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特别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记叙文,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和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那么你有了解过记叙文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如何让记叙文情节波澜起伏,欢迎大家分享。
一篇好的文章不但需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还需要有丰富的情节让人在读的过程中有种“跌宕起伏”的感觉。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确实,一篇记叙文倘若平铺直叙,似无浪平湖,必索然无味;倘若波澜起伏,跌宕多姿,便能深深地吸引读者。
那么,记叙文如何“兴波”呢?下面介绍一些实用的做法。
一、悬念法。
悬念,在古典小说里称为“扣子”或“关子”,即设置疑团,不作解答,借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通俗地说,它是在情节发展中设置谜面,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盼心理,然后在适当的时机揭开谜底。课文《一碗阳春面》就是范例。文章开篇,写大年三十深夜十二点,母子三人来到北海亭面馆吃面。这么晚了才来,而且是吃一碗,这一情节足以引起读者的好奇。接下来写一年后他们二吃阳春面,作者仍然没有揭开谜底。再写一年后他们三吃阳春面,时间、地点、人物依旧,阳春面变成了两碗,这又是为什么?读者的好奇心被作者撩得按捺不住时,小说恰到好处地通过母子三人的对话交代了他们所遭遇的厄运。但作者还嫌悬念设置得不够充分,往下是写母子三人十年没有来吃面,由此设下了新的悬念:他们为什么没来?他们的命运怎样了?直到篇末,读者紧悬的一颗心才放下,为主人公战胜厄运而欢欣。由于悬念扣人心弦,全文显得曲折有致。
二、误会法。
就是借助人物之间的各种误会造成一定的矛盾冲突,从而铺排情节。如《红楼梦》中写到,贾宝玉从父亲那里回来了,此事是吉是凶,黛玉放心不下,便来看望宝玉。这时刚巧宝钗已在宝玉的院里了。黛玉叩门,院里的晴雯以为来的是丫鬟,又因与碧痕拌了嘴,心里正有火气,加上宝钗来访心中更是不快,于是听到有人敲门便不加理会。黛玉再敲门,晴雯索性拒绝:“凭你是谁,二爷吩咐了,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黛玉被拒之门外,自然对宝玉产生了误会。接着,她又在墙角边看到宝玉送宝钗出门,越发气恼,越发悲戚。这样,直接牵制并引发出下文黛玉以残花自况、荷锄葬花和桃花坡上宝黛二人见面和解的情节,引起了读者的心理期待,揣测宝黛的爱情纠葛和黛玉的命运归宿。
三、巧合法。
一部《三国演义》、一部《水浒传》,究竟写了多少巧合,那是难以数清的。正是这个原因,“无巧不成书”几乎成了过去说书人的口头禅。没有巧合,就没有故事;要想引人入胜,设置巧合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技法。如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安排了许多巧合。篇首写林教头巧遇李小二,为下文写李小二知恩图报埋下伏笔。后写李小二巧遇陆虞侯,牵出林冲上街买刀准备复仇的情节。再写草料场巧遇大风雪。正是风大雪紧,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正是风大雪紧,林冲进了山神庙,才用大石头顶住庙门,从而听到了仇人的谈话,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忍无可忍,愤而杀敌,实现了性格上的质的飞跃。整篇课文,连设巧合,环环相扣,推动着情节发展。
四、抑扬法。
这是组织篇章造就转折形成波澜的又一重要技法。可以是先抑后扬,也可以是先扬后抑。如课文《琐忆》就是先抑后扬。作者回忆鲁迅开始使用了抑笔,说鲁迅“多疑”、“世故”、“脾气大”、“不容易接近”等等。文章往下的回忆,则逐一解除了先前的这种误解,推翻了听来的别人的议论。原来,鲁迅对青年平易近人,亲切热情,从不使用教训口吻;而对那些攀附阔老的奴才、伪装的道学者等,那确实是很有“脾气”、也很爱“骂人”的。这样,文章前后抑扬的呼应,形成了覆盖全文的波澜,增强了表达效果。
五、虚实法。
正面直接写叫实写,侧面间接写叫虚写,虚写为实写服务。文章要以实带虚,虚中见实,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又一个波澜。如《藤野先生》主要叙述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但开头三小节没有直接去写,而是奇峰突起,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刻画了清国留学“逛公园、学跳舞”的思想腐朽、不学无术的丑恶形象。鲁迅对东京的失望,实际上是为中国人的麻木而痛心,从侧面表露了作者不甘同流合污、不与之为伍的爱国之情。又如《荷花淀》,实写水生嫂和水生的对话,虚写水生他们报名参加“地区队”;实写荷花淀几个青年妇女翻身跳下水的紧张场景,虚写参军的战士们紧张迎敌的表现。这样,以实显虚,以虚映实,青年妇女的战斗生活得到生动的刻画,而青年男子的战斗作用也由此表现得富有情趣。
六、相错法。
“相错成文,则语势矫健”,就是说写文章要相错成文,才能避免平板、单调。在记叙时,时而顺序,指明事件的发展方向,时而插叙,交代事件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关系,使文章有进有退,有起有落,有逆有转,变幻多姿,活泼有致。如课文《第二次考试》,首节倒叙,概述苏教授在招生考试中发现一件奇怪的事:陈伊玲初试时成绩优异,复试时却使人大失所望。接下来五节文字补叙这件奇怪的事情的原委。而第十三节作者运用插叙,叙述苏教授从陈伊玲的弟弟口中了解到他姐姐由于抢险救火、整夜不眠而影响了嗓子的真相。这里的插叙与前面的倒叙、补叙结合起来,在结构上形成摇曳多姿的态势。
七、张弛法。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叙述故事情节,如果有张有弛,就不致显得急促或平淡无奇。如《荷花淀》,前面部分写水乡,风景异常恬静美好,给人一种和平的感觉,这是弛。接着作者转过笔锋,描写水上一场激烈的游击战,使浓烈的战争气氛弥漫其间,这是张。又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开头写春节过后北京王府井大街的特种药品商店的热闹景象,这是弛;接着写突然传来平陆县委的求援电话,这是张;再接下去补叙事情的发生,这又是弛。一张一弛,文章就有波澜了。
八、离合法。
清人唐彪在《作文谱》中说:“世间文字,断无句句看题、句句不看题之理,其法在于离合相生。”又说:“离合相生者,谓将与题近,忽然扬开;将与题远,又复掉转回顾是也。”对于记叙文来说,就是在处理场面和情节的过程中,不必处处死扣主旨,而应采取“若即若离”的方式灵活安排,掀起文章的波澜,避免单调呆板。如季羡林的《马缨花》,文章用了几乎一半的篇幅回忆过去所住的大院,对这院子的人事沧桑、遗存古迹等等描写得十分具体细微,初读会以为这是回忆往昔居室中闪现出“一股似浓似淡的香气”,以为主人公马缨花登上了文章的中心位置。往后就写马缨花的“绿云红雾飘满了北京”,正是这马缨花的“影”与“光”的对比,“带给我无穷无尽的力量”。至此,文章完成了对马缨花的全面的描绘和赞美。原来,前面部分是写马缨花的“影”的广阔社会背景,没有“影”的对照,就不能衬出“光”。影中的马缨花值得留念,光中的马缨花则更可爱。这不正是“离合相生”吗?
九、蓄放法。
这种手法的运用,主要是在组织篇章的过程中,有意将文章的主旨或感情潜藏起来,积情蓄势,就像水库蓄水一样,积蓄到一定程度,行文到适当的时候,突然间将隐含于文中的主旨或感情爆发出来,如水库之开闸放水。如毕淑敏的《儿子的创意》,作者以特有的清新、细腻的文笔,给我们叙述了“儿子”参加一个宗教博物馆建筑创意征文比赛的故事。通篇的构思十分精巧高明。儿子一心一意想拿金牌,妈妈气急败坏地阻止非难。儿子严肃认真,把参加课外活动看成是培养自己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妈妈则千方百计地引导孩子重视课本。多么尖锐的矛盾!然而,在文章的最后,当儿子拿到金牌,妈妈问他为什么想得金牌到日本去时,儿子的回答却是“日本的游戏机最好玩了,我去了就可以买一台回来啊”。原来儿子的“一心一意”、“严肃认真”竟是为了一台游戏机!这里,作者成功地运用了“蓄放”的手法。如果说全文的母子之争是一种“积情蓄势”,那么结尾的陡然一转,则是开闸放水了。
【扩展】
一、故事情节
1、概念: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如联系、矛盾、同情、反感等。也可以指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
2、构成:它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和表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部分,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3、安排:文学作品的情节安排不是固定不变的。有的作品,情节的各个组成部分并不一定都齐全;有的作品为了主题表现、人物刻画的需要,或为了加强艺术感染力,还有意地把情节倒置过来。
二、如何概括故事情节
1、格式:主要人物+起因+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概括方法:
A、表示时间发展变化的关键词,标示出了情节的不同阶段。抓住这些时间词语,顺藤摸瓜,就能理清文章的情节;
B、地点的变化,标示出了情节的不断发展。把握住了地点,也就抓住了理清情节的纲;
C、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理清了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就能理清文章的情节。
D、表述的角度发生了变化,标示出了情节的变化。把握住了作者表述的角度,就能理清文章的情节。
E、许多文章中,事件的展开,或作者的情感,都是寄托在某一事物上的。这个事物就是文章的线索,它贯串全文。只要找到了这个线索,情节的来龙去脉也就容易把握了。
3、题型:
A、整体概括。如:
主要人物+起因+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B、分析概括。如:
随父进城卖鸡→看卖武艺上当受骗→明白上当受骗发呆→接受教训随父走回家
(补充:对照“记叙文阅读之要素考查”,我们可以发现:1、如果加上“主要人物”和事件的“起因”之后,再加上这个“故事情节”,就可以笔答这样一个问题:文章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故事情节,虽说这里指“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其实就相当于以前记叙文中所提到的事件“经过”和“结果”。3、如果是给这类小说型的叙事记叙文分段的话,刚好连“起因”在内,加“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一共分五段。而毎段段意的概括格式是“谁干什么”。4、一般记人类的记叙文,记的不是一件事分几个阶段,而是一个人分别干的不相干的几件事,每一件事都各自独立成段。段意的概括格式也是“谁干什么”。这在后面《人物形象》专题中,我会再详加表述的。)
C、表格概括(既填线索,又补情节的变化发展)。如:
(①老夫妇同意将女儿的心脏移植到“我”身上②十年来③“我”给老人夫妇挂上项链)
三、把本应在前的情节放在中间交代,有何作用?
解析:1、被倒置在前的情节,构成了悬念,能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2、被倒置在后的情节,对上文揭示原因,释悬,起到了补充说明作用;3、为下文的情节发展作铺垫。
(补充:把本应在前的故事情节放在中间的叙述顺序,应该叫倒叙,不应该叫插叙。因为插叙的内容,只是与本事件的情节有关,只起交待原因的作用,而不是本事件情节的一部分。如果是本事件情节的一部分了,就只能叫插叙。不过,这种特殊插叙的作用与一般补叙的作用却是一模一样的。)
四、阅读全文,最让你感动的情节是哪里,为什么?
例:最让我感动的是:“‘我’给老人夫妇挂上项链”这一情节。因为虽然没有见面,但在“我”的心里却早已感觉得到有这样一对“父母”在,所以那两串项链是“我”3650个感恩日子里感恩的心。这段情节运用了细节描写,渲染了情感,突出了主题,让人感动。
答案格式:1、概括该部分情节;2、解读人心;3、揭示哲理;4、这段情节运用了XX写作手法,渲染了情感,突出了主题,让人感动。
五、赏析句子
1、文中某一景物描写句子的作用
例:当他爬到陷阱口时,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明亮而美丽。
解析:此处画线句子是景物描写。既烘托他爬出陷阱的喜悦,又双关指他终于战胜了困难,赢得了人生的第一缕霞光。
答案=描写手法+衬托人物心情+双关内容
2、文中某一用词的含义
例:不久,中年人妥协似的在年轻人身边坐下。
解析:指中年人不再与年轻人争辩,表明中年人的宽容大度。
答案=内容理解+性格品质
3、文中某一修辞效果
例:我暂时停止了绘画事业,表面上对我妈俯首称臣,成天在家看书学习,实际上却在韬光养晦。
解析:画线句采用大词小用法,幽默的同时生动地表现了“我”如何与母亲斗智斗勇,突出了“我”率真、善于调侃的个性。
答案=修辞手法+内容理解+性格品质
例:出了无数趟门,坐了无数次车,阅了无数的人,哪里见过这个被子还需要叠的?
解析: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写出作者的出乎意料,表现出这位女士的良好修养。
答案=修辞手法+内容理解+性格品质
4、文中连动用法
例: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解析:一连串动词,写出了我得到书的喜悦心情及对读书强烈的渴求。
答案=连动+心情、心态
六、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例:结构上,照应题目,总结全文。内容上,升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主人公)(性格品质)的(感情取向)。
答案格式: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写作目的(中心思想、主题)上的作用
- 相关推荐
【如何让记叙文情节波澜起伏】相关文章:
永恒的情节01-25
我与父亲的情节作文04-18
水浒传经典情节改写08-31
童话故事情节07-01
写记叙文时如何审题04-13
如何做好记叙文阅读02-17
鲁滨逊漂流记主要故事情节05-28
记叙文如何写一个好的开头06-07
如何实现梦想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