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小时候读到这一句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老师在课堂讲了,课下要不断地温习、复习、练习,不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
不知道是老师欺骗人还是孔圣人欺骗人,课堂上听得晕晕乎乎的,课下再温习、复习、练习,一套组合拳下来,北都找不着了,没体会到多少快乐呀!你看现在人们的书橱里谁家还摆着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的练习本、习题集呀,我家的书橱里倒是还摆着几个笔记本,那也不是我上课的时候记老师讲课的笔记,而是我在上大学的时候畅游书海摘下的打动我的精美的句子。
不知道各位到过一中、三中或是衡水中学没有,见过初中毕业生或高中毕业生即将离校时的浩大场面没有,那些莘莘学子对习题的仇恨简直无以复加,把书撕碎了散作满天雪花,那是最浪漫的;还有把自己所有在中学能见到的带字的东西全部烧掉,来祭奠自己逝去的十二年的青春!何等的悲壮!
不知那些费尽心思出了这个大全、那个大集的专家、学者们看了这样的场面会做何感想?
学习本来是件最快乐的事情,为什么现在的学生们对学习充满着仇恨!这里面当然有社会的原因,有教育体制的原因,有用人机制的原因,这是国家大事,咱一个平民百姓不想管,也管不了,我只想就一个老师的身份,拿我的亲身经历来讲,平心而论,一套题摆在学生面前,有多少题能激起学生做的欲望,有多少题学生愿意做、能够做,有多少题是给家长留的,有多少题是留给老师念答案的?一套题发到学生手里,学生们经常是连看都没看几眼,卷子上除了自己的名没有几个字,这算好的,有的刚发下来没多长时间,你找他要卷子:写了吗?卷子哪去了?厕所找去吧!这样的卷子留着有什么意义,老师讲着有什么意义?
我在小学四年级的一张卷子上看到这么一道题:金圣叹的儿子遭杀害,临刑前去看望儿子,老金随口说了一句:唉,莲子心中苦。既要写出一种植物,还要用谐音莲子既怜子,描绘出当时的情形,表达出人物的心情,请你对出下联。说句真心话,我要是不事前知道答案(梨儿腹内酸),我绝对不会,我是教了十几年的高中语文,把这样的题给孩子们做有意思吗?
我们天天给孩子们讲学习的重要性,有些家长干脆跟孩子们讲,你学好了就有名了利了就有好工作了,好家庭了,一句话就什么都有了,你学不好这一辈子就算完了。孩子们从学中习到了什么?什么叫习,你看上面一个羽字下面一个白字,一只白色的小鸟儿,正张着翅膀在风雨中跃跃欲试。这个白色可不是羽毛白色,而是还没长羽毛或长了一些小绒毛。何谓学习?就是把孩子们在课堂上学的东西通过“习”转化为飞翔的本领,让孩子在自己的天空中飞得更高、更远、更稳!孩子们通过学,拨开了眼前的迷雾:孩子们通过学,学会了在风雨中梳理自己的羽毛;孩子们通过学,学会了用自己的嘴舔自己的伤口;孩子们通过学,学会了在风雨中折断自己的翅膀,在岩石上摔碎自己的喙,然后纵身跳下悬崖,在风雨中重生,这样的学而时习之,它能不悦乎!
谨以此文祭奠那些因无效学习而逝去了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