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小故事,读来启人心智,发人深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必读的8个哲理故事,希望大家会喜欢!
故事一:教育学生需要教师之间彼此协助
有一个人作了一个梦,梦中他来到一间二层楼的屋子。进到第一层楼时,发现一张长长的大桌子,桌旁都坐着人,而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吃得到,因为大家的手臂受到魔法师咒诅,全都变成直的,手肘不能弯曲,而桌上的美食,夹不到口中,所以个个愁苦满面。但是他听到楼上却充满了欢愉的笑声,他好奇的上楼一看,同样的也有一群人,手肘也是不能弯曲,但是大家却吃得兴高彩烈。原来每个人的手臂虽然不能伸直,但是因为对面的人彼此协助,互相帮助夹菜喂食,结果大家吃得很尽兴。
感悟:有位小学教师曾说了这么一件事情:她在担任某班级科任教师的时候,该班级的班主任多次婉转地告诉她,希望能够协助自己共同教育班级的学生,而她却常常装聋作哑,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而不愿意协助。后来,她自己当了班主任,而当时的那位班主任却成了科任教师,这时,她才感受到科任教师配合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遗憾的是由于过去她不太愿意协助,导致对方现在也不愿意配合。毫无疑问,要教育好学生,教师之间的彼此协助是很重要的,不然,教育学生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故事二: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有位老师进了教室,在白板上点了一个黑点。他问班上的学生说:“这是什么?”大家都异口同声说:“一个黑点。”老师故作惊讶的说:“只有一个黑点吗?这么大的白板大家都没有看见?”
感悟: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人,每个人都是优点和缺点的混合体。可多数人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更多地关注别人的缺点而忽略别人优点,正如上述的学生那样,只看到白板上的黑点(缺点)而没有看到一大片的白板(优点)。如果教师也是这样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缺点而忽略学生优点,其教育效果自然是事倍功半。每个学生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教师要学会并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这样既可以使自己的心情愉快,也能使学生对自己的进步充满信心。
故事三:成功不能只盯着目标
一个国王为了惩罚两个罪犯,准备了两锅黄豆,然后,国王在每锅黄豆里倒了一碗绿豆。他告诉这两个罪犯,谁能先把锅里的黄豆挑出来,就可以被赦免死罪。最后的结果是,罪犯甲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就完成了任务,重新获得自由,而罪犯乙却花费了好几天时间也没有完成任务。罪犯乙只看到了黄豆,他从锅里向外挑黄豆,罪犯甲则把目光投向绿豆,他用很少时间就分出了为数不多的绿豆,这样,黄豆也自然分出来了。
感悟:教师教书育人的最终目标就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当教师的目标确定以后,就不能只盯着目标,而要注意选择好的方法。有了好的方法,就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目标。
故事四:知识和能力都重要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以捕鱼为生。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和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感悟:我们可以将“鱼”比喻为知识,可以将“鱼竿”比喻为能力。有了知识就能够更快地提高能力,而能力提高后也就能够更快地获得知识,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我们现在强调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只是对过去只注重知识教学不重视能力提高的纠正,并没有否认掌握知识的重要性。我们的学生只有既具有知识又具有能力,才能够在未来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更好地生存。
故事五:所有的小失误就会成为大失误
在一次隆重的丰年庆典中,部落大酋长要求每一户家庭都捐出一壶自己酿的酒,并且将它们都倒在一个大桶里,准备在庆典最后让大家共享。当由几个人抬着的大桶经过各家门口时,只见每户人家都关陲其事地倒下自家酿的酒,很快就将桶装满了。终于到了可以共享美酒的时刻了。酋长拔掉了木塞子,在每个人的杯中都注满了一大杯酒,当大家饮而尽时,却发现喝下去的都是清水。
为什么大家喝下去的都是清水呢?因为每个人都有贪小便宜的心理,都不愿意捐出一壶自己酿的酒而只是往大桶里倒清水,并以为自己倒一些清水不会影响到大桶里的酒的味道。
感悟:从某种意义而言,教师的产品是学生,而这个产品究竟好不好则是所有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个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不能认为自己一个人的教育失误不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倘若每个教师都有自己小小的教育失误,最终就会成为大大的教育失误。为此,每个教师只有各自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共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人。
故事六: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研究学生
爸爸告诉儿子:“以后见到比爸爸年纪大的男人管叫大爷,见到比爸爸年纪小的男人管叫叔叔。”儿子点头表示记住了,并从此以后遇到爸爸单位的男同志喊大爷、叔叔,小嘴很甜。爸爸单位的几位男同事捣笑。问孩童:“遇到比你爸爸年纪大的人,你叫什么?”“叫大爷。”“遇到比你爸爸年纪小的呢?”“叫叔叔。”“我和你爸爸一般大,你叫什么?”孩童紧锁眉头,认真思考,而后恍然大悟:“叫爸爸。”
感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就是因为这位当爸爸的未能很好地研究自己的孩子,不了解孩子的思维方式与成人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研究学生,尤其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研究学生,不要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想象学生的思维方式,而应该研究与学生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呈现时,学生一般是怎样思考和认识的。惟有这样,教学才能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故事七:勤奋的教师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有两个追求幸福的青年,经过艰难的跋涉,终于在一个很遥远的地方,找到了幸福的使者。使者见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便给了他们每人一颗幸福的种子。青年A回去后,将种子撒在自己的土地里,不久他的土地里就长出了一棵树苗,他每天辛勤地浇灌,几年后枝繁叶茂,果实挂满枝头。他继续努力渐渐拥有了大片的果园,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足之人。娶了妻子,有了孩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青年B回去后设了一个神坛,将幸福的种子供奉在上面,每天虔诚地祈祷。他把头发都熬白了,却仍然一贫如洗。于是,他十分生气,又跋山涉水来到幸福使者面前,抱怨使者骗他,幸福使者笑而不答,只让他到青年A那里看看。当他看到青年A拥有大片的果园时,顿时醒悟,急忙回去将那颗种子埋到土里,但幸福的种子已被虫蚀空,失去了生命力。
感悟:“什么是老师最大的幸福?”不少教师说教师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桃李满天下,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素质高,能力强的顶尖人才。事实上,惟有那些像青年A一样勤奋的教师,才能实现“桃李满天下”的理想,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故事八:养成良好的习惯最重要
父子俩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感悟:曾经有部分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一次聚会的时候,记者问其中的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导致你成功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想了想说:“是我在幼儿园时,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是的,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往往以习惯生活着。一个成功的人往往就是从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当他良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就会有好的人生结局。
- 相关推荐
【教师必读的8个哲理故事】相关文章:
教师必读的哲理故事10-31
人生必读哲理小故事07-21
成长中必读的哲理故事精选07-21
必读人生哲理故事08-11
成长中必读的哲理故事06-07
学生必读经典哲理故事10-01
关于学生必读经典哲理故事02-03
年轻人必读的哲理故事11-11
成长中必读的哲理小故事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