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习俗作文

2022-03-14 习俗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节日习俗作文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节日习俗作文 篇1

  清明节除扫墓祭祖外,其食俗也是丰富多彩的。

  吃青团子。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的必备食品。

  吃馓(sǎn)子。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

  吃鸡蛋。在我国一些地方,清明吃鸡蛋,就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一样重要。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

  清明节吃鸡蛋象征圆圆满满。在农村的一些地区,还有儿童之间“撞鸡蛋”的习俗。倘若要探究清明节里吃鸡蛋、撞鸡蛋的象征意义,其中应该还寄寓着人们对于生命、生育的敬畏与崇信之情。

  此外,我国南北各地在清明佳节时还有蛋糕、夹心饼、清明粽、馍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种多样营养食品的习俗。

节日习俗作文 篇2

  今天是端午节,家家户户津津有味地吃着棕子,激情高昂地观看赛龙舟,过着这个有着20xx多年历史习俗的传统节日。

  这一天很多人都会去看龙舟,我也不例外。妈妈带着我,去看期盼已久的龙舟。到了塘河边上,河面的场景令人振奋,连市长都过来观望比赛。比赛中,我看到有一只龙舟像离了弦的箭,比其他龙舟快好几倍。这是因为他们齐心合力,和有节奏的配合的十分默契。所以赢得了冠军。观望的观众响起阵阵掌声!我们为他们加油呐喊!这次看龙舟,让我感受到了浓烈的节日气氛,他们齐心合力的精神让我敬佩万分。

  在上面观望的我,顿时想起了一首端午诗:“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突然我就感觉到肚子特别的饿,闻到了阵阵粽子香,于是我和妈妈回家吃起美味的粽子。

  在今天的节日里,我和家人们一起分享着吃粽子的甜蜜。观望了赛龙舟的振奋。共同怀念了伟大的爱国者屈原。端午节,让我明白了过端午的种种习俗。

节日习俗作文 篇3

  寒食节形成了丰富的风俗、习俗:

  1、禁烟冷食: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

  2、拜扫祭祖:寒食节扫墓祭祖

  百姓上坟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3、寒食饮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

  4、寒食插柳: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

  5、寒食踏青: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

  6、寒食秋千: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

  7、寒食蹴球:盛行于唐

  8、寒食咏诗:寒食节时,文人们或思乡念亲,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灵感顿生,诗兴大发,咏者甚多。

  此外,寒食节时期还有赐宴、赏花、斗鸡、镂鸡子、牵钩(拔河)、钻木取火、放风筝、斗百草、抛堶(瓦石器玩物)等许多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的社会生活。

  寒食节具有以下特点:

  1、节日形成早。源于春秋时,介之推被焚于介休绵山。晋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到唐代时已形成全国性法定节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形成最早的节日。

  2、延续历史长。距今二千六百四十年,期间各历史时期、节日期限不等,

  3、文化内涵深。由尊崇介之推忠君爱国,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清正廉明的政治抱负,隐不违亲的孝道品德发展为聚民心、凝国魂,体现中华民族根祖文化的重要节日。并形成饧、青精饭等系列养生长寿的寒食食品。

  4、节日活动多。拜扫展墓、禁烟、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秋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等。

  5、流传地域广.

  回顾历史的发展,寒食节已经成为我国古代社会文明的脉络之一。因此,从历史研究、社会研究和旅游观光等多个社会活动层面来看,寒食节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值得人们注意。

  1、社会、历史价值寒食节是春秋时晋文公为纪念介之推而设的节日,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

  唐玄宗顺应民意,颁诏将寒食节拜扫展墓编入《开元礼》中,并定为全国法定长假,丰富多样的寒食活动,充实了社会生活,增进了社会人际和谐关系,对缓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不断前进起了重要作用。

  通过寒食文化的交流、融合,对促进民族团结和政权巩固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

  寒食节蕴含的介之推忧国忧民、忠君爱国、清明廉洁的政治抱负和“功不言禄”、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是古代社会伦理准则,是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纽带,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寒食文化以忠孝为核心的内涵以及由忠孝延伸而来的诚信,是介子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民族根祖文化的基础,也是维系民族、家庭团结的道德力量。

  当今,更是聚民心,凝国魂,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活动方式和精神理念。介之推所追求的政治清明,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愿望,对于当代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此外,从唐代宫中寒食节放假七日踏青春游,演变为今天的“旅游黄金周”;

  由寒食禁火,演变为今天的护林防火;

  由寒食插柳,演变为今天的全民植树造林;

  由蹴鞠,演变为今天风靡全球的足球运动,

  2、文化价值历史上,寒食节活动由纪念介之推禁烟寒食为主,逐步演变为以拜扫祭祖为主,其中蕴含的忠孝廉洁的理念,完全符合中国古代国家需要忠诚,家庭需要孝道的传统道德核心,成为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

节日习俗作文 篇4

  清明祭祀就是孝顺祖先

  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种活动。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国或者说在华人眼里,祭祖是和孝道绑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参加祭祖,就是一个不孝顺的人,一个忘记祖先的人。

  清明拜山指的是扫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诸多墓园在山上,故称为拜山。北方通称为扫墓或上坟。

  2、清明节扫墓有民族之分吗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是我国最大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因此我国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不过风水大师提醒朋友们也有些民族会在其他日子里进行类似活动。

  3、清明扫墓的通常程序如何

  按照习俗,祭扫的顺序是首先要先扫墓,就是将墓园打扫干净。其次是祭祀,这一程序很关键,一是寄托哀思,二是与先人相感,因为山有灵而无主,先人有主而无灵,与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灵气。风水大师提醒朋友们这就是风水。

  扫墓时,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此后围坐聚餐饮酒;也可放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相关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

  即: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放炮送别…

  4、清明扫墓越早越好吗

  这里涉及的是两个时间问题:

  其一,是清明节当日扫墓还是前后时间均可?越早越好吗?风水大师认为只要在清明节期间均可,看自己方便。当然,各地都有一些当地的习俗,我们要尊重这些习俗。还有,对于某些风水习俗来说,给去世一年内的亲人扫墓和给已经去世超过一年以亲人扫墓,时间上也有些差异。风水大师提醒朋友们要遵守当地的相关习俗去做。

  其二,扫墓当日出发的具体时间越早越好吗?

  风水大师的回答是也不尽然,需要根据自己情况,最好是在5-7点,即卯时。古代历法中,为一。当然,现在通常不会那么早,但是,风水大师提醒朋友们,最好在下午三点前完成清明拜山活动,因为阳气已逐渐消退,阴气逐渐增长,若是时运低的人,很容易会招惹阴灵缠身或骚扰。

节日习俗作文 篇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当读到这首诗,我不由地想起那一次的清明节。

  风呼呼地吹,雨哗啦啦的下,路上那一条条泥泞的小路上覆盖着大小不一的脚印,就像一个个顽皮可爱的小孩在欢快地跳起摇摆舞来。我们手捧鲜花,坐在一辆飞驰的车上,耳边不时响起了阵阵连绵不断的鞭炮声,真是太“壮观”了!我连趴带躺地扑在窗户上,观赏着“西洋景”呢!正当我看得津津有味时,一阵紧急刹车,把握这一天的好心情都烟消云散了。终于,随着鞭炮声,把我们“带领”到了一片“荒野地区”。只见,许许多多少男少女,手捧着鲜花与纸钱,看来也是来这上香的。对了!还有我呢!我也捧着厚厚的、金灿灿的一叠纸钱,心里洋溢得不得了,心想能自己亲手烧纸钱,别提多兴奋了。我随着大人们的带领,也来到了祖先的坟墓上。奶奶将预先准备好的蜡烛,小心翼翼地放在墓前,用打火机将蜡烛点燃。再将盆放在地上,让蜡烛将纸钱点燃,最后接二连三地投入盆中。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烧了起来。一切都非常顺利。但在这一天,是祖先们哀悼的日子,我不希望我的笑声让祖先“责怪我”。

  我们上完坟,只见旁边有个小亭,于是我们有整理好“包袱”,到亭院享受去了。在那迎风吹来的亭院里,奶奶好像早有准备,她神神秘秘的从包里掏出一只风筝,我见了可高兴了,欢快的放起风筝来了。跑累了,我就去休息;肚子饿了,去买点吃的……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我们该回家了。我又顺便摘了一朵花,插在了妹妹头上,可好看了!

  在回家的路上,窗外,雨还是哗啦啦下个不停,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果然,第二天,雨过天晴,种在地上里的花果蔬菜都发了芽,还真应了“清明前后,种瓜种豆”那句谚语。我越来越喜欢清明节了!

节日习俗作文 篇6

  小年是指腊月二十三这一天。通常在这一天里,人们会进行扫年和祭灶的活动。当然,这一天的到来也意味着春节即将到来,人们要开始准备春节所需要的年货了。所以,小年在很多人眼中也是很重要的节日,有着属于这一天的特定习俗,尤其是在饮食方面。那么,小年吃什么呢?好吃又符合节日习俗的食物有哪些呢?现在就来瞧一瞧吧?

  一、灶糖

  小年这一天的重要传统习俗之一就是祭祀灶神,在这一天,制作灶糖不仅仅是用于祭祀,人们食用灶糖也有很好的寓意。灶糖又被很多地方的人称为糖瓜,这种糖使用起来酥甜,很多人都非常喜欢吃。

  二、吃年糕

  在我国南方地区,在小年这一天,通常会吃年糕,寓意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取得进一步的高升。

  三、吃麻糖

  麻糖也是为了祭祀灶神所用,但人们也会食用麻糖,以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四、米饼

  在南方的一些地区,人们还会食用米饼,这种米饼外形为圆形,有着“团团圆圆”的寓意。

  虽然小年这一天是重要的一天,但是不同的地方对待小年的方式却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一点从人们吃食的不同便能清楚地看到。那么,小年马上就要到了,你打算小年吃什么呢?

节日习俗作文 篇7

  “干杯,这是随着爸爸高吭的声音,大家都举起了自己手中的酒杯,酒杯中盛着红酒,白酒,黄酒,远远望去,就像五彩缤纷的花儿。也许你猜到了,这就是春节的习俗,吃年夜饭。

  年夜饭还没开始,爸爸妈妈就已经在餐厅准备了饮料和酒水,还有很多的菜,等着大家入座,过了一会儿,客人一个接着一个的进入了餐厅,坐到了座位上,我看到了老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叔叔阿姨们也眉开眼笑,菜可好吃了,特别是我最喜欢的螃蟹和虾,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抬起头,我看见爸爸和妈妈正在给客人敬酒,他们还没入座,等照顾好客人,他们才座下来一起吃,辛苦了,亲爱的爸爸和妈妈,大家在一起其乐融融真幸福!

节日习俗作文 篇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又是一个清明节,按照习俗,我们今早该去山上扫墓。

  吃过早饭,背上锄头等一些工具,就和家人们上山扫墓去。

  刚刚从家走时,我是热血沸腾。可到了山脚,就已气喘吁吁了。把锄头“扔”给妈妈,脱下外套,十分坚难得爬着山——其实这座山很矮。此时,早晨那温暖的太阳已变得毒辣。

  终于到了山顶。穿过羊肠小道,就能来到墓地,可我在要穿过墓地时,被某种不知名的草给割伤了,流出鲜红的血。就因为这点小伤,本该干活的我被妈妈二话不说地拉到一棵大树下,清理了块空地,然后让我坐下。

  看看爸爸、妈妈、奶奶正洒着汗水地干活,在看看树下闲着没事干的我(我也想帮啊,可妈妈不让),真是鲜明的对比呀。

  终于,墓四周的野草都割完了。奶奶从篮子中拿出供品、纸钱、打火机、蜡烛,开始拜拜起来。

  我拿出看家本领,跑到奶奶那帮忙。奶奶在墓碑前、土地公那和邻居那摆上供品,插上蜡烛叫我去烧纸钱。烟把我熏得直咳嗽,于是我蹲在烟的反方向,拿了个树枝,去挑纸钱,生怕哪没烧到。

  又过了会儿,奶奶将鞭炮放完了,收好了供品,准备回家。

  临走前,我还特地把灰堆里的火星踩灭,吹灭蜡烛,去追已经走到前面的家人……

  又过了一个清明,期待下一个。

节日习俗作文 篇9

  今天学习了一篇课文,名字叫做《北京的春节》。看着文章中那喜庆温馨的春节,我也不禁想起了不久前过年的景象。

  我的家乡在河南武陟,武陟过年最有特色的,就数祭灶和过元宵节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家乡的特色风俗吧!

  祭灶,就是我们所称的“小年”,即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传说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督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春节中的命运交到灶王爷手中。所以,人们为了让灶王爷在天上多说好话,便为灶神设香案、放鞭炮,并为灶王爷准备好上天的干粮(灶糖和烧饼)。这就是第一大特色——祭灶。

  第二大特色就数正月十五闹元宵了。在武陟,我们每年的元宵节都不挂花灯,而是在大街上舞龙、舞狮。这场景特别热闹,引得了很多观众:两个人拿着一个“狮子”上蹿下跳,前翻后滚,就像一只真正的狮子在庆祝元宵节;舞龙则是一堆人拿着舞龙棒,把龙的形态举止模仿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到了晚上,人们总是吃上几个大汤圆,祈祷新的一年能圆圆满满。

  这就是武陟过年的特色习俗,看了我的介绍,你是否心动了呢?如果心动了,那就请你快来我们武陟参观吧!

【有关节日习俗作文九篇】相关文章:

有关节日习俗作文五篇02-17

有关节日习俗作文5篇02-13

有关节日习俗作文六篇02-06

有关节日习俗作文10篇02-03

有关节日习俗作文四篇01-01

有关节日习俗作文三篇12-31

节日习俗作文(集锦15篇)03-04

节日习俗作文(汇编15篇)02-25

关于节日习俗作文六篇01-10

【精选】节日习俗作文八篇01-08

春节习俗作文 节日习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