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作文

2022-03-24 扬州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扬州作文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扬州作文 篇1

  早上8:30,从学校出发咯!走了15分钟,终于到了校门口,坐上去镇江汽车站的长途车。车上那个人多啊!谁叫刚好那天学校一带限电,大家都往外跑咯。

  从车站出来坐上2路,途经镇江酱醋厂,那味儿啊,真是香飘万里啊。到了大市口北站,我和毛毛下车等城际公交。城际公交经过好几个景点。觉得还真是不错啊。

  车行渐远,上了高速,一会儿就迎来了润扬大桥。原本只在课本上看到的东西忽然生动且真切的出现在我面前……

  到了扬州后,第一印象便是环境好咯。跟姐姐碰了面后,就先去扬大转转,好大,好漂亮,比我们学校好好多啊!

  最后当然是去买毛绒啦,买玩具那有好多啊,景象好壮观啊,自然是满载而归啦!哈哈!

  扬州之行就此画上句号!好玩哦!下次还想去,呵呵!

扬州作文 篇2

  以前经常吟咏李白的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心想那里一定是个很美的地方。早就听说扬州园林最有特色,当真正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便深深地迷恋上了这个温柔之乡。而后又几下扬州。

  我曾经三次造访位于扬州市古运河畔的徐凝门路77号的何园,在第三次去时,与二弟振方住在何园里。

  何园是扬州较为晚出的园林,建于光绪九年,是道台何芷舠归隐扬洲后,购吴氏明末"片石山房"旧址的基础上建成的,何芷舠在官场失意,胸怀抑郁,想学陶渊明《归去来辞》中"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在自家园林的山水之间吐一吐胸中的闷气,故将这座园林取名为"寄啸山庄"。

  何园占地面积为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厅堂98间。何园的正门藏于偏僻小巷,多少显示出园主人为人低调,不愿露富的心理,而高耸的围墙,却至少暗示了它的存在。

  园林之妙在于借,这是中国园林常用的造园手法。可是当我们来到何园时,发现这里民宅林立,远处无山,近处无水。可见这里造园是多么的艰难,整个何园要想在江南园林中独树一帜,只有充分显示自己的特色。

  走进何园的东门,首先看到的是何园的后花园。后花园分为东、西两部分,穿过"寄啸山庄"的圆洞门,就是东园。呈现在眼前的是牡丹厅,迎面山墙上嵌有"风吹牡丹"的砖雕。扬州是八大雕刻之乡,砖雕是其中的一种,这幅砖雕上牡丹枝叶的形状有正有反,花纹有疏有密,凤凰栩栩如生,刀工明快,线条流畅,整幅画面造型丰满,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砖雕工艺品。

  在船厅后侧风火墙上紧贴墙壁上堆叠着长达60余米的贴壁假山,皆太湖石铺就,紧贴墙面,又高过墙头,山林延北壁蜿蜒西去,折向东壁,再西折北,仅将墙外诸多民宅遮掩,上有盘山蹬道,下有空谷相遇,水绕山谷,山上有月亭。过月亭可登上复道回廊,形成全园上下主体交通。据考证,贴壁假山出自名家之手,他通过有限表现无限,通过局部表现整体,他将山置入封火墙上,使之浑然一体,给人以楼墙均建于山上之感。如果把封火墙比作一张宣纸,那么眼前的贴壁假山就是刚画好的山水画。拐弯处还给人以悠远的感觉,水居的意境,令人无限遐想。

  何园的贴壁假山,最能体现扬州的叠石艺术。其拼叠手法十分简练,并运用扬派擅长的挑、飘手法使山更具动势,以局部代整体,有限喻无限。例如,将山石直接入墙,是叠石艺术中以少胜多的范例;其造型严谨到增一石嫌多、减一石则少的地步,说明制作艺术上的炉火纯青。贴壁山周围遍布笋石棕榈,山野气息令人心旷神怡。

  园林一般都强调有山有水,而何园是旱园无山无水。旱园常用的作法是挖一水塘,点缀些山石,沾点水气而已。而构园者从一开始就另辟蹊径,从东门进园时先见辅景,南面是牡丹芍药圃,北面湖石贴壁山林。贴壁山林前是一弯曲水,湖石如峭壁,葛藤倒挂,池内碧水中游鱼怡然,更有楼台山色倩影映水,你会不自觉地叹道:"真是活了!"。就在如此水景之西有一敞厅,名船厅。形状如船,此时人们仿佛已到湖边。该厅飞檐卷角,四面回廊,设砖花座栏,下垒白凡石,种玉带围腰。

  东园的所有建筑中,最为精致的要数船厅了,整座厅似船形,正厅两旁抱柱上有一对楹联"月做主人梅做客,花为四壁船为家"。当你看到这幅对联后或许已忘却这是一个陆上园林,仿佛漫步在湖滨,坐在船内荡桨。

  船厅前面的地坪石板路,代表上船时候的跳板,船厅的布局为四面均等,四平八稳。船厅前侧的地坪用瓦片和鹅卵石铺成水波粼粼形状,让整个船厅好似一条行驰在水面上的大船。船厅的西侧,是鹅卵石铺成的九鹿图,九头栩栩如生的鹿代表着古代的最高俸禄。

扬州作文 篇3

  春如旧、人空瘦、文明行、忘初透、山盟虽在、锦书难就、文明行为恰需日日品嗅……

  曾几何时、念着“红酥手、黄花酒、满城春色宫墙柳”的孩童、已脱去了那童稚的外衣、滤去了那酥心的腔调、一心想着“学成功名就、文明抛脑后”殊不知——文明与我们如鱼似水相知、丢弃文明是错错错、忘却文明更是莫莫莫啊!

  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木有所养、则根本固而枝叶茂、栋梁之材成;水有所养、则泉源壮而流派长、灌溉之利薄、一个社会也是一样、一旦有了好的文明风尚、文明的力量也将展现出来、这种力量不仅能够使我自己兴致勃勃地振奋起来、也能够超越我自己、对别人发生联动的作用……

  要知道、文明是人性中最活泼、最美丽、最有生命力的因素、它是最纯洁的诗篇、是感情的神圣力量、是独特的心灵音乐、诗意的去发现它、它也是“闲人”的“正业”。

  有人说、生活就是计算着加减乘除收支出、念叨着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生活的重压将他们变得不文明了、试问:如此这般、又怎么会有那古道热肠的“江北好人”王德琴、用生命践行承诺的耿高鹏、十几年大爱献孤老的陈鹤琴呢……

  凝眸那漫长的21年、冯伯来、刘逸蓉夫妇默默无闻地照顾一位毫无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就像亲身儿女一样为他养老送终、而老人在弥留之际郑重立下遗嘱、将4.3万元遗产全部留给他们、可冯伯来、刘逸蓉夫妇又将这带着“爱的温度”的4万多元变成助学基金、先后资助了四川地震灾区孩子和宝应鲁垛镇的贫困儿童、他们真可谓是请牵孤老、爱洒人间的使者啊!

  扬州正因为有很多默默无闻的好人、才使得我们时时被感动、这些好人们塑造着文明、扬州的文明、他们有高尚的情怀、极大的丰富着扬州城的精神内涵、成为我们这座城市的最可宝贵的文明坐标、精神亮色、灵气积淀……

  扬州的这些好人们、他们蕴的是感动、感的是幸福……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大爱无痕、他们所表现的就是大爱、一种让人感动的爱、一种无与伦比的爱。

  这些好人们、他们懂得文明、更懂得诗意的去发现文明、所以一个文明的人、也必定是一个充满诗意的人、因为文明本身就是诗意的、如果每个人都可带着迷人的微笑、温软的眼神、协着诗意、蕴着感动、秉着本心的那份无与伦比的爱出发、你就是一个诗意纷纷的人、

  作为青少年、更作为一个扬州人、我们更应该向扬州的好人们学习、做文明的使者。阳光穿越了等待、感动照亮了阴霾、只要文明常在、处处都是花开、有了文明、我们就能像扬州好人那样、将生命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我相信、只要我们学习扬州好人们那样、做文明的使者、以单纯的追梦力量、定能找回那份童稚、让文明驻足心间、让文明与我们如鱼似水相知…

扬州作文 篇4

  大家都知道李白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里的扬州指的就是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这个寒假,我就去了扬州游玩。

  虽然春天是扬州最美的季节,但是冬游扬州却又有一番景致。我们沿着乾隆南巡扬州的游踪,从御码头到大明寺,乘龙舟,游瘦西湖,十里碧波,二十四景,让我赏心悦目。两岸虽不见桃红柳绿,但到处都是腊梅飘香。当我来到大明寺,登上栖灵塔的最高层,举目远望,扬州城的美景尽收眼底。

  一提到扬州,就会让人想到扬州的美食。就连我们语文书上都有《扬州茶馆》这篇文章,里面介绍了好几个扬州小吃。“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皮包水指的就是喝早茶。我们来到了久负盛名的富春茶社品香茗,尝点心。我们吃了三丁包、千层油糕、蟹粉蒸饺……但我觉得最好吃的还是蟹黄汤包了。汤包外面包着一层薄薄的皮,里面满是蟹黄汤。它的吃法很独特,我先将一根吸管插进里面,用吸管吸里面的汤,真是美味啊!外面的皮也是滑滑的,很有嚼劲。

  两天的扬州游虽然很仓促,但他的古迹、湖光、楼台亭阁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扬州作文 篇5

  其实很久以前就想去扬州看看,不为其它,只是想知道能够让杜樊川这样的风流才子流连忘返的地方究竟有何特色。

  他说:“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传闻楚王好细腰,楚女为得君王恩宠,瘦到可以在人的手掌间跳舞,这固是有些夸张,然细读牧之这首《七绝·遣怀》,却不难看出他对扬州的眷恋。

  自古文人骚客狂放不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更何况是牧之这样才华横溢的狂人,遂有“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这样让后人嗟叹笑谈的风流韵事。

  “京口瓜洲一水间”,约好的时间,约好的地点,当在扬大荷花池校区看到攀的那一刻,心中却有一种久别重逢的感觉,彼此微笑着打着招呼,无须客套做作。

  漫步在荷花池公园里,依依目光中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浓缩成岸芷汀兰,水波荡漾的柔声细语里。一花一世界,花开人犹在,花落两不知,琼花簇簇,目光逐渐凝注,凝注在嗔怨东风的星眸中,郁郁青青,柳絮纷飞,怕是有人要感叹“枝上柳绵吹又少”,却又难以邂逅佳人的失意伤怀,而似是有水的地方必有小桥,这也正应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曲作。

  他说“流水无情草自春”,流水非无情,只是愁人无意而已,东风若是不怨啼鸟,也不觉这等光景有何特别,遂诗人多有惜春之情,然惜春其实总离不开惜人,风光旖旎的江南总是这般令人眷顾,“六短之君”杨广下扬州,虽说是欣赏三分春色的琼花,但这样一位风流帝王怕是对扬州的人更在意些吧。

  暮霭中的深树,艳阳下的小楼,它何园可做寄啸山庄,“寄啸”自是取陶渊明“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之意,重楼杰阁,复道回廊,山环水绕,花木扶疏,却也别有一番韵味。这何园却是有镜花水月之说,自是丘壑宛然的石壁上有一缺口,岚影波光下却见一方圆光,似是明月青山影在波这等景致,临阁而观,则见墙壁上一面巨大的镜子中盛开着簌簌琼花,宛若仙子临尘,遂有凌波桥,横塘而居。

  “歌吹是扬州”,一曲凌歌却又如何尽之。四顾东关街上琳琅满目的商铺,极目望去,似是美食更能引起女生的兴趣,较之各种物美价廉的饰品,却又怎奈人头攒动间的羡煞与怜惜,只是这其中怕是多了几分异样的滋味,然见诸于我们这些好吃贪玩之人却别无二致。

  茱萸湾却是本次行程最后一站,满目青山,林壑优美,蔚然深秀中的静谧随清泉在岩石间跌宕起伏,名轩在竹,舞鹤清风,长桥卧波间的`雅然掩绿荫在游鱼中倏忽往来,自是安宁惬意,优美的风景本就容易勾起人之情怀,何况园中清幽淡雅的琼花只是含苞待放的蕴藏着一抹令人心急火燎的绰绰目光。

  也许扬州只是旅行途中的一个不一样的节点,这种情怀在随着人之离去怕是也要逐渐淡漠几分,只是那时谁还在唱着“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只是那一轮明月下,琼花怕是会盛着满满的清香环绕着心间,驻足之人也应该会得到自己的幸福吧。

扬州作文 篇6

  今天晚上,爸妈带我去看4.18的主办场——宋夹城。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美得吓一跳。晚上的宋夹城在灯光的映衬下,美不胜收。绿意盎然的生态砖,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木,芳香扑鼻的鲜花,还有大片大片的茵茵绿草……春色满园的宋夹城处处印着春天的脚步,写着绿油油的勃勃生机。它那庄严的神态,似乎在诉说着古城扬州的风风雨雨。 爸爸介绍说:1126年,金兵攻破宋都汴梁,俘虏了宋微宗、宋钦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耻’。宋高宗即位后,下诏要扬州修建城池,就是宋大城。为了防御金兵,后来又在唐城旧址上加筑了保佑城,与宋大城南北对峙。为了使两城互相照应,又在两城之间筑一座夹城,以连接南北二城,这就是宋夹城。我听完爸爸介绍后,恍然大悟地点点头:宋夹城原来有这样的历史啊。

  妈妈接着说:那个时候,扬州城里城外都曾有过捍卫民族尊严的殊死搏斗。先辈们的鲜血浸染着扬州大地,他们的精魂铭刻在人们的心头。你瞧那边的群雕‘铁血扬州’,就是古代英雄们的化身。

  我一抬头,不禁啊地叫了一声,惊呆了。多么精湛的人物雕刻啊,把人物塑造得惟妙惟肖。两位指挥官目眺远方,密切注视着敌人的一举一动,果断地指挥着,眉头却还皱着,好像在担忧:城里快弹尽粮绝了,怎么办?再往他们

  身后一看,几匹高头大马喷着响鼻,马上的士兵拿着长矛,期盼地望着指挥官,仿佛在说:让我们出兵,拼死一搏吧!当时的军队装备差,伤员多,粮草少,但我们的英雄们誓死奋战,宁折不弯,就是饿死也决不投降,死守扬城,屡败金兵。

  宋夹城的古风今韵,她的英姿飒爽,无一处不展示着她的美。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染着民族英雄们的热血,无一处不展示着她的壮。比起他们,我们可就差远了。没准会为一丝小伤小痛,疼得哇哇直叫;也许经受一缕风雨,就塌陷其中;还会为芝麻大的小事怨天尤人……我们是祖国的接班人,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报答祖国,珍惜这一份来之不易的幸福。

【关于扬州作文集锦六篇】相关文章:

关于扬州作文集锦五篇03-23

关于扬州作文集锦9篇03-22

关于扬州作文集锦八篇03-21

关于扬州作文集锦10篇03-21

关于扬州作文集锦九篇03-19

关于扬州作文集锦8篇03-19

关于扬州作文集锦5篇03-16

关于扬州作文集锦6篇03-10

关于扬州的作文集锦15篇02-22

关于扬州剪纸的作文08-06

扬州作文 扬州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