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作文

2022-04-11 重阳节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重阳节的作文6篇,欢迎大家分享。

重阳节的作文 篇1

  汽车载着我们,穿过老沱桥,沿着去碑木的公路飞驰。远远的,我看见一个塔尖,那就是我们去的目的地——高寺塔。

  下了汽车,高寺塔在我的眼前更清楚了,可以看见塔有几层,但看不见塔基。为了看清高寺塔的真面目,我们开始向高寺塔进行。一路上,一群小鸟看见我们,叽叽地叫起来。竹子摇摆着身躯,发出沙沙的响声,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来到塔下,可以更清楚地观察高寺塔了。塔共有十层,大约有二十米高。整个塔的形状像八角楼,一层比一层小。塔是用石头一块一块堆砌成的,古时没有水泥,又没有现代化的工具,不知人们用了多少心血才建成的!我真佩服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和才能。我急不可待地爬塔,想去看个究竟。于是我迈开双脚走在最前面。

  塔的梯子成螺旋状,顺着塔壁一层一层往上绕行。塔里光线很暗,梯子是用石头铺成的,又徒铀窄,只能一人走。我小心翼翼地扶着那墙壁,一步一步往上爬。爬到顶层,已经是上气不接下气了。

  我来到塔前,向下一望,整个内江城尽收眼底。我看见宽阔的马路变成了狭窄的小路,弯弯曲曲的沱江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美丽极了!

  太阳偏西了,我一步一步慢慢地往下走,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高寺塔。

重阳节的作文 篇2

  来到敬老院我们按照辅导员的吩付在敬老院门前的大空地集合,然后提着抱者花花绿绿的营养品和日常用品走向公公婆婆们。公公婆婆看了我们后,心花怒放,立刻排成两队队伍欢迎我们。好象当我们是他们的孙子了。

  后来,红十字会的一位阿姨和华润超市的一位哥哥姐姐们还有我们学校的校长轮流上台演讲。最受人欢迎的要数华润超市的一位哥哥了!

  他冲冲忙忙地上台说了几句祝福的话,就说“拜拜”了。逗地大家哈哈大笑。演说就暂告一段落。

  我们非常醒目,立刻把礼物交给了公公婆婆,而且我还对我前面的一位老公公说了一段祝福的话:“祝老公公老当益壮,身体健康”呢!

  老公公听了乐呵呵的好象十分开心。为了哄公公婆婆开心,我们几个同学找到一位走路不便的老婆婆,和她聊天,给她按摩,听她讲故事。虽然讲的是那些老掉大牙的故事,但是仔细一听,故事里蕴含着老婆婆的热情和好客,使我百听不厌。

  快乐的时间过得真快啊!

  我们要回去了。一路上,我没有了像刚才来老人院时的兴奋,心里好像有什么想不通似的:我看见东城敬老院里的孤寡老人,触景生情,担心我老了之后也会在那里安家,没有亲人来看望,每天孤孤单单,生不如死。不过,经过一会儿思考我那个想不通的事情已想通了。现在老人院的工作人员已经改变了很多,对公公婆婆像对自己的父母一样好,所以,我又恢复来时的心情,和朋友聊天、歌唱……

重阳节的作文 篇3

  今天早上,我看到妈妈的手机屏幕变成了菊花,上面有“重阳”两个字。我很好奇就问妈妈这是什么意思。妈妈告诉我,“重阳节”也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就像“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一样。

  据说古时候六定为阴,九定为阳,而正好农历九月初九是两个阳,所以叫重阳节。古人在这天都会登那里最高的山,把株萸插在高山上就是为了保佑平安,也是为了驱邪,还要喝菊花酒。

  现在国家规定了这天是“敬老节”我们要大家在这天都要尊敬老人、爱护老人、帮助老人。我们虽然年龄小,但是也不甘示弱,我们可以从一点一滴做起。

  我想起了妈妈教过的一首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株萸少一人。

重阳节的作文 篇4

  金秋送爽,又逢重阳。傲然绽放的菊花,清香入鼻的陈酒,闲庭信步老人的笑声——迈步在街头巷间,感受这浓浓的秋意,心头涌起的是那份深深的思念。

  想起正值黄昏岁月的双亲,从记忆中升起生活往景,那温暖的唠叨,那家常的饭菜,那缝制的衣裤……此时,我的心中满是牵挂,他们那岁月浸染的双鬓,是否多添了几根白发?布满老茧的双手,是否还那样有力?曾经为我遮风挡雨的身体,又向前弯曲了几度?每念及此,心中不由戚戚。重阳时节,谁又能不感怀养育之恩、抒发思念之情?

  偕老登高赏景,饮菊花美酒,享天伦之乐!古人的美文佳作传递了重阳节蕴涵的温馨亲情。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牧的“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沁人心脾。

  如今,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这一天定为老人节,许多人懂得重阳节不仅是一份诗酒情怀的景致,更是一份真诚感恩的孝心。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节日的团聚,一段亲厚的家常话,为老人送去欢笑,送去关爱,送去祝福。

  “最美是重阳。”美的.就是这份孝心,美的就是这份温馨。这份美,在与亲人的团聚中得以熏染和升华,放射出最真实、最朴素的幸福和光芒。

重阳节的作文 篇5

  一、活动时间和主题

  1.“敬老月”活动时间:10月x日至10月x日。

  2.“敬老月”活动的主题:“贯彻老年法 造福老年人”。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安排

  1.XX中心学校收到教育局文件后,于x月x日召开专题会议,校长XX亲自主持会议。在会上组织学习了

  2.XX中心学校工会具体负责此次工作,制定工作计划,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敬老月”活动取得成效。

  (二)广泛开展了《老年法》宣传教育活动。

  1.XX中心学校于10月x日召开全体教师会议,

  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宣传新修订的《老年法》。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有关老龄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相关学校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养老的动人事迹;离退休教职工老有所为的先进典型等。

  2.XX中心学校将敬老爱老助老教育列入学生思想道

  德教育计划和日常行为规范,对广大学生开展敬老养老助老传统教育,提高学生尊老爱老观念。学校充分发挥“国旗下的讲话”、班队会、校园广播、黑板报橱窗、宣传标语、丹江口教育信息网等宣传阵地作用,及时总结推广宣传贯彻《老年法》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的敬老意识,激发中小学生参与敬老、助老活动的热情。

  (三)扎实开展老年维权活动。

  1.XX中心学校以维护离退休教职工权益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老年法》,切实把各项惠老优待政策落到实处。

  2.XX中心学校认真做好维护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认真落实离退休教职工的工资发放和住院医疗费用的核销等政策。鼓励离退休教职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引导离退休教职工遵纪守法,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3.XX中心学校非常重视离退休教职工来信来访工作,保障离退休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深入开展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

  1.“敬老月”期间,XX中心学校深入开展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切实关心离退休教职工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重点关注特困、高龄、空巢、残疾离退休教职工,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2.XX中心学校学校把XX养老院作为学生的德育教育基地,将助老服务纳入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内容,组织成立师生“助老志愿服务队”,到乡村社区、敬老院,开展丰富多彩的敬老、助老活动,积极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献爱心,努力营造关爱老人、共建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积极开展老年文化体育活动。

  1.“敬老月”期间,XX中心学校本着简朴、隆重、热烈的原则,组织好法定的第一个“老年节”的庆祝活动。采取召开老年节庆祝会、座谈会、茶话会等形式,向离退休教职工表示节日的慰问。

  2.XX中心学校引导离退休教职工开展老年人书法绘画展,老年文体表演、老少同乐、老年趣味运动会等活动,让离退休教职工在浓浓的敬老氛围中欢度节日,不断满足他们的文化需要,促进离退休教职工的身心健康。

  三、工作成效

  1. “敬老月”期间,XX中心学校刷写宣传标语18条,召开了2次退休教职工座谈会,参加人数38人次,走访慰问退休教职工12人,慰问资金20xx元,组织退休教职工文体活动1次,参加人数28人,组织学生到乡村社区、敬老院开展敬老、助老服务活动3次,参加人数86人,收益人数158人。

  2.XX中心学校通过开展一系列敬老、爱老、助老活动,在XX林区大力弘扬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进一步营造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良好氛围,为退休教职工办了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和实事,扎扎实实为退休教职工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切切实实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关怀和温暖。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XX中心学校决心在今后的敬老、爱老、助老活动中,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争取更多的社会力量,为退休教职工办了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和实事,扎扎实实为退休教职工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切切实实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关怀和温暖。

重阳节的作文 篇6

  传说在东汉时期,有一个瘟魔,他一出现,家家有人病倒或丧命。一场瘟疫夺去了青年恒景父母的生命,自己也差点丧命。病好以后,他告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定出去访师寻道。后来他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古老的山,山上住着一位仙人。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遥远,终于到了高山上,找到了那位仙人。仙人被他的行为所感动,收他为徒,教他降妖术,并送他一把宝剑。恒景日夜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仙人送他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授他避妖用法,让他骑仙鹤赶回家去。他回到家就立刻带着乡亲们赶到一座山上去,给每人发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准备降魔。中午,几声怪叫,瘟魔跳出汝河,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香气,它脸色大变,逃跑 ,恒景追赶着,几个回合后,瘟魔被刺死了。这天刚好是九月初九。

  从此,每到九月初九,人们就会去登山,喝菊花酒,在家门前插上茱萸叶,用来辟邪,也用来纪念恒景。古代很多诗人也留下很多关于重阳节的诗,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还有李白的

  《九月九日即事》: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集合六篇】相关文章:

关于我的重阳节的作文集合九篇04-07

关于难忘的重阳节的作文集合五篇04-05

关于难忘的重阳节的作文集合8篇04-04

关于难忘的重阳节的作文集合5篇04-04

关于我的重阳节的作文集合7篇04-03

关于难忘的重阳节的作文集合6篇04-02

关于我的重阳节的作文集合6篇04-02

关于我的重阳节的作文集合4篇03-31

关于我的重阳节的作文集合四篇03-31

关于难忘的重阳节的作文集合八篇03-30

重阳节小学生作文300字 重阳节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