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作文

2021-03-23 寓言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寓言作文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寓言作文 篇1

  长期不照镜子,弄得灰头土脸,自然不够文明。每天频繁照镜,搞得非常自卑,难免与世隔绝。一天照镜一次,洗去仆仆风尘,走路容光焕发。这个故事说明,照镜贵在有度,自省虽然必要,自卑却不可取,前进才是目的。

  尹喜观察星兆,知道圣人将至。他斋戒并沐浴,在路两旁烧香,沿途打扫干净,专门等候圣人。老子主张无为,本来不想写作,但被诚心感动,于是作《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尹喜反省自己,及时加以改进,于是得圣人言。

  孔老夫子曾说:“吾日三省吾身。”他的自我要求,是圣人的标准,或许有些太高;但适度的反思,见不贤内自省,还是有必要的。随着社会发展,女士带面小镜,随时随地补妆,已经司空见惯。有的单位里面,在员工必经处,专门悬挂大镜,以供整理仪表。

  有则报道曾说,歌舞明星费翔,每天刷牙六次。还有报道曾说,郭富城为成名,每天对着镜子,练眼神数百次。李玉刚为表演,也经常照镜子,以便男扮女装,取得惊人效果。作为公众人物,维护自身形象,当然非常必要。而作为普通人,每天刷牙六次,恐怕会误了事。照镜子练眼神,也非常人任务。而著名的演员,有化妆师服务,也属正常现象。

  狄更斯为创作,可以衣衫褴褛,装成乞丐讨饭。欧亨利为创作,可以蓬头垢面,体验水手艰难。汤显祖为创作,可以托身柴堆,多日沉于哀婉。郭沫若为创作,可以满地打滚,亲密拥抱地球。照镜其实次要,成功才是目标。

  由于月球引力,发生日全食时,光线会有弯曲;测量队出发前,爱因斯坦勘误,重新作了计算,结果大获成功。反省宇宙常数,他又追悔莫及。不过这种自省,正是一种伟大。

  王安石写完诗,还要不断修改,很普通的“绿”字,因为使动用法,展现无穷魅力。雪琴写《红楼梦》,皇皇几十万言,却能增删五次。文章三分写功,七分皆在改功。产品可以召回,著作可以再版,但未免太麻烦。

  真理之于谬误,也许只差一步;天才之于疯癫,也许只隔一念。三人都有镜子,使用频率各异;第一个很适度,后两个走极端。照镜或者自省,程度需要适中。只有不温不火,才能恰到好处。

寓言作文 篇2

  从前,汝州农村有个老翁,家道殷实,生活十分富有。可令人遗憾的是,他们家几辈人下来,都是文盲,就连最简单的字都不认识几个。老翁尝够了生活中不识文断字的苦头,因此到了他儿子这一代,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儿子念书识字。

  这一年,老翁从楚国聘请来了一位先生,教他的儿子认字念书。第一天,这个先生用毛笔在白纸上写了一笔,告诉老翁的儿子说:“这是个‘一’。”他儿子学的很认真,并牢牢地记住了,回到家里就写给了老翁看:“今天,先生教我认识了一个‘一’字,然后我照着先生教的样子,在纸上写下来。”老翁见儿子学得用功,非常高兴,连连夸奖儿子。

  第二天去学堂,老师又用毛笔在纸上写了两笔,说:“这是个‘二’字。”这回,儿子不觉得有什么新鲜了,记住了就回家了。到了第三天,老师用毛笔在纸上画了三笔,说:这是个‘三’字。”儿子一听,眼珠一转,仿佛悟到了什么,学也不上了,扔下笔就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去了。他找到父亲说:“认字实在太简单了,孩儿如今已经学成了,还请父亲大人把先生辞退了吧。”见到儿子这么聪明,老翁高兴地准备了酬金辞退了老师。

  过了几天,老翁想请一位姓万的朋友来家中喝酒,就吩咐儿子一大早起来给姓万的朋友写个请帖。儿子满口答应了:“行,这还不容易吗?看我的吧!”

  老翁看儿子挺爽地答应了,就放心地去做其他的事情了。时间慢慢地过去,眼看太阳都要偏西了,还不见儿子把请帖给自己拿来,老翁不禁有些急了:“这孩子怎么还没给我拿来请帖啊?是不是到别处贪玩去了啊?”等了又等,老翁最终实在等不下去了,就亲自来到儿子房里催促。

  走进门来,老翁见儿子证愁眉苦脸地坐在桌边,一摊纸垂到地上拖得老长,上面尽是一条条的黑道道。儿子正拿着一把蘸满墨的木梳在纸上画着,看见父亲走了进来,他不禁埋怨道:“天下的姓氏那么多,这个人为什么偏偏姓万呢?我借来了母亲的木梳,一次可以写20多画,但从一大早写到现在,手都酸了,也才写了不到3000画!真的的,这个万字真难写呀!”

寓言作文 篇3

  小鹰从飞行学校回到家,向老鹰哭诉说:“今天有几个同学嘲笑我!孔雀笑我长得不好看,鹦鹉笑我不会说人话,公鸡笑我不会唱歌!”

  老鹰听后,语重心长地笑道:“孩子,孔雀长得好看,鹦鹉会说人话,公鸡会唱歌,都是事实;可是作为鸟,它们却都飞不高,应该是它们感到惭愧才对呀!”

寓言作文 篇4

  今天我读了一篇《三人成虎》的寓言故事,我认为它的寓意很深,所以特意写了这篇读后感。

  这个故事讲的是魏国大夫庞恭和魏国太子一起作为赵国的人质,定于某日启程赴赵都邯郸。临行时,庞恭向魏王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如果有一个人对您说,我看见闹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只老虎,君王相信吗?”魏王说:“我当然不信。”庞恭又问:“如果是两个人对您这样说呢?”魏王说:“那我也不信。”庞恭紧接着追问了一句道:“如果有三个人都说亲眼看见了闹市中的老虎,君王是否还不相信?”魏王说道:“既然这么多人都说看见了老虎,肯定确有其事,所以我不能不信。”庞恭就知道在他走后,有人会在国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所以让国王遇事三思。不要轻信那些坏人的话。可等庞恭走后,一些平时对他心怀不满的人果然在魏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时间一长,魏王果然听信了这些谗言。当庞恭从邯郸回魏国时,魏王再也不愿意召见他了。

  看起来,谣言惑众,流言蜚语多了,的确足以毁掉一个人。随声附和的人一多,白的也会被说成黑的,所以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分析,要多动脑子想想,不要人云亦云,被假象所蒙蔽。

寓言作文 篇5

  狼来到了小溪边,看见小羊正在那儿喝水,狼非常想吃羊就故意找借口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啊?”

  小羊慢吞吞地说“亲爱的狼先生,我和你喝的水都来自于同一个地方。如果我把水弄脏了,我喝了也要拉肚子生病的,我怎么会干这么傻的事呢!”

  狼恶狠狠地说:“就算这样,你总是个坏家伙!我知道你总是在背地里说我坏话。”小羊仍旧很有耐心地对狼说:“那是不可能的事,狼先生,我以前又不认识你,和你又没吵架,怎么会说你的坏话呢?!”

  这个时候狼已经不耐烦了,他也讲不出其它的理由了,张大嘴巴向小羊扑了过去……

寓言作文 篇6

  一天,阳光明媚,小兔起床了。他发现妈妈不在家,小兔想:不如我出去玩吧。他一出门,就看到了一只蝴蝶,蝴蝶美丽极了。于是,小兔子追着蝴蝶跑到森林深处里面了。玩着玩着,他发现自己迷路了。

  他左转右转,还是找不到回家的路,小兔子害怕得哭了。小兔子走着走着,遇到了小狗。小狗问小兔子:“你怎么哭了?”小兔子说:“我从家里走出来玩,现在迷路了。该怎么办好呢?”小狗说:“我来帮你吧。我的嗅觉很灵敏,可以帮你找到回家的路。”于是小狗左闻闻,右闻闻,可还是找不到兔子的家。

  他们走啊走,又遇到了小猴子。小猴子看见他们呢么焦急,问他们:“你们怎么啦?”小兔子哭着说:“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小猴子说:“我可以爬上树顶帮你找回家的路。”说完,小猴子一溜烟地向树顶爬去。小猴子左看看,右看看,树枝太密了,看不到小兔子的家。他们只好继续陪着小兔子找回家的路。

  他们走着走着,又遇到小鹰。他们把情况告诉了小鹰,小鹰听了,说: “我可以飞到天上帮小兔子找家。”小鹰飞上了蓝天,转了几圈,发现了小兔子的家。于是,在小鹰的带领下,小兔子终于找到回家的路。

  回到家后,兔妈妈立刻跑出来,搂住了小兔子。小兔子向朋友们道谢。小狗、小猴和小鹰都说:“不用谢!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因为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寓言作文 篇7

  “滥竽充数”值得同情

  齐宣王很喜欢听人吹竽,而且喜欢大排场。每次吹竽的乐师都有300人,而且吹完后,官府还管饭。所以,稍微会一点点器乐的人,都想办法混到了吹竽的行列中。南郭先生就是这样的人。他的竽吹得不好,但如果能夹在300人中吹,也可以蒙混过去了。后来,齐宣王死了,齐湣王也喜欢听人吹竽,但他要听乐师一个一个的演奏,而不要几百人一起吹。这么一来,南郭先生就只好悄悄地溜走了。

  这位南郭先生也挺不容易的,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但听说给齐王吹竽还管饭,他还是要冒着“欺君”被砍头的危险混进去。如果是不缺吃穿的士大夫,谁愿意做混子冒这份险呀。南郭先生穷得没饭吃,一家老小忍饥挨饿;可这位齐王呢,穷嗜极欲,喜欢讲排场,身边光吹竽的乐师就有300人。这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呀。就是这样的提心吊胆混饭日子也不能长久,因为齐湣王的听竽习惯跟先王不一样,南郭先生混不下去了,只好“悄悄地溜走了”,不知后来他们一家又是如何在饥饿线上挣扎的。

  我想最早把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事当作笑谈的肯定是那些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士大夫,穷苦的贫民百姓是不会拿这个故事当笑话来传的,因为他们能体会南郭先生混碗饭吃的不易。

  南郭先生既能在古代被称为先生,想必是读过些书的人,而读过些书的人又往往不免迂腐。他们不懂得跑关系、走门路,遇事就六神无措。比如这位南郭先生,你溜什么溜呀,300人吹竽大单位中的混子又不是你一个。何况你还是会吹竽的,只不过“吹得不好”罢了,人家还没让你下岗呢,自己就先跑了。想要混口饭吃,不跑关系、走门路怎么能长久呢?跟竽班的“竽头”或齐王的近侍拉拉关系,没准儿这临时吹竽工就成为宫里的正式乐工了,将来升为宫里的'乐师也说不定呢。有多少人啥都不会却能躲在单位的温床里混饭吃;有多少没有真才实学,却能靠逢迎巴结混得象模象样?社会风气如此,不如此就饿死,你守得什么气节道德,怎么就溜了呢?

寓言作文 篇8

  有两个鞋匠,一个住在城东,一个住在城西。两人的生意本来是一样的。一天,城西的鞋匠引进了一种新技术,挣了一笔钱,高兴极了,跑到城东找到那个鞋匠,对他说:“兄弟,我赚了一大笔,咱哥俩去外面旅游怎么样,费用我报销!”城东的鞋匠却说:“我不去了,我这几天生意萧条,我得想个法子把生意弄得旺起来。”“真扫兴,哼,你不去我去,真是的!”于是这个鞋匠就独自一人跑到海滨一带去度假了。这一去就是半年多,这个鞋匠是吃好了,也玩儿好了,把自己打扮的跟贵族、王子似的,钱也就剩一点儿了。“我那个傻兄弟也不知怎样了,是的,我这就回去看看他!”他心里想着,就回去了。他来到城东,眼前的一切顿时使他傻了眼——原来的“城东鞋店”已经变成了一座高大的制鞋厂,里面既制作各种鞋,也卖鞋油及其他各种小型服务。他不敢相信他的眼睛,却又无法否认眼前的事实。这时,原来那个城东的鞋匠走出来,把他拉到屋里,说:“兄弟,你度假回来了?玩得很高兴?但你把工作荒废了。

  记住,一个人要想成功,不付出是不行的,更不能骄傲自大。短暂的成功不代表以后,你必须时刻有一颗上进心。”他羞愧的点了点头城东的鞋匠说以后一起做,他高兴的点了点头后来,那个城西的鞋匠也把事业扩大了,两人互相帮助,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寓言作文 篇9

  自从被狐狸骗走了到嘴的一块肉以后,乌鸦一直很后悔。有一天,乌鸦又得到一块肉。当她在一棵大树上歇脚的时候,碰巧又被出来寻找食物的狐狸看见了。

  狐狸一看,心里美滋滋的,心想:嘻嘻,美食又送上门来了。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呀!它眼珠子骨碌一转:上次我易如反掌一下子就把乌鸦的肉骗走了,哼!就她那个智商,我只要故技重施,一定可以再次把肉骗到手的。想到这儿,狐狸的口水就不住地流了下来。

  狐狸走到树下,挤出一副笑脸,皮笑肉不笑地说:“乌鸦小姐,好久不见!你变得越来越漂亮了,对了,再展示一下你那动听的歌喉吧,我好想再听一听噢!”

  乌鸦顺着声音往下一看,真是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呀!这不就是骗走了我一块肉的那个坏东西吗。乌鸦狠狠地瞪了狐狸一眼,心想:你还想骗我的肉,门都没有!这次任你巧舌如簧,我也绝不会再上你的当了。

  狐狸见乌鸦不理不睬,知道她对自己有了戒备,不免有些灰心。不过,狐狸是谁呀,他可不会轻易认输的,见一计不成便再生一计。他张口就骂:“你这只又黑又丑的臭乌鸦,天天只懂得在那里哇哇哇地乱叫,难怪人们都叫你丧门星,就是阎王殿里的小鬼也会被你给吓跑的。还有你的羽毛……”

  狐狸在树下喋喋不休地骂着。乌鸦起初也是“我忍、我忍、我忍忍忍,”脸被憋得跟红辣椒似的。狐狸越骂越起劲,她终于忍不住了,“狐……”她刚想把狐狸骂个狗血淋头,那肉便从她的嘴里掉了出来。狐狸一看肉又从天而降,一伸脖子叼住了。

  狐狸摇了摇那条大尾巴,神气十足地回洞里享受他的“美食”了。只留下那乌鸦在树上唱着“悔呀,悔呀”的歌……

寓言作文 篇10

  从前,小鸭本来没有长翅膀,它非常想飞,但是飞不了。

  有一天上午,天气很好,阳光明媚。但六月的天就像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一下 子下起来瓢泼大雨,正在藕塘里捕鱼的小鸭赶紧摘了一片在荷花叶往回家的路上走。半路上遇到了小狗,小鸭二话不说,赶紧跑过去与小狗共用一把“伞”。因为是 下雨天,路很滑,小狗走不稳,带着小鸭子一下重重地跌入了万丈深渊。幸运的是,崖上有两个坚固的大树,把它们挂在上面。小鸭知道小狗的嗓门很大,于是要狗 发出求救的叫声。这声音被兔奶奶听到了,连忙叫来邻居马哥哥,救出了小狗和小鸭。它们俩又上路了。小鸭把受伤的小狗送回了家,小鸭说“再见”,“再见,谢 谢你!要不是你我早就没命了”,小狗感激地说。

  小鸭助人为乐的精神,被小猫打成广告张贴在树上,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周后,便在整个森林传遍。于是,小鸭的名气越来越大,最后,上帝以小鸭助人为乐之事,奖励小鸭一对翅膀。小鸭会飞了。小鸭想:我以后要继续发扬这种精神,做个惹人喜欢的小鸭。

  从这个故事中,我得到了启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要牢记这个原则。

【关于寓言作文合集10篇】相关文章:

1.关于寓言作文

2.关于寓言故事作文合集10篇

3.关于寓言故事作文合集八篇

4.关于寓言故事作文合集7篇

5.关于寓言故事作文合集9篇

6.关于寓言故事作文合集五篇

7.关于动物寓言作文

8.关于寓言童话作文

上一篇:寓言作文300字 下一篇:动物寓言故事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