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尺度。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质量。因而在教改日益深化的今天,研究中学生的写作心理,对提高其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作文的过程是一个思维过程,是在人脑机能的作用下客观与主体双向运动有机统一的心理运动过程,也是一个信息流动的过程。因此学生开始行文的心理状态如何?文题对他们的刺激造成何种反射?对头脑中已存的素材、信息如何整理加工,适时再现?这些都对写作有直接影响,只有细心观察,正确引导,使其发挥潜在的能力,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当前一部分学生虽然也知道作文在开学考试,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写作兴趣仍不浓,甚至怕作文。即使是在老师的强迫下完成作文,也多是敷衍塞责。加以多数是以教师命题,学生硬着头皮在老师划定的圈子里咬笔杆、绞脑汁,冥思苦想,被动地训练,结果是材料枯竭,信息断流,收效甚微,有时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需求心理,进而调动其写作积极性呢?
一、激发写作冲动、培养写作兴趣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动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要唤起学生的写作冲动,首先要使学生产生好的情绪,打破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的平静状态,引起兴奋调动潜在的需求,激发其作文的内功力,促其乐于作文。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然后就能积极思维,主动作文,因此激发兴趣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
为此,我们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
(一)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获取大量信息。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每时每刻都有很多信息通过各种媒介在流动着。而当代中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因而就须每天阅读,获愁和博贮信息,造成一种势能,使胸中有故事。把阅读获得的信息转化为创造能力,从而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我们向学生推荐《语文报》、《中国青年报》、《中学语文》、《读者文摘》、《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等杂志,让他们订阅,并经常给他们介绍、评价最新书籍和报刊上的文章,传播新信息,并广泛开展“每日一读”,“文学晚餐”等活动,从而使学生扩大了阅读面,增加了阅读量,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因而有了写文章的积极性。如:我们给学生介绍了《人民日报》93年3月的一则题为《开放的中国盼奥运》的消息。报载: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表达了十一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今天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已具备承办条件,理想将会变成现实……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千千万万个企业、机关、学校、商店、乡村纷纷以各种形式表达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热爱和向往,支持北京申办奥运会的万人签名横幅,以及大量热情的来信、来电、捐款等纷至踏来。一位身患癌症的老教授,在弥留之际,专门嘱咐家人把著作稿费捐给奥申委,表达他强烈希望申办成功的遗愿。一位职工特意将刚出生的儿子取名为李申奥。一位盲人为申办奥运每月捐款,并要坚持捐到2000年。这些事例举不胜举,感人肺腑。可以说,在中国一个空前的奥林匹克热潮已经形成,期待着不久的将来,奥林匹克旗帜将覆盖在拥有十二亿人口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由于学生获得了令人激动的信息,产生了强烈的写作冲动,不少学生写出了作文:《万人签名盼奥运》、《一位盲人的期盼》、《普通的人,伟大的心》、《李申奥—特殊意义的名字》、《魂系奥运—弥留之际的爱国情》……可见获得了信息,有了素材,便不难成文。
同时,老师对典型文章的分析讲解也可诱发学生的写作情绪。学生从范文中的人物形象会想到现实生活中的熟人;从范文的事与理会想到生活中的情和趣;从范文的轻朽构思,设计自己文章的框架……从多方面受到启发,便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笔将自己的感受倾之于笔端。
(二)鼓励学生的自信心与成长意识,也是激发学生写作冲动的有效方法。我们常对学生讲:世上无难事,作文亦然。著名作家巴金曾说:“只有写,你才能真正会写”。一开始不要怕写不好,只要勤练笔,熟能生巧。世上哪一个作家、诗人都不是一开始就成为作家、诗人的。有的投稿几十次,甚至几百次才能发表。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是从一人多高的草稿上站起来的。我国著名当代作家胡万春投稿第二百零一次才得以发表《在〈文汇报〉上》,虽然仅37个字,可他当时真是欣喜万分,因为愿望终于实现了。他以此为动力勤耕不辍,终于成为一代名家。我们不断用这些名人成功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并且还善于发现学生作文的长处,哪怕一点一滴也及时给以肯定,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初二一个学生在题为《树根的联想》一文写到“树根弯弯,像爷爷的拐杖耸着一个美好的希望”,纵观整篇文章,错别字有之,病句有之,想到哪写哪,层次紊乱,仅此一句较好,我在评讲作文时就暂避其不足,只对这一闪光的语句给以高度评价,该生深受感动,同学们也深受感染。既然能写活一句,也一定会写活全篇,从此该生便对写作有了浓厚兴趣,建立起了写好作文的信心。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常写勤练,创设让学生表现自我的优良环境,也是激发写作欲望的有效途径。学生每次作文后我们都及时选出十篇左右的优秀作文(称“十佳”作文)重点阅读,从布局谋篇到谴词造句,详细批改。然后让他们重新用8开白纸抄写,挂在教室墙上,全班阅览,以达到掌握这类文章写法之目的,谁的展览了,谁就会从心灵深处迸发出一种辛勤劳动后丰收的快感,倍添写作信心。我们还不定时地挂出全体作文展评,获胜者、进步大的均受奖,这样激励了全体的争胜心、进取心,激发起了竞争意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凡报刊上登载的有奖征文活动如:中学生“七彩阳光杯”征文、“课本作文竞赛”……等,我们都及时鼓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目前已有5个学生作文见诸报刊,这对作者乃至全体学生无疑是极大的鼓舞与鞭策。他们从心理上意识到发表文章也并不很神秘,身边的同学不都成功了吗?因此也都跃跃欲试。文章被发表的同学也尝到了胜利后的喜悦,有一种可贵的自豪感,从而再接再历,努力笔耕。
(三)利用注意规律来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注意是外界讯号的刺激作用于大脑皮层引起的心理指向。作文开始的讯号—作文题,是很重要的,它就象红绿灯作用于司机一样,能迅速引起大脑的反应。如果是老文题会使学生生厌,怪文题会使学生生疑,生文题会使学生茫然。学生最喜欢的是新颖而又切合他们实际的文题,因而巧命题目也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之一。叶圣陶先生指出:“训练学生作文,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蓄。”学生的积蓄不外乎生活的积蓄,书本知识的积蓄和感情的积蓄。文题命得好,就可以触发学生的灵感,诱其打开记忆的仓库,把自己看的、听的、说的、玩的都倾吐出来,有了这种写作愿望,才能思接千载,心游万仞,浮想联翩,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就会有事可记,有情可抒,有理可论,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命题,还要有针对性,要顾及中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结构不一样,命题范围也应有区别。初一刚进中学、抽象思维虽有所发展,但具体的形象思维仍起重要作用,加上生活经验不足,多借助于直觉形象,题目应命亲眼见的直觉形象,否则会感到畏惧、厌弃。初二身体速长,发育逐渐成熟,意识到自己已进入成人世界,较初一有更大的独立性和自觉性,以及好奇心。老师根据这些特点来命题,学生写作才能有情绪。初三时,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够成熟,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能讲一定的道理,但说理比较肤浅、简单、片面。他们害怕摸不着边际的议论文题,命题时就要注意难易适度,难度一大会产生厌烦心理,挫伤其积极性,扼杀写作欲望。所以要把握命题尺度,全面分析、有所侧重。为弥补课内命题的局限,我们还采取课外学生自由命题作文的方法,开放思想,要求学生写真、写实,因内容不限,形式不拘、学生乐意作,所以收效比较好。如:今年三月初我们带领学生参观灞陵桥、关帝庙后,学生就立即命出了不少新颖而有意义的文题,散文游记类的有:《千古英风灞陵桥》、《阳春三月访关庙》、《灞陵桥抒怀》。说明文有:《形式优美的灞陵桥》、《古朴典雅的关帝庙》……等。
二、调动真情实感,激发写作欲望
哲人云“愤怒出诗人”,意为真情实感和表达愿望可以产生艺术天才。杰出的作家是这样,中学生亦然。因为感情和欲望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只要有了真情实感,就会激起血液循环的亢奋,在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内形成一个优势的兴奋中心,从而使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都处于积极活动状态,于是头脑中储存的许许多多的人、事、物、景以及妙词佳句都会纷纷涌现出来,并有形诸笔端的迫切感,这时就易成文,且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感染力强的好文章。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契机,及时加以引导,促其构思成文。如:初二女生陈洁,其姐因高考落榜,整日沉闷不语,茶饭不思,以生活失去信心,全家为之犯愁,这些也影响了陈洁的学习情绪,老师了解这些情况后就鼓励她用笔去劝慰姐姐,使她重新振作。陈洁说:“我也早有这种想法。”这就是说姐姐的失意已经引起了她的注意,想劝姐姐的心理活动已处于积极状态,因而许多劝慰的词语也渐渐汇集,经老师提议,便马上涌于笔端。她饱蘸感情地写道:“姐姐,面对憔悴的你,我真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伤感,一直想对你倾吐我的心声。姐姐,小学时,我对你好崇拜,你给我讲名人轶事、天文秘密、海底珍奇……你的作文常令我读得如痴如醉,我往往为你创造出的悲剧人物悲伤痛哭,也为你创造的喜剧人物捧腹大笑。历数你发表的十多篇文章,我好自豪。那时的你,眼睛是多么明亮,盛着笑意,洋溢着聪慧,我真为有你这样的好姐姐而无比骄傲。可是,自从去年你高考落了榜,便一厥不振,你把自己整天关在小屋里,可怕的沉默从此笼罩住了你。甜美、爽朗的笑声从你嘴边溜走了,传神、闪亮的明眸黯然了。姐姐,人生道路千万条,何必放弃偌多光明道,偏去硬挤考大学这条独木桥。姐姐呀,我的好姐姐,快快甩掉思想包袱,冲破落榜阴影的笼罩,扬起生活的风帆,从精神的低谷走出,做时代的弄潮者吧……”因为她有真情实感,“以吾手写吾心”,写出的心灵的呼唤,因而文章自然生动感人,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三、培养观察能力,储备写作材料
笔者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作文时还存在这样一种心理现象:司空见贯的生活,熟悉了解的人物,但要去写时,却感到无啥可写。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对生活缺少观察,缺少发现。观察是作者认识生活,获得写作材料的重要手段之一。日常生活中,我们对接触的许多事物仔细看,仔细听,仔细分析研究,这就是观察—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对外界的事物去感知。当然,这个过程必须是有计划、有目的,因此,指导学生写作时就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即有计划、有目的的观察。要观察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喜怒哀乐;要观察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还可观察自然界的雷、电、雨、雪,花、鸟、虫、鱼……然后引导学生从观察到的普通人身上发现其优秀品质;从平凡小事中透视出不平凡的意义;从极常见的景物中发现可寄情之物,可象征之意。有了观察得来的素材经过整理加工,提炼润色即可成文。
在引导学生观察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留心观察身边的景物,周围的生活。报告文学作家肖复兴说:“首先应注意我们周围最近的世界。”因此我们要求学生留意家庭、学校的一切事情,诸如校院中的升旗仪式、球赛,各类知识竞赛,各种有益活动、老师的变化、学校的面貌等。比如上学期我们学校新植了花草,新修了甬路,新造了假山,新校长严格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生观察到了这些、写作灵感骤至,写作欲望迫切,于是便一挥而就。写了不少描写学校新貌的好文章。
二年级一个学生在《校园新貌》中写道:“我们三中校园虽不大,却生气勃勃,春意盎然,从前雨雪路泥泞,人来车往难行动;今日水泥通道路面平,南来北往便人行;四季树常青,春来花飘香。瞧:校园中那松柏树翠翠的绿色、绿得直逼你的眼,每一根针叶都似闪烁着进取的光芒。看:校园中心的大花坛里套着一个小小的池沼、正中的假山令人叹为观止:山上弯弯曲曲的小径尽头有座金黄色的小塔,半山腰设有脚亭,山顶的苍鹰展翅欲飞,这岂不是学校要腾飞的象征?一股山泉飞瀑而下,使人宛若置身于山中。山脚下那棒书默诵的女中学生的塑像更是生动逼真、惟妙惟肖,那哪里是雕塑、那分明是我们孜孜求学的写照。假山周围花瓣形的池沼里的各色游鱼,往来嘻戏,怡然自乐……景美人更美,最新最美的要数师生的精神面貌。自新校长上任后,教职工干劲更大了,校园的一切都在变、铃声加紧了,师生的脚步加快了,校园中的一切都充满了时代的快节奏……”由于有了观察所得,写来就得心应手。虽然文笔还很稚嫩粗疏,但令人分明感到他有话可说,有物可写,不是抓耳挠腮、搜肠刮肚地“挤牙膏”。第二,留心观察社会生活。我们的社会生活犹如“万花筒”,五彩缤纷,斑斓多彩、不管是春游、参观、乘车、散步,或者是看电影、逛商场,只要留心,尽可以发现作文材料。我们有意引导学生留意观察,结果大有所获。参观名胜使学生了解到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生发出了强烈的爱国感情和民族自豪感;逛商场,使学生了解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繁荣景象,坚信党的大政方针的伟大英明;乘汽车,学生发现了许多反映社会主义风尚的文明之花,使他们决心要做新时期的雷锋;当然,通过观察他们也发现了社会上的现象和不正之风,他们对这些予以揭露曝光,给人们敲起警惕资产阶级“和平演变”阴谋的警钟。由于有了材料,又有实际的感受,一些好的作文就应运而生。如《访许昌博物馆》、《春秋楼览胜》、《许昌察院市场见闻》、《建设路新貌》等文章不仅叙述了许昌—魏都的历史,而且描绘了前进着的许昌新貌;《飘动的红纱裙》、《美就在身边》等文章讴歌了时代的心灵;《假如我是大商人》、《心灵的呼唤》、《假如我是市长》等文章反映了世俗旧习对人们的束缚,对青少年的危害,也反映了民群众对积弊当除的强烈呼声;《张弓大曲旅游记》无情的鞭挞和嘲讽了编织社会关系网,严重败坏党风党纪的国家干部,令人震聋发聩。这些好文章都受到了教师们的共同好评。
反映时弊、揭露现象的力作《老黑捐款》以其新颖的笔法,独到的构思,深刻的思想内涵被《杂文报》选中;《摄在心灵胶卷上的……》这篇文章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改革发生变化的文章在《花果山》杂志上发表;《我的课余生活》、《元霄灯展》等生动的写出了节日的欢乐气氛,生动的再现了许昌元霄灯展的盛况,读后使人如身临其境,留恋忘返。这一切都说明只要正确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丰富的写作素材就会象涓涓流淌的源头活水、永不枯竭,永远常新。
总之,深入了解,认真分析中学生的作文心理,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心智特点加以科学引导,从多角度多方位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培养写作兴趣,就一定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谈中学生作文心理分析与导向]相关文章:
- 相关推荐
【谈中学生作文心理分析与导向】相关文章:
心理描写例谈作文11-23
中学生作文:谈合作01-28
谈勇气-中学生作文01-28
中学生打工利弊谈作文01-28
小学生作文心理分析01-28
心理健康分析英语作文01-28
中学生打工利弊谈01-28
中学生的心理作文01-24
关于中学生打工利弊谈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