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阅读题答案

发布时间:2017-08-22

  《山中访友》是著名散文家李汉荣先生发表于1995年第6期《散文》月刊一篇杰作,分享了《山中访友》的阅读答案,欢迎参考!

  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早晨,好清爽!心里的感觉好清爽!

  不骑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哼几段小曲,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你累吗?你把滚滚水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吻着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岁月是一去不返的逝川,唯有你坚持着,你那从不改变的姿态,让我看到了一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有许多鸟唤我的名字,有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以树的眼睛看周围的树,我发现每一株树都在看我。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掌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

  你好,山泉姐姐!你捧一面明镜照我,是要照出我的混浊吗?你好,溪流妹妹!你吟着一首小诗,是要我与你唱和吗?你好,白云大嫂!月亮的好女儿,天空的好护士,你洁白的身影,让憔悴的天空返老还童,露出湛蓝的笑容。你好,瀑布大哥!雄浑的男高音,纯粹的歌唱家,不拉赞助,不收门票,天生的金嗓子,从古唱到今。你好呀,悬崖爷爷!高高的额头,刻着玄奥的智慧,深深的峡谷漾着清澈的禅心,抬头望你,我就想起了历代的隐士和高僧,你也是一位无言的禅者,云雾携来一卷卷天书,可是出自你的手笔?喂,云雀弟弟,叽叽喳喳说些什么?我知道你们是些纯洁少年,从来不说是非,你们津津乐道的,都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我听见时间的隆隆回声。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那都是命运神秘的手相,在它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采一朵小花,插上我的头发,此刻就我一人,花不会笑我,鸟不会羞我,在无人的山谷,我头戴鲜花,眼含柔情,悄悄的作了一会儿女性。

  忽然下起雷阵雨,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喝醉了酒的诗人在云头朗诵,又感动人又有些吓人。赶快跑道一棵老柏树下,慈祥的老柏树立即撑起了大伞。满世界都是雨,唯我站立的地方没有雨,却成了看雨的好地方,水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俯身凝神,才发现许多蚂蚁也在树下避雨,用手捧起几只蚂蚁,好不动情,蚂蚁,我的小弟弟,茫茫天地间,我们有缘分,也作了一回患难兄弟。

  雨停了,幽谷里传出几声犬吠,云岭上掠过一群归鸟。我也该回家了。于是,我轻轻地招手,告别了山里的众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顺便还带回一路月色。

  《山中访友》阅读答案

  1、把《山中访友》编成一首诗

  清晨,微风,

  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

  我要去访友

  古桥 我德高望重的友人

  弓着腰 驮渡过无数旅人

  身下 波光明灭 泡沫聚散

  你 依然如故

  林间 鸟儿呼唤我的名字

  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

  我化作了树中的一员

  在年轮里旋转 流淌

  山中的一切

  都是我的朋友

  山泉 溪流 瀑布 白云

  还有那淘气的云雀

  我们倾心交谈

  共享这清晨的美好

  拾一朵落花 芬芳清香

  捧一片落叶 探索生命的奥秘

  捡一块石头 轻轻敲击

  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

  匆匆而来的雷阵雨

  如无数醉酒的诗人 在云头吟咏

  岩石为我撑起了巨伞

  这是天地给我赏雨的恩泽

  风停雨住

  归鸟 幽谷犬吠 一路的月色

  我告别山间的朋友

  满带好心情 好记忆

  踏歌而回

  2、《山中访友》 模仿第五自然段写小练笔

  1、这园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玲珑的凉亭!你站立之处,成了人们的休息之地,现在也想让我陪你说说话吗?你好,挺拔的雀舌黄杨!你那茂密的绿叶油亮油亮,看得我能不精神吗?你好,青翠欲滴的荷叶!你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正是我的座右铭呢?你好,可爱的小蜻蜓!你的表演那么出色,引得我也不觉地张开双手飞扬起来!喂,小金鱼,怎么躲在荷叶下面不出来?是胆小怕生,还是玩捉迷藏。

  2、这园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澈的小溪!你唱着欢快的歌谣,是邀我与你一起欢唱吗?你好,高大的果树!你结出累累的硕果,是想我品尝品尝吗?你好,明亮的路灯!你的眼睛闪烁着光芒,是在指引我回家的路吗?

  3、第五自然段中那些朋友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与作者应和。我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大自然是充满魅力的,作者也很热爱大自然,同样大自然的一切也会欢迎他。

  4、第2自然段中作者用德高望重形容古桥,概括出古桥使作者崇敬的原因(两个方面)

  1、古老 2、默默奉献、坚韧

  5、《山中访友》第六段仿写

  你好,五彩缤纷的鲜花!你把大地点缀得多麽美丽。

  你好,黝黑发亮的蟋蟀!你如同一位演奏家,把宁静的夜晚抹上了一丝色彩。

  你好,翠绿的树叶!你让大自然变得生机勃勃。

  你好,勤劳的小蜜蜂!你为鲜花授了粉,使大自然美轮美奂。

  你好,陡峭的山峰!你在天地间站立了多少年了呢?

  你好,美丽的落花!你把你好,五颜六色的花朵!是你给我们带来了色彩,给我们带来了清香。

  你好,可爱的草丛!那抹仿佛带著微笑的翠绿,让我们有勇气迎接著将来。

  你好,美丽的蝴蝶!你挥舞著翅膀,是想跟我跳舞吗?

  你好,挺拔的大树!虽然我不知道你为人们奉献了多少年,可您给了我们一个凉亭,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喂,澄澈的小溪!你的歌声真好听,是为我而唱吗?

  大自然变得芬芳清香,使世界更加美好。

  6、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将大自然人性化了,作者把大自然当成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和家人,达到了人与物的交融、 统一, 作者是用心和大自然交流,而“观景”是看景物,不亲切。 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还恰当地变换叙述人称,对山中的“朋友”,作者有时用第三人称叙述,有时感情强烈了又以第二人称称呼,从而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

  7、文章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这篇文章的内容很独特,原来作者要访的是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瀑布、悬崖……是一些自然界的朋友。以自然界的万物为友,也就表达出了作家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所以,课题《山中访友》既是全文立意之本,又是以联想和想象构筑情境这一独特、鲜明的表现手法之凝聚,是这篇作品中不可忽视的文眼。

  8、生活中还有什么事物像德高望重的老人?请模仿片段的写法,写一写。

  啊,校园的银杏树,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朋友,在校园里站了几十年。炎夏,你为同学们遮阴;雨天,你为同学们遮雨。你陪伴同学们度过多少快乐的时光!

  9、作者把老桥比作成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仅写出了桥的( ),而且也突出了它( )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古桥的( )之情。

  古老 默默奉献 赞美

  10、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中,“它们”指的是落花和落叶,“仪式”指的是落花、落叶从枝上掉下并融入泥土的过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大自然就这样在循环中生生不息,从石头的轻轻敲击中可以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作者感受到了时间的变迁,生命的轮回。

  11、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这句话在表达上的特点和作用。

  这一组句子是写“我”跟山中的“朋友”在打招呼,内容一致,结构相似,是一组排比句,同时运用拟人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12、“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一句在表达上的作用

  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13、“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你累吗?”由第三人称变为第二人称的好处

  用第二人称,似面对面的倾诉,更亲切自然,更利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14、《山中访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5、“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这一段话的理解

  在这段话中,作者把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当作自己的朋友,跟他们热切地打招呼。这些朋友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与作者应和。从中我体会到了作者与山中朋友们的深情厚谊。

  16、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如何理解?

  这是写“我”跟山中的“朋友”在打招呼,内容一致,结构相似,是一组排比句,同时运用拟人方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17、“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一句如何理解一声“呼唤”,一个“眼神”,这种拟人化的方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18、如何理解: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联想。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境界!从这些联想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的那种“知已”情谊,那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山中访友》阅读题答案]相关文章:

1.山中访友阅读及答案

2.山中访友的阅读答案

3.山中访友阅读答案

4.山中雪阅读答案

5.海燕阅读题以及答案

6.《眼界与读书》阅读题及答案

7.海燕(节选)阅读题答案

8.《___的力量》阅读题答案

9.自然之道阅读题及答案

10.桃花心木阅读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