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作文

2021-03-14 中秋节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八月十五作文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八月十五作文 篇1

  河边的天空没有细尘,月亮在天空是孤独的。在8月15日看明月是另一个满月!

  月亮像一个玉盘,镶嵌在漆黑的缎夜里,非常圆而明亮。它确实回答了第——句,“从这个月到中秋节,它特别明亮”。

  最近几天,全家人都沉浸在中秋节的欢乐气氛中。尤其是今天,我刚刚收到了阿姨送的一盒月饼。虽然月饼不再是稀罕物,但把鹅毛送到千里之外是非常礼貌的。此外,色彩、香味、形状和味道都很美的月饼是由住在江苏的小姨邮寄的。

  所以我记得我阿姨在家的时候。每到中秋之夜,一切都静悄悄的,月光美丽而温柔,“玉帘不能卷,铁砧不能拂。”奶奶总是在这时把各种各样的月饼整齐地放在盘子里,当我们过来的时候,她爸爸的房子把圆圆的月饼切成均匀大小的块,像花瓣一样放在盘子里,看起来真的很好。然而,成年人并不急于带食物。他们聊天,看着我们笑着抢食物,羡慕我们贪婪的样子,害怕失去金钱,津津有味地吃着食物。

  此时此刻,我的耳朵似乎在响,我和我的小姨在吃东西,在制造噪音。院子里充满了我家人开心的笑声。哈哈!

  嫂子已经离开湖北老家很多年了。最初,她说这次她可以回家度假,但由于工作原因,她仍然得不到她想要的。奶奶的快乐也失去了。嫂子的心情也一样。她想家,但不能回到家乡。她只能寄月饼来表达她的思念。

  此时,我想起了我的嫂子,但我不需要像张在《春江花月夜》——中描述的那样悲伤:“此时我没有听到彼此的声音,我希望每个月都照耀着你。”

  哈哈,我不想这么难过!在这个满月的银辉,在这个满是WIFI的小院子里,我拿起妈妈的手机,打开聊天软件,拨通阿姨的视频电话,喊道:“你好,阿姨,中秋节快乐!”“让我告诉你一件事。你的月饼太小了,我们吃不下!”

八月十五作文 篇2

  八月十五是全家团圆的日子,爸爸带着我们全家去龙口植物园吃饭。

  走进餐厅,就像走进了大森林,每张桌子都围绕着好多花草树木,还有五彩缤纷的鹦鹉。

  下午,我们去了靠近饭店的动物园玩,我们租了一辆小车,以前都是爸爸开着车,可现在是我开车了。我们开着车来到虎山,拿着一整袋子鸡肉去喂老虎,我往里面丢了一块鸡肉,突然一只大老虎“嗷”的一声冲了出来,把那块鸡肉吃掉了,只见它威风凛凛,头上还有一个“王”字,眼睛透露着杀气,更是让人望而生畏。

  接着我们来到了长颈鹿的乐园,它们很温顺,一只长颈鹿低下头来,我轻轻抚摸了它一下,它伸出舌头舔了一下我的手,表示很喜欢我。后来我们来到了大象的家,这只大象叫乐乐,乐乐呼扇着大耳朵,很有节奏地走着。乐乐洗澡的时候先用鼻子吸一点水,然后“噗”的一下把水喷到背上,真好玩!

  晚上,我们全家聚在一起,吃着丰盛的团圆饭,欣赏着十五的明月,各自诉说着工作与学习的收获和愉悦,分享着亲情的温暖。

八月十五作文 篇3

  中秋节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因为八月十五日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因此,中秋节又被叫做“月夕”。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中秋节是我国的民间传统节日,有很多习俗。

  习俗一:吃月饼

  八月十五吃月饼,就像过年要拜年,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插艾蒿等一样,过中秋节就要吃月饼。可是,为什么要吃月饼呢?

  相传在元朝时,中原广大人民不甘受蒙古人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欲联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严密,无法传递消息。所以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让人制造圆圆的饼子,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分头传递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晚上起义响应。因而,一举推翻了元朝,为了纪念这一功绩,在每年的八月十五这天,全国的人民都要吃圆圆的饼子即月饼。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渐渐地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有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等。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

  习俗二:设香案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人们将月饼、石榴、枣、西瓜等团圆的果品供于桌案上,并在香案上放上香炉点上香,用来祭奠嫦娥,用来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而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习俗三:团圆饭

  月饼,是圆形的,象征着团团圆圆。在中秋节这天,自然是全家人要吃团圆饭,象征着美满、幸福的生活。人们还会再中秋节互相赠送月饼。还记得每年我们家过中秋节时,妈妈都会买上各式各样、口味不同的月饼。到了晚上,妈妈会做满满的一桌子菜。我们全家快乐无比地一边享受着美食,一边欣赏着圆圆的月亮。

  习俗四:赏月

  这有一个神话故事。传说,远古时代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晒得人们酷热难挡,庄稼枯死。一个名叫后翌的英雄,力大无穷,射下了其中9个太阳,拯救了地球上的生灵。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来,他娶一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他们相亲相爱。

  有一天,后羿在山中碰到了王母娘娘,求得了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后羿舍不得妻子,便没吃,交给嫦娥珍藏。可是,被小人偷看到了。小人趁后羿出去时,持剑逼嫦娥交出药。嫦娥当机立断一口吞下了此药。立刻,嫦娥便飘离地面,飞到了天上。由于嫦娥牵挂丈夫,但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家后,知道了此事,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这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很像嫦娥。

  后羿非常思念妻子,便在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鲜果,遥祭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也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抬眼望皎洁的月光洒在大地上,就会想起李白写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更会想起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八月十五话中秋,让我感到了中化民族的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八月十五作文 篇4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家家户户喜气洋洋,鞭炮齐鸣热热闹闹呈现一片欢乐的节日气氛。到了晚上,我家做了一座丰盛的酒宴。有鸡、鱼、蛋等山珍海味,但是我最喜欢吃爸爸亲手做的盐水鸭和红烧鸡腿,我吃得津津有味,全家人庆祝今天这快乐的节日。

  到了夜晚,我们大家坐在屋顶平台,观看十五中秋像圆盘的月亮,和闪闪的星星。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说笑笑谈古论今,猜猜谜语,十分高兴。我一边吃月饼,一边喝水,感到今天的月饼比平时甜得多呀!我们放着五颜六色的烟花。在这皎明月夜,佳节思亲我更想起南京的奶奶没来,祝她在家里节日快乐。今天中秋之夜的月亮特别圆,多么迷人呀!

八月十五作文 篇5

  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这一天,我起了个大早,迫不及待地往奶奶家跑。在路上我看到人们都开着车往家里赶,路边果园里,苹果高挂在枝头上,像娃娃的笑脸。

  奶奶家里很热闹!奶奶忙着做饭,有排骨、烧鸡、海鲜等。爷爷也没闲着,他有时给奶奶打下手,有时招呼着我玩,我高兴极了。吃饭时,我们全家围坐在饭桌前,爷爷边吃饭边和我们拉起家常话,告诉我们农村又盖起了许多幢楼房,告诉我们今年的苹果长得又大又红,告诉我们政府有许多惠民政策。听到爷爷讲的这些新鲜事,我感觉到农村发生了许多翻天覆地的变化。吃完饭后,大家一起来到院子中开始赏月。

  望着天空中那皎洁明亮的圆月,情不自禁地朗诵起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古朗月行》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是啊,那月亮像一个闪着金光的大玉盘挂在空中,又像一个可爱的娃娃脸。这时,我仔细一看,发现月亮上有一棵大树,旁边就是玉兔和嫦娥。我想像如果玉兔肯放下尾巴,拉我也上月宫里去那该多好啊!

  时间过得真快,凉意渐浓,我们收拾东西回家了。

  今年的中秋真快乐。愿天下所有的家庭都和和美美,圆圆满满。

八月十五作文 篇6

  月圆之夜——中秋节到了。晚餐的桌上摆满了诱人的饭菜,有亮晶晶的糖醋里脊,有新鲜碧绿的西兰花,还有白中带黄的月饼……

  今年我没能回去与爷爷奶奶团圆。晚饭后,我和奶奶视频通话,她和爷爷正在阳台上,边吃月饼,边观赏月亮呢!月亮是那么圆,那么亮,那么白,皎洁的月光照在大地,仿佛为它铺上一层朦胧的面纱。月亮太亮了,映衬得它身旁许多璀璨的星星都显得黯淡无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奶奶、还有所有的华人想必现在都在赏月吧!“奶奶,祝您中秋快乐!万事如意!”奶奶笑了,笑得那么开心,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似乎年轻了十岁。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自古有之。月圆象征着家人团圆。我不由得联想到古人:那时他们没有飞机,没有大巴,没有汽车,也没有手机,在中秋夜,怕是有很多身在异地的人只能独自赏月,以月亮来表达思乡愁绪吧,真是“共望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呀!

  相比古人,现在的我们可就幸福多了!我们拥有众多快捷的交通工具,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也能朝发夕至,回到故乡。哪怕有事耽搁了,也可以通过手机与亲人视频聊天,表达思念之情。

  想到这儿,我也咬了一口月饼。嗯,真香,真甜!虽然没在奶奶身边,可是我通过手机,仍然见到了奶奶慈祥的面孔。我见识到科技的强大,我也坚信,拥有强大科技的祖国一定会发展的更好、更快!

八月十五作文 篇7

  立秋时节刚过,琳琅满目的月饼便占据了大小超市的显耀位置。包装精美、内容丰富的月饼吊足了人们的胃口。等它们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满心期待地送入口中,心头就生出几许感慨:不过如此嘛!继而开始怀念母亲亲手做的月饼,那劲道香软、回味悠长的口感,丝丝缕缕缠绕在唇齿间,挥之不去

  母亲掐着日子,提前数天就开始淘洗麦子,晾晒磨粉,做月饼要选用头道小麦粉。前一天晚上将储存的老酵母温水泡软至面糊状,倒入小麦粉中,一边徐徐加水,一边不断搅拌,待面粉均匀吸足水分呈谷穗状,揉搓成团即可发酵。

  经过一夜的酝酿,面团膨胀如一面洁白的大鼓,显示出发酵的圆满成功。施放合适的碱面,反复揉按,至面团洁白劲道无酸气,便开始蒸制。

  面剂擀成薄圆形,均匀涂抹上澄亮馥郁的胡麻油。刀尖分成数方形面片,每一片都撒上不同的物料,或姜黄,或自制的玫瑰糖浆,还有豆绿色的香料和芝麻,然后一层层叠码整齐,最上层像蒙鼓面似得覆盖严实,擀压成圆月形状,再点缀几朵面制小花,即可上蒸锅大火蒸制。

  出锅的月饼暄软圆满,如八月十五的皎皎明月,伏在饼上的花朵仿佛月宫里影影绰绰的桂树和玉兔。取刀四分成块,侧面呈现红黄绿白等颜色,咬一口,柔韧香甜,层次分明的各种滋味争相入喉。小麦的醇厚滋味,在千锤百炼中化成舌尖一缕欲罢不能的贪婪。美哉!快哉!

  母亲挑出蒸制最好的一个月饼,留在八月十五夜晚供奉。家乡的妇女个个心灵手巧,家家都要在八月十五蒸制月饼,虔诚地供奉在院子中央。小孩子则在月圆之夜东家进,西家出,尝遍百家月饼,聚在一起津津乐道谁家的味道更佳,或是神侃烂熟于心的嫦娥奔月的传说。玉盘似的月亮升上中天,大人们则三三两两出门,街道巷口人影晃动,谈笑声此起彼伏。一年的光景好坏此时已大概见分晓,心情和皎洁的满月一般敞亮光明。

  如今生活好了,年轻的人们再不会像老辈人那样辛苦,亲自磨面,亲自蒸月饼。中秋节过的随意简单,所有的贡品在超市都有出售,比起母亲的月饼显然华贵体面。但是那承载童年滋味和气息的月饼,是家乡的父老乡亲在劳动中独创的吃食。它既可当甜品,又能做主食,也是孩子们夸耀母亲能干的资本。母亲做的月饼,在时间的长河里演变成中秋节的特殊符号,是在外打拼的游子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沉甸甸的情缘。

八月十五作文 篇8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佳节在农历8月15日,在这天里,人人都要回乡探望自己的父亲母亲,所以又称团圆节。在团圆节这天,大家吃月饼,赏圆月,甚至把嫦娥奔月的故事津津乐道……因为今天老的、少的、年轻的都是主角,还能与妹妹、弟弟、哥哥、姐姐一起玩耍!真是快乐似神仙!所以我非常盼望中秋节的到来,希望它能快一点儿!

  中秋节来啦!瞧,我全副武装,显得更加淘气!不过我更想瞅一瞅今夜那皎洁的明月呢!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离太阳下山的时间越来越近,而我心跳得越来越厉害:因为去年月亮与我们失约了!那闪烁着繁星,皓月当空的情景我竟没有看到,天空沉重的似白银,沉甸甸地,似乎与我近在咫尺……

  看!月亮!在傍晚的天空中,朦胧而见的月亮,宛如一位母亲,慈祥地看着我们,接着轮廓清晰,我愉快地挥一挥手,去用晚餐!

  静静的夜晚,在小区中,看不见也听不见任何繁华的迹象,只有那令人向往的寂静,我抬头仰望月亮,它变得更美更圆,柔和地把月光洒在地上,银光而下,宛如地上镀了一层白银……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愿在海外的华侨华人能节日快乐!别忘了给自己的亲人们寄去一封纸信,打一个电话!

八月十五作文 篇9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

  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所以这一天也被视为撮合姻缘的大好日子。也被人们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不要忘了,让真情贺卡给远方的亲人朋友一个问候祝福团圆之夜,明月高悬.

【精选八月十五作文9篇】相关文章:

1.八月十五赏月作文精选

2.八月十五作文

3.八月十五

4.八月十五的思乡作文「精选」

5.2016年八月十五作文精选

6.八月十五作文(精选15篇)

7.精选八月十五作文7篇

8.精选八月十五作文三篇

9.精选八月十五作文3篇

上一篇:欢度中秋作文 下一篇:我爱你中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