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神农架导游词(3)

发布时间:2017-04-07

  原来,这种燕子是生活在海洋边的金丝燕。古地中海变迁后,海水退去,陆地形成。但由于神农架地质气候的特异,特别是崖洞内冬暖下凉,其气候环境保持了原海洋性特征,因而金丝燕边遗留下来,世代相传,直到如今。金丝燕和家燕一样,在林间觅食害虫,益处很大。像燕子垭这样的燕子洞,在神农架已发现多处,不过以燕子洞的燕子为最多。

  陈传香

  离开燕子洞,沿环行步游道继续前行,我们将又回到燕子垭口的上方。崖边的一座塑像,就是打豹英雄陈传香的塑像。1975年3月29日,在里燕子垭不远的水沟坡上,陈传香和柯正玉正在选土豆种,突然山谷里传来一阵“咩咩”的惊叫声,她俩抬头望去,只见从树林里窜出一只七尺多长的金钱豹,正在追捕一只小羊。受惊的小养没命地想她俩的方向本来,跑到了柯正玉不满3岁的小孩跟前,金钱豹于是丢下小羊向小孩子扑去,陈传香为了抢救孩子,捡起一块石头,双手举过头顶,竭尽全力地想金钱豹砸去。金钱豹立即一跃而起向陈传香扑来,陈传香机灵地一闪,豹子擦身而过,扑了个空。豹子反剪过来猛的窜出一人多高,将柯正玉扑倒在地,张开血盆大口,直朝头部咬去。陈传香一个箭步跨上去,非身一跃,骑在豹子的背上,趁豹子昂首怒视她时,她左手迅速抓住豹子的耳朵和腮部,有胳膊顺势勒住它的脖子,把豹子的饿头想右方扭了个90度,迫使豹子伤不着柯正玉。金钱豹用铁鞭似的尾巴猛击陈传香的腰部。这时陈传香猛然想到父亲讲过的豹子是“铜头铁尾麻杆腰”,立即用左手抓住豹子的头顶皮,右手把豹子的脖子勒起向后扳,两脚死死夹住它的肚子,坐在豹子背上猛蹲三下,只听豹子脊梁骨咔的一声折

  它的两只前抓腾了起来,全身无力地乱扑着,被闻讯赶来的人打死。

  陈传香当时因赤手空拳打死金钱豹的英雄主义精神而红遍全国,如今陈传香在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局工会工作。现在,大家和这为打豹英雄照个像留做纪念吧。

  观景桥

  继续往前走我们就来到被称作云天飞渡的观景桥,这座钢桥悬空高,跨度大,是亚洲海拔高度最高的桥。站在观景桥上,整个燕子垭一览无余,紫竹河谷的森林植被尽收眼底。大家可以一起来看看。

  会仙台

  通过观景桥,我们就上了会仙台。会仙台相传是炎帝神农氏和太上老君以及其他神仙观赏风景和下棋、聊天的地方。会仙台矗立于危崖石壁之上,簇拥在绿树云雾之中,立身台上,极目西北,群山列翠,塔坪村田连阡陌,农舍俨然。放眼西南,悬崖峭壁,石峰林立,天门垭直通南天。台边古柏迎风摇曳,台下苍松身披海藤(即还风藤、云雾草),潇洒飘逸。每当清晨傍晚,有云雾浮动如海,若山雨欲来,金丝燕迎风飞舞,期待风雨来临。雨过天晴,金丝燕穿云破雾,裁剪云霞,蔚为壮观。

  龟头岩

  沿步游道继续往前走,不久我们就回来到龟头岩。传说此山中有一只神龟,是镇山只宝,把包塔坪一方百姓平安,一旦神龟离走,这一带便有灾难降临。有一天一位风水先生察觉神龟有离山出走的迹象,就号召塔坪百姓捐资,修建六棱九级的宝塔一座,以便镇住神龟。当宝塔建到第八级时,神龟已从山中露出头。当地百姓摆酒设席,焚香上供,顶礼膜拜,并要求修塔的工匠在一个晚上把第九级塔建起。第二天一早六棱九级搭全部竣工,在看神龟的头已经变成了岩石,就这样神龟永远地留在了山中,保佑着塔坪一方百姓的平安。据说,塔坪除了神农塔的遗址,还有许多塔的遗址,估计与这个传说有关。

  山神

  我们现在来到的地方叫牛鼻子洞,因洞的石梁形似牛鼻,故名“牛鼻子洞”。

  牛鼻子洞边有一悬崖绝壁,绝壁上有一岩龛,供奉着山神。岩龛下凿有石级,攀铁链可上岩龛敬奉山神。

  净山神是神农架的一种特有的民俗现象,表现了山民们对大山的敬畏。先前,神农架多姿多态的山水,在当地人眼里,其态度远不是欣赏的,而是夹杂这欲望和渴求;人们的感情也不是愉悦的,而是饱含着虔诚和畏惧。由于人们对山水、树木、动物充满着敬畏和恐怖感,所以认为山林有神灵,山谷有妖魔,进山狩猎前都要祷告。传说山神在深山密林中变化无常,时儿变为美女,时而变作巨怪,时而又变作三尺小儿,胸佩红肚兜,白胖赤足,活泼可爱,它可以做好事,又可以使坏。猎人、采药人不仅进山前都要祷告烧香,获得成果后,还要来像山神致谢。

  观鸟区

  敬罢山神,继续前行,我们就到了新辟的观鸟区。在这里我们可以聆听百鸟鸣叫,观看它们漂亮的身姿。

  神农架现已查名有鸟类250多种,而且珍稀品种较多,仅属于我国1、2级保护动物的鸟类就有白鹤、金雕、灰腹角雉、绿尾虹雉等30多种。而且鸟类区系丰富,既有古北界鸟类,又有东洋界鸟类,还有广布种鸟类;主要是留鸟、夏候鸟,也有少数冬候鸟和旅鸟。

  神龙架鸟类中个体最大的是白鹤,最凶猛的鸟类是金雕。还有金鸡美艳绝伦,它全身五彩斑斓,闪烁着金属般光辉。虹雉在神龙架被称为“十样锦”、“林中舞女”,它的羽毛由像10种不同色彩的锦线组成,它在林间曼舞徜徉时,的确像想女一样婀娜多姿,像彩虹一样灿烂夺目。

  20世纪七八十年带,由于乱砍乱伐森林和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神农架鸟类资源曾遭到很大破坏。近几年来,神农架林区党委、政府加强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鸟类又重新获得了繁衍生息的良好生态环境,许多飞走的鸟儿又飞回到神农架,这里又成了鸟的天堂。

  93巧遇“野人”处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燕子垭西侧209国道边,也就是93巧遇“野人”处。1993年9月3日一个游人团在此巧遇野人,如果您幸运的话,说不要定也会在此巧遇“野人”呢!洞天塔群——天宝洞就位于燕子垭西北侧的一个山坳里,是典型的石灰岩溶洞。主要道分为门厅、葡萄厅、莲花厅和后厅四大比分。洞内景观奇异,目不暇接。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进去看一看。

  古盐道

  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就进入了被称之为“南方丝绸之路”的神农架古盐道。

  唐代的伟大诗人李白曾些下“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脍炙人口的诗句,神农架就有这样的“蜀道”,这就是被学者们誉为“南方丝绸之路”的神农架古盐道。

  清朝中叶以来,不少游民进入川鄂边界谋生,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从四川烦运“私盐”来湖北进行交易,为了避开官方的缉私,盐商多从神农架往返,于是这里就形成了一条沟通川东、鄂西的神农架川鄂古盐道。

  神农架古盐道沿途穿越密林深谷、旷野平坝,宽敞之处可以行车,险峻之处则“心频惊而畏缩,足将进而趑趄”、“雾从人面起,云自马头生”。天池垭海拔2100米,顶有积水,下有深潭,登百步梯而过,惊险之状如上九天。神农架的古盐道曾给神农架的经济带来繁荣。据有关资料记载:清至民国初,阳日湾还有40余只木船,上百匹骡马,往来运输山货,镇居民约600户,地摊商50余个,有商号的货点数家。如今神农架古盐道对我们来说,所重要的再不是作为一条经济纽带,而是它所展示的神农架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轨迹。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古人的足迹,前往塔坪吧。

  神农塔

  来到塔坪村,首先让我们参观一下神农古塔的遗址。塔坪村也是因为古代建有一座宝塔得名的。相传公园684年,唐中宗李显被武则天贬为庐陵王迁至房县后,为纪念采药尝百草的神农氏,在神农架深山修建了这座古塔。古塔历经数白年风雨一直保存大到1966年,不幸遭毁。古塔遗址处有古塔石碑,并有碑文记载,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估计的一些情况。

  兰英寨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步行,我们来到了兰英寨。

  相传薛刚反唐时,为逃避官府,携侄儿薛蛟直奔大九湖而来。谁知行至官封口,竟被一位女将拿下,这就是早已在此落草的山寨女王纪兰英。纪兰英见薛刚年轻英俊,武艺不凡,求薛刚留居山寨,后来二人结为夫妻。故得名“兰英寨”。

  兰英寨海拔898米,地势非常险要。进入山口,可见山岩壁立,仰望天空,成窄长一片。山上的小径正对寨门,两旁悬崖峭壁,中间寨堡高筑,好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寨内有一个大洞,是驻兵守寨的好地方,洞口筑有一高台,是守寨的了望台,登高远眺,可观数十里之外。寨洞左侧有一天然石柱,上下与岩壁相连,中间呈圆柱状,传说当年薛刚和纪兰英常在次栓马,故称“栓马桩”。兰英寨是神农架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好、最为壮观的古寨。

  考古专家认为,兰英寨的历史并没有传说的那样久远,应该是在明末清初白莲教起义时留下的遗迹。

  封官鱼洞

  现在我们来到封官鱼洞,封官鱼洞掩隐在神农架的绿树草丛之中,不易被人们发现。洞内的水流量很大,历年不竭。不知从什么年代什么时候起,封官鱼洞在第一声春雷响过之后,就开始出鱼。

  当人们发现洞口的水开始有清变黄进而变浑浊不久,鱼群就出现了。封官鱼洞每年出鱼的时间最少两天,最长七天七夜,年产量1000多公斤。山民们吃不了,就晒成鱼片,腌制、成咸鱼,也免不了腐烂许多。更奇怪的饿是,封官鱼洞流出的鱼不仅一般大小,无鳞无甲,而且每条鱼腹里都生有一只小鱼虱,是治疗噎食病(现已知是食道癌)的良药。

  相传眼底神农氏曾在距鱼洞不远处的黑龙洞斩杀了一条毒妖化成的孽龙。神农氏把龙骨碾碎化为鱼子,冬天放在地下河里养育,春荒时节,成千上万的鱼子已长成成千上万尾小鱼,小鱼游出洞来为、百姓解荒。

最热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