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腊八节的谚语

2024-01-18 谚语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用到谚语的地方还是很多的,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言简意赅的话语。被广泛传播的谚语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腊八节的谚语,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腊八节的谚语:

  腊八腊八,冻掉下巴。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腊八.腊八,有的,腊八,没有的,哈撒。

  腊八,祭灶,新年快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妈子吃着桂花糕,老头子戴着新毡帽。

  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

  关于腊八节的经典谚语:“腊七腊八,冻死寒鸦”。

  老北京俗语,意思是说到了腊七腊八,就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能把耐寒的寒鸦儿冻死。只要在这天早晨喝了腊八粥,就会一冬天不冻手脚。

  寒鸦,俗名:白脖子老鸹、白颈子老鸹。

  分类:雀形目、鸦科、鸦属

  体形中等偏小,有一白色领圈、胸、腹等亦白色,余部全黑,易与其他鸦类区别。后颈、颈侧、上背及胸、腹部均苍白色,其余各部均黑色;头顶、后头以及翅上的内侧覆羽均带紫色亮辉,余羽均闪着绿蓝色反光。头侧和耳羽杂有白色细纹。鸣声很单调,较短促而尖锐,喧闹不堪。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

  把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的原因

  《祀记》上面解释:“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与“蜡”相似,祭祀祖先称为“腊”,祭祀百神称为“蜡”。“腊”与“蜡”都是一种祭祀活动,而多在农历十二月进行,人们便把十二月称为腊月了。

  腊八节

  腊月是年岁之终,古代农闲的人们无事可干,便出去打猎。

  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弥补粮食的不足,

  二是用打来的野兽祭祖敬神,祈福求寿,避灾迎祥。

  腊月里的民俗很多。十二月初八,用杂粮做成“腊八粥”。有的农民还要将“腊八粥”甩洒在门、篱笆、柴垛等上面,以祭祀五谷之神。十二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有的地区人们陈设香腊刀头和糖点果品敬供“灶神”等。其实,现在的人们大都不信奉“神灵”之类,这样做只是沿袭古代的某些习俗,或者只是趣味罢了。

  唐代腊八节热闹非凡

  《腊日》诗云:“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远古腊日新年期间,古人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称为“岁终大祭”。在“十月历”被弃用后,腊日新年的功能和概念也随之消失,但“腊日”这个节日名字和内容却保留了下来,并被移植到“十二月历”的腊日中来。

  在唐代,从民间到宫廷都很在意过腊日,并留下大量与腊日有关的诗文。除上面提到的武则天的“腊日诗”外,杜甫、刘禹锡、岑参、卢纶、权德舆等众多唐代文人都留下过以“腊日”为题的作品。如杜甫的《腊日》:“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杜甫这首诗写于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十二月,当时诗人回到京城长安,但这年的腊日气温反常,像春天来临,腊日竟然化冻了。

  腊日由盛而衰的转折期是宋朝。宋朝民间虽然仍有过腊日的风俗,但经过唐朝崇佛之后,佛教已深入宋朝人心,佛教主题的“腊八节”正式形成概念,并流行。在南宋时,人们已认为“腊八节”是佛教节日。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六“十二月”条中即称:“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

  由于“腊日”与“腊八”都在腊月,且日子相隔很近,甚至重合,渐渐地人们便把两节合并,祭祖、击鼓驱疫等过去腊日的节日活动都被揉到了腊八节。

  因为腊八节里的很多节日活动都是过去的腊日活动,所以至今不少地方仍称腊八节为“腊日”。民国《葭县志》在记述时便称腊八节为“腊日”,在该日,当地人“以黍作粥,谓之餴饭,令儿子先食之”。

【有关腊八节的谚语】相关文章:

腊八节的谚语大全02-03

关于腊八节的谚语03-24

有关腊八节的谚语和顺口溜12-31

有关腊八节的谚语和顺口溜01-31

腊八节谚语有哪些02-03

关于腊八的谚语02-02

关于腊八节的谚语锦集02-03

冬至节有关谚语12-08

有关清明节的谚语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