独选择监护人或哥哥姐姐辅导的仅占18。7%。

  二、存在问题

  儿童时期是人生中受教育、长身体、培养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他们不但要接受学校的教育,还要接受社会的关爱,更要沐浴在父母亲情的家庭教育之中。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最需要父母关爱,远离了父母,由其他人代为监护,使这些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健康成长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1、隔代教育力不从心。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多半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忙于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无精力监护孩子。因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使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加重家庭负担,危害社会。

  2、家庭学校沟通不够。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很少甚至从不主动与孩子的老师联系或参加家长会,缺乏与学校的沟通,也不过问孩子在学校的行为及学习情况,加之学校老师缺少对孩子的家访,有的孩子抓住这个空档,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又蒙骗监护人,双方无法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实现有效对接。使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和学习得不到发展而走向消极的一面。

  三、工作策略

  1、加大家庭教育支持力度,优化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环境。根据园区内外来务工人员多,留守儿童多的特点,学校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工作,把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作为学校为推动新农村建设,为开发区社会、经济建设作贡献的有效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留守儿童监护网络。对无人照看和学习、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到学校寄宿读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近期将利用市局支持资金对学生食堂、宿舍进行改造,为寄宿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弟)创造更加优美的成长环境。

  2、切实执行规定政策,确保外来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对外来无务工子女学校尽力接收其入学,并按学区内学生对待,一视同仁收费,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努力为留守儿童接受同等教育创造条件。

  3、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互动网络,对所有留守儿童(外来学生)逐个建立学习、生活档案,摸清留守儿童的家庭地址,保持和留守儿童父母定时(不定时)联系,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及其监护人座谈会,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及时通报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让监护人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在校情况,并及时向学校反映回家后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使学校和监护人能有效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农村现状的调查报告14

  一、调查的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新课改下的课堂要求学生要具备创新的理念、合作的意识和探究的能力。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课外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有益的延伸和补充。它对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阅读还能促进学生写作技能和写作水平的提高,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然而,不少学生将大部分课余时间花在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上,放弃了课外阅读。

  二、调查的目的

  1、落实更有效的课外阅读计划。

  新课程改革明确规定初中生要实施教材、读本、课外这三大层次的阅读,课外阅读怎样落实尚未引起注意。因此想通过这次调查,了解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引起大家的注意,使课外阅读能够切实开展起来。

  2、寻求更合理的课外阅读书目。

  新大纲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确实有值得商讨的地方。如:新大纲推荐的书目中中学生感兴趣的比较少;新大纲推荐的书目只注重对青少年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未涉及文化、历史、哲学、思想、科学等方面的名著,因而限制了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视野;新大纲未推荐当代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无法最大限度的激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为此想通过这次调查了解中学生究竟喜欢读什么样的书,开展书目研究,最终为学生拿出一份更合理的书目。

  三、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本次调查随机选择了我市部分农村初中学校的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共计475人,以确保抽样调查结果的合理、准确、科学、可信。

  (二)课题组成员在课题总负责人朱杰老师的组织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共同讨论、分析,最终确定了“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问卷”(问卷详见附件1),在问卷调查里,我们主要从阅读内容、阅读时间、阅读目的、阅读途径、阅读动因、阅读态度、阅读氛围以及对新大纲的阅读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有475名不同年级的农村学生接受调查,通过本次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笔者发现我市农村初中学校的课外阅读活动开展的很不理想。调查结果如下:

  a b c d e f

  1 20.83 35.42 10.42 6.25 4.17 22.92

  2 4.17 4.17 27.08 64.58

  3 20.83 37.5 16.67 25

  4 8.33 39.58 29.17 22.92

  5 47.92 37.5 4.17 10.42

  6 20.83 10.42 35.42 33.33

  7 2.08 10.42 87.5

  8 25 12.5 62.5

  9 45.83 18.75 10.42 25

  10 4.17 10.42 37.5 27.08 16.67

  11 22.92 37.5 31.25 8.33

  12 6.25 31.25 62.5

  13 33.33 54.17 12.5

  我们对问卷进行进行细致地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从阅读的内容来看

  喜欢看科技书的人数占35.42%,超过了其他类型的人数,其次为文学名著,占20.83%,还有部分学生的阅读缺乏目的性、有序性,一般“有什么看什么”,占22.92%。

  (二)从阅读的目的来看

  有39.58%同学认为可以增长见识,有22.92%的同学认为是学会做人和处世,只有8.33%的同学认为是提高语文水平,更有29.17%的同学认为是休闲娱乐。可见,学生对课外阅读虽然持肯定态度,但阅读目的还不太明确,在“对自己的建议”一栏纷纷提出“希望自己多看课外书”。

  (三)从阅读的时间来看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平均每周阅读3小时以上的只有25%,16.67%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2小时以上,37.5%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1-2小时,甚至还有20.83%的学生每周阅读时间不足1小时。究其主要原因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对老师的建议”一栏中提出要求老师少布置作业,多留些时间让他们看课外书,这一原因无论是农村学生还是城市学生都是普通存在的,虽是已实施了新教材,但新课程理念并未真正得以贯彻,学校为求升学率,贯彻的还是应试教育,最终我们还是靠考试分数定乾坤。

  (四)从阅读的途径来看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购买和借阅是农村初中学生阅读的主要途径,分别占47.92%和37.5%,而通过租和网络获取阅读资源的仅仅占4.17%和10.42%。可见,农村初中学生阅读途径较为单一,特别是网络等新时代阅读手段没有得到充分应用。然而,由于农村初中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佳,许多家庭很少给学生购买课外书籍,同时城里学校都有阅览室、资料室、图书室,均有丰富的藏书,而农村初中没有这些设施,有些学校虽有这些些但藏书也很少或者比较过时,而且更多的只是一种形象工程,并没有真正对学生开放,这造成学生阅读资源严重匮乏,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许多学生在“对家长的建议”一栏中希望家长能支持孩子购买课外书,能给自己多买课外书;“对学校的建议”一栏则希望能购买一些名著或者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书籍。

  (五)从阅读内容来看

  对于鲁迅、冰心、老舍、曹雪芹、吴承恩、施耐庵、安徒生、格林这几位作家的作品,阅读过的学生占的比例较高,但在师生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其实,对于这些名家,他们也仅仅看过少量的几篇文章,根本谈不上深入的了解。此外,对于一些外国作家(除童话作家),却只有少部分学生阅读过,如斯威夫特、罗曼罗兰、海明威,阅读过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均在百分之十以下。可见,学生的阅读面较为狭窄,阅读的深度也不够。

  (六)从阅读的态度来看

  有4.17%的学生讨厌读书,有10.42%的学生保持无所谓的态度,有37.5%的学生有点喜欢,有27.08%的学生比较喜欢,只有16.67%的学生非常喜欢。由此可以看出:积极主动进行课外阅读的比例不太高,较多的只是“偶尔读读”;一半以上学生没有经常性的课外阅读活动,这对语文教学是一个极不利的因素。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课外阅读,使“经常读”的人数不断扩大,这应该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益的重要方法。

  (七)从阅读的氛围来看

  对于身边读书很多的人占22.92%,身边一般的读书习惯的人占37.5%,身边很少读书的人占31.25%,几乎不读书的占8.33%。父母的阅读行为及态度对孩子有榜样秘激励作用,影响孩子的成就定向。调查发现,在阅读新课程标准规定的10部课外阅读推荐篇目中,父母“很喜欢或经常看书”者,人均阅读4.4部,而父母“很少或几乎不看书”者,人均阅读3.5部,不同性别、年级都反映出大致相同的情况。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能看到父母常常抽出一点时间阅读,他们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感到阅读的重要并效仿父母的做法。父母参与阅读,可以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在支持他的阅读行为,可以与父母沟通,在愉快的情境中学习,提高提高效果。有关研究表明:父母把材料读给孩子听以及给孩子提供阅读材料都影响孩子阅读能力提高。

  五、结论

  第一、经过研究调查所得到的数据,我认为重新制定一份适合现阶段初中学生阅读需要的阅读书目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研究我认为提供给初中生的阅读书目应具备以下特点:

  1、扩大学生阅读的知识面。从横的角度看,不应局限在文学作品内,文史类、社会科学类、科普类等也应涉及。从纵的角度看所选作品不应局限在古代、近代作品上,当代优秀的畅销书也应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力求培养综合的适合当代的人才。

  2、推荐书目数量应增加,以使学生有较大选择空间。

  3、所推荐的书目应最大限度符合学生的心理,做到通俗易懂、充满兴趣、有吸引力。

  4、推荐的书目可分年级制定:应注意各个年级的阅读书目在数量和深度上有所区别。

  第二、由第二部分的分析可看出当前课外阅读指导工作基本上没人去做,因此,希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能把中学生课外阅读真正纳入语文教学范畴,通过课型、考核评价等手段把这一活动做实、做活,力争收到良好效果。如任课教师可采取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课,阅读书籍后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学生之间开展阅读交流活动,课前2分钟简介近期所读的书等方法来实现。

  六、几点建议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源自于合适的阅读内容和恰当的方式方法,在阅读内容上,教师要做有心人,及时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尽可能符合学生特点的读物推荐给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交给学生打开知识之门的钥匙,培养学生自主性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使之能在书海畅游。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1、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我们可以利用班会、黑板报、墙报等形式,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在全校师生会议和家长会上,使全校师生及家长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在黑板右侧或教室内等处写一些有关课外阅读的名言警句或激励性语言,如:“课外书,你永远的朋友”,“你想成为知识渊博的人吗?请参加课外阅读”,“从小爱读书,一生都幸福”,“知识海洋,让你幸福徜徉”;在教室、走廊、楼梯处张贴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的画像,如文学家高尔基,伟大领袖毛泽东,大作家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开展以课外阅读为主题的班团课等,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励学生热爱书籍。

  2、建立班级读书角,丰富阅读资源

  农村初中办学条件相对较为滞后,许多学校没有图书室或者图书室藏书较少,学生家庭中藏书量也极为有限,阅读资源匮乏。我们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设立读书角,图书的来源可以让老师学生捐献,捐献图书者即可成为读书角的成员,享受每周向图书角借阅图书的权利,每班确立一名图书管理员,管理本班图书的借阅情况,这样,创设了资源共享的平台,丰富了阅读资源。

  3、组织系列活动,形成阅读浪潮

  学校可以确定读书主题,定期举办朗诵、演讲、讲故事比赛,或举办读书报告会,交流读书所得或感受,或举办展示会,展示课外阅读成果,或开展读书征文活动等,各项活动,我们均设立奖项,并进行张榜公布。在有趣、丰富的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激励学生参与阅读的的兴趣,形成课外阅读的浪潮。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学生拥有了想读书、爱读书的冲动,一旦拥有了这一课外阅读的内在驱动力,学生就能真正以自主、能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真正体味课外阅读所带来的成功体验。

  (二)提高学生课外阅读意识

  课外阅读能让学生接受和积累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的知识,能理解、掌握前人的成果,为写作奠定基础,积累素材,积淀语言,更重要的能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三)转变家长、教师的阅读理念

  如今,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很多家长过多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他们过多的追求分数,认为孩子课外读一些小说浪费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不允许他们读名著,经济上不作支持。农村家长虽文化程度不高,但也应该为孩子的课外阅读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多给孩子买些课外书,多陪孩子一起学习,让孩子当自己的老师,在珠学习中阅读兴趣。

  (四)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让学生正确地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才能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课外阅读才有效率,才有收获。

  1、做好课外阅读的推荐工作

  “一本好书,就是一位好老师”,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外阅读大都带有随意性和消遣欣赏性,作为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做好读物推荐工作。我们主要以单元为板块,在课内搭建课外阅读的平台,根据单元主题为学生推荐同一主题的其他名篇,或同一作者的其他篇目,或为学生推荐相关网站。

  2、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要想避免学生盲目、随意性阅读,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效能,我们必须教给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1)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在开展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注意把好词佳句、精彩片断分门别类地记下来,形式可以一拘一格,教师可以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检查学生读书笔记,了解学生阅读书籍的内容、种类、数量,并指出笔记的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

  (2)鼓励学生读写结合

  读与写有机结合,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巩固课外阅读成果,提高阅读质量,在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写作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续写、仿写、改写、扩写、评论等都可以采用,并臭味相投向省市县各级刊物及校刊投稿,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五)注重课外阅读评价

  课外阅读评价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我们必须把评价贯穿于学生整个阅读过程中,提高阅读实效。评价的内容及其方式都可以多种多样,如围绕课外阅读开展的各类活动读书笔记记录情况以及阅读成长卡都可以纳入评价机制,并注重教师、学生自我及相互间评价相结合,课内、课外评价相结合,分学段目标达成与综合评价相结合,还可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当然我们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此外,我们可以在测试中融入课外阅读,如我们可以出题:“你最喜欢的一本课外名著是什么?你最喜欢里面哪一个人物?说说理由”,这样可以促使学生认真阅读,提高阅读实效。

  总之,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承担起责任,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使我们的学生自觉阅读主,乐于阅读,那么我们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农村现状的调查报告15

  随着人们化素质提高,育龄群众的生育观念有了明显转变,这给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减少了一定的压力。但是我国农业人口占多数,而农村育龄人群的化素质总体水平偏低,受封建思想影响还很严重,因此计划生育工作重点在农村。如何搞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多少年奔赴在最基

  层的计划生育工作者们,一直在努力探索,不断完善,不断创新,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奖励优惠政策,使得我们的工作更亲情化,更有可循了。但新形势下又存在着部分育龄群众思想化素质偏低与以人为本管理方式之间的矛盾、农村流出人口增多与各地协作管理不完善之间的矛盾,这些势必影响农村计划生育工作质量的提高,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质量带新的难题。对此,提出以下建议:树立政府的绝对权威,才能确保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的地位不动摇。强化利益导向,以吸引更多的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要严格依法行政,对违法生育人员要加大处理力度,增加违法生育人员的生育成本,达到教育警示的目的。要进一步完善考评机制,加大对诚信计生的考核,使人口出生统计更接近实际。

  一、问题的提出

  被称之为“天下第一难事”的计划生育工作在我国已开展了近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效显著。随着人们化素质提高,育龄群众的生育观念有了明显转变,这给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减少了一定的压力。但是我国农业人口占多数,而农村育龄人群的化素质总体水平偏低,受封建思想影响还很严重,因此计划生育工作重点在农村。如何搞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多少年奔赴在最基层的计划生育工作者们,一直在努力探索,不断完善,不断创新,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奖励优惠政策,使得我们的工作更亲情化,更有可循了。但新形势下又存在着部分育龄群众思想化素质偏低与以人为本管理方式之间的矛盾、农村流出人口增多与各地协作管理不完善之间的矛盾,这些势必影响农村计划生育工作质量的提高,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质量带新的难题。

  作为广东省的新塘村,它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现状如何,有那些成功的经验,为此,笔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社会调查。目的是为了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分析原因,从而进一步在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中更好的在农村开展工作。

  二、调查内容、对象、时间和方法

  (一)调查内容

  新塘村计划生育工作的现状。

  (二)调查对象

  新塘村村民委员会干部8人,村民代表0人。

  (三)调查时间

  月下旬。

  (四)调查方法

  访谈法、献资料法。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新塘村实施计划生育的措施

  新塘村是本镇最贫苦地区,但村民委员会相应国家政策,加大力度的的实施计划生育措施。具体做法是:

  1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把宣传教育融入生殖健康系列服务之中,通过在全村广泛开展优生优育咨询、节育技术服务、妇女病普查普治、孕期保健等系列服务,使广大群众既掌握了相关知识,又享受到优质的生殖健康服务;把宣传教育融入生产队精神明建设之中,通过开展建设小康生产队、合格生产队、明生产队、星级明户、幸福明家庭等活动,引导群众逐步建立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把宣传教育融入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之中,通过开展“三结合”等活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把宣传教育融入社会保障和优惠政策的落实之中,使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并依托多种载体,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着力营造浓厚的`改革氛围。

  2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该乡始终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速迅调整充实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经常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计划生育工作,并将计划生育目标任务分解到户、落实到人。

  3人员专职干部专用

  一是调整充实了各生产队计生干部,并由原兼职调整为现在专职;二是提高了村计划生育干部报酬,由原每月100元提高到现在每月120元;三是提高了村计生干部政治待遇,村计生工作考核名列全乡前茅,个人被评为优秀村专干,待村换届时作为提拔使用对象;四是乡计生干部由原联村调整为现在不联村、不包组,全部精力从事计划生育工作。

  4、制度斗硬奖惩分明

  为把计划生育工作落到实处,该村设立了计划生育工作举报制度,凡举报计外怀孕1人,奖举报对象人民币100元,凡举报违法生育1人,奖举报对象人民币00元。

  (二)创建的主要成效

  自全村通过上述措施的制定和落实,该村计划生育工作有了展新的变化。

  1村计划生育干部抓计划生育工作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2计生统计瞒、漏报现象基本杜绝

  违法生育人数明显下降。

  4全乡计生几项指标,符合生育率达9%以上,环情、孕情监测率达8%以上。

  (三)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迈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总体上保持了较快的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城乡结合更为密切。在这种新形势下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正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从现状看,主要有以下表现:

  1、工作难度偏大。计生工作

  环境越越复杂,群众的计划生育观念越越淡薄,计生对象对现行法律、政策断取义,为我所用,只讲权利不尽义务,绝大多数计生对象不愿主动接受孕检、上环、结扎、引流产和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甚至有的计生对象公然暴力对抗计生执法,陷于了“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艰难局面。

  2、农村群众自我生殖保健意识亟待薄弱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偏低,自我保健意识不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差,不能准确选择适应自身特点的避孕药具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同时不少育龄群众未将落实避孕节育措施作为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而认为是国家控制人口的手段,于是在国家推出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的时候,认为知情选择就是随心所欲,因此贪一时便利,不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的人越越多,造成引流产居高不下。当年采用长效节育措施的仅118例,只占当年应落实避孕措施的84%,而引流产却高达2842例。

  3、奖励扶助政策偏低。扶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计划生育工作,但是与财政转移支付的其他项目相比,计生扶助标准仍然偏低,如年满60周岁的农村两女户和独生子女户每年奖励只有720元,独生子女伤残扶助只有960元,独生子女死亡扶助只有1200元,这些优惠政策对计生对象没有很强的吸引力。一些农村符合政策生育户有的已经成为新的弱势群体,他们对今后的生活前景并不乐观,“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观念没有根本改变。

  4、农村计划生育管理服务队伍较弱。一是对人员素质的要求。我市村级计生管理员基本上由村妇女主任兼任,化程度在初中以上,但是随着计划生育内涵的丰富发展,对村级计生管理(服务)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宣传国家的政策,还要懂法、懂生殖保健知识、懂咨询随访、懂子女教育等等,现有水平远远跟不上群众的需求。二是对计生管理服务职业化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绝大多数农村人口不再局限于农耕,而是进入各行各业,同样我市村级计生管理(服务)员绝大多数在私企上班,她们只能利用休息时间为群众服务,如果仍然按照计划经济时代的标准去要求她们放弃自己的工作从事计生工作显然是不合情理,而维持现有模式又满足不了群众的需要,因此对计生管理服务工作提出了职业化的要求。

  5、计划生育行政执法难现象依然严重。近两年,我市的社会抚养费征收取得长足的进步,征收到位率大幅度提高,但与法规条例规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的氛围未形成,穷的征不着、富的征不足现象依然存在。

  四、关系进一步推进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若干建议

  回顾近年的创建实践,深深体会到创建工作上级重视是根本,群众支持是基础,经济实力是关键。在推行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中新塘村也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1、要树立政府权威。计划生育工作从一定程度讲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政府和计生对象既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也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在计生对象不能自觉遵守政府制定的计生政策,而政府在做思想工作无果的情况下,必须体现政府的执行力,树立政府的绝对权威,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的地位不动摇。

  2、要强化利益导向。从人对社会公共资占有的角度讲,符合政策生育户为社会和政府是做出过贡献的,全社会理应要对他们予以回报,这种回报要通过政府对符合政策生育户的关心和扶助得以体现。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奖励扶助标准,奖扶标准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现行生活水平同步,通过政府的奖励扶助让已经实行计划生育的群众既感到光荣又得到实惠:以吸引更多的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3、要严格依法行政。对计生工作人员要强化业务培训和政策法规学习,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在查处计生案中严格执法程序,做到依法管理,明执法,始终坚持以宣传教育为主,以思想工作为主,以优质服务为主。对违法生育人员要加大处理力度,增加违法生育人员的生育成本,达到教育警示的目的。

  4、要完善考评机制。目前的计生工作考核方案软设分过多,没有突出人口出生这个核心指标,调查的随意性、机遇性也大,这样很难反映出一个地方计生工作的真实水平,也影响考评结果的公正。因此,要进一步完善考评机制,加大对诚信计生的考核,使人口出生统计更接近实际。同时适当减少调查次数,省、市、县调查尽量同步,让基层用更多的时间做基础工作,提升计生工作水平。

  在执行计划生育工作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把关,认真细致,公正透明,让每一个计划生育家庭都能够享受到他们应享受的扶助与奖励。从而以点带面,为广大育龄群众消除后顾之忧,引导他们转变生育观念,倡导新型生育化,从而加快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和谐发展的步伐,从而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农村现状的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农村现状农村现状调查报告02-28

农村客运现状调查报告04-07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08-27

农村发展现状调查报告01-28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02-08

农村体育教学现状调查报告12-08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08-15

农村小学现状调查报告范文11-05

农村养老现状调查报告范文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