砻的记忆高中议论文

2021-08-23 议论文

  日前到茶陵高陇的白龙村下乡,在一罗姓人家的墙角落看到一个物件,有两个年轻人甚是奇怪,问是何物,我说:“别急,先让大家猜个谜语玩玩。”我慢条斯理地说了:“木匠篾匠合力打造,一推一拉摇头晃脑,边吃边屙总是不饱,一日三餐功劳不小。”大家笑了,不用猜,答案肯定就是这东西。主人也笑了,的确,答案就是这东西,叫砻。

  湘东茶乡的糯米酒是比较有名的,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酿酒的习惯,酿酒先要把糯谷谷壳去掉变成糯米,这道程序就要靠砻来完成,俗称“推米”,也叫“砻谷”。在砻之前,人们靠石臼,石臼就是用大石头凿成的园形坑洞,将糯谷适量倒入坑内,用木杵反复鼓捣,稻壳便与米粒剥离,这个过程叫“舂米”。相对于石臼,砻的效果与效率好多了,劳动强度大为减轻。当然,砻并不是为酿酒而制造的,它其实就是最原始的碾米机。

  现在50岁上下的人对砻还是有记忆的,上世纪六十年代,砻还是最普遍的碾米工具,一般一个家族内或是几个邻里间都会共有一个砻。因为砻的作用十分重要,砻的制作也便显得郑重其事了,往往要选择黄道吉日,放鞭炮接送师傅。

  砻的结构,看上去并不复杂,但是,制作的程序和要求还是相当高的。整个过程大致分七个步骤:即备土、打砻盘、编砻圈、夯土、炒砻钉、钉八卦、加工造型等。

  备土是很有讲究的,要取山垅中特定部位呈金黄色的,无沙石粒,无腐殖质黏性好的纯泥。挖取二三箩筐,晴天时摊开于干净的晒谷坪上,晒干、捣碎、过筛备用。

  备好了土再请木匠制作一个砻盘。砻盘并不复杂,就像在比较粗大的十字形座子上安放一个大木盆,只要大小适中并且结实牢靠就行,当然,为求美观也得打磨抛光才好。

  砻盘打好后就在砻盘中心编织砻圈,砻圈的经蔑要嵌入砻盘底板以求稳固。一般要选择三年以上生的楠竹,织成约高七十公分、直径六十公分的圆圈。

  接着是夯土。师傅将备好的泥粉倒在干净的'地板上,参合适量石灰粉,用口喷清水湿润,搅拌均匀。当达到一捏成团,一搓变粉时,便成了。再用木杵先夯下座的砻泥,添一层,夯一层,直到超过砻圈三公分左右为止。接着,将上座砻圈反扣在平整的地板上,在砻手的两端下面垫上砖,砻圈的下方放置捣碎的圆锥形砖土,再将杉木板制作的约二十公分见方,十五公分高的方框连接在砻手的正中部位,这时便可以倒入砻泥,直到夯结实为止。

  夯完土就是炒砻钉了。砻钉一般是以凿树或檀树等细叶木质紧致的木料,约长七公分,宽二至五公分,厚半公分。在大铁锅中倒入适量细沙粒,用文火烧炒,待沙粒发烫时,将削制好的砻钉片放进锅中一起连续翻炒,炒到砻钉片呈赤褐色且冒出香气时起锅,筛去沙粒,砻钉片则放置大盆篮中摊凉。炒过的砻钉可增加硬度和韧性,砻谷时更耐磨。

  钉砻钉的时候到了。师傅在打磨平滑的两座砻的正面,用铅笔画好八卦线条,由内圆向外圆成直线辐射,就像一把把扇子摆在圆心的周围。按线位钉木片,其木片不可全钉入砻泥中,应留出泥面近三公分,然后撒上砻泥粉,撒一层用工具在砻钉的间隙锤打结实,直到嵌入的砻泥与砻钉基本持平。这砻钉距砻心约十公分,离砻圈边约三公分,靠里行路少,靠外行路多,图似八卦,也算是暗藏玄机了。

  最后一道工序是加工造型。上座砻,要将有砻钉的一面改朝下放平,把砻手上面的砻泥用铲子铲成一个光滑的锅底形,便于放置稻谷。砻手下面方框内的砻泥则用凿子清除,便于让稻谷随着上座砻按顺时针旋转时,有规律地流入八卦槽中碾压脱壳。此外,两座砻的八卦边缘,要将砻泥削压成光滑的圆斜状,既美观,又便于流出米粒与谷壳。

  最后,将上座砻抬上去,让砻手中央的圆孔穿入下座的砻心棍,便合成整座新砻了。砻做成了还须做一个砻鼻钩,砻鼻钩的前端为七字形,下面装一个铁条,后端为丁字形,使用时,可将稻谷适量倒入上座砻的凹形中,并在楼板适当位置吊两根等长的绳子拴住砻鼻钩的后端以求省力,用砻鼻钩前端的铁条勾住砻手一端的圆孔中,按顺时针方向用力推拉,那稻谷便会徐徐脱壳,连米带糠流到下方的砻盘中。

  俗话说:“世上三般苦,砻谷踏碓挖荒古;世上三般松,吃烟屙屎抠鼻公”可见砻谷不是一件轻易事。如今砻早已被现代化的机械取而代之,就像白龙这样的山区村也只偶尔砻砻糯米以酿酒,打砻这项原本也很普遍的手工艺自然只是记忆中的风景了。

【砻的记忆高中议论文】相关文章:

砻的记忆作文05-25

珍藏的记忆800字高中作文-初中议论文作文12-20

记忆的奥秘议论文05-29

记忆的坐标议论文05-29

地球的记忆议论文05-19

记忆中的父亲高中生作文-初中议论文作文12-20

封存的记忆高中记忆作文02-22

议论文:梦河记忆06-08

曾今的记忆议论文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