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文体知识点整理

2024-08-17 叙事

  相信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尤其是作文中不可忽视的记叙文,记叙文要写清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六要素“。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记叙文文体知识点整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记叙文的特点

  记叙文是一种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状物、绘景为主要内容的文体。

  2、记叙文的分类

  根据描述的内容,可以分为写人的、叙事的、写景的和状物的记叙文。它们都具有记叙文的共性,但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上往往又有相应的各自特点。

  写人类记叙文:通过描述人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通过特定的环境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表现文章主题。

  叙事类记叙文:通过叙述事件,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表现主题。

  写景类记叙文:通过描绘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状物类记叙文:通过写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3、记叙文的六要素

  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掌握记叙文的要素,可以较好地把握全文,分析和理解文中的主题思想,更好地把握其结构层次。

  4、记叙的顺序

  阅读记叙文,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就要明确写作的顺序。常见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1)顺叙:按照事件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也就是叙述的顺序与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是一致的。

  (2)倒叙:先写结局,然后再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者先写后来的情况,再叙述产生这种情况的经过。

  (3)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有时要插入在时间地点上不一致的情节,然后再按照原来的事情接叙,这插入的有关部分叫插叙。

  5、记叙文的线索

  记叙文的线索是指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由于题材的多样性和作者思路上的差异,致使文章线索呈现出多种形式。

  有的以时空转移为线索;有的以人物活动、时间、发展、景物变化为线索;有的以一人、一事、一物的线索把全篇各部分内容紧紧联结起来。有的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

  6、记叙的人称

  记叙文的人称有三种:第一人称(我,我们),以当事人的口吻和身份叙述,写起来亲切自然。而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然是站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

  7、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交代事件,把人物和事件介绍给读者,写出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情况。

  描写:在叙述的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用一些修辞方法对人物和事件加以具体形象地描绘,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避免了单纯记叙的平淡和枯燥。

  说明:补充交代记叙文中需要交代的事物。

  议论:记叙文中的议论是作者直接发表评论,点明记叙的意图,揭示所叙事物的本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抒情: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采用直抒胸臆的办法,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抒情方法:有的直接抒情,有的在记叙描写中抒情。

  8、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

  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作用是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等,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

  记叙文阅读中考知识点

  记叙文概念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生动的形象事件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蕴涵在具体材料之中,通过对人、事、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在初中阶段,记叙文包括一般记叙文、小说、散文、戏剧、消息、通讯、童话等。)

  u 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u 叙述的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u 叙述的人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有时也用第二人称

  使用第一人称的好处:我直接面对读者叙述,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缩短双方的距离。

  使用第三人称的好处: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的叙述;不受我个人听觉和视觉的限制。

  使用第二人称的好处:像在和作者或者读者进行对话,亲切自然,便于抒发感情。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有五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1、叙述是指作者在文章中,对人物、事件和景物不加修饰地把基本情况交待清楚明白,使读者有个概括的了解,获得一个整体的印象。

  2、描写 是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的形态特征作具体、生动的描绘,使读者对描写的对象获得真切、具体的感受和印象。

  描写人物可以进行正面描写,也可以进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内容。间接描写就是通过描写其它人物的言行、心理或者环境来表现主人公。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表现时代风貌、展现风土人情

  ②衬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

  ③深化主题

  ④交代背景、渲染气氛

  ⑤感染读者

  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或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

  3、说明 主要是解说性状。直接说明事物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

  4、抒情 是作者在文章中抒发感受,表露感情的一种表达方法,着重于感情的抒发。抒情的方法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

  5、议论在记叙文中,议论不是主要表达方式,它只是在叙述、描写或说明过程中,直接表达作者的某种感受和评价,或者借以抒发胸臆。

  记叙文的表现手法

  1、象征:借助某一具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思想感情。它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的某一内容得以含蓄形象地表现出来。

  2、对比

  3、衬托: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作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借物抒情 通过对具体物象的描写,传达写作者的某种情感。

  4、先抑后扬(或欲扬先抑)

  5、托物言志

  记叙文的中心

  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的方法可概括为“四看一原则二分析”。

  一原则:坚持整体性的原则。要读懂原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尤其要辩明文体的特点,比如散文、小说等,根据文体特点分析归纳。只有从宏观上把握全篇,对文章内容了然于胸,才能正确把握文意,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这也是音读理解的核心和归宿。

  二分析 分析主要的人和事。分析作品的背景

  四看:看标题、看材料、看首未段、看重点句

  ① 从分析文章标题入手。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文章题目就直接提示了文章的中心。

  ② 从分析材料入手。材料是表现文章中心的基础,可通过选取的材料和详略安排分析其蕴含的中心。

  ③ 从分析文章的首未段入手。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结构的组成部分,开头就点明文章的中心,所以开篇的语句、段落往往可归纳出文章的中心。结尾往往也提示和深化文章的中心,或启示读者作深一层的思考,研读结尾的语句可捕捉到文章的中心。

  ④ 从重点句入手。重点句有议论抒情句、主旨句、反复使用的语句。记叙文中议论抒情句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抓住这些句子归纳总结,便可把握文章的中心。归纳中心思想,要根据文章的不同情况,有的文章有点题句,抓住了这些语句,并用适当的词语将其连线起来,就是中心思想。多数情况下,文中没有直接点明,就需要自己归纳概括,可以先把全文各段大意或各段的关键词连接下来加以综合,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立场、观点、感情等。

  中心思想的形式:本文通过记叙(描写)了……赞美(表现、歌颂、抒发)了……批评(批判、抨击)了……

  理解词语的含义

  ①投石探波――把题干所要问的句子作为“石子”,找到在原文所出现的位置,以此为圆心上下查找,确定信息区,信息区一般集中在一个段落甚至一个段落的某个层次,偶尔也会出现在几个段落中。

  ②分析综合结合句意先读懂句子再理解词语的意思,也可以联系上下文的语境,还可以从辨析词语的比喻义入手。一般的词语产生的特殊意义,总是与更好地表达意思分不开。因此读懂句子,再考虑词语的用法,就较为容易。

  ③词语的指代内容要联系上下文甚至全篇来理解。一般供稿文中之后,应由近及远地往前搜索,找到具体的内容后,再分析概括。

  理解句子的含义

  理解句子的含义要联系语境,结合词语所在的句子、句子所在的段落瞻前顾后,揣摩词、句、段之间的前后联系。要准确把握表达的角度,比如主体色彩、语法修辞、语言风格等,还要用准确、精练的语言表述。

  对重要句子含义的理解,一般指内容表达方面的作用,可以从关键词语入手。句子是由理解句子的含义要联系语境,结合词语所在的句子、句子所在的段落瞻前顾后,揣摩词、句、段。

  记叙文的人称

  (1)第一人称:我、我们

  作用;①作为文中的线索人物,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②作为事件的见证人,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便于 直接抒情和表现主题;③显得亲切、自然,适用于心理描写。

  例:《最后一课》以“我”(小弗朗士)的口吻来写,展现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间接地写出了阿尔萨斯人民内 心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

  (2)第二人称:你、你们

  作 用: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亲切感;便于直接抒情,还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

  (3)第三人称:他/她、他/她们;

  作用: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记叙文顺序

  (1)顺叙

  特点:按事件发生、发展、结果的先后顺序来写。包括时间先后、空间或地点转换和事件发展过程。

  作用:使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晰,让人印象深刻。

  (2)倒叙

  特点:先写事件结果,或把事件发展过程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然后再顺叙写出整个过程。

  作用:①造成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引出下文的……事件或人物。

  (3)插叙

  特点:由于表达方式、情节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的叙述,而插入有关的事情片段,以使读者对事理有更全面的了解,插叙后再接着主线继续叙述。

  作用:①写出了……内容,交代了……原因;②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③丰富人物形象,突出中心;③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伏笔;④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注:有的文章是多种记叙顺序同时使用的,以《驿路梨花》为例,从全文整体结构看,全文以“我”和老余的行踪为线索,以一早一晚所见所闻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采用的是顺叙;其中瑶族老人打猎迷路,夜宿茅屋,解放军盖小屋,梨花姐妹照管小茅屋又是插叙;从小茅屋建造和维护的过程来看,课文采用的是倒叙。

  • 相关推荐

【记叙文文体知识点整理】相关文章:

说明文文体知识要点整理01-02

议论文文体知识点01-16

记叙文文体常识归纳08-06

高考作文指导:记叙文体裁的高分攻略04-26

精选经典文学常识整理04-03

于文文体面歌词06-11

高考文学常识整理05-24

表示颜色的词语整理06-05

整理作文600字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