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在80后议论文

2021-07-15 议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悲观在80后议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悲观在80后议论文1

  去年在一篇文章上第一次接触到“80后的作家”这个全新的概念。当今文坛涌现出的一批批少年作家,给中国文坛注入全新的活力其中不乏“新概念”这个梦的舞台。在“新概念”认识很多人,有韩寒,有张悦然,有郭敬明,也有李海洋,这些出生于80年代的少年,以自己鲜明的个性,独特的文风,终究在中国文坛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定位,或大或小,亦轻亦重,总有一丝浪潮,总有一分轰动。

  在80后的作品中游荡,最先接触的是韩寒辛辣、尖锐、敏感的文字。或许偏激,或许有违中华民族历来的某些思想情愫,但确实或多或少震撼了我。

  可现在,现在弥漫在80后的作品中的是什么?

  不得不说,于我,韩寒也许真的远了。

  似乎在一夜之间。一觉醒来,打开门窗,晨风便夹杂着大片大片的伤感扑面还来,你所看到的天地,你所听到的声音,你所触碰的整个世界,似乎都若隐若现地蒙上一层哀愁的面纱。仿佛一瞬间,翻开书的扉页,当你直面作者的灵魂,用感性去阅读那学青苔般的文字,总能不时地感觉到青春,迷茫,伤感,忧愁。作者们用手中细腻的笔为我们展示的是一个个惆怅于青春,无奈于现实的遗失在世间某个角落的天堂。

  “五四”的青春,是学子们结集游行,“内惩国贼,外争主权”的激情勃发,他们的青春是用高呼的壮志凌云的豪情书写而成,他们的青春在“五四”的旗帜下表现得淋漓尽致。八年抗战的青春,是鲜血的染色,是高昂的战歌,青春以它特有的活力,特有的热情,激扬出巨大的潜能。

  而80后呢?我只想说,时代变了。

  “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最爱郭敬明的这一句话。也许80后的青春本身便是一个悲观的.世界。白纸黑字无不透露出淡淡的哀愁,如香炉丝缕,委婉袅袅。悲观地感叹,悲观地呼吸,悲观地酝酿,悲观地释放。似乎我们这些80后的青春,全都变得受伤,单薄,无奈;似乎我们都恋上哭泣,在暗夜那惨淡的空气中,抚慰伤口。我不想,也不愿说,这是作者在文字游戏中故作深沉,矫揉造作,带着悲观的眼镜环顾四周,或许我们就是处在这么一个80后悲观的世界。

  一个年代,一段年华,一翻岁月,总有它的特点,它的属性。在这样一个安乐的年代,我们不可能饱涨内忧外患的意识,所以我们出不了鲁迅那样“不在沉默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战笔,也做不到毛泽东那样“当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霸气豪情。见过许多人在过去,现在,亦或还有将来,用冷色调批判80后作家的颓废,不思进取,沉溺于小情小调。他们不解,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么多的悲观?为什么我们的青春有这么多的迷茫?其实,我也不解,为什么我们会时常用文字郁郁地感叹,也许,这也便是80后最纯真的本质。

  我们愿意用文字感叹青春的种种,是因为我们思考青春,经理青春,体验青春,属于我们80后的青春。在这个物欲横飞的年代,很容易在冰冷的城市中迷失自己。我想,这并不是颓废,堕落,我们只是用我们的思维,用我们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心声,勾勒伊甸园。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谈起音乐,不知觉地谈起民族,我很诧异世上,而且就在我的周围,竟有人能对民族这一概念有自己一番深刻的见解,很难想象,在这样的年代,能有人在喟叹青春无奈的同时,用心去理解了民族,没有让自己的思维局限于惆怅。记得他说:“中华民族是一个生活在小情小调的民族。”惊讶于他的眼光,也许并不完全正确。于此,我想到我们这些80后的青春,80后的文字,透着迷茫,恍惚,还能在历史的流里书写多久,是否还能在我们的心中激起几纹涟漪。

  看过春树的一篇文章《我们何曾真的青春过》,我们为青春而狂,又在青春中迷茫;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体验青春的万般,或精彩,或无奈,却在回忆过往岁月时,叹道:“我们何曾真的青春过?”80后的年代,80后的矛盾,纯真里带着些许悲观,我们一起走过。

悲观在80后议论文2

  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道路上却充满了无数的荆棘。我曾经遇到的最大的荆棘就是胆怯,它伴随了我很久。最后在老师的帮助,妈妈的鼓励下,我终于披荆斩棘找回了勇气,迎来了柳暗花明。

  记得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就非常胆小,害怕举手发言,也从不举手发言,不敢和老师进行眼神交流,甚至连上课时老师看我一眼,也常常会吓出一身冷汗。虽然随着年级的增高,我有了一些改变,但在我的内心深处,依然有“胆怯”的烙印转眼,到了三年级,郑老师成了我的班主任。她逐渐发现了我的弱点。一天,郑老师找我谈话,让我明天带同学们晨读,我的心顿时砰砰直跳。在忐忑不安中我立刻把这件事告诉了前来接我放学的妈妈。妈妈听后非常高兴,鼓励我说:“你要好好珍惜老师给你的这个极好的锻炼机会,你一定可以的!”在妈妈的鼓励下,我一遍遍的对着镜子朗读,并且告诉自己不要害怕,不要胆怯。

  一夜过得真快,转眼就到晨读时间了。对我来说勇敢地走上讲台似乎是一种恐怖的刑罚,一想到要上去带领同学们晨读,我的双腿发软,脚心发凉。这是郑老师看出了我的犹豫,用坚定的眼神望着我,仿佛在说:“梅菲,你一定可以的。”我终于站到了讲台上,鼓足勇气用发颤的声音带着同学们读起了课文。开始我不敢正视大家,后来我发现同学们都很专注地大声朗读,我悬着的心终于放松了些。

  当晨读结束时,我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和老师鼓励的话语,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战胜自己的喜悦。这次成功的体验,坚定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就像是蝴蝶如果不经历破蛹前的痛苦挣扎,便不能在天空自由飞翔。

  我坚信在勇气的陪伴下,我一定会成长为一名充满自信的阳光少年!

【悲观在80后议论文】相关文章:

悲观在80后精彩议论文05-23

退却了的80后的议论文08-26

悲观与乐观议论文09-18

乐观与悲观议论文12-24

悲观与乐观议论文「最新」12-25

悲观与乐观议论文例子_议论文12-15

80后90后的高中作文09-20

80后90后高中作文09-20

80后90后的高二作文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