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作文

2021-10-23 阅读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阅读与作文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与作文 篇1

  阿姨,您这是夸我呢,还是夸我呢?知道您就爱变着法儿地夸我。佳谣学了两年了,有时候大人的写作也未必能强于她。但是……说……我写好给她抄……这事太难为我了啊!

  首先,佳谣身处江南,我偏居华北。佳谣眼中的杏花烟雨,立蛋庆暑,挥汗赏月,雨打腊梅……恕我无千里眼,看不到啊!可见我没有替她写作的客观条件。

  其次,佳谣的写作视角相对本成年人来说,依然尚显幼稚。同一篇文章,同一件事,我们都不会有相同的视角,例如《清荷》,她会写“把握时间”,我则非也,我会写《论自夸的重要性及其前世今生》。可见我没有替她写作的幼稚思维。

  最后,这里上课的孩子不少,每个孩子每节课交上来的文章都不相同,若都是我写的……哎呦……我这纤细的小手啊,哎呦……我这娇柔的胳膊肘啊,哎呦……我这该上油的肩周颈椎啊……虽然本人年轻时擅打字,最快速度每分钟200多字;虽然本人廉颇老矣,但尚能饭矣……每节课打那么多篇需要改的,漏洞百出的文章,还不带重样的,交给孩子们抄袭,我再修改……臣妾做不到啊!可见我没有替她写作的能力和体力。

  这周我一定跟佳谣交流一下,本学期进入叙事+议论的写作后,她是如何激流勇进的!是如何把文章写的像抄袭了我的习作的!是如何让您老人家误解的!

阅读与作文 篇2

  “开卷有益”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如果说读书是一种享受,那么会读书便是一种乐趣。书香沁脾,一本好书让人终身受益。阅读让我不仅收获了知识,而且让我理解人生,感悟人生!

  幼儿时期,识字量有限,以插图绘本为主。从绘本上认识形形色色的动物,植物,不知不觉中,阅读的习惯逐渐养成。到了小学,识字量突飞猛进,借助拼音,我畅游在书本的海洋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一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注音版图书。书里的海伦仿佛成了我的“闺蜜”。海伦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但凡遇到困难,只要想到我这个“好朋友”,面对任何逆境你都会勇敢直前,顺境中也会更加珍惜美好时光。

  进入中学六年级的我,理解能力更深更广。我比较青睐阅读曹文轩先生的作品,也许比较贴近生活吧!《青铜与葵花》让我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苦难,而苦难中含着动人的美。虽然青铜一家过的很清贫,基本的温饱都成问题,但是人性的善良让他们无私接纳了孤儿葵花。作为幸福的一代人,独生子女的优越感让我们衣食无忧,但我们的身上似乎多了点娇气,少了点坚强,多了点“以我为中心”的自私;少了点“为别人着想”的大方。

  我在阅读中感悟,也在阅读中积累,更在阅读中健康成长!

阅读与作文 篇3

  沈安琪源于何时喜欢阅读已经记不清晰,只听大人说过,上幼儿园我就能够阅读书报,调皮的我一读书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一声不吭,安静极了,阅 读 与 我作文。记得曾有一次,我不愿意练琴,关上房门看《格林童话》,看得入迷,连妈妈屡次敲门的声音都没听见,她生气极了,数落了我一顿,一气之下,竟把我的书撕了。我好几天都没有同她说话,直到爷爷帮我把书补好,我对妈妈的态度才好起来。妈妈说,我对书比对她更亲密。我爱去三个地方,一是新华书店,二是植物园,三是动物园。就因为这个,我一直爱读关于动植物的书籍,直到现在也没有变。在如此多的藏书中,我最喜欢的大概是沈石溪的《狼王梦》了。

  我曾无数次为母狼紫岚哀伤、快乐、气愤、惊恐、焦急……每当读完这故事时,心中便有无限愤慨:命运为何欺负柔弱无助的紫岚?让她失去黑桑,失去黑仔,失去蓝魂儿,失去双毛,失去卡鲁鲁?最后连媚媚也不要她了?紫岚为他们付出多少?是谁为了黑仔成为狼王,忍痛割爱,厚此薄彼?是谁为了蓝魂儿,放弃了优秀的卡鲁鲁,又为了蓝魂儿的尊严,亲口咬死了他?是谁为了培养双毛,折断了一条腿?又是谁为了媚媚的幸福血洒碧空?是紫岚!这匹母狼让我学会坚毅,让我学会忍耐,让我学会取舍,让我学会坚持……可以说,这篇文章扭转了我对狼的看法,教会了我很多道理,令我看待问题更客观了,小学生作文《阅 读 与 我作文》。不止这些,还有许多的书也深深影响着我。例如《退役军犬黄狐》教会我敬业;《灾之犬》教会我忠诚;《雪豹悲歌》教会我宽容;《疯羊血顶儿》教会我勇敢……这些书告诉我的东西是无法忘怀的。

  如今,我已经是一名高年级的学生,作业也多了许多,平时我只能中午和晚上挤出一点儿时间来阅读,尽管如此,我仍然保持着阅读的好习惯。只要我捧上书,就像坐在扁舟上遨游在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但愿好书伴随我一生。

阅读与作文 篇4

  莎士比亚说过:“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从书籍中吸取各种知识和力量,是人生之必要。毫无疑问,每个人从一出生开始,就在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我也不能例外。随着时间的流逝,读书似乎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即便是上了初学,成为一名寄宿生以后,我也依然把读书看成我的一种好习惯,不论是在午休时还是在晚上睡觉前,我都要拿起放在枕头下的书看上几页,因为我认为走进初中,课外知识确实很重要,所以我也要在繁忙中阅读,只为了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些许的安慰。拿起自己喜欢的书,就好像推开了一扇窗,不经意间就欣赏到了窗外美丽的风景。

  在书海中,理想的彼岸就在我眼前,想上去,却又不能,我要时刻准备扬帆、划桨,努力驶向成功的彼岸。待我驶到彼岸,那种胜利的喜悦只属于我一个人。

  正如一位同龄人所说:“如果可以,我要在我的房间里塞满阳光、音乐、花香,还有书。这是属于我一个人的,随时可以躲进去,抛开疲惫和烦恼。那些书,是我心里永恒的音符。”

  常常手捧一本书,深埋其中,片刻之后感觉到自己的周围有淡淡的茶香,有浓浓的酒香。手里捧着的是宝藏,我贪婪地吮吸着它的营养。

  我爱阅读,是那些如小精灵般的方块字,飘飘洒洒,或句或段,或多或少,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动力。我爱阅读,从书中学习做人的智慧,从书中领略博大精深的文学历史,从书中感受生活的绚丽多彩。

  我爱阅读,我快乐;我爱阅读,我成长。

阅读与作文 篇5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的一句名言,在我眼中,书即是我的好友,又是我的老师,更是我的知己。

  在我看完我人生中的第一本书——三国演义(连环画)时,我就有了一个梦想:就是有更多好看的连环画可以给我看。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接触故事书,于是,睡美人,灰姑娘,小红帽便成了我的最爱,而我的梦想也开始扩张:我希望有许多精彩的故事书。

  在四年级的时候,我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发现了小说,那时,我已厌倦了枯燥无味的故事书,从此,有趣的小说成了我的知己。有时不高兴了,就会随手拿起一本小说来看,看到精彩的部分就会笑起来,所有不高兴的事情就都烟消云散了。那时,我的梦想是:在不开心时,随时随地都可以拿出一本小说来看。

  如今,我又被名著的魅力给吸引,在《三国演义》中,我不禁赞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张飞关羽的忠肝义胆。鄙视曹操的阴险狡诈。在《水浒传》中,我又不得不为梁山好汉的豪情所折服。而在阅读《西游记》时我似乎跟随着唐僧师徒四人,一同去西天取了一次经……如今,我的梦想就是可以在书海中遨游。

  啊!如果书是广阔无际的大海,那么我愿化作一艘扬帆起航的船只;如果书是一片蔚蓝无边的蓝天,那么我愿做一只在天空自由翱翔的小鸟……

  书籍是梦想的曙光,它能造就梦想,让我们在书海中畅游吧!

阅读与作文 篇6

  当我们告别了呼朋引伴的孩提时代,当生活被整齐地切割成上课下课,开学放假相吻合的无数段落,与时间平行流逝的时候。我想起了和我一起成长的阅读。

  ——题记

  我们所生存的世界,糅合着光明与黑暗,幸福与不幸。它是冷漠,也是良知;它是残酷,也许温暖;它是荆棘,也是花田;它是天堂,也是地狱;它是恨,也是爱。这是我们所在的世界。但这个世界我们可能还不能完全了解,因此我们需要依靠阅读。

  回忆总是拥有淡暖色调的。想起自己阅读的第一本课外书是《哈利波特与密室》,这本书风靡全球,但在当时的自己看来却一钱不值。那时的自己所在意感兴趣的大多是动画之类的,对书的世界一无所知。但在第一次走进那个充满奇幻和未知的世界时,脑海里所有的动画都消失殆尽,心绪的起伏完全跟随着书里的情节。

  那是第一次体会到阅读的喜悦感。那是一种你忘记了外物,心只属于那本书的感觉,你的喜怒哀乐在书里可以不断释放,形成一个个小宇宙。也许那时你早已不在书桌前,你的灵魂已经在书上行走,与里面的人物交谈着。这是无与伦比的.美好,这是阅读。

  之后在几年将金庸全套小说读完后,转而又去读史书。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几千年,拥有漫长的过程。史书能让那些过往一幕幕重现,将那些惊世骇俗的人物和兵荒马乱真实地铺卷在眼前。我喜欢在白天的时候坐在阳台如水般的金色阳光中,手里拿着一本这样的记录着历史的书。这样在看的时候更可以感觉如同穿越时空,过去上千年的事情历历在目。看的时候时常可以感受到一种震撼和感动,我会觉得自己是在重新审视这段历史,会觉得过往的世界已经被包容在心里。这是阅读所能给予的。

  这些都是在小学时阅读的。上了初中后开始接触80后文学。最开始是看韩寒的书,韩寒是一个出色的作家,他没有写伤春悲秋的文字,他所表达的是对社会不足之处的不满,是批判现在的这个时代的黑暗。后来看了郭敬明的许多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夏至未至》。那是一个经历了10年的过程,那些美好的青葱时代和盛夏的炙热气息,仿佛弥漫了整个世界。你会为这里面最真挚的友情感动,你也会为这里面淡淡的暗恋感到美好。这是一部童话,又是一部悲剧。最后的支离破碎和分崩离析,相信你也会为它揪心。郭敬明的书读完后又看了七堇年的,张悦然的,安妮宝贝的。这是现在这个时代最先锋的文字,你只有去阅读它,才能使内心拥有最真实的满足感。

  现在是高中。我们正一步步走向自己的梦想,路上长满了带刺的玫瑰,你不知道有多少人走过,留下他们的梦想,留下他们的灵魂,染成鲜红般的颜色。这在一路上,我们可以和阅读一起成长。阅读让我们慢慢读懂自己所在的这个世界,你也会深深迷恋那些书里的故事和人儿,仿佛他们就在自己的身边,仿佛我们像一个路人一直默默看着他们的故事。你骨子里的聒噪会一扫而光,你的内心会渐渐甜美而拥有生命的力度,你的梦想也近在咫尺。

  如果可以,你应该试试阅读。

  时光飞逝只能让我们的年岁增长,但真正的成熟是需要经历。而你可以试试在经历之前,先阅读更多的书。它可以教给你更多的东西。

  成长是一个过程,从孩童时代到小学时代,再从初中时代到高中时代。一路上,我们都可以和阅读一起成长。毕竟,青春就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当你阅读过很多书之后,青春这本书,你也可以更好地去读。

  我会和阅读一起继续成长。那么,你也要来作伴么。

阅读与作文 篇7

  伴着书香长大的我,总是喜欢在白天悄悄收拾起蔚蓝天空中的星星时,获在夕阳拉下黑黑的夜幕时,轻轻的拿起一本书,带着一种美好愉快的心情,静静地徜徉在书的芳香与知识的海洋中,忘了自我,尽情遨游。

  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是这样,如果没有了书,整个世界都将会笼罩在愚昧无知之中。没有书,就像精神失去了阳光一样,思想不能传播,知识不能保留,语言也就失去了意义。

  从小时候开始,我就是在妈妈的故事和爸爸的唐诗里长大的。每一个夜晚,在柔和的月光下,我躺在妈妈的怀里,听妈妈绘声绘色的讲故事;闲暇时,爸爸便教我学唐诗,我也会认真的随着爸爸抑扬顿挫的音调读与背。在妈妈的故事中,在爸爸的唐诗里,小小的我渐渐的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慢慢的懂得了善恶美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上小学了,我便在老师和爸妈的引导下开始了人生的读书旅程。每天我都会拿起书,沉醉在书的世界中,把情感融入到书里。我曾为“卖火柴的小女孩”而留下同情的眼泪,曾为《皇帝的新装》里愚蠢的皇帝而捧腹大笑,更为那些坚持不懈探索世界的科学家而感动。我就像一直勤劳快乐的小蜜蜂,在美丽浩瀚的书海中,不知疲倦的吸允着知识的乳汁,享受着知识的快乐……

  记得有一次,我被妈妈误解了。在无法解释的情况下,心烦意乱的我一头钻进了书房,不觉拿起一本书看起来,躁动的内心渐渐平静下来,我安静地沉浸在书中,不知不觉,我把刚才心里的烦恼忘得一干二净……

  如果我是一只无语无虑的小鱼儿,那么,书籍是就是浩瀚无边的大海,让我尽情畅游;如果我是一只苍劲的雄鹰,那么,书籍是就是带着我在无边无际天空中翱翔的双翼,让我尽情鸟瞰。在人生的旅途中,谁也不会永远逗留,唯独书,它一直在我的世界里安静的花开花落,陪伴我健康成长。我沉浸在书香中,与书无声的交流,享受读书带来的宁静与悲喜,收获身心的充实与释然,让心灵得到丰富与洗礼。

  感谢书,感谢阅读,我在阅读中健康成长!

阅读与作文 篇8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都说明了一个道理:人的生活离不开书。作为学生,我们每天都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每天在学校面对着教科书,有些人难免觉得无聊,但对课外书的爱拦都拦不住,总要挤出那么一点时间来读上一两篇。我虽然没有每天都读课外书,但不代表我不热爱课外书。回想那些读书时候的趣事还真不少……而印象最深的确实初一的时候……

  初一的学习还没有初二的紧张,而且每天都有一节自习课,每天的自习课足以让我完成大部分的作业,意味着我晚上可以多出一些时间去读读课外书,放松一下。晚上回到家,随意的拿起一本书便开始了阅读,不一会儿,便入了迷……

  “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近看,街道上连一个人影也没有,白白花的全是水,简直成了一条流淌的河,上面争先恐后地开放着无数的水花;远看,楼房和树木都是模模糊糊的。风夹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着。路上行人刚找到一个避雨之处,雨就劈劈啪啪地下了起来。雨越下越大,很快就像瓢泼的一样,看那空中的雨真像一面大瀑布!一阵风吹来,这密如瀑布的雨就被风吹得如烟、如雾、如尘……”读着读着,我的耳边仿佛传来了打雷声,风声,雨声……那一瞬间,让我感到暴风雨真的到来了!不知怎的,我突然走了神,又突然想到阳台上晾的衣服,便冲出房门,穿过客厅,拿起衣杈,二话不说的开始收衣服,正在客厅的妈妈叫住我,连忙问我怎么了。这时,我看了看阳台外,一滴雨都没有,又想起我看的那本书才恍然大悟,是我看的太入神了。一旁的妈妈知道原因后,捂着肚子哈哈大笑,想想我刚才的举动,让我自己都哭笑不得。经历了这件事后,我便发誓我不要在晚上看书了,不然又发生了那样子的状况,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不过现在仔细想想,那个时候的我还挺好笑的,居然可以入迷到这样的程度,可能是那本书写的太好了,太生动了吧,以至于让我痴迷。现在再读却没有上次那样入迷了,在读书的过程中也总是分心,可能是心中杂念太多了吧。初二了,时间变少了,阅读的机会少了,心也静不下来了,虽然我读书入迷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但我还是想回到从前,因为那个时候的我才是最认真的。

阅读与作文 篇9

  有人曾今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是啊,他说得对,这是只有在读书中得到了领悟才会这么说。

  读一本好书,你能从中得到什么?

  读一本好书,是日常写作时的帮助。读一本书是,随身携带一支笔,在忘情的阅读中,或许能从中抽出点时间,在对你有共鸣的地方,顺手圈圈点点,或是记在脑海中,刻在心深处。我相信,真正对你有触动的地方,你绝不会将它遗弃在书中。与你的习作而言,这绝对不是为一种美丽华贵的装饰品。

  读一本好书,是在生活中足以运用的知识。一本好书,出去华丽的点缀,还有许多在课本里学不到的知识蕴含期间。书中有古时候留下来的历史、有生活中运用的常识、有科学的知识、还有其他国家与地区的有关风俗、建筑、文化、风情。可见得,读好书,的确能增长见识。但阅读并非专修,如果光从阅读中获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读一本好书,是能够感染我们的精神。一本好书,其主要作用定不在记叙,不在于能给我们消遣的故事,也不在于给我们提供写作时用到的字词,而是在与书中能供我们学习的精神。从《格林童话》遮掩过的儿童读物,到一些世界闻名的历史名著。不同的书,不同的故事、人物,不同的精神品质。就如《鲁滨逊漂流记》其中讲的就是主人公鲁滨逊在航海过程中,大风把船吹翻,幸而存活的鲁滨逊却被困在一座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是鲁滨逊的乐观坚强,是他不言放弃的精神。想象在一座荒岛上,没有食物,没有水源,要面对孤独,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情况,但他却活了下来,这并非常人所能做到的。而我们有时所欠缺的恰恰是这种精神。

  读一本好书,除获得好词好句、知识、精神品质外,它的好处还远不止这些,那是一种心灵上的享受,能让心情保持愉悦。那是一种心灵蜕变的过程,让心灵从真正意义上成长!

阅读与作文 篇10

  想起似已遥远的学生时代,总把作文当小说写,一个学期比别人多买好几个作文本,高中时第一篇作文就把本子写到了最后一页。然而时过境迁,许多年过去了,自己却一步步弄起分行的文字来,以致不成器的诗歌写了一大箩筐,其余的作品杂七杂八叠加起来还不够出一本集子。

  想来这么些年,阅读的作品从国内到国外,一直以小说为主,似乎只有小说能凭情节感动吸引自己长期阅读下去,以致写的诗也像叙述一个故事似的,纯粹以抒情为务的诗于我是不屑写的,七亩园学委主持朱多锦先生就说这是受了过多“小说情节”影响的缘故。

  我有5年时间只看外国长篇小说,国内的一篇没看,算来读过的外国中长篇小说大致有200来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地域文化背景的隔膜,弥补了知识的裂缝,使得对西方文学作品的把握是敞亮的,对有些国家的作家写作风格是了解的;历年的阅读不但充实了内在心灵,而且益发推崇心灵自由的精神,逐渐有了怀疑主义式的思维惯性。

  当然,受益更多的还是提高了语言的表述能力,“进入文学堡垒的唯一一道门就是语言(张炜语)”,乾隆写了两万多首诗,也没赢来诗人的名分,想是语言没有过关。我想诗人阅读小说肯定是大有人在,外国文学作品尽管隔着一层中文的薄膜不易体会,不易看清原作的细部纹理和光泽,但其修辞特性还是能够体现出来的,像王蒙的《雄辩症》,显然是受了阿根廷作家萨瓦托的《地道》的影响,连里面的句子也是,王蒙所写“我没说你放了毒药,而你说我说你放了毒药”,与《地道》中“我没有说你不爱他,而你自己跟我说你不像刚结婚时爱他”像电影《地道战》一样是相通的;像“总之我的行动没有任何一点值得一个做父亲的向他儿子说你刚才对我说的这番话(小仲马《茶花女》)”,像“那渐渐合拢并且最终消失的尾波当然比航船在辽阔的海面犁开的一条深谷中巨大的坟丘般的波浪向两边裂开的景色更能给人慰籍(怀特《艾伦》)”,这样的语言琥珀,国内小说几乎是见不到的,只有大手笔的作家才能把平庸的东西化为神奇。伊挚不言鼎,轮扁不语斤,语言的困惑于我倒是逐渐少了,有时我想我在外国小说阅读中进行的自我教育,将小说的叙事、视角运用到诗歌写作中,把狗腿扯到羊胯上,于今天乱糟糟的诗写作中,也未必不算是一条路子。

  回顾我的创作经历,大的退步或说跌落就有两次,很大程度上都和阅读停滞有关。我从小很爱读书,小学一二年级就开始读《青春之歌》、《大刀记》、《苦菜花》、《激战无名川》这样的长篇,那都是我的几个读高中、初中的堂叔借的人家的,我每晚都过去读,磨蹭着不肯走。后来读书生字少了就更为入迷,串亲戚只要见到书就非得看几十页不可,有一年奶奶病重住了一个多月的院,三叔用地板车将她从医院拉回来,进门要上坡,我坐在门口小板凳上看书,堵着道既不知躲避也不知问候,倒是奶奶从棉被里欠起身问我好。小学我的作文都是拿第一,一直到高中都是这样,高二还瞒着父母订了半年的《小说选刊》,立志以文立身,把文学视为终身维系。但在第一阶段投稿不成功后,有心气无底气,1990年前后沉寂下来,几近搁笔,就这样持续到1994年底。这一年只身来省城济南发展,收入有限买不起书,所幸工作单位不远有一废品收购站,从那里陆陆续续淘得两纸箱旧书,算是有所弥补,尽管笔端生涩,又开始努力写起来,并又有所发表。然而好景不长,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立脚不住,妻儿到来之后生活负担加重,在窘困而又不想固穷的处境中,为混钱动千方想百计谋求富贵,一篇又一篇替人写起报告文学来,从98年到05年,又是较长一段时间的沉寂。可以说,走上搞文学创作的道路,自己是有过较长一段时间的“沉淀期”和“黑暗期”的,好在后来知道发奋,终有三落三起。

  当文学素养、创作水平渐由幼齿转成熟,渐由业余转专业的时候(虽常鳞凡介,尚不至于不敢相信这点直觉),于诗,我还是虔诚的,一直也还算努力,力图掌握这门极其困难的艺术,尽管没有写出像样的作品。20xx年参加省作协15届作家班培训,20xx年参与七亩园文化沙龙建设,20xx年读山大作家班,对诗写作的认识有了不小的提高。不少关注我的老诗人、老作家也一直期望我坚持把诗写下去,写好它,先别搞其他体裁。这两年加强了对诗的阅读,我大概是最早从市图书馆借出特洛斯特罗默获诺贝尔文学奖以后新版诗集的借阅者,准备用两年的时间把省图、市图中近年来出的中外诗选看完,这样就得减少外国现代小说的的阅读量,而这于我其实是不大情愿的。在阅读国外诗歌的过程中,感到因译本不同同一首诗的差别很大,像米沃什的一首短诗,有人译成《礼物》,有人译成《天赋》,于是自己不得不抄了很多不同译者的同一译诗加以比较,大动了动笔头。

  从嗜读又有读无类到坚持不懈地阅读既定作品,我是有一定说服力的受益者,打的功底还算厚实。虽说开卷有益,但一直觉得只有懂得风向的帆才能远行,要求自己不读杂书,而是读实至名归的理想之书,以免为表面的事象所困。以前曾制定每晚50页的读书计划,坚持了不少年,以致庙修好了,和尚老了。诗人王松兄曾在一场合说:“王霁良这小子没有泡吧、宵夜的时间,每晚50页书不是一时半会能读完的。”

【有关阅读与作文十篇】相关文章:

1.与阅读有关作文

2.阅读与作文十篇

3.有关阅读与分享的作文

4.有关阅读与作文4篇

5.有关阅读与作文7篇

6.有关阅读与作文6篇

7.有关阅读与作文3篇

8.有关阅读与作文10篇

上一篇:有趣的阅读作文 下一篇:学会阅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