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该将最不想做的事情先做,却找到各种正大光明的理由,拖无可拖,不得不做,还能再苟延残喘几次,退无可退,终于开始。
我很惭愧,道理对自己讲了很多遍。比如吃饭,如果一定要光盘,就将最讨厌的先吃掉,然后剩下的都是喜欢的,多美好。做事情也是这样,把最爱的留在最后,这样做其他事时,有一份期待在等,难做的、怕做的,就不那么难熬了。
可是拖延症越发厉害。现在这篇文,早早知道好几天没有更,今儿怎么的都该写写的。先跟一帮人在一个群里胡聊海聊,再跟另一帮人在另一个群里吹牛扯皮,将一天的信息浏览一遍,圈里发个评论点个赞。一看时间,马上半夜,没法儿再拖。
前几天陷入上课泥潭,胸口坠着一块秤砣,沉甸甸。无论想,还是不想,它都在那里。很想早点儿弄周全,定好教案和课件。无奈,思想驰骋万里之遥,手脚原地不动分毫。
去“时光里”,闺蜜开会。嘴上一如往常,唇枪舌剑刀光剑影,丝毫不含糊,其实魂魄已离身,不晓得飘到哪朵云彩上面去了。这么上心,坐下来,老老实实做事儿呢!不,电脑打开,书摊开,眼睛盯着,那一个个的字儿硬是飘飘忽忽,进不去。
抽出《北极光的微笑》,读几页,毕淑敏有一篇写疼痛,痛到我心;换一本《人间草木》,汪老的文字让我稍稍平静;再拿《素履之往》朗读。好吧,木心的礼帽和王尔德的手杖占了上风,风度翩翩且文采飞扬,显然比无聊的备课更有吸引力。
艰难地把课本从书房转移到餐桌,痛下决心一定赶快弄好,长痛不如短痛,既然这么难过,弄好了就轻松了。心里建设若干,下笔仍艰难无比。上网查找资料,不自觉手指就滑向小说偷偷瞥一眼,再顺便打开微信,看看公众号文,数数几天没更,心里发虚,默念:就看这一次。
然后,坐得腰酸背疼,阳台上瞧瞧。窗外的秋色分外妖娆,随手拍几张留存,顺手发到某个群里,引起后续,大家纷纷发图比美,感叹时光匆匆,转眼夏去秋来。恍然顿觉,时间又溜走很多,要做的事情还没有开头。
自责懊恼一番,再次下定决心,不弄好不离座。手机远离手边,闲书放得远远,桌上除了必须的`资料,啥都没有,给自己限定好时间,拿起笔。可是,思绪,这无组织无纪律的思绪,简直像漫天的柳絮,飘呀飘。抓不住摸不着,明明凝神静气想着呢,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飞到九霄云外,端坐半天,寥寥无几的字。
安慰自己,状态不好,休息下就好。烧水泡点咖啡,削点儿水果,窝在沙发里发呆,放空大脑。终于起身,觉得脑中有只手掌,拼命往外扔东西,啥也想不到,不愿想。“明天吧,还有几天,来得及。”
30岁过后,准确说成为母亲后,我一度以为自己已经告别了拖延症,走上事事提前计划的有序人生之路。具体表现为:凡事预留时间,力求不疾不徐,从容不迫,以期做到方寸不乱。许多时候,我觉得自己成熟了,随着年龄同时增长的还有智慧,为此常常沾沾自喜。
以前,上班都是卡着点到,绝不在铃声响起前进教室,绝对准时。严格勤勉的葛老校长实在看不下去,天天早晨早早在我的教室等候,背着双手,威严地看着匆匆奔来的我,淡淡地问:早点儿到不就不用这么跑了?
习惯掐着点儿做事情,和爸妈出门总是被嫌弃:为什么弄得这么急?要留点儿时间余数。好多次赶着上飞机、上火车,差点儿就被落下,每次暗喜:算得多准!
那种急匆匆,再不做就来不及的感觉,很久不曾出现。现在,它带着旧时的记忆漫卷而来,我竟然一下就适应了,难道是拖延症加重了?终于成为了习惯?对抗它的办法是什么呢?仅仅是遇上上课这件事情会“发病”?还是一种普及性的毛病?
等明天,我好好思考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