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考议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考议论文1
1.学会分解分论点。
①并列法。即对中心论点进行条分缕析,分解出几个分论点,以显示思维的全面性。如《梅花香自苦寒来》可以分解为这三个分论点:①苦可以激发进取心;②苦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③苦可以培养创造精神。
②层进法。即对事理作纵深剖析,以显示思维的深刻性。如《在困难面前》可以分解成这样的几个分论点:①要承认困难,因为困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②要不怕困难,因为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③要分析研究困难,千方百计地战胜困难,这三个分论点就呈递进关系。
③对照法。即将事理分解成正反两个方面,以显示思维的鲜明性。如《学贵多问》可以分解成这两个分论点:①多问可以相互参照,便于释疑;②孤陋寡闻导致学业荒废。
2.掌握议论的结构方式,做到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就是要求行文首尾一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掌握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议论文的结构方式一般有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启感式。其中启感式的写法是考场作文的常用结构方式。"启"是指启示类,"感"是指感想类。共同特点是先叙材料,后发感想。感想类可以先叙材料后发感想,也可以边读边感,如文学评论。这种写法一般由"引""议""联""结"四步构成。当然也可以采取"联""引""议""结"或"引""联""议""结"的步骤。
3.典型而鲜活的论据。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而论据是议论文的血肉。典型的论据是指能充分反映事物本质,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与名言。它首先要求真实,切合题旨。其次,选用的论据要弃旧用新,要厚今薄古。有些同学作文,记住几个经典论据,如司马迁、居里夫人、张海迪,变换着角度使用,把它们当做万花油。其实,这些论据就算典型,也不能引人注目。相反,选取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论据说理,使阅卷者在阅读时产生新鲜感,效果会更好。另外,有些同学习惯用古代事例阐述事理,整篇文章未能联系实际,无时代的活水,也不能达到充分说理的目的。最好能引述时尚言论和当前媒体普遍关注的事例辅助说理,加强说理的针对性、时代感,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4.处理好"事"与"理"的关系。
在议论文写作中,既要摆出事实论据,又要有必要的理论论据,如何正确的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文章写作成败的关键。就同学们的写作实践看,许多同学常犯的毛病是重事实论据而轻理论论据,两者没有有机的结合。反观成功之作,二者总是相辅相成的。另外,写议论文还要注意对事例进行分析,将"事"与"理"有机结合起来,而不能"以摆代论"。 例文一[话题:感情亲属和对事物的认知]
别让感情遮住了理智的双眼
有这样一个故事:宋国有个富人,由于下雨他家的墙被淋倒。他儿子和邻居的一位老者都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晚上家里果然来了小偷。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却认为老者是小偷。大概你也认同富人的说法,但若仔细一想便知不妥,亲近的感情会影响理智的认识,所以请擦亮你的理智的双眼。
听罢这则材料,我们会有这样的疑问:倘若告诉富人将有小偷来时的人和富人没有任何亲缘关系,那么富人恐怕会怀疑他俩,因为他们都和富人没任何关系。所以说富人的判断并非是理智的,而是受到世俗情感的影响,所以说生活中我们认识事物时或多或少会受到感情的影响。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会被感情遮住理智的目光。一代清官包青天,在审理自己侄儿包勉的案子时,完全排除了个人的感情,丝毫没有受到情感的影响。用他的话说就是:公堂之上无父子。就因为此,他才被后世之人连连称颂。
19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是力学系统的创始人,而在当时人们正在研究光的本性,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认为光具有粒子性,它是由无数看不见的微粒组成的;而另一种是说光只具有波动性。当时两派各举出了例子和实验来证明了自己的观点。但由于牛顿支持粒子说,反对波动说,所以人们也就认为光只具有粒子性。从而使光的波动说发展很缓慢,直到20世纪初才被人们所接受。
现代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研究黑洞问题时,曾收到他的导师的信,说黑洞是不会向外辐射能量的,劝他放弃这方面的研究,但霍金并没有被感情蒙蔽,依然坚持认为黑洞会向外辐射能量。最终他因此获得了"原子物理之父"的光荣称号。
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情感的世界,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本质和探索世界的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情感的干扰,因此我们要以"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高尚情操来拨开情感蒙蔽的双眸,用客观的、理智的、公平的态度来认识它。
"情感"犹如眼前的一片乌云,拨开它我们会发现蓝天、绿水……
解析:任何观点都需要事实的支持,但并非任何事实都能支持某些观点。本文作者所选取的作为论据的事实相当恰切精致,像三根栋梁,成功地构建起了理论的大厦:拨开感情迷雾,把握理性光彩。这三个事例也各具特色而又相互补充,包青天以理性的头脑来评判纷繁复杂的谜案,声称"公堂之上无父子",是古之典范,也是中国伦理血缘超越的成功范例;史蒂芬〃霍金坚持自己的判断而避免老师的误导从而取得巨大成就,是今之楷模,也是外国理性光彩的闪烁,牛顿的例子则从反面论证了本文的论点,这二正一反,非常具有说服力。
中考议论文2
一、道理论据:
1、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
2、生活里最重要的是礼貌,它比最高智慧,比一切学知都重要。——赫尔岑
3、你能否对你的朋友守信不谕,永远做一个无愧于他的人,这就是你的灵魂,性格,心理以至于道德的最考考验。——马克思
二、事实论据:
1、日本的礼貌训练学校。日本兴办了一种新的学校——礼貌训练学校。许多公司把他们的新雇员,尤其是年轻的女职员派到这里来受训,学习如何对不同的采用不同的的敬语,如何接受名片,如何保持优雅物坐姿,如何礼貌以欢送客人等。他们聘请担任这些课程的教师是日本航空公司退役的空中小姐。
2、吴起言必信。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吴起,为人极守信用。有一天,他遇见老朋友,约请他到家里吃饭,并说:“我等你一起吃。”结果,一直到晚上朋友也没有来,吴起就一直饿着肚子等着。第二天,他派人把朋友请了来,才和他一起吃了饭。吴起守信到这种程度,这大概就是他能统率好千军万马的原因。
3、微笑和妙语化解发矛盾。公共汽车上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司机骤然刹车,一位男青年立足不稳,身体前倾拥靠到一位妙龄少女身上。尽管男青年微笑着表示歉意,姑娘还是杏眼圆睁,怒气气冲冲地斥责他:“德性能”眼看一场争吵就要发生,全车人都盯着他俩。谁知男青年并不动气,仍微笑着答道:“不是德性,是惯性。”乘客们爆发出一阵笑声,连姑娘也情不自禁地笑了。
中考议论文3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看似平静的生活里奋力地拼搏。若说诗意地生活,在我看来并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马扎罗之雪时的浪漫,不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寂寞,而是在纷繁的现实之中,留一方净土种理想,然后一刻不停去奋斗,直至收获人生一片金黄麦田。
这种生活的诗意正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人生三境界。
理想。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是理想点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尘埃,是理想让我们一眼望断天涯,开始追寻之旅。泰戈尔曾说:“我诗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正是心中有理想才会奋力去追诗意的天堂。诗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个理想,不论它是黯淡还是光辉,也不论它是渺小还是伟大,若无理想,春天的繁花如何盛开出绚烂,夏日的星辰如何闪烁银辉,人生之路,如何扬帆起航,引得一片诗情到碧霄?
奋斗。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在《凤栖梧》中诉说对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诗意,等待奋斗去实现理想。现实中,诗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奋斗的斧劈开理想的石,卷起千层浪来比万丈豪情。昔秦始皇定下一统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都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制百越,收为象郡,奋斗的脚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终于待得麾灭六国,横扫中原的壮观场面。奋斗让理想熠熠生辉,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承起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潇洒自由,踌躇满志,擎起人生一片艳阳天。这等人生,谁人敢说不诗意!
收获。是第三层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奋斗之泉浇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收获的季节。这一片金黄的麦田,折射出一段闪亮的人生之路。且不论这“麦田”是大是小,也不说这收获是否等值付出,只要是收获,便已是一种结果,成功了,便收获鲜花与掌声,失败了,便收获一段经验几多教训,然后从头再来。就像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收获,是收获理想,收获奋斗,收获一段诗意的人生。
我们的生活虽不似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但理想让它明亮,奋斗让它真实,收获让它有一片金黄的款款诗意。
用执著打破命运的锁,让生活活出诗意,种下理想,不懈奋斗,相信终会有“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收获!
中考议论文4
意大利着名高音歌唱家卢西亚诺·帕瓦罗蒂回顾自己走过的成功之路时,说:“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的父亲,一个面包师,就开始教我学习唱歌。他鼓励我刻苦学习,培养嗓子的功底。后来,在我的家乡意大利的蒙得那市,一位名叫阿利戈·波拉的专业歌手收我做他的学生,那时,我还在一所师范学院上学。在毕业时,我问父亲:‘我应该怎么办?是当教师还是成为一位歌唱家?’我父亲这样回答我:‘卢西亚诺,如果你想同时坐两把椅子,你只会掉到两把椅子之间的地上。在生活中,你应该选定一把椅子。’我选择了当歌唱家。
我忍住失败的痛苦,经过七年的学习,终于第一次正式登台演出。此后我又用了七年时间,才得以进入大都会歌剧院。现在我的看法是:不论是砌砖工人,还是作家,不管我们选择何种职业,坚持不懈是关键。请选定一把椅子吧。”
中考议论文5
道理论据:
1、以诚人者,人亦以诚而应;以术驭人者,人亦术而待。——程颐
2、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对人生的幸福最重要的莫过于真实,诚意和廉洁。—富兰克林
3、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智慧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的和历史的考验。——周恩来
4、海瑞为人民请命。明朝的海瑞是为民请命的著名人物。他部冒杀头之险,上书皇帝,指斥皇帝不理政事、放纵贪官污吏。他上书前准备好后事,买了棺材,他诚实的一生因兴利除利弊而遭打击、坐牢、罢官,但从未屈服。他写过《严师教戒》一文,阐述处世做人的看法,他一生也是这样实践的,并受到后代的称颂。
5、彭德怀敢说真话。老一辈革命家彭德怀为人刚正耿直,忠心耿耿。1959年,他因反对“大跃进”的盲目冒进而遭到错误的批判。在蒙受不白之冤时,他仍坚持说真话。一次,他指着茄子秧对侄女说:“茄子不开虚花,小孩子不说假话。我这个老头子就像小孩子一样不说假话。”朴素的语言,诚实的心,令人仰慕。
中考议论文6
一、确定中心论点的主要方法是:
①标题要区分论题和论点②开篇点题 ③篇末点题(“所以、总之、归根结底、一句话”)④概括论据证明的观点。
方法:
1、论点出现的形式和位置: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句子。位置:①标题、②开头、③篇末、④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⑤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
2、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时,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据论题和论据,参考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3、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较,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
二、论据知识的考查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剖析论据。论据替换、论据能否证明类似论点并说明理由,引用这一论据作用等。
②补充论据。原则:必须真实;要典型;要能证明论点
方法:
一定要看清楚是让你举什么样的例子,是名人的还是其他的。
A、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
B、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
★答题方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
③概括论据的内容(规定字数)。格式:人物(事物)+主体特征(发生发展结果)
④调换论据的顺序、删除等(往往不能调换,论据的前后肯定有相照应的词语和句子)
⑤根据论据概括段落的观点、内容。
三、 重点考察文章或段落的论证的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论证、通过……事例,有力地证明了……(观点),使论述更真实可信,更有说服力,有力的论证论点
道理论证(引证法):引用……名言来证明……(观点),使说理更充分、更深刻,更具有权威性,有力的论证论点
比喻论证:用……来比喻 ……,把……这一深奥的道理,说得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有力的论证论点
对比论证:把……和……放在一切比较对照,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显得论证严密,说服力强,给人印象深刻。有力的论证论点
注意:答论证方法的作用时,先从内容上考虑,再从论证角度考虑,有力的论证论点一句必不可少。找论证方法时,按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顺序就可以万无一失。
★答题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 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好处)
四、议论文的论证方式:一般有立论、驳论两种。反驳方法有三个:①驳论点②驳论证③驳论据
五、议论文的段落作用:结构加内容
开头作用:①提出论题或论述的内容,为下文的论述做铺垫②提出论点。
结尾作用有:①总结全文,得出或深化论点②发出号召,提出希望、展望。
六、议论文语言的最基本特点:准确、严密。
常见考点:修饰、限制、强调等词语的严密性、准确性的理解;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
七、开放性试题:写读后的认识和感受。
八、引用小诗、故事的作用:增强趣味性,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若是在开头,还有引出论题(论点)的作用.
(三)、说明文阅读
一、明确说明对象及主要内容:事物(说明对象)或事理(现象的起因、性质、解决措施等)
二、怎样抓住说明文的特征呢?
从说明事物的内容入手,从中理解、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抓住中心句及关键词。
三、理清说明顺序。①时间顺序②空间顺序③逻辑顺序(A、总―分;B、总―分―总; C、分―总)
四、说明文开头作用有:①引出说明对象②引出说明的内容③提出说明的问题。
结尾作用有:①总结全文②提出一些希望、展望、预测等。
五、掌握说明方法。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模式:方法+效果+特征
“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1分类别:把……分别加以说明,显得条理清楚
2引用:引用……,突出了……既增强了说服力,也增强了趣味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 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作诠释: 对……进一步解释说明,让读者对……有进一步的认识.
5举例子:具体说明……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6下定义:准确而简明地揭示了……的本质特点,使说明更加严密。
7作比较:把……和……相互比较, 突出强调了……的特点.
8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9.列图表:具体说明了……特点, 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10.摹状貌:具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显得生动活泼.
六、感悟说明语言。
修饰性、限制性词语(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更、也许、常常、在当时、绝大部分、主要、几乎……)能否删除或替换,为什么?
中考议论文7
要点归纳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要“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1、议论文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亦称论说文,它是以抽象的思维形式,通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来论证和阐明客观事物的道理,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这类议论说理的文章或提出某种见解,从正面剖析事物,论述事理,或是发表意见,驳斥别人的不正确观点。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它一般都得从大量的具体材料中引出普遍的结论,使人领悟、懂得某个道理。新闻报刊中的评论、杂文或日常生活中的感想等,都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学生常见常用的议论文有读后感、杂文、评论、演说、序言、书评、随笔等。
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过硬,论证合理,语言精炼,有严密的逻辑性。写议论文应当注意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立论和驳论、议论的层次。写出一篇精彩的议论文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议论文写得符合要求应该并不太难。
2、议论文的三要素
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1)论点,就是作者提出的看法和主张。一篇议论文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有分论点,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为中心论点服务的。确立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必须正确、鲜明,也就是态度要明朗,认真提炼高度概括出来的新的见解富有实际意义和新鲜感,绝不是老生常谈。
(2)论据,就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根据。一般是用事实、道理、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作为论据的事实,包括确凿的事实、史实及统计数字等。否则,论点就站不住脚。论据的基本要求是:切实为说明论点服务,既要可靠又要典型,事实胜于雄辩,是最好的论据。论据也可以是人们公认的真理,经过实践考验的哲理。使用论据证明论点时,论据要充足,还要注意论据要确凿,也就是要真实可信,才能增强说理的效果。
(3)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论证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须符合逻辑,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
①论证的方式
论证的方式,一般可分立论和驳论两种。
立论,是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式。在论述过程中,有时也对反面的论点加以驳斥,但这种驳斥是为了更充分地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
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写驳论,先摆论敌的错误观点,然后摆事实、讲道理加以反驳,在反驳中进一步阐明自己的正确观点。常见的驳论方法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三种。
立论和驳论常常是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的。在立论性文章中有时也批驳谬误,在驳论文中,批驳的同时也阐明正确的观点。只是前者侧重“立”,后者则侧重“破”。
②论证的方法
演绎法。把自己的观点在文章的前部直截了当地摆出,然后把论据一条一条地叙述,支持前面的观点。论据可以合写成一段,也可以按一个论据一个自然段的方式排列。论据写完后,文章便可以结束,也可以再加一段,重提前面的观点,并作进一步的阐说。
归纳法。采用与演绎法相反的手段,先逐条分析,从分析典型,即分析个别事物入手,找出事物的共同特点,列出论据,论据应力求全面客观,实事求是,以增强说服力,最后自然地得出结论,表明自己的观点。
例证法。它是通过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说明道理的方法。作为证明论点的典型事例,可以来自生活,也可以来自于书本。
析理法。即道理论证法,用做论据的道理应该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引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作为论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是人们从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总结出来的自然规律,用作论据能够起到有力地证明论点的作用。
喻证法。比喻论证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
引证法。引用论证就是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交代其出处;一种是暗引,即不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出处。引用方法多变,十分灵活。
推理法。从一般原理出发,对个别事物进行说明、分析,而后得出结论。
比证法。也叫对比法,对比论证是将两种相反的情况加以比较,在比较中说明事物的本质,并以此为论据,来证明论点的一种方法。在对比论证中,可比的因素很多:一种是纵比,即把历史和现状、过去和现在对比;另一种是横比,即把这种现象和那种现象,这个人和那个人进行对比;再一种是正反对比,即将不同事物作比较或对照。还有主次对比、轻重对比等。其中包括正反论证和对照论证。正反论证要求先提出论点,先反后正,或先正后反,进行论证。对照论证则对有关的若干事实及其某几个方面进行对照,然后加以分析,得出结论。
驳论法。先列出错误的观点,然后加以逐条批驳,最后阐明自己的观点。
归谬法。归谬论证是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加以言理引申,得出荒谬的结论来证明对方论点的谬误的方法。
3、议论文的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大致有引论(引子)、本论(正文)和结论(结论句)三部分。
一般是在引子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即中心论点(文章的主题),点明题旨;第二部分在正文部分分析问题(本论),摆出有利的事实,即运用有关论据,对论点进行严密的论证,这部分内容较多,还可以分层;最后部分解决问题(结论),根据前面的论证得出结论,总结全文,强调中心论点,深化主旨,或提出希望和要求,发出号召。
引论,通常就是提出全文要论述的中心问题。议论文的开篇也可不拘一格,或用名句引入,或用材料、故事、寓言引入,或先摆出某种生活的社会的现象,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心论点。
本论,是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也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分析问题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并列式和层进式两种。并列式是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也叫“横式”。层进式是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也称“纵式”。它是对问题一步比一步深入地进行论证。这种方法的长处是,能把要讲的道理论述深刻,增强文章的逻辑力量。
结论,一般指把问题分析透彻、清楚后得出结论。
议论文的写法
要写好议论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确定论点。论点通常在文章的第一段提出。②要有足够的论据。可以列举生活的实例。③论证要有严密的逻辑性。所有事实、原因、理由应紧密地同结论连接起来。④层次要清楚。⑤态度诚恳、友好,因为议论文重在说理,以理服人。⑥论据要充分。欲证明自己的观点必须有充分的证据。作者可以列举事实、展示数据、提供事例、借助常识或利用亲身经历。
议论文在写作手法上以议论为主,但有时也要运用说明、叙述、描写等。议论中的说明常为议论的开展创造条件,或是议论的补充;议论文中的叙述和描写主要是为论点提供依据,因此,叙述应该是概括的,描写应该是简要的。
5、议论文的语言
议论文对语言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要用恰当的逻辑词表示文章的逻辑性;②要注意自然段与主题句的运用,即用自然段表示出文章的逻辑性,并在每段中用主题句说明要点,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③重视句型结构。写作时应注意每句的重心和句与句之间的衔接,使句意一环扣一环,避免松散。
6、读后感
阅读一篇文章、一本书,或欣赏一部作品(包括影视、戏剧、绘画等等)之后,把所产生的感想、体会和收获写成文章,就叫读后感。写读后感是供材料作议论文的基本类型。
解析读后感,“读”是“感”的前提与基础,而“感”是“读”的继续与发展。如果不掌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往往会犯相互脱节的毛病,写出文章来,也会不着边际,离题万里。
写好读后感,应注意以下要求:
①读懂所提供的材料,真正理解其深刻含义,引出自己的看法,去阐发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②理清自己的思路,抓住重点,把主要问题说清说透。或褒或贬,都要观点明确,立场鲜明。
③不能大段地照抄所提供的材料,而侧重点应该是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思想实际,写出真情实感。这样的“感”才不空洞宽泛,才能有的放矢,言之有物。
④要写感受最深的东西,感情真实,不矫揉造作。
⑤表述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引用原文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而且不要过多过长。
⑥选择好角度,如果面面俱到,则会蜻蜓点水、写不深入。最好是从自己感受最深处着笔,集中一个观点,说深说透。
⑦要善于联想。通过类比、对比、象征等方法的有机运用,使思路开阔,内容厚实,形成说服力。当然,联想要紧扣中心,否则会导致牵强附会,偏离题旨。
⑧恰当处理好“感”与“叙”、“感”与“评”的关系。“叙”是为“感”服务的;“感”着重在作者的感受上,而不在于对所供材料的分析和评论。切忌把读后感写成文章分析或评论。
7、一事一议
所谓一事一议,就是对生活中的某件事情、某种现象或学习中读到的某项材料,表示自己的看法,阐述自己的观点。写一事一议的简单议论文,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①态度要鲜明。对美好的事物,要毫不含糊的肯定和赞美;对丑恶的事物,则明朗的表示否定和憎恶;对同志和朋友的不正确的言行,要有合情合理的分析和热忱的帮助。
②要找准论点。一般只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或实际生活中最需要议论的某一点,讲得透就行了。首先,要对所议论的事情、现象、或材料了解得很清楚,这是议论的基础。其次,立论要符合事情、现象或材料的本意,不要生搬硬套。再次,立论要正确,有积极意义,让人读了有所启发。如果提出的论点有新意,就更有价值了、
③叙议不要脱节。通常是开门见山,围绕论点概括地介绍所要议论的事情、现象或材料;然后就事论理,自然地提出自己的论点;再选择合适的方法阐明自己的论点。当然,也可以先提出论点,再简括叙述事情、现象或材料,然后展开议论。还可以先概括叙述事情、现象或材料,然后围绕事情、现象或材料展开议论,最后在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总之,要叙得简要,议得集中;理从事出,事理折服人。
经典分析
1、微型议论文曾是各地中考常见的一种作文命题
微型议论文的主要特点是短小精悍,字数一般限定在 lOO—3OO字。“麻雀虽小、五脏惧全”, 微型议论文亦能考查学生议论文写作的能力。综观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微型议论文的写作主要有三种题型。
①填空式。即半命题作文,如:
成功,在于_________________
人生、工作、事业成功的因素多种多样,你认为成功在于什么呢?请完成文题,写一篇(或段)二百余字的短文。 (湖北荆州1992)
这种文题要注意“填题”。一要理解题意,必须细细品味已知部分的隐含信息,从而填出标题。二要填通题目,就是既要合乎语法,又要合乎逻辑,务必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慎重考虑,不出偏差。三要创新避俗,少填“熟”题,而在“小”“巧”“新”“美”上下功夫。
②供料式。这种文题先提供材料,然后让你根据材料提炼观点,展开论述。如:
根据下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小议论文。
学生食堂:饭后,剩饭剩莱满桌,大块馒头丢在地上,老师傅不禁摇头不止。
教室一角:中饭后,桶子里倒满了饺子、炒鸡蛋、鱼——
家庭饭桌:妈妈:“你吃包子怎么光吃馅不吃皮,这不是浪费吗?”女儿:“怕浪费你吃呗!”
(吉林 1991)
这类题型,无论所供材料是单一的还是多样的,写作时都得认真审读材料,分析材料的含义,然后提炼观点。多则材料特别要注意综合归纳,把握论述要旨。
③辩论式。这种题型往往提供两个方面的观点。这两方面的观点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各有道理。考生可以选择任何一方进行论辩。
如某班举行论辩会,主持人讲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光滑的墙壁上,一只蚂蚁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半,忽然落下来。这是它第七次失败的记录。过了一会,这只蚂蚁又向着原来的目标,一步步地往上爬……
A.注视着这只蚂蚁,得到的启示是:挫折面前要百折不挠。
B.注视着这只蚂蚁,得到的启示是:一再受挫要重新选择目标。
于是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论辩,正方赞同A的观点,反方赞同B的观点。假设你参加这种论辩,请写一份200-300字的发言稿。
这种论辩,实则是一篇精短的议论文,不管你赞同哪一方,都要围绕你赞同的观点发表见解,同时也要针对对方的观点提出看法,“论”得要有理,“辩”得要有力。
2、近年来大作文开始青睐议论文
20xx年新疆乌鲁木齐市卷提供了《多余的椅子》一文,并点出该文“珍惜时间”的主题,要求写一篇读后感。
20xx年福建三明卷的题目是:
假如说,生活是浩瀚的大海,那么,小事就是晶莹的水滴。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同学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平凡小事,你可以记叙经历,可以抒发情感,可以阐述观点……
请从下面的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道题,写一篇文章。
A.一件难忘的小事
B.小事不小
要求:将选定的题目抄写在第一行格子的中间;字数不少于600个;文中涉及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甲、乙、丙或A、B、C代替。
显然,这里的《小事不小》为题,就是为了“可以阐述观点”而设置的,与第一题写记叙文并列提举,就是当作一篇大作文看待的。
3、时兴的话题作文给议论文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肥沃的土壤
例如:
“与时俱进”是说同时代一起进步。中学生也在与时俱进。在新的时代里,我们中学生应有新的特点,新的形象。请以“新时代的中学生形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文章内容应合乎情理;文章内容反映出你对该话题的关注与思考;500至800字;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姓名。
(20xx年武汉市)
以“新时代的中学生形象”为中考作文的话题,鲜明地体现出要求考生投入生活、着眼当代、紧贴现实的命题导向。当代性与创新性往往紧密相连,本次作文的选材创新务必体现于作者应和时代脉搏跳动的当代意识。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当代中学生极具有时代特征和发展性。作为这个新时代的幸运儿,在感受时代日新月异的同时,正在成长的中学生们也应该思考:该把什么样的形象展现给这个时代呢?是动手能力有所提高,社会参与意识、独立自主意识、探究意识和竞争意识不同程度地增强……还是盲目性依然很大、责任感普遍缺乏、自私心理相当严重、不注重自身的修养之类?如何树立新时代的良好的中学生的形象,展现其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乃是本文的立意之重。鉴于话题范围的广泛性,不妨从细小事件或入微感受中遴选材料,或写成记叙文,大胆采用镜头剪辑的板块结构,尝试分场面、分组合、分时段等灵活自由的表达手段,新人耳目;更可以写成议论文,直接以话题为文题,重点论述怎样“光大形象”,就按照“什么是新时代的中学生形象”——“如何正确认识新时代的中学生形象”——“怎样树立新时代的中学生形象”这样一个环环相扣的层进式逻辑关系进行论证。无论叙议,都要注意内容的至情至理,并体现自己的关注与思考。篇幅的弹性再大,也得控制在字数区间内;关于保密的提醒当然不能忽视,为免除误会宜多择用符号等等,附属于作文要求之内,适当注意也只有好处。
4、越来越灵活的作文组合使得考生可以同时成就两篇议论文
例如:
写作Ⅰ
案例讨论:
动物学家观察发现:老鹰在树梢和悬崖上筑巢时,先衔一些荆棘放在底层,再叼一些尖锐的石子铺在荆棘上,最后才衔枯草、羽毛或兽皮放在小石子上面,做成一个孵蛋的巢。雏鹰慢慢长大,这时老鹰开始搅动窝巢,让巢里的枯草、羽毛掉露、露出尖锐的石子和荆棘。小鹰被扎得疼痛难忍,喳喳直叫,只好忍着痛,扇着尚显稚嫩的双翅,离巢飞去。
动物学家的发现,引起人们的关注。有人认为,老鹰简直像个“教育家”,太懂得如何关爱自己的孩子了。也有人认为,老鹰这样早早地把孩子赶出窝巢,危险太多,不利孩子成长。请你针对老鹰的做法也谈谈自己的看法。300字左右。
写作Ⅱ
在非洲大草原上,每天早晨,羊睁开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跑得还快,否则我就会被狮子吃掉。而就在同一时刻,狮子从睡梦中醒来,首先闪现在脑海里的第一个念头是:我必须比跑得最慢的着跑得快,要不然我就会饿死。于是,几乎是同时,羊和狮子一跃而起,迎着朝阳跑去。
生存的压力,使羊成了奔跑“健将”,狮子成了草原“猎手”。在生活中,我们虽然没有像羊和狮子那样的生存压力,但学习、工作的压力依然存在,正是这样一些压力,使我们不断成功,不断进步。请以“成长需要压力”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20xx年荆门市)
“案例讨论”更是“论”,写作Ⅰ是要求写一篇短小的议论文。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短论也得明确论点,论点自然由案例提炼而出。案例说的是老鹰爱小鹰的行为,人们从中得到的启示即为本文立论之本。我们再看这个材料,它所谈的是一个如何关爱教育子女的话题,而这也已经是一个老话题了,很多教育家都有过精辟的论述。面对这样的作文,考生要避免落入俗套,要善于联想,最好是把它跟现实联系起来,使说理谈看法具有针对性,具有现实意义。这里可以考虑两点:一是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二是独生子女增多了。然后有理有据有分寸地结合老鹰的做法,来分析人们在教育子女上这样和那样的看法、做法。也就是说,论据既可依据案例,更可结合现实生活,现实的事例必须典型,否则缺乏说服力。论证要事理结合,这样可以避免空谈,倘用正反对比则更能把见解说透,增加文章的价值。短论的篇幅也不可忽视,命题之间已有明确的规定了。谈自己看法类的文章,能够看出考生的知识水平和思想水平。所以平时必须进行全方位的储备,具体写作中要注意说理的辨证性,有自己读到的见解和看法,同时也要避免极端或犯绝对化的错误。
写作Ⅱ,即所谓的“大作文”,举足轻重。审题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格式标点,都不能马马虎虎。这里给了材料(材料的作用在于诱发思维开启思路),却是做话题作文。话题就像孙悟空给唐僧们划的一个圈(圈内的活动是尊重并弘扬个性的),不出这个圈自然安全。本文旨在说好说透压力与成长的正比关系,压力促进成长,压力和成长便是不可忽略的两个相互为用的重要因素。文体没有限制,将本文写成记叙文、议论文或者其他什么文都行,宜于临场发挥和创新。事实上考生更多的选取了写议论文,这样能够比较得心应手地驾驭材料,迅速立意,进而说自己想要说的话,尽情表达自己的见解、看法等等。规定了600以上的字数,在某种意义和程度上也算是一种制约。
附:写作Ⅱ解读与评点
【题析】
有一则材料:香港启德机场位于市中心,飞机掠过闹市的时候,乘客能清楚地看见住家阳台上晒的衣服。就是这么一个被称作“世界上最危险的机场”,数十年直至关闭都没有出现过大灾难。深究其原因,有人说正因为危险,所以全世界的飞行员都小心翼翼,不容许自己出一点差错,启德机场因此才成为最安全的机场之一。这里说的是一个相同的话题。
压力,使“最危险的机场”成为“最安全的机场”,使羊成了奔跑“健将”狮子成了草原“猎手”。正所谓“压力效应”。 推而广之,人生莫不如此。我们何尝不是总给自己点压力,让它唤醒我们的斗志和韧性,让它加速我们的成长!
压力或来自挫折,或来自挑战,或来自苦难,抑或来自志向目标,以及来自家庭、民族和社会。压力即动力。人往往是有惰性的,如同一个民族一旦没有了压力就会失去发展的原动力而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一样,人若没有了压力,便会缺少前进的动力而甘愿在平庸中虚度年华。压力又是阻力。过重的负荷不能成为动力,相反只能成为进步、发展的阻力。Ⅱ,一目了然这是一个寓言故事类的话题作文。而且这个寓言故事的主旨比较容易把握,它就是:压力,可以使人不断成功,不断进步。由材料提炼出的话题“成长需要压力”,可以说审题立意上的难度都不大。然而,要写好这篇文章,有三点是必须引起重视的:一要充分看到“压力”的作用,强调在成长过程中直面压力,自觉“加压”,勇于“加压”,把压力变为动力;二要正确把握“成长”与“压力”的关系,善于分析事物得以成立的具体条件和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论说过程中要避免“单极强化”,即强调了这一点,却忽略了其他。三要言之有物,旁征博引,列举名人事例,增加说服力量,而力避空泛议论,无病呻吟。
同时还要注意的是,构思写作文,不应单纯只为了得分,也应是对自己的一次教育,只有对生活的感悟和认识深刻了,才能写出打动人的佳作。
【选文】
压却无声
学生怕考不好,顶着父母的压力;老师怕教不好,顶着学校的压力;学校怕办得不好,顶着政府的压力;政府怕治理得不好,顶着社会舆论的压力;我怕和长识的同学分开,顶着命运的压力。无形的它,又有谁能真正明白?
拿起小学的毕业照,手指在上面缓缓滑动,企图认出一个同学,然后回忆起什么。可是,我失败了,只有手指在懂,脑子里一片空白,我无言。
我害怕,我怕我再次和现在的同学分开后,会不会是这样。虽然我们互相约定不要忘记对方,但是小学时我和他们不也有过这样的约定么?有?好像没有,不记得了。
这股无形而又无情的压力压得我好累,偏偏在这时,中考又来了。面对这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心里更是难受,个个都埋头,不想别的,只做卷子。这卷子就像一封告别信,写给认识的同学、不认识的校友和带着恨与爱的老师们。我很恨,狠狠地想摔掉这卷子,但这个几毛钱的东西却把我的命运压在了下面,命运求我不要摔,我忍住了,但我想发泄。
突然,我听见外面有人在喊: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对啊,我懂了,这卷子并不是告别信,而是……让我们在喧嚣中得到片刻宁静,沉淀思绪,开拓视野而至心凝形释。
我长大了吗?对,你长大了,长大了!
压力无形,别人说它“坏”,我却认为它是“润物细无声”那样,滋润人的心灵——压确无声。从小,我就想找到长大的秘诀。原来,它就是压力,似“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味道了——压却无声。压却无声?压确无声。
(荆门沙洋考生 鲁语)
【评点】
压力知时节,关头更无声。本文道出了中考的无形而强烈的压力,紧扣话题命意,即学习的压力使我们不断成功,不断进步,进而“长大”了,压力乃是长大的秘诀。文章开篇排比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种种“压力”现象,引发思考;接下来以初中生活的即将结束说学习之紧张,压力之切身,情绪之繁复,乃至感悟至深;篇末点题,晓喻压力之情味。文章有一定蕴涵,结构浑然,语言挥洒自如,颇富意识流态,令人掩卷亦不禁长思若干。
虽说是一篇议论文,文笔表现倒也不俗。首先运用谐音手法,给文章起了一个亮丽的名字:“压(鸦)却(雀)无声”,第一眼就吸引了阅卷老师的眼球,正所谓“题好一半文”,而且文末对该词的恰当变通——压确无声——又使人不禁眼前一亮,大大增强了该文的得分点。开头一段的排笔句式言之有理,言之有力,倒数第二段的运用名言则彰显文采,而末段巧妙的一问一答又照应了题目。这些高人一筹的写作技巧,应该是与较强的写作基本功颇有关联的。
综合创新
文无定法,但有常规。中学生写议论文,先要掌握基本常规,由一而始,举一反三,然后再千变万化。
1、通盘考虑,整体布局
写议论文要考虑论点,考虑用什么作论据来证明它,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它可以是先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也可以先引述一个故事,一段对话,或描写一个场面,再一层一层地从事实分析出道理,归纳引申出一个新的结论。这就是中学生经常采用的总分式写法。也可以在文章开头先提出一个人们关心的疑问,然后一一作答,逐层深入,这便是答难式的写法。如果作者有意把两个不同事物以对立的方式提出来加以比较、对照,然后得出结论,这又是对比式写法。
本论是议论文的主体,议论文的结构布局主要是本论部分的结构安排。本论部分的结构安排,一种常用的、基本的方法是分解中心论点,然后用几个分论点(实际已作了中心论点的论据)依次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或阐述,各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有横向并列、纵向递进、正反对比、对立统一等几种。
2、求新求异,生机盎然
立意上,根据求异思维的流畅性,在一个命题面前,尽量多设想几个论点,尽可能挖掘事物的多义性,以扩大选择余地,这样便可从中选取最有现实意义并有话可说的论点进行论述。
选材上,不断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的原料,使议论文写作成为“有源之水”;要经常搜取新的信息,使其成为议论文写作的“新鲜备液”;要时时充实自己的知识宝库,不断更新方式和内容,与时代同步前进。
结构上,从两方面抓起:一是讲究开头结尾,突破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和结尾归纳论点的思维定势,开头可用设问、用小故事等等来引出论题,结尾力求深和新。二是运用多种论证方法阐明论点,多方面分析问题。
3、标题闪亮,首当其冲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传递显要信息的重要部分。由于它位居文章结构之首,所以文章题目的优劣也会直接影响阅卷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议论文拟题的基本要求是: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醒目、舒畅。具体而言,可鲜明,可形象,可简洁,可别致,可整齐,不一而足。总之,以能激发阅卷者阅读兴趣或使之有耳目一新之感为最佳。
议论文的题目要求符合文体特征,要求鲜明,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观点鲜明的文章最受阅卷者的欢迎,因为它具有清澈感和透明感,能够传达出文章内容之大概,便于阅卷者准确而快速地把握整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在鲜明的基础上追求形象、生动和富有个性,则是议论文拟题的更高要求。这类文题能抓住阅卷者的视线,使之观其题便欲睹其文,效果奇佳。
4、开篇夺目,锋芒自见
议论文的开头要讲究“短、快、靓”。短,即要简捷,最好三两句成段,引入本论。开头短,可避免冗长之赘,而且短句成段,在空间上突出其内容的重要性。快,即入题要快,最好三言两语就点明文章的基本观点或议论的话题。因为评分标准中有“中心明确”的细则。开篇确定中心,有利于阅卷者按等计分,也有利于作者展开论述,不致出现主旨不清、中途转换论题等作文大忌。靓,即要精彩。这也是传统文论中所说的“凤头”。精彩的开头,最突出的效果是吸引阅卷者,给阅卷者留下好的印象。文章开头要精彩,多用比喻、类比、排比等修辞引入论点,还可引述名言,讲述寓言故事导入话题。
5、中部崛起,文脉舒畅
议论文的结构是否严谨,条理是否清楚,论证是否严密,论据是否典型,关键在中间段的写作。常见的论述模式是:首句为小论点或承上启下的过渡词句;中间围绕小论点,运用恰当的事实、理论论据,或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分析说理;最后结合论述内容写一两句小结的话语。其中首句和末句的写作最重要,它能直接勾勒文章的脉络,显示全文的论述思路。因而务必重视在中间段写好首句和末句。另外,文章的整体论证结构常用正反对比式。许多道理只要从正反两面说了,就基本上可做到论述严密。在考场中熟练地运用这种作文模式,可迅速地展开写作,减少失误,节省时间。
6、论据典型,材料鲜活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而论据是议论文的血肉。一个人要丰满多彩,光有灵魂和骨架,没有血肉是不可想象的。同样一篇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是不能称为文章的,它还必须有典型而鲜活的论据。
典型的论据是指能充分反映事物本质,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与名言。它首先要求真实,切合题旨。其次,选用的论据要弃旧用新,要厚今薄古。有些同学作文,记住几个经典论据,如司马迁、居里夫人、张海迪,变换着角度使用,把它们当做万花油。其实,这些论据就算典型,也不能引人注目。相反,选取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论据说理,使阅卷者在阅读时产生新鲜感,效果会更好。另外,有些同学习惯用古代事例阐述事理,整篇文章未能联系实际,无时代的活水,也不能达到充分说理的目的。最好能引述时尚言论和当前媒体普遍关注的事例辅助说理,加强说理的针对性、时代感,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7、响亮结尾,强化主旨
结尾是全文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结尾当如豹尾,响亮有力,令人警醒,催人奋进。其实,文章的结尾有时比开头还重要。由于阅卷者看完结尾后即开始打分,因此,它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阅卷者的评分心理。议论文结尾的写作,要收束全文,突出中心论点;要体现全文结构的紧凑、完整,不能草率收兵,也不能画蛇添足;语言要干脆有力、清音留响,富有启发性和鼓舞性。
8、语言形象,文采飞扬
语言项是作文评分的重要标准。议论文的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畅达。一个道理有一千种说法,要尽量选用形象生动的说法。要显形象生动之效,除了采用例证、喻证、类比等论证方法外,形象畅达乃至华美的语言必不可少。而要使文章形成华美流畅感,就得注意运用比喻、排比、对偶和反复等修辞来修饰议论文的语言,注意运用假设句、反问句或整句,使文章增强不可辩驳之势。修饰语言之功,虽不是一朝一夕可成,但只要积久成习,自然会有长进,写出让人如仰巍巍高山,如逐滔滔江河的说理雄文、美文。
中考议论文8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不知不觉,中考已经悄然而至。
中考——如血一般的“战场”,充满竞争与挑战。在这个夏季的六月里,我们打马而过,有的人一马当先,却难料最后会“马失前蹄’”,那时便欲哭无泪了,因为中考,说它是最没人情味的地方,一点也不为过。另外有的人,或许说是极少数的人,便可以通过那窄窄的道,最后“马到功成”,集老师不绝的表扬、同学欣羡的目光、父母丰厚的奖励于一身,可谓是“凤过无限”啊。两种结局便也喻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道路——这便是中考被称为人生一大转折点的原因。
我有一邻居,是上一届的,可以说是中考的过来人了。他平时成绩突出,学习勤勤恳恳,是专属老师眼里的“好苗子”这一类的,不料中考却名落孙山,使他哭笑不得的是距离一级达标学校0.5分,这0.5分就像是雪上加霜,使其已悲甚悲。还有一邻居,平时学习一般,每每看他回家都是寸书不带、空空如也,一副逍遥自在的样子,属于‘临时抱佛脚’这一类的,出乎意料的是中考却榜上有名,转身就踏进了一级学校的大门。
当然了,临时抱佛脚终究是行不通的,那只能算是侥幸,算不得什么真本事。正如莎士比亚说的:“每一道闪耀的光环下,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辛酸。”不错的,只有不断努力并付出坚持不懈的追求,才能成功,才能到达彼岸,但现实就是现实,无奈的更像莎翁笔下的悲剧,而中考便是悲剧上演的舞台,偶的一两个喜剧,也是少之又少。
俗话说:读一所好的高中就等于一脚踏进了大学。此话虽有些夸张,但的确的,这就是中国的“特色教育”。中考迫近,愈感时间流逝之快,我将努力温书、备战,充满信心地走进考场,昂首挺胸地走出。
持一种心态:静如水,半生苦寻,为圆梦……寻梦、撑一支长篙,而这只长篙就是心态,正如一句名言说的:我是准备好了来打仗的,而且是来打胜仗的。
中考议论文9
朋友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活中没有朋友就像茫茫大海中的一叶浮萍;生活中没有朋友就像咖啡没有糖和牛奶相伴;生活中没有朋友就像待放的花蕾缺少阳光雨露的呵护。人生在世,你可以没有爱情,但你绝对不可以没有友情;假如你只有爱情没有朋友,那么你得不到他人的祝福,却可以得到他人异样的目光,为此你只能孤影伤神;假如你没有爱情只有朋友,那么即使说你这一生不完整,却可以得到他人深切的关怀,为此你可以向世人宣告,今世你没有白走这一遭。
或许每一个人都有朋友,但谁是谁的谁?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
朋友是一笔财富,用财富买到的却不是朋友,是同情或贪婪。朋友是当你遇到困境时,主动拉你一把的人;朋友是当你时面对挫折时,主动鼓励你的人;朋友是当你遇到失意时,主动安慰你的人;朋友是当你面对抉择时,主动替你分析的人。当别人在关心你飞的高不高时,只有少数人在关心你飞的累不累,这就的朋友。真正的朋友不会在你有难的时侯走开,也不会在你痛苦时侯离去。人无完人,在选择朋友时,我们都不需要太挑剔,我们在选择别人是同时也正被别人挑选,对待朋友我们不能一味的索取,也不能一味的付出;时间能证明一切,这样的友情 开始时看似完美无缺,当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时便会顷刻崩溃,变得毫无价值。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理解,心灵都渴望得到碰触,渴望有一个红颜知己。知己能为你在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路;知己能为你在迷途中找到理想的目标;知己能让你在航行中到达人生的彼岸;知己为了你,他/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鲁迅说过: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可见,对于知己我们不能强求,一个也很满足。红颜,在你哭泣的时候为你擦干泪水,在你高兴的时候,第一个与你分享快乐,你伤心的时候,第一个与你分担忧伤,你遇到困难时最快伸出援助之手……
红颜是用爱的呼吸,心的交流,是互相的认可、支持、理解……相识之缘请珍惜
中考议论文10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如何写好中考议论作文
一找准题眼
题眼是作文标题中最关键的词语,它体现了文章表述的重点。审视题目的首要环节就是要找准题眼。
(一)偏正短语
在偏正短语的题目中,中心词往往是写作的对象,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往往体现了题目的特殊要求,它往往就是题眼。
例:我心中的歌
题眼是心中
心中之歌是无声的,它珍藏在主人的心里,构成了主人生命的旋律,所以写出来的一定是一段埋藏在心底的具有感人情怀的事情。
(二)动宾短语
在动宾短语的题目中,宾语一般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对象,而动词一般是写作的重点所在,它往往就是题眼。
例:看家乡
题眼是看
看是视觉的感受,题目规定了是从视觉写家乡,因此,写出来的应该是自己眼中所见到的家乡的独特的风土人情,或家乡的变迁。文章中也能写思索,但一定要是由看而引发的思索。
(三)主谓短语
在主谓短语的题目中,谓语部分常常是写作的重点,它往往就是题眼
例:我看课外阅读
题眼是看课外阅读,意思是对课外阅读的看法。
写出来的应该是自己对某种课外阅读现象的探讨,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剖明关系
剖明关系就是在审题时,必须辨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确定概念之间具有怎样的逻辑联系。
常见的关系有因果关系,目的关系,条件关系,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例:清流与活源
水能保持清流,是由于它具备了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的条件。因此,两概念之间是条件关系。明白于此,才能写出诸如生活是创作的活源之类的哲理来。
例:中学生活的回顾与思考
回顾的目的是为了引发思考,即由对中学生活的回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因此,这两个概念之间本是并列关系,同时又是目的关系。
三分析结构
分析结构是指通过对题目的语法结构做出分析,以确定作文的思维走向的一种审题的方法。
结构有独词式,短语式,单句式,复句式。
(一)独词式
例:父辈
这个题目中含有两个语素父和辈,为偏正式关系的词语,意为父亲那一代人。显然题目要求写的对象是一个群体,而非一个人,并对这一群体的范围做了限制,只能写父亲所属的那一群体。
(二)短语式
例:要学会关心别人
这是一个动宾式短语,要学会这一动词词组所带的宾语是关心别人。这个题目的范围已定,文章应该谈关心别人这种美德,但题目对写作的角度做了要求,须从要学会的角度来写,这实际上是告诉你关心别人的美德并非与生俱来,是要从学习中得来。
(三)单句式
例:一个革命前辈的事迹鼓舞着我
这是一个完整的单句。对单句主干的分析,可知题目要求写某人的事迹在精神上对我的激励作用。其中宾语我,不可误为我们。再看事迹的定语一位革命前辈,则明确要求只能写一个确定的人的事迹,且此人是一位辈分长于自己的革命者。
(四)复句式
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既然是并列,写作时当然应该忧乐并提,对这种忧乐所表达出来的人生观进行议论。
中考议论文11
议论文答题格式
1.论证方法的作用
(1)举例论证: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他证明得分论点,否则些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证明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3)比喻论证: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的生动形象、显浅易懂。
(4)对比论证: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5)引用论证: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能吸引读者往下读)
2.论据的作用?(道理论据/事实论据)
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他证明得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的作用
3.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1)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
(2)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3)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4)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5)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4.中心论点的识别:一是看题目,二是看首尾,三看是否是明晰的判断,四看是否统帅全文,五看论据证明的论点。
5.议论文题目的作用分析:点明论题;交代论题;点明论题由头。
6.议论文题目效果分析:(1)点明文章论述内容,明确了文章论点。
(2)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提出了论点。
7.议论文开头的作用有:
(1)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2)针对现实中某种现象(事例/观点)
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论点(论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3)引用名言,提出论点/论题,同时,名言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
(4)由某个故事或事例引出论点/论题,同时,故事事例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
(5)摆出错误的论点和论题,为下文的批驳树立靶子。
(6)用生动的比喻或故事引出论点,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便于读者接受。
8.(1)议论文中记叙的作用?叙述事件,能更好地为议论服务。
(2)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点明所描写的人物,事件的意义,深化文章主题,起画龙点睛作用。
9.议论文结尾的作用?
(1)深化了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2)强调了…的中心论点
(3)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
(4)补充论证了……,使论证更严密
(5)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
(6)提出问题,发人深思
10.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常用句式:这个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11.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
〈1〉修辞
(1)比喻:把xx比作xx,形象生动,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华,有力的论述了xx的论点,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2)排比:增强了文章论证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了力。
(3)引用:引用古诗文:使文章富有文采,同时有力证明了…的论点。
引用名言:有力证明了…的论点
(4)反问:增强语气,发人深思
(5)设问:启发读者思考,强调xxx观点
〈2〉论证方法:详见……1.论证方法的作用
〈3〉写作手法
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以…论证方法为主(注意:要有具体的文句支持)
12.文段结构的作用?
〈1〉(1)引出下文/全文阅读兴趣 (2)总结上文/全文 (3)承上
启下
〈2〉在文章开头:开头通过写…的事例/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开头通过引用……的奇闻趣事~吸引读者往下读,增强议论趣味。
13.论据能否去掉一个?
不能,作者从古今(中外、正反、不同身份)等角度论证的,去掉后不全面,缺乏代表性,使论证不充分严密。
14.论据能否互换?
不能,原因:(1)结构上:与前文某些语句依次照应或有古今中外顺序,互换后结构不严谨。
(2)内容上,此论据是为了证明……的观点,不能证明另一段的观点。
15.议论文中设问的作用?
(1)提醒注意,引发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有波澜。
(2)在结构上起着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晰。
中考议论文12
拉着那个沉重的行李箱,我展开了一场不知何时会结束的旅行……走过了一座又一座城市,只想找到一座能够将心灵安顿的地方。到那时候,我便会为整个行程画上句号。
天色渐晚,我不由得加快了前进的步伐。在血色的晚霞之中,我隐约看到了一排排屋舍。再往前走一段路,一座普通的城市呈现在了我的面前。
“嗬,又到了一站,就在这里住下来,体会一下这座城市的情感。”这样想着,我走进了城市。
“远方的客人,您好啊!欢迎您!”一位居民热情地向我打着招呼。
“您好,我是一个旅人,想在这里歇歇脚,附近有经济实惠的旅馆吗?”
“旅馆没有,不过我们这里有很多空房子,专门为远方的客人准备,您想入住,随时恭候。”说完,他便将我带到了一所房子前。
“您就住这一间吧,里面有您需要的生活用品,如果您觉得合适,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我向居民深深道谢后,将行李搬进了房子。房子设计得很简单,里面的陈设也很朴素,整个房间干净整洁,让人一看就觉着舒适。疲惫的我,简单整理了一下个人的物品,便躺在床上,沉沉地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悦耳的鸟鸣声将我唤醒。睁开双眼,我发现天已大亮,柔和的阳光洒满了整个房间。伸一个懒腰,旅途的疲劳已然全消。吃了一些早点,我走出了房间,要去看看这座城市的建筑,去感受一下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
走在街上,我的心产生了一种归属感。这里,没有林立的高楼大厦,有的只是一些简单却又整齐的屋舍;这里没有灯红酒绿的繁华,有的只是自然美景的点缀;这里没有车水马龙的嘈杂,有的只是朴素生活的和谐。
漫步在平整的街道上,同每一位热情的居民打招呼;走在公园里,能够感受到阵阵花草的清香;傍晚回来,左邻右舍聚集在一起,有着聊不尽的话题。
在这座城市里,我体会到一种自然之美,体会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更找到了久违的轻松与自由。我发现,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市。
在如水的月下,我问身边的一位老人,这座城市的名字叫什么。他捋捋了苍白的胡须,很自豪地告诉我:“心城。”
心城,心灵之城。我想,我的旅程应该结束了。
中考议论文13
没有人不会遇到坎坷,也没有人的生命之路会一帆风顺。艰辛与困难你能否超越,能否战胜?有许多人因为迷茫,因为自己的极限,而放弃。但是古今中外,又有多少人成功了,胜利了?突破自己,极限,就是为了超越而存在的。
多少人小时候有梦想,有雄心壮志,或者有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豪壮情怀,成功的人,却寥寥无几。因为,你付出的还不够,你有像莱特兄弟一样尝试吗?有像贝多芬一样遭受挫折吗?有像爱迪生一样跌倒了爬起来,并且失败999次,还是不放弃,照样钻研吗?这时候,又有多少人敢说 是 呢?
小时候,我们经常拉着爸爸妈妈的手,去这儿,去那儿。对国画感兴趣,对钢琴,对书法感兴趣。为此,我们去上课,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兴趣也不知不觉的流失了,现在,坚持下来的人还有多少呢?中间,是会有一段最艰辛的过程,怎么也不会,常常受到责备,大部分人都是在这里倒下了。但是,如果你挺过去了,那么,你就胜利了。记得晏殊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就是学习的过程。
人生,因为坎坷而更加具有了沧桑。如果,你努力了,你尝试了,你坚持不懈的钻研了,不管成功与否,你都可以对自己说:我是一个成功的人。
中考议论文14
论据素材
孔子的一位学生在煮粥时,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他连忙用汤匙把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倒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便把它吃了。刚巧孔子走进厨房,以为他在偷食,便教训了那位负责煮食的同学。经过解释,大家才恍然大悟。孔子很感慨的说:“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确实,何况是道听途说呢?”
眼见也不一定为实1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文学家王安石曾告诉我们:不可;同样无数事实证明,答案也是不可!
但是现实生活中却时有发生:某人却因听见一只爱唱的鸡的旁边捡到一颗蛋,而认为所有的蛋都是这只爱唱的鸡所生,并从此特别偏爱它,喂以精致的饲料,从而冷落了那只也下蛋的“静”鸡。这不就是“臆断其有”的表现吗?
眼见也不一定为实2
眼见也不一定为实,这所谓的“眼见”的东西,并不完全代表着事物的真相。须知这事物的真相往往被隐藏在一团迷雾后面,需要你的判断,需要你根据事实的前因后果来仔细核对才能得出。只有用自己的“眼见的客观”加上“主观思维的判断”得出的才是真相,才是“实”。
眼见也不一定为实3
善良可爱的人们,你们可曾因为自己一句武断的话,一个随便的猜想而造成一堆误会,失去一些挚友,甚至将自己从成功的山顶坠入万丈深渊?我想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只因为太普遍了,大家都不去注意了,惟有等到出问题时才醒悟过来而已。
这其实是一个值得严峻对待的问题。别认为一个武断没什么大不了的,不会造成太大的错误。一句下意识的话或想法,如果碰巧正确,那么恭喜你,今天运气不错;但若你的猜想不幸是谬想,我想你给自己筑起的必定是一堵堵的高墙,既隔断了别人走向你的道路,又阻碍了你往别人走去的前路。这一堵堵高墙若没因发现问题而拆除,你大概认为自己聪明绝顶并从此更加相信自己的直觉,更喜欢凭表面现象做事。长此以往你会赫然发现眼前的路到处都是一堵堵墙,你只能兜远路过去,甚至有些还是死角。面对前路的繁华,那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滋味不言而喻。这将是何等的可悲,因一时懒惰或因一时意气自掘坟墓;这又将是何等的滑稽,自己推开自己最想亲近的人,自己叫别人不要相信你。
三思而后行吧,人们,不要再像某人一样要等到“一天偶然的经过”才发现“静“鸡的功劳,才发现事情的真相了。那时的如梦初醒早已失去了事情应有的意义。
万万不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如果那样,这无疑是自掘坟墓。
所有,我们不要因别人片面语言,或自己的匆匆一瞥不一定是实的。正所谓,眼见也不一定为实。
中考议论文15
唱响自己的歌
①也许你貌不惊人,也许你语不出众,也许你没有别人的才华:也许你没有辉煌的过去:也许你有先天的缺陷——也许你为此而伤感,为此而自卑、自弃——不,朋友,请别这样,请接纳自己,珍惜自己。
②佛经里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位年老的富翁,非常担心他庞大的家产将来被娇纵的儿子败坏。于是,他说服独生子去寻找宝物,在艰苦的奋斗中增长自己的勇气和才干。青年驾着大船远渡重洋,最后在一片热带雨林找到一种树木。这种树木高10余米,砍倒它,经过一年时间让其外皮朽烂,木心变黑,会散发无比的香气,而且放置水中会沉入水底。此木名叫香木。青年说:这真是无比的宝物呀!他把香木运到市场出售,可是无人问津。青年隔壁的摊位上有人在卖木炭,销量很大。开始的时候,青年意志坚强,不为所动。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青年渐渐丧失了信心,于是他把香木烧成木炭很快就卖完了。青年颇为自己的灵活多变而沾沾自喜。老父知道,这被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世界上最宝贵的树木——沉香,切下一点点,价值就超过一车的木炭。
③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容易随波逐流,狗苟蝇营,最容易放弃自我,艳羡他人。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禀赋,各有各的奇珍,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杰作,每个人都有别人所无可比拟的长处。但是我们往往缺乏耐心,信不过自己,把到手的沉香当作木炭一般贱卖了,这是多么惨痛的事实呀!
④记得有这么一句格言:你要欣然接纳自己。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之歌,驼铃同样具有魅力。是呀,接纳自己,你也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如果你觉得自己拥有的只是缺点,那是因为你没有真正认识你自己,请用另一种眼光看自己,为自己“提价”,就会多发现一个“原来如此”。
⑤朋友,请接纳自己的语不惊人,请为自己的生命歌唱。生命的歌本来就是唱给自己听的,即使没有别人的鲜花和掌声,也用不着为此伤感,至少,我们拥有了自己的鼓舞和慰藉。
⑥朋友,请接纳自己平凡的过去,去创造美好的将来。不要去羡慕别人已站在山顶,而要接受自己,即使还在山脚下,只要我们不失攀登高峰的勇气,不要去羡慕别人已站在成功的辉煌旁边,而要接纳自己,即使自己起步在零点上,只要不乏进取的自信,前进的步伐也不会停止。
⑦朋友,接纳自己的不幸,耕耘自己的人生。世界既然有了我们的存在,就一定会有一条属于我们的路,我们就要走下去。不要为自己的不幸而自卑,世界不会因为我们而失去光彩,所以,请接纳自己,珍惜自己,那样,你就会发现,我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青春。我们青春的花朵都是一样的鲜艳。我们要用双手拿起青春的画笔,给自己的生活上色,用它,充实自己的青春,丰富我们的人生。
⑧不要和别人比较吧,你看那小草,那野花,都不放弃自己。朋友,接纳自己吧!
1、全文阐述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文中第⑤⑥⑦段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明中心的?(3分)
第⑤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⑥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⑦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②段引述佛经里的故事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③段“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禀赋,各有各的奇珍,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杰作”中的“禀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奇珍”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请在第④段省略号处,再补写出两句,以增加文章的气势。(4分)
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之歌,骆驼同样具有魅力;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2分)接纳自己,珍借自己
2、(3分)接纳自己的语不惊人,为自己的生命歌唱;接纳自己平凡的过去,去创造美好的将来;接纳自己的不幸,耕耘自己的人生。
3、(3分)答题要点:举例子从反面论证不要对自己丧失信心,要相信自己,接纳自己。 23、(4分)个性特点 优点(或才华)
4、(4分)答案示例:你是小草就不要羡慕参天大树,小草同样富有生命;你是星星就不要艳羡耀眼的太阳,星星同样光芒四射。
文段B
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A)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B),常常(C)书中的学说,常常(D)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是善的学说产生。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 选段出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段论述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 选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 “辩论”、“修正”、“评判”、“怀疑”是文中A、B、C、D四处的词语,结合上下文,你觉得它们的正确位置应该是: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4分)
4. 哥白尼对“天动学说”产生怀疑,于是有了“地动学说”的诞生;中国人民对计划经济产生了怀疑,于是有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像这样能支撑选段论点的论据还有很多,请你再举出这样的事例。(3分)
答:
参考答案:
1. 怀疑与学问 (1分)
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2分)
2. 道理论证、事实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答到两个即可给2分)
3. A. 怀疑 B. 辩论 C. 评判 D. 修正
4. 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即可。
【中考议论文】相关文章:
1.安徽中考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