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古代,元宵节代表着欢乐和谐的时光,你知道古代元宵节有哪些习俗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元宵节的十二种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1】元宵节的十二种习俗
1、吃元宵。
“快乐的皮,幸福的馅,团团圆圆捏一块儿;问候的汤,祝福的火,幸幸福福煮一起”。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又名汤团、 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 乳糖圆子、 “汤丸”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汤圆作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
2、观灯。
元宵佳节赏花灯,吉祥之星为你升。汉明帝永平年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可谓“花灯高高挂,挂出新年万紫千红幸福花;红烛熊熊烧,烧出新年顺风顺水红运道”。
3、猜灯谜。
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中国最大的一次灯谜盛会是1979年在南京举行的九城市灯谜会猜,设有灯谜上万条,3天里参加的人次达两万多人。
4、耍龙灯。
也称舞龙,也叫龙灯舞。它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在我国汉代民间就已相当普遍了。其表演,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两种。在耍法上,各地风格不一,各具特色。
5、舞狮子。
“勇气是一个人处于逆境中的光明”。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她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6、送孩儿灯。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有趣的是,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7、踩高跷。
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8、偷菜节。
流行于贵州省黄平苗族一带,正月十五日这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莱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所偷的菜仅限白菜,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即可。偷菜不怕被发现,被偷的人家并不责怪。大家把愉来的荣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据说谁吃得最多,谁能早得意中人,同时所养的蚕最壮,吐出的丝也最好最多。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
9、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她因穷困而死。百姓为同情她、怀念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10、走百病。
古代有正月十五“走百病”习俗。此俗元代已经出现,周用有《走百病》诗:“都城灯市由来盛,大家小家共节令。诸姨新妇及小姑,相约梳妆走百病。”元宵节晚上妇女们相约结伴出游,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有的在十五,但多在十六日进行。
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中有:“妇女相率宵行,以消疾病,曰走百病,又曰走桥。”
11、逐鼠。
逐鼠是一项元宵节期间的传统民俗活动,始于魏晋时期。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传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
《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十五的时候,有一个神仙下凡到一个姓陈的人家,对他们说:如果你们能祭祀我,就让你们的桑蚕丰收。后来就形成了风俗。
12、情人节。
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有人说,“相信自己,只要有爱,幸福就一定会存在。不是你拥有了天长地久的爱情,而是你创造了天长地久的爱情”。元宵节无疑是一个浪漫的节日,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2】元宵节各地特色习俗
一、华北地区
1、北京
北京的灯市在东安门外迤北(今灯市口一带)。做灯者,皆各持所有,到灯市出售。“灯之名不一,价有值千金者。”更有技艺百戏,于市上演出,观者男妇交错,挨肩擦背,热闹非凡。乡村人则扎秫稭作棚,周悬杂灯,门迳曲折,长三四里,入游者一时迷不能出,谓之“黄河九曲灯”。有的家人,以小杯子108个盛油夜灯之,遍置井灶门户各处,聚如萤,散如星,颇有趣味。夜间并放烟花炮竹,通宵不尽。此外尚有走桥、摸钉以祛百病等习俗。正阳、宣武、崇文各门皆不闭,任民往来,校尉巡守,通宵达旦,其盛况亦不亚于唐宋。
2、天津
按天津人的习俗,正月十五这一天,煮元宵、炸元宵、包素馅饺子。天津的元宵主要有江米和高粱两种,茶食店售卖的多为江米元宵,馅多种多样,称“什锦元宵”。争(蒸)财神,按天津“老例儿”,天津灯节前还要做刺猬老鼠等蒸食。这些小面刺猬和小面老鼠应是“正月十四争(蒸)财神”时才做好,刺猬头冲外,意为招财;正月十五刺猬头冲里,意为进宝。
民国时期,天津卫的元宵节活动围绕着一个“闹”字展开。从正月十四到十六历时三天,城厢内外、民宅铺户、商号门前要张灯结彩,燃放烟花。尤其在估衣街、宫南宫北大街等商业旺地,整条街都被各色彩灯、花串装饰一新。
3、河北
河北较为独特的元宵节习俗有井陉的拉花,井陉拉花是一株古老艺术奇葩。赞皇县元宵节习俗——“拉碌碡”,拉禄碡是一种表现劳动生活的舞蹈,主要活动在元宵节,它以打击乐伴奏。有大鼓、大锣、铙、水镲等。永平府元宵节,有病的妇女群聚窑下,称“陶灸”。儿女交错度桥,称“度百厄”。也有人以纸裁剪为九条纸绳,信手打结以卜休咎,称“结羊肠”。
河制作制作北怀来民间的花灯,以制作精巧样式繁多而著称。在农历正月十四至十六,将花灯悬挂于城门楼上、牌坊底下。寺庙、商号、店铺、居民、百姓均挂在大门口。入夜所有花灯全部点燃,其形状各具特色。
4、山西
挂花灯,是山西人民欢庆元宵节必备的一种形式。每逢元宵节来临之时,家家户户都挂起各式各样的灯,从十四至十六,每晚都开形形色色,异彩纷呈。放焰火,为山西人民元宵节最为喜人的活动。元宵节夜在广场都要进行放烟火活动,到时全家都走到大街上,去看那美丽的烟火。
5、内蒙古
内蒙古作为中国北方的北方,元宵节也要吃元宵,所吃的元宵同样也是滚出来的。辽阔的内蒙古有东西部差异,各地有着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东部的通辽市,畜牧业较为发达,元宵用料方面自然也就有了自己独到的特色。奶皮子元宵、酸奶元宵、奶酪元宵,软糯的糯米皮,包裹着的大块奶酪米皮儿,是奶气十足的元宵。蒙古族人民在正月十五的晚上,要先举行祭月的仪式,虔诚地向月亮献上最好的美食,希望来年风调雨顺,水草丰美,牛羊无病无害。元宵佳节的夜晚,结伴而行“走百病”,见桥必过。
二、东北地区
1、辽宁
朱碌科镇位于朝阳市建平腹地,凌河支流蹦河左岸,曾经是这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辽西朱碌科黄河阵由清嘉庆年间朱碌科举人蔺玺臣自关内引入朝阳市建平县朱碌科镇。朱碌科黄河阵源自古代兵家布下的九曲黄河阵,并在九曲黄河阵民俗活动的基础上,历经200余年的传承发展,形成了集烟火表演、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等于一体的大型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是“跑黄河”的日子,包括“偷灯求子”“跑百病”“撒灯”“祈福”等民俗活动,每年参与人数达10余万人。2021年,元宵节(辽西朱碌科黄河阵)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黑龙江
农历正月十五在瑷珲古城则称为“上元节”,是集汉、满、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文化为一体的重大节庆活动,兼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于2021年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代表项目名录。身穿节日盛装的各民族同胞载歌载舞、赏灯猜谜。走在“祈福路”上,人们跨马鞍、跨火盆、摸铜钱、抹花谜,博得“头顶红绸,鸿运当头”“跨过马鞍,平平安安”的好彩头。
2、吉林
吉林在元宵节期间,赏冰看雪闹元宵。元宵节前夕省内多地发布焰火表演活动。焰火表演将以网状、字幕、造型等形式与音乐结合的方式呈现,营造流光溢彩、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除了常规的焰火表演,还有传统技艺打铁花。
三、西北地区
1、陕西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除大闹花灯外,还流传一种“放天灯”的风俗。这种风俗由来已久,据史可查唐时已有此举。“伴灯馍”流行于陕西铜川一带。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各家各户在自己房屋里,设香案点烛焚香,鸣放鞭炮。屋内处处点灯,灯旁放着各式各样的花馍,称为“伴灯馍”。
2、甘肃
元宵灯会是舟曲县东山乡群众最重大的节日,比过大年还要隆重,有“小年大十五”的说法。每逢灯会,东山乡家家户户春节前就开始制作花灯。正月十四、十五、十六的夜幕降临时,灯会会长、副会长向神灵祈福。“说话先生”诉说灯会缘由,祈求神灵保佑。祈祷结束三声炮响,鼓乐齐鸣,灯队出庙,依次称为头灯、二灯、三灯、四灯,每盏灯代表一位神灵。据《新唐书·姚崇传》等史料证实,东山转灯的习俗最早可追溯至唐代,距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
永昌县卍字灯俗是永昌县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源于明朝时的北京灯艺,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卍”字灯城占地面积为11881平方米,灯阵横竖各19排,共设365个灯杆,灯阵正中央树10米主杆,上方悬挂1个大花灯,象征一年风调雨顺、山河锦绣;入口处树4个灯杆,象征一年四季;其余360个灯杆上悬挂花灯,象征农历360天。
3、宁夏
黄河干流多弯曲,素有“九曲黄河”之称,而宁夏作为中国唯一一个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省份,“天下黄河富宁夏”也由来已久。因此,盐池县的“九曲”又称“九曲黄河龙门阵”,在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看杂耍、演社火等众多庆祝活动中,“游九曲”成为当地每年“闹”元宵的重头戏。盐池九曲游路全长2400米,由寓意福、禄、寿、喜等“九宫”以及众多彩灯组成。近年来,“游九曲”已成为一种大型群众性民俗活动,吸引甘肃、陕西、内蒙古等周边省区的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4、青海
九曲黄河灯俗,是青海省乐都县地方传统节日民俗,九曲黄河灯阵起源于黄河沿岸,因灯阵曲折绵延如黄河之龙曲而得名。灯阵包含二十八星宿、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五行四象等内容,并大量植入张掖乃至河西走廊和丝绸之路的许多地方文化元素,让游客在观灯的同时,也可观赏烟花、社火表演、民俗演艺等传统文化活动,如今已是这里传承千年的文化遗产。
5、新疆
新疆天山南北“耍”社火“闹”元宵。划旱船、扭秧歌、舞龙舞狮、黑走马、麦西来甫等多元文化的展演,给节日中的民众带来吉庆祥和的热闹场景。放烟火、舞狮,这些现在过元宵节的必备节目,也是古代新疆“潮人”所追捧的,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就珍藏着对羊对鸟灯树纹锦、狮舞泥俑两件文物。织锦中鸡、羊则与“吉祥”谐音,对羊对鸟灯树纹锦的图案,被称之为“火树银花”。这个成语其实源于唐朝杨贵妃的姐妹韩国夫人。天宝年间一个元宵节,她在一座高山之颠的树上挂了各色各样的特大彩灯,使遥远地方的人们都能看到它,蔚为大观,于是,人们便以“火树银花”比喻。藏品舞狮泥俑,1960年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高12厘米,长10厘米。
四、华东地区
1、山东
开展游艺活动是元宵节的重要内容。杂耍的形式各种各样,狮子舞、龙灯舞、高跷、旱船、花棍、秧歌、赶毛驴等应有尽有,内容以戏曲为主。曲阜城周围村村玩龙灯,每个村的龙灯都要到孔府中表演。孔府耍龙灯的地方在二门里大堂前,平时不得入内的孔府,这时也准许外人入内看耍龙灯。耍龙灯时,孔府的当差和“花炮户”在一旁燃放焰火。
2、江苏
元宵节泰州有5大习俗,吃元宵、闹元宵、猜灯谜、放烟火、送吉祥。送吉祥是泰州部分乡镇特有的习俗。在元宵节这天,亲戚朋友要给新婚的新娘子送桥桩、送子观音等,以祝福早生贵子。还有些地方是拉着新娘子走百子桥,同样是求子。
3、安徽
古城凤阳县,荡秋千、挑灯笼、撂火把等民间习俗,成了元宵佳节的三大习俗。民间有“元宵节荡秋千,一年腰不疼”的说法。在宿州地区,元宵节做“面灯”是世代相袭的风俗。淮北人用豆面做成豆杂面灯,有当摆饰的、还有蒸着吃的,以代表有福气。在合肥,会把灯笼扎成动物的形状,让里面的画面动起来,俗称“走马灯”;在蚌埠很多人家的孩子会在晚上挑灯笼玩耍,灯笼上往往有“麒麟送子”、“鲤鱼跳龙门”等式样,这些都是美好的祝福。划旱船则是皖北亳州农村一种民间传统文化,每到节日,旱船队就踩着鼓点舞起来,引得村民们纷纷上前观看。
4、浙江
杭州民间传正月十五为上元天官赐福之辰,多斋素诵经,匍匐至吴山礼拜。海宁县元宵节以精致的菊花灯为最出名。上虞县少于元宵节晚上到戡恃月台上较量武艺。建德县人家有新娶媳妇的,于元宵节设酒祭床。宁海闹元宵是在正月十四的夜里进行。民间习称“行会”。现今前童古镇、黄坛镇还保留有元宵行会习俗,尤前童元宵行会著名。
萧山河上龙灯胜会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又有龙灯又有会,还有马灯来凑对。”河上龙灯胜会与其他以龙为内容的各式活动截然不同,龙不是翱翔起舞的,而是“端坐”在板凳上,并由一截截龙段连接而成,龙段最长可达120段,需数百人共同参与。舞龙时,队伍需在引领者手上“龙珠”的指挥下,合着锣鼓节奏不断变换表演阵势。
5、福建
元宵节给新嫁女送灯,是旧日福建的习俗,各地送的灯品式样不尽相同,但目的一样:“添丁。”闽南一些地方,比如漳浦等地,灯节中还有一叫“穿灯脚”的习俗。灯节中的舞龙灯,是福建元宵节中最受欢迎的节目,龙灯长数十尺,有头有尾。灯节中还有一种灯猜颇受欢迎,灯猜也叫“猜灯谜”或“出灯猜”。
6、台湾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
五、中南地区
1、河南
河南人最独特的习俗,就是在元宵之夜,家家户户都得在祖宗墓前,用竹蔑和红纸扎上灯笼,点燃其间的蜡烛任其燃尽。元宵节一般的习俗是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舞狮。
偷灯盏。正月十三、十四,各家蒸罢白白圆圆的馒头,就开始蒸灯盏了。做灯盏的食材是纯一色的黄面或黑面,不用发酵,捏成窝窝状。在正月十五夜里,则在窝窝里添满棉籽油,再用几股棉线搓成粗粗的灯捻子,做成了灯盏,并将灯盏放在迎门的土地堂里。点燃灯盏的人家,也像除夕守岁样,大门洞开,熬个通宵。老人们在屋里烤火说闲话,不时出来看看,若是被小顽童偷去了,再拿一个燃上就是了。灯盏一夜不能灭也不能缺的,没了灯盏,来年的福气就找不到家门了。老人都认为,小顽童是福神的使者,天使把灯盏偷走了,福气就送到家了。
2、湖北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杨店镇是著名的“龙灯之乡”。每到元宵节来临,几乎每个村每个湾都有舞龙的习俗,百条高龙起舞,翻江倒海,蔚为壮观,是由人民群众“自发组织、自愿参与、参与者多、观赏者广”的一种传统文化活动,杨店高龙在2023年元宵节更是被央视七度关注。
杨店高跷,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引入杨店镇,流传已有600余年。杨店高跷与杨店高龙“双星合璧”,同台竞技,相伴起舞,共同构成杨店喜庆热闹的年俗之美。杨店高跷被湖北省人民政府纳入第四批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店镇孙家大湾为“武跷”代表,杨店镇楚江院为“文跷”代表,楚江院高跷以四到十七八岁孩子为主,称之为“娃娃高跷”。
3、湖南
常德上元各家以椒为汤,加入韭菜儆果诸物款待客人,称为“时汤”。新田县游完龙灯后,将龙灯付之一炬,称为“送灾”。郴州市苏仙区正源村的村民正在为即将到来的“火仙牛”闹元宵进行最后的彩排。据村民介绍,牛是该村的守护神,“火仙牛”源于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村民们在每年的正月十五,会用稻草扎成牛的形状再插上香火与火龙一起闹元宵,以此为本村保平安。
4、江西
从正月初一至十五晚饭后,全村老少就会集聚在村中祠堂或者庙宇,手持元宵歌本,对着元宵画唱歌,当地人称之为唱元宵歌(也叫唱船)。正月十五晚上除了唱船、赞船、划船等活动外,还要喝元宵酒、吃元宵羹——这是当晚的压轴戏。整个祠堂摆满桌椅,有村民用年数已久的海壶盛满自己酿造的米酒,给每位来宾倒上满满一碗,每张桌子上还盛有一大盆元宵羹供大家享用。
5、广东
广东的元宵节喜欢“偷”摘生菜,拌以糕饼煮食以求吉祥;新安县民有於生男者,皆於元宵夜庆灯。南雄闹花灯时,父母取龙灯上之龙须线给小儿系带,据说可保儿童无疾病。又取龙灯内残存的蜡烛照床下,据说可以产贵子。文昌县民元宵夜偷青时,偷中的以挨骂为吉祥之兆,偷不中者则以不挨骂为吉兆。茂名六双花灯节是每年正月十七,年例期间,流传于信宜六双村的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6、广西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造就了广西各地丰富多彩的元宵节文化。在食物上,在上林、靖西等地,人们有吃油团的习俗,有的地方也称为煎堆、油堆等,在天等、德保、邕宁、马山等地的壮族人民在元宵节吃大粽,表达对团团圆圆的期望。
元宵节最隆重的活动就是灯会。俗云:“三十晚的火,十五夜的灯”。广西的灯会盛行于清末、民国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灯会以桂林、梧州、桂平、玉林、钦州等地最为兴盛,尤以桂林的“龙灯出游”最为壮观。近年来,南宁地区元宵灯会很盛行。在客家话中,“灯”“丁”同音,挂灯意即挂丁,于是,元宵花灯又具有了这样的民俗意蕴——象征子嗣繁衍、人丁兴旺。在客家人聚居地区,凡上年添有男丁的人家,必于元宵或前几日挂灯。梧州岑溪地区也有这样的习俗。踩风车: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酷爱踩风车活动,以每年的元宵节、三月三、六月六最为热闹。
打扁担:“壮族打扁担”在壮语中又称“打鲁列”和“谷朗”。起源于古代壮族先民“打舂堂”活动。“打舂堂”即是舂米,壮族人民每年收割新稻要举办尝新节,舂新米、做新饭,祭祖祭鼓神,然后大家尝新米,以祝贺丰收。唐代刘恂《岭表录异》中有这样的记载:“广南有舂堂,以浑木刳为槽,一槽两边,约十杵,男女间立,以舂稻粮。敲磕槽舷皆有徧拍,槽声若鼓,闻于数里。虽思妇之巧弄秋砧,不能比其浏亮也。”
香粉十六坡:又称为香粉古龙坡会。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附近数十里的苗族男女身着民族服饰,拿着芦笙,牵着马匹,结伴赶往古龙坡。在“百节之乡”融水苗族自治县,这里的苗族坡会有着100多年的历史,并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系列坡会群,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六、西南地区
1、四川
每到正月,自贡灯会就成为南方最上相、最具有想象力的“跨年活动”。自贡人将最原始的新年赏灯不断改造创新,至20世纪初时,已经融合了提灯会、闹花灯、放天灯与舞龙灯等彩灯形式,自贡灯会成了充满活力与创新的“现代艺术展”。
四川元宵节有“四偷”的习俗:“一偷汤圆二偷青,三偷檐灯四偷红。”关于正月十五富顺地区的“偷青”习俗,还有着一定的文化渊源。偷青的习俗在富顺流传多久,具体时间无从查考,有说始于宋代,亦说为明清的几次移民活动,即所谓湖广填四川传入,说是当年闹蝗灾,蝗虫铺天盖地,把庄稼都吃成光杆杆,人们点起火把驱赶烧死蝗虫。开县有“对骂”的习俗。元宵节时人们搬板凳到户外去,将平日之怨气,尽皆骂出,被骂之人不得回骂。
2、云南
云龙县於元宵节前迎三崇神,沿街立棚祭祀。弥勒州元宵后一日燃香於桥,投石水中,再取水洗眼,据说可以去疾病。正月十六闹元宵,是云南爨乡曲靖市陆良县的风俗,在正月十六,大街小巷人如潮,这一风俗从清代沿袭至今,成为陆良县独有的一张文化名片,2017年6月,被云南省政府纳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独特的民族节日拉祜扩塔节、目瑙纵歌节、赛装节等在正月十五庆祝的民族节日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除了云南少数民族的元宵习俗外,正月十五这一天,云南各地也有“对调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晋宁是云南“对调子”最为盛行的区域之一,每年元宵节期间,晋宁都会举行宝峰调子闹春会,吸引着来自晋宁、石林、楚雄、昆明、宣威,乃至贵州的民间歌手、歌迷等数万人前来观礼。对于客居他乡的弥渡密祉人来说,春节可能不回家,但正月十五一定要回家。密祉灯会闹起来,四面八方的群众将整条密祉大寺街挤得水泄不通,最多时可达四五万人。
3、贵州
“滚龙”是寨英古镇特有的民俗艺术,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正月十五日夜,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寨英古镇“滚龙闹元宵”活动。土家族民俗是“炸龙”活动此次“炸龙”云集了70余条龙灯队伍,并吸引了近20万群众驻足观看,场面震撼令人心跳。德江土家族民众过元宵节分为白天和黑夜两段:白天以舞龙、耍狮、花灯表演等为重;元宵夜则炸龙狂欢。该县在600多年前就有“舞龙求雨”的图文记载和土家舞龙、炸龙的传统,并延续至今,此项活动已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元宵节简介
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灯节。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其形成经历了较长的过程。关于其起源主要有:其一为汉武帝太一神祭祀起源说,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其二为佛教起源说,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汉明帝时期,其兴起与佛教东传有关。其三为道教“三元说”,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闹”,是元宵节主题,有赏花灯、吃元宵、猜灯谜等传统民俗活动,舞龙灯、踩高跷、划旱船等传统民俗表演,正所谓正月十五闹元宵。“汤圆”也称“元宵”,是节令食物,寓意团圆美满的美好期许。祈福,是节日重要的文化主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元宵节,已是中国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的凸显与正月初一“岁首”有密切关系;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在海外华人聚居区也备受重视。2008年6月,元宵节这一中国民俗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元宵节的起源
元宵节是汉族的一个非常隆重的传统节日,关于它的起源说法很多。
1、汉文帝诛乱说
据记载,汉惠帝刘盈死后,其母吕雉篡位,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吕雉死后,周勃、陈平等人协力于公元前180年扫除诸吕,拥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勘平之日恰是农历正月十五日,为示庆贺,文帝每年此夜出宫与民同乐。古时正月又称元月,“夜”在古汉语中叫“宵”,所以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这一天定为元宵节。
2、祀太一神之俗
这一观点出自《史记·乐书》云:“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童男童女七十人俱歌。”这段记载与元宵节颇多相通之处。宋洪迈在《上元张灯》一文引此说,宋朱弁《曲洧旧闻》亦赞同宋洪迈的观点。此后,王三聘的《古今事物考》沿用了这种成说。这一说法遂成为较有影响的说法之一。据说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3、道教起源
道家解释宇宙分为天、地、水三界,分别以天官、地官、水官掌管。到了北魏时,以三官配三元节,农历正月十五日定为天官诞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地官诞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水官诞辰为下元节。三元日和三官主三元日的说法,最早见于东晋末刘宋初的古灵宝经《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经》。 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
4、古文献记载
上元节,古代宫中及民间日观灯夜游的习俗很早就已存在,然而古文献有明确记载的是在7世纪初开始的唐代。唐景龙四年(710年)正月“丙寅夜,帝与皇后微行观灯”。是夜放宫女数千人观灯。次日又微行观灯。当时认为上元夜天神下降,故从正月十四至十六日3夜均放灯,后增至5夜。到10至13世纪的宋代,元宵节不仅灯火辉煌,且有歌舞百戏填充街巷,“乐声嘈杂十余里”。元宵节吃应节食品“元宵”(当时称圆子)的习俗也早已出现。
- 相关推荐
【元宵节的十二种习俗】相关文章:
元宵节习俗02-24
元宵节各地习俗02-27
元宵节的来历与习俗02-22
元宵节习俗作文04-26
家乡元宵节的习俗03-21
元宵节的习俗作文11-09
元宵节习俗的作文06-01
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12-29
元宵节的习俗作文最新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