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作文

2021-12-05 西湖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湖作文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西湖作文 篇1

  我的家乡在杭州,那里花香满园,绿树成荫。那里的人就像生活在天堂。

  皎洁月光下,微风轻拂。我漫步在美丽迷人的西子湖畔,在灯光的衬托下,柳树姑娘在扭动着婀娜的身姿,长长的辫子跳起了踢踏舞,不时地在西湖里搅起一圈圈的涟漪。宝石山上的保俶塔珠光宝气,流光异彩,亭亭玉立。断桥边的荷花荷叶发出沙沙沙、沙沙沙的声音,好像在唱着动人的歌谣,又有些好像在相互间在谈着悄悄话,从不在意别人的存在。画舫在湖面上无声无息划开了一道道的口子,就像一条条火龙在湖中游动,西子船娘们娴熟地划着手中的浆,手划船像像一片片树叶飘向远方,渐渐地船上的灯,就像夜空中的星星或明或暗地眨着眼睛。此时的我,已完全被这迷人月色陶醉了,感觉就走在画中,不由地渐渐放慢了脚步,突然间,不禁想起了苏轼的一句佳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用她来写此情此景,再合适不过了。

  啊!西湖!浪漫、恬静、抚媚、幽雅动人的西湖,杭州因你而骄傲、自豪!

西湖作文 篇2

  西湖十景中的三潭印月总是给我带来无限的快乐与遐想。

  西湖湖面上三个突出的石塔,塔身仅是一个镂空的石球,球上凿出三个圆圆的洞口,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石球就变成一个朴素而精巧的艺术建筑了。假如你驾起一叶扁舟,摇到塔边通过一个洞口望过去,就能看到另外两个洞口以及洞外的青天丽日、湖光山色,真是“以一管窥青天”啊!从空中看,三潭映月就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的顶点。三潭印月并不高,从正面看像三个庞大的葫芦矗立在水中。每当中秋节来临,湖面上就会出现十个月亮,加上天空中的一个,一共十一个月亮,三潭印月中间就有一个。三潭印月这个名字由此而来。

  传说三潭印月还有一个故事。有一只黑鱼精想害鲁班的妹妹,结果被压在石香炉下面,活活压死了。石香炉露出的三个角变成了三潭印月。

  记得我第一次看见三潭印月的时候以为是一只三角龙,就对爸爸妈妈说:“看,三角龙!”爸爸妈妈哈哈大笑,说:“那是三潭印月!”我恍然大悟。

  这是我们杭州的三潭印月,这是我们西湖的三潭印月。

  我不清楚它怎么让月亮映照到水中,“难道是有许多孩子把月亮扔到湖中,他们一定很调皮吧!”每次来到三潭印月边我都这么想。

西湖作文 篇3

  断桥的柳絮,梧桐叶间的细雨,湖中几叶小舟,枝梢横桠,最忆当属西湖。

  仲夏的西湖,自然称不上是人间天堂,全身像裹着一层浓重的热气,只能扇出几阵热风,然而热气更加沉重了,脚上看不见光亮,但也能感觉温热,似乎比烈日当头更难受些。

  一叶轻舟,双桨惊鸿。船中的铺设或许还有些简陋,残破的垫子上露着几丝棉絮,随着微风飘去了。这恐怕是江南的纤细柔弱吧,并不长啸高歌,便只是扶着船沿,闭目思索,如杨柳中莺儿般的温柔。湖水静静地流淌,令人想到的绝不是绸缎,或是温润的玉璧,倒更像是凉了几个时辰的咸鸭蛋的壳,摸上去仍有些温热。西湖产鱼,大都是巨口细鳞的鲈鱼,据说吴地“鲈鱼堪脍”,不知张季鹰是否知晓西子湖的鲈鱼?

  晚霞一起,湖中群鳞竞跃,到处是银光闪闪的鱼鳞,鱼头触破水面,顺势扶摇直上。湖像磁铁一般,生生地把鱼吸住,起不得一点摩擦,依旧是轻盈地沉下去,无怪乎湖中不起波澜。湖水似乎能绿煞双眼,分不清縠纹深浅,只道仍是盈盈春水、淡淡春山了。

  天地忽地“旋抹红妆”,红霞艳艳地膨胀起大半的天空,些许灰云也被映得有些精神,仿佛与人攀谈起来了。堤边的杨柳葱郁得似无处发泄一般,倚着褪了油漆的人家的墙。谁会知道五里外繁华都市几百户高楼,而此地只有稀疏的两三人家。这便是幽僻之所在了。

  红霞渐渐散了,那几片云慌忙来遮住剩余的红光。天也冷清了,只窥见密密层层的云缝间一些挣扎的光亮,保俶塔尖尖的顶儿,这时也有些黯淡,仿佛被人掀去了一层红光,只好让黑夜渐渐地袭将上来。秃秃的顶儿,细细的身儿,名副其实,保有淑女的娴静与端庄。她比不上滕王阁、黄鹤楼雄伟英爽,这两者太过于咄咄逼人,而且不免用力过猛,雕饰也繁乱些。她毕竟是西湖边的一座小塔,踏着田田的荷塘,如出水芙蓉一般,天然去雕饰,更给人以亲切之感了。

  漫步西湖岸边,远离高楼书斋,左顾右盼,俯瞰仰视,皆是流淌的江南美景。想起明朝的张岱对西湖情有独钟,“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于是,一本《西湖梦寻》就诞生了,难怪有人说“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西湖北路至西湖外景,每一处景点都留在书里,林逋,苏轼,白居易,柳永……诗人们都走进书里。暑期出游的'第一個地方仍然是杭州,虽然酷暑难当,但日暮时分,能有这样的驻足凝视,浮想联翩,也是美哉!这些文人骚客仿佛就在眼前,他们对于人生的豁达求索,或梅妻鹤子,隐居孤山;或“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或被贬此处,仍要疏浚河道,有所作为。现在想来,仍然让人感怀。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寻梦西湖,却不知梦已驾着轻舟短棹,流连于西湖中了。

西湖作文 篇4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对江南的喜爱与留恋,我也有共鸣。一提起那次梦幻、仙境般的诗词之旅,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便是浓妆淡抹的西湖了。但在江南还有一处与之名称相似且意境相似的名胜--瘦西湖。

  扬州有名胜瘦西湖,瘦西湖有二十四桥,二十四桥有著名文人杜牧创作的诗篇:“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调。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因此篇名声大噪,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也在此留下墨宝,我,也慕名而来。那天有风,我站在桥上,欣赏着湖面被风吹出的层层波浪。此时的瘦西湖像舞女轻柔缥缈的丝带,微风吹过,湖面仿佛要飘起来了,她要和风一起舞蹈!

  走过二十四桥,又走了一大段路后,我和妈妈来到了五亭桥,她是那么秀美:以桥的形式连接着两岸,桥上有五个亭子,故曰“五亭桥”。五亭桥最中间的亭子有两重檐,四个角上的亭子只有一重檐。亭檐被漆成黄色,由朱红色的大柱子支撑着。只可惜那天下雨,没能看到她在阳光照射下发出的耀眼光芒。但又要感谢这雨,下雨且有风,风起雨落,五亭桥亭外的金铃铛便会随着微风细雨发出悦耳的“叮当”声,她们一唱一和,共同演奏出一篇动人、悦耳的乐章。我坐在亭中远眺瘦西湖,湖面上有几只小船,它们在烟雨飘渺的湖中飘荡着,与五亭桥、远处的二十四桥组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

  瘦西湖是一条丝带,湖中的岛屿和拱桥便是这丝带上的宝石和明珠。它们是祖国秀丽山河和谐、动人的锦绣画卷!

西湖作文 篇5

  古人有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想杭州之美肯定来自西湖。

  金秋十月,天空像擦拭过似地一尘不染。趁着秋天的凉爽,我和爸爸来到杭州西湖,坐上从“曲院风荷”驶往“平湖秋月”的游船,还没看清西湖的庐山真面目外,船就到“平湖秋月”。脚一踏上这座小岛,便给我一种仿佛世间万物都已静止,一切都被净化的感觉:瞧那些荷花虽然已经过夏天,但依然在怒放着,那朵朵花瓣就像一张张笑脸,似乎在说:“欢迎您到西湖游玩!”喇叭花也不甘示弱,张着大嘴巴:“西湖OK!”,最艳丽的要数菊花:有的花瓣无数,有的三四五六片,有的卷着,有的笔直,颜色更是多得数不清。此外,还有一些叫不出名的野花。从远处看,她们是那样美丽:红的像火,粉的似霞,黄的如金,白的若雪,争奇斗艳,吐露芬芳。

  离开“平湖秋月”我又登上前往“三潭印月”的游船。

  素闻西湖水以“平”、“静”而闻名于天下,我倒要看看这是否属实。游船荡漾在湖面上,可以让我更好地欣赏湖水。潺潺的西湖水声在我耳际回响,它并不像黄果树瀑布那样声势浩大,也不像大海那样波澜壮阔,而是很平静,很平静,安详得令人赏心悦目;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让你感到像正在步入仙境……

  不一会儿,船就到“三潭印月”。在“三潭印月”座落的岛屿上有三面潭所谓的“湖中有岛,岛中有湖”便是这个意思。又因明月高照时,有三面月亮映在潭上,故称“三潭印月”,有水必有鱼。在潭里,有许多形态各异的鱼。你瞧,它们正在自由自地、无忧无虑地畅游,还不时争先恐后抢游人撒下的鱼食。当然,观鱼最好的还数花港。看完鱼,我到一座小屋里歇歇脚。坐在板凳上,泡上一杯龙井,观赏窗外的景色。真是一种享受!湖面上许多人在划船,他们轻轻地摇着桨,小船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一会儿钻进桥孔,一会儿又向岸边划去,显得那么悠闲。

  游完“三潭印月”,我又去苏堤。

  面对西湖,我突然想起宋代诗人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他把西湖描写得恰如其分。

  美啊!西湖!

西湖作文 篇6

  上学期,在语文课本里我读了《西湖》这篇课文后,美丽的西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梦都想去看看。假期,妈妈带我去了西湖,终于实现了我这个愿望。

  早晨,我们到长途车站坐上旅游大巴,缓缓驶向宁杭高速公路。呀,高速公路长得像一条走不完的布条。路两旁是一棵棵整齐的树木,它们仿佛像调皮的孩子在和大巴车赛跑,只不过是往相反的方向跑。我还看到许多连绵起伏的山峦,正如课文里写的一山青,一山绿,一山浓,一山淡,仿佛一幅优美的画。

  中午,我们来到了美丽的西湖,我感觉这里一点也不陌生,好像什么时候来过似的。湖边游客川流不息,把西湖围了个水泄不通。随着人流来到有名的断桥,我左看右看也看不出哪里断了,妈妈笑着告诉我:“断桥不断,说的是冬天断桥上积满了雪后,最上面的雪融化了,远远望去就像一座断了的桥。”午后,我们坐上了游船,当游船慢慢离开岸边时,我的心就随着游船在湖面飘荡。我看到了湖心的三座小岛,听船夫介绍,那是小瀛(yíng)洲、湖心亭和阮公墩(dūn)。据说阮公墩每年会下沉三毫米,岛上还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夜鹭(lù)鸟呢!远处是雷峰塔和宝俶塔,它们背后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临近傍晚时分,我们抓紧时间去了灵隐寺。寺前有冷泉、飞来峰。寺里有天王殿(diàn)、大雄宝殿和药师殿等。走马观花后来到湖边,湖水在夕阳的照射下闪着金光,柳枝倒映在湖水里,仿佛在照镜子,这情景格外美丽。晚上,五颜六色的灯光倒映在湖水里,仿佛一条条火蛇在游动,让人迟迟不愿移动脚步。

  啊!西湖迷人的景色将永远映在我的脑海里。

西湖作文 篇7

  今天上午,我们看了体操比赛,中山市又获得一枚金牌。下午,我们去了惠州西湖。

  西湖由五湖、六桥、七山、十六景组成。导游说,这次带我们游的是西湖最漂亮的地方——平湖。

  这是惠州西湖五湖中最大的湖,从平湖门进去,首先看到的是“苏堤玩月”,据说,这条堤最初就是由苏东坡捐建的,现在堤上绿柳成荫、凉风习习,成为西湖观景的好地方。

  走过漂亮的西新桥,来到著名的泗州塔。这是当年苏东去坡喜欢的地方。塔身八面,外观七层,尽管天气比较炎热,我和爸爸还是登上了塔顶,里面竟有十四层楼梯,从塔顶向四下望,视野很开阔,景色很漂亮。

  之后我们来到“东坡引纪念馆”这里陈列着一些苏东坡造福民众的塑像。

  最后,我们来到了平湖上,这里体现着惠州西湖的特点——曲折。走在桥上,水榭石桥曲曲折折,远处青山高塔、拱桥流水,和青翠的树木倒映在水中,显得风景优美,让人流连忘返。

  亮灯的时候,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西湖。

西湖作文 篇8

  快乐的暑假一闪而过,好多的精彩在记忆里蹦蹦跳跳,就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兔子,抓也抓不到。但是有件事我一定要写一写,那就是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经历的西湖访学。

  “西湖!太好了!终于梦想成真了!”当爸爸宣布访学目的地时,我那高亢的欢呼声,我依稀能听见。西湖早就是我心驰神往的访学地了。

  苏堤是我们首当其冲的访学点。当我站在苏堤入口处,仰望着苏东坡的塑像时,心中不禁酣畅释然:“苏公堤,我们终于零距离了!”

  漫步在这条贯穿西湖景区的林荫大堤上,两岸的杨柳衬着碧桃、雪松、广玉兰、海棠、月季,仿佛正在夹道欢迎我的到来。凉爽的轻风扫过湖面、穿过柳丝吹拂在脸上,使身体的每一个角落都舒展了,我感到是那样的轻松惬意!苏堤最别具一格的要数堤上的六座石桥,它们像六条美丽的彩虹跨在堤上,每一座桥的栏杆都有不同的装饰,有的是飞龙,有的是雄狮,有的是石榴,有的是荷莲,雕得精细逼真,栩栩如生。我觉得自己正走进一本图画书里,一页一页美不胜收的景致,交替出现在眼前,使我顾不得眨一下眼睛,生怕眨一下眼睛便错过什么。一路上,我不断地“啊!妈妈看这儿”、“啊!爸爸看那儿”,像不停地发现新大陆似的,惊喜连连。

  “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身临诗境,吟着王瀛在《苏公堤》中的诗句,现在我感到这诗句再恰当不过了!

  西湖访学的第二站当然是白堤。走过东头的一座桥便上了白堤,和苏堤比起来,白堤要宽阔敞亮许多,堤上靠湖边的是垂柳,外层是碧桃,密密的柳枝飘飘荡荡地垂进湖面,仿佛一个个苗条的女孩围在湖边梳洗美丽的长发,让我感到了大自然那天衣无缝的和谐美。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走完了白堤。我不禁纳闷,白堤上有一座断桥的,我怎么没看到呢,于是问起了爸爸。

  爸爸哈哈大笑,然后高兴地说:“宝宝,断桥我们已经走过了,就是一开始上堤的那座石拱桥。断桥没什么,‘断桥残雪’才是西湖一景,但要等到冬天下雪才能看到。冬天有积雪时,桥的两端白雪皑皑的,而石桥拱面是灰褐色的,从远处看桥在湖面上若隐若现、似断非断的,所以叫断桥。”

  原来是这样啊!“不带的,老爸,你怎么不早讲!”我嗔怪着追打着爸爸,把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洒在了白堤上。

  接下来的几天,我和爸爸妈妈游览了西子湖畔的茶叶博物馆、古趣盎然的印学博物馆,庄严肃穆的岳王庙,意境深远的雷峰塔,云雾缭绕的龙井狮峰山,怪石嶙峋的飞来峰……每一处都那样精彩,每一处都令我目不暇接。

  当我依依不舍地返程时,我默默地许下了心愿:愿我的西湖印象就停留在这个美丽的夏天吧,愿冬天的“断桥”在这里等我再来吧。

【西湖作文锦集八篇】相关文章:

1.西湖春游作文锦集6篇

2.西湖春游作文锦集五篇

3. 作歌词

4.参观西湖作文

5.西湖,美作文

6.写西湖作文

7.那时西湖作文

8.西湖天堂作文

9.西湖环保行

印象西湖作文 描写西湖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