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也曾以貌取人
澹台灭明祠
这个典故出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孔子有许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叫宰予,口才很好,刚开始孔子对他的印象特别好,但后来发现他十分懒惰,经常在白天睡大觉。孔子说他“朽木不可雕”。后来宰予参与作乱,被杀死。
孔子另有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字子羽),长得体态不雅,相貌丑陋,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从来不去巴结公卿大夫。后来,追随他的学生有三百人,他的声誉传遍四方。
孔子听说了,感慨地说:“我凭言语判断一个人的品质,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凭相貌判断人的品质,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以貌取人”是指根据一个人的外貌来评判一个人的才能。
聚米为山
聚米为山出自于:《后汉书马援传》:
“援因说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势,兵进有必破之状。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帝曰:‘虏在吾目中矣。’”
解释为:
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统一了中原,西部的隗嚣拥兵自重,与刘秀势不两立。刘秀准备派兵攻打,但还有些犹豫不决,刚投奔过来的大将马援认为隗嚣将帅不合,出兵必胜,他用米堆积成西部地形,指画进兵线路。刘秀顿时感觉胜利在望。
马援的做法可谓一开沙盘模型部署和指挥战争的先河。此后,聚米为山成为了用兵布阵的典故。
唐朝韦应物在诗篇《酬豆卢仓曹》中写道:“运筹知决胜,聚米似用兵。”宋人刘鹭《旧将》诗写道:“囊沙泽畔知兵法,聚米山前识阵形。”
举鼎绝膑
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记载:“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
典故故事:
秦武王,(前329年—前307年)。前310年秦惠文去世,武王即位。秦武王身高体壮,力气非常大,喜欢习武,他特别重视军事人才,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等人都因此做了大官。
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秦国开始设置将军一职。武王素有逐鹿中原,问鼎周天子之志。就在这年,年轻的武王带着他的力士到了洛阳,问鼎周天子。周赧王又恐又怒,命人取龙文赤鼎,激武王举鼎。武王估摸着可以举起来,想以举鼎之威震慑周赧王,力士孟说也附和,想和与武王比试一番。然后武王先举鼎。没想到周赧王使诈,这龙文赤鼎含有大量黄金,比普通的青铜鼎要重很多。武王奋力举起,但终因龙文赤鼎过重,结果两目出血,折断胫骨。到了晚上,武王气绝生亡,年仅23岁。周赧王闻报大惊,亲往哭吊。右丞相樗里子追究责任,将孟说五马分尸,诛灭其族。
寓意:
后常以“举鼎绝膑”为力小不胜重任的典故。义与“自不量力”相近。梁启超在《论教育当定宗旨》中有一句:“然以一政府抗世界之大逆流。恐不免举鼎绝膑之惨。”指某种行为、举动将遭致必亡必败的意思。
君子固穷
君子,有教养、有德行的人。
固,坚守。
穷,与“达”相对,义近“无路可走”。
君子固穷一词语出《论语卫灵公》: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退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意思是:孔子一行在陈国断粮,随从饥饿得病,不能行走。子路愤愤地说,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只有君子才能安守穷困。
寓意为君子在困窘之境能固守其道。“君子固穷”,贫穷是没有罪的,反而,君子能够在贫穷的时候坚守节操是可贵。作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在“穷”的时候应该做到“独善其身”,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与道德操守,不随波逐流,“不为五斗米折腰”;“达“的时候要有“兼济天下”的.广阔胸襟。我们常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为何能坦荡荡,我想这是因为真正的君子能够做到“君子固穷”而能心中坦荡。
枯鱼衔索
释义:
枯鱼:干鱼。衔:含。索:绳子。枯鱼衔索的本意是,串在绳上的干鱼。形容事物存在的日子已经不多。
有两篇文章直接用“枯鱼衔索”。《孔子家语·致思》节选:
子路见于孔子曰:“负重涉远,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不择禄而仕。昔者由也,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复得也。枯鱼衔索,几何不蠹;二亲之寿,忽若过隙。”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翻译成白话文——子路拜见孔子说:“背负重物走远路,就不会选好地方才休息;家中贫穷赡养父母,就不会计较俸禄厚薄才做官。过去仲由在侍奉双亲的时候,常吃粗劣的食物,为了父母到百里之外去背米回家。父母去世后,我南下楚国做官,随从的车辆多达百乘,积蓄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的垫子有好几层,排列开大鼎吃饭,可我仍想吃粗劣的食物,去为父母背米,却已经没有机会了。将干鱼串在绳子上,不生蠧虫能有多久;父母的寿命,恍若白驹过隙般短暂。”孔子说:“仲由侍奉双亲,可以说是在父母生前尽了全力,去世之后倾尽了哀思的人啊。”
“负米”表示外出求取俸禄钱财等以孝养父母。后人多引用,如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枯鱼衔索,几何不蠹。二亲之寿,忽如过隙。”
宋·司马光《送伯淳监汝州酒》诗:“惟知负米乐,不觉抱关卑。”清·钱泳《履园丛话·碑帖家刻》:“乾隆五十三四年间,始出门负米,初为毕秋帆尚书刻《经训堂帖》十二卷,又自临汉碑数种。”
寓意:
侍奉双亲应当趁他们健在的时候,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足,都应当尽心尽力。如果想等条件好了再奉养他们,那时他们很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即使想再回到从前过苦日子也得奉养双亲的日子,也不可能了。
屠龙之技
【原文·出处】
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庄子列御寇》节选
【译文·故事】
朱泙漫向支离益学习屠龙的技术,耗尽了千金的家产,三年后技术学到了手,却没有机会施展这样的技巧。
【释义·点评】
屠:宰杀。
殚:竭尽。
这是庄子在《列御寇》中讲的一个寓言故事。龙本就是虚无飘渺的东西,朱泙漫向支离益学习的是宰杀龙的技术,所以学成以后却没机会施展,到哪去找龙呢?所以,学习应该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脱离了实际的本领再大也没有用。
成语“屠龙之技”或“屠龙之伎”即出自这个故事,比喻技术虽高,但无实用。唐·刘禹锡《何卜赋》:“屠龙之技,非日不伟。时无所用,莫若履豨。”
【这几个成语的出处及寓意】相关文章:
成语亡羊补牢出处06-28
心旷神怡成语的出处06-19
成语解释及出处09-01
熟能生巧成语出处06-29
成语同舟共济的出处及意思03-27
强食弱肉成语出处06-28
有教无类成语出处06-28
无冬无夏成语出处06-28
反老还童的成语出处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