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作文

2022-09-01 寓言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寓言作文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寓言作文 篇1

  今天,我读了《克雷洛夫寓言》这本书。其中,我最喜欢《命运之神和乞丐》这篇故事。

  一个乞丐在富人的窗户下徘徊。他对自己的命运感到不忿,对那些住在高楼大厦里,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却从不满足的人感到奇怪。这幢大房子的主人,他的买卖做得非常大,而且十分顺利,他赚了许多钱。可是他并不满足,他把自己的产业交给了别人,自己到海外再创业绩,结果丧命于海下。在乞丐看来,他们都活该,谁叫他们如此贪婪。突然,命运女神出现在乞丐面前,说:“我早就想帮你了,你把袋子打开,我给你一些金币,如果它们掉到地上,就会变成垃圾。”乞丐特别高兴,迅速撑开袋子。不一会儿,袋子就满了。

  “够了吗?”

  “不够!”

  “千万不能把袋子撑破!”

  “不会的`。”

  “差不多了。”

  “再多一点点吧!”

  “可是袋子已经满了。”

  “再多一点点就行了。”

  这时,袋子破了,金币掉在地上,全变成了垃圾。命运女神不见了,而乞丐还是那个乞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贪财,不能贪得无厌,否则失去的不仅仅是金银财宝,甚至会丢掉自己的性命。

寓言作文 篇2

  高山流水,平沙落雁是自然的美丽。

  舞文弄墨,雕梁画栋是人为的美丽。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形体的美丽。

  然而失车菊带给人们的美,是精神上的愉悦和意识,它虽然只是菊的一种,但是紫罗兰的失车菊却能给你别样的韵味

  望着紫罗兰的失车菊,“咕咚”一下,我好像跌进了一望无际的大海,“唰”的`一声,我好像又飞上了无边无尽的天空。

  仿佛我在大海深处潜游。

  仿佛我在天空云中戏玩。

  仿佛我在高山峰顶了望。

  突然,“啪”的一声,将我从仙境送回了人间,我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的失车菊,窗外已经下起了蒙蒙细雨,雨滴好似琵琶的乐曲,韵律地打在美丽的失车菊上。这又不得不会我想起“此曲只应在天上有,人间那有几回闻”的诗句。

  失车菊被尊为德国的国花,然而第二次大战,却是德国人的噩梦。法西斯的做法完全不会让人觉得有哪点和失车菊相似的。

  法西斯残暴血腥的不惜在一次世界军事演习中将一个连的战士们白白的牺牲,来证明德国的军纪是世界最好的。

  而失车菊的芳香却无私的带给每一个人,让每一个人都神游在失车菊的芳香天国中……

  此时,雨越下越大,空中电闪雷鸣,“隆隆隆隆”,突然,刮起了狂风,吹得空中尘土飞扬,抬头看了看窗外的失车菊。

  不由有一些期望,让天空永远阳光明媚,让世界永远充满和平!

寓言作文 篇3

  今天我读了一篇《三人成虎》的寓言故事,我认为它的寓意很深,所以特意写了这篇读后感。

  这个故事讲的是魏国大夫庞恭和魏国太子一起作为赵国的人质,定于某日启程赴赵都邯郸。临行时,庞恭向魏王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如果有一个人对您说,我看见闹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只老虎,君王相信吗?”魏王说:“我当然不信。”庞恭又问:“如果是两个人对您这样说呢?”魏王说:“那我也不信。”庞恭紧接着追问了一句道:“如果有三个人都说亲眼看见了闹市中的`老虎,君王是否还不相信?”魏王说道:“既然这么多人都说看见了老虎,肯定确有其事,所以我不能不信。”庞恭就知道在他走后,有人会在国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所以让国王遇事三思。不要轻信那些坏人的话。可等庞恭走后,一些平时对他心怀不满的人果然在魏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时间一长,魏王果然听信了这些谗言。当庞恭从邯郸回魏国时,魏王再也不愿意召见他了。

  看起来,谣言惑众,流言蜚语多了,的确足以毁掉一个人。随声附和的人一多,白的也会被说成黑的,所以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分析,要多动脑子想想,不要人云亦云,被假象所蒙蔽。

寓言作文 篇4

  《克雷洛夫寓言集》是一本著名的寓言集,作者是俄国作家克雷洛夫。他被誉为世界三大寓言家之一(其他两位是古希腊的伊索和法国的拉封丹)。

  这本书里的寓言故事都很精彩,我们熟知的寓言《乌鸦和狐狸》《狼和小羊》《狐狸和葡萄》都出自其中。这些寓言用有趣的童话故事,深刻地讽刺了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不道德的行为,赞扬了人间的美德,让我们在快乐中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这本书对我的写作很有帮助。它让我懂得写文章时,不能光讲大道理,如果能讲一些生动的故事,就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道理了,更能心服口服了。

  我觉得克雷洛夫给寓言取的标题有点乏味,基本都是××和××的格式。另外,我看的是译林出版社的版本,感觉这个版本翻译不太好,有不少病句,语句不流畅,读起来有点费力。不过,这本书的插图很不错,黑白相间,非常生动。

寓言作文 篇5

  狼来到了小溪边,看见小羊正在那儿喝水,狼非常想吃羊就故意找借口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啊?”

  小羊慢吞吞地说“亲爱的狼先生,我和你喝的水都来自于同一个地方。如果我把水弄脏了,我喝了也要拉肚子生病的,我怎么会干这么傻的事呢!”

  狼恶狠狠地说:“就算这样,你总是个坏家伙!我知道你总是在背地里说我坏话。”小羊仍旧很有耐心地对狼说:“那是不可能的事,狼先生,我以前又不认识你,和你又没吵架,怎么会说你的.坏话呢?!”

  这个时候狼已经不耐烦了,他也讲不出其它的理由了,张大嘴巴向小羊扑了过去……

寓言作文 篇6

  摧残与拯救的民间寓言

  ——读令狐宇文短篇小说《树神》

  黄叶斌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一方面,各地农村在招商引资的拉动下GDP迅速增长物质生活条件有所改变;另一方面,社会环境的污染和恶化日益令人担忧。这种状况及其带来的精神阵痛,必然会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反映出社会正义的呼声和吁求。而短篇小说《树神》,就是这方面的一个经典而令人欣喜的文本。

  该小说的故事情节是借助于一个传统的民间寓言来构建的:某镇的上尧村有一棵数百年的老药树,它能够为老百姓治病祛灾,并以一种百姓心中的图腾和神灵而被人守护朝拜。可是,因为一家化工厂在当地连续出现几次工伤事故,老板就以风水障碍为由要砍伐这棵树。于是,在县、镇政府的支持下,在此地被老板收购为旅游开发项目后,在老板以贿赂手段打通有关关节后,在这棵树被砍伐的前夜,工厂老板突然暴病身亡。于是,在老板儿子的坚持和老板老婆谨慎的博弈中,最终,这棵神树得以完整地保留下来。

  树神,从这个意象的一般意义上讲,它可能会给当地百姓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和某种福祉;但是,其精神寄托和心灵抚慰的意义远远大于物质方面的惠泽和神奇药效的拓展。笔者以为,作者围绕着“树神”所展开的故事构建和情节演绎,其实,是在展示或张扬着一种神灵不可亵渎和欺凌的气场,是在讲述着一种生命摧残和灵魂拯救的民间寓言,是在

  自然、社会和个体生命的和谐体系中揭示着一种体验和认知。

  剑拔弩张的氛围营造,生存环境的对峙挑战,矛盾纵横的激烈冲突,是该小说艺术特色之一。小说的开头就把矛盾的焦点置于读者面前:砍伐队伍气焰嚣张,各种现代化工具配备齐全;而上尧村的百姓齐聚神树下,尽力阻扰和制止这场生态环境的灾难。于是,在插叙、倒叙的文学叙事中,几条矛盾线索依次交叉展开:工厂老板经济效益与工伤事故损失之间的平衡矛盾,工厂的环境污染与百姓的生存危机之间的对抗矛盾,砍伐神树的游说举措与顶仙代理人之间的利益矛盾,老板得意忘形的公关计谋与暴病身亡的报应之间的因果矛盾,伐树前后两位风水大师不同主张的预测矛盾,以及老板家属内部对伐树所产生的异义矛盾等。这些矛盾,是以核聚变的方式聚焦扩散的。其核心,是利益的分割、占据和护卫、坚守的'对抗。这种具有戏剧性矛盾冲突的结构安排,是对社会生活真相的一种艺术表现,也是对传统小说情节构建的一种有效继承。它的特点是,能够很好地以悬念的张力和逻辑的力量吸引读者的眼球,吊足读者的胃口,从而达到一睹为快酣畅淋漓的效果。

  人物形象的鲜明丰满,人性的诡异复杂,人格的模糊演变,是该小说的艺术特色之二。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工厂老板和当地百姓群体;而百姓中的主要人物,则是顶仙蚕娘和小组长方向。这些人物,平心而论,很难贴出谁是坏人、谁是好人的标签;哪些人物该褒赞、哪些人物该批判,似乎也很难作出严格的判定。从老板来说,他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也不错,为了清除生产经营中的障碍不择手段也无可厚非。但是,他错在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危害、侵犯、掠夺和蚕食百姓的利益,这就是一种强盗逻辑了。他的损人利己,是建立在牺牲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基础之上的,是以损害人类生存的大环境为前提的。因此,老板的行为遭到天谴陷入因果报应的泥淖,也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老板的结局,不是对他一生的总结,而是对他此时此地砍树这个行为的一种必然报应。另外,对顶仙蚕娘而言,开始,她是一直坚守着百姓的根本利益不同意不妥协的;后来,在金钱的贿赂下,她动摇了默许了,同时,她也失去了作为顶仙的神灵地位和荣誉。这种人的出现,是生活中的一种常态,是小农经济社会的一种人格缺陷的亮相,也是人性复杂性的一种证明。而方向这个人,在文本中则是一个发挥正能量的百姓代言人。他只是一个小组长,一名共产党员,他在与上级领导周旋、与老板谈判、与砍树者对抗、与百姓抱团的过程中,以一个主心骨的形象出现在这个矛盾的漩涡之中。尽管后来出现了喜剧性的变化,他的维护和坚守的意志始终未变,并且以新的顶仙形象与神树一起傲然屹立在百姓心中。因此,这些人物形象,比较真实地反映出了特定环境下各自的生活轨迹与利益选择,是对人性挖掘和展示的一种比较可信的文本。

  虚实相间的描述手段,所指能指的深刻意蕴,寓言方式的哲理暗示,是该小说的艺术特色之三。树神与神树,虽然一字之差,却是反映了一种不同的内涵和指向。作者是以前者作为小说篇目的,其语意为把一棵普通的药树描述成一种精神领域的凌空蹈虚的神灵形象,是一个主谓结构词语;而后者语意则是赞美那种神奇或神灵的树木,是一个偏正结构词语。作者以现实生活中的一棵老药树为意象,赋予它不同凡响神奇诡异的内涵,使得小说的文本演绎具有故事的丰富性和人文的诱导性。姑且不论那棵老药树是否具有治病祛灾的非凡魔力,就是保护那棵百年老树荫庇后世,也是一件功德莫大于焉的好事呀。是否可以说,树神,它也是一种自然之神的象征,一种百姓意志和向往的期盼。作者的选材,从小处作手,却是聚焦了一个大主题。它以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再现了一幅乡村百姓环保意识觉醒的朴实生活画面。它以民间寓言的形式,忠告一些为了个人和集团私利而肆意破坏环境危害生存的人们,面对大自然的报复和警告,我们应该怀有敬畏之心、警醒之策。因此,在当前环保类的文学创作中,该小说无疑是一个十分明智而精当的文本。但是,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描述和性格的展示过于粗线条,有些方面缺乏背景的铺垫和交待;以神树的保卫战来诠释环保正义的胜利,似乎有些单薄和牵强。

  摧残与拯救,毁灭与生存,物欲的满足与心灵的自赎,这些命题的追寻和解答可以从该小说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