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教学课件

2021-03-31 教学课件

  儿科护理学教学课件的内容如下:

  【教学目的】

  1、知会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儿科护理 学的发展与展望。

  2、掌握儿科护理特点、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的概念和特点。

  3、熟悉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儿科护士的角色和素质要求。

  【教学内容】

  1、儿科护理学的概念、任务和范围。

  2、小儿护理的特征。

  3、小儿年龄的分期。

  4、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趋势。

  5、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1、儿科护理特点

  2、小儿年龄分期、各年龄期特点及各期护理重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提问、多媒体互动式型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问题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儿科护理学呢?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儿童保健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和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五官端正、身材匀称,特别是在实行计划生育、只生一个孩子的今天,更盼望有一个健康的儿童。如果一个家庭生了一个畸形儿,家里人背包袱,也影响我们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作为医务人员,我们的责任就是生一个,活一个,活一个, 壮一个,这样才能使千百万儿童健康成长.这就要求我们学习好儿科护理学。另一方面,儿科护理学是临床专业课,是护理专业的学生必修课程之一,与内科、外科、妇产科护理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也是护士执业考试的必考科目。从小的方面来说,学好儿科护理学对你们自身也是非常有好处的,你们也会为人父母,那么当你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你们就知道怎样科学抚育孩子,孩子出现了情况,怎样处理。

  什么是儿科护理学呢?从这门课程我们可以学到哪些知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在本次课中我们主要学习什么是儿科护理学,其任务范畴,儿科护理特点、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的概念和特点。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儿科护士的角色和素质要求。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展示目的要求

  1、了解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儿科护理 学的发展与展望。

  2、掌握儿科护理特点、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的概念和特点。

  3、熟悉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儿科护士的角色和素质要求。

  学习新课(提问:在你们的印象中儿科护理是不是就是护理生病的孩子) 一: 定义: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保健、疾病防治及护理,以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学科。(解释生长发育(体重、身高)、保健(合理喂养、卫生习惯、加强安全、运动、爱护眼睛等)、疾病防治(预发感冒、传染病等)及护理),服务对象是从胎儿时期直至青春期。

  二:儿科护理学的任务

  是从体格、智能、行为、和社会等各方面来研究和保护儿童,充分利用先进的医学、护理学及相关学科(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对儿童提供综合性、广泛性的护理,以增强儿童体质,降低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疾病治愈率,保障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提高人类整体健康素质。

  宗旨: 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健康

  近期任务: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实施系 统的整体护理,降低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

  远期任务:全面提高儿童整体素质(身体素质,能力素质,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等)

  三: 儿科护理学研究的范围

  凡涉及儿童时期健康和卫生的问题都属于儿科护理学的范围,包括儿童生长发育,正常儿童身心方面的保健,儿童疾病的防治与护理。

  年龄范围:精卵细胞结合--青春期结束(约18 ̄20岁)我国卫生部规定的临床服务对象:出生至满14周岁

  内容范围:1. 正常小儿身心方面的保健和健康促进

  2. 患病小儿的护理与疾病预防

  3. 与儿童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广泛联系

  四:儿科护理的特点:

  儿童是一个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机体,由于小儿的年龄跨度大,在解剖、生理、病理、免疫、预后、预防等方面与成人不同,各年龄阶段的小儿之间也存在差异。所以我们要掌握小儿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

  1.解剖特点:随着体格生长发育的进展,小儿外观不断变化,如体重、身长、头围、胸围等的生长,身体各部分比例的改变等;小儿各器官的发育亦遵循一定的规律,如骨骼的发育、牙齿的萌出等.因此护理人员应遵循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规律,正确对待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特殊现象,以正确鉴别正常与病态现象.护理人员应将小儿生长发育规律渗透在护理工作中,如新生儿和小婴儿头部比例相对较大,颈部肌肉和颈椎发育相对滞后,抱婴儿时应注意保护头部,平卧时在其肩下垫软枕抬高2-3厘米,使颈部稍后伸至中枕位,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新生儿胃呈水平位.奶后易溢乳,因此奶后应将小儿竖立并轻拍背部直到打嗝后再放下,最好取右侧卧位.小儿髋关节附近的韧带相对松弛,臼窝较浅,易发生脱臼及损伤,护理动作应轻,避免过度牵拉.小儿骨骼比较柔软并富有弹性,不易折断,但长期受压易变形。

  2.生理特点:

  (1)小儿年龄越小,生长越快,所需营养物质和液体总量相对比成人高(婴儿热量需要110kcal/kg,成人60kcal/kg,水需要量婴儿150ml/kg,成人40-15ml/kg)

  (2) 不同年龄小儿的生理、生化正常值各不相同,心率、呼吸频率、血压、血

  清和其他体液的生化检验值等随年龄的变化而改变。(举例心率 呼吸 血压 红细胞,小儿与成人不同点)

  (3)婴儿代谢旺盛,消化功能及肾功能差,故比成人容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腹泻时易发生脱水,低钾血症,)

  (4)我们只有熟悉这些生理变化特点才能正确的对待临床出现的问题,并做出正确的判断,给予正确的诊疗护理.

  3.病理及临床表现方面 小儿病理变化、疾病种类及临床表现与年龄有关,同一致病因素,小儿与成人不同,甚至不同年龄小儿的病理反应和疾病过程会有相当大的差异.如幼儿稍受疾病的.刺激,即可出现异常血象,甚至肝、脾肿大.婴幼儿患肺炎多是支气管肺炎,而青少年和成人多见于大叶性肺炎.维生素D缺乏时婴儿易患佝偻病,而成人则表现为骨软化症.(临床表现方面举例:新生儿肺炎与年长儿肺炎临床表现不同点)

  4.预后方面:小儿患病时起病急,变化快,病情转归有正反两方面倾向.从正面而言,如诊疗及时、有效、护理恰当,疾病恢复快.由于小儿修复和再生功能旺盛,后遗症一般较少.从反面而言,小儿病情危重可能在未见明显临床症状时既发生猝死,因此,小儿患病时应严密监护、随时发现病情的微小变化,做好随时积极抢救的准备.(举例:8岁小女孩)

  5.免疫与预防方面

  (1)小儿出生后6个月内.因从母体获得特异性抗体IgG,暂时形成被动免疫,很少感染麻疹等传染病.但3-5个月后逐渐下降,而自行合成IgG的能力一般要到6-7岁时才达到成人水平。

  (2) IgM不能通过胎盘,故小儿易患革兰阴性细菌感染. SIgA缺乏,易患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

  (3)小儿皮肤粘膜娇嫰,淋巴系统发育不成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不如成人健全,因此护理中应注意消毒隔离以预防感染.

  (4)开展计划免疫和加强传染病管理降低小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6.心理行为发育方面身心未成熟,依赖性强

  (1)身心发育和生理功能一样也要经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2)小儿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也是受教育最佳的时期;但小儿往往缺乏适应及满足需要的能力,依赖性强,多不能合作,尤其在患病时更需要特别的保护和照顾。

  (3)小儿心理发展过程要受家庭、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因此护理中应以小儿及其家庭为中心,与小儿父母、幼教工作者、教师等共同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促进小儿身心健康成长,提高人口素质.

  五.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护理方面: 三分医疗,七分护理

  如果护理不当会给患儿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作为一个儿科护士应有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心理素质,全心全意为病儿服务。在护理中应该以:

  1、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

  2、实施身心整体护理。

  3、减少创伤和疼痛。

  4、遵守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

  六.小儿护理特点

  1评估难度大 ①健康史资料收集较困难。 ②体检不配合。 ③标本采集及其他辅助检查多数不会配合。

  2. 观察任务重 小儿不能及时、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痛苦,病情变化快,处理不及时易恶化甚至危及生命。故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力。

  3.护理项目多 小儿自理能力较差,护理过程中有大量的生活护理和教养内容,同时,要加强安全管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4.操作要求高 小儿认知水平有限,护理操作时多数不能配合,操作难度大,对护士的操作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七.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不同年龄时期的小儿在解剖、生理、病理、心理和社会行为等方面各具特点,为做好小儿保健工作,人为地划分为7个时期。

  1.胎儿期:从受精卵的结合开始至小儿出生为止。约40周.临床上将胎儿期分外3个阶段:妊娠早期:此期约12周,此期是生长发育十分重要的时期,如受感染,放射线,化学物质,或遗传等不利因素影响,胚胎发育受阻,可导致流产或各种先天畸形,甚至胎儿夭折.妊娠中期:自13周-28周(共16周)此期胎儿迅速成长,功能逐渐成熟,至多8周时,肺泡发育基本完善,已具备气体交换功能,出生者存活希望较大..妊娠后期:自29周-40周.此期胎儿以肌肉发育和脂肪积累为主,体重增加快,出生后大能存活.

  主要特点:生长发育迅速,完全依赖母体,孕母状况对胎儿发育影响极大。 保健要点:加强孕期和胎儿保健

  2.新生儿期 从脐带结扎至生后满28天。围生期:胎龄28周至生后7天。(我国)此期包括胎儿晚期、分娩过程和新生儿早期.国际上常以新生儿期和围生期死亡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卫生保健水平的标准.

  主要特点:胎儿离开母体开始独立生存,生理调节及适应能力差,免疫力低,易患窒息、感染等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约占婴儿死亡率的1/3-1/2,尤以新生儿早期为高。

  婴儿死亡率:是指每1000名活产婴儿中在一岁以内的死亡人数。国际上通常以其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卫生水平的指标。

  保健要点:加强保暖、合理喂养、预防感染。

  3.婴儿期:从出生至满1周岁。

  主要特点:生长发育迅速,对能量和营养尤其是蛋白质的需要量相对较大,但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完善,易发生消化紊乱和营养不良;被动免疫渐消失,主动免疫不足,易感染;运动功能和感知发育快,条件反射渐形成。

  保健要点:提倡母乳喂养及科学喂养;完成基础免疫程序;预防感染;加强锻炼;培养良好习惯及早期智能开发。

  4.幼儿期:从1周岁后至满3周岁之前。

  主要特点:体格发育减慢;活动范围渐广,智能发育快,言语发育快;对危险的识别能力不足,易发生意外伤害;饮食已从乳类逐步过渡到普食。

  保健要点:加强安全护理;促进言语和智能发育;合理喂养;加强预防接种;早期教育,培养习惯和人格。做好安全监护,避免意外.

  5学龄前期:从3周岁后至6 ̄7岁入小学前。

  主要特点:体格发育稳步增长,智力发育趋完善,好问,个性开始形成;共济运动发育较好,模仿力强;开始出现免疫性疾病。

  保健要点:促进智力发育,满足求知欲;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习惯和个性;预防免疫性疾病及意外伤害。

  6学龄期:从入小学起至青春期前。( 6~7岁至12~14岁)。

  主要特点:体格发育稳步增长,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发育已接近成人,智力发育逐步成熟,是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时期。

  保健要点:保证足够营养和睡眠;保护视力和牙齿;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势;防止心理和行为问题。

  7.青春期: 从第二性征出现至生殖功能基本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女孩11~12岁至17~18岁、 男孩13~14岁至18~20岁。是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时期。 主要特点:体格发育明显加速,生殖系统发育日趋成熟;生理上成熟而心理上不成熟,情绪、情感及日常行为等易出现问题。

  保健要点:保证营养,加强体格锻炼,加强生理、心理卫生和性知识及法律教育,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儿科护理学教学课件】相关文章:

关于儿科护理学的测试卷07-25

护士资格考试备考要点:儿科护理学02-28

护士资格考试备考要点儿科护理学03-01

2018年护士儿科护理学资格考试资料04-10

《乞巧》教学课件06-25

a拼音教学课件04-11

元旦教学课件04-08

《匆匆》教学课件04-08

写字教学 课件04-06

音乐教学 课件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