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习俗作文初中

2024-03-12 习俗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习俗作文初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的习俗作文初中 1

  看,家家户户的大红灯笼已经高高挂起来了;听,淘气的孩子已经噼里啪啦放起鞭炮来了,因为一年一度的除夕之夜已经到来了。

  说到除夕,自然也少不了一顿年夜饭。妈妈在厨房忙里忙外,不多时,丰盛的饭菜摆上了饭桌。有红烧大鲤鱼,表示年年有余;有香喷喷的烧全鸡,代表吉祥如意;有韭菜炒鸡蛋,寓意圆满长久;还有那肥肥的大猪蹄,妈妈说它是搂钱耙子,大人吃了多挣钱,小还吃了打高分。哇!那可太好了,大家吃得满嘴都是油。后来,有人提议,我们喝一杯,我把大家的杯子都给满上了,小孩喝饮料,大人喝啤酒,然后我们高举起酒杯,碰了一下子一饮而尽。大家吃着美味,喝着美酒,说着美好的话,真是开心极了。

  不知不觉中,到了晚上八点,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大家围坐在电视机前,一边吃着水果,嗑着瓜子,剥着花生,一边兴致勃勃地看着电视。节目真是丰富多彩,有歌舞、相声、杂技等,可我最喜欢小品了,尤其是赵本山演的小品,更是妙趣横生。当新年种声敲响时,我在心里许下了好好学习,努力向上的'愿望。

  啊!欢乐的除夕之夜,真希望你永远停留!

  家乡的习俗作文初中 2

  我就讲一下我家乡春节的习俗吧!我们那儿过春节都要杀整猪吃,还要扫尘和贴倒福。不一会儿,家里就焕然一新,显得喜气洋洋。除夕那天,我们全家人都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有年糕、腊肠、鱼肉、羊肉火锅、牛杂火锅等等好吃的菜。饭后我们都要洗个干干净净的澡,洗掉一年的晦气,然后换上新衣看春节晚会。我最喜欢的春晚节目是小品和相声,因为小品和相声真的很搞笑。等春晚的节目主持人在电视里宣布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和电视机前的千千万万的观众一起倒计时的时候,我就会拿起早就买好的鞭炮和烟花,和姐姐一起去外面畅快一番了。看到满天的五彩的.烟花火焰,我别提有多高兴呢!

  大年初一的早上,我太兴奋了,不能像家里其他人那样睡个大懒觉。我起床了就开始玩我自己的玩具或是看电视或是看看书,实在无聊,我就找点吃货去叫姐姐起床……吃了早饭后,我们这些小辈就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去给长辈拜年了。这个我最喜欢了,因为可以拿到红包!里面包了多少钱都不重要了,拿到红包就开心,哈哈!走亲访友,吃吃喝喝,一直要到元宵节……元宵节那天,奶奶会在上午吃了饭就开始下卤锅,卤很多好吃的菜,猪头,腊肠,莲藕……香香的,那个美味简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一见奶奶开始卤菜,等不及菜卤好,我就开始跟在奶奶的身后要这个吃要那个吃,我就是个小吃货……

  这就是我家乡过春节的习俗。

  家乡的习俗作文初中 3

  我们家乡的端午节少不了要吃粽子。最会包粽子了,因为奶奶包的种子特别好吃,所以我们每年吃的粽子都是奶奶亲手包的。包粽子首先要准好包粽子的食材:糯米需要提前一天晚上泡好,再准备好包粽子用的粽叶和猪肉、泡好的绿豆等一些。食材准备好了,我们就可以包粽子了。先把粽叶叠在一起,放上一层拌好酱油的糯米,再放一层绿豆和腌过的猪肉,最后放上一层糯米盖上猪肉,就可以把粽叶包成一个长方形和或者是三角形的,再用包粽子用的'绳子把它绑紧,就大功告成了,一家人围在一起跟着奶奶学包粽子,不一会儿一大盆粽子就包好了。

  包好的粽子被奶奶送进了高温蒸笼里,当粽子蒸到五分熟时,我在院子里都能闻到厨房飘出的粽香,芳香浓郁。这时,我就会跑到厨房里一个劲的问:奶奶粽子熟了没有?奶奶笑着说:你这个小馋,再等一会就可以了。我又跑去院子里玩了一会儿,奶奶就喊我吃粽子了。我赶忙连走带跑的进了厨房,拿上一个粽子,解开绳子,剥开粽叶,那红红糯糯的粽肉,看着就馋,轻轻地咬上一口,细细的咀嚼,那真是美味极了!

  家乡的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外,插艾草也是一大特色。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门上、窗户上面都会插上艾草,因为艾草可以杀菌驱蚊和消除病毒,起到辟邪和预防疾病的作用。艾草在我们当地可是个好东西呢!可以用来做食物、做药材等等。

  这就我们家乡的端午节,有你也来感受一下我家乡的习俗吧,我们欢迎你哦!

  家乡的习俗作文初中 4

  时间飞一般地流逝,往事如同过往云烟般,消散在记忆的深处。回望前年的端午节,再看看现在,任谁都会发出出于肺腑的话:“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

  离端午节还有那么两三天,奶奶家早就忙开了!那天一早,奶奶就去了菜市场,买齐了包粽子所要的东西。将这些东西一一洗净,一一摆放在奶奶家的门前。呦!和前年差不多的情景,我依然还学着包粽子。即使是前年也学了一点的我,包的粽子依然是不堪入目的。拿起我包的粽子,轻轻那么摇一下,你就会看见大把大把的糯米撒下来。外强内干罢了!

  噢!又是一年的`端午节!不知道明年的端午节会是什么样的呢?也许一天天长大的我,有一天会不再期待这端午节把。但是我依然坚信,无论如何这会是我童年中一个美好的回忆!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

  身处去家中,正想着该如何将这篇作文写下去。而远处传来的吆喝声,加油声…令我无法再静下心来!一年一次的划龙舟呵!要是从前的我,我想现在早就已经跑出去了把。然而,现在我正被这一堆堆的作业所牵绊着。无法控制自己想看的欲望,最终还是探出了头。河边早已经有了大批大批的人了,龙舟上,一个个壮年男子都在用着力,总希望自己的龙舟能赛过别人的。

  又是一年端午节!真不知道下一次的端午节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感觉上有点小小的期待哦!

  又是一年端午节!年复一年,然而快乐是不是也要年复一年呢?

  家乡的习俗作文初中 5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节日。按我们中原这一代的习俗,我们过春节要包饺子,吃年饭,贴对联,闹元宵等等。

  一进入腊月,春节差不多就开始啦!腊八这天,人们都要喝腊八粥。腊八粥是我们这些孩子们最喜欢喝的,它里面有大米。小米。红薯。桂圆。红豆。绿豆。花生和糯米等等,一般都要放八样谷类。

  到了腊月二十四,就有年气啦!大人们开始过买年货啦,蒸馒头,包包子和蒸花糕,炸丸子,烧排骨,烧猪肉等一直忙到除夕,做了数不尽的`好吃的。

  到了除夕可真热闹。家家赶做年夜饭,酒肉的香味在空中久久的回荡着,大人们在门外贴对联,家中也贴上漂亮的年画,家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彻夜不绝。在外上班的或打工的人们,一定得回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得守岁。

  大年初一的景象可不一样。人们都要出去拜年,一般是年少的给长辈拜年,孩子们会得到很多压岁钱,孩子们有的买玩具,也有的把钱存起来,留着以后买学习用品。

  到了元宵节,超市就特别热闹,人们买元宵回家吃,为的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有时间你也来我们这过春节吧!

  家乡的习俗作文初中 6

  家乡的年俗和很多地方一样,每年春节,一家人坐在一起快快乐乐地吃一顿团圆饭。团圆饭的菜式特别丰富,有红有绿也有橙。

  春节这天,亲戚们互相走访,说一些客套话,街上的树上都挂着彩灯,家家户户门前挂着灯笼,贴着新对联。如果幸运的话,春节这天会飘走雪花,孩子们可以打雪仗、堆雪人。然后,大人们便开始放鞭炮,“霹雳啪啦”几声响后,便可以闻到一股火药味。

  孩子们穿上新衣服,收拾得漂漂亮亮的。有一次,我去表弟家拜年,谁知表弟太淘气了,把家里的花瓶打碎了,那可是让人认为不好的象征,表弟非常害怕,脸痛苦地扭在一起,最后还是姑姑解了围,就凭一句——“岁岁平安”就这样,缓解了气氛,这也算是小孩子的优扶待吧,这天,爸爸妈妈决不会吵孩子,怕冲破喜庆的气氛。

  新年这天,我们也会一家人去看烟花,这烟花持续不断,仿佛各家各户都在争谁家的烟花最美一样。看够了烟花,我们便去看灯,在认为好看的景点拍起照留作纪念,尽管小脸冻得通红,但却非常的高兴。

  而且在今天,一结人也会自动组织一个组,在公园里尽情地歌唱,有时路人听到了,也会加入到她们其中。最后,我们小孩子会美美的睡上一觉,第二天醒来,赚来的压岁钱就可随意使用。

  有时春节这天,也有一家人出去挑个好看的`景点为自己画像或者画全家福的。春节这天,其乐融融,这是我家乡的节日,也是中国的节日,有的国外也过春节,春节真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啊!

  家乡的习俗作文初中 7

  我们的国家,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就连一些传统节日也折射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这些节日中,我最喜欢的节日莫过于春节。

  今年的春节比往年更热闹,更有年味。大约傍晚时,我们一家人在思南陪外公、外婆吃过团圆饭之后,就乘车赶往老家。沿途看见城内挂满了一盏盏火红的.灯笼,仿佛置身于灯的世界,使年味更浓了。此时,我的心早已飞到老家。到了老家,看到久违的伙伴欣喜若狂。家家户户早已贴上了对联。

  夜幕降临,让人梦寐以求的时刻终于来临了。只见爸爸拿着烟花筒放在院子,点燃引线“轰”地一声,新的一年来了。天空中呈现出五颜六色的烟花,把整个夜空装点得更加漂亮。看了让人陶醉不已。

  大人高兴的时刻已过,现在该是我们表演的时候了!“冲、冲”一阵轰隆隆的声音传入我的耳中。哇!烟花筒把烟花送到了空中,冲天炮也不甘示弱,急速地飞上云宵,讨人们欢心!

  欢乐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直到现在,那一声声炮竹声都似乎在我耳边回响。

  家乡的习俗作文初中 8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民俗。

  我的家乡在石泉,那里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山会在不同的季节绘制出不同的景色,水会在不同的季节向你展现出它不同的舞姿,人更是热情好客,不管你们认识与否,只要你需要帮助,他们总是会放下手里的活来帮你。最令人喜欢的不是那的环境,而是那独特的'风俗。

  我最喜欢家乡的春节,家乡的春节是最热闹的节日,也是最快乐的节日,大街小巷到到处张灯结彩,小孩子们把作业的烦恼抛到了九霄云外,在大街小巷中快乐的奔跑玩耍,大人们在家准备着年货,街上到处是美食的香味。

  除夕那天,天刚擦黑,几只烟花就迫不及待的冲向天空,在天空中绽放出朵朵鲜花,除夕之夜还要守岁,所以除了很小的孩子以外,几乎没人睡觉,除此之外除夕还有一项大的活动,就是吃年夜饭,每当此时,在外奔波劳碌了一年的亲人们都会回家感受家的温暖,在吃年夜饭时如果小孩子一不小心打碎盘子,长辈不但不会说你,而且还会愿你岁岁(碎碎)平安。

  这就是家乡的春节,这就是家乡独特的风俗。

  家乡的习俗作文初中 9

  春节悄悄地跟着冬天的脚步,欢天喜地来和我们欢聚一起。你看!家家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店铺也挂上了喜庆的红灯笼,整个世界都喜气洋洋,红红火火。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一进腊月,人们就像蜜蜂一样忙碌起来了:晒腊肉,腌咸鱼,晒腊肠,炸丸子,做藕夹·······还要为孩子们准备新衣服,压岁钱,希望他们来年学习更上一层楼,天天开心。虽然有些累,但每个人都开心地笑着,流露出幸福的神色。

  中国红在这一天可谓是最受欢迎的颜色了:红红的鞭炮,红红的灯笼,红红的对联,红红的红包········红色,在中国人眼里,是吉祥色,幸福色!

  大年三十了!一家人忙里忙外,做着团圆饭,小孩儿呢?则有懂事的大哥哥大姐姐带着,去放炮竹烟花,一声声烟花划过天空的声响,打破了夜晚的'寂静,无数烟花绽放空中,描绘除夕之夜的美好画面。

  “吃饭啰!”“我要吃鱼丸!”“我要吃鸡腿!”·····孩子们吃着,笑着,嚷着:“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家欢天喜地的接过红包,心里盘算着拿多少钱去买玩具,多少钱买文具····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烟花闪烁,鞭炮引吭,过年的气味仍弥漫空中,沁入心田。

  观止……

  家乡的习俗作文初中 1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又是一年的清明节,人们个个都带着悲伤的心情迎接这个沉重的节日。

  清明节,最重要的就是扫墓。扫墓,是活人与阴间逝去的故人鬼魂的一次对话,所以扫墓的时候,要有沉重的心情。我们先摆上一张和几把椅子,然后在上面摆上几个艾饺、艾团、和几个小菜。然后就插上香,然后就开始朝着香上拜一拜,也可以说一些祈求的`话。等一切工作完后,就可以开始放鞭炮,这是一种在民俗传统当中驱走鬼和不好的东西的一种做法。在放鞭炮时,我们要躲的远远的,不然会被鞭炮伤到。最后,我们就要怀着悲伤的心情下山了。

  清明节的主食是艾饺和艾团,这个面皮是用绿绿的艾草和面团和在一起,也就变成了绿色了。然后就开始制作艾饺和艾团了。艾团是甜甜的芝麻馅的,则艾饺就是咸菜馅的了。虽然艾饺和艾团的制作相似,但是成形时艾团是椭圆的,而艾饺是半圆的。做好以后,在蒸笼里面一蒸,就可以吃了。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清明节的习俗,有独特的特点,虽然这是一个沉重的节日,但也是令我们喜爱,也让我们知道了,清明节要祭拜祖先。

  家乡的习俗作文初中 11

  每每大年三十的夜晚,我们村里都要举行一项隆重的仪式——放烟花。

  不要误会,这可不是普通的放烟花,而是全村一起放烟花。

  在大年夜的傍晚的时候,应该是六点多的样子,全村人就要开始准备烟花了,除了烟花,我们还要拿个盘子,里面放上猪肉、豆腐、米饼、油饼。食物准备好后,我们还要将火纸剪成那种一条一条,连在一起,可以拉长的那种东西,这是用来烤的。

  准备好这些之后,我们都来到一块平坦的地方,中间有一个坑。我们把烟花放在地上,把盘子全部放在一块水泥地上。然后把纸剪成的东西扔进坑里点燃,当火烧到最旺的时候,我们就弯腰三拜。当火灭时,这便象征着可以开始放烟花了。

  我们全村人一起点燃烟花,大大小小的烟花在漆黑的`夜空中绽放出一块又一块美丽的图案。那烟花的声音真是震耳欲聋,如果我不闭着耳朵,耳膜就会很难受。哇!那场面真是壮观啊!把漆黑的夜空照得跟白天一样,这时候全村人的心情都高涨起来,绚丽的烟花仿佛要将黑夜吞并。

  过了一会儿,壮观的烟花会结束了,全村人都带着自己的盘子回家了,他们都回去吃团圆饭了。

  在刚才壮观的平地上,又恢复了以前的寂静,只留下一阵阵刺鼻的火药味……

  家乡的习俗作文初中 12

  我的家乡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最有趣的就是春节。

  按照家乡的习俗,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腊月二十三被家乡人称为小年,这天,人们就开始打扫卫生,把房间的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还要杀羊杀猪用来祭灶。从这天起,人们就开始办年货了:买对联、买糖果......有些人家还要炸油果子。

  到了除夕就更热闹了,家家都在包饺子,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门上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

  这一天,出门在外的人都要赶回家团员。到了晚上,鞭炮声彻夜不绝,人们还要看春节联欢晚会,吃年夜饭。

  从大年初一到初十,是人们走亲访友的好日子。人们都要相互拜年,祝福亲朋好友来年快乐平安。

  家里来了客人,大人们都要拿出好吃的东西来接待客人,小孩子们也很开心,因为他们可以收到压岁钱。

  到了元宵节的时候,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有鱼灯、有福娃灯、有火箭灯......。人们都从四面八方来涌来,围到广场上看烟花

  各种各样的'烟花将夜空装扮的更加绚丽多彩。

  过了正月十六,春节就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家乡的习俗作文初中 13

  春节到了,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下面让我来讲一下我们家乡的习俗吧!

  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春节来临之时,家家户户都贴春联,挂灯笼,准备迎接新的`一年。春节必不可少的就是包饺子,想起饺子那美味的味道就会不由自主的流口水。

  大年三十的早上,我们一家出去买面粉,买完面粉后就开始包饺子了。首先把面粉倒入盆子里,再倒入水,接着再揉搓成面团,再用保鲜膜盖上醒一会儿。在群面的过程中,我们开始剁肉末,剁菜末,再把剁好的肉放入碗里,放入香油,生抽,老抽,盐,十三香,搅拌均匀。

  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包饺子了妈妈和婶婶擀饺子皮,其他人包饺子。首先,拿一块饺子皮放在手心,接着夹起一块不大不小的肉末,用手指沾一点水抹在饺子皮的边上最后把饺子皮合起来,两边一捏就包好一个饺子了。这个像金元宝一样的饺子,有很多寓意呢!饺子又名交子或娇耳,有着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寓意,也有平安团圆,早日归来的寓意。

  这就是我们家乡春节的习俗,你们那里有什么特别的春节习俗呢?跟我一起分享吧!

  家乡的习俗作文初中 14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我和爸爸、妈妈一大早就去为已在天堂的爷爷去扫墓。走在路上,我第一眼就发现路上的行人与往年的不同,大家都手捧鲜花,提着水果,再也没有以前挑着各种各样的祭品,拿着一大捆的.鞭炮去上山祭拜。带着纳闷和疑问,我步随爸爸和妈妈走进了一座庄严新陵园里,两旁青翠的松柏上挂着小白花应着台阶。我轻声地问爸爸:“爸爸,这是哪里呢?我们不是说要去山上祭拜爷爷的吗?怎么走到这里了呢?”爸爸小声地说:“今年家乡村里征集了一块新地,把墓地都集中统一建成公墓,大家以后祭拜先人都要到这里来。”

  我们顺着台阶,找到了爷爷的公墓。妈妈把鲜花放在爷爷的墓碑前,爸爸为爷爷摆上了平时他最爱吃的水果和酒,我们一家人为爷爷深深地鞠了躬。望着爷爷慈祥的照片,我仿佛看到了爷爷也为这样文明的祭扫方式点赞,爷爷生前是村里的村长,每年的清明节是他最忙最劳累的一天,因为大家要祭拜,烧纸钱,放鞭炮,就会发生森林火灾,爷爷都要挨家挨户地去为乡亲们宣传文明祭扫的方式。如今,新一届村长积极响应党的好政策,征集新地,让村里的先人及我的爷爷躺在环境这么好的地方长眠、安息。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听着身边的村民们都纷纷赞叹,这样的文明祭扫既环保又安全。此刻,我也为家乡这不失传统而又有城市化的创意感到自豪起来,家乡的清明习俗变了。

  家乡的习俗作文初中 15

  我的家乡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习俗,那就是“菩萨过生日”,因为八年才轮一次,所以十分隆重。

  菩萨过生日的前几天,我们家十分忙。这是因为那天我们家既要拜拜又要请客。吃的、用的都要在那几天准备好,请客的名单也要准备好,搞得家里的大人手忙脚乱,一刻也不停歇。

  那时,全家人都有工作:大人要买食物和要用的东西;老人在大院里杀鸡、杀鸭和切菜;小孩则哪凉快哪待着。结果大人最忙,老人最累,小孩最清闲。

  终于到了菩萨过生日这天,本来想着这一天很热闹,很好玩。谁知道啊,凌晨五点半就要起来拜拜。老人是自己起床的,大人是被手机铃声叫醒的,而我们小孩是被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吵醒的。紧接着,大人们把桌子摆到门口,摆上供品,摆上香开始拜拜。我们一个接着一个拜,其实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在拜什么,只是举着香,迷迷糊糊地跟着大人这边拜拜,那边拜拜。大人嘴里在念什么,我们哪里会晓得呢。但是,那种虔诚和肃静,让我们一点都不敢胡来。好不容易拜完了,又一阵轰轰烈烈的`鞭炮声响起,一些年纪较小的孩子吓得连忙堵起耳朵。没过多久,大人们把供品收了起来,我们小孩却争先恐后地去抢能吃的东西。

  到了9点多,又一个菩萨过生日的高潮来了,大人们摆好了十几个桌子,分别摆在了大厅、大院。然后又摆上了酒、醋、番茄酱和一些开胃小菜。接着,客人们陆续到达我们家,先跟我们打招呼,然后再找个位子坐下,我们小孩子也坐了下来。我们家准备的菜都是自己做的,并没有请厨师。一道一道的菜上桌了,我们小孩子的肚子一点一点的鼓起来。快乐的时光就这样在美食和美酒中溜走了,客人渐渐离去。

  大人们又开始忙碌,收拾桌子,老人们帮忙打扫。而我们小孩子,丝毫没有困意,越玩越起劲。

  就这样,菩萨的生日过完了,一天也过去了。我相信菩萨一定很开心,但我也相信大人们很累。

  家乡的习俗作文初中 16

  一直以来,我最盼望的就是春节。春节不仅有好吃的好喝的,有烟花,还有家长们包的压岁钱……这些都是过春节家家必走的流程,但在不同的地区,总存在着一些独特的习俗。

  令我最难忘的家乡习俗,是春节那几天每次出行奶奶都要点上一节爆竹。我们就坐在车上在爆竹声中出行,就像一位公主一样。

  曾经对此不以为然,知道某天某次,又一次鞭炮声响起,奶奶亲切的话语又一次响在耳边:“平安归来哦。”

  心底的某根弦突然被触动,我突然懂得了奶奶话语中所包含的某种意思……

  自古以来,逢年过节放鞭炮都象征着一种喜庆,代表着红红火火,象征着一种美好祝愿。

  平安归来哦……

  这不仅是一种家乡习俗,这是奶奶对儿子,对孙子孙女的祝愿。

  平安归来哦……

  我想,这也同时象征着奶奶的'一种希冀。她辛辛苦苦地将父亲拉扯长大,看着他离开自己的身边去往别的城市安家,看着他娶妻生子……看着他一年中只能偶尔回家看自己一两次。但每次回家她总是笑着,嘘寒问暖。可那笑容背后,多少也包含着一种期望,一种失落吧?她期望他能带着孙子孙女门多回家看看。

  平安归来哦……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我们看着那张笑脸出行。

  家乡的习俗作文初中 17

  我的家乡在重庆,我家乡的节日风俗和其它地区大致一样,我十分热爱这片土地呢。

  我们那里过年称之为赶年,“赶年”这一名称还是从我们那两个少数民族流传而来的。这两个少数民族分别是土家族和苗族,他们以热情好客、心灵手巧而著称。

  除夕之夜是在腊月二十九的晚上,在午夜十二点时要放鞭炮,老人家称之为出“天星”;晚上有星星月亮代表着第二天是个艳阳天,同时也昭示着来年会更加幸福美满。在这一天,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除此之外,一大家人要围着地炉烤火,嗑着瓜子,看着电视上演的春节晚会,聊着家常。妇女们负责把火越烧越旺,意味着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吉祥如意;孩子们只需在这一天高高兴兴的玩耍,希望来年一家人快快乐乐、健健康康。

  不仅如此,在除夕这天还要吃团年饭,不过这吃饭也是大有讲究的。首先必须做到的是:要在正午太阳当头时开饭,这菜色也是按着规矩来。要有一个火锅和一个干锅,火锅和干锅以辛辣为主。火锅以粉丝、白菜、萝卜、豆腐和猪血等为下汤的.菜,以熬猪蹄、猪排骨、羊肉、牛肉、鱼肉一类的荤腥菜色为主菜。干锅则以鸡鸭为主菜,拌着土豆干煸。上菜先上凉菜,再上干锅,再上火锅,之后是炒菜。

  正月初一不出门,一大家子人在堂屋里谈笑风生;而且不准把灰尘扫在屋外,把水泼在门外,因为传说财神爷、灶王爷等其他神仙会齐聚一堂为百姓祈福,祝福挥洒在每一个角落,如果把东西往外扔,就等于扔掉祝福。初二拜家庭,就是晚辈孝顺长辈,为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初三、初四拜丈人,女儿和女婿一起去拜访丈人、丈母娘以示孝心,教育后人百善孝为先。

  在正月十五这一天,也就是元宵节,这一天是小孩子们的天地。吃汤圆、甜酒、做花灯、玩花灯、观花灯、舞龙灯、游龙等;吃喝玩乐是小孩子们的天性,然而这一天的娱乐活动仿佛只为玩而诞生。在这一天许多孩子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吃汤圆和甜酒,汤圆滑滑得像只泥鳅,总也夹不起来,好不容易用勺子舀起来了,它却又像只顽皮又灵活的猴子,从勺子里逃跑了。

  我爱我的家乡!

  家乡的习俗作文初中 18

  家乡的习俗有很多,不过随着城市的发展,很多习俗都慢慢淡化了。被人们所遗忘了,但是,有些习俗保留了下来,在成长的路上扎下了根,开出了花。

  小时候,常跟着爷爷去家旁边的公园,在那里,一排排的老奶奶、阿姨在舞动着红色的手绢,身上穿着红色的衣服,在夏日的炎阳下边走边舞,这就是扭秧歌。她们手中的一团红在飞旋着、在跳动着、在狂舞着。引得人们在旁边喝采。几个人在一旁吹起了唢呐。小时的我不太懂得他们具体是在干什么,也不懂何为艺术,但是能感受到那一个个火红的身影。时慢时快的步伐,那烈日下激昂的音乐声,都漫溢出青春向上的气息,心中也怏乐起来。爷爷看到我高兴的样子,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现在爷爷的腿脚不再如以往那么利落,体力也大不如前,现在路过那个公园,听到唢呐的欢快的声音,便回忆起曾经和爷爷一起散步的情景,心里便淌过一阵暖流。记忆之河的某一处翻越了浪花。

  过年时,年年都要放鞭炮,在鞭炮售卖处,买来红纸包着的能给我带来无限乐趣的窜天猴、滴滴筋等,一家人下楼去,在映照着月光的白雪上铺上红彤彤的鞭炮,点燃后都跑得很远,在远处看着那一大串红鞭炮伴着噼里啪啦的声音爆炸,耀眼的光像花一样在眼前绽放,眼里看到的不仅是火光,还有新年的希望。一会儿,放完了,全世界都安静下来,只有远处的绽开的声音。

  现在,人们对环境更重视了,国家也禁止燃放鞭炮了,过年时心里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只能回忆起以往的场景,那火光仿佛又绽放在眼前,心里又感到了踏实、温馨、热闹的.节日气氛。看到了新年的希望。

  家乡的习俗已经在我心里开出了美丽的花朵,不会因为不再重现而有一丝丝的忘却,反倒在我的心灵深处久久的刻画出更加美好的状美卷。我将永远珍藏它们,静待它们结出果实,滋润我的心灵!

  家乡的习俗作文初中 19

  千里不一样风,万里不一样俗。在新春里,美丽的家乡一陆丰,也是有不一样的风俗习惯。

  在美丽的家乡提前准备过年时,家家到几十里置办年货,要提前准备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号在新春凸显春回大地的气候。

  腊月二十八就刚开始清扫了,家家都忙得乐不可支。将废弃物、尘土扫掉后,就把买的吃的摆上菜,让客人和亲人吃。在这一天,早已逐渐会出现客人来做客了,不论是隔一面墙的邻居亲朋好友,不论是千里间隔的盆友,都是会赶到做客。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四处是海产品与酒食的香气。老老少少都穿上衣裳,门口贴上红彤彤春联。正月夜家里灯火通宵,爆竹声日夜不断。这一夜,在城市广场上汇演潮剧,会出现很多人前去收看。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市广场上还会有些人在赌鱼虾蟹,隔三差五连小朋友也会拿着十块、五块前去去赌一赌,由于新年高兴。此刻,绝大多数店面早已闭店,由于都去听戏了。

  正月初一与除夕夜迥然不同。这一天,大大家都会家里看看视频哪些的,仅有小孩子有时候去找个朋友一起玩。

  到了元宵节,有个高潮迭起,许多人纷纷涌向自己的朋友家,三五成群的来到自己的朋友家拜年,小朋友们都目不暇接,口中不断地说着春节喜事等吉言,接着又不断地收大红包,到中午时就会有舞狮表演继续进户,舞狮表演象征吉祥如意,寓意好运来临,大家都非常愿意自己进入自己的家中。

  一眨眼,新春就需要过去了。在正月十七以往,故乡的新春也即使过去了。学员们该去上学,大大家又去仍旧工作中了。新春过去了,孩子放鞭炮,散散的客人来客人,大家都舍不得新春过去。

  家乡的习俗作文初中 20

  正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正因如此,我的家乡四川在这个特殊的月份,有一些特殊的习俗。

  姑爷节——顾名思义,就是跟姑爷有关的节日。正月初二,姑爷不管有事没事,都必须带女儿去岳父岳母家拜年,吃午饭,这就叫做“食日昼”(就是吃午饭的意思)吃完午饭歇一会儿,就得起身回家(有些地区因路途遥远,会留下来吃晚饭并住宿)。

  正月里令人激动的节日不止春节,还有元宵节呢!

  在四川的一个地区,流传着元宵对骂的习俗,两岸的人向来不和,所以每年约定好元宵夜时去后山的小山坡干架,他们把妙语连珠,善于计谋之人推举为主,将能把上千人骂哭的人推举为副将,案桌上摆着火烛等开始对骂。说实话,元宵节这等美好的节日,为什么要在这时候对骂呢?想象一下圆月当空,一群唾沫星子到处乱飞火烛上的`火苗被弄得一晃一晃的,对面山上的乌鸦都被他们的吵闹声吓得绕道飞,这可能是世界最惨的乌鸦了。这是多么奇怪的习俗啊,至今我仍无法理解。

  不过待会儿你又会看到正月里的热闹景象——走人户。

  走人户就是指过节结婚或新居落定之时,客人们要穿上平时舍不得穿的衣服,带上平时舍不得买的礼物去串门,主人要好酒好肉的招待。正月就在热热闹闹的各种习俗中匆匆结束了。

  这就是正月里的四川,你的家乡有什么特殊的习俗吗?

  家乡的习俗作文初中 21

  我的家乡—河南省焦作市,有一种风俗习惯: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要祭灶。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吧!

  祭灶是河南的传统节日,俗称“小年”,小年拉开了春节的序幕,每到腊月二十三,我总是能够听见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这是新年的第一轮鞭炮,所以家家户户都要燃放。而人们也都开始忙于购置灶糖,火烧等祭灶食物。而在农村祭灶仪式那么在鞭炮声中开始了。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据说鸡是灶王爷升天时所骑的马。人们不把鸡叫为鸡而称为马。红公鸡称为红马,白公鸡称为白马。这时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用天执酒浇鸡头。假设鸡扑楞有声,就说明灶王爷已经领情。这就是农村的祭灶仪式,祭灶的食物也很特别,我来为各人介绍一下吧!

  在河南首选的.祭灶食物是灶糖和烧饼。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小时候,我听大人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的神,为了不让灶王上天说坏话,就吃灶糖来黏住灶王的嘴。这种糖是小孩们的最爱,我却不喜欢吃,因为我觉得这种糖太黏牙了,而我又不喜欢吃甜食所以祭灶时我很少吃这种糖。祭灶这天除了吃灶糖外,还要吃火烧。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烧饼摊点的生意就十分兴隆。在河南,人们把祭灶看做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凡在外地的人们都要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为的是吃到家里做的祭祖火烧。祈求来年平安无事。

  朋友们,百闻不如一见,还是你亲自来焦作看看祭祖仪式,尝尝灶糖和火烧吧!到时我必须会热情招待的。

  家乡的习俗作文初中 22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写了诗人陆游对桃符的喜爱,桃符就是现在的春联,除了这个习俗之外,春节还有很多习俗,如打扫房屋、买年货、守岁、拜年等。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我家乡的春节习俗吧!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服换旧符,是写贴春联的习俗,你别瞧这是一件小事,其实可复杂了,首先准备一些面粉装在盘子里,之后在盘子中倒入少许热水,直到变成一盘沉甸甸的浆糊之后再把一幅幅春联展开,看到那春联鲜艳的模样,都不忍心拿那浆糊去涂它了,之后再把那春联一一对称的贴好。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入暖送屠苏。放鞭炮也是一个的环节。每当大年三十的'时候,我都会买几十种鞭炮来放,晚上将烟花点燃之后,五彩缤纷的烟花四散开来,再趁着晚风,将一年所有的烦恼都吹走,那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呀!

  家乡的春节在古诗词中,也在我的脑海里。

  家乡的习俗作文初中 23

  正月十五他带着元宵、爆竹、灯谜……来到我们身边。家乡的元宵节总是热闹非凡,处处张灯结彩。每当正月十五的晚上总会有一群胖嘟嘟圆乎乎的白珍珠在每家每户的锅里欢快的舞蹈着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没错,猜对了,这就是当正月十五就要吃的汤圆。美味的汤圆在你的嘴里跳着华尔兹,一咬那内馅在你的味蕾绽开一朵绚丽的.玫瑰。

  当黑夜向天空伸出他的魔爪,那他一定会被那红灿灿的花灯烫个正着!当你在花灯会中,穿梭时你便会目不转睛地抬起你的脑袋瞧着各型各色的花灯。快看那是孙悟空吧,旁边还有白骨精呢!这边儿也别错过啊!勤恳的老牛正在帮淳朴的人民耕地呢!但见得最多的还是那最经典的圆乎乎的红灯笼,金黄色的流苏随风飘扬。猜灯谜也十分有趣哩!五彩斑斓的花灯下吊着一个个不同的灯迷,只要你答对了还能去领奖处对换奖品呢!我迫不及待的拽下一个灯谜卡,只见上面写着一行字“最昂贵的稿费”这可难不到我,我思来想去,终于想到了原来是“一字千金”我兴奋的拿着灯谜卡跑到领奖处,工作人员给了我一个熊娃娃,我高兴极了。

  听奶奶说这赏花灯的习俗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呢: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是多久我也不知道,一只神鸟误入人间,被一个猎人当做普通的凶禽猛兽,猎杀了。天帝听后哪是大发雷霆,命令天兵下凡烧了人间,可天地善良的女儿,不忍看到那么多无辜的老百姓为此陪葬,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人间通风报信,人们听后那是六神无主,慌乱不已。一位老者出来说:“大家先不要急,我有一个办法,咱们在正月十五,十六,十七的时候,点上红色的灯笼,每家每户放鞭炮,让天帝以为。我们已经被烧死了。”大家听后纷纷应和。正月十五这天,天帝果然来查看人间的情况了,他从天上往下看,果然看到人间处处红光乍现,心中十分愉悦。人类就这样逃过了一劫,人们为了纪念今天每当中月十五都会张灯结彩。

  我望着五彩斑斓的花灯,情不自禁的闭上眼双手合十默默地许了一个愿望,你们想知道我许的什么愿望吗?就不告诉你说出来就不灵了……

  家乡的习俗作文初中 24

  说起习俗,相信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我的家乡在春节期间,有一项习俗就是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尘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今年的腊月二十四,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清早,妈妈就喊我起床。我慢慢地睁开疲劳不堪的眼睛,因为小年夜实在玩得太开心了,导致睡觉时,一点儿睡意都没有。妈妈说:“我可不管你这么多,今天按规定是要扫尘的,赶紧起来帮忙。”被逼无奈,我只好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饭,立马加入到除尘的`队伍中。

  外婆是这次除尘的总指挥官,外婆命令爸爸去擦玻璃,命令妈妈去整理储物间。命令姐姐去擦鞋架,终于轮到我了:“外婆,我要干什么呢?”我兴奋地问道。外婆思考了一会说:“要不然你去扫地吧?”我惊叫了一声:“啊?”外婆说:“你可不要小看扫地,地板相当于一个家的脸面,如果地板干净了,那说明这个家也干净了。”我兴奋地说:“原来扫地这么重要啊!”随即,我飞奔到门外去拿扫把。开始认认真真地扫地。不知过了多久,家里终于打扫得一尘不染。我们看着干干净净的家,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这就是我们家乡扫尘的习俗。是不是很有趣呀?那么,小伙伴们,你们家乡的习俗是什么呢?

【家乡的习俗作文初中】相关文章:

初中家乡的元宵习俗为题作文04-21

家乡的习俗作文11-06

家乡习俗作文06-22

[精选]家乡的习俗作文07-14

家乡习俗作文【精选】09-15

【精选】家乡的习俗作文07-18

【经典】家乡的习俗作文08-31

家乡的习俗作文11-07

(经典)家乡习俗作文08-21

家乡的习俗作文(精选)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