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基础知识

2024-07-15 写作基础

写作基础知识1

  公文的分类:

  (1) 从公文的来源来划分:对外文件、收来文件、内部文件,

  (2) 从公文的行文关系上来划分: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3) 从公文的秘密程度和阅读范围来划分:秘密文件、普通文件、公布文件。

  (4) 从公文的制发机关的性质和公文作用来划分:法规文件、行政文件、党的文件。法规文件又可分为法律文件、法令文件、行政法规文件。

  (5) 从公文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来划分:指挥性公文、规范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记录性公文。

  常见的公文分类还有:

  (1) 从文件的缓急程度上划分,分为特急件和急件。

  (2) 从文件的使用范围来划分,可分为通用文件、专用文件和技术文件。

  (3) 从文件的发送目的来划分,可分为主送件、抄送件和批转件、转发件。

  (4) 从文件的处理要求来划分,可分为急件和平件。急件又可可分为需办文件 ( 办件 ) 和参阅文件 ( 阅件 ) 等。

  公文写作

  一、公文写作,是指公文的起草与修改,是撰写者代机关立言,体现机关领导意图和愿望的写作活动。公文写作包括起草初稿、讨论修改、形成送审稿的整个过程。在机关起草的实践中,起草公文的任务可以由一人承担,也可以由多人承担,这主要取决于公文的重要程度和机关的文书人员队伍条件。

  二、公文质量直接关系到机关的工作效率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问题,关系到公文本身的效用问题。公文质量主要体现在公文的思想内容与文字表达两个方面。在思想内容方面,应该政策性强、针对性强、科学性强。在文字表达方面,应该结构严谨、语言精当、行文规范。

  三、公文写作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六个方面:

  (1) 被动写作,遵命性强。

  (2) 对象明确,针对性强。

  (3) 集思广益,群体性强。

  (4) 决策之作,政策性强。

  (5) 急迫之作,时限性强。

  (6) 讲究格式,规范性强。

  四、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

  (1) 要保证公文内容在政治上的正确性。

  (2) 要实事求是,在业务上符合客观规律。

  (3) 在文字表述上准确、鲜明、生动、符合语法逻辑。

  (4) 公文起草要符合统一规定的体式与程序。

  (5) 要注意选用书写的载体材料与字迹材料。

  五、公文写作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

  (1) 明确发文主旨。

  (2) 收集有关材料。

  (3) 拟出写作提纲。

  (4) 认真起草正文。

  (5) 反复检查修改。

  六、公文写作人员的素质修养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 政治素质好。

  (2) 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

  (3) 熟悉业务和机关工作情况。

  (4) 有较宽的知识面。

  (5) 有较好的文字功底。

  七、公文写作人员加强修养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1) 完善自我,勇于创新。

  (2) 博览群书,增长知识。

  (3) 深入实践,勤学苦练。

写作基础知识2

  上行文

  上行文。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的发文,如请示、报告。其行文方向有逐级行文、多级行文、越级行文三种。

  1.逐级行文

  即下级机关向具有隶属关系的上一级机关行文,是上行文最基本、最常用的方式。除特殊情况外,下级机关一般均应向直接上级机关行文,以保持正常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2.多级行文

  即下级机关在必要时向具有隶属关系的上一级机关和更高一级的上级机关行文。这种行文方式只在个别特殊情况下,如遇有重大问题时才可使用。

  3.越级行文

  即下级机关在非常必要时,越过有隶属关系的上一级机关而向更高级的上级机关行文。这种方式只能在下列特殊情况下采用:

  (1)由于发生特殊紧急情况,如严重自然灾害等,逐级上报会延误时机,造成更大损失的问题;

  (2)向具有隶属关系的上一级机关请示多次,长期未能得到解决的问题;

  (3)隶属下级机关与上级机关之间有争议而无法解决的问题;

  (4)上级机关交办的,并指定越级上报的事项;

  (5)对上一级机关进行检举、揭发的问题;

  (6)询问与请示极个别的、必要的具体问题等。

  平行文。指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的`发文,如通知、函。

  下行文。指上级机关对所属下级机关的发文,如命令、指令、决定、决议、布告、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批复等。

  下行文

  下行文是上级机关向所属的下级机关的行文。其行文方式有逐级行文、多级行文、直达基层行文三种。

  1.逐级行文

  即采取逐级下达的方式或只对直属的下一级机关行文:

  2.多级行文

  即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向所属的几级下级机关行文。

  3.直达基层行文

  即上级机关直接向最基层机关行文.采用这种方式行文的多是无须保密的普通文书。

  平行文

  平行文是相互没有隶属关系的同级机关或者不属同一系统的机关之问的行文。这是不分系统、级别、地区、性质的机关之间的行文。机关之间需要彼此联系工作、沟通情况时,可以使用函、知照性通知等文种。

  泛行文

  主要是指公文可以同时上行、下行或者平行,还向社会公布。行政公文中的公告、通告即属于此类。

  公文格式构成

  应用写作类的公文一般由发文机关、秘密等级、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日期、印章、成文日期、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

写作基础知识3

  一,公文写作基本要求

  公文是一种特殊的文章,写作过程中除了要遵行一般的写作通则之外,还需要遵循一些特殊的规律,公文写作基本要求就是对这些规律的反映.其内容是:合"法",求实,合体,简明,严谨,准确,规范,完整,清晰,耐久 .

  二,行文规则

  行文规则是关于正确有效传递文件的规定,也是撰拟公文的指导依据.遵守行文规则具有重要意义.

  行文规则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机关间的工作关系准确行文;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越级行文;正确选择主送,抄送机关;明确发文权限,不越权行文;坚持"党政文件分开";联合行文时,作者应为"同级";行文前需就有关问题协商一致;严格控制文件数量,简化行文手续.

  三,文稿书写规范

  文稿书写规范主要涉及:文稿用纸要求;图文区的规定;稿纸的使用;书写格式要求;字体与各种计量单位的使用;标点符号使用;外文字母书写;公文中的数 字表示;序号表示;标注格式设计,排版,印刷注意事项的要求;文稿的修改;页码的标注;注释的处理;公式的处理;文中的表格的编排.

  四,公文写作的一般步骤

  (一)公文写作前的准备

  1.明确行文目的和要求.

  2.确立公文主题.

  3.选定公文文种.

  4.占有材料.

  5.确定具体表达方式.

  (二)撰拟文稿

  1.安排好结构,一是确定总体的构成;二是确定正文的具体构成,解决好各组成部分的编排次序,安排各层次,段落间的衔接与转换,处理好开头和结尾.

  2.拟出写作提纲.

  3.正式撰拟文稿.

  (三)审核修改

  文稿的审核修正要认真严肃反复进行,要按规定的程序进行.

  五,公文的语言特点

  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庄重,准确,朴实,精炼,严谨,规范.这些特点具体体现在公文词语,公文语句,公文表达,公文修辞中.

  六,公文词语的选择

  在选择词语的过程中应注意: 认真辨析词语的确切含义,使词语的意义符合客观实际;注意分辨词语的感情色彩,以正确表达作者的立场观点;注意词语声音和语调对语义的影响,以提高表达效 果;注意词语间的正确搭配,遵循语言法则;注意公文具体使用场合对词语风格的要求,维护公文的严肃性及强制执行性;注意针对公文具体收受对象的特点选词, 以"有的放矢"便于理解和执行;注意根据公文中所涉及的人和事物的特殊性质选词,以获得更加鲜明直接的.表达效果;注意根据上下文的需要选词,以维护公文的 完整有效性;注意根据文种的不同特点选词,以保证语言得体而有力;注意词语的规范性,以提高公文沟通的效果,扩展沟通的范围.

  七,公文中特殊事物和概念的表达要求

  在对公文中所涉及的事物和概念进行表达的过程中,除了必须遵循一般的语法规则,逻辑规则之外,还必须遵循一些特殊要求.其中特别需要注意:时间的表达;空间的表达;职务,姓名的表达;数量的表达;范围的表达;程度的表达;语气,神态的表达.

  八,公文修辞

  公文修辞在其所追求的效果方面,重准确鲜明,质朴平匀,精练顺达,反对含糊暖昧,繁冗堆砌,轻浮造作,重内在美而不只求形式美;在修辞手法方面,以消极修辞手法为主,以积极修辞手法为辅,重在选词炼句及章法方面下功夫,审慎使用修辞格.

  九,公文专用词语

  由于表意和表现特殊色彩的需要,公文中有一些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这些词语词形确定,词义精确特定,用途稳定专门,并为从事公文工作的人们所熟悉,它 们就是公文专用词语.正确地使用公文专用词语可使写者顺手,读者便当,保证表意精当得体,理解精确周严,可提高制发和处理公文的质量与效率.

写作基础知识4

  一、申论公文基础知识:调查报告的定义

  1.背景

  本部分主要是对宣传通知做出铺垫和总体介绍,主要包括现状、问题、危害等方面的内容,并要对需要宣传或通知的事项进行介绍。

  以国考(市级)第二题为例,题目要求“开展‘居民安全文化教育’活动”,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作答时首先要介绍背景,即安全理念到底是什么。我国在公共文化教育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文化自律性、生命文化、安全技能观等方面。

  2.理由

  本部分主要是阐述宣传通知事项的重要性、必要性、优势、已取得的成效、上级要求等。仍以“开展‘居民安全文化教育’活动”为例,这部分内容可以介绍增强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即灾难多发且极其危险,我国救援力量比较分散,我国安全文化教育存在诸多缺陷等。

  3.宣传

  本部分主要是阐述为实现宣传或通知目标,希望受众支持的措施,或通知受众一些必要的信息。以“开展‘居民安全文化教育’活动”为例,可告知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做即“日常安全须知”。比如及时关闭电源开关及煤气、液化气总阀门,不乱接乱拉电线等。

  4.号召

  呼吁性结尾是在阐述目的、背景、做法的基础上彰显感染力的重要环节。呼吁性结尾的表述主要包括寄予希望、展望未来等。 一、何为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情的调查研究后,将调查成果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一种文章体裁。它基本上包含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报告。所谓调查,就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物或对于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系统的解剖,揭示出它的本质和规律,以便指导和推动工作。在调查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真实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所谓报告,则要以叙述为主要手法,将调查的成果介绍出来,并可以通过对于典型事例的分析和评价,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态度和观点,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办法。

  二、调查报告的类型

  调查报告因其内容和功用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这是较为常用的一种类型,主要是通过对先进单位新经验的总结或是做法的介绍,实际应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和指导作用。这类调查报告的主要任务是,为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提供具体的经验和办法。其政策性很强,所介绍的.经验必须具备代表性、科学性和政策性。在写作的过程中要说明先进经验的思想基础、创造过程、具体说法和实际效果等方面的情况。

  (二)新生事物调查报告

  这类报告主要反映社会生活中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气象。要求写出新事物的情况、特点比较完整地阐述事物产生、发展过程,并揭示其规律,进一步促进其迅速成长、发展。

  (三)社会情况的调查报告

  此类报告所反映的内容比较广泛,比较全面,它主要是对社会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以便弄清现实情况,作出正确的形势估计和判断,为机关制定某项方针、政策提供资料和依据。

  (四)揭露问题调查报告

  主要是针对社会当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和问题进行揭露,引起社会和某些部门的注意,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以上是专家对调查报告进行的认知和分类上的介绍,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起该种公文的写作,多多理解,加以运用。

写作基础知识5

  一篇好的作品,必须思路清晰、具备选择材料的技能。材料是构成公文的要素之一。没有材料的支撑,主题无法成立,更谈不上有什么说服力。公文材料可分为两大类:事实性材料和观念性材料。事实性材料指客观事物,主要包括人物、事件、事物、现象、统计数字等。如总结、报告中得到。观念性材料是作者从别人那里引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理性认识。这些理性认识一般都在实践中经过反复验证,其正确性得到了人们的公认。观念性材料主要包括科学原理、定义、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等等。

  不论是事实性材料还是观念性材料,都可以以因形态、性质、来源的不同,再区分出两相对的类型来,主要有:一是个别性材料和综合性材料。单独存在的事实或个人的观点,用作材料时就是综合性材料。二是现实材料和历史材料。与作者的写作行为共同用一个时代背景的材料都是现实材料,在以前的历史时期发生和存在过的事实和观念都是历史材料。三是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与作者的观点相一致的材料是正面材料,相违背的材料是反面材料。不过,由于作者的观点在没有确定之前是不断深化和变动的,有时甚至会走反面,因此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也会发生转化。四是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来源于作者的直接生活经验的直接材料,通过各种渠道间接得到的都是间接材料。直接材料最为真实、生动、可靠,但数量有限,仅靠直接材料写作,内容必定十分贫乏。公文写作,运用间接材料比直接材料还要多。

  公文材料的作用两大类:一是材料是观点赖以产生的基础。以上我们提到,主题的提炼在于深入的实践和丰富的材料,那是从主题的角度去看材料在提炼主题时的作用。通过对材料的分析、鉴别、综合归纳之后产生的。二是材料是表现观点的支柱。在具体的文章中,观点不能孤立地、赤裸裸地存在,它们必须有充分的材料来证明、来支持。

  公文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在写作中,材料的“真实”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的事实,这种真实叫做生活真是或现象真实。另一种含义主要用于文学创作,这种真实并不要求在生活中真正发生过,而要求必须揭示事物本质,反映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人们称其为本质真实。公文使用的材料,应该具有典型性。典型性材料有两个特点:一是典型材料有鲜明独特的个性。简单的说一半都是具体的、个别的,而且是新鲜的、奇特的,它容易被人接受,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典型材料又有明显的共性特征,能够体现同一类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而具有普遍意义。典型材料对主题的表现,能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如果所用的材料不典型,往往堆砌了很多,主题仍然没有得到透切的表现,文章却已经很臃肿。公文材料要新颖。有人说,音乐是靠多次重复不断加强其审美表现力的,人们一听到熟悉的曲调就感到亲切,就会动情;而文章是靠新鲜来征服读者的,人们对熟悉的文章性趣不大,却很难去集中精力阅读领会。公文也同样需要新鲜感,虽然它在形式上、意象上、语言上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讲究创造性,但它所表达的思想、所运用的材料,不能总是老生常谈,不能给人抄袭别人、重复自己的印象。对于事实性材料而言,明天都有新的情况发生,每天都有新的事迹出现,公文的作者只要密切关注现实生活,勤观察、多实践、多思考,就能及时得到大量的新鲜的事实性材料。

  划分好层次和段落。层次是结构诸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结构的完整性和严密性,主要通过层次安排得以实现。层次又称“部分”、“大段”、“逻辑段”等,是小于篇、大于段的结构单位。公文的层次安排,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并列式,一种是递进式。开头通常是总述或总论,它自成一个层次。主体部分的各层或分述或分论,不是呈现并列形态,就是呈现递进形态。

  段落划分。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自然段。段落的划分使文章的结构更明晰、醒目。相对于层次的的安排,段落的划分比较容易一些。只需注意一下三点:一是保持段意的单一性。只能有一个中心话题,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二是注意段意的完整性。只有单一性还不够,如果一段话的意思没有表达完整就结束,读者不知所云,也是结构的严重失误。三是段落安排要长短适度。段落多长才合适?这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如果一段文字有七八百字还不分段,读者就很难把握作者的思路和内容的步骤了。相反,段落都只有一两行文字,那又会将思路切割得七零八碎,读者也难以接受。

  安排开头和结尾。一是开头的安排,首先要开门见山。公文开头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极尽铺张渲染之能事,制造出特定的气氛后才切入正事或正题。公文必须开门见山,一落笔就直接指向要处理的事件或要解决的问题。其次要文笔简练。公文开头,多数只有一个自然段,而且不能太长。最好做到不可增减一字的地步----如果增加一字,那个字必然是可有可无的;如果减少一字,则意思无法表达清楚。

  结尾的安排。与一般文章相比,公文的结尾有特殊的要求,它不能用象征、隐喻、暗示的方法去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而必须明确提出结论性的意见、请求或执行要求。公文结尾的常见体式有以下四种:一是总结是结尾。在结尾处用简洁明白的语言进行画龙点睛式的概括归纳,也就是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二是希望式结尾。在结尾出提出希望、号召。如:“我们希望xxxx及时改变涣散的工作作风,并能在今年解决xxxx员工的基本保障问题。”三是说明式结尾。在结尾处对与文章内容有关的事项或问题进行交代说明。如:“以上内容仅用于征求意见,不能作为执行的依据。在没有正式通知之前,必须按现行有关规定办理。”四是套语式结尾。用固定的套语作结尾,多用于请示、报告等上行文的通知、通告等普发性下行文。如:“特此报告”、“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予批准。”

  安排主次详略。文章的各部分内容,在文章中占的的地位和所起得作用,并不完全相同,有的分量重,有的分量轻;有的为主,有的为辅。分清主次,也是结构安排的一个主要环节。详是详写,略是略写。公文写作,表现观点是可详可略,叙述和引用材料时也可详可略。总的来看,公文是讲究精练使用的文体,表达观点直接明了,叙述事实简练清晰,一般不写细节,更不用精雕细刻的手法。与文学写作相比,公文的略写多于详写。

  那么,公文写作如何掌握详略呢?具体写法必须结合实际才能确定,我们在这里只能提供两条原则。一是以主次的地位确定详略。大多数情况下,主要观点和重要条文要详写,一般观点和次要条文要略写。二是以典型程度确定详略。这是指材料而言。典型材料的说服力强,要表达得充分一些;非典型性得辅助性材料,则可以表述得简略一些。

写作基础知识6

  一、眉首部分

  眉首部分又称文头部分在行政机关公文首页,置于红色反线以上的各要素统称眉首。眉首部分通常由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等要素构成。

  1、公文份数序号

  将同一文稿印刷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如需标识公文份数序号,用阿拉伯数码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一般适用于比较重要的公文。

  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秘密文件要注明密级,不涉及保密内容的普通文件,没有这个项目。公文需要标识秘密等级,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

  3、紧急程度

  紧急程度是对公文送达和办理时间的限度。公文如需标识紧急程度,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与紧急程度,秘密等级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紧急程度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2行。

  4、发文机关标识

  发文机关标识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组成。如“××省人民政府文件”;对一些特定的公文可只标识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有25mm。对于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mm。发文机关标识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用红色标识。字号由发文机关以醒目美观为原则酌定,但最大不能等于或大于22mm×15mm。联合行文时应使用主办机关名称在前,“文件”二字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上下居中排布;如联合行文机关过多,必须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

  5、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又称公文编号,是发文机关同一年度公文排列的顺序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如国务院文件“国发[20xx]3号”中,“国发”是发文机关代字,“20xx”是发文年份,“3号”为文件序号,表明这份文件是国务院在20xx年度制发的第3号文件。如果一个机关的文件数量较多,还可以在发文字号中加上一个类别标志,反映文件的业务内容或归宿。几个机关联合行文,只注明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即可。发文字号应在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用3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插入;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

  6、签发人

  签发人是指代表机关签发公文意见的领导人姓名。上报的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1字;签发人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

  如有多个签发人,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置于第1行,其他签发人姓名从第2行起在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之下按发文机关顺序依次顺排,下移红色反线,应使发文字号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并使红色反线与之的距离为4mm。

  二、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又称行文部分,这一部分是指红色反线(不含)以下至主题词(不含)之间各要素的统称。主体部分由公文标题、主送机关、公文正文、附件、成文时间、公文生效标识、附注等要素组成。

  1、标题

  公文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三部分构成。它位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下空2行,用2号小标宋体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公文标题除法规、规章名称等可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在撰写公文标题时,发文机关名称要写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如果文件首页有发文机关标识,其标题可省略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是标题的主题部分,应准确、简炼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文种是公文的种类名称,用以概括揭示公文的性质与制发的目的。

  公文的标题通常有四种形式:

  一是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三个要素全部具备的公文标题。

  二是事由和文种两个要素构成的公文标题。

  三是发文机关名称和公文文种两个要素构成的公文标题。

  四是只标明文种的公文标题。

  2、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是负有公文主要处理责任的受文机关。主送机关名称应当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上行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要同时报送另一上级机关,可用抄送形式。下行文可以有若干机关。有些公文,如周知性公文可以省略此项。

  主送机关的书写位置是: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字标识,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抄送之上,标识方法同抄送。

  3、正文

  正文是公文的核心部分,用来表达公文的具体内容,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

  正文的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开头部分用简洁的语言写明发文的依据、目的或原因等。主体部分是正文的核心,主要写明公文的内容或事项,做到重点突出,意见具体、明确,叙述有条理。结尾部分根据文种和行文关系的不同有不同的写法。这一部分后面将结合具体文例加以介绍。公文正文的书写位置是: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能回行。

  4、附件

  附件是公文的附属材料。有的附件是一些文字材料,有的附件是实物如照片、图表等,应当注明所附材料的名称,件数。附件是为了避免正文过长的内容隔裂而附,对正文起说明、注释、补充、证明和参考作用。有的公文,附件是文件的主体内容,正文仅起批准、发布和按语的.作用。许多法规性文件就是这样。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一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与公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5、成文日期

  公文成文日期一般以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法规、规章类公文以依法批准的时间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

  成文日期要用汉字标注,并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为“O”。

  6、公文生效标识

  公章是公文生效的标志。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标识成文时间。成文时间右空4字;加盖印章应上距正文2㎜~4㎜,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时间,印章用红色。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时间上;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时间上。当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成文时间拉开,左右各空7字;主办机关印章在前;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时间,印章用红色。只能采用同种加盖印章方式,以保证印章排列整齐。两印章互不相交或相切,相距不超过3mm。当联合行文需加盖3个以上印章时,为防止出现空白印章,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可用简称)排在发文时间和正文之间。主办机关印章在前,每排最多排3个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最后一排如余一个或两个印章,均居中排布;印章之间互不相交或相切;在最后一排印章之下右空2字标识成文时间。

  7、附注

  附注是指需要附加说明的事项。如需解释的名词术语,或者是公文发送范围和阅读、传达对象等。公文如有附注,用3号仿宋体字,居左空2字加圆括号标识在成文时间下一行。

  三、版记部分

  版记部分又称文尾部分,通常由主题词、抄送机关名称、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版记中的反线、版记的位置等要素组成。

  1、主题词

  主题词是能够反映公文主要内容和类属的、规范化的名词或词组。标引主题词时,顺序是先标类别词,再标类属词。在标类属词时,先标反映文件内容的词,后标反映文件形式的词。当词表中找不出准确反映文件主题内容的类属词时,可在类别词中选择适当的词标引。使用的主题词不得超出主题词表的范围。每份文件的主题词,最多不超过5个词组。上报的文件,应当按照上级机关的要求标注主题词。“主题词”用3号黑体、居左顶格标识,后标全角冒号;词目用3号小标宋体字;词目之间空1字。

  2、抄送机关

  抄送机关是指主送机关之外需要执行或了解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标注抄送机关,应当使用该机关全称或规范简称、统称。一份公文要不要抄送,抄送给什么样的机关都要从实际需要出发,既不要滥抄滥送,也不应漏抄漏送,以免产生不利的影响。

  公文如有抄送,在主题词下一行;左空1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抄送”,后标全角冒号;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如主送机关移至主题词之下,标识方法同抄送机关。

  3、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

  公文的印制工作一般由发文的具体办公部门承担。印发时间不同于发文时间,这是指公文开印的具体时间。印发机关时间位于抄送机关之下(无抄送机关在主题词之下)占1行位置;用3号仿宋体字。印发机关在左空1字,印发时间右空1字。印发时间以公文付印的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码标识。

  4、版记中的反线

  版记中的反线是指版记中各要素之下都要加一条反线,相互隔开,宽度同版心。

  5、版记的位置

  版记应置于公文最后一页,版记的最后一个要素置于最后一行。

写作基础知识7

  (一)商务文书的分类

  在实际工作中,大家可能会遇到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商务文书,根据其形式和内容用途可以大致将其划分为以下的类型:

  1.按形式来划分

  以形式作为划分标准,商务文书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两类:

  固定格式的商务文书

  常见的固定格式的商务文书主要有:商务合同、邀请信、通知、请示以及批复。相比较而言,这类商务文书的格式是有比较规范的要求的。

  非固定格式的商务文书

  而所谓非固定格式的商务文书,在日常工作中则往往应用得更为广泛,其中最为大家所熟悉的就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一起兴起的电子邮件。

  2.按内容用途来划分

  以内容以及用途作为划分标准,商务文书则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通用的商务文书

  常见的通用商务文书主要有:通知、会议纪要、请示、批复、总结、备忘录以及报告等。由于相对于礼仪性商务文书而言,这些文体使用得更为频繁,所以在课程后面的内容中将对它们的写作方法进行专门的讨论。

  礼仪性的商务文书

  而所谓礼仪性的商务文书,则主要是指贺信、贺电、邀请书、请柬以及慰问信。

  (二)商务文书写作的作用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商务文书写作是很多人工作的一部分;而每个人工作首先都是有私心的,即工作首先是为了生存而不是为了做出贡献,然后再将私心通过公心来实现——公司或单位好,个人才可以好。因此,商务文书写作对于更好地完成大家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福布斯》杂志的创始人——马尔克姆·福布斯曾经说“一封好的商务信函,可以让你得到一次面试的机会,帮助你摆脱困境,或者为你带来财富”。也就是说,写好商务文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大家带来很大的经济利益。

  【案例1】

  单向沟通的表现

  日常工作生活中有很多陷入单向沟通的例子,比如说短信。在一般情况下,无论对方是否想接收短信,只要手机开着他就会收到,并且往往根据他自己当时的心情去诠释短信的内容。而发送人的心情则通常难以得到传递,由此而引发不必要的误会和误解。

  (三)学习商务文书写作的关键

  商务文书写作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这些内容也就是本课程的主要构成:

  商务文书的写作步骤以及相应的重点;

  商务文书的写作技巧;

  商务文书写作的注意事项;

  商务文书写作应掌握的范例。

  (四)商务文书写作的特点与要素

  1.商务文书写作的特点。提炼出商务文书以下的特点:

  简明

  正所谓“句中无余字,篇内无赘语”,“简明”是商务文书首要特点。

  准确

  而所谓“准确”,就是要求商务文书要做到“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不要像“关门闭户掩柴飞”这样的表达一样将同样一个意思重复三次。在意思清楚的前提下,商务文书写作应追求尽量用一段话、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词将核心意思表达出来。

  朴实

  所谓“朴实”,就是指在商务文书写作中不要去刻意地堆砌辞藻,一代文豪白居易尚且不这样做,我们就更不必在这个方面显示自己的实力和水平了。

  庄重

  所谓“庄重”,是指在商务文书中对整体风格的把握不要过于诙谐幽默,太多的玩笑会极大地影响文书的严肃性。

  规范

  商务文书写作在很多方面还具有规范性强的.特点,其中标点符号的规范性就尤为重要,但是却往往被大家所忽视。

  2.商务文书写作的要素

  商务文书写作有以下四个要素:

  主旨

  所谓“主旨”,就是指商务文书的中心思想,即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应该对方看到该商务文书后产生作者所希望的感受和行动。在主旨方面,应该遵循“正确、务实、集中、鲜明”的原则。

  材料

  好的商务文书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围绕作者的主旨来收集很多相关方面的素材。在材料方面,应该遵循“收集要多、选择要严、使用要巧”的原则。

  结构

  好的商务文书还应该具有良好的结构,否则会导致在不应该浪费笔墨的地方花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而需要去强调的内容则被相应的弱化。在结构方面,可以选择“篇段合一式、分层表达式、分条列项式”等方式。

  语言

  如果说主旨、材料以及结构构成了商务文书的骨骼,那么在其中行文的语言就是对其进行填充和丰富的血肉。在语言方面,应该做到“风格平直朴实庄重、表达规范准确简练”,最低要求也必须进行拼写检查以保证用词的准确。

写作基础知识8

  公函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格式、内容和写法要求如下:

  (一)首部。主要包括标题、主送机关两个项目内容。

  1、标题。

  2、主送机关。

  (二)正文。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结语等部分组成。

  (三)结尾。一般用礼貌性语言向对方提出希望。或请对方协助解决某一问题,或请对方及时复函,或请对方提出意见或请主管部门批准等。

  (四)结语。通常应根据函询、函告、函或函复的事项,选择运用不同的结束语。如“特此函询”、“请即复函”、“特此函告”、“特此函复”等。有的函也可以不用结束语,如属便函,可以像普通信件一样,使用“此致”、“敬礼”。

  (五)结尾落款。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项内容。

  署名机关单位名称,写明成文时间年、月、日;并加盖公章。

  撰写函件应注意的问题

  函的写作,首先要注意行文简洁明确,用语把握分寸。无论是平行机关或者是不相隶属的行文,都要注意语气平和有礼,不要倚势压人或强人所难,也不必逢迎恭维、曲意客套。至于复函,则要注意行文的针对性,答复的明确性。

  其次,函也有时效性的问题,特别是复函更应该迅速、及时。像对待其他公文一样,及时处理函件,以保证公务等活动的正常进行。篇2: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一、按形成和使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划分

  1.通用公文是各级各类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公务活动中普遍使用的公文。

  2.专用公文指一定的专门业务机关、部门、组织在业务工作范围内,因特殊需要专门使用的行业、专业、部门公文,例如外交文件、司法文件、军事公文、审计文件等等。

  二、按公文的来源划分

  1.对外文件简称发文指本单位向外单位发出的文件。

  2.收来文件简称收文,指由外单位发送来本单位的文件。

  3.内部文件限于单位内部制发、运行和使用的文件。

  三、按公文的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划分

  1.上行文指下级机关、单位向隶属的上级领导机关和单位报送的公文。

  2.平行文指同级或者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之间的行文。

  3.下行文指上级领导机关单位对所属的下级机关单位的行文。

  四、按公文的秘密程度和阅读范围划分

  从公文内容涉及秘密的程度,以及对公文规定的阅读范围,可将公文划分为:

  1.绝密文件指内容涉及国家核心秘密,一旦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公文。

  2.机密文件指内容涉及国家重要秘密,一旦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公文。

  3.秘密文件指内容涉及国家一般秘密,一旦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一定损害的公文。篇3: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公文的结构分三部分:版头、主体、版记。

  版头有六个要素,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和签发人。这六个要素中,发文字号作为区分两份公文最主要的区别,也是考试中最重要、最常考的考点。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号、顺序号”三部分组成的,其中年份号必须用六角号括住,如果是大括号、中括号或小括号则是错的,改错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在顺序号那里也容易出错,如在顺序号前面加“第”或标虚位等,正确的发文字号表示如下“国办发〔20xx〕5号”。

  版头六要素

  版头六要素并不是所有公文都必备的,有些要素是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的,如份号,涉密公文必须有份号,而不涉密的就可有可无;密级和保密期限以及紧急程度也是,只有涉密的公文才需要写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的文件才需要写紧急程度,其他的则不需要;只有在上行文中才需要标注签发人,下行文和平行文则不用。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标注签发人,则发文字号和签发人分居红色反线上方左右两侧,左右各空一格编排。

  主体

  公文主体是考查的重中之重,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和印章、成文日期、附注以及附件等组成的.。在标题这一块,专家提醒大家注意标题的三种形式,完整形式: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简略形式:事由+文种或者只有文种。在改错时,尤其要注意标题中的发文机关名称要和后面的发文机关署名一定要保持一致,如果不一致,根据正文确定发文机关后修改。在公文改错或者公文写作中,不建议大家把标题拟成只有文种的这种简略形式,这种有点投机取巧的做法,虽然不能称之为错,但是会影响得分,所以最好写完整形式的标题。

  主送机关这一块,需要注意两点即可,一是主送机关必须是“机关”,而不能是个人,如果主送机关写的是“XX机关领导”一定是错的;第二是要注意主送机关为多个时它们之间的标点符号,一般遵循“同级不同类的用逗号隔开,同级同类的用顿号”这样的原则。正文部分,大家按照一般的语言要求语句通顺、表达准确、无歧义即可,但是要注意请示只能“一文一事”,如果出现了多个请示事项的,一定要把附加事项进行删除。

  附件说明的修改需要结合正文来看,如果正文中出现了“见附件”的字样,而后面没有附件说明的,一定要把附件说明加上。在加附件说明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附件的名称不加任何标点符号。后面的发文机关署名和印章以及成文日期这一部分,需要大家注意两点,一是大部分公文都需要盖章的,大家在发文机关署名后面加“(印章)”即可,此时成文日期右空四格;二是成文日期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年月日标全,且不标虚位,如“20xx年11月6日”。

  附注是在成文日期下一行右空两格用小括号标注的部分,有时有,有时无,所以无需刻意添加。不论是在公文写作还是公文改错里面,附件一般不会出现,装订时也是在后面,所以有人会认为附件是版记部分。大家一定要记清楚附件是公文主体的组成部分。

  版记

  版记主要由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组成。其中,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位于版心的最后一行,分列左右两侧,左右各空一格,印发机关与发文机关可以不一致,印发日期也可以迟于成文日期。

  对于公文格式的掌握,专家建议大家拿出一张白纸把公文的各要素写出来,多写几遍,脑海里就会留下一份完整的公文格式。这样,不论是公文改错还是公文写作,格式这一块拿分就会易如反掌。篇4: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公文的基本含义,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1)公文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

  (2)公文形成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

  (3)公文是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这是公文区别于其他文章和图书资料的主要特点。

  (4)公文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之一。

  常见的公文格式有函、请示、报告、通知、规定的公文格式等,下面是十三种公文写作格式:

  (一)命令(令)

  1、命令(令)的用途:

  (1)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2)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

  (3)嘉惩有关单位及人员。

  2、命令(令)的种类:

  (1)发布令

  (2)行政令

  (3)嘉奖令

  4、命令(令)的写作:

  (1)发布令:

  标题:发令机关名称或发令机关领导人职务名称+文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令号:位于标题下面,令号不按年度编排,而是从发令机关领导人任职开始编流水号,至任满为止,下任另行编写。

  正文:说明公布的法规名称,通过或批准的机关或会议,通过或批准的时间及施行时间。

  落款:签署发令机关领导人的职务名称和姓名,然后注明发令日期。

  (2)行政令:

  标题:发文机关名称+主要事由+文种,如《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

  正文:①说明发布命令的缘由,做到理由充足,使人信服;②写出命令的具体内容,包括强制性行政措施及执行机关等,要求条目清晰,层次分明,便于执行。

  (3)嘉惩令:

  标题:发文机关名称+主要事由+文种。

  正文:包括嘉奖缘由、嘉奖事项、发出号召三个方面内容组成。

  5、写作命令(令)的注意事项

  (1)内容要符合有关法律和政策。

  (2)态度要鲜明。

  (3)文字要简炼,结构要严谨,中心要突出,语言要肯定。

  (4)发文机关要合乎要求。

  (二)决定:

  1、决定的用途:

  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决定是一种重要的指挥性和约束性公文。

  2、决定的写法:

  (1)标题:作出决定的机关或通过决定的会议名称+决定的事由+文种,如:《××市关于平衡财政收支、严格财政管理的决定》。

  (2)题注:会议通过的决定,要加上题注,说明这个决定是什么时间,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

  (3)正文:按其具体用途和内容不同分为两类:

  ①对重要事项作出安排的决定。主要有表彰决定、惩处决定、机构设置决定、人事安排决定、授权决定及发布法规性事项的决定等。其正文包括两部分,一是说明作出“决定”的根据和执行名称;一是分条写明决定事项。

  ②对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的决定。这是一种事先对某项重要工作的开展进行布置的决定,指挥性极强。正文通常包含两层意思,即通过或制发决定缘由和决定的事项。

  (4)结尾:重申要求,明确工作步骤或申明要求发出号召。

  3、写作决定的注意事项:

  (1)要作好调查研究。

  (2)要做到观点鲜明。

  (三)公告

  1、公告的用途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的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2、公告的写作:

  (1)标题:

  ①发文机关+文种,如:《中国人民银行公告》。

  ②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

  (2)正文:大都只限于宣布具体事项。也有的公告正文相对复杂一些,即包括缘由或根据、事项和结语三项内容。其常用“特此公告”作结或省去结语。

  (四)通知

  1、通知的用途

  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2、通知的写法:

  (1)格式:

  用公文的一般格式。

  (2)标题:

  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省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蔬菜产销工作的通知》。

  事由+文种,如:《关于召开省属高校档案工作会议的通知》。

  (3)正文:

  1)批示性通知

  批示性通知含“颁发”型通知、“转发”型通知和“批转”型通知三种。

  a)“颁发”型通知

写作基础知识9

  一、【结构】

  1. 结构的含义

  结构是指文章内部的组织和构造,是作者按照主题的需要,对材料所进行的有机组合和编排,又称谋篇布局。文章的结构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宏观结构,即文章的总体构思、大体框架;二是微观结构,即对文章的层次、段落、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和主次的具体设计。

  作用:

  ①使文章言之有体。“体”指体裁。应用文在长期的写作实践过程中,大都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结构形态,也叫程式。

  ②使文章言之有序。合理安排结构,就是根据一定的思路,将零散的材料组织起来,使之条理清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③使文章言之成文。通过精心安排结构,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从而增强其可读性。

  2. 安排结构的原则

  ①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主题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意图的体现,结构必须服从主题的需要,为表现主题、突出主题服务。例如怎样安排开头与结尾、怎样划分层次与段落、怎样设置过渡与照应、怎样确定主次与详略等等,都要围绕主题进行。这样,才能使文章组成一个严谨周密、内容形式统一的有机整体。

  ②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应用文是对现实生活、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结局的过程,作者对它的认识也遵循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性,也就表现为文章结构的基本形式。

  ③要适应不同文体的要求。文体不同,结构的样式和要求也会不同。应用文不同于文学作品,不同类型的应用文体结构方式也存在着区别。

  3. 结构的要求

  ①严谨自然。指文章结构精当严密,顺理成章。要求作者思路清晰,思维严密,以主旨贯穿全文始终,不枝不蔓。层次段落的划分要恰当,组织严密,联系紧凑,脉络畅通,行止自如。过渡和照应要自然,不能刻意的雕凿,更不能牵强拼凑。

  ②完整匀称。指文章各部分要配置齐全,比例协调,详略得当,完整合理,重点突出,符合格式要求。如文章一般都有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三部分比例要协调,主体要内容充实,不能虎头蛇尾或尾大不掉;对并列内容的处理,要注意处理好详写和略写的关系,以保证结构的完整和匀称,使之浑然一体。

  ③清晰醒目。大多数应用文不要求行文曲折波澜,而要求纲举目张、清晰醒目,以便读者把握要领或贯彻执行,所以常采用加小标题、写段首撮要、条目式等形式。这在一些法规性文体中最为明显。

  4. 结构的内容

  ①层次与段落。层次是文章中作者表达主题的阶段和次序,是文章内容展开的'次序。层次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阶段,是问题的各个侧面和作者思维的过程,又称为“意义段”、“逻辑段”、“章”、“节”等。段落,又称“自然段”,是组成文章、表达思想最基本、相对独立的最小单位。段落的形式是层次的再分割,是文章意思的间歇或转换,以换行为为标志。两者有明显的区别,层次侧重于内容的划分,段落侧重于文字形式的表现。有时一个段落恰好是一个层次,有时几个段落表现一个层次或一个段落内有几个层次。安排层次有两种模式:

  (1)纵式,即思路纵向展开的结构方式。具体有两种类型:时间顺序式和逻辑顺序式。前者是按照事物的生产流程、事情或事件的发展过程或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需要注意的是,采用这种结构方式,不能事无巨细地记流水账,要抓住事物发展的关键环节。逻辑顺序关系是按照事理内在的逻辑顺序安排层次。这种逻辑关系表现为:现象——本质,原因——结果,宏观——微观,个别—一般等。按照这样的关系先后为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地安排结构,就是逻辑顺序。

  (2)横式,即思维横向发展的结构方式。表现在形式上,它是把整体划分为若干相对的层次,各层次之间互不交织、平等并列,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共同揭示了事物的整体面貌和主旨,或按照空间方位的变换,或按照材料的不同性质和类型,或按照问题的不同侧面等。这种结构形式,在应用写作中运用很广泛,述职报告、调查报告、总结等均可采用。

  ②过渡与照应。过渡是指层次与段落之间的衔接与转换,在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穿针引线的作用。照应是指文章内容的前后呼应和关照,可以使文章结构周密严谨,浑然一体,还能使某些关键内容得到强调,突出主题。

  一般情况下,当内容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时、意思转换时以及表达方式变化时,需要安排过渡。过渡的形式有段落、句子或词语。如上下文空隙大,转折也很大,常用过渡段连结。上下文空隙小,多用提示性的句子,如公文中,常有“特此如下通告”、“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为此,特制定本条例”等作过渡。在意思转折不大的情况下,多用关联词,如“因为”、“所以”、“但是”等作为过渡词。

  在应用文中,常用的照应方法有:

  (1)首尾照应,即在文章的结尾处,把开头交待的事或提出的问题再次提起,有的进一步加以概括、归纳、补充,如论文、总结、调查报告等。

  (2)文题照应,即指在行文中时时照应标题,对主题加以强调、提示。如大多数公文标题中都包含着“事由”,文章内容自然要与标题相照应。

  (3)文中照应,即文章自身前后内容间的照应,如某些细节和问题在行文中不断被提起,这样能强化印象,更好地实现作者的表达意图。

  ③开头与结尾。开头是全篇文章的第一步,可以起到统领全篇,展开全文的作用。结尾是全文的收束和结局,能帮助读者加深认识,把握全篇,达到预期的写作目的。

  常见的开头方式有:

  (1)目的式。就是将写作的目的和意义直接说明。一些公文常用这种方式,常用介词“为”、“为了”领起。

  (2)根据式。就是开头阐明撰文的根据,或引据政策法令和规定指示,或引述全文,或引据事实和道理,常用“根据”、“按照”、“遵照”等领起下文。

写作基础知识10

  新闻稿是公司/机构/政府/学校等单位发送予传媒的通信渠道,用来公布有新闻价值的消息。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闻稿写作基础知识,欢迎参考!

  消息、通讯、新闻评论都是新闻文体。所谓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时代不同,新闻事业的性质不同,新闻的含义也就不同。后滕武男在《新闻纸研究》一文中认为,最早的新闻是政府的新闻。公元前一世纪,罗马统治者凯撒为了使公民知道和他们有关的官方规定,要求把政府的行为公布在罗马广场上的《每日公报》上。这个说法与我国的情况吻合。我国唐朝就用邸报向宫廷官员通报朝廷的行动。邸报是中国古代报纸的统称。目前大陆所能看到的最早的邸报,是尹钧公从北京图书馆找到的明代《急选报》,该报出版于公元1580年4月。人类最早的新闻是通报官方行动。16、17世纪西方,新闻主要指的是商业行为。

  新闻事业的商业性质,决定了新闻行为以人们的接受心理为导向。当然新闻事业打从一开始,就是与政治联姻的,后来只不过披上了商业的面纱而已。事实上,从某个角度而言,在整个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商业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行为。今天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鼓吹新闻自由,但当美国新闻记者经过千辛万苦的调查,独家报导了美国侵越期间在一小岛上进行惨绝人寰屠杀的轰动的新闻之后,马上就在政府的干预下被老板吵了鱿鱼。这至少说明,他们的“新闻自由”决不是没有前提的。

  无产阶级则公开宣称报纸、电台是他们的“喉舌”。

  我们现在的新闻事业虽然也在逐步走向市场,但其性质同资本主义国家新闻的性质是有根本区别的。陆定一同志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的观点》中说:“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跳出了一切时代与阶级的局限,高度准确的概括了新闻最本质的特征。

  一、新闻的特点

  新闻最本质的特点是事实性、真实性和时效性。

  1.事实性

  新闻是以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客观事实为报道对象。离开了事实,新闻就不复存在。即使是新闻评论,它也是来源于新闻事实和对新闻事实的评论。

  2.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因为,追本溯源,新闻的产生,是发布新闻的主体把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事情告诉受众,希望受众于以配合,以使主体的意图充分实现。不真实的新闻会使结果相反,此其一。第二,新闻作为一种事业能够存在和发展,正是由于他的真实使其具有正确认识外部世界的价值,失实的新闻是毫无价值的,也就不算是新闻了。第三,新闻是人们了解外部世界,决定自己的行动,端正自己的认识的重要信息源,不实的新闻会使受众产生错误,这是道德和法律所不能允许的。第四,真实性是形成和确保新闻权威性的根本前提。

  3.时效性

  时效是新闻竞争的核心。新闻的时效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新闻发生的新近性,二是指报道的及时性。

  二、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指构成新闻事实和材料本身所具有的满足社会对新闻的需要的信息意义。新闻价值是判定一个事实值不值得报道的客观标准。新闻价值包括5个要素:

  1.时新性:新闻姓“新”,时间越近,新闻越新,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就越大。

  2.重要性:指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影响较大而又为许多人所关注的事件。

  3.显著性:指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事件。

  4.接近性:指新闻与受众在地理上、思想上、职业上、性别上、年龄上、心理上的关联。其关联程度越紧密,越能引起受众的兴趣,新闻价值越大。

  5.趣味性:新闻报道的内容必须是广大读者的感兴趣的。有的新闻事实不一定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但只要是有健康趣味的,也是有新闻价值的。

  三、新闻写作的常用文体与类型

  消息是迅速及时地报道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突出事件和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物、成就、问题、情况等的新闻文体,是新闻报道的主要形式,也是新闻报道的最常见、最主要的文体。

  一、消息的结构

  消息的结构是指一篇消息的材料组合和段落安排的总体设计,也就是写作顺序。

  新闻写作中对消息的材料结构的总的要求是:简明扼要,层次清晰,能准确地叙述事实,能发挥新闻价值的.最佳效果,最有利于表现主题,最能够吸引读者。

  目前,国内外常见的消息形式,大致有三大类。

  1.倒金字塔式结构

  这是采用最多的一种消息结构,也称为“倒三角结构”。它的特点是将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新闻事实放在最前面,并按材料的重要性来安排段落层次:重要的居前,次要的继之,再次要的置于末尾。

  2.金字塔结构

  作者完全按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事件的开头就是消息的开头,事件的结尾就是消息的结尾。这种编年史式的写法,读者容易接受和理解。一些故事性强、人情浓的消息常采用这种结构。

  3.自由式结构

  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消息的内容也是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因此,消息的结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消息还有并列式结构、对比式结构、问答式结构、总结式结构,等等。

  二、消息的标题

  一般来说,一篇消息可以分为5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其中导语、主体、背景是主要部分。当然,并非任何一则消息都包含有完整的5个部分,有的只有其中的两或三四个部分。

  消息的标题具有多行性的特点,信息量大。它有所谓引题、主题、副题之分。

  引题,又称肩题、眉题或看题。它主要用来揭示新闻事实的意义,交代形势,说明背景,烘托气氛,引出主题;在主题为虚题时,还有说明“主题”的作用。其位置在主题的上方。

  主题,又称正题,它一般用来点明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概括说明消息所表达的思想和观点。它在引题之下,副题之上,其位居中,且字体比引题、副题大。

  副题,又称辅题或子题,一般用以报道事实的结构或提要,有是也用来的说明主题的来源、依据,弥补主题的不足。其位置在主题之下。

  三、消息的导语

  消息的导语,即消息的开头,通常是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它以极简要的文字写出消息的主要内容,用最新鲜、最重要、最引人的事实,揭示新闻的主题,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注意。

写作基础知识11

  作文的种类: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

  (一)、记叙文

  1、什么叫记叙文?记叙文是以叙述某种事件的发生为主体的文章,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在写记叙文的时候要注意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可以烘托人物情感,奠定感情基调。还要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的描写。

  2、记叙文的范畴:记叙文包括记人记事、日记、游记、传说、新闻、通讯、小说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记叙文还有“广义”、“狭义”的区分。“广义”指的是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狭义”指的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回忆录、日记、游记、书信等。

  3、记叙文的特点:

  第一,要交代明白。无论记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一般都要交代明白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否则文章就不完整。

  第二,线索清楚。虽然观察的角度、记述的方式可以不同,但每一篇文章都应当有一条关联材料、统贯全篇的中心线索,否则文章就会松散。

  第三,人称要一致。无论用第一人称“我”记述,还是用第三人称“他”记述,都要通篇一贯,一般不宜随意转换,否则就容易造成混乱。

  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但往往也间有描写、抒情和议论,不可能有截然地划分。它是一种形式灵活、写法尽可能多样的文体。

  4、记叙文的分类:侧重写人的: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为主;侧重记事的:以叙述事情地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为重点;侧重绘景的,以描绘景物、寄托情怀为主;侧重状物的:以状物为主,借象征抒怀。

  5、记叙文的写作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三种。顺叙就是顺着事情的发展、经过去写;倒叙是把事件地结局或某个突出的片段放在前边写,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地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地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联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6、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环境等或正面,侧面)、议论、抒情、说明等。

  7、记叙文的表现手法:白描、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等。

  8、注意事项:

  第一、故事不要老套陈旧。写老师,一定是挑灯批改作业,雨天送我们回家;写父母,总是冒着风雪背着我们去看医生;写朋友,总是最初要好,然后有了误解,最后又好起来了。亲爱的同学们,这是一个现代社会,别让80年代的流行统治我们21世纪的头脑,别人咀嚼过的馍馍已经索然无味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是最伟大的,后来的效仿者常常落入“东施效颦”的嫌疑。

  第二、塑造的人物不要过于模式化。汉语是一种伟大美丽的语言,汉语词库里用来形容人的形容词不胜枚举,很遗憾,我们大部分同学写人的时候,都把人写得很完美,缺乏真实的感觉,妈妈总是慈祥,爸爸总是严厉的,老师总是充满关爱的。这些,都是我们语言和词汇匮乏所造成的。

  第三、写作没有技巧。缺乏对人物的描写,使人物显得干瘪;叙述太过平淡,不带情感,缺乏感人的力量,连自己都不能感动的作品是没有办法感动别人的;表达方式太单调,只有平板的叙述,如同白开水,索然无味。

  9、改变措施:细心观察,用心体会;学会记录,不要错过任何一个小小的灵感,任何一个感动你,让你震惊地瞬间;学会在阅读中模仿人物的刻画,从阅读中汲取材料。

  10、阅读技巧:略读,细读,重读。这就是说,先大概了解意思,然后再带着问题仔细读。最后,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行文思路。阅读散文,要理解作者所写的人或事物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选材、组材的特点,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阅读小说,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了解故事的情节,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11、记叙文范文:我很胆小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我是个勇敢的孩子,从小我就经历过很多同龄人不曾有过的经历。我一直都很自信,坚信自己在任何事情面前都不会退缩,永远也不会低头。直到有一天,我对我的自信终于产生了怀疑,原来,我也很胆小。

  事情发生在一个半阴半晴的午后,我和同伴们像以往的周末一样在家附近的公园里玩耍。突然,我最好的朋友小强说:“真没意思,总是在这里玩,我们去玩游戏机吧?”他的这个提议顿时引起了我们的兴趣,但,马上又都失望起来。小勇嗫嚅(nie ru)着说:“好啊,那你请客啊?”其实,我们平时根本就没有什么多余的零花钱,伙伴们吃吃喝喝的都花光了,谁手里也没有钱了,没有钱我们又怎么去游戏厅玩游戏机呢?这使我们非常的沮丧。

  过了好一阵,小强突然说:“看!那边来个小男孩,看样子他手里一定能有钱,我们去抢了他吧?”小勇立刻说:“好啊,就这么办!”其它的伙伴们也都赞成,但我却犹豫了。小勇似乎看出了我的想法,问:“怎么样?一起干吧,然后就有钱去玩了。”这时,我的脑海里一面空白,没有任何的想法,只知道我们将要做一件非常严重的错事。我默默的、默默地低下了头,小声说:“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不能这样做!”虽知,这句话一出口,便招来一顿“猛烈炮火”地轰击:“你真是胆小怕事,算我们看错你了!”“以后你别再跟我们玩了,我们不想交你这种没义气又胆子小的朋友!”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小伙伴们便消失在我的视线之中。我一个人怀着疑惑而又孤独的心情在那里站了很久、很久......

  原来,我是那么的胆儿小!但是,我心里也一直在困惑。我向来是个勇敢的孩子,难道当时真的是我做错了?我真的胆儿小吗?不!我清楚的知道我的做法是正确的,我不但没有让自己去犯错,同时,也阻止了我的小伙伴们。虽然换来的代价是我失去了和他们的友谊,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一定会明白我的。

写作基础知识12

  一、什么叫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它包含事件、人物、场面等要素。写作时需要重点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

  二、命题作文的特点

  从命题内容上来看

  近年来全命题作文的命题内容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倾向:或贴近考生生活关注个体成长,或启迪考生思考人生哲理,或引导考生聚焦社会热点……丰富多样的命题,给考生作文的选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从形式上来看

  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单纯以“命题”出现,前后没有提示或导语,这种形式,从字面上看限制较少,审题上没有障碍,让考生有相当宽泛的选材范围。如20xx年中考作文命题“我的视线”,一切人、事、物,只要是目之所及,均可纳入写作范围,让每个考生都有写作的空间。二是以“提示语+命题”的形式出现,通过导语或提示语,为考生在审题和选材上作出了一定的引导,同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如20xx年中考作文命题“充满活力的岁月”,在题目之前,加上了一段导语:“在成长的愉悦中,在探求的欣喜中,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进取,充满活力;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我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和谐温馨的家庭,洋溢欢乐,充满活力;日新月异的社区、家乡、祖国……蒸蒸日上,充满活力。”这段话对写作材料的选择、对“活力”的判断有着明显的暗示作用。

  三、命题作文的写作方法

  1.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

  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一般来说,偏正短语结构重在修饰语部分,如:《有意义的生活》,其表意的重心在“有意义”三个字上,审题时紧扣“有意义”三个字思考就可以了。再如:《充满活力的岁月》,其表意的.重心在“充满活力”四个字,考生需要思考的是怎样通过具体的人、事、物,来诠释一个中学生对“活力”的理解与界定。

  2.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

  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

  如:《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趣事》,题目限制了对象——我,内容——趣事,数量——一件,范围——身边,没有限制时间、地点。这样,写作时就可以不去考虑时间、地点因素,选材的范围大多了。《美丽的谎言》,明确规定了事情的属性——本身是带有欺骗性的,但其实质必须是善意的、美丽的;没有限制的有:对象——任何人,具体内容——欺骗的具体内容和经过,数量——N个谎言,范围——过去现在,身边远方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的内容。

  再如:《我想唱首歌》,题目虽规定了主题——褒扬、赞美生活,但没有限制赞美的对象、赞美的原因。如此,我们既可以为自己,也可以为他人唱首歌;既可以为个人,也可以为集体、为社会唱首歌;既可以写事,也可以写人……只要对生活有着欣赏与感激,对得失成败有自己的体验与思考,就能切中题意。又如:《充满活力的岁月》,虽要思考活力的表现,也要兼顾对“岁月”一词的理解,但对写作的主体——“谁充满活力”则完全没作限定。

  3.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

  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

  如《妈妈,我长大了》这个文题,其关键在于对“长大”的理解。如果认为“长大”的含义只是生理、身体的变化,或是学会了某种生活技能,能够照顾自己,胆子变大了,能对付别人的欺负等等,那么这种理解就比较肤浅。而如果能够寓理于事,从不同的角度写正处于花季年龄的初中生成长中的追求、向往、烦恼和困惑,以及对人生的初步认识,写人生中的各种各样的责任感已经在心中出现,那么,这样的思考就准确而较深刻地把握了文题的含义。

  4.巧构思,化抽象为具体。

  “一粒沙里见世界,一瓣花上说人情”。选材若太宽太泛,会给人“空”或“浮”的感觉。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妨采取“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或“化宽为窄”的方式,从细微处,具体生动地展现对生活的感悟。

  5.炼语言,注重个性化表达。

  语言是作文最外在最鲜活的东西,无论是平实朴素的,还是充满文学韵味的,锤炼语言,使表情达意确切、形象、简约而意韵丰富,应是不懈的追求。

写作基础知识13

  句子依据用途或语气可分为四大类即: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陈述句:说明一件事情,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

  疑问句:提出一个问题,表示疑问语气的句子。

  祈使句:要求或者希望中国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表示祈使语气的句子。

  感叹句:表示感叹语气的句子。

  一、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

  陈述句指说明意见、叙述事实的句子。反问句是指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句子。

  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有两种情况:

  1、肯定语气改成反问句如:

  天才来自勤奋。改为:难道天才不是来自勤奋吗?

  2、否定语气改成反问句

  小孩掉进河里,我们不能见死不救。

  小孩掉进河里,我们能见死不救吗?

  注意点:陈述句改成反问句,要把句中表示肯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的词,句末的句号改成问号,并加上“吗”、“呢”等句末的句号要改成问号。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也有两种情况:

  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要把“难道”和“不”等词删去,把句末的问号改成句号,并去掉“难道……吗”和“怎么……呢”语气助词。

  练习:

  1、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3、难道我们播下的种子不会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吗?

  4、老师对我的教导,难道我会忘记吗?

  二、肯定句和否定句的互换:

  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也可以采用否定句式,例如,“人人都都遵守课堂纪律。”可以改写成“没有一个人不遵守课堂纪律。”改写后句子的肯定语气要比原来的句子更强。改写时要注意:双重否定是表示进一步的肯定,所以必须用上两个表示否定的词,也就是“否定+否定=肯定”。如果只用一个否定的词,句子意思就完全相反了

  例: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天下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注意:

  练习:

  (1)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2)学好语文和输血,对青年人的成才才会起促进作用。

  (3)同学们都觉得书籍是我们的好老师。

  (4)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会找到春天的。

  (5)上坡下的每一块地都被大水淹没了。

  (6)事情的来龙去脉得向你说清楚。

  (7)这里的情况你是清楚的。

  三、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改写:

  我们在说话或写作中,有时需要直接引用别人的对话,有时需要转述。例如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看见。”这是直接叙述的句子。如果要改成转述的句子,就可以改成“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看见。”

  改写时应注意三点:一是改换人称,将对话中表示“谁”(如我、我们等)的人称代词改成“他”或“他们”。与引号前的人称一致起来。二是改变标点,将冒号改成逗号,双引号去掉。三是适当调整词语,需要时可作少量的文字改动,但不能改变句子的基本意思,使句子通顺。

  例: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贝多芬说,它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1)他轻轻地说:“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

  (3)小华告诉我:“我的《儿童时代》先借给你看。”

  (4)妈妈对我说:“我今晚要加班,不回家吃饭了。”

  (5)小华对小丽说:“明天我们班要参加区文艺会演,我得早点到校排演。”

  四、陈述句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如:他碾死了小青虫。可改成

  ⒈“把”字句:他把小青虫碾死了。将陈述句改成把字句,就是将句中表示动作的.对象移到表示动作的词前面,加上“把”即成把字句。在变换句式时必须保持原句的意思。

  ⒉“被”字句:小青虫被他碾死了。把陈述句改成被字句,就是将句中表示接受动作的词调到句首,换上“被”就成了被字句。

  这两种句子的变换只要调换句中的某些词的位置就行了。

  如上面句①中只需把“碾死了”和“小青虫”的位置调换一下,再在他的后面加个“把”字;句②则把“小青虫”与他“他”之间加个“被”字就行了。两个句子互相改换之后,它们原来的意思不能改变。

  五、有些陈述句为了突出句中的某一部分,可交换下词语的位置。

  如:“我去过北京。”与“北京,我去过。”前者突出“我去过”,后者突出了“北京”。改变说法,做到语言美。

  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位老太太上车,一个小学生连忙让座,应怎么说呢?

  应说:“老奶奶,请您坐这儿!”

  注意点:如说“喂,老太婆,坐这儿来!”就很没有礼貌。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要学会使用“请”“打扰”“对不起”“谢谢”“没关系”,接电话时,要用“您好!请问……”等。

  六、特殊句式的变换

  1、词语位置的变换:如

  常式句:亲人再见了!

  变式句:再见了,亲人。把主谓语的位置进行互换

  2、变换提示语的位置:如

  (1)、我说:“爸爸,也许它不会死……”(提示语在前)

  (2)、“爸爸!”,我说,“也许它不会死……”(提示语在中间)

  (3)、“爸爸,也许它不会死……”我说。(提示语在句末)七、关联句

  句子依据结构分类,可分为单句和复句。复句是能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当于单句的分段的句子。复句内的各个单句形式,叫做分句。同一个复句里的分句,说是的是有关系的事,它们又是由关联词语连接起来的,因此也称作关联句。常见的关联句有七种类型,每类关联句有它们自己常用的关联词语。

  1、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因此既然……就

  2、条件关系:只有……才只要……就无论……都不管……总

  3、假设关系:如果……就要是……就哪怕……也即使……也4、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光……还不仅……还

  5、并列关系:既……又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一会儿……一会儿

  6、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是

  7、选择关系:是……不是宁可……也不不是……就是与其……不如

  运用关联词语要注意以下几点:

  关联词语一般都成对出现,只有少数单独使用。(如“可是”、“而”、“因此”等)

  关联词语大都有一定的搭配习惯,不能任意组合。

  关联词语起连接作用,可以把两句话并为一句。

  七、因果句式的改写:

  因果句式,是按事物的原因和结果关系来写的。它有两种形式:一是先因后果,二是先果后因。因果句式中,原因可以是一个或几个,但结果只能是一个。改写时,可以用关联词,也可省支其中一个关联词,甚至不用。但原意一定要保持不变。

  八、缩句和扩句

  缩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句子。把句子中表示修饰或限制的词语去掉,保留原来句子的主干,缩成一个简单完整的句子。缩句不能增加和减少原句基本成分,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缩句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如:“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我们可提问:什么?--小绒球;是什么?---是小鸡。缩句后就是成“小绒球是小鸡。”

  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因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

  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另外要提醒小朋友的是,缩句后,虽然句子十分简短,但它还是个完整的句子,所以句末必须加上原句上的标点符号。扩句恰好相反,是在句子的主干上增加一些恰当的修饰或限制性的词语,是句子的内容变得丰富、具体和生动。扩句的过程正好与缩句相反,即按一定要求给句子的主干添枝加叶,加上修饰成分,使它表达的意思更具体、形象、生动。

  在具体扩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所加的修饰词必须与主干搭配得当

  2、扩句后句子的成分不变。

  3、扩句后不能改变句子的结构。

写作基础知识14

  把新闻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从1845年德国学者普尔兹所著《德国新闻事业》算起,迄今不过一百多年。若以美国新闻教育和研究事业的兴起为标志,也仅为一个世纪左右。我国的新闻学研究迟于欧美国家,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进行。由于该学科作为一门专门的研究对象起步较晚,所以,我们在学习新闻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一些著作的提法或者分类并不统一,但它们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理都是相通的。我国的新闻理论主要借鉴了西方国家的新闻学理论,但又有所不同。

  (一)新闻的定义

  新闻有很多定义,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研究者对它有不同的定义。比如,在西方,对新闻的严肃定义有:“新闻就是变迁的记录”——英国《泰晤时报》,“新闻就是新鲜报道”——英国《牛津字典》等等,在国外对新闻的幽默定义也有许多,比如:“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美国《纽约太阳报》博加特等。

  我国学者对新闻也有一些定义,比如:“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很重要事实”——范长江;“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

  我们一般指的新闻,可以理解为: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这一定义体现了三个要点: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和新近发现的事实;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有价值的;新闻必须是对事件的“报道”。

  新闻都是以事实为依据,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也是第一要素。

  凡是新闻文体,不论消息报道,还是通讯、特写,在写作上都应当做到新、快、短、活。

  (二)新闻的分类

  新闻按体裁分类,大致可以分为:消息、通讯、新闻特写、以及新闻边缘体裁。新闻边缘体裁主要包括:报告文学、调查报告、采访札记、工作研究、来信等。

  新闻分广义的新闻与狭义的新闻,上段的分类是按广义的新闻进行分类的,它们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又称电讯(通过电报、电传、电子计算机传输的消息)。它是报纸上最经常、最大量运用的一种新闻报道体裁,也是最直接、最简练、最迅速地向读者传播新闻信息的报道方式。

  (三)新闻的六要素

  新闻要素,是指新闻构成的主要因素。交待新闻要素,是把事实报道清楚的起码条件。一般来讲,在传统的新闻学讲义中,我们常提到的是五要素,所谓五个W(When,Where,Who,What,Why——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在西方新闻学有一个观点,认为新闻学除了五个W外,还应增加一个H(How——怎么样,何果),也称新闻六要素。新闻六要素近年来在国内一些教材中得到认可。

  (四)新闻语言

  在写新闻时,有的作者常用写散文或者写评论的方式写新闻,其实,它们之间的语言要求是不一样的。文学语言是艺术的语言,评论语言是说理性语言,新闻语言则是表述事实的语言。

  新闻语言作为一种独立的书面语体,它服务于事实的报道,具有质朴、实用的语言形态,明快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讲求信息的`运载量,使之适宜于社会的广泛传播。

  新闻语言的特色可以概括为:客观、确切、简练、朴实和通俗。

  1、客观。新闻语言的主要功能用于表达客观事实,而主观认识和感情的强烈外露,势必干扰读者(听众、观众)对事情原貌的了解和把握。比如说,我们讲某某员工工作认真,某某领导身先士卒,则不如用一些事情把它反映出来,让读者去品味,而不一味去下结论。

  新闻语言的客观性,通常表现为:

  1)中性词多于褒贬词,即客观地描述,而不随便下结论,或者评论;新闻中一般不使用评议性的语言,即使是评述性消息,作者的评述语言也极少,多讲究分析对比,然后自然将极其精练的评述语言自然落笔。

  2)修饰语的限制性多于形容性,举例:昨日气温已开始回暖,最高温度已达15℃,这是用数字进行限制;如果写成:昨日气温已开始回暖,大家感到比前些日暖和很多,这就成了形容词性,不宜用作写新闻。

  3)句子的陈述口气多于感叹口气。把一些事件或者现象以第三者身份客观描述出来,而不是以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去下结论或发表感叹。

  2、确切。确切,就是准确,贴切。在新闻语言的使用上,要求精确性较高,力除消除语言的含混性,但并不完全排斥语言的模糊性。新闻的模糊语言不是语言含混不清,而是相对于精确语言来说,其精确度较低,但又不失之确切。比如,“近200吨”比“几百吨”,“30多厘米”比“几十厘米”要精确。

  3、简练。新闻以简练为贵,以烦冗为病。新闻语言应简洁、洗练,干净利落,切忌拖泥带水。正如鲁迅说过,“简洁的文字,有着穿透读者心胸的力量”。写新闻提倡写短句,说短话,强调简捷直叙,少曲迂回,尤其忌语言杂质,不要让复杂的结构和修辞手段、表情语言淹没事实。比如,“在……的大好形势下,在……鼓舞下,在……的基础上”等等繁冗的句子都应避免。

  4、朴实。质朴无华,具体实在,这是新闻语言的又一特色。新闻语言讲究朴实,就要“有真意,去粉饰,勿卖弄”。

  5、通俗。新闻语言的通俗,要求从读者(听众、观众)的认识水平出发,运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形式,即接近口语的书面语。在写新闻时,用语不以作者的认识标准为准,也不以行业内的认识为标准,而应是最广大的读者认识为标准,对一些特殊用词,或者专有名词,应加必要的注释。

写作基础知识15

  一、应掌握的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一)公文格式

  1、行政公文的格式的概念

  2、行政公文的格式的内容

  (1)眉首

  (2)主体:是文件的主要部分,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八个部分。

  (3)版记:版记也称文尾,位于公文末页最下部,包括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三个要素。版记的最后一个要素置于最后一行。

  (二)行政公文的行文规则

  一个机关的文件,按照行文关系、文件的去向,可以分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和泛行文。

  基本行文规则:

  (1)根据机关隶属关系和职责范围行文的原则。

  (2)公文不直接报领导者个人的原则。

  (3)非特殊情况不越级行文原则。

  (4)同级机关可以联合行文的原则。

  (5)部门会签未经协调一致不得各自单独行文的原则。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其另一上级机关。

  以下两种情况不宜用抄送:

  1、请示不得在主送上级机关的同时向其下级机关抄送;

  2、凡与办理公文无关的机关一律不予抄送。

  二、12种应用文体的.写作

  (一)计划与方案

  (二)总结

  个人总结行文结构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标题:单位名称+期限+内容+文种

  正文:

  1、前言:交代与中心内容有关的情况;

  2、全面总结一般包括成绩收获、经验体会、问题教训三个部分;

  3、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努力方向。

  落款:写作者姓名、日期

  (三)简报

  简报是反映所在单位或系统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和经验,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值得注意的新思路,或某项调查研究的成果和有价值的统计数字的内容简要的内部资料,起着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左右沟通、交流经验的作用。

  工作简报的版式由版头、正文、版尾等要素组成。

  简报的写作要求:

  1、新:反映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

  2、准:材料真实确切、问题切中要害、政策把握准确;

  3、简: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明了;

  4、快:迅速及时,快编快发;

  5、全:要素齐全,格式规范。

  (四)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为了工作需要和特定目的,对某一事物、问题或事件进行调查研究后,通过分析、加工,利用调查材料和研究结论整理撰写出来的书面报告。

  调查报告也称为考察报告。其主要特点

  一、是针对性强—针对人们普遍关心的事情或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写;

  二、是用事实说话—报告的内容真实准确,建立在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

  三、是揭示规律性—通过对事实的分析研究,得出规律性的认识。调查报告按照调查范围和内容,可分为综合调查报告、专题调查报告;按照作用,则可分为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澄清事实真相的调查报告等五类。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等三部分构成。

  (五)汇报提纲

  汇报提纲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时所撰写的汇报内容提要。按照汇报内容分为综合工作汇报提纲和专题工作汇报提纲。汇报提纲在内容上具有特定的针对性,结构上具有逻辑条理性,语言上要求朴实简练。

  汇报提纲一般分为标题、正文、落款三个部分。

  (六)会议记录

  会议记录是在开会过程中,由专门人员把会议的组织情况和具体内容如实记录下来的文字材料。

  会议记录一般由记录头、记录主体、审阅签名三部分组成。

【写作基础知识】相关文章:

写作基础知识:小说的写作04-26

写作基础知识07-07

写作基础知识11-22

写作基础知识05-10

公文写作:公文基础知识及写作01-30

新闻的写作基础知识11-19

阅读与写作基础知识02-06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02-19

语文写作基础知识02-12

阅读与写作基础知识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