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优秀作文300字

2021-12-15 重阳节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重阳节优秀作文300字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重阳节优秀作文300字 篇1

  “叮叮叮”闹钟说:“主人,起床了,今天是重阳节。”这下,我可乐了,赶紧起床,看看奶奶有没有起床,我向奶奶的房间走去,只见里头空无一人,心想,奶奶不是吧!才六点钟就起床了!?之后,我又向窗口望了望,奶奶正在晨练呢。

  事不宜迟,我拿出卡纸、剪刀和双面胶,它们问:“主人,今天要干什么?”我说:“做贺卡。”于是我把门关上,耐心的做了起来。一分钟,两分钟……我越干越起劲儿,甚至连敲门声都没听见。

  “涛涛!”我听了捏了一把冷汗。“快下来吃早饭”妈妈说。“哦。”我边下楼边说。我嘀咕着吃完了早饭,又跑到了楼上继续做,“哈哈哈哈!”听到这声音,就知道我做好了。我下了楼走进客厅检查。“在干吗?”“没……没干什么”爸爸的语气让我吓了一跳。

  中午,我们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我把那张“精美”的贺卡递给奶奶,奶奶见了这张贺卡,老泪纵横。上面写着:奶奶,我爱您。虽然这贺卡不是很好看,但它表达了我的心意。

  我们在欢声笑语中吃完了中饭,重阳节真是快乐的一天!

重阳节优秀作文300字 篇2

  旧时汉族民间节日风俗,流行于黄河中下游、淮河、长江流域插茱萸等地。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时,民间采茱萸插戴头上,亦有用茱萸制成囊佩带的,俗信能驱邪治病。相传始于东汉,晋代成俗。至唐代,插戴茱萸、装饰美容、祝颂延年益寿。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历史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秋高气爽,正是茱萸成熟之时,茱萸被认为能祛病驱邪,所以古人或头插茱萸枝,或臂佩茱萸囊,登高游兴,并把重阳节称为登高节、茱萸节、茱萸会。直至民国时期,一些文人秋季聚会请贴的常用款式为:“×月×日,登高萸觞,候光。”到民国以后,茱萸风俗逐渐衰退。但现在民俗仍然保留着。

重阳节优秀作文300字 篇3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重阳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可以登高、放风筝、饮菊花酒。这次重阳节妈妈正好要带我去放风筝,还约了同学黄晓鸿一起放风筝。

  我们坐车来到了鸳鸯湖公园。我发现黄晓鸿带了一架大大的风筝,上面画着一个笑脸,后面拖着一条长长的彩色“尾巴”,精致极了。而我只带了一架蜻蜓风筝,显得微不足道。但我一点儿也不担心,我的风筝虽小,只要能飞就行。

  我们开始放风筝了,望着天空上大大小小的风筝越飞越高,我下定决心要放好风筝。可是我的风筝却飞不起来,我只好又买了一架风筝。我拖着风筝站在远远的`地方,妈妈拿着线,我一放手,风筝就高高地飞起。我们玩了整整一个下午都没有休息。傍晚,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美丽的鸳鸯湖。

  通过这次活动,我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开阔了视野,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特色。

重阳节优秀作文300字 篇4

  爸爸妈妈总是在天才刚刚亮的时候就起床,为我准备上学要带的东西,然后喊我起床。每次当我放学回家时,餐桌上已经摆着我爱吃的饭菜。晚自习放学后,那一盏昏暗的路灯下,我总能看到爸爸、妈妈的身影。

  我知道爸爸妈妈为我付出了多少,我却总是忽略了他们的付出。我不知道他们在听到我的一句“你们根本就不爱我”之后,会有多么的伤心。虽然我是那样的任性,那样吝啬于对他们付出我的爱,但他们还是一如既往的疼爱我,清楚的记着我的喜好;看我的表情就能了解我的心情,一丝一毫的情绪变化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赐予我们生命,应该感恩;父母悉心照顾我们,应该感恩。然而“感恩”不是对嘴喊出来的,而是要体现在行动中,我们取得优异的成绩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有关重阳节优秀作文300字四篇】相关文章:

1.有关重阳节优秀作文六篇

2.有关重阳节优秀作文七篇

3.有关重阳节优秀作文300字九篇

4.有关重阳节优秀作文300字10篇

5.有关重阳节优秀作文300字8篇

6.有关重阳节优秀作文300字3篇

7.有关重阳节优秀作文300字八篇

8.有关重阳节优秀作文600字三篇

9.有关重阳节优秀作文300字4篇

三年级重阳节作文 重阳节登高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