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作文

2021-03-08 心理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理的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理的作文 篇1

  作文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学生必须借助观察才能积累作文素材;必须进行积极思维,才能使文章的中 心明确、结构合理、立意新颖;必须展开大胆想象,才能使文章内容丰富,具有创造性、独特性,并使语言更 生动形象。所以,作文教学的过程,也是使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想象力得到综合训练、心理能力不断地得到提高和发展的过程。

  一、转变学生作文的心理状态

  从作文心理来说,作文有主动与被动之分。一般来说,主动作文,是学生出于自觉的要求,有材料可写, 有感而发,这好写,也容易写得好些;而被动作文,是学生没有写作的要求,感到无材料可写,这就不好写, 也不容易写好。有的学生说:“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还有的学生说:“我最讨厌作文,我希望今后的 各种考试都没作文这个项目就好了。”这些都是被动作文心理的反映。

  为什么不少小学生不喜欢作文呢?可以概括为“没有东西写”或感到“不知道怎么写”。因此小学语文教 学中,要解决两个问题:“写什么?”“怎么写?”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作文教学过程,是要变学生被动写 作心理为主动写作心理的过程。使学生从没有什么可写到满怀激情地记录自己所见所闻、所经历的而又感兴趣 的有意义的人和事。

  从客观方面来说,作文是用书面语言来表达思想的,与口头语言有很大不同。口头语言是在面对面的交际 活动中进行的,可以借助于手势、语调、表情、动作等来补充其思维的不足,因此,允许简缩,逻辑顺序也不 要求那么严格。而写文章是从小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接受成人语言(口头和文字)开始,按逻辑要求, 经过自己的思考、加工后,转化为自己的书面语言的复杂过程。对小学生而言,作文比口头语言的要求高、难 度大。从主观方面来说,低年级学生内部言语的发展还不充分,知识经验也很缺乏,掌握词汇还不多,思维的 形象性还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还不善于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这就决定了他们还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命题作 文,而只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些口头造句、书面造句、看图说话、看图写话等的写作基础训练。因此,教 师要掌握他们的年龄心理特点,十分重视对儿童口头叙述的训练,为他们将来进行命题作文作必要的准备。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心理水平有了较高的发展,相应地,写作活动也进入了命题作文的阶段,但是这阶 段写作的各种水平还是不高的,需要在口头言语的基础上,经过专门的、科学的训练才能逐渐发展起来。因而 ,很多小学生在写作方面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害怕作文,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障碍。

  要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写作心理。首先要解决教师的命题。小学生的作文是先有题目后写文章。理想的新颖 的题目要从学生中来。来自小学生的生活、思想、兴趣、爱好、心理活动内容都是命题的依据。对小学生来说 ,要让他们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亲眼见到、亲耳听到的。就是说,让他们通过作文把自己的经历过的有意义 的生活、思想,围绕着一个中心,按着一定的顺序用文字表达、重现出来。

  在一个学校里发生这样的一件事,一位姓罗的学生,身患了淋巴恶性肿痛,急需一笔较大的医疗费,学校 发起了向这位同学献爱心的捐款活动。教师即以这个捐款活动为题,布置学生写一篇“捐款动员以后”。这次 学生的作文写得很好,有的学生用日记形式,写下了自己的真心话,表达了对同学的一份真挚的感情,而有的 学生则是从记叙的方式,叙述捐款事件中,表现同学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心。这样的命题,是让学 生取材于身边的人和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使学生能“因事而发”,学生感到有事可写,也写得动人。

  二、奠定写作基础,丰富写作的心理内容

  从学生的作文实践来看,他们感到最大的困难之一是无话可写,而且,最常见的毛病是内容空洞,写不具 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生缺乏观察力,不善于观察生活中的“小事”。其实 ,小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如果细心观察应该是他们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 竭的源泉。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深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冲破学校课堂狭小的天地,在社会大课堂中去感受 时代的脉搏,接受新鲜事物,从中丰富生活,从生活中获取直接的知识。而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较多是考虑 怎样写的指导,很少或忽视如何把小学生的视野引向身边的生活、引向大自然、引向社会,从生活中得到感受 。叶圣陶先生曾经语重心长地指出:“作文教学偏于形式……是一种弊病。偏于形式,自然把作文看成一种特 殊的事,跟实际生活并不怎么切合,于是学生自然要叹无内容之苦。”因此,只有引导学生深入观察才能丰富 学生作文的心理内容。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观察是作文的基本功。学生只有对生活中的事物细 心观察,如对象的形体、色调、质感、美感等都十分了解,动笔才有内容可写。因此,语文教师要像“有心人 ”,一方面要注意在语文分析中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领会优秀作品的写作,学习别人是怎样以观察各种 人物、各种事物为基础,从而写成内容丰富的文章的。小学生的作文训练,不同于一般作家的创作活动,它是 在教师指导下的语文课内容的模仿、借鉴范文学习写作。因此,作文教学时必须以课本内容为依据来进行作文 训练。这样,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周围的一切细心观察,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发现,少年 儿童的观察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是:由无意性、情绪性向有意性、目的性方向发展;再由有意性、目的性向自觉 性、稳定性、精确性和概括性发展,并逐步形成较全面深刻的细致的良好观察力。教师应了解学生观察力发展 的规律,有意识地通过多媒体教学途径来培养和锻炼学生良好的观察力。

  学生观察的要领是什么呢?

  一是提高观察的目的性。在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命题作文教学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 尽量把与命题相应的目的任务提得明确些、具体些。二是要细致准确。观察时不能只着眼于大概轮廓而忽略了 细小的地方。比如笑,有哈哈大笑、微笑、欢笑、冷笑、讥笑、苦笑等等。观察自然景物也一样。比如下雨, 在一般人的眼里,不过有大雨、中雨、小雨之分。有位小学生经过细心观察,这样描写雨前的景物变化:“铅 块似的乌云聚拢在头上顶”,闪电像“一条条皮鞭划过长空”。而描写雨中的情景是:近看,雨点的形状如“ 小葡萄”,打在地上溅起“水花”、远看是一层“轻纱般的水雾。”继而“水雾”又变成“雨帘”,马路两旁 出现了“小溪”。这位小学生之所以写得自然逼真,就是因为他能仔细观察。三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与方法。观 察是一种特殊的知觉,只有循着一定的顺序和方法才不致挂一漏万。一般可以先整体后局部。从空间特性来说 ,可以象电视扫描式从上至下,从前到后,从外到内。注意形态、数量、质地、色彩的变化,从而使学生把握 对象的外形和实质,这样学生写作有内容且生动而有条理。四是做好观察记录。作文是要有写作素材的。素材 就是在作文中要写的尚未经过加工的材料,平时学生若不注意素材的积累,动笔时就会觉得没东西可写。只有 注意营造起一个“材料仓库”,写作时才能“言之有物”,而观察正是积累素材的第一步。尤其是留心捕捉那 些最重要的现象、细节,而细节正可以将观察对象的特点、个性再现出来,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积累写作 素材,从而奠定写作基础。

  三、发展各种认识能力,提高作文整体水平

  学生作文内容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通过观察从现实生活中提供的直接素材;一个是课本、书报、图画、 音乐、影视提供的间接生活素材。这两方面的“材料”,通过学生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一系列心理活 动,成为他们的心理积蓄,使表达变成为可能。为此,从心理学观点看教师的作文指导,不只是作文方法的指 导,它本身还包括丰富学生的心理内容的意义,尤其是发展他们的各种认识能力,在感知的基础上,拓展学生 思维和想象力,在作文训练中有意识地加以培养,那么就使学生更快有效地提高作文整体水平。

  作文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学生作文,从审题立意,到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直到最后的推敲修改,每 一环节都离不开思维这一心理活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作文质量的高低。但小学生在作文中往往未 能很好地展开思维,因为在小学高年级时,思维才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小学生思 维能力较弱,他们观察了某些事物,有的却不了解其意义,找不到事物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因而作文时往往 难以确定文章的中心主题。根据学生形象思想的发展先于抽象思维这一年龄特点,要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作用 ,逐步进行思维概括性的训练。

  如逐步培养提炼中心思想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炼中心的能力:第一,教师注意在平时的阅读教学时,让学生明白,写人的文章,中心思想是 赞颂人物的思想品行;论事的文章,中心思想是从事件中告诉人们深刻的道理。第二,训练学生在审题中抓住 中心。一般作文命题,有的中心主题是在题面,或在写作提示的要求中已点明,而有的则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 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反复分析课文,提高捕捉中心主题的能力。第三,在生活中提炼主题。学生作文的主题, 应该是学生对身边发生的事不断观察,反复思考,逐步加深认识,提炼出来的。

  开拓思维的训练。开拓学生思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 的心理过程。如《从一条小路想到的》《××的启示》等类题目,就需要丰富的联想。开拓思维的训练,还可 以引导学生相互启发,发挥集体的扩散思维的优势。可以预早布置作文题,学生自己准备素材和编提纲。在作 文课时,让学生讨论,如写什么?怎样安排顺序?中心是什么?这些训练是十分有益的。

  有的作文题,就不是简单的生活再现,而让学生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进行再创造,从而产生新的形象。如 《我的理想》《我和嫦娥游太空》《十年以后》《将来的教室》等这类作文,就需要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学 生作文的心理过程需要想象力的参加。小学生想象的基本特征是有意想象在发展,再造想象起着重要的作用。 低年级小学生在作文时,很大程度上是描写或记述人物的外貌或事件的过程,而到了中、高年级,在有效的培 养训练下,词的作用越来越促使他们的想象力的发展,经过构思而概括出事物的形象,其概括性和逻辑性有了 明显的提高。想象过程和其它心理过程一样,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小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在良好的教学影响下发 展起来的。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丰富学生的感知表象。因为想象是在 事物的影响下,在言语的调节下,在儿童大脑中已有的表象经过改造和结合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所以, 想象的水平是依学生头脑中所具有的感知表象的教学和质量的情况为转移的。学生头脑中表象越贫乏,其想象 越狭窄、肤浅;表象越丰富,其想象越开阔、深刻,因而教师要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二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 描述来丰富学生的语言,为想象创造表达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是启发学生想象的重要因素,教 师如果语言生动、带有感情,描述会使学生进入想象的境界,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境,濡染其情。教 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在教学中可以以一概念或词语为题,让学生用形象来表现,如“慈祥”、“ 细心”这样的词要求学生以语言描述人物的神态来表现,也可以反过来进行。

  国外十分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日本学者认为:想象与创造有关,发展想象力是为发展创造力打下基 础,因此,他们把丰富想象力的阅读、写作指导为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向。

  根据大纲要求,小学的阅读教学中,主要让学生对课文的场面、人物、情景、背景和作者展开想象。想象 的具体内容是:由标题想象到课文的内容;由插图、图表想象故事的情节;由人物的语言、表情和动作想象到 人物的性格心理和行动的展开;由整篇文章想象到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主题,由此引入作文中。

  四、重视作文中的情感因素,消除恐惧心理

  文章是表达思想、表现感情的。刘勰说过,“情动而言行,理发而文见”。思想和感情既有联系,又有区 别。思想作为人的认识活动及其结果,既构成文章的内容,又指导着写作的方向,没有好的思想,自然写不好 文章,但是,光有好的思想而没有表达这种思想的兴趣与强烈感情,同样写不出好文章。人的感情不仅是构成 文章内容的一个方面,而且,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还有执行调节人动机的动力作用。兴趣是一切学习的源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总是不同程度地存在,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 是没有兴趣,没有领略到作文的乐趣,因被动写作而没有情感的投入。

  语文教师在指导小学生写作时,要打破恐惧感。但这不是靠大谈作文的意义,重要性之类抽象大道理所能 奏效的。较好的办法是“寓教于乐”,而且要善于激起他们非说不可的感情。有一位五年级小学生,功课甚差 ,对作文更感头痛。有一次同学将他藏在课桌里的“金铃子”,交给了老师。老师见这学生对小动物很喜爱, 便把“金铃子”发还给他,并引导他仔细观察,后要求他写一篇小作文《可爱的“金铃子”》。这位学生写起 “金铃子”,忽然灵感顿来:“金铃铃,金铃铃……那是谁在弹琴和唱歌?……你看,那小小的圆脑袋上伸着 两根触须,扫

  来扫去,多威风!身体那样小,却长着四只脚,还有两条长长的后腿,屁股后面拖着‘双枪’… …”(见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实例》)。可见语文教师要捕捉时机善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让学生头脑中储存有的感性材料转化成某种感情色彩的记忆映象复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写作训练, 即寓写于乐中,使命题作文引起学生的熟悉感亲切情,这样学生才能写出好文章。

  学生作文,多喜抒情。尤其是记叙文,通过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有感而发、且能动人以情的文章 才是好文章。怎样才能使文章感人呢?很重要的是写出真情实感。小学生在《我童年的小屋》里写道:“搬进 三室一厅的单元楼已一年多了,但我却依然留恋着那间只有15平方米的小屋,小屋摆满了家具,显得拥挤不 堪;小屋只有两扇朝西开的窗户,显得昏昏暗暗;每到雨季,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在那里我度过了九 个春秋,小屋留下了我童年的快乐”。

  这篇小文章感动之处在于“实感”出“真情”。文章一开头就把读者带进了童年的小屋中去,和新楼房相 比,小屋是拥挤的、黑暗的、潮湿的,但是那里却留下作者宝贵的童年欢乐和留恋之情。

  人的情感尽管是一种主观经验,但它毕竟是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而且,情感的 内容及其深度,又往往取决它所反映的各种现实的广度。因此,语文教师在接触学生的过程中,要准确地把握 学生的感情脉搏,并引导他们用适当的词汇具体而形象地揭示出客体是怎样引起他们的某些情感体验的。在课 堂教学中,一般说来,学生的情绪、情感状态取决于教师的情绪、情感状态。在作文教学的全过程都伴随教师 强烈的情绪、情感。因此,教师在上课前要酝酿良好的心境;命题要有师生情感的共鸣;指导要有柔情;批改 要有韧情;讲评要有热情;要激发学生写作的激情。只有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才能仔细观察生活,他们才能写 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心理的作文 篇2

  这是我们六年级在学校参加的最后一次运动会了,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运动会。这一次的项目是最全面的,共有14项。

  我参加了8个项目,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女子4*100米接力和女子跳高这两项。今天上午,我的第一个项目是跳高。先是男子,我们就在一旁“观战”。这时,二班的欣冉走过来:“可,你有跳高吗?”“有。”然后,欣冉大惊失色地大叫一声:“有你,我们就完了!”我说:“你跳的比我好!”“……”马上就轮到我们了,我是第二个起跳。跳高主要是心理战,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是跳得最好的。于是,我在每次升杆的时候都捂着耳朵,不听杆子的高度。过了一会儿,赛场上就只剩下我和欣冉了。随着杆子越升越高,我的心也渐渐提了起来。杆子那边的周周、老陈和药子喊着加油;戎老师拿着手机准备拍照;太阳越来越热,我和欣冉的脑门都渗出了汗水,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我深呼吸着,让自己心无杂念,放松心态。我对加油声充耳不闻,想着起跳的动作。我跑了过去,快到我胸口的高度我竟然跳过去了!当然,欣冉也跳了过去,她个子比我高好多呢。周周激动地和我拥抱。最后,119公分的高度我俩都没过,但看着前面的成绩,我还是第一(119公分是我从周周口中得知的)。

  后来是4*100米,暖暖在跑150米时跌伤了身体,但还是跑了下来。小王超常发挥,超到了第一,最后,我们女子4*100接力稳夺第一,超了第二50米。

  这次运动会,是大家在母校参加的最后一次运动会,也是我们六年一班这个集体最后一次团结互助,顽强拼搏。我相信,我们六年一班这个集体是最棒的!从中我也明白了:比赛是实力与心理的较量,只要你具备了这两项因素,冠军非你莫属!

心理的作文 篇3

  我最难忘的人就是张诗琪了。她善良、活泼、学习成绩好、心理素质也好、很关心同学等等,很多优点,几乎算是完美的人了。

  她的绰号叫阿淇,因为这样叫很简便,很好叫,也很好听。

  有一次,我很失落,她就过来安慰我,就因为这件事,马上我们成为了很要好的朋友。

  那天下午,上体育课的时候,已经自由活动了,我一个人走在操场上绕圈,低着头在想着一些事情。我走着走着,一个熟悉的声音从我耳边传来:“李映莉,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你看起来很失落哦!”

  我说:“阿淇,我也不知道自己干嘛了,很奇怪,总是有不详的预感,很烦,见到一个人就开始生厌,始终就是非常的烦恼。”

  “那应该是你犯了什么错,自己心情不好,所以造成这样的心情,应该是这样的,我也不大懂,我只可以为你分担烦恼,对不起哈!”阿淇说。

  接着,她就和我边散步,边谈心里的不快。她说:“现在压力好大哦!想考个好中学很难耶!连属于自己的时间都没了!好烦呀!”我想:“为什么好学生心里也会有烦恼的呢?不是好学生学习成绩好就很开心的吗?”“我猜,你肯定想到了,我怎么也会有烦恼的,对吧?阿淇说:“例如:1.如果我下一次考试考不上就十分怎么办?2.如果我下次上补习班没举手发言怎么办?3.如果我下次被老师罚怎么办?“这一连串的问题给了我非常多的压力,使我不能动弹。越来越烦恼了。”

  “最后,我知道了,好学生并不一定没有压力,这也让我明白了:学习并不难,谢谢你,帮别人解除心理障碍的张诗琪!感谢你让我受益非浅,让我永远脱离自卑,越来越自信!让我的学习成绩提高了,心理素质也随之提高了!”

心理的作文 篇4

  最近几天我总是无精打采的,因为钢琴要考级了,也许考级过的同学们知道,考级不是很容易的,只有对钢琴有感情的同学们才能弹好,考级分三个等级,最低的是通过,通过就是你干巴巴的坐在琴凳上一字不漏的弹出来就行了,中级的是良好,良好就是你弹的按谱子的要求弹的像一会儿轻,一会儿重,最高级是优秀,优秀就是你弹的一会儿轻,一会儿重,而且身体也很投入,就是优秀了,你可想知道,考级的曲子很难,何况我考三级,还想的优秀,怎么办呢!我弹的四首曲子都很难,第一首是法国钢琴家写的《练习曲》,第二首是《步列舞曲》,我们琴行考级的同学没有一个弹这个曲子,因为我的刘老师说这首曲子苯人弹不好,但是我咬咬牙,坚持要弹这首,刘老师答应了,我现在也觉得很简单,这首应该能让考级老师满意吧!

  下面一首是著名作曲家贝多芬的《F大调小奏鸣曲第二乐章》,这个曲子可是有一定的难度,还要翻页呢!不过,我早就会背了,这首也能过关,最难的就是下面一首,这是前苏联的肖斯塔科维奇写的,刘老师还特地说肖斯塔科维奇写的曲子都很好听,我就弹了一首这个,可是现在好难啊!因为曲子里面都是跳音,我的手指总是跳不准,跳到别的键上,这真是让我很苦恼,不过,最近我有时听听音乐,跳跳舞蹈,写写作业,就么没有那么苦恼了,我希望考级的那天快快过去,让我过一个踏踏实实的暑假吧!

  快要考级的同学们,我祝你们个个都拿优秀哦!

心理的作文 篇5

  心理咨询师,一个让人向往的职业,却未必是让人想去见的人,可我却见过一位心理咨询师。

  我一直觉得自己没有问题,只是成绩渐渐下滑了而已,心情变得有些郁闷而已,但是,我的父母却硬要兴师动众,帮我预约了心理咨询师。我如约走进了心理咨询室,映入眼帘的不是想象中黑暗的屋子,而是摆设很淳朴的居家室,还有一张书桌,摆放了各式书籍,在书桌边放了两张凳子,一张红,一张蓝,这是比较引人注目的。

  我依旧塞着耳机,站在书桌旁等下咨询师。不久,一个特年轻貌美的女人进来了,她笑盈盈的走了过来,让我随便坐。我有点心不在焉的随意坐下了,盯着她看着。她知道我在看她,依旧笑着说:“怎么?看着我这么年轻,不是你想象中的样子,让你失望了啊?”我本无心聊天,被她那么一说,直接点出了我心里所想,我的确觉得会是一个上了一定年纪的。

  话匣子渐渐的在她的带入下,不知不觉打开了,她竟然一针见血的道出了我成绩下滑的真正原因,至今我都不知道,她怎么能从与我聊天中就看出我的心里。确实,我因为自己暗恋的对象,最近有了女朋友,而变得特别的烦躁,从而导致无心学习。我不禁在心里暗暗佩服起她来。

  除了能看透人心,她还在聊天中转变了我的观念,以往我是选择自暴自弃的方式,心想反正得不到了,家长也不会同意。不料,她竟然支持我去喜爱一个男孩,她让我明白喜爱一个人就要变成那个人所喜爱的模样,和他匹配起来,让自己和他一样优秀。我怎么之前没有想到,我应该变得越来越优秀才有可能得到他的赏识呢?

  从心理咨询室出来,烦躁的情绪一扫而光,本来不待见的心理立马变成了,还想继续和她一起分享我的故事,渴望有她来引导我。第一次见咨询师,感觉咨询师就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不知不觉间把你看透,再变成医生,帮你医治,太神奇了。

【【精选】心理的作文五篇】相关文章:

1.心理描写的精选作文

2.精选心理的作文3篇

3.精选心理的作文三篇

4.【精选】心理的作文四篇

5.【精选】心理的作文9篇

6.精选心理的作文7篇

7.精选心理的作文8篇

8.精选心理的作文4篇

9.精选心理的作文6篇

上一篇:心理的作文 下一篇:心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