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当山导游词

发布时间:2017-04-07

  武当山从唐贞观年间开始修建,到明永乐年间达到高峰。这里的建筑充分利用自然环境,采用皇家的建筑方式统一布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下文是关于武当山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

 

  武当山导游词_1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武当山旅行啥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感谢你们对武当山旅行社的支持和信赖,同时,也代表十堰市的人民欢迎你们,我是武当山旅行社的导游乐西子,大家可以叫我小乐,坐在我右边的这位死我们的司机王师傅,王师傅有多年驾驶山路的经验,大家坐他的车可以尽管放心,即使在今天盘山而建,蜿蜒崎岖的山路我们也不会觉得摇晃,今天的行程将由我和王师傅为大家提供服务,请大家多多支持我们的工作,如果您在游览过程中有什么需要和要求也可以向我提出来,我尽最大的努力为各位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我们先坐索道山上游览金顶,下山步行游览一些道观庙宇,再游南岩景区和紫霄宫,最后游览太子坡,然后结束愉快的旅程,时间比较紧,希望各位能玩的尽兴。

  现在我们的缆车正缓缓地向前行驶,大概需要50分钟左右,那么大家一边欣赏窗外的景色,一边听我简要介绍一下武当山的概括,武当山位于十堰市境内,是我国著名的道教胜地之一,它东接历史名城襄阳市,西靠车程十堰市,南依原始森林神农架林区,北临亚洲第一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整个景区面积连绵400公里,分为玄岳门,太子坡,南岩,金顶,琼台,玉龙6个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4A级景区,国务院将武当山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12月7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武当山建筑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俗话说:“天下名山佛占尽”,而武当山却是道教一统天下,相传,武当山原是无量佛的道场,后来真武神修道成仙,便云游天下,当他到武当山的时候,看到武当山的天柱峰高耸入云,拔地而起,一柱擎天,天柱峰周围的山峰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峰峰俯身颌首朝向主峰,形成“七十二峰朝大顶”的壮观景象,他被深深的吸引了,更认为这是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便找无量佛商量,他提出只借八步便可,无量佛见他所借不多就答应了,没想到真武神法力高深,一步100公里,跨了八步便囊括了整个武当山林区,从此武当山便成了道教的道场,武当山的自然景观集华夏大名山的独特之处于一身,既有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又有衡山的秀丽,峨眉山的清凉,黄山的奇,青城山的幽,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的显赫地位标明于世,被列为道教第一名山,也被誉为“天下第一仙山”。

  啊!朋友们,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请大家做好准备,携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开始我们的朝圣之旅吧!朋友们,你们抬头看,在坐落于天柱峰顶的那座鎏大殿,那就是金殿,而我们现在已经是在离天柱峰最近的地方了,大家看后面的石壁上摹刻的四个大字“一柱擎天”,而我们的金殿也已经近在咫尺了,朋友们,带着你们激动的心情,我们一起向金殿靠近吧!

  规模宏大的武当山道教建筑群采取皇家建筑法式,统一规划设计而成,武当山建筑群被人誉为“仙山琼阁”,因到家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武当山建筑群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武当山的自然风貌,建筑依山而建,宛若天成,武当山古建筑群起源于秦汉时期,到明永乐年间才开始大规模地修筑扩建武当山,用了十二年时间,在武当山长达160里的建筑线上建成9宫9观等33处建筑群,大小庙观达2万多间,自宋代起,几乎历代的封建皇帝都极力推崇玄武,扶植武当道教,历代皇帝为之屡加圣号,崇奉之极,武当山道教,在明朝时期走向鼎盛,成为全国最大的道教。

  朋友们,我们眼前看到的就是金殿了,金殿在海拔1612米的天柱峰峰顶,是武当山的象征,也是武当山道教在皇室扶植下走向鼎盛的标志,金殿采用了皇室建筑的最高形式——重檐庑殿的建筑形式,是武当山等级最高的古建筑,据《明实录》记载,金殿是在北京分块铸造成型,沿水路运至古均州,然后人力送上武当山铆合而成的,金殿除基座外,全部用铜铸鎏金,仅面饰鎏金,就耗黄金60公斤,金殿的面阔进深均为3间,高5.54米,金殿内供奉的玄武铜铸塑像,风姿伟岸,重达10吨,而他两侧有端宝奉册的金童玉女,贤淑俊仪,温文尔雅,擎旗捧剑的武士勇猛威烈,气势夺人,他们从姿态上看互相呼应,从表面上看性格鲜明,这组呼之欲出的铜铸鎏金像和金殿一起构成了明代铜铸艺术的最高水平,是我国古代建筑和铸造工艺的绝世之作,金殿左右还有签房等附属建筑,后面是父母殿。

  金顶历来有许多奇景,比如雷雨天气,金殿不受雷电的袭击,雷火在其四周燃起一团团火焰,殿内却风雨不进,这叫“雷火炼殿”还有“祖师映火”“雀不漫殿”“天柱晓晴”等奇观,好,在这里给大家5分钟的自由活动事件,然后我们下山继续赏景。

  从金顶到乌鸦岭的途中只有几处庙观,一时朝天宫,二是黄龙洞,还有榔梅祠等景观,朋友们,从这里过去,那里有一座气宇轩昂的建筑便是朝天宫,它上拱天柱峰,下瞰南岩宫。相传,朝天宫被视为“天界”,是天庭与人间的分界线,古时朝武当的信士到此,就相当进入了天宫的大门。因此,他们都要在这儿先礼拜后,再继续登金顶,走过天庭与人间的分界线,我们离人间也越来越近了,那里进去就是黄龙洞,黄龙洞在紫盖峰下,岩开一洞,时常吞云吐雾,紫气蒙蒙,洞内有一小巧别致的石殿,玲珑剔透,殿内供奉药王像,殿旁有一水池,水质甘冽清香。传说黄龙洞内的水可治百病,有兴趣的朋友可用手中的矿泉水瓶接一些圣水带给亲朋好友。

  后面的朋友跟上啊,这里就是榔梅祠了,全称“榔梅仙翁祠”,这里离南岩宫很近,就是南岩对面,元代有祠宇,毁于兵火,现在仅存砖石结构的正殿一间了。相传,静乐国太子修炼时曾灰心下山,经紫元君点化后,返山复修,经过此处,折梅寄予榔树,仰天誓曰:“予若道成,花开结果”。后,果如其言,榔梅被称为榔梅仙果,为武当山的稀有植物。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已经在乌鸦岭停车场了,刚才我们是从登到金顶的古神道下来的,从右边这条路进就是去南岩的路了,南岩是武当山36岩中最美的一岩。南岩宫,开始建于元代,现在建筑及遗址占地面积61187平方米,庙房83间,建筑面积3539平方米,好的,大家一边游览一边拍照,前方时一片废墟,以前是规模非常严谨的建筑群,可供僧人饮食起居及修身养性之用,后来屡遭战火侵袭,现在看到只是废墟一片了,请大家继续往前走,你们看这块岩石上刻有四个字,它是不同朝代的人用不同的字体写的,你们能猜出哪几个字是一个人写的吗? 对了,“康福宁”是嘉靖年间礼部尚书夏言所书,而“寿”字则是明嘉靖礼部儒士王顒所书,在这里拍摄只能拍到其中三个字,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这是因为它告诫人们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很完满,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些,左翼也是警喻我们凡事都要以平常心对待,世上没有圆满的事。大家看,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龙头香了,它面对金顶,背朝父母殿,直悬绝岩,长2.9米,宽0.3米,采用镂雕,浮雕等手法雕刻成两条龙及祥云,龙头上有一香炉供烧香祈愿时用,下面是万丈悬崖,曾有无数香客前来烧龙头香而不慎失足丧生,现在政府部门为了保护游客的生命安全在这里设栏加锁,大家可以到别的地方烧香,心诚则灵嘛!中午时间大家在乌鸦岭休息用餐,下午我们再游览紫霄宫和太子坡,现在大家自由活动,1点整在乌鸦岭用中餐。

  朋友们,从这里坐车到紫霄宫大约需要20分钟的车程,在这我只给大家简单介绍紫霄宫,具体情况由紫霄宫的徐主任为大家做详细的讲解,紫霄宫位于武当山神道旁边,将依展旗峰,面对照壁,三台,五老等诸峰,右边雷神祠,左边禹迹池,宝珠峰,它建于明永乐十一年,原建宫殿,亭台等860间,因此周围冈峦天然形成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明永乐皇帝封为“紫宵福地”,殿中供奉真武神老年,中年,青年塑像和文武仙人坐像,均为铜铸重彩,神态各异,是我国明代艺术精品,紫霄殿后面是父母殿,内供真武神,父母像和观音,三霄,松子娘娘等像,

  参观完紫霄殿,我们的缆车也驶向我们的最后一站,太子坡风景区,太子坡有四大特色分别是“十里桂花香”“一里四道门”“九曲黄河墙”和“一柱十二梁”,太子坡又名复真观,背依狮子山,对面千丈幽壑,右为天池,雨时飞瀑千丈,左为下十八盘,环境清幽,景色秀丽。相传,静乐国太子曾在这里修炼,故名太子坡,太子坡在明永乐十年(1412年)赦建,现存庙房105间,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是武当山建筑中规模较大的一座道教宫殿。

  太子坡到了,各位请抬头看,这座古朴的饰栏望柱石拱桥便是复真桥,我们从复真桥拾级而上,便会在一座耸立于云端的山门砖雕匾额上看到“太子坡”三个大字,大家往里看,两壁夹墙复道曲曲弯弯,犹如波浪起伏,宛似黄河九曲十八弯,所以这里就是太子坡别具特色的“九曲黄河墙”了,而我们从进门到出门,布局独特,有“一里四道门”的美誉,而且在这里告诉大家,今天下午特别还为各位安排了武当武术表演,大家知道,自古以来就有“南崇少林,北尊武当”之说,而武当武术更是闻名天下,当年武当道人张三丰修炼时看到蛇与鹤打斗的场景有感而发创造了太极十三式,使武当武术享誉全国,同时还有武当茶艺表演,欢迎大家免费品茶。我们继续游览,这就是古代木建筑杰作“一柱十二梁”,这根立柱独立支撑了十二根交错迭搁的梁。据说这根柱代表了明朝的武当道教就是国家的中流砥柱的意思。这“一柱十二梁”虽历经五百多年仍然保存完好,为中外建筑专家交口称赞。

  各位朋友,今天的武当一游让我们领略古代人在建筑上的高超技术,同时也让我们饱览了武当山的绝景秀色,聆听了武当山的动人传说,武当山的旅程也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即将落下帷幕,非常荣幸能与大家共同度过这个美好的时光,也欢迎大家再游武当山,到时我一定给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最后祝各位一路平安,再见!

  武当山导游词_2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是爱华旅行社的导游员,是你们这次武当山之行的地陪。我叫杨顺,大家叫我小杨就可以了。在这里我对大家光临道教圣地--武当山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我旁边这位是我们的司机王稳,王师傅有多年的驾龄,坐他的车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又快又稳,大家可以放心。我们两位将尽力为大家服务。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过得顺心,顺利。希望能用我们的热心、耐心和细心换来你的放心、放心。

  今天我将带大家一起游览武当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那里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道教文化。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相传为上古玄武得道飞升之地,有“飞真武不足当之”之谓,故名。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武当山位于湖北丹江口市境内。面临碧波荡漾的丹江口水库,背依苍莽千里的神农架林区。连绵400多公里。它山峰高耸,谷涧纵横,终年云雾缭绕,变化莫测。武当山有72峰,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其余各峰均倾向天柱,蔚为奇观。它犹如擎天巨柱,屹立于群峰之中,形成群山环绕的磅礴气势和四季如画的山水风光,达到了仙山楼阁的意境。

  自古以来,武当山便是道家追求仙境的理想之地。道教建筑遍及全山,规模宏伟。“山不封不名”。自东汉道教诞生以来,历代帝王曾数次在武当山举行封山仪式,武当山的名声日盛,明成祖时期一度曾位列五岳之上,有“大岳”之称。令武当山真正名扬天下的是一代宗师张三丰,他创立的武当派与嵩山少林派齐名。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称。武当的风景兼泰山之雄、黄山之奇、雁荡之幽,北宋大书法家米弗将之誉为“天下第一山”。这里风景秀丽,四季景色各不相同:春天繁花似锦,夏季高山耸翠,秋天金桂飘香,冬季白雪皑皑。不管我们什么时候来,都能欣赏它美的一面。

  武当山古建筑始建与唐朝,宋、元两代均有重修,在明代达到鼎盛埋藏,其整个建筑按照“真武修仙”的道教故事而设,因山就势错落有致,巧妙布局,鬼斧神工。有的建于高山险峰之颠,有的建于悬崖绝壁之内,有的在深山丛林之中,达到了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被誉为“我国古代建筑成就展览”。

  武当山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道教活动中心,使武当山名扬天下最主要有两点,一是浓郁的道教文化及各处宫观中丰富而精致的铜铸文物,二是素有“北宗少林,南尊武当”之说的武当内家拳法。

  现在我们所处的就是武当山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金殿,金殿坐西朝东,建于明朝永乐年间,面阔进深均为三间,檐柱、门窗是仿木结构建筑,屋脊上装饰有龙、凤、鱼、马、狮等仙人和鸟兽图案,形象生动逼真。下有圆柱12根,都是莲花柱基,斗拱飞檐,结构精巧,额坊及天花板上都雕刻着流云、旋子等装饰图案,线条柔和流畅,殿基为精雕的花岗岩砌成,四周装饰华丽的白石花雕栏杆,愈发显得凝重庄严,殿内的神案供器、几案和陈设也都是铜制品,中间宝座上供奉的是真武大帝坐像,身着战袍,披头散发,打着赤脚,体态微胖,据说这尊真武大帝像是由一名高丽族的工匠根据明成祖朱棣刚洗完澡在澡堂内接见他时披头散发、打赤脚的形象而塑造,朱棣看了很满意,所以武当山有“真武神永乐像”之说。这尊真武像仪容端正,衣纹飘动,庄严肃穆。两旁侍立着的是金童玉女,一人捧着书册,一人拿着宝器,神情拘谨肃穆,在两厢并立的是水火二将,勇猛威严,表情各不相同。这组铸像刻画细腻,性格鲜明,被誉为我国明代铜铸艺术的瑰宝,神案下供的玄武,俗称“龟蛇二将”,蛇绕龟腹,翘首相望,生动传神,巧夺天工。

  殿内金匾上“金光妙相”四个大字是清朝康熙皇帝的手书,殿中藻井上悬挂一颗铜铸的鎏金宝珠,相传此珠能镇住山风,不让它进殿门,确保神灯长明不灭,故名避风珠,说来也巧,半云半雾的天柱峰,日日夜夜刮大风,常常刮得地动山摇,可金殿内却十分平静,灯火笔直朝上,不摇不晃,连歪都不歪一下,点上香,香烟直上,传说这就是避风珠针住了山风,使风进不了殿门。

  其实啊,这种奇妙的现象不是什么避风珠的作用,而是我国古代工匠的高超的技艺和智慧的结晶,在铸金殿的时候,要考虑精密铸件的热胀冷缩系数,并且要把缝隙焊得严实,只留一个殿门,这样殿内外的空气不流通,当然可以保证神灯的长明不灭。至今殿外山风呼啸,殿内灯火一丝不动,眼看到大雪要飘入殿内,可是到门口却被顶了出来。

  金殿两旁的配房,左边是签房,供信徒抽签,占卜吉凶祸福,右边是印房,是过去盖“神功”大印的地方,神印上刻有“诸天大法主宝”的字样,传说是代表上天的旨意,能降福消灾,殿后为父母殿,供奉真武大帝的父母。金殿前是“金钟玉罄”两楼,雄伟壮观不减当年,是明嘉靖四十二年有青铜铸造而成,击它能发出铿锵悦耳之声,像金声玉振一样,二十多里外的地方都可以听得到。

  金殿如此雄伟,我想各位也许就有个疑问了,这金殿究竟用了多少铜,有多重呢?其实啊,金殿全殿重达八十多吨,是我国现有的最大的铜建筑物,殿内铸像和器物用去二十一吨精铜和三十公斤黄金,仅真武大帝坐像就达十吨,金殿的铜铸构件是在北京铸造而成,然后用大型的马车和船只运到武当山的,再将数以千计的铜铸部件卯榫安装焊接而成,虽然严丝合缝,但也留有恰当的间隙,以应对建筑部件的热胀冷缩。

  铜件外鎏金,虽然经历了五百多年的风雨雷电侵袭,却几乎无损,至今仍光彩夺目,金碧辉煌,大家看这是一块金砖,传说是当年修建金殿时剩下的一块黄金。

  金殿的全部建筑,堪称我国铜铸艺术珍品,是我国古代建筑和铸造工艺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一座无价之宝,八百里武当山富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处处充满了魅力,不愧为天下名山!

  好了各位朋友,关于武当山呢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一点印象,不详尽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海涵。

  武当山导游词_3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相传为上古玄武得道飞升之地,有“非真武不足当之”之谓,故名,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武当山位于湖北十堰市丹江口市,它最早的寺观为唐代所建,明永乐年间,明成祖在京建完故宫后,由工部侍郎郭瑾率原班人马,浩浩荡荡开进武当山,共建造7宫,2观,36庵和72崖庙等建筑群。

  武当山,自古以来就是天下名山。它在湖北省北部,北通秦岭,南接巴山,连绵起伏,纵横400多公里,有72峰,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其余各峰均倾向天柱,蔚为奇观。宋代书法家米芾曾为武当山写下了刚劲有力的“第一山”三个大字。作为旅游胜地,武当山主要有三方面的特色。

  武当山上有宏伟的古建筑。据说,在建筑的规模上,超过了五岳。早在1300年前的唐代贞观年间,武当山即兴建五龙祠,宣扬道教。以后道教逐渐增多,武当山便成了道教名山。

  历代以来,许多著名道家如周之尹喜、汉之阴长生、晋之谢允、唐之吕纯阳、五代陈抟、宋之寂然子、元之张守清、明之张三丰等均在武当山修炼过。其中,张三丰把道家的太极阴阳与武功相结合,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创立武当拳派,一时名振天下。

  元朝末年,武当山上的古建筑大部分毁于兵乱。目前山上的宫观多为明代所建。现存的主要建筑有金殿、紫霄宫、遇真宫、复真宫、玉虚宫等。

  武当山北通秦岭,南接巴山,号称“八百里武当”。整个武当山包括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十一洞、九井、九泉、十池、三潭等自然景点,“七十二峰朝至尊”,即七十二峰都朝向海拔一千六百一十二米的天柱峰,形成武当山独特的奇丽山色。

最热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