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课《草原》的内容

2022-09-06 课文大全

  《草原》是现代作家、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已选入人教版新课标(老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课和教育部统编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课。文章主要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主客联欢图这三幅生动的画面。作者在最后引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课《草原》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课《草原》的内容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为。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总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要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拓展

  草原阅读答案

  黄昏时分,我独自漫步在草原上,肌肤触摸着空气的温润和花草的清香,身体被视线牵动着转了一圈儿,然后便静静地立在了那里。

  此刻,周围没有一个人。任何肉眼可以捕捉到的活物都没有。目光漫向天际。天边,最后一抹玫瑰色云霞正在一点一点地淡下去,最后完全消失了。夜,抖开黑色的大幕,开始收拢天地,月亮迫不及待地从草天连接处探出头来,像个童贞的小姑娘,越过地平线,渐渐地往上爬着,不一会儿,便明丽大方起来。一个满月,圆润,恬静。随后只见她轻轻地甩了一下衣袖,那月光便一泻千里,为草原铺上了一床银色的被子。

  溶溶月色,从发梢到脚趾,柔和而均匀地抚摸着我身上的各个部位,同时也轻轻地拨动着我的心弦,带给我一种崇高而宁静的感觉。我兴奋得简直不知所措。第一次独自一个人在草原上赏月,沉浸在无边的月色里,好像是吃了一个水蜜桃,甜蜜中透着一种舒坦和惬意。 草原上的月光,是由纯洁、希望和喜悦组成的,释放着一种特别的光明。

  看不到一棵树。只有洁白的蒙古包,像一朵朵白莲花似的散落在将要入睡的草原上。脚下,毛茸茸的草地,一直绵延到天际。月光无遮无拦,直射到地上,体贴而大方。不象城市。在那里,她不像路灯那么让人看重,只能穿梭于高楼大厦之间,忽隐忽现,一波三折,让人觉得恍惚。

  像是被包裹在润泽里的一只茧,我在明亮中享受着温暖;又像是置身在一个偌大的密封着的光圈中,只见光明,听不到一点声音。驻守在耳边的,只是自己轻微的呼吸和坦荡的心音。心田异常平静,一如晶莹的月光一样。

  眼前亮亮的。俯下身去摸一摸那些草尖。草们齐刷刷地昂着头,挺起身子,透着一脸的光彩和兴奋,比白天里还要精神。它们簇拥在一起,成就了一块天然的大草甸子,温暖,厚实,像一张睡床。倘若有哪个疲倦的路人躺下来歇息一会儿,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它引入梦乡的。

  风,一改野惯了的性子,努力地克制着,缩头藏脚地躲在一边,温顺得简直像一只猫,连经过身边的美味都不去撩一下眼皮,大概就为了这皎皎月色不被暗淡和戳伤。星星好像在围着月亮打盹儿,其实,它们根本不犯困,而是在陶醉,此刻,它们正在接受月光的洗礼。要不,哪会是这么一副娇柔体贴的样子!

  草丛中,立着一株芍药,沐浴着月光,心情极好地坦露着笑脸。鹅黄色的花瓣上,像是涂了一层牛乳,抑或是罩着一层薄薄的轻纱。视线即刻被抢了过去。一股香味儿扑鼻而来,鼻翼迅即被掀得大大的,贪婪地嗅着,嗅着,一边嗅,一边张大眼睛寻找着。哦,是几棵沙葱,淡紫色的花儿,在月光下摇曳着,鼻尖挨上去,浓烈的花香即刻便舒舒地浸入了肺腑。沙葱周围,红的,黄的,白的,蓝的,紫的,各色各样的花儿,都尽情地释放着自己的芬芳。草原被放进了香笼里。

  真想借着月光,采一些花儿,制作一个香袋,把群花的芬芳和馨香永远珍藏在心底,还有这皎洁的月光与这诗意般的宁静。可是几次张开的手又轻轻地缩了回去。在美好的面前,贪婪总是表现得特别小心。

  忽然,草丛中响起“叽”的一声,但是很快地就又恢复了先前的寂静。大概是一只熟睡的百灵蘸着月光在做梦吧?稍后,一只硕大的山叫驴子突然从旁边窜了过来,大摇大摆地向前走去。噢,原来是它呀!我差点叫出声来。这高傲的家伙,它怎么也跑到这儿凑热闹来了?莫非它也让月光给陶醉了?

  有月光的宠爱,附近的水泡子如同一块硕大的金子,闪闪发亮,草原好像装上了一面镜子,又像是生出一只硕大的眼睛。月亮在水中端详自己,就知道了自己的美丽。而那泓水,也获得了一份特殊的景致;水色,月光,相互之间不知是谁映衬着谁,也不知道谁更美丽些。 不久,喧腾了一天的草原睡着了。当它进入梦境后,那些牛、马、羊呢?还有百灵鸟、昆虫们呢?它们上哪儿去了?给牧人圈起了吗?被草棵绊住了吗?遥望天宇,月亮用清澈的笑靥守望着夜幕下的草原。哦,它们也都睡去了,甚至连忠实的牧羊犬,此刻也紧紧地贴在牛羊们的身旁,眯起了警惕的眼睛,只把宁静、温馨、和谐留给了草原。

  不知什么时候,附近多了一对年轻的恋人,依偎在密匝匝的草丛中,卿卿我我,细语呢喃。美好的月色笼罩着他们,花香弥漫开来,在她们的周围幸福地流泻着。月下老人张开明亮的眼睛,亲历着又一枚罗曼蒂克式的人生甜果,无意中,又证实了一次伟大的人间爱情。 记忆开始活动。浮泛在它上面的许多事物,都和月光不无关系。儿时,在葡萄藤架下,听姥姥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月光在头顶织成一个水帘;夏夜,隔着窗户与小伙伴儿们嬉戏,窄小的窗台上,有月光陪伴着;曾几何时,月光把故乡门前潺潺的流水送向远方,也送走了我;饥馑之年,借着月光,我从收获过的麦田里捡回了温饱;心花烂漫的岁月,在隆隆的机声中,看麦粒在月光里飞溅 如今,岁月的长河逐渐流向远方,可如水的月光依然执着地驻守在心头,怎么也理不断。

  “草原夜色美”耳边响起了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的歌声。她在唱这支歌的时候,心头一定荡漾着草原上的月光,要不,她的音域不会那么浑厚,宽广,歌喉也不会那么绵长,高亢。

  月光下的草原就这般光明,这般磊落。在这里,看不到阴郁,看不到晦暗,也没有浑浊;只有透彻的干净、清澈的爽朗以及旷壮的澄明。世俗的烦恼,生活的冗杂,还有虚伪、奸诈和丑恶等等,这些人世间的卑劣,都让这光明给一点不剩地融化了。

  此时此刻,真想化做一棵草,一朵芍药花,一只百灵,给草原增添一抹光彩;或者化作一滴水,一缕风,一片云,与草原紧紧地融为一体

  如果我们有高远的追求,如果我们有明确的目标,如果我们有远大的理想,那就让光明——流泻在草原上的光明——去作我们生命的底色吧!

  阅读题目

  14、作者笔下黄昏时分的草原具有怎么样的特点?(6分)

  15、在文章第2段中,作者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写草原的月色?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7分)

  16、作者对童年时月光下生活场景的回忆和对草原月色的抒写,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17、有人认为,第9段关于“硕大的山叫驴子突然从旁边窜过来”的描写,与整个草原宁谧的环境不协调,建议删去。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4、

  (1)空气温润、清香

  (2)视野开阔、旷远

  (3)四野宁静、安谧

  15、作者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月色。把迫不及待地从草天连接处探出头来的月亮比喻成充满童真的小姑娘,表现了初升月亮的动感和月光的淳朴;用“明丽大方”“轻轻地甩了一下衣袖”等词语赋予了月亮以人性,表现了月光的明丽,生动而形象。

  16、

  (1)对童年时月光下生活场景的回忆,寄托了作者对月光下美好、欢乐、天真的童年生活的向往。

  (2)对草原月色的抒写,寄托了作者对月色笼罩之下的草原的热爱之情,也寄托了作者对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自己的人生追求,像草原月色一样坚守自己生命底色的操守的赞美。

  17、示例:不同意删去。因为描写“硕大的山叫驴子突然从旁边窜过来”,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从而衬托出草原的宁静。因而,与草原宁谧的氛围是吻合的。(此题为开放题,若答“同意删去”,言之成理也可)

  • 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课《草原》的内容】相关文章:

草原课文的内容11-05

五年级语文下册《草原》课文解读12-10

草原课文内容11-16

草原的课文内容11-16

草原这篇课文的内容11-15

草原课文内容资料11-16

草原课文的主要内容08-30

《草原即景》课文内容11-03

课文《草原》的主要内容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