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作文

2021-07-01 学习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习作文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作文 篇1

  以前,我认为语文很枯燥,天天读呀、背呀,哎呀,烦死了!还有老师还布置那么多作业:抄书、写作文……

  但是,今天一堂作文课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首先,老师在黑板上写了8组数字:“12345609”、“1256789”、“1+2+3”、“333555”、“3.5”、“510”、“9寸+1寸=1尺”……难道刘老师要上数学课?听老师一讲,才明白原来是让我们看数字猜成语。哎,这可把我难倒了!我一个也猜不出!

  老师见我们猜不出,就给我们讲解:“‘12345609’,它本来是‘12345678’,但其中‘7’被换成了‘0’,‘8’也不见了,所以是‘七零八落’呀!”

  哦,原来是这样!于是,我也把其它的猜出来了:“1256789”是“丢三落四”;“1+2+3”是“接二连三”......数字中也藏着成语,真好玩。

  然后,老师又给我们讲了一个人的故事:“一个穷书生,过年时写了一幅对联:‘二二三三四四五,六六七七八八九’。横批是‘二四七三’。”老师让我们猜它包含了什么。

  包含了什么?我想了想:这对联有2—9,却没有1和10。嘿,这不就是“缺衣少食”嘛!还有,“二四七三”不就是“儿死妻散”的谐音吗?哈哈,明白了,这个人真惨啊!原来数字也可以用来表达思想,真有趣。

  接着,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祝枝山的对联故事:“快要过年了,祝枝山被一个财主请去写对联。他决定要耍一下财主,便提笔写道:‘明日逢春好不晦气;来年倒运少有余财。’路人见了都念‘明日逢春,好不晦气;来年倒运,少有余财。’财主听了大发雷霆,就将祝枝山告到了县官大老爷那儿。县官老爷便质问祝枝山,为什么要诅咒人家。祝枝山不慌不忙地说:‘嗨,老爷,我祝他好运气,可他却一纸状子把我告到您这儿了。不信您听:明日逢春好,不晦气;来年倒运少,有余财。听听,怎么错了?说吧,我怎么了?’县官老爷听听有理,便令人将财主打板子,然后轰出堂去。”

学习作文 篇2

  关于学习态度,毛泽东同志有句名言:“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联系我们今天的学习,这句名言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自己的满足”之所以成为学习的敌人,是因为它反映了一种盲目骄傲、不求进取的不良学风,会使人降低学习热情、失去学习动力。学习上的自满,原因和表现形式不同,克服的办法也就不一样。一般来说,克服学习上的自满需要做到“四戒”。

  戒学而不恒。有人认为,自己取得了学士、硕士甚至博士学位,又经过多年实践锻炼,掌握的知识已经够用,没有必要继续埋头苦读了。于是乎,读书少了,应酬多了;思考少了,娱乐多了;思想少了,“官念”多了。克服这种学而不恒的自满情绪,须树立新理念、开阔新视野。当今时代,社会快速发展,科技突飞猛进,信息不断更新,人们所掌握的知识的“保质期”越来越短,昨天的人才不能保证就是今天的人才,昔日的经验不能保证会解决今日的问题,现在的知识也不能保证会适用于将来。在这种形势下,如果不克服自满情绪,不持之以恒开展学习,势必造成知识快速老化、思想逐步僵化、能力不断退化。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提高到老,才能不断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

  戒学而不深。所谓学而不深,就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学到一点皮毛就以为掌握了精髓和真谛。克服这种自满情绪,需要发扬“攻书”的精神。我国古人把读书称为“攻书”,认为善于“攻书”才能融会贯通。这是很有道理的。如何“攻书”?毛泽东同志认为:“有一个办法,叫作‘钻’,如木匠钻木头一样地‘钻’进去。看不懂的东西我们不要怕,就用‘钻’来对付。”学习掌握改革发展中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需要学会这种“钻”的办法,在悉心钻研中把观点搞清楚、把原理弄明白,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戒学而不化。对照现实可以发现,有人在学习中患有“消化不良”症:满足于知道一些名词、概念、范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会提几句本本上写的原则要求,却不能运用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认识问题。同进食一样,学习不仅仅是获得原料和食粮,更要咀嚼、消化和吸收其中的营养,否则对身心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学而不化,即使学得再多也不会有益处,甚至还会因为曲解理论而误导工作、贻误事业。学而能化,关键在于加强思考。思考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思想活动过程,是把书本上有益的养分转化为自己的素质能力的过程。只有常思考、常总结、常积累,学习才能常有收获,思想才能常有进步,工作才能常有创新。

  戒学而不用。学的目的是用,即实践、运用。只学不用,就会陷入“本本主义”。现在,有人谈学习、讲工作、提要求能说出一大套,但只满足于学在本上、讲在嘴上、写在纸上,不注重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防止和克服这种学而不用的自满情绪,需要牢固树立实践标准。是不是真学、善学,关键在于能不能用理论解决问题,标准在于解决了多少问题、取得了多少成效。因此,应把学与用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学习作文 篇3

  伟大的列宁说过:“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古人亦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的,读书有很多益处,因为读书使我变聪明。

  记忆的大门打开了一一

  奶奶正在缝衣服,可针掉了。奶奶让我找一下,我在地上摸来摸去,累得我满头大汗。突然我想到了《百科全书》:磁铁为什么可以吸住金属,因为磁铁和金属碰上时会产生磁力,吸在一起,我立马拿出家里的磁铁,在地上摸来摸去,突然磁铁吸住了一个东西,我仔细一瞧,原来是一个回形针,我气馁了,地上那么多金属物品,怎么找的过来呀,我怀着再试一试的心情。,在地上搜索起来,又有东西被“抓”到了,哎,不是缝衣针,我把磁铁扔在地上,却又吸住了一个东西,呀,是缝衣针,终于找到了,我高兴的把缝衣针交给了奶奶。看,学习使我变聪明,一下子就找到了缝衣针。

  望望窗外,天是那么蓝,草是那么绿,空气是多么的清新,好像万物都是那么的美好。就在这时,一股微风吹来,花草扭动着腰肢,像是在表扬我变聪明了呢。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高尔基还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吧。

学习作文 篇4

  三毛说“人生最深,最平和的快乐,就是静观天地与人生,慢慢品味出它的和谐与美。”静下心来,翻开书本,那些沉积的墨香一点点溢满空间,那些尘封的快乐一点点打开。学习,其实很快乐……

  曾经觉得,被太多的学习和作业堆积起的生活是不快乐的,曾经觉得,生活中的快乐随着一张张草稿纸扔进了废纸篓。彷徨中,想起了张爱玲的话:“给我一个理由,我可以再相信一次尘世,可以义无反顾地拥抱这座荒凉的城市。”

  我在认真地寻找一个理由,让生活快乐的理由。于是,不再苦恼,不再埋怨,我静静地翻开书本,每一页都用心写得工工整整,每一道题都分析得透彻清晰,每一个笔画的痕迹都整洁清秀。休息时,才惊奇地发现衣袖已经沾湿,额上的一滴滴汗珠不再让我觉得莫名的燥热,而是那一丝丝清风,让我一点点沉浸在仿佛虚无的世界中,那种因平静而觉得充实的心情,原来才是生活快乐的所在。

  想起毕淑敏说过:“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但你必须赋予她一个意义。”她面对着昆仑山上苍茫而厚重的皑皑白雪,得到了人生的真谛,那种空旷飘渺的世界会让人的思绪久远。而我在每天平凡而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生活快乐的.所在:心无旁骛,扎扎实实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在充实平静中下来,这种沉静空旷的心境会让人的心灵感到和谐。

  生活如画,凝望着窗外漆黑的夜幕,(.)那洁白的月亮仿佛是黑夜中盛开的一朵绚丽的花,皎洁的月光下,我生活中的花也在一朵朵绽放,它慢慢地化作一盏黄晕的光,伴着灯下伏案学习的我。我抬起头,用水一点点浸润干涩的眼睛,即使累,却不再觉得孤独。因为我面对的,不再是指灯孤影,还有心灵的满足,那种对于学习的喜爱,一点点填满了心中原本的空虚,一点点照亮了心中呵护已久的梦想。那些书本与试卷化作一条结实而坚固的路,这条路,愈加宽广,也愈加平坦。书中的每一个字,仿佛都是笔下绽开的花,不再是幻想中的世界,而

  是开在人生道路上的花,永不凋零!

  生活如花,生活像花的笑靥一般美好,生活散发的芳香,弥漫着我的心灵,也弥漫着我的世界。我仿佛看见,心中尘封已久的梦想,绽开在花靥的深处。我知道我在走一条很美的路,但无论是哪条路,都要踏实地走下去……

  学习,使我更加快乐!

学习作文 篇5

  今天,妈妈爸爸带我到新华书店给我买了一台读书郎学习机,一共花了998元。

  读书机全身是白色的,是长方形的。打开像一本书。里面有英语的音标,和26个大小写字母。最下方是一个小键盘,和电脑的键盘功能一样。

  别看这个读书机很小,里面的功能很多。有点读机功能、可以同步学习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可以查阅不同的字典、辞典,比如英汉词典、汉英词典、成语词典等。还可以看动漫故事,听MP3。我最喜欢的是点读机的功能。把普普通通的英语书放在点读机上,如果哪个单词或哪个句子不会读,用笔轻轻一点,读书机就会告诉你怎么读,是什么意思。点第一下说英文,点第二下告诉你中文的意思。这样,我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学英语了。

  我的学习机多好啊!他是我的好老师,教我学会了很多知识,很多本领。

上一篇:学习作文 下一篇:学习横向展开议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