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征文

2021-11-11 阅读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对征文都不陌生吧,好的征文一般具有句段文采飞扬的特点。你写征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阅读经典征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阅读经典征文 篇1

  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博大而精深,传统文化犹如一座蕴涵丰富的宝藏深植于这块文明的厚土。而那一部部宏伟的典籍,一册册光辉的篇章,一首首、一曲曲气吞山河或如泣如诉的诗、词、赋、曲如群星璀璨、华光四射。中华民族就是在这样的土地上,在这样的星空下,生生不息,继承和创造着。

  当今世界,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我们将如何实现民族的复兴伟业?我们将怎样参与全球竞争?有一句话说得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也就是只有中华民族继承和弘扬优良的传统文明,以其独特魅力和力量才能“征服”世界,才能保有民族的特质,从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了解传统、继承传统、发扬传统,阅读经典不失为最佳途径之一。因为阅读经典就犹如与先哲同行,聆听他们对世界、对历史、对人生的感悟,你会被那睿智的思想灵光所照彻。比如读先秦诸子,你不但能感受到儒家“仁爱”的人性光芒,还能激发你“济世、修为”的进取之心;你不但能感受到道学空灵的境界,还能学会洞悉世界的方法……阅读经典,你能感受到一颗颗激越跳荡的民族心和一段段荡气回肠的爱国情。屈原峨冠博带、手执长剑,伫立在汩罗江边眺望楚都,忧叹长问,文天祥在零丁洋上悲壮的豪迈高歌,岳飞壮志未酬白发陡生的剜心之痛,情景毕现,无不拨动人们的心弦。

  阅读经典,你还会走进祖国的山山水水。李白雄奇瑰丽的诗笔,把你带进激情的山川;王维清丽的诗情,把你融入如画的意境;还有那边塞的冷月、那大漠的孤烟、那长河的落日、那北国的壮伟、那江南的温婉……你怎能不倾情祖国的河山之美。

  阅读经典,你还会感受到慈母温暖的目光以及亲人倚门的殷殷期盼;或看见朋友或踏歌而别,或把酒而叹;或体察到离别时又有前路无知己的孤寂……

  经典浩如烟海,我们只能撷英粹精。让我们从小选取一些经典篇章来阅读,或许我们现在有许多还无法解读,但不要紧,我们重在濡染经典的灵气。让经典长相伴随,在日后的生活学习中你也许会豁然顿悟,更重要的是中华文化的脉气贯注于你,中华文明的特质熔铸了你。你,就这样走向人生、走向世界。

  阅读经典征文 篇2

  自古以来,中国历史上已创造出许多经典名著,如驰名中外的四大名著;《千家诗》、《千字文》、《弟子规》、《百家姓》、《三字经》等,都是历史殿堂中璀璨的明珠。那么,你知道孔子写的《论语》吗?自打宋朝以来,中国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当我看完《论语》后,看了还想看,可谓爱不释手。细细回味,感触颇深。《论语》全书20篇500章,内容丰富,就像一座丰富多彩的矿藏,即使随意采掘,也会有很多收获。世纪之交时,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由此可见孔子的思想对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论语》中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意思就是子贡说:“先生靠他的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逊的道德修养力量,感召别人,从而获取知识”。温良、恭、俭、让这些品德全都汇到孔子这位贤人身上了。作为学生,我们首先要学习孔子的优良品德,提升修养,因为这是做人的根本!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思就是孔子说:“颜回这个人真是太贤良了!一竹筐饭,一瓢子水,住在狭窄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无法忍受这种痛苦,颜回却不改内心的快乐,颜回这个人实在是太贤良了!”颜回是孔子弟子中“安贫乐道”的典范。他把对君子德行的追求珍藏在心中,穷不为苦,虽贫犹乐。

  孔子赞誉他长期不背离仁,在孔门子弟德行排行榜上,他位居第一。我们现在都是独生子女,身处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大部分人都缺少颜回这种精神。我们应该多实践,多锻炼,增强吃苦精神。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才会有坚强的意志力,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在说:“只是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受蒙蔽;只是冥思苦想而不认真读书,就会越来越糊涂”。孔子提倡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会学习,效率高,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古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更应该如此,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论语》不愧是我国古代文学历史上的瑰宝!

  它让我们在读的过程中感悟到以前的圣贤先哲的优良传统美德,吸取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正是这种美德,源远流长,社会才会这么和谐,美好。所以,今天我们小学生从《论语》中领悟到做人的基本道理和品德,发扬光大孔子思想的精华,明天一定会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一定会成为社会的栋梁!

  阅读经典征文 篇3

  《安徒生童话》里有一个美丽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读过吧!那就是:《海的女儿》。故事里讲了一条在家族里是最小也是最美的美人鱼。它非常喜欢陆地的上东西,所以在他的花园里有一个模糊的雕像,上面雕着王子的模样。

  一天,他看见,他的一个姐姐刚满十五岁,可以到岸上去看看陆地的样子了,它也十分的想去,于是便请求母亲让它也上岸去,可是,母亲不同意,说:“只要你满了十五岁,我就让你上岸去看看!"实在没有办法的小美人鱼只好乖乖的回到了自己的花园,想象陆地上的样子。终于,小美人鱼过十五岁的生日了!

  母亲同意他到岸上去看看陆地的样子了。当它来到岸上时,它发现一艘船正在海上行驶,里面是一位帅气的王子正在进行他的生日会。正在这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大浪,那艘船翻了,王子掉进了海里,他不会游泳,小美人鱼游了过去,将王子救上了岸,躲在岸旁的岩石那里看着王子慢慢的苏醒、慢慢地走回了城堡。

  当小美人鱼游回花园的时候,怎么也忘不了那位帅气的王子,于是,小美人鱼第二天便到它母亲那里寻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将尾巴变成腿?母亲回答道:“只有会变魔法的老巫婆才行”于是,小美人鱼马上就游到了老巫婆那里,说:“我想把我的鱼尾巴变成人的腿!”“那会很痛苦的,”老巫婆说到,“你不仅在我变得时候会很痛苦,你就连我变好了走起路来都很疼。

  而且,如果你的不到王子的真爱的话,那么,你就会在他结婚的那天晚上变成泡沫飘走!”“我不怕!”小美人鱼说到。于是,老巫婆割下了小美人鱼的舌头作为补偿便开始施魔法了,那种痛楚让小美人鱼晕倒了!

  当他醒来时,发现自己在那块自己曾经躲过的岩石上面,而那位帅气的王子却在自己的身旁,他说道:“这位美丽的公主,您怎么会在这?”小美人鱼想回答,却回答不出来!王子抱着小美人鱼回到了城堡。小美人鱼天天忍着像d刀扎一样的痛苦给王子跳舞!可是,却没有听到一句说要叫小美人鱼当他的妻子之类的话!在傍晚的时候,小美人鱼不得不去海边将自己那烫溜溜的脚浸泡一下再回去。

  第二天早上,一位美丽的公主来到了王子的城堡。哦,原来是王子吾认为那位美丽的公主是救他的人了!今天将举行王子和公主的婚礼,也就是今天晚上,小美人鱼将变成泡沫飞上天空,再也不回来了!转眼睛,到了傍晚!为了不让自己的妹妹变成泡沫,几个姐姐们到了巫婆那用自己的头发换来了一把刀,递给里小美人鱼,小美人鱼接来刀,走到王子面前的时候,却怎么也下不了手!于是便变成了泡沫飞上了天!

  是啊,我们拿到了珍贵的东西也不懂得珍惜,也不懂得善于表达,这样的结局只有一个,就是想小美人鱼那样,“变成泡沫”。

  阅读经典征文 篇4

  初秋的日,斜斜地悬着;

  初秋的风,轻轻地舞着;

  一个女孩,悠悠地倚着窗棂,用心读着《天一阁》。

  天一阁是一个书的世界。曾经有这样一个女子,为了读懂天一阁,嫁给了范家。但,因为她又是个卑微的妇道人家,结果至死也未能如愿。

  读到这里,女孩为女子的命运而惆怅,然而她更为自己幸庆和骄傲,同是女性,她却可以在阳光下快乐的畅游书海。

  突然,她——也就是我,一个精灵古怪却又嗜书如命的可爱女孩,萌发了这样一个让自己都觉得奇怪的念头——晒书。

  我要让那些给我带来无尽知识与快乐的书籍在初秋单纯明净的阳光下打个哈欠,舒活筋骨,因为它们对我来说,是何等的珍贵!

  于是书橱的玻璃门被我轻轻扣开,透明无瑕的玻璃折射到眩目的阳光,那么调皮与喜悦地将一片耀眼的金色投在书房里,看得出,连它们,也迫不及待了。

  我不由自主地深深陷进了书海,那种亘古不变的凝重,轻快,冷酷而又热烈的气体通过我的鼻、喉、肺,一点点沁入心扉,久违了,如此浓烈与醇厚的书香,这种书香是单纯一本书永远无法比拟的。

  我听见它们兴奋的心跳,看见它们激动的模样,匆忙笨拙而小心地把它们摊开在阳台上,我数着,一本、两本……我数着我无穷的精神食粮。

  阳光把细细密密的碎金洒遍书页,我情不自禁地伸出手,一一抚过,那种感觉,好像抚过温润的蓝田美玉,滑过千年积雪,荡过幽暗深潭,掠过雀翎凤羽,穿梭在阳光与书香之间真有一种莫大的快慰。

  于是阳光下的书香少女又想起了那幽怨的女子,孤独而惘然地立在断魂秋雨中,痴情而惆怅地望着浸没在朦胧烟雨里依稀可见的天一阁——她梦开始的地方……

  蓦然回首,我好幸福,有书香,还有阳光……

  惊异,惊异在心中舞蹈:初一学生竞能如此娴熟地驾驭这高贵与富贵的象征;初一学生竞能在洒满阳光鲜花的散文诗的语言上驰骋;初一学生竞能如此深邃地表达平凡而娇嫩的生活!因此,惊异的心灵舞蹈之后,是快乐阅读的惊喜,书香的陶醉和阳光的享受!

  阅读经典征文 篇5

  经典就像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需要用心去品味,才会尝出不同的奇妙滋味。

  阅读经典,有时我会感受到一种甜

  提到巴黎圣母院,我就会想到那个“怪物”为心上人奋不顾身时,心中无限的幸福;心随风飞到一望无边的山野,我仿佛看到海蒂和爷爷爽朗的笑,和风中弥漫的甜甜的温馨;站在大观园的门口,似乎还能感受到宝黛脱俗的爱情。

  亲情和爱情,平淡和浪漫,呈现在一部部经典之中,为它大添异彩,使文字不由有了不朽的灵魂;这一段段甜甜的温情,从此也随经典流传后世。读着,心里也不由如吃了蜜一样,甜津津,美滋滋的。

  阅读经典,有时我会感受到一种苦

  在电视上看到法国的街头,我的眼前经常出现那个心地善良却被悲惨现实一次又一次重重捶打,内心苦涩却默默忍受的冉阿让;流连在那个黑暗的充满苦难的社会,我体会着小雷米受尽折磨和耍弄,渴望真正的亲情却被坏人欺骗,那内心一次次绝望与泪水;在隐秘的角落,我仿佛窥见了罗密欧以为心上人已死时撕心裂肺的苦楚和殉情的悲壮,像一杯苦咖啡,浓得难以调和。

  我读着黑暗的社会、人心的险恶及其造就的一桩桩苦痛的悲剧;善良的堕落,好人的不幸,让人揪心难过,不由眼泪直流。经典的苦情是令人感动的催泪剂,有时甚至可以激发出让人意料不到的巨大力量。

  阅读经典,有时我还感受到一种酸

  在高宅大院新年的.喧闹和祝福声中,我仿佛又听到祥林嫂逢人便喃喃地念着“我真傻,真的。”然后拄着乞讨的棍子,抬起发黄无光的头去望惨白的天空;在俄国的乡村里,我好像看到可怜的阿廖沙带着满身的伤痕,为了祖母和自己的生活辛苦劳作,度过备受煎熬的辛酸童年;回到二十年代的北平,我眼睁睁看着祥子在无情的生活的鞭挞下,从一个善良的车夫沦为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不禁鼻头一酸,落下泪来。

  一行行文字之间,我体味着生活的辛酸和苦楚,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心被一次次揪起,仿佛放了一大把酸梅,又酸又涩,只是无奈而凄凉,欲哭却生生憋了回去。那是怎样一种味道!

  阅读经典,内心常常会产生一种味道,或甜,或苦,或酸,或辣,或咸,让我感慨万千,回味亦无穷。

  阅读经典,品味人生!

  阅读经典征文 篇6

  我爱读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知识的源泉;书,是一盏指路的明灯;书,是一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我从小就爱读书,有小说、童话、诗歌、寓言……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读书的乐趣吧!是读书,给了我智慧。每到周末,我都会一头“钻”进书店,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细细地品味着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欣赏着美妙的童话故事,探索神秘的宇宙世界。

  通过读书,我的知识面越来越广,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很大提高,老师和同学们直夸我聪明呢!记得刚步入学校这个神圣的殿堂,我第一次接触奥数题,当时我怎么也搞不明白其中的奥秘,犹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通过在书中寻找答案,以及认真思考,我逐渐掌握了答题技巧,现在这类题型对我来说已经是“小菜一碟”了。由于我平时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我的学习成绩也在稳步提高,尤其是写作水平有了很大进步。我由一个十足的差生摇身一变,成了一名令同学们刮目相看的优秀学生,并且还获得“优秀少先队员”称号呢!读书,还会使人勇敢。

  原来的我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胆小鬼”,自从读了科普书后,世界上一些奇特的自然现象深深吸引了我,对于这些现象的科学解释使我豁然开朗。比如传说中“鬼”的故事,曾令我胆颤心惊,但读书后我明白了世界上不但没有“鬼”这个神秘的东西,而且还了解了一些自然规律。现在,漆黑的夜晚我也敢独自走路了。当漫步在宁静的夜晚小路上,星星向我眨眼睛,花儿向我微微笑,晚风也轻轻抚摸我,那令人陶醉的夜景使我真正体会到读书使人变勇敢的道理。读书,还会使人获得温暖和快乐。每当爸爸妈妈上班不在家,我感到孤独寂寞时,只要翻开书,《彼得〃潘》的主人公—温迪马上变成一位和蔼可亲的妈妈,为我讲述“永无乡”的战争故事,讲她和睦家庭的故事……

  我的一切烦恼和寂寞随之都烟消云散了。每当我小心翼翼地捧起一本新书,轻轻地翻看着彩色的封面,细细地欣赏着精美的插图,贪婪地吸闻着清新的油墨香,在我心里呀,有一种说不出的温馨和快乐。我爱读书,更爱读好书。它是我的良师益友,给予我无限智慧,使我聪明勇敢,让我充满温暖,是我形影不离的亲密伙伴。

  阅读经典征文 篇7

  阅读给我带来了快乐,让我沉浸在智慧的海洋。

  只有实践的土壤,才能培育出真知的花朵。

  我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西班牙曾经有位叫彼得罗一世的国王,对于很多人来说,他是正义的象征。一天,彼得罗一世宣布他将公开选拔法官,消息一传出去,很多人都跃跃欲试。这天,有三个人来毛遂自荐。其中有一个是宫廷的贵族,一个是曾经陪伴国王南征北战的武士,还有一个是普通的教师。国王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特殊的考核。于是,在宫廷人员和三位候选人的陪伴下,国王离开皇宫,率领众人来到池塘,只见池塘上漂浮着几个橙子。众人们都不明白国王的意思。“池塘上一共漂着几个橙子啊?”这是国王发话了。贵族走到池塘边,开始点数。“一共是六个,陛下。”国王没有表态,继续问武士同样的问题:“池塘上一共漂着几个橙子啊?”“我也看到了六个,陛下。”武士甚至没有走进池塘就直接回答了国王的问题。国王没有说话。“池塘里有多少个橙子?”他最后问教师。教师什么也没有说,直径走近池塘,脱掉鞋子,进到水里把橙子拿出来。“陛下,一共有三个橙子!因为它们都被从中间切开了。”教师说。“只有你知道如何执法”国王说,“在得出最后的结论前,我们应该加以证明,因为并不是所有我们看到的事情都是事情的真像。”

  我在这个故事里明白了:国王英明果断,重用人才,教师是聪明谨慎的,他通过亲自实践去求证答案,当上了法官。宫廷的贵族只是看到了事情的表面,没有深入思考。武士人云亦云,同样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我深刻的体会到;在判断某件事情的时候,不要妄下结论,要亲自实践。很多时候,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未必是事情的真相。只有亲自去实践,才能知道事情的真相是什么。做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认真思考。有时候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道题,有一个同学说出了一个答案,其他的同学也跟着喊了出同样的答案,这个答案未必就是正确的。

  通过阅读这个故事,我以后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思考,要像教师那样认真谨慎,亲自实践不要像武士那样随声附和。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寻找正确的答案。

  阅读经典征文 篇8

  你是否早已忘记了那种进图书馆或阅览室的憧憬与好奇?你是否早已遗忘了那一卷在手,伴着脉脉书香而废寝忘食的宁静与享受?你是否早已忘却了那种邂逅好书,会晤作者的悸动与欣喜?

  我们似乎都在忙着读书,而忘却了阅读!

  温总理曾说:“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书籍本身不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读书可以摆脱平庸的困扰,可以成就人生的精彩。因而,书籍不仅是培植智慧的工具,更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不同的书籍,给我们开启不同的大门,带我们领略不同的风景:读传记,品翩翩风度、铮铮铁骨;读诗歌,赏蒹葭苍苍、杨柳依依;读散文,看风土人情,尝人间冷暖;读哲学,解心灵之惑、悟苍穹之远……我们的世界因此而辽阔,我们的精神因此而高贵。

  不同的心境下,可以选择翻阅情调各异的文章。悠闲时不妨欣赏一些清雅脱俗的小品或散文,刚烈时也可朗读几首豪情奔放的诗词,再不然,在阅读了一大堆西方的名著之余,也不妨顺手拈来一本《张爱玲小说集》,尝尝倾城之恋的滋味,又或者找来《余光中诗选》,洗刷一下呆滞的脑袋,甚至是博益的“书仔”也会合胃口的。总而言之,正是“于书无所不读,凡物皆有可观”。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阅读方法。就像鲁迅提倡博采众家,说“书在手头,不管他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有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的好处。苏轼是观其大略,领会其意就好。恩格斯的读书方法之一是读原著,一般不轻易使用第二手、第三手资料……不拘一格,各显神通,各尽其妙。

  打开你的书来,让你走进书本里去,或者做一个梦,或者洗一个思想的澡,或者寻求无价的人类的聪明才智;打开你的书来,正如漆黑的夜里,一根火柴划亮了,你的眼里一片光辉;正如清晨起来,把一扇锁着的门打开,微风携来新鲜牛奶一样的空气,沉醉着你,使你身心感到舒畅。

  好书总能够让我们仰起头,不再只注意自己鼻尖底下那一点点,而会重新看一看头顶浩瀚的天空——太阳还在明朗朗地照耀着。

  阅读经典征文 篇9

  著名人士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然,书不仅能教会我们很多知识,还能把我们带到知识的海洋。毛泽东主席也曾经说过:“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也是让我们多读书吗?书能伴随人的一生,如果你读懂了它,你就会收获到无限的乐趣、神奇和奥妙。

  在美国有一个人,他小时候非常喜欢读书。有一次,他拿着刚从图书馆借来的书高高兴兴地往家里跑,快要到家的时候,恰巧碰到了邻居家的鸭子,鸭子好奇的看着他的书,想要上去啄一下,当时他如果放下书拿起棍子就可以赶走鸭子,可是他没有放下书,而是紧紧地抱在怀里,鸭子把他啄倒了;他的姐姐看到后赶快过来把鸭子赶走了,问他:“你为什么不放下书把鸭子赶走呢?”。他说:“那样会弄脏我心爱的书。”姐姐拿过书来看着他笑了笑说:“你真是一个爱书如命的好孩子”。后来,他成为了一位伟人。

  我也很喜欢读书。在我的房间里有一大堆书,有故事书、连环画、小说等等,我每天都要花上1小时的时间用心的去读。在我读过的所有书籍中,我最喜欢《真正的贼》和《老鼠阿贝漂流记》两本书。通过读《真正的贼》这本书,使我懂得了做人要诚实、要勇于承认错误。而《老鼠阿贝漂流记》这本书,使我学会了在遇到困难时要勇敢的去面对,处理问题时要坚毅、果断,才能摆脱困境。

  在我小时候,还不知道英语是什么,是书教会了我ABCD。书就像一位会说话的老师随时给我指点迷津,让我在阅读中不断的成长。因此,读书能给我带来很多好处,不仅从中学会了很多好词好句,而且还得到了许多灵感启发,在我写作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

  上学后,新教育的晨诵、午读更让我爱不释手,其中,《聆听花开的声音》和《海底两万里》让我感受深刻。早晨,老师让我们阅读精彩的小诗。中午,我们又进入了奇妙的海洋世界。我终生都不会忘记。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我们这一代也不能落后,要多读书、读好书,积累足够多的知识,长大后成为一个有利于国家的栋梁之材。

  书,你或许可以珍藏几本。等你长大之后,可以给你的孩子们看,等你老了

  之后,你还可以给你的孙辈们看,我们可以让这种读书的精神永远的传承下去。

  阅读经典征文 篇10

  小时候,我就是什么书都看,见到书就要啃,所以大家都爱叫我“书虫子”,妈妈经常带我逛街,但我总要求去新华书店,也因此失去了许多狂购的机会,但我很高兴,每次去书店都会缠着妈妈买一、两本,所以导致我家的藏书如此丰富。

  我认为,阅读是一种知识的积累,虽然不用一个字一个字去背,但优美的段落,让我们渐渐地使头脑充实起来,繁多的修辞方法让我们应接不暇。阅读又是一种插柳成荫的智慧,闲暇时浏览,失落时安慰,成功时才会真正明白“阅读”这个肤浅又深奥的词语。

  阅读不光是读一本书那么简单,要想真正去阅读一本书,必须去了解作者写这些书的理由,去让你深入地看透这本书的精髓,读透彻了,才算刚刚了解了这本书,事后还要再看,不管一遍、两遍、三遍,直到能把书上的大意复述下来,精彩段落背下来才算你“阅读”完了这本书。

  五、六岁时,我缠着妈妈给我买《米老鼠》,《儿童漫画》;八、九岁时,我让妈妈给我买《儿童文学》,《我们爱科学》;十岁时,我又爱上了《魔力W·I·T·C·H》和世界名著,如《简·爱》等;如今,我还是对《魔力W·I·T·C·H》和世界名著着迷,但对名家小说也有了兴趣,妈妈也逢人就说:“我们家的这个小书虫啊!”但却是笑呵呵的。

  书读的多,自然人也就充实起来,精神充沛,成绩就好了,很是让妈妈的同事羡慕。但也有“小马失蹄”的时候,只要考差了,一顿打是不用问的了,可妈妈跟同事说的时候,她的同事们却为我打抱不平,弄的妈妈进退两难。

  阅读伴我成长,我也越来越离不开它了,看书成了我每日必备的“大餐”,但我却有一点不好,就是爱看小说,和《魔力W·I·T·C·H》,冷落了我的名著们,为此我没和妈妈少吵过,但妈妈总以她的“身份”获胜,然后就选派一本名著交给我,我不从,妈妈就瞪眼睛,吓得我心惊胆战,不敢不从。哎,于是我以后的口头禅又改为了:“命苦啊!”

  阅读让我快乐,阅读给我智慧,阅读伴我成长,阅读为我导航,阅读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阅读是我的良师益友,阅读是我的精神食粮。

  阅读,我爱你!

  阅读经典征文 篇11

  这学期,我阅读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这本书,书中的内容让我受益很深。我从书中认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如遵守制度的周总理、养成良好习惯的诺贝尔科学家、尊敬老师的伟人们、守约的宋奶奶、背同学上学的道德模范及孝敬父母的坚强男孩等。这些文明美德的事例告诉我们,一个人在成长道路上必须要与文明美德相伴而行,如果失去文明美德,那么即使你的成绩再好,也将会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今后,我们不管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自己的言行都要一致。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小学生,传承文明,践行美德也是我们肩负的责任。

  传承文明和践行美德不能光“纸上谈兵”,还应该行动起来,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记得今年三月八日那天,我们上了半天课就放学了,在回家的路上我一边走一边想:今天是妈妈的节日,我要送给她一份意外的惊喜。回到家中,我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祝您节日快乐!平时您辛苦了,今天让我来为您做一次鸡蛋面。”妈妈非常高兴地说:“谢谢你,你真懂事。”于是,我就开始动手了,首先我把鸡蛋破壳倒入碗中搅拌,往锅里倒点油,烧一会儿就将鸡蛋倒入油锅中煎,一刹那,它膨大了,我用锅铲把它弄成块状放入碗中。接着就往锅里添了适量的水,在烧水的时候把菜洗干净、把调料打好,水开了,把面放入锅中煮一会儿再放菜进去。不一会儿,一碗香喷喷的鸡蛋面就煮好了,当我把面端给妈妈时,我看见她感动得要流泪了。妈妈拉着我的手,和蔼地说:“小乖乖,你长大了、懂事了”。我心里非常高兴,我能通过自己感恩的行动来报答妈妈一直对我的关爱。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文明美德的事,如上车让老人和小孩先上,看见老人让座,向教师及长辈们问好,不随地吐痰,不践踏花草,爱护环境卫生,主动帮助别人等。只要用心去做好每一个文明的行为,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身言行做起,告别那些不文明的行为,共同努力做一个文明的人,做一个有品德的人,不断完善自己。让文明美德,伴我成长吧!

【阅读经典征文(精选11篇)】相关文章:

1.阅读与经典同行征文「精选」

2.阅读经典收获未来征文精选

3.阅读与经典同行征文

4.我爱经典阅读征文500字「精选」

5.阅读红色经典振奋改革精神征文精选

6.高中阅读与经典同行征文

7.教师征文:阅读与经典同行

8.读书征文:阅读与经典同行

上一篇:读书的征文「」 下一篇:读书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