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风俗习惯作文

2022-02-22 习惯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过年风俗习惯作文(精选2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过年风俗习惯作文 篇1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也不同。今天我给大家讲讲我们汉族过年吃饺子的风俗。

  除夕那天,妈妈要包团圆饺子,要求我也参加。妈妈早早的调好饺馅,擀好面皮,每张面皮薄厚均匀,方方正正。准备工作做好后,包饺子正式开始。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啊!看看我包的不是馅多就是馅少,不是躺着就趴着。再看看妈妈包的,就像精神饱满的大将军,站在那一动不动,好像正在接受考验的士兵。我包的呢?已经两腿发软,像打了败仗似的,不敢抬头见人。

  我又包了一个,我把两边捏住了,可是它那饱满的肚皮却露了。我叹道:“真难呀!”我泄气了。妈妈对我说:“干什么事都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听后我点点头,妈妈教我包饺子,先拿起饺子皮平放在手心,再夹点馅在面皮上,然后两端对折按紧,弯曲挤压,就这样一个饺子就完成了。这下我的就像打我胜仗回来的将军,我开心地笑了。

  年三十的饺子不仅形式上有讲究,就连摆放也有规定。首先不能乱放,俗话说:“千忙万忙,不让饺子乱行。”摆放整齐,民间叫圈福。

  我们汉族吃饺子的风俗从古延续至今,因为它代表着欢乐、团圆、吉祥!

  过年风俗习惯作文 篇2

  每一个人的家乡过春节时都有不同的习俗,例如:放鞭炮、拜年、吃汤圆等,我也向大家介绍介绍我的家乡的习俗吧!

  我的家乡在浙江省淳安县汾口镇,他们那里过年可热闹啦!过年前,大人们早早地就准备好了许多鞭炮,而孩子们就在不亦乐乎地玩着鞭炮。到除夕那天早上,大人们要清理房屋,贴对联,还要在门上贴门神。清理房屋时,要把不用的东西统统扔掉,以示“辞旧迎新”。

  除夕傍晚,要先去拜祭已逝的亲人,然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高高兴兴地吃团圆饭。这天晚上,除了一些比较小的孩子,其他人都要守岁,当十二点的钟声响起时,就要放烟花,放鞭炮,表示新的一年已经来到。

  第二天早上六点多钟,大家又要早早起来放鞭炮。吃过早餐,就要去别人家里拜年,一般去别人家都是带两瓶酒。而主人就要拿出糖果、酒、小菜,和客人喝两杯。

  到了初六初七,就会有戏班子来村里唱戏、舞竹马,精彩的很呢!

  这就是我的家乡过年时的习俗,你呢?

  过年风俗习惯作文 篇3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了,寒假也随着开始啦。我们打算回老家过年,我和哥哥都盼着快点回老家。经过妈妈的一番准备,我们出发了。

  经过长途跋涉,爸爸辛辛苦苦开了8小时的车,终于回到老家了。回到家里,奶奶已经买好家乡美味可口的大螃蟹,等待我们了。奶奶看到我们到了,马上端出一盘金黄色的大螃蟹,闻着香喷喷的大螃蟹,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抓来吃,这可说我和哥哥的最爱,我和哥哥抢吃起来。很快,这盆大螃蟹就被我们消灭了。

  吃完螃蟹奶奶就开始做年饼,这是我们家乡的一种习俗,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做这种饼,既可以送给亲朋好友,又可以用来招待客人,它的材料是用糯米泡湿之后磨成粉,然后用糖水搅拌,就变成一大坨迷糊团。接着抓一把糊团揉扁,拌入馅才,包起来放进锅里蒸熟就好了。我和哥哥也跟着瞎揍热闹,觉得好玩极了。

  我们家乡过年还有许多习俗,比如唱大戏、舞龙神、狮子拜年……家乡的习俗可好玩了,我爱我的家乡——雷州。

  过年风俗习惯作文 篇4

  我的家乡虽然没有大城市那么豪华,那么美丽,但是一但到过年,也是非常热闹的!下面,我给大家讲一讲吧!

  每当快要到过年的时候,人们会把家里打扫地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打扫完以后,人们就会去超市,买各种各样的年货,比如糖,水果,各种零食等,这一去就会大包小包地提回来。

  你知不知道人们为什么要在过年的时候在自家门上贴上对联和放炮竹吗?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从前在一个山谷里有一个黑漆漆的山洞里,山洞里住着一只叫做“年"的怪兽。在这个山谷下面有一个小村庄,这个年到了过年的最后一天的时候,就会下山来害人,这村庄里的人就会把门关得紧紧的。可是,年依然有办法进入村民的家中吃村民的东西,村民没有一点办法。有很多村民都到了城市里过年。有一年,村民们正在去城市的路上,有一位仙人对村民们说:“这怪兽最怕红色的东西和响声了。”村民们听了后,就把红色的对联贴在了门上,把炮竹放在了门前,怪兽一来,就会看见红色的东西和“砰砰砰”的响声,吓得直往山里跑。就这样,过年放炮竹和贴对的习俗就持续到现在。

  我家乡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做上一顿丰盛的饭——年夜饭。家家户户忙东忙西的,烧了一桌子的菜,有鸡,鸭,鱼等,看了就想吃。吃完后,妈妈会给我一件很帅气的新衣服,大人会给我们压岁钱,里面的钱还不少呢!

  过年真好,过年真是令人难忘啊!

  过年风俗习惯作文 篇5

  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我没有去过别的地方感受当地的风俗习惯,于是我来写写绍兴,这个我从小到大生活的地方的风俗习惯。

  要说到风俗,印象最深刻的当然是春节。到了春节,大街上虽然不像乡下一样挂红灯笼,弄得喜气洋洋的样子,但人们脸上也洋溢着笑容,使人也忍不住受到这美好气氛的影响。

  春节要贴春联,春联还是我自己用毛笔写的,怎能不激动呢?看着自己写的春联被贴在门上,心情真是无与伦比。春联也叫门对、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除了贴春联,我们还可以放鞭炮。前年我和朋友一起在小区楼下放鞭炮,那时我们一起笑着看着美丽绽放的烟花,星星般的花朵在空中一朵朵绽放,瞬间照亮了整个天空。只可惜去年我们看不到这样的美景了,放烟花爆竹会污染城市环境,所以政府勒令不许燃放烟花爆竹,以减少pm2.5的浓度。真可惜,放爆竹也是过节的习俗之一啊。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爆竹声辞旧迎新。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中国的传统习俗,真是种类繁多啊!俗话说得好:“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热爱中国,热爱中国文化,热爱中国传统!

  过年风俗习惯作文 篇6

  四川是一个喜欢麻辣的地方,这里的辣椒大到有人的手臂那么大,这种辣早已经融入了咱们的年夜饭当中。

  今天我一回到老家,爷爷就来问到今年的考试如何等一些我不想回答的事情。在杭州时,父亲买了一只甲鱼,咱们把团鱼当作祭品,这是咱们每年都要做的事情,咱们每天都要去走亲戚,唯独在过年前的两天,我不小心把团鱼给弄丢了,但父亲买了一只鸭子来替代。

  过年那天,咱们必须得吃一个比汤圆大五六倍的东西,之后就要到坟地里去祭拜祖先,点上香,在一个地方弄好后就可以放鞭炮了,让祖先知道现在已经过年了。干好这个以后,差不多就已经是中午了,回家吃碗面去赶集。咱们那儿赶集是三天赶一次,一天必须得买好三天要吃的东西,要不然的话就要吃面。吃年夜饭那天,咱们刚好可以去赶集,我和弟弟一起去赶集,父亲一个人在家做爆鸭子,咱们还没到菜市场,就看见一堆人挤在人行道上,咱们在那儿挤了好久,才进去。那儿真的不能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了。咱们买了很多,有牛肉,有辣椒,还有一种不知名的葱。

  回到家后,我就闻到了一阵阵的鸭子的香味,进去一看,不禁让我口水直流,父亲从咱们提回来的菜中,拿了一根葱,那正是我说的那种不知名的葱,他将它整个儿切掉,我不知从哪儿闻见了辣味,后来父亲就做了一些家常小菜,似乎做得挺好的,有鱼香肉丝,有土豆泥,还有一个回锅肉等。

  咱们家乡的过年差不多就是这样子的。

  过年风俗习惯作文 篇7

  温州的春节比北京还早,大约在农历十一月份就开始了,在十一月份,人们就开始准备年夜饭上用的食物——酱油肉、酱油鸡、酱油鸭和鳗鲞。先把生猪肉、生鸡、生鸭放在酱油中浸泡一天,然后晒干食用。听外婆说,以前,在这晒腊肉的月份,每家的屋檐上都密密麻麻地扎满铁钉,上面挂满了腊肉;而鳗鲞是直接剖开,洗干净后放在地上直接晒。现在市场上都有现成的了,但外婆还是喜欢自己做,因为自己做的新鲜安全。

  温州人除了元宵那天外,还有一天要吃汤圆,就是在冬至这一天。这天除了吃汤圆外,还有吃麻糍。麻糍味道很好,就是无馅的“驴打滚”。

  在除夕这一天,温州人还要吃“分岁酒”,也就是俗称的“年夜饭”。我们这里叫“分岁酒”,是因为除夕是新旧交替的分界线,吃分岁酒就是代表新旧岁由此夜而分。分岁酒上的菜除了农历十一月份就开始准备的腊肉和鱼干外,还必须有:年糕、花菜、柑橘、鲫鱼、豆腐。年糕象征年年高;花菜象征发财;柑橘象征大红;鲫鱼象征吉利有余;豆腐象征门前清洁。总之,每一道菜都有一个意义。而且每碗必须要有一块切成薄片的圆形红萝卜盖顶端,以示讨彩。除夕还要“望年夜”,也就是俗称的“守岁”。

  在吃完年夜饭后,还要放关门炮,表示旧岁平安。有关门炮就有开门炮。在大年初一清晨,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放了鞭炮,新的一年就开始了。

  过年风俗习惯作文 篇8

  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有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但我最喜欢的是春节,因为春节可以穿新衣服、吃好吃的,还可以领压岁钱,男孩子还可以放炮竹呢!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节日。关于春节的来历是这样的: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这天,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里的人们都要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后来有一位老人,告诉大家。“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户户要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每家每户都灯火通明,守更待岁。大年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在我们的家乡,人们在除夕前好几天,就开始准备过年了。人们会买炮竹、买对联、准备年货、买新衣服,人们还要彻底打扫卫生。除夕之夜,我们还要吃饺子,每年包饺子的时候,妈妈会在一些饺子里包上硬币,谁吃到了有硬币的饺子,就代表谁在新的一年里会走好运。吃完饺子后,我们都会守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

  到了春节那天,我很高兴,因为我可以穿新衣服,而且还可以收到很多压岁钱,另外我发现别人也都很精神,也很高兴,到处都充满了欢乐的笑声!

  我喜欢春节!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它们吧!

  过年风俗习惯作文 篇9

  温州的春节在我们这,过了腊八就要到春节。在腊八之前,家家户户都会晒腊肉或者是鸡腿肉。二十四,扫房日,这个时候,每一户人家都要把家里的晦气清除掉。还要准备年货。为年夜饭的食材做准备。

  年三十,家家准备年夜饭,必备的就是鱼。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总听大人们说:“年年有余(鱼)”。这样子才会有鱼。之后,就会全家人围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吃完之后,就会坐在沙发上看春节联欢晚会。吃完瓜子,开心果,核桃等一些干果,一边有说有笑的看电视。

  在正月吃一一大早,我们就回去楼下放红鞭炮,寓意是红红火火。接着去亲戚家拜年。然后吃点心。面里有许多的食料。有虾,蛋,肉······饿的时候,美美的吃上这样一碗,就好比是山珍海味。吃完后,说一句“新年快乐”类似祝贺的话,就可以拿到压岁钱。中午再去奶奶家,开始准备团圆饭。在将近傍晚的时候,买许多的爆竹,颜色绚丽多彩,显得分外热闹。

  元宵节在我们这儿就只是吃汤圆,汤圆的馅儿有很多。有芝麻,豆沙,猪肉以及桂花。我最喜欢芝麻的。但在我们这儿的元宵节一点也不热闹,而且过得十分乏味。

  春节过后,小孩子们去上学,大人们也开始了各自的工作。也恢复了原来的生活。但春节在我的心里烙下了根基。我们这不像北京那么热闹,但我喜欢这样的春节。

  过年风俗习惯作文 篇10

  每个地方的过年风俗是不同的,而我们宁波的风俗又是一番风味。

  鞭炮是每年必不可少的东西,它那“呯呯叭叭”的声音给过年增加了不少的喜庆欢乐的气氛。说起鞭炮还有一个传说呢!据说有一个叫“年”的怪物总是在除夕来做坏事,为了赶跑“年”,于是家家户户放起了鞭炮,“年”被吓跑了。鞭炮对孩子们来说是最喜欢了,什么“降落伞”、“满堂红”、“冲天炮”……每一种都吸引着我们的眼球。而我最喜欢的要数划炮了。别看划炮小,但是很安全。只要像火柴一样轻轻一划,点燃一扔,过一会儿就爆炸。有一次,我一不留神扔到了一只小狗面前,小狗吓得退后三步,见划炮没爆炸便上前去嗅,不料,划炮一溜白烟爆炸了,吓得小狗夹着尾巴慌忙逃走。

  “雪白一群鹅,客人来了赶下河。”你可别被以为这写得是乡村风景,这可是我们宁波另一个习俗。过年时少不了走闲访友,宁波汤圆可是家家户户必备的传统佳品,糯白的汤圆就一只只小白鹅,只要你咬上一口,油香就会流满整个嘴,真是名不虚传啊要。

  正月十五是年的最后一天,过了这一天年也就过完了。十五闹花灯、猜灯谜便是过年的最后一个节目了。每逢十五,社区便早早地挂好了一盏盏灯笼,到了晚上人们提着灯笼聚在一起。每个灯笼上都写着一个谜语供大家猜,猜对的人笑逐颜开的,没猜着的人那可是冥思苦想的。

  这就是我家乡的年,有趣吗?

  过年风俗习惯作文 篇11

  讲起过年的风俗习惯,倒是挺有意思的。有些现今仍沿袭着,有些早六百年的便给扔掉了。

  对于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的中国人来说,不同地方的规矩恐怕不完全一样。我所要讲的只是早先我们阜阳以北与太和这一片地方的风俗习惯。

  俗话说: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毫无疑问,这腊月初八历来便是迎接新年的重要日子。何况还有:腊八腊米饭,大人小孩都喜欢呢。在那物资相当匮乏的年代,人们要吃上一顿象样的饭是多么不容易啊!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在我十来岁的时候,每逢腊八晌午的那顿咸米饭是那么的香甜。通常这顿做米饭的米是娘老早托人用粮票开后门从粮站提前买好的。娘总是将米锅里放上炒好的豆腐,再放上一些细粉加上葱姜佐料,饭没做好,老远的便能闻到扑鼻的香味了。这时饥肠辘辘的我便围着厨房转圈子,专等着娘说一声:吃饭了。于是迫不及待地跑进厨房,盛上满满的一腕,美美的吃将起来。百年不遇的吃上这么一顿难得的美餐,不用说,能撑得嗓子眼里直往上冒,还觉不过瘾的。

  腊八过后,接下来便是祭灶。祭过灶,年也就跟着很快来到了。讲起这祭灶,还挺有讲究。记得有一句顺口溜是这么说的:君祭三,民祭四,老百姓祭五贼祭六,老和尚祭到庙后头。至于这顺口溜的来历,曾听老人大致的讲过,因为听时并不怎么的在意,所以至今也不大明白。只知道我们张姓人家都是二十三祭的灶。其他大部分的人家都是在二十四祭灶。依稀记得,好象听老人讲,说是俺们张姓人家占着老天爷、阎王爷、龙王爷的光,因为他们都姓张。所以历朝历代张姓的人家没有做皇帝的,原因就在于:如果连皇帝再做了,那天下岂不是没有别姓人家混的了吗?祭灶那天,也是厨房大扫除的一天,平常烟灰满布的屋子,通通用扫帚彻底清扫一遍。然后将提前请来的老灶爷与老灶奶奶并肩而坐的画像恭恭敬敬地贴到锅台一侧的墙上。到了晚上,临近送他们上天的时候,便用做好的糖瓜子先给他们抹抹嘴,意思是先给他们甜甜嘴,请他们在老天爷跟前多替老百姓说些好话。有道是:老灶爷上天——有啥说啥。至于这样做的结果,是不是能让老灶爷管住他的嘴,不在老天爷跟前说些对老百姓生活不利的话,那就谁也不知道了。随后是供上香火,放起鞭炮,送他老起程上天了。

  祭过灶,家家便忙着准备过年的食物,蒸呀炸的忙开了。

  在蒸炸的过程中,倒还有着不少的讲就。其中大人们最忌讳的是小孩子在跟前扭来扭去。一是嫌他们碍事绊脚,二便是唯恐他们说出什么不吉利的话来。后边这一条是最主要的。例如:炸东西时,最忌讳人说别炸熰了、小心油别起火、或者说快炸完了等。我有一次看到娘炸馓子时,盆的面不多了,便随口说了句:快炸完了。惹得娘瞪眼厉声地吵:去!别在这胡说八道的!我当时还有点不服气,顶了一句:这明明是实话,说说又有啥呢?娘却说道:你说说说有啥?炸东西时,不兴多嘴你知道不?我由不得又辩驳一句:多少东西只是多少东西,总不能说说就说少了?大嫂在旁接了句:说起来你屁都不懂。你没听说过“船仓垛底墙旮旯”吗?因为这些谁都估不透。别看是盆底了,说不定从今个管炸到明个也炸不完呢。这句话说得娘笑了。但从此我遇见此事时绝没再多言多语过。

  蒸馍的时候更有一种神圣的味道,更忌讳人在旁边扭来扭去的。好象这样会带来大不幸似的。蒸馍时还有一件,就是特意在其中的一个馍里放上个五分的毛革(也就是分革子),说是到时谁吃到了,谁就会发财。另外,蒸馍必须蒸得雪白的宣腾的方为最理想。馍若蒸裂了倒也说得过去,叫作笑。若要碰上蒸得缩成个蛋蛋的,那是最让人感到气恼的。人们往往会以为有邪讲,是邪魔在作怪,于是便将馍蛋蛋扔进锅底下烧。说是这样便可烧去秽气。

  到了年三十,家家都要帖门对子(既春联)。有丧事的人家是不准帖红对子的。人死后的第一年,帖火纸,第二年帖蓝对子,第三年帖绿对子。过了三年,才能重新帖红对子。有那欠账的人家老早地就将门对子贴上了,这样,要账的人便不好意思再来上门要账了。另外,三十的晚上,家家都会在门槛外边都放上根木棍,叫作拦门棍。意思是挡着防止一些不干净的东西进了屋。

  年三十的晚上,通常家家都会放一挂比接年小一点的鞭炮,然后才开始吃辞岁饭。辞岁饭不外乎馏蒸馍,吃饺子。这饺馅子大都是素馅,有用细粉、馓子、豆腐掺在一齐剁碎,拌上材料面的;有用干菜、细粉、馓子加上葱姜掺在一齐剁碎的。能吃上肉馅的人家不多。之后,小的便要给宗家门里的长辈家挨门挨户的去辞岁了。有祖上牌位的人家首先得给供奉的祖上牌位磕头。还有,这辞岁之夜吃什么东西都是随便任着你吃的,这叫填仓,尽着你撑炸肚子也没人说你。还有一条是小孩子最为喜欢的:老的要给小的发压岁钱。接着是熬岁,不让睡觉,比着看谁最能熬。说这叫作熬财神,谁能熬,谁以后就有福。这其间你打牌也好,听收音机也行,讲故事也罢,不管干什么,只有长着精神不睡觉就好。特别是大年初一,看谁家接年早。仿佛接晚了,年被谁接完了似的。所以从十二点起,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便接连不断地震响云天,直到年初一的上午十来点钟才算结束。到这时才接年的不是懒得出名、便是家庭境况不怎么样的。奇怪的是,年初一全家只能共用一盆水洗脸,而且洗过不能豁(泼掉的意思),得等到下半天才能豁。地不扫,连尿罐子也得存放在屋里不往外拎。得等过了年初一才扫,才拎出去倒掉。并且吃过早饭、午饭,锅碗不涮。早上用的碗,摆在那,到晌午各人继续用各人的。这些规矩真正让人莫名其妙,问爹娘,他们也说不上道道来。只说这都是上辈人传下来的规矩。老规矩只有照着做,不能随便乱改。我在心里暗想:不知老祖宗们是怎么想的,定下这规矩。这分明是有意让人邋遝一年。

  以上的'这些规矩,现今大都没人再照着做了。

  时代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着在变。一些老规矩的废弃,亦是情理之中的事。

  有一位哲学家说过:存在即合理。那么不存在的也就不合理。废弃不合理的东西是人类社会进程中必然的选择。

  过年风俗习惯作文 篇12

  中国传统节日——过年。过年是辞旧迎新的日子,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过年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我的老家是金溪,今年我就在那儿过的年,可有意思啦!

  到了下午,奶奶忙着蒸寿糕,爸爸在一旁帮忙碌着,并不断地在糯米糕上用花生摆上一个“寿”字,这才知道这是为外公祝寿准备的。

  晚上,家家户户包饺子,这种饺子的原料不是用面粉做的,而是用糯米粉做的。饺子必须要包甜的或咸的陷,放在锅里炸后才能吃,吃在嘴里弹力十足,有嚼劲,回味无穷。

  吃完饺子,过了一会儿,一颗烟花飞向空中,瞬间爆炸,那爆炸的烟花仿佛是一朵美丽的莲花在空中展开的花瓣。看着这些美丽的烟花,我也情不自禁想去放一束。

  正月到亲朋好友家拜年时要喝糖水,我便去问爸爸:“到亲朋好友家拜年时为什么总要喝糖水?”爸爸说:“因为这样可以让亲朋好友之间的友情更加甜蜜,使我们快快乐乐的过新年。”

  这次回老家收获很大,因为我了解了很多习俗,使我和家人的感情更加深入。只有和家人在一起甜甜蜜蜜的生活才能互相理解,互相沟通,从中获得快乐。

  过年风俗习惯作文 篇13

  今年的春节,有三天是我特别难忘的。除夕夜做汤团,正月初一爬山,正月初三放烟花。

  除夕夜,我们在家做汤团。姨父先把面粉做好,再把面粉捏成一小块一小块,最后由我们捏成一个饼,放进馅,包成一个个小汤团。汤团有桃子形的,有圆形的,还有露馅的,虽然样子很难看,但我们吃得津津有味,因为这是我们自己做的。

  正月初一的早晨,火红的太阳从东边慢慢升起,我们一家八个人去爬有名的保俶山。当我们爬到半山腰时感到很饿,就找到了一个休息的地方,把带来的水果都吃完了。

  接着我们一口气爬到了山顶——初阳台,站在山顶上往下看,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风景,西湖边的人是多么地小呀,小得像蚂蚁一样看也看不清;西湖边的人是多么地多呀,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最后我们继续往前走,走了一会儿,就拍了一张合照。外婆笔直地站着,妈妈看着我,我在想我的作业,阿姨在想单位里的公事,阿舅在看别的游客,姨父在欣赏周围的美景,姐姐在拍苏堤和白堤。我觉得我们一家人的表情真丰富!

  正月初三,我回到了我向往的老家——新昌。一走进爷爷家,就看到了门口放着很多大箱子。爷爷说:“这是晚上准备放的烟花。”

  我等呀等,等呀等,终于把天等黑了。只见爷爷先把烟花搬到了室外,接着叫我们躲到一旁,最后拿起打火机,果断点燃了导火线。只听“嘭”的一声,烟花从地上飞快地飞到空中。有的烟花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有的烟花化身成“蝴蝶”在空中盘旋;还有的烟花划出不同的颜色形成了美丽的彩虹。我们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烟花竟然这么神奇,能够变化出这么多的花样。

  通过吃汤团、爬山和放烟花这三个过年习俗,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还让我渡过了一个快乐的寒假。

  过年风俗习惯作文 篇14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无奈之下,我准备去问正在贴春联的爸爸。

  “贴错了,贴错了!”我看见爸爸将“福”字倒着贴,焦急地喊起来。“没贴错!”爸爸不紧不慢地回答。“那为什么要倒着贴?”我疑惑不解。爸爸解释道:“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哦,原来是这样!那过年还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呢?”我又发出疑问。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讲解起来。

  原来,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直至今日。

  听完爸爸的讲解,我这才恍然大悟。我又问爸爸:“为什么理发要赶在二十七呢?”“哦,民间有一条俗语,叫‘二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剃傻瓜!”“原来是这样!”

  我又发问:“那为什么要大扫除呢?”爸爸说:“大扫除是为了扫除一年的晦气!这是好兆头!”“那为什么送礼全送橘子啊?”我又不懂了。“这是因为啊,橘子的‘橘’字与‘桔’意思相同,而‘桔’和‘吉’又很相近,大家在新春佳节用橘子相互馈赠求个大吉大利!”“原来如此!”爸爸又说:“还有‘接财神’这一习俗。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的晚上,各家各户办酒席,为财神爷过生日。”我这才全明白。

  今天我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太迷信了!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

  同学们,我对“年”的习俗收获很大,可我不知你们的收获,若有更新奇的,快来告诉我吧!我先在这里祝你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过年风俗习惯作文 篇15

  我的家乡在巴马县的坡帮村,那里的过年习俗可真有趣。如果你不信,就听我说说吧!

  大年三十的早上,爸爸把我和哥哥叫过去说:“你们去河边把我们家的牛、猪、鸡、鸭……给带回来。”说完,把一个笼子和两条绳子交给了我们,我就拿了一条绳子,心想:“真刺激,我还是第一次去赶牛呢!肯定很好玩。”这样我就和哥哥高高兴兴地上了路,一路上我们还看见许多小朋友也跟我们一样,去要他们家的牛、猪、鸡、鸭。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河边,我一看河边什么动物都没有,更没见爸爸所说的牛、猪、鸡、鸭……只见河边只有一块块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石头,我就问哥哥:“我们家的牛、猪、鸡、鸭……在哪?”哥哥指着河边的石头说:“在那里呢。”接着说:“走,一起去把石头装进笼子里,这就是我们要的鸡、鸭、牛、猪等。”我不懈地问哥哥:“这些是石头呀!怎么是家禽呢?如果把它装进笼子里呢?等真的牛、猪、鸡、鸭来了怎么办呀?”哥哥坐在河边的大石头上跟我说:“因为这是我们家乡的一种风俗,这些石头代表了牛、猪、鸡、鸭……每年年三十的早上,这里的人们都会到河边来把它们拿回家,先放在门外,到了晚上12点放完鞭炮后才能拿进门放在家里,表示来年家禽兴旺、有吃有财的意思。”我一听,这才明白。我心想:既然是这样,我就多拿几块石头回家,我们家明年就家禽兴旺,有多多的牛、猪、鸡、鸭等。于是,我就和哥哥选了几块石头装进笼子里,又用绳子绑了几块石头,就高高兴兴的拿回了家。

  你们说,这样的风俗是不是很有趣?

  过年风俗习惯作文 篇16

  回到老家,心里可高兴了,春节习俗总会让我吃惊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个了:吃年饭,看晚会,午夜放烟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妈等亲戚都欢聚一堂,外婆外公满脸喜悦,开心地忙碌着。对,今天我们要吃年饭了!“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响起,年饭做好了!当然,吃年饭总忘不了土地爷爷,敬几根香,摆几碗菜和一碗饭,求土地爷爷保佑,来年丰收。接下来,便入席了。吃罢年饭,大家都坐在炉子旁边聊天。外公外婆这时候可就忙咯!吃年饭(也可以说是团圆饭),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儿,大家都会赶回来,和家人一起共享这美好的时刻。吃年饭时,大家总有很多话要说,说工作,说家庭,等等。吃年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只要家人都到齐了,想什么时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节联欢晚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舅舅一个,小舅舅一个,外婆一个……大家都忙活完了,该坐下来休息休息了,于是,我们便团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边看边聊,仿佛话总也说不完似的。总算熬到12点了,午夜烟花快燃放了!“轰!”一个礼炮打响了,天空顿时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彩衣。随着第一个礼炮的打响,各家不约而同地放出了各种款式的烟花,每一家的屋顶上都挂上了一个美丽的帽子。放烟花的声音震耳欲聋,五彩的烟花使我眼花缭乱。我和大舅妈跑到楼顶上观看烟花,我兴奋得直跳:“我这次苦熬到12点真是没白费,这真是太壮观了!”午夜放烟花,有可能是每个地方都有的习俗,有可能是我们家乡特有的一种习俗,但都一样,我见识到了,你们也听说了!

  这天,是初一,才刚起来,就听见门外一阵拜年声:“给您老拜年了啊!”“哎!来了来了,新年快乐!”“新年快乐!”这时候,外婆正忙着做早餐,外公则正忙着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了不了。”这样的对话总会听见很多次。我赶紧吃完早餐和小舅舅他们出门了。小舅舅的双胞胎女儿紫依和紫芊各提着一个袋子,每到一处袋子里的东西就会增加一点,可高兴坏她们了。所谓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户地走动,有时候会在哪一家坐一会儿,聊聊天什么的。而小孩子就提着个袋子去拜糖。声明一下啊,我可没有哦!

  过年风俗习惯作文 篇17

  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回首往昔,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系念和玄想,而这“岁时礼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节习俗成了我国最大的传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都更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习俗。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就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水缸上,寓意着福到了。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一般百姓家贴红色春联,门楣上贴“横批”,内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纸镶红边;守制者(有父、母丧者)则要用蓝纸;庙宇用黄纸。春联最早始于五代时的后蜀。据说当年蜀太子在本宫门上提写“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八个大字,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北京人在屋内廷贴上“抬头见喜”,屋外贴上“出门见喜”,院内贴“全院生辉”等春条。

  过去大多数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龛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讲究的要摆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饼、花糕的面鲜,成堂的水果、成堂的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饭,素饺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摆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过年讲得就是吃喝玩乐,以吃为主。这些供品实际上也是为人准备的。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北京春节的习俗真有趣!

  过年风俗习惯作文 篇18

  啊!要过年了!我兴奋极了,不过在我兴奋的同时,我想到了一些过年的习俗。

  首先我想到的是贴春联,王安石的《元日》里说“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总会把旧的春联撕去,换上新的春联。正所谓是革故鼎新,除去岁,迎来新年。

  第二个习俗就是放鞭炮,正所谓是“爆竹声中辞旧岁。”在那“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我们忘记了过去的烦恼,心里想的全都是成功和快乐。以一个崭新的面貌迎接下一年,以一个快乐的心情迎接下一年。下一年我们一定会更好。

  过年一定要让家里更美好,所以在过年以前,全家都要大扫除,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打扫家里卫生的扫把也成了一把神奇的扫帚。把不但把家里的灰尘打扫干净了,也把过去的烦恼打扫的干干净净。我们从此去烦恼一笔勾销。

  我的家乡还有一个习俗——炸菜。每到腊月28、29那一天,家人们都会把自己家里的油拿出来,把肉切成一片片的炸菜。在炸菜的过程中,大家可能是家长一边炸,你一边吃,等到中午饭的时候,你已经吃饱了,家人们看到你憨厚可爱的样子,会情不自禁的哈哈大笑。

  过年的风俗都是让我们除去自己的烦恼,以一个崭新的面貌迎接下一年,我祝福大家在这一年快快乐乐,万事如意、幸福安康。祝你的成绩突飞猛进。

  过年风俗习惯作文 篇19

  你知道“寒冬腊月”是什么吗?“寒”,指的是十月;“冬”,指的是十一月;而“腊月”,指的是十二月。每当过年时,我就情不自禁的想到王安石写的古诗《元日》,这首诗是这样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过年的。时候要吃饺子、吃汤圆、贴春联、放鞭炮……在春节里,我最喜欢吃汤圆了,汤圆圆圆的,代表了团圆,里边还包着馅儿呢,其中我最喜欢吃菠萝馅儿的。春节还要吃饺子,是因为有个传说:说是春节不吃饺子,耳朵就会被冻掉。

  在春节里贴春联、放鞭炮是因为传说有一只头上长角的怪兽——“年”,它生活在海里,每年除夕的时候,它就出来到村里捣乱。一年除夕的晚上,家家户户都爬到山上,就是为了躲避“年”兽。当一位老奶奶刚要走出门去山上避难的时候,一位老爷爷拦住了她,说要在这个村里住一晚。老奶奶说:“不行呀,在除夕晚上,年兽会来捣乱的。”老爷爷说他能打得过年兽。老奶奶对他说了一句小心啊,自己也上山避难了。其实她不知道,那个老爷爷是个神仙,当年兽来临时,老爷爷把红纸贴在每家每户上,年兽看见了,变得很害怕;当老爷爷把鞭炮点燃,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时,“年”兽被吓跑了。后来,贴春联和放鞭炮便流传了下来。

  我特别喜欢这些过年习俗,这些习俗让我不但感受到了过年的欢乐,还让我学会了很传统习俗的知识。

  过年风俗习惯作文 篇20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就快要来临了,你看有的在忙着贴春联,有的在包饺子,有的在大扫除。因为这些都是我们过年的习俗。

  有一天妈妈正在贴春联,我就问妈妈为什么要贴春联,妈妈就给我讲了个故事。从前,“年”,是一种非常凶猛的怪兽,头上有角,住在深海里,每逢除夕晚上它就跑出来危害人间。大家只好跑到山上居住避难。在他们都准备走的时候,这时一个老爷爷来了,他对老婆婆说:“你要是能让我住一晚上,我就能制服那只怪兽。”老婆婆满脸担忧的说:“你那么大岁数,根本不是它的对手,快点逃到山上去吧!”老人说:“放心吧,你就让我住在这儿吧。”老婆婆看劝说没用,就自己跑到山上去了。到了除夕晚上,村民们听到了噼里啪啦的声音。大家都很好奇村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就派一个年轻人下山去查看。当他回到村里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同时还发现了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贴春联,放鞭炮,穿红衣。从此,每年的除夕,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听了妈妈讲的故事,我对“年”的收获很大。如果你们也知道别的习俗故事,我很期待你来告诉我哦。我先在这里祝你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过年风俗习惯作文 篇2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年一次的春节马上就要到了,“寒冬腊月”你们知道是什么时间吗?“寒”是十月,“冬”是十一月,“腊月”是十二月。春节有好多习俗,你们知道有哪些吗?放鞭炮、吃饺子、贴窗花……你们快来跟我来看看吧!

  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红红的春联和窗花。有一年,爸爸把“福”字贴倒了,我着急地说:“爸爸,你把福字贴倒了。”爸爸却说:“没贴倒,因为把“福”贴倒是财神到我们家里了。”

  春节还有放鞭炮这个习俗。传说,“年”是一种居住在海底的凶恶猛兽。除夕的时候,“年”兽就会出来到处祸害人间,人们都吓得跑到深山里居住。有一年,“年”又来了,当人们收拾东西准备逃往深山的时候,有一个过路的老爷爷对一个老奶奶说:“可以让我在你家住一晚吗?我一定会把年兽赶跑。”老奶奶还劝老爷爷去深山居住。但是老人坚持留下,老奶奶见劝不住,便自己上山躲避去了。晚上“年”来到这里老爷爷用春联、鞭炮、打败了“年”兽。第二天,大家回到村里,发现村里安然无恙。原来,那个老爷爷是一位神仙,看到大家的疾苦特意来帮助大家。而“年”害怕红色和鞭炮,从此每到过年就会有贴春联、放鞭炮的习俗。

  我非常喜欢美丽的春节,喜欢春节的习俗文化。每一个春节都给我一个美好的时光。

  过年风俗习惯作文 篇22

  说到过年的习俗,我想不用我多说,大家都知道有哪些吧:炸油馍,熬年夜,吃饺子,拜年。不过呢,不同的地方,过年的习俗也不一样,就让我给你讲讲我外婆家过年的习俗吧!

  外婆家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那里的过年习俗与咱西峡的习俗大不相同,我就随便挑两件给你讲讲吧!

  1、包包子

  说到炸油馍,大家肯定很清楚,是"二十六,炸油馍",而外婆家是"二十六,包包子"。在外婆家过年,就不是吃油馍,而是吃包子了。另外,就是在包包子的时候,全家人要坐成三桌包包子:小孩一桌,女性一桌,男性一桌。全部坐好之后,就可以包包子了。我先拿起一张米面团放到左手上,右手拿着勺子,从馅盆中挖出一点馅,放至米面团中间,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馅包起来,捏出一个形状,我的第一个包子包好了。之后,我继续照这样的方法包,直到所有米面团全部包完为止。

  2、沙公沙婆

  说到沙公沙婆,这便是外婆家过年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大年三十的上午,拿着祭品,去沙公沙婆庙祭拜,祭品中有:红鲤鱼,鸡,酒,猪肉,大葱,鞭炮,香纸,香火。而且每样东西上面都盖有一张红纸,至于为什么,那我就不知道了。祭拜的步骤是:1、先把祭品放至相对应的位置;2、点燃香火,拜上三拜;3、把香纸点燃,烧上一沓,4、放两挂鞭炮。等这些步骤一一做完后,便可以回家了。

  我外婆家的过年习俗是不是和咱西峡的不一样呢?

  过年风俗习惯作文 篇23

  每年的大年初一,就是喜气洋洋、热闹非凡的春节!

  在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最显眼的就是对联了。我就来说说对联吧!对联分为上联和下联。上联一般是在右侧,下联在左侧。上联的最后一个字音,一般为三声或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音,一般为一声或二声。横批贴在门框上。横批的字是从左往右写的,上下联和横批是古今结合的哦!福字倒着贴,寓意是“福到了”。对联都是清一色的红色,红色代表喜迎。

  和贴对联算组合的就是放鞭炮啦!春节这天,鞭炮声日夜不绝,午睡时都会被一次次惊醒,我有些害怕鞭炮声,在放鞭炮的时候,我都躲在房间里捂着耳朵。待天黑时,鞭炮、烟花同时放,“噼里啪啦”的,声音震耳欲聋,我不得不躲进被窝里。不过,放鞭炮也给春节增添了许多气氛。而且放鞭炮、贴对联来源于一个传说!从前有只叫年的怪兽,每到春节那天就出来伤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年害怕响声和红色的东西,于是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贴上红红的对联和燃放烟花爆竹来吓走年。到现在这已经成了每年春节时的习惯。

  还有一个就是舞狮了。因为人们认为狮子有镇妖驱邪、如意吉祥的兆头。所以,每逢春节期间,各乡各村都以舞狮子来消灾除害、预报吉祥。

  春节正是因为有这些各式各样的习俗,才会这么喜气洋洋、热闹非凡。

  过年风俗习惯作文 篇24

  今天是除夕夜,也就是新春。新春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一个新春佳节。

  新春,同学们都知道,它不是一个特殊的节日。所有的人都认为“新春很热闹,因为它是一个团圆的节日,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我可不是这样想的,这个节日是用来纪念一个怪物的,它的名字叫“年”,它经常吞食过路的人们,可把人们害苦了。后来,出现了一位白胡子的老公公,他制服了“年”。人们为了防止“年”再跑下来,就用放鞭炮、贴红纸来吓“年”,所以就有了现在过年的习惯。

  我的家乡——桂林过新春有几“怪”,如果你想听听,我就给你讲讲吧!大年三十的除夕夜,各家各户都会做上一桌丰盛的美味佳肴,还有许多小吃,有糍粑、有糯米饭、有粽子、还有年糕等许多美食。第一“怪”就是饭菜都摆上桌了可是大人们就是不让我们先吃,而是先在神kan上祭拜后才能一起上桌吃饭,但是吃饭的时候鱼还不能吃,一定要留到第二天才能吃,大人们这叫“年年有余”。

  第二“怪”是大家大年三十的晚上都一定会等到大家大年三十的晚上都一定会等到新年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各家各户都会同时点燃鞭炮,大家都互相问候“新年好”,睡觉前我们都要吃一碗汤圆,它代表着各家各户美满幸福。

  深夜,家家户户的灯渐渐地熄灭了,整个桂林市进入了梦乡,这时,一股浓浓的雾包围了桂林,使新春的夜晚更加朦胧,更加迷人。

  过年风俗习惯作文 篇25

  春节来临,人们都沉浸在春节带来的欢乐气氛中。人们互相祝福和祈愿,日子越过越红火。春节有很多传统的习俗,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今天,每个地方的过节习俗都各具特色。就让我来说说我家乡的春节习俗吧!

  每到过年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扫屋除尘,寓意是把前一年的霉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着人们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其次就是家家户户贴对联、挂灯笼。对联上写着各不相同的祝福,象征着人们对往后的美好愿望。门口上挂着火红的大灯笼,就像闪烁的星星,呈现出一派繁华的景象。

  除夕之夜,人们燃放烟花爆竹,五彩斑斓、各式各样的烟花直冲云霄,有的像一颗颗小流星仰望这片天空,从空中瞬间滑下;又像一川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壮观极了!传说放鞭炮是为了驱逐一个叫“年”的怪兽。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燃放鞭炮会污染空气、破坏生态。这就提醒我们要爱护环境,减少对鞭炮的燃放。

  传统的习俗有很多,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吃年夜饭和拜年。年夜饭还叫作团圆饭,桌子上摆着丰盛可口的美食,让人一看馋的直流口水。全家人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品尝着美食,好不惬意!我感觉一年之中最热闹的事情莫过于吃团圆饭了。大年初一,我们都穿着新衣服去给长辈们拜年,长辈们会给我们“压岁钱”。表示镇恶驱邪,希望我们晚辈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成长。

  春节,还有好多的习俗。都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带来了传承,让我们更深刻认识了历史!

【过年风俗习惯作文(精选25篇)】相关文章:

风俗习惯作文精选15篇01-24

寒假过年作文(精选41篇)02-10

春节的风俗习惯作文(精选86篇)02-11

白族的风俗习惯作文(精选5篇)12-15

风俗习惯的作文12-08

过年的感受作文(精选20篇)02-09

寒假过年作文范文(精选33篇)01-12

【必备】寒假过年作文(精选40篇)02-09

寒假趣事过年作文(精选37篇)01-12

【精选】过年看烟花作文三篇01-26

写春节的风俗习惯的作文 描写过年的风俗习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