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特别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记叙文,记叙文根据写作内容与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这类型的作文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与压力做朋友记叙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与压力做朋友记叙文 篇1
压力就好像一块大石头,不偏不倚的落在我的头上,有了压力让我常常不快乐。大人都说:“小孩子无忧无虑,最好了!哪来的压力?”压力就会让我回想起三年级。
三年级上学期的第二次月考,距离考试时间一天一天的逼近,教室的每个人都好像要与月考展开一场激烈的战争。有一天,我突然头痛,就先回家了,这一痛就痛了足足两个月,这两个月不是整天无法到校上课,就是到学校上了半天课,就又头痛得受不了回家了。这两个月内跑到医院去照脑波,也到大医院做检查,但就是找不出原因。妈妈也常常对我说:“我从来没叫你考第一,尽力就好!”月考战争结束了,我考了第二名,却笑不出来。直到有一天,我放松了自己,猛然发现,我的头不再痛了。从那天起,我对自己说要学习放松自己,什么压力都不会有的。
然而,压力也是动力的来源,不要事事都害怕、退缩,这样压力只会越积越多,到时候也不免和我一样头痛。压力像是一个闹钟,时时提醒着我们朝着梦想按部就班的慢慢努力去实现,所以面对压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接受它的监督,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它成为好朋友。
压力就像一位严格的老师,或许它不会时时对着你微笑,不过它是真心为了你好,只要了解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勇敢面对压力,接受任何挑战!
与压力做朋友记叙文 篇2
听完这本书,我最大地收获是作者质疑既有科学理论的依据——把小白鼠的被化学制剂注射或受虐待产生了致死的身理反应,推演为人类感受后压力会导致病变的结论,从而认为压力是有害的。而实际上这并不正确,甚至听上去都不和逻辑!
其实我们在很多情况下,都会把一种现象用理所当然的逻辑“通感”化,从而得出一个貌似正确的'结论。蓦然回首,我们吃的绝大多数西药都是这种采用的动物实验得出的药物反应结论,真是细思极恐。
这种以管窥豹的事情让我想起高中参加作文竞赛时的那篇零分作文。那是一篇议论文,给出的场景是:某市搞了一次调查,组织全市数十名三好学生考试,结果考完后考场留下很多稿纸。就此要我们论一论这一代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何如此不堪。我觉得这种调查方式太过以偏概全,就洋洋洒洒针地砭了一番。结果创下了学校作文竞赛零分的纪录,恐怕至今无人能破吧。
还是言归正传吧。压力是一种对在乎事务发生负面意外而产生的中性情绪体验。就好像我们被碰到会疼,吃了酸的会产生唾液一样。它是一种意识的警示,正是由于产生了压力人们才会重视、才会思考、才会努力,也才会人为地使事务向期望的方向发展。所以压力对事物的发展是正向的。
压力对人们身心产生什么样作用,其实是归结于人们自己如何主观认知压力的。“认为压力会对身心有害”这种意识,才是对身心有损害的。这就好比饥饿感,正是因为我们需要进食,当身体缺乏食物时就会感到饿,这本身是正常的,这样才会促使自己吃东西补充能量,否则你会虚脱,只不过我们觉得饥饿这种感受是不舒适的。但若果你认为饥饿感对身体有害,不是去吃东西而是因此夜不能寐或者去吃药麻痹这种感受,那对身体才是有伤害的。又或者你采取不间断地吃东西来杜绝产生饥饿感,那么至少你的肠胃会也会因此出毛病。其实当在乎的事物发生偏离,我们感受到压力时,积极地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使其达到自己的预期或者加以理性地加以分析及时调整自己的预期,正是“变压力为动力”的意义。
所以从行为学的角度来分析:“感受——认知——行为”是我们对待事物的三个环节,而我们往往会把感受等同于认知,缺乏理性地分析,从而采取了错误的行为。所以说跟着感觉走往往是很不靠谱的。压力产生于我们遇到的矛盾和挑战,是人们不适应的一种心里反应。人终其一生都会有压力相伴,概莫能外:婴幼儿受惊吓或饿了,有压力会哭、会闹;学生少年面临考试,有压力会紧张焦急;成年人迫于生计、急于发展有压力,会恐惧彷徨、积心处虑;老年人望子成龙,有压力会寝食难安、身心憔悴......
所以既然是无可避免的东西,那么唯有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地认知压力才能正确的应对,让我们进入新的适应状态。
毕竟所有的人生都有两个节点是一样的,那就是生和死。这两点之间的人生线段人尽不同,可谁都愿意它是美好的,所以请理性地接受这期间的幸福、痛苦、轻松与压力吧!
【与压力做朋友记叙文】相关文章:
做朋友作文02-09
做家务的作文(记叙文)08-10
做朋友作文15篇02-09
中考作文素材精选:关于压力与动力07-28
我和什么做朋友作文02-14
做最真的自己-初一-记叙文01-07
自由与责任 记叙文01-18
我和书做朋友作文3篇01-24
我和书做朋友作文5篇01-08
给台湾小朋友做导游作文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