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阅读作文

2021-08-10 阅读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们阅读作文6篇,欢迎大家分享。

我们阅读作文 篇1

  本学期,我们班第一本共读书《苹果树上的外婆》,已经读了有十天了,也接近尾声了。在阅读的过程中真是有喜有忧,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艰难”。让孩子真正爱上阅读,爱上书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真的不容易。

  《苹果树上的外婆》这本书不厚,共八章,135页,内容生动有趣,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符合孩子们的想象力。 第一天,我利用阅读课时间,给孩子们声情并茂地读了第一章的部分精彩内容,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下课了,也不愿意离开教室。这是我想要的结果,把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调动起来了。

  晚上为他们布置了阅读任务:1、阅读第一章,摘抄优美词语,精彩片段。2、找出外婆带安迪到游艺场快乐玩耍的句子。3、安迪跟外婆在一起的感受是什么?

  第二天,我检查孩子们的午读本,全班58名学生,有五十来名学生能够认真摘抄词语、片段,这点算是可喜的成绩了。令人担忧的是只有五六个孩子能够用心回答阅读问题,那么简单的题,其他孩子根本就不太会回答。 我分析,造成这样的原因可能是:1、孩子回家没有好好看书,根本就不知道故事大意,所以他无从回答。2、书是看了,但是不知道如何组织语言。对此,我并没有失望,也没有在班发脾气,而是继续减少孩子们的家庭作业,给他们留有更多阅读课外书的时间。耐心地给孩子们讲,要认真地把故事读下去,这样就会慢慢喜欢上这本书,故事情节也就自然而然地了熟于心了。接着就是给家长发短信,发动家长进行亲子共读活动,为孩子营造书香氛围,为孩子解决阅读上的拦路虎,帮孩子迅速解决生僻字,难以理解的思想。 第三天,孩子的读书笔记好了许多,开始能从书中找出我所提的问题的答案了。

  但是好景不长,到最后这两天,读着读着,孩子们的读书兴趣就寡淡了。这可怎么办?小小的一本书,怎么就共读不下去了呢? 不行,我不能把班级共读就这样阴死阳活地进行下去,我还得想办法!呀!我们何不全班来一个读书会!班里孩子并不是很多,我们可以分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担任一章的阅读汇报,阅读体会与评论,朗读精彩片段。最后评出优秀阅读小组。 孩子们一定乐意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说:“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了使孩子们会读书,读好书,我一定要勤奋钻研阅读方法,不懈坚持引领学生阅读,带领孩子走上美丽的阅读之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我们阅读作文 篇2

  要说我们班谁是阅读之星,那我要推荐我的哥哥——徐乐山了。

  记得有一次,妈妈不在家,徐乐山非常高兴,去我们家的“图书馆”里拿起一本书,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咚咚咚”,突然有人敲门,我走过去,从猫眼里往外一看,原来是妈妈回来了,我在心里想:如果妈妈回来看到乐山的作业一个字都没写,她肯定会被气晕的。于是我赶快对徐乐山说:“妈妈回来了,你赶快拿出作业写吧。”徐乐山一听,赶快从书包里把作业掏了出来,暂时抛弃了这本可怜的书,装模做样的写起了作业。咦!徐乐山今天怎么这么听话?以前他看书的时候叫他三四遍都没反应,看来还是妈妈厉害!我也顾不上那么多了,赶快把门打开了。

  徐乐山不仅在家爱读书,在学校也爱看书。每次下课的时候,他不是在看课外书,就是在和同学们讨论他们所看的书。有时候连上课的时候,他也敢看,作为他的弟弟,我就会提醒他这是在上课,不许看课外书。他似乎总是在争分夺秒的读书,现在的他,阅读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大部分同学。

  徐乐山就是这么爱读书,同学们,你们认为他是否可以成为阅读之星呢?

我们阅读作文 篇3

  要说到“阅读之星”,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我的好朋友――陈欣怡。她个子不高不矮,身材瘦瘦的 ,淡淡的眉毛下,两只大眼睛炯炯有神,一副眼镜架在鼻梁上,你还别说,真有点儿书生气呢!

  陈欣怡是一个小书迷,如果拿到了她喜欢的书,她就会迫不及待地翻开书,两眼发亮。她看起书来无论发生了什么事,都不能把她的视线给吸引开,就像她的眼睛被一块磁铁给紧紧吸引住了,与外界完全隔离了。

  记得有一次,陈欣怡拿到了一本自己心爱的书,一直坐在椅子上看这本书,一会儿皱了一个眉头,一定是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一会儿她开怀大笑,一定被故事里有趣的人物给逗乐了;一会她又叹了一口气,一定是为故事里的人物感到遗憾……我们叫陈欣怡出去玩,而她就像没听见一样。我们快喊破喉咙了,她却无动于衷。哎,真是个小书迷!

  欣怡还告诉我说,她家里有两柜子图书,对此我表示深信不疑。欣怡还每隔一段时间去一次图书馆,她说只要有人不叫她回去,她就要从天亮一直看到天黑。听了这句话,你们就知道欣怡有多爱看书了吧。

  陈欣怡还参加了21天读书计划,坚持了21天。读书一天也不漏,这对她来说,也是小菜一碟。功夫不负有心人!陈欣怡获得了21天读书计划的奖状,领奖那天,只见欣怡的脸红扑扑的,看出她内心的喜悦!直到现在,已经坚持了260天了。她告诉我一个秘密,为了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她要冲刺365天呢!

  这就是我们班的“阅读之星”,名副其实的“阅读之星”。

我们阅读作文 篇4

  女儿两岁多了,虽然也有一些书,有时间也给孩子读,但是总觉得自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根本没有上心,也没有入路。现在放寒假了,总算有时间陪孩子了,节奏也慢了,因为孩子比较小,自己又懒散,就没有制定寒假计划。可是总觉得这么长的时间荒废了他可惜,就打算遵照“少看电视,多看书;少吃东西,多运动”这一原则来度过寒假,事实上我也是这么做的。

  就我个人的习惯来说,我喜欢把读书的时间安排在临睡前和早起后。这两个时间段非常有弹性,早晨起得早多看会儿,起得晚少看会,总之寒假这几天,我不论几点起来总要先读上个把小时,再去做别的事情,孩子醒了,也是不论几点,都要先读上一本。久而久之,想睡懒觉都不行,到点就自然会醒;孩子也习惯了,不讲故事不起床。晚上,一到九点就准时上床,先给孩子读,一般读完一两个故事,就让他睡觉,他也是十分听话,不吵不闹就安安静静的睡着了。接着呢,自己就再看上一会儿,精力好看的时间长点,困了就少看点,总之,也是临睡前必看。我觉得这样安排时间是非常合理的。这两个时间是孩子和大人都比较专注的时间,读书讲故事有效果,另一点是,寒假过后我们也可以将时间稍稍向前提一点,不会影响长期坚持。其他的零星时间,只要孩子说:“妈妈,我看书。”就会放下手里的事,乐滋滋的给她读。

  最头痛的就是选书的问题。我自己相同时借了一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还有从学校阅览室借来的把本杂志,其中两本《小学语文教学参考》,两本《意林》,两本《读者》,两本《妇女生活》,这些年前都看完了,准备再到同事家借上几本,书非借不能读吗?孩子的书还都是20xx年订阅的《婴儿画报》,这套书虽然都读过了,可是内容比较浅显,又贴近孩子的生活,又有很多好习惯好品质的培养故事,就反复给孩子读。后来又找到怀孕时买的《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交替着读。书上说两到三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所以也从网上下载了一些有声故事,忙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听。儿童资源网上有很多不错的故事,儿歌和电子版的绘本,还有动画片,孩子也很感兴趣,只是有些伤眼睛。

  物价太高,油价太贵,宅在家里最实惠。宅在家里又无聊,读书陪着我跟孩子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无聊的日子。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说两个青年住在同一个地方,他们每天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打水喝,经常结伴而行。十年之后,其中一个年轻人再也没有去过,另一个人很纳闷,就去看个究竟,结果,那个年轻人正在家里很悠闲的喝茶呢。原来这个人每天都趁着业余时间在打水的水塘到自己家的路上埋下了一条管道。这在十年前还被另一个人看来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而这条管道一旦打通了,就会得到源源不断地好处。我觉得亲子阅读就是在业余时间埋下的这条管道。不能立即见效,却会得到长久的好处。我愿意跟孩子一起用心的打通这条阅读的管道,让知识的营养源源不断地充入我们的大脑。

  亲子阅读,我们上路了,相信只要上路就一定能遇到隆重的庆典!

我们阅读作文 篇5

  “有一根“魔杖”,它确实是有魔力的,哪个孩子一旦被它点中,就会变得更聪明,在学习和才能上更有潜力。这个“魔杖”是什么,就是课外阅读。”尹建莉老师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如是说。儿子8岁半了,看书也从小小的绘本、带拼音的故事书到如今的原版的古典名著。儿子看得津津有味,受益匪浅。回想孩子的阅读历程,我觉得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阅读气氛

  刘称莲老师在《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的“阅读篇”中说道: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是阅读的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上阅读;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是看电视的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看电视。父母是孩子每天接触最多的人,自然而然也最容易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孩子如果每天看到父母看电视、玩游戏,孩子自然也会喜欢看电视、玩游戏,而这些又极易让人乐在其中,甚至不能自拔;反之,父母每天勤于工作,工作之余喜欢读书看报,孩子也会喜欢读书看报,这就是所谓的“言传身教”吧。所以,我们家的电视基本没有开过,每天孩子写作业时,我就在旁边静静地看书,孩子写完作业后往往也会赶紧看自己的书。

  2.阅读方式

  最初,我们家的阅读方式是亲子共读:每天晚上,我抱着小小的儿子,坐在台灯下,读书给儿子听--慢慢地,儿子开始磕磕碰碰地和我一人一段读—然后,由儿子读我听—最后,我们一起看……直到某一天,儿子忽然宣布要自己读书了。

  就这样,我们家进入了阅读的第二个阶段:自己读自己的。很快,我就找不到感觉了。孩子读完的书有的我读了,而有的我还没有读(当时也有些偷懒的感觉,不准备读了),结果就是孩子评论时,我不知所云,只能含糊地“哦,是吗?”“真的呀!”应付一下,这样太缺乏亲子沟通了,也对孩子的阅读不利。更何况,他看得那么快,只是把好词划了出来,具体吸收了多少?思考了吗?……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进入第三个阶段:学而思。就是孩子每读完一本书,我都必须读,然后再提出几个小问题让儿子回答。事实证明,儿子读书的质量还可以,我这个妈妈终于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读书了。

  这段时间,儿子看书的速度和质量明显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也见长。读曹文轩的《青铜葵花》时,儿子被青铜对葵花的好感动地一塌糊涂,“芦花鞋”和“冰项链”两章让儿子感动之余,羡慕地不得了,一直说让我给他生个妹妹,他也要这样照顾妹妹;学《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时,读着课文里的句子,儿子跟我说:“妈妈,我觉得叶圣陶爷爷写得文章语气都很谦虚,就像和我们面对面说话一样,商商量量的,让人心里很舒服。”孩子读文章中能有这样的感受,真不错!

  孩子还小,作为家长,我们只有尽可能地让孩子养成各种好习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也清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所以,也在尽可能跟随着孩子的脚步成长着。这个过程,很温暖!很甜蜜!

  这段时间,好几个家长问我怎么才能让孩子爱上阅读,问过之后,我发现这几个家长大多喜欢在孩子写作业时看电视,而且在我提出不要这样时还振振有词:“上一天班了,下班连电视都不能看?”或者“我一看书就头疼!”……阅读的路没有止境,我的孩子才刚刚踏上这条幸福的书香之路,愿书香永远浸润孩子的成长!让阅读点亮我们的心灯,让阅读照亮孩子的前程!

【我们阅读作文合集5篇】相关文章:

1.我们阅读作文合集五篇

2.我们阅读作文8篇

3.我们阅读作文6篇

4.我们阅读作文5篇

5.我们阅读作文4篇

6.我们阅读作文三篇

7.我们阅读作文四篇

8.我们阅读作文六篇

上一篇:阅读青春作文600字 下一篇:学会阅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