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心理疾病

2022-01-25 心理

  心理疾病,是一种病,是指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干扰,而使自己思维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发生了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的现象。今天小编就来分享特殊的心理疾病范文,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特殊的心理疾病范文(一)

  A先生现在正在发愁,以至于眉毛都快纠成团了。

  按理说,A先生是不应该发愁的,他的生活让大部分认识他的人都羡慕的要命。找了个极好的工作,待遇高,福利好,任务不重,还能休带薪长假,并且又遇上了欣赏他的上司,前途一片光明。A先生的夫人是与他大学同窗的B小姐,家境清白富有,相貌端庄,学历高,留过在洋,也是白领阶级,偏又温柔体贴,这段珠联璧合的姻缘不知道羡煞了多少旁人?

  那么,A先生又在发什么愁呢?是为了事业、家庭、还是其他?

  其实,先生在为自己的宝贝儿子小D发愁。他的面前一字排开小D进入幼儿园以来的所有画作,一张一张的仔细看着。

  小D才进入幼儿园一两个月,平时也活泼聪明,可偏偏画出的画儿让父母吓了一大跳。小D的所有画儿,无论天、太阳、小草、小花、房屋、小人竟都只有一种颜色——阴暗的黑色。先生看了其他小朋友的作品,都是花花绿绿、五颜六色的各种色彩铺成,如同儿童的想象力一般天马行空。那小的画是怎么回事?先生叹了口气,朋友们都说这可能是什么心里疾病导致的,可他特意带孩子去看了心里专家小E也一无所获。

  A先生正发着愁,忽然想起今天与本城中最著名的心里专家小E先生的父亲——老E先生还有个约会,就急忙拽起正在堆积木的小D,以飞一般的速度赶到了老E先生的家。

  老E先生打量了小D好久,小D清澈的眸子里透出儿童特有的天真与善良,丝毫不像一个心里病人的眼神。老E先生也听儿子说过小D的情况复杂,根本找不出原因,半点不敢马虎大意,微笑着问了小D好些个关于父母、生活、学习的问题。可这每个问题小D都回答的那么快乐、那么单纯,带着天真,让老E先生无法联想到任何一种心里疾病。

  一边的A先生略带焦急的眼神询问老E先生,自己的儿子究竟怎么了?老E先生没有说话,叹了一口气,让自己的孙子小小E拿出常用的水彩笔盒,他要看小D是如何完成一幅画的。

  现在,A先生和老E,以及不太明白怎么回事的小小E都看着小D,期待着他开始画画。小D于众人注视下打开水彩笔盒,惊喜的冲着小小E叫道:“啊﹗你的颜料盒里什么颜色都有﹗我的水彩笔被同桌抢光了,他只给我留下了黑色笔,还不准我和其他人说﹗”

  特殊的心理疾病范文(二)

  亲密,也会患上恐惧的症候。当他的拥抱向你袭来,有多少女人的心正瑟瑟发抖?缘何?这叫做“亲密恐惧症”。另外,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于“圈子”,而这种“圈子”概念的排他性非常强,对圈子外的事物注意保持距离,恐惧过度亲密。

  亲密,也会患上恐惧的症候。当他的拥抱向你袭来,有多少女人的心正瑟瑟发抖?缘何?这叫做“亲密恐惧症”。另外,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于“圈子”,而这种“圈子”概念的排他性非常强,对圈子外的事物注意保持距离,恐惧过度亲密。

  亲密恐惧症

  “所谓“亲密关系”所指的并不单纯是爱情或异性间的情感,而是泛指友情和各类社交关系。“亲密关系恐惧症”的主要表现是注意保持距离,拒绝过度亲密,很难融入某个圈子。

  产生亲密恐惧症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时间造成的爱情冷感。当激情不再,那些为爱而性的男女,不再有敷衍的耐心。

  时间令爱情过度成亲情。一个男人女人,在长久的婚姻生活中,很容易对对方产生一种类似父母兄妹之爱的感情,一旦这种亲情取代了爱情,再做“那种事”,会有负罪感,造成精神压力。

  童年的不安全感阴影。患有“亲密恐惧症”的人,往往都会借由着“出轨”这个渠道,去满足自己对爱情的要求。如果再进一步细究,会发现,那些患有“亲密恐惧症”的男女,其父母的婚姻往往也遭遇过同样的不幸。换言之,他们对婚姻生活缺乏信心,对获得未来伴侣长久不变的爱没有必胜的把握。他们的这种亲密恐惧,其实是害怕受到伴侣背叛的一种表现,他们害怕付出后得不到等值的回报,于是,就先行背叛,以达到心态上的平衡。

  别陷入“自我意识”的圈套!

  无论是指爱情或异性间的情感,还是指友情和各类社交关系。所谓的“亲密恐惧症”实际上很多时候是在围绕“自我意识”做文章。“亲密关系恐惧症“并不是通常所说的“社交恐惧症”怕与人见面谈话、见人就紧张、面红耳赤、颤抖等症状,相反有时候这些人会在人群中表现出更外向、更大大咧咧、更不拘小节等行为,这些行为表象实际上带有很强的潜意识里的“自我捍卫“,它通过主动选择来避免被动态势,其实这些人很可能是更不容易被接近、更不容易表露内心的人。

  有些人在人际交往中会表现出一种焦虑感,渴望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又担心他人不回应自己的感情付出,导致情绪上的焦虑和矛盾,’陧慢就会倾向于回避社交、回避亲密关系,这种情况会让性格比较保守的人更难与人建立亲密关系。性格激进的人,通常都有表现出一些占有欲,当占有欲望无法满足时,通常会产生嫉妒心理,也会演变为强烈的排斥,于是表现出不屑于与人交往及建立较亲密的关系。

  其实,无论性格如何,与人建立各种不同程度的亲密关系都是为了摆脱孤独。而今,当不安全感,厌恶感给人们带来的烦恼大于孤独时,则容易表现为情愿选择与人群保持一定距离和避免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带来的麻烦——缺乏私密性、没有安全感、不公平对等、信仰差异等等。对亲密关系的恐惧其实不是我们不再惧怕孤独了,而是让我们惧怕的不仅仅是孤独。

  早期依恋缺失的影响

  心理案例:

  谈到亲密关系,我总是会想起大学时候周末去舞会跳舞。对每个邀请我做舞伴的人,我都诚惶诚恐地努力配合他,可每一次都会踩他的脚———踩每个人的脚。所有的这些人都带着容忍的微笑跟我说“没事没事”,但这个结果更让我羞愧加恼怒,被邀请简直成了我的噩梦。只有蹦迪我喜欢———我只会自得其乐,不会琴瑟相谐。

  从陌生人到朋友,对我一直就不是件难事。但从一般朋友到亲密朋友,只有几个人到达了这一地步,这几个人都是同事,与我在一起相处了十几年、厮混了十几年。而别的人,有许多我真的很想和他们更近一些,但当他们靠到足够近时,我就开始紧张,开始害怕,开始如当年被邀请做舞伴时一样诚惶诚恐,最后都会拔腿逃开。

  配合别人是一件巨大的难事,可能打内心里我太想取悦别人了,而这个想法又对我构成了巨大压力,让我无法自处,所以干脆放弃。

  当你不得不考虑该怎样让别人愉快的时候,你只得把自己的愉快放在一边,你要想“我这样做合适不合适”,要猜“他对这样是否感到满意”。猜也是我的难题,小时候跟人下棋就因此给过我很大的挫败感,因为我只会考虑自己的布局,完全不顾也猜不出对手下一步、再下一步会怎样。

  心理分析:

  这是一个在建立亲密关系上有一定困难的例子,首先要说明的是,对亲密关系的恐惧是和想建立亲密关系的愿望共存的,正是这种冲突使当事人关注这个问题,如果现实生活没有或很少亲密关系,而自己觉得很好,则是另外一个问题。

  按照现代心理动力学的理论,人们总是会根据早期客体关系的体验,寻找在现实生活中符合的人和事。换句话说,当事人难以建立亲密关系很有可能与其早期依恋关系的模式有关,根据研究,依恋关系的模式有三种:

  第一种叫安全型关系,妈妈在这种关系中对孩子关心、负责。体验到这种依恋的婴儿知道妈妈的负责和亲切,甚至妈妈不在时也这样想。安全型婴儿一般比较快乐和自信。

  第二种叫焦虑—矛盾型关系,妈妈在这种关系中对孩子的需要不是特别关心和敏感。婴儿在妈妈离开后很焦虑,一分离就大哭。别的大人不易让他们安静下来,这些孩子还害怕陌生环境。

  第三种叫回避型关系。这种关系中的妈妈对孩子也不很负责,孩子则对妈妈疏远、冷漠。当妈妈离开时孩子不焦虑,母亲回来也不特别高兴。

  值得注意的是,依恋关系中的“妈妈”指的是个体早期的重要关系人,不总是代表真正的妈妈,另外,依恋关系的划分不是绝对的,也存在不少的混合型。对照上面的理论和案例中的情况,当事人可能是焦虑—矛盾型和回避型之间的依恋关系。

  心理解析:

  案例中几处关键地方值得注意:

  “我的自我意识太强了以至于我难以真正融入任何氛围”,这句话有典型的自我防御意味,即通过一种“合理化”使自己避免陷入“危险或不安全”的亲密关系中。

  “对每个邀请我做舞伴的人,我都诚惶诚恐地努力配合他,可每一次都会踩他的脚———踩每个人的脚。”诚惶诚恐提示在互动关系中一种没有安全感的迎合,每一次都踩脚则提示造成这一不安全感的早期创伤,而迎合“每”一位邀请者,则显示当事人对人际亲密关系的渴望和缺失,所以不加选择去尝试。

  “但当他们靠到足够近时,我就开始紧张,开始害怕,开始如当年被邀请做舞伴时一样诚惶诚恐,最后都会拔腿逃开。”当事人的这种“紧张”、“害怕”没有明显的现实理由,提示是一种来源于早期经历的优先的、强烈的情感,同样提示在早年亲密关系的建立中遇到的挫折。

  “当你不得不考虑该怎样让别人愉快的时候,你只得把自己的愉快放在一边。”这表示当事人在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中对自己的需求采取的是无视和压抑的策略,而这使当事人无法在亲密关系中获得真正的快乐。

  建议:不要一味压抑自身需求

  在亲密关系的互动中,如果一味压抑自身需求将使得艰难建立的亲密关系徒有其表,无法满足自己的沟通需要。另一方面,亲密关系的对方最终会察觉这种所谓的“迎合”,而感觉到一种“不真实感”,甚至认为是一种欺骗,因为这种对自我的忽视使对方也丧失了亲密的“主体”,所以应该勇敢地表达自己,自然会吸引那些真正的志趣相投的人发展健康的亲密关系。

  另外,在人际交往中缺乏安全感,可能是一个人幼年遭遇过被自己的亲人拒绝的痛苦,他的潜意识当中会产生对亲密关系的惧怕,为了避免遭遇被拒绝,他们可能采取疏离或拒绝与对方发展过于亲密的关系等方式以使自己获得安全感。

  当事人可以加强自我觉察,或尝试寻找心理动力取向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自我成长,了解自己这一行为模式的背后原因。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