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游记优秀作文

2021-07-02 游记

  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清明游记优秀作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一:清明游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每次到了这个节日,都会不由的想起这句诗句,今年的清明很特殊,没有以往的雨丝飘飘,正值春暖花开,没有了寒意,只有温和的清风吹拂着发丝,更是让人萌发了外出踏青的欲望。

  来到了巍巍的大南山下,山的肃穆和山下的人山人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车辆的鸣笛声在耳旁断断续续的响着。

  欣赏着这一路的美景。一路新绿,心里顿时清静了。想起“清明”二字的来历:“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真是万物刚脱离了寒冬的考验,也是时候展示一下英姿。正如农家都知道的谚语那样,“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一切生命正处于萌发阶段,一切都是崭新的。我也似乎融入了这美好的景色之中。

  沿着阶梯一级一级的向上爬,路两旁有矮矮的小草,充斥着土壤的腥味的气息,往左边的树林望去,这里的绿树衬托着这四季不变的如墨一般的山,更是给山点缀了点生机,四周笼罩着很稀薄的雾气,显出一丝诡异,蓝蓝的白天偶尔有几只鸟儿飞过。人生自古谁无死“,只有这小小的节日会撩起他们心中最脆弱的神经。只可惜爷爷奶奶在我很小的时候去世,没有多少的感情,很难以理解他们的痛楚。想着想着,不由的想逃离这令人压抑的地方,去寻找生的气息。

  在爬到山的大概是山坡位置时,多了一条山路,路的尽头有一座看似简陋的亭子,说是简陋也确实挺简陋的,连一块名字的牌匾也没有,那些原本颜色鲜艳的柱子,亭子的边沿,都惹上了一层灰,不由的添加了一丝古老的气息。坐在亭子里的椅子上,吹着徙徙的清风,湿湿的头发黏在脸颊边,按着走得生疼的脚底,脚底有一个两个小小的,浅浅的压痕,我开始怪这用来铺阶梯的石头太过尖锐又凹凸不平,又怪穿的鞋子的底太薄。可是,我不由的想到《挑山夫》,那些给人的印象只有黝黑的皮肤的挑山夫,娴熟的挑石经验,虽然这不比泰山的高峻雄伟,但是要铺这一条方便人们登山的路又何尝容易,多少个日夜他们上上下下,没有他们的牺牲又哪会方便我们呢?想着想着,我的这一点小辛苦不算什么,总比爬那泥泞的土路,若真是没有这阶梯,还得保佑这年的清明没有下雨,不然有的是苦头吃。想着想着,树头的小鸟似乎也在提醒我该启程了,从亭子走出来,我又走上了另外一条阶梯路。

  一抬头便看到在这翠绿浓郁之中,一簇绽开的红艳的花朵格外耀眼,虽然不是很美,但在这色调单一的山林中,它显示着独具一格的风范,给人视觉的冲击。我看到它后面的那颗树,不算高大,也不算矮小,但是能为花儿遮风挡雨,也许是它们做了笔交易,树为花儿遮荫,花儿的漂亮的身姿为它吸引目光,这不,我才能看到这一幕,也许我们的人生也应该不断的去帮助别人。

  到达了山顶的那种感觉似乎是历经黑暗终于见到光明,真是让人欣慰。尽管现在的太阳已失去了耀眼的光芒,多了一丝暗红的光辉。”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俯视着这尽收眼底的世界,猛的想起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当我再回到山脚下,回望这我征服了的大山,它教会了我许多,我会好好的珍惜这山景教给我的东西。

  篇二:清明游记

  陶行知老先生说:“春天不是读书天,放个纸鸢,飞上半天。”我渴望着能在春天里放飞纸鸢,尽管同学说那很幼稚。

  清明节放假,历经千辛万苦,我终于完成了作业。于是,我决定“掀开门帘,投奔自然。”我带上风筝,邀上好友和表哥,然后就向贤山进发了。这次虽是短暂的出游,却给我带来了无穷的美的享受和乐趣。

  寻觅春色

  好友杨光雨(阳光雨)来到我们约定的地点,阳光没有带来,倒把细雨带来了。春天的雨不像秋雨那样寒冷,也不像夏雨那样猛烈,而是带着温柔和丝丝凉意。这样的雨怎么会阻止我们出游的步伐呢?我们急速奔向贤山。

  路边花圃中的小草早抽出了新叶,桃花也绽放了笑脸,真是“人面桃花相映红”啊。那红枫更是像火把,红艳艳的。它点燃了春天的热情,也点燃了我们的激情。

  途径浉河,岸边垂柳依依,在风中轻轻飘拂。清澈的河水倒影这柳条纤细的身影。风一吹,水中似乎有很多的鱼儿在游。咦?这鱼儿怎么这么斑斓?

  蓦地抬头才发现那是风中。往远处看看,天上飞舞的风筝花花绿绿的,像形形色色的鸟儿在天空翱翔。尽管飘着小雨,但大家放风筝的兴致依然不减呢。

  我们也急忙奔过去,准备加入放风筝的队伍中。

  放飞纸鸢

  我举起风筝迫不及待地奔跑起来,丝毫没有注意到风筝在我身后摇摇欲坠。我刚一停下脚步,风筝就擦着我的头皮飞了过去,一头栽进了土里。惹得一旁的表哥哈哈大笑。

  后来,我边退边放,风筝稳稳地飞了起来。我将线放得越来越长,风筝也就飞得越来越高。眼看线就要用完了,我停止了“工作”。可就是我懈怠的这会功夫,风筝也放松了自己,它以无比优雅的姿势飞了下来撞到了表哥的屁股上。这次轮到我哈哈大笑了。

  其实,放风筝不就是为了寻找一份乐嘛。

  越野飙车

  我看到有人在练习考车,于是突发奇想,提议我们也来个自行车越野赛。一呼百应,比赛很快就开始了。正当我们加大“油门”一路狂飙的时候,杨光雨一不小心掉到了一个大坑里,人差点飞了出去。这地上有着大大小小的坑,掉进去一点也不奇怪,何况杨光雨要算个很猛的小子呢。比赛继续进行,“哐当哐当”杨光雨的车子一路欢歌。等到了终点,杨光雨下车检查,一拧钥匙,它竟断了。阿姨笑着说杨光雨快把车子搞散架了,他却“嘿嘿”一笑说自己也快要散架了。

  接着,我们又把车子推到一个坡上,然后俯冲下来。这玩起来很刺激。下坡的一段路,起先很平坦,可很快就陡了。车速快的吓死人了。我一捏车闸,车屁股飞了起来。正在这时,一个黑影闪过。竟是杨光雨一闪而过,吓了我一身冷汗。

  这越野飙车固然刺激好玩,但安全才是头等大事啊。

  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面对这大好的读书天,让我们学就学得踏实,玩就玩得痛快。这样才不辜负春天啊。

  篇三:清明游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诗,写的就是清明时节的情景。恰好,在今年清明节前夕,我们就去了身边的“杏花村”。

  清明节前一天,我们早早地起来,因为今天要去“杏花村”——苏村乡翻里村的白虎潭。准备好后,我们骑着自行车,会和了张天逸一家,一起向白虎潭进发了。

  没走多久,就进山了。一路走过,一路美景。这里群山环绕,山青水绿,崎岖的山路蜿蜒在半山腰,像是山的腰带一样。一条小溪在山沟里缓缓流淌,两边的山里到处都是杏树,从远处看,就像是一片一片藏身进山里的白云,美极了。小路两旁长满了带刺的野树,它们张牙舞爪的,就像在说:“不许靠近我,不然我就扎死你。”这和漂亮的山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漂亮得让人心情舒畅,一个凶狠得让人毛骨悚然。上山的路十分艰难,一个上坡接着一个上坡,把我们几个累了个半死,但想到回来的路就全是下坡了,心里就平坦了许多。我们就这样沿着小溪,一直向前,小溪就是我们的领路人,把我们带向要去的地方。

  也不知道骑了多长时间,流了多少汗,最终还是到达了白虎潭。可是令人气愤的是,修大坝的人说前面上山放炮炸石头,竟然不让我们进去。我们长途爬涉、千里迢迢地来到这里,他竟然不让我们进。这时,妈妈就给他说,我们是124场的老职工,从郑州赶回来的,这样看门的才通融了一下。

  但遗憾的是,工人正在修水坝,前方很危险,不能向前继续走了。于是,我们就沿着极为险峻的小路,走到崖下的瀑布前,在河谷里找到一块空地,把食物拿出来补充了一点能量。也许是因为身体消耗较大,我一下子吃了两张大饼,走时也没有忘带走垃圾。

  我们沿着小溪向下游走,谁知这一路却充满了艰难和坎坷。走了一小段,我们就遇到了麻烦,前方的路断了,到处都是水。于是我们就从崖壁上绕行,虽然崖壁到处都是大石头非常好看,但石头都不稳当,非常容易滑落。我们小心翼翼的走着好不容易过去了。问题又来了,我们必须到对岸,虽然距离不远,但间隔的全是水,连跳跃用的落脚石都没有。于是,我们就把大石头搬到水里,好不容易过去了。很快又发现了了新问题,如果一直这样走下去的话,永远也走不到大路上去。最后,我们只能原路返回,可是一个可怕的消息无声地传来:回去的路太漫长了,我们的体力消耗厉害。这是我们来到了一处山石滑落形成的陡坡,上面就是公路。我的心里产生了一个念头,难不成就爬上去?果真,我就接到了任务:爬到大陆上去。有石块的崖壁是不能去的,全是土坡又太陡峭也不能走,那就只有一个选择:走长满刺刺球的“草崖”。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爬到一半就有了问题,没有落脚的地了。这是妈妈自告奋勇地说:“你们都跟着我走。”我们走着妈妈开辟的路,最终来到了大路上。这时我发现,我们的衣服上都扎满了草刺,一个个满身都是的,就像五只大大小小的刺猬精一样。这样的发现让我们哈哈大笑起来。

  我感觉到,这次旅行就像《西游记》里的唐僧取经一样,我们遇到了一个个困难,克服了一个个困难,最后取得了旅途的快乐。这次旅行结束了,我也明白了:不管多高的山,不管多远的路,都能一步步走过去。我对天发誓,以后每星期都要出来郊游一次。

  篇四:清明游记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和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和清明就合二为一了,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今年清明节放假三天,老爸、老妈悄悄告诉我,我们张家三代人准备一起回趟老家祭拜祖先。因脑血栓后遗症,爷爷的腿脚不灵活,一直行动不便,近二十年都没有回过老家,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爷爷时,爷爷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说:“你长大了,真的懂事啦。俗话说的好,叶落归根,让我们一起回老家看望一下祖先吧。”

  我的老家在河南鄢陵县柏梁镇康王庙村。素有“中国花木第一县”的鄢陵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文化底蕴丰厚。远古时期就有许多部落在此繁衍生息,周武王分封天下,称为“鄢国”。东汉“郡县制”设“鄢陵县”,是郑伯克段于鄢、晋楚鄢陵之战、唐雎不辱使命、李白访道安陵(古鄢陵)、曹操屯田等著名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花卉园艺业誉满华夏,素有“花都”、“花县”之美称,享有“鄢陵蜡梅冠天下”的盛誉。

  这天上午,我们张家三代九口人驱车一个半小时,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鄢陵县柏梁镇。回村的乡间小路,崎岖而又坑洼不平,小汽车走起来比较颠簸。因此,我和爸爸、爷爷下了车,步行走在乡村的土路上,因为刚刚下过雨,空气中弥漫着清新怡人的花木味道,太阳把温暖的阳光洒向成片的苗圃,人工培育的小树苗吸取阳光变得充满活力,躺在地上的鲜花津津有味地听着小鸟唱歌。这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优美的画卷,随风飘洒的细雨中,一位骑马赶路的清贫诗人,俯身向着一个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鞭子,一手指着杏花林深处的一间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红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细雨中时隐时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忽然一阵风拂过,把我的脸颊吹的生凉,路边的杨树抖动起来,婆婆娑娑,哗哗作响,宛如惊涛拍岸。

  到了村口,两头肚儿溜圆的黄牛,甩打着尾巴,伸长脖子,嘴里磨动着,闲闲散散的显得心满意足。几只小狗不是趴在门口睡觉,就是趴在墙根晒暖。爷爷十几年没有回来了,这里变化很大,他也不认得家在哪里了,忙向路人打听。村里的一位叔叔热情地回答,还自告奋勇作了我们的向导,带领我们找到了祖屋。此时我想起了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在这里,我看到了“满街杨柳绿似烟,画出清明三月天”的景象,也切实感受到了朴实温馨的乡情,品味到了亲切和睦的田园风味,已近正午时分,春风和煦,桃花红,杏花白。遥望天际,我看见一片云彩,似人,似景,似情。很远而又很近,模糊而又清晰,我看着他们,他们也看着我。我知道不用说什么,它们也明白我的心事。而此时我的思念就像一缕轻烟,在家乡的上空百转千回,久久不肯散去。

  我们在家族的陵园中拜祭过先祖后,就去了鄢陵县城,我们看到县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绿树成荫。爷爷语重心长地说:“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家乡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里乡亲的日子也过得殷实了。中国这艘巨轮正义无返顾,乘风破浪,驶向国强民富的彼岸呢。”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傍晚时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故乡。在回家的路上,我还沉浸在纯朴、宁静、祥和、富有诗情画意的乡村画卷中,又仿佛看到了爷爷在家乡度过的童年时光。

  篇五:清明游记

  又到了一个细雨纷纷,引起人愁思的时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古人的这一诗句似乎是清明的真实写照,这个时候,和暖的阳光不再充斥大地,阴雨绵绵反而成了气象舞台的主角,大地像是被一块青灰色的幕布覆盖了,小小的雨滴敲打在地上,敲打在窗边,勾起人们对已故亲人那断断续续充满悲伤和哀愁的怀念,清明,本是春天的深处,春天的灵韵,春天最美好的时节,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节气,却被人们附加上天空青灰色的颜色,简直压抑地让人窒息,喘不过气来,然而春天的灿烂和活力生机没有被大自然忘记,春天这一枝最绚丽的花朵也没有因为人们的悲痛的心情而凋谢枯萎,春天就在生活中,就隐藏在清明节气的空气中,春天就在那里,它是已绽开了生机和活力,等着我们一点点靠近,去用心触摸它、感受它、体会它。

  站在楼上眺望,远处的山上一朵朵粉色的桃花开得正艳,翠涩欲滴,像亭亭玉立的少女,肤色白里透红,静静地、悄然无息地开放出一树的漂亮,一树饱满的生机,春风吹来,桃花轻轻摇摆,像要为迷人的春天献上一首鲜活的赞歌,一眼扫去,一大片无尽的桃红色把大山打扮地粉色的世界,花瓣被风吹下,在碧空中尽情舞蹈,心情飞扬。仿佛是春天的使者,把盛着香气的春天之美传递给每一个人,看到这副美不胜收的“春景图”,我心中那忧愁的思绪早已被一扫而光,咦。山的那边,春光还在闪动,啊。桥的那头,春景还要饱满。春天在招呼,春天在呼唤。

  走下楼去,踩着斑斑驳驳的青石板,一路上桃红柳绿,莺歌燕舞,到处都是春之精灵留下的足迹,走到河边,春意正灿烂洋溢着,一排排的垂柳摇摆着嫩绿的柳条,似碧绿的长发,伸向水面,清澈而纯净的一湖春水像一卷长长的录像带,把春之希望,春之灿烂的一刻摄录下来,永远地定格,永远地铭记,柳絮迎风飘扬,小小的嫩绿的芽儿从柳条的枝节上抽出,播撒下希望的种子,来年,它一定又会成长成一片片碧绿的柳叶,这样的春天活动,吸引了一群色彩斑斓的蝴蝶,似一位位轻盈的舞者,翩翩起舞,停歇在枝头,舞蹈在花丛中,动植物在这般美好的春天融合成了一体,绽放着春天生命的花朵,清明时节本是缅怀生命的时节,却有这样的生命在尽情绽放,尽情洋溢,或许古人把生命之美这般炫耀的时节定义为缅怀先人的清明节正是用心良苦,为了提醒后人珍惜生命,珍惜时间,是通过对先人的哀思让人们明白这么深刻的道理,仿佛一下子,此时清明的节奏不再沉重,变得欢快起来,不知不觉中,雨停,阳光又闪耀在天空中,温暖着每个人的心灵,这正是如春天般灿烂的生命之生机。生命之活力啊。

  让我们从这个春天,这个清明开始,珍惜时间生命,毕竟,生命也像春天一样灿烂。

  篇六:清明游记

  清明节一来,我不知道从哪里蹦出一个要“看海”的念头。清明假期第一天,坐上南行的火车。

  北海,一个偶然间在网上看到的不很出名的广西城市。出于好奇,我把我的目的地定为这里刚刚走出北海火车站,一股潮潮的热风扑到脸上,看着路上穿着各色短裤、T恤的人们,我惊讶的笑笑,原来这个地方的夏天来的这么早。随手叫上一辆出租车,很惊异,司机师傅一张嘴讲话就被我分辨出是一个北方老乡。一路拉载我去住的地方,司机说我很幸运,因为清明节之前,北海连续两个月没出过太阳。一路上,路两旁满栽种着棕榈树一类的热带树种,这些植物对于我这个北方孩子,都只可能在植物园中看见。带着好奇打量着这座小城,这里的路很宽,也很干净。

  稍加安顿,我在旅店附近找到旅游专线,在车上找个靠窗的位子坐下,直奔海边。不得不承认,虽然已经有心理准备、虽然一向自诩为一个“海边长大的孩子”,但是,这样清亮的海水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走下公交车,狂奔着跑过一片草地。此时,刚好是下午四点多,太阳挂在天上,却不泼出毒辣的阳光。站沙滩上向远处天边的方向看,海水呈现一种奇异的渐变,它由近处的浅绿色转为墨绿色再变成深蓝色,直到融化在远处和天空相接的地方。

  大海的广袤,最能冲击到站在海边的人,视野中一望无尽的海,让岸上所有的自然的或者人造的事物显得不值一提。想到曹操的诗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阳光下,一缕缕的波浪上有金色的条纹摇晃。长长的海岸,都被一眼望不到边的的沙子覆盖着。绿的水、白的沙,整个海湾,就像一块翡翠上镶着一条银边。岸边三三两两散着些椰子树,很高,有些叶子还带着一道道黄色。在微微的海风里,椰子树们飘飘的摇曳着。在椰子树和海波的舞蹈中,这里的一切都遵循着一种悠闲的节奏,安静又不失生气的生活着。

  脱下鞋子,光着脚在沙滩上跑了几步。可能是阳光照射的原因吧,沙子暖和又干燥,直让我忍不住的想躺在上面好好睡上一觉。沙滩上游人不多,下海的就更少。

  按照当地人指的方向,找到一处海鲜排挡。俗语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来到这座南海边的城市,我这个“吃货”自是不能错过一顿“海鲜大餐”的。点了生蚝、扇贝、烤鱼、炒蛏子好多吃食,等了十分钟,几个盘子就摆上了桌子。品尝一下,老板的手艺当真对得起推荐,调味极有水平,既去除了海鲜的腥味,又很好的保留了新鲜的口感,生蚝的甜味、鱼肉的香味都没有被调味品盖住。难怪,有人说海鲜最好的烹调方式是白水煮来保持原味。看来,尤其是对这些几分钟前尚是活物的海鲜珍品来说,这话说得实在有道理。

  篇七:清明游记

  今天是清明节,我给大家讲一下清明节的由来:“清明节”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天后的第一百零五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共有十五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经过去,春意盎然,天气晴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接下来,我们就去踏青吧。

  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叫“祥峪”,路上桃花盛开了,玉兰花也开了,芬芳扑鼻。开始进山时,我有点耳鸣,但到了大门口,我一下子兴奋了起来。

  下车往前走,我发现了一条小溪,溪边柳树翠绿翠绿的随风飘荡,使人看了十分舒服。我和哥哥、姐姐下去玩水。玩啊,玩啊,鞋子湿了,裤子也湿了,感觉清爽极啦。接着我们继续爬山,爬累了我就在路边找了一根树枝作“登山拐杖”。

  这时,我忽然看见小溪边有“雷公电母”的雕像。我就顺着台阶去仔细观察。一块巨大的石头里面竟然是空的,原来都是遭雷电击打后形成的。敲一敲,和雷击石头的声音一样。

  前些天还是春寒料峭,可一过清明,马上变得春意盎然,大自然可真是奇妙啊。

  篇八:清明游记

  清明节的时候,我和家人一起去了黄河游览区,那可是有名的旅游胜地啊。它就坐落在黄河旁边,虽然不是第一次去。但是一路上,我的心情无比激动。

  终于到了。我第一个下了车,飞快地跑到了正门的广场上。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巨大的炎黄二帝像。介绍上说,它是用了十年的时间和492快大理石建成的,我不由地吃了一惊。我想:我一定要爬上去。全部准备好之后,我就开始沿着石头往上爬。“终于到山顶了。”我气喘吁吁地说。这时,山上已经有好多人了。我站在山上,向远处眺望,远处的黄河是那么长,一眼望不到边。

  “二帝”像前也有很多天台和广场。连接天台和广场的是小道,小道两边是八个大鼎。广场的两头分别是一个钟和一个鼓,我想:传说中的“晨钟幕鼓”可能就是这样的吧。

  后来,我们有去参观了毛主席视察黄河处、极目阁、黄河母亲。

  今天来黄河游览区既长了见识,又让我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付出。

【清明游记优秀作文】相关文章:

清明游记优秀作文04-30

清明节的游记优秀作文11-29

清明游记优秀作文(通用8篇)04-02

清明游记03-20

清明游记作文精选01-08

清明游记的小学作文07-19

清明游记作文04-30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清明游记05-12

游记优秀作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