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名著读后感作文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名著读后感作文 篇1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科幻作家凡尔纳的大作。在这个暑假中我有幸读到了这本书。
《海底两万里》的主要内容是1866年法国出现了一只大“海怪”。有不少船只被这只“海怪”撞翻。法国生物学家阿罗纳克斯和他忠实的仆人孔塞伊加入了一艘驱逐舰,准备消灭“海怪”。其实这“海怪”并非真的“海怪”,是一艘由尼摩艇长带领着的构造精密的潜水艇“鹦鹉螺号。后来,阿罗纳克斯、孔赛伊与他在驱逐舰上认识的朋友内德?兰德,被鹦鹉螺号腐儒,在海底中度过了惊险刺激的十个月,最终他们不辞而别,将自己知道的海洋知识公布于世。我佩服作者凡尔纳先生知识渊博、叙述严谨。他的世界地理知识根本不能用言语来表达,他对动力学、生物学、地质学、海洋气候、,把握得都非常让人想都不敢想,让大家感觉作者不光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而且是博学家。并且能把各门学问融会贯通,集中展现在读者面前,体现在这部作品中,令这部科幻作品更加合乎逻辑。不过,潜艇的艇长尼摩始终是个谜,既聪明、博学,又对人类社会中的种种丑恶表示出厌恶、憎恨,对贫困阶层的人们表示出同情、帮助,希望有超脱于世俗社会的世界存在。他肯定在现实世界中遭遇了或者说目睹了残忍、不公正,但是他到底是谁?到底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他如此憎恨人类?作者直到最后也没有正面揭示,成为一个令人思考的悬念。
作品中的“我”执着于科学研究探索,捕鲸手内德?兰德,勇敢无畏、渴望自由、本领高强。仆人孔塞伊则极其忠诚。这些主要人物合情合理地出现在每一个情境中,从而使这次海底远行在读者眼中变得活灵活现。也令人体味到现实世界中人们性情的丰富多样性。
名著读后感作文 篇2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做《鲁滨逊漂流记》。作者是英国著名小说作家笛福,故事情节生动, 内容丰富,很耐人寻味。
故事主要讲主人公鲁滨逊出生在一个不错的家庭,他酷爱航海。有一次,他去远航,可在一个地方,风浪很大,后来鲁滨逊是用一艘小艇划到岸上才算脱了险。还有一次,他的船遭到了海盗的袭击,鲁滨逊被海盗抓去当奴隶,后来才逃了出来。不过,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呢!他去几内亚时,他的船沉没了,他被冲到了荒岛上,开始了他长达28年的荒岛生活。在这28年中,他从刚开始的绝望,变成后来的生活美好。他克服了许多困难,他有田地、房屋、羊圈,自己无忧无虑。
这是我最敬佩的地方,因为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岛上,即使是再有信心的人也会气馁,可鲁滨逊不是这样的,他不气馁,他很有信心,所以他最后能帮助一位船长平定叛乱,结束了他在荒岛的生活。我推荐这个文章,是因为它的情节生动,并且跌宕起伏。详细的讲了鲁滨逊一生的生活和他的航海经历。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跃跃欲试了呢?也想看这本书了呢?那就来细细的品尝这个著名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吧》!
名著读后感作文 篇3
话说三国,也既是东汗末年由势力相当的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但最后统一的竟是不叫魏国的魏国,简白来说,就是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赶魏帝下台,自己称帝,称西晋,最后结束了混乱,统一了中国。这是我意想不到的结局,在还没有深入了解前,我还以为蜀国肯定会统一,但历史的记载却刚与我所想的截然不同。也许我一开始看到的只是一个表面。
刘备有为他出生入死的结拜兄弟张飞和关羽,有卧龙和凤雏做他的军师,有黄忠和赵云当他的先锋,还有一大批忠心耿耿的将军,而且又得民心。历史证明,战场上斗的不仅是计与谋,还要斗人心。《孟子》中说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这一看,我便想,这样的一个国家,天下霸主非他莫属,但结果却不如人意。从故事中还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权力可以诱惑人心,名利可以扭曲灵魂。在权力与名利的诱惑下,有几位“绅士”是可以抵挡的呢,结果显示是寥寥无几的,像关羽、张飞、诸葛亮这样的一代忠臣又有几个呢!
或许,也就是因为有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存在,天下大势才会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历史才会变革,才会向前发展。三国这段历史清晰地反映了当时某些统治者间的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场景,把真实的画面重现在我们的眼前,值得我们去深思。现在社会不也是这样吗,市场如战场,为了立个头功,为了那么的一点小利益,不顾全局地做一些伤天害理的事。于禁嫉妒他人立头功,在关羽得到前局胜利时,把军队召回营。某些商家也不悔如此,为了能在市场上得到短暂的利益,不顾人们的健康,生产一批批的劣质产品充当优质品在市场上出售。人心是脆弱的,百句忠言不入耳,一丝逆语尽全信,简单解释,可以说是学好三百天,学坏只不过三天的意思。孟达为了私人恩怨,挑拨关羽与刘封之间的叔侄关系,刘封也因为以前与关羽的小小过节,而被这一句逆言所激发了,没有派兵去救关羽父子,导致关羽与关平被活抓后杀死。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从中得到一些教训,我们应该豁达一点,用理性去分析情况,而且要顾全大局。究竟是忠言逆耳,还是激将法,还得需要我们去理性分析。往往一本脍炙人口的著作给我们的心灵留下的不仅仅是深刻的教训,更多的是其中的情与义,忠与诚。刘备、关羽、张飞这三个结拜兄弟,只是一面之缘,一酒之谈,但却在桃院下结下了永恒的真挚的友谊。在几次生死关头之时,他们同进退,共患难。
在军事上他们听从大哥刘备的派遣,毫无怨言地一心忠于蜀国,关羽也并没有因为曹操的优待而背叛自己的兄弟,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也要与自己的兄弟重聚。还几次从危险中救出刘备的儿子阿斗,他们之间的情义是人性最善良的体现,他们的友谊是不可被任何的东西摧毁的,是永远值得歌颂的。刘备为稳天下之混乱,不辞劳苦,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共谋天下事,共商治国之策,就像夫差所说一样,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刘备完全相信诸葛亮,两人在统一汉室的艰苦道路上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刘备逝世后,诸葛亮仍不忘刘备的嘱咐,辅助刘禅后主,日夜为统一汉室而操劳,最后病逝五丈原,这其中的情与义,忠与诚,是那个时代所值得佩服的。谈到三国,就一定要谈到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因住在隆中卧龙岗,故号称卧龙先生。
诸葛亮足智多谋,而且见识深远,能看透别人的想法和计谋。他并不是靠军令来服众,而是靠他的才智和待人友好,出山的第一功便已使张飞和关羽佩服得五体投地了。他不仅会纸上谈兵,而且能灵活地运用到实际中。即使危难当前也依然镇定,空城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了,利用了敌人对自己的看法———慎重,和敌人的多疑,以少胜多,不用一兵一卒击退敌人,他的镇定与才智真令人佩服。当时三国之中,魏的军事力量最强大,刘备、孙权这些小角色可谓进退两难。但诸葛亮凭他那能言善辩的.口才,打倒了孙权身边的谋士,劝服了孙权与刘备一起合作抗敌。诸葛亮巧借东风,草船借箭,和火烧赤壁,都大大削弱了曹军的军事力量,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充分显示了诸葛亮的战略家头脑。诸葛亮有的不仅仅是聪明才智,且心胸豁达。提起这个特点,就不得不提周瑜了。周瑜是孙权的谋士,他的才能也是了不起的,但却逊色于诸葛亮。因为他小心眼,一心想置诸葛亮于死地,但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巧借东风和刘备的借荆州却气得周瑜无可奈何。结果还被诸葛亮给气死了。但他的死也不全是诸葛亮的错,正所谓一只手掌拍不响,若不是周瑜心胸狭窄,根本不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周瑜逝世时才三十六岁,正值大好时光,真可惜!从周瑜的事情中使我得到了启发,有时候我们应该学会豁达,不要因为一点儿小事而生气,康德说过,“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外界因素不是我们随心所欲就可以改变的,但内在因素却是我们可以控制的,要彻底去解决问题,先改变自己的内在因素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不要总埋怨环境,埋怨别人,首先自己要心胸豁达,有容纳百川的气度,也许,外界的一切在你的眼中也会因此而变得更清新,明媚!说了诸葛亮,也许曹操也是个不能不提的人物。曹操又叫曹瞒,说起他,真的很难用一个词来修辞他。历史事实也证明了,在某些不同情况下,他可以是“乱世之奸雄”,也可以是“治世之能臣”。从这样的评价便可以看出曹操并非是一个简单的人,他的才能可以乱世,也可以治世,但历史的车轮却给了他一个完美的评价,他先来了个治世,帮助汉献帝消灭身边的奸臣,然后又来了个乱世,“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乱世中的枭雄。曹操也可谓是个人才,但最大的缺点是多疑,他的多疑已经是家喻户晓了。其实有疑心,或者说是有警惕性是必要的,但曹操的警惕性过高了,结果一次又一次地中了诸葛亮和周瑜的计。但曹操还是很重英雄的,从煮酒论英雄和他对关羽的敬重就可以看出了。从三国鼎立的出现到最后西晋统一天下,这一段历史确实让人深思令人回味。从一开始的汉室写到分裂,继而三国鼎立到天下统一,这段历史的描写里出现很多人物,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勇双全的张飞和关羽,既是奸雄又是英雄的曹操等。
《三国演义》的描写中把他们的特点、形象与历史事件融合在一起,写得生动而形象。还把当中的情与义,忠与诚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显示了乱世中的真情和感动。虽然三国鼎立的时期只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小片段,但他却留给了我们许多宝贵的文化。例如草船借箭、空城计、桃园结义等历史故事,至今仍然家传户晓;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仍是人们赞颂的话题,而周瑜的死也给了我们一个很深刻的教训;“既生瑜何生亮”、“刘备借荆州,一去不回头”等词语到现在还在沿用。
由此可见,《三国演义》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是十分值得我们去珍惜的。历史的车轮在不断向前,我们得到的也许只有经验和教训。细细品味,我们会得到更多的启示,看着眼下的脚印,才懂得如何前进。时代不断前进,而历史车轮留下的痕迹,却是一份值得珍惜与回味的经验!
名著读后感作文 篇4
手上拿着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感受到了他幼年的童真,也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虽然这本书是鲁迅先生幼年的回忆,却好像是路边的野花,虽然快枯萎了没有了原先的美丽与娇艳,但也是别有一种美,无法比拟的美。
第一遍看时,就被文中的范爱农吸引住了,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而我就是一个没有个性的人,所以就特别喜欢他,他对是否因他的老师徐伯荪被杀而打电报到北京这个问题所提出的观点:“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电报呢。”而他是徐伯荪的学生为什么会这么说呢?鲁迅先生也是同样不理解,不过这更体现出了他的与众不同,非同常人的思想境界,虽然他没有做成什么大事,但他的思想境界与独特的个性深深吸引着我。其他的文章还是不太明白。于是我又读了一遍,我读了“无常”这一篇章时,也正好是全书的一半,这“无常”与之前“五猖会”上的塘报、高照、高跷、抬阁、马头等,一定是鲁迅爱看的,不然怎么会写得这样细呢!从此看来鲁迅小时一定也很贪玩,不过这里主要还是反映了鲁迅思想中恋乡的一面。也反映出了“公道在阴间的现象”可见当时的社会很黑暗啊。当我还沉浸悲惨的心情中,又看到美好的一面《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这一类的代表,这篇文章是写鲁迅先生小时候的事,我也是个小孩子自然也就很感兴趣了,看完后很是羡慕鲁迅先生小时候的百草园,和好玩的样子哦,很向往那样的地方,同时也看到了封建社会对孩子的残害,说吃完长了人形的的何首乌就可以成仙了,天真的鲁迅就真的去挖啦,可见当时的社会多么昏暗。哎……我为那个时代的孩子感的悲哀。看了一个小时多了,于是我就休息了一会,突然又有一股冲动再看一遍。读第三遍时,我从第一篇开始看起了,看到了题目《狗鼠猫》我是属鼠的,也很讨厌猫的最喜欢狗狗了。原以为只是鲁迅先生的个人喜爱问题罢了,没想到世界这三种动物来描述当时的官员的腐败与无知。也有当时的医生的……不,我错了,他们不是医生,是草菅人命只会骗人的坏蛋。医生是善良的乐于救人的好人,他们不配。
”不要让人一看了之,应让人细细的品味,反复的品味。“用一句话来形容《朝花夕拾》这本书就是让人一定要深思才可以明白它的内涵。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和鲁迅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最后还有一个问题想说一下:为什么鲁迅先生喜欢的书都没有了呢?是由于当时社会太乱吗?我也不敢妄自下论断。
名著读后感作文 篇5
今年寒假,我又读了一遍《三国演义》这部古典文学名著,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这部古典文学名著是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文中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有乐不思蜀的刘禅﹑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心胸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和重义的关羽。而三国的三位君主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首先说说刘备,他为人厚道,识大体,顾大局。比如三顾茅庐,为了统一乱世,他牺牲很多时间,三次才请到诸葛亮。他还十分重视兄弟情谊,对关羽、张飞关爱有加。虽然刘备优点很多,但还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受到巨大打击后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关羽和张飞被杀害后,刘备就变得性情急躁,不听诸葛亮说的话,执意伐吴,最后死在白帝城中。如果那时他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他肯定能完成建立蜀国的大业。
接着来谈谈曹操,曹操对于人才求贤若渴,他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他拥有强大的兵力﹑勇猛的将士和高超的军事策略,统治魏国时百战百胜。可心胸狭窄,甚至说过“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这样的话。杨修偶尔跟他开点小玩笑,结果却被他杀死了;华佗好心为他剖颅治病,结果却被他起疑心杀死了。赤壁之战,因为周瑜使出了一点小计策,他竟然杀掉了能为自己立大功的忠臣蔡瑁、张允,导致魏军没有好的水军将领,没能识破庞统为他提供的连环舟战术,结果被孙权刘备联盟打败,几乎是全军覆没。这一个个充满鲜血的故事让将士们又惊又怕,不能不说是导致魏国衰败的一个原因。
最后来讲讲孙权,孙权既没有曹操那么凶猛,也不像刘备那么懦弱,因此名声比较好,活得比曹操和刘备长。孙权能合理运用将士的才能、敌人的弱点来赢得战争,可以说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君主。
从魏﹑蜀﹑吴三国里的三位君主身上,我懂得了很多,在生活中做任何事情不能急躁,要三思而后行;在学习中,不要为取得一点小成绩而骄傲自满,止步不前;在与人相处方面,不能心胸狭隘,为一点点小事而斤斤计较,要团结互助。我相信,只要从现在一点一滴地做起,努力学习,长大以后,我一定能实现我的梦想,成为一位对祖国有用的人才。
名著读后感作文 篇6
读完《西游记》,我觉得孙悟空是个本领高强的英雄。细细读来,不难看出,孙悟空其实是一个一生充满悲剧的英雄。他本来是花果山水帘洞的美猴王,多逍遥自在,但他的能量高强,胆子最大,因而他追求自己的行为与造成的后果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
作者告诉我们,大千世界里的绝对自由都是纸上谈兵。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度和条件的。按说,同玉皇大帝平起平坐的另一个统治阶级代表如来佛水平高多了。他眼见看悟空追求自由的本性,巧妙地加以利用。他先将这只猴子囚禁五百年,尔后给他一个有条件的自由。让他戴上金箍,护送唐僧西天取经,久困山岩的孙悟空委屈地接受了这种有条件的安排。原本这同社会上的一些巧立名目收费、会议一样可笑。因孙悟空态渴望自由了,即使有多少条件,也从不拒绝。当然心存叛逆的他,也还另有打算。或许以为,完成这次任务后,如来还可能给他一个绝对的彻底的自由。
西行路上,孙悟空是何等卖力,何等忘我。我觉得,他三打白骨精使力不讨好,倒让主子唐僧赶回花果山,后又被请回,一路西行,他却不记前嫌,忠实护主,实在是可笑由可悲,真是让人当猴子耍。然而天真的猴子不可能心想事成。金箍套上,哪还有打开时?你看,孙悟空护师西行成功后,如来给他封的什么斗战圣佛,不同样是有紧箍缠着吗?这个神通广大,名声在外的猴子,永远不会有真正的自由了。我时常在想,他失去了自由的本领,会不会痛恨自己成为人所利用的棋子?哎,可怜啊美猴王!不过,西行途中,竭尽全力降妖除魔,打得赢就硬拼,打不赢就四处去说情,搬救兵,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有力抨击。
名著读后感作文 篇7
这个暑假,我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作者海伦凯勒是一个又盲又聋又哑的姑娘,她并不因为身体的缺憾而沮丧一生,反倒十分阳光,跟着莎莉文老师一起快乐的走过了她的童年。她可以说从不知道世界的色彩,世界的美貌。她说,她不知道什么是透过“灵魂之窗”,即从眼睛看到朋友的内心。她只能用手指尖来 “看”一个脸的轮廓。她能够发觉欢笑、悲哀和其他许多明显的情感。但她如果有了三天的光明,她不会抱怨人世的不公平,反之,她会好好地利用这三天的光明,亲眼目睹世界的风采。
读过这本书后,我不禁赞叹不已。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人,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她,居然能毕业于哈福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她接受了生命的挑战,也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克服了难以克服的困难。
懂得了她内心的感受,我颇有兴趣的尝试闭着眼睛做些事情,比如:吃饭、弹琴、打字,当然不包括睡觉。有时也会想想,我们正常人和海伦的真正区别。
其实,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谁会提出这样的小小的要求?或者,在我们眼里,这并不是一个愿望。而这正是海伦最大的希望,虽然这不能实现,但她一直在追求、努力。正常人天天生活在这样一个纷繁的世界,但有谁会刻意去欣赏世上的万物?世上的万物,只不是一个背景,一个无人理睬的背景罢了。而海伦并不这样认为,她永远看不到世界万物,但在她的内心里,这些 “背景”永远是最美的。那些天天庸碌、饱食终生的人就只想着追求钱财、享受,他们何曾想到在离开这个世界时未能欣赏这个世界的美丽、恬静。只有海伦,才会真心去感受世界的美。不同的欣赏和追求,创作着不同的奇迹,也许,这就是我们和海伦的区别吧。
健康的我们,满足现在的一切吧,上帝对我们是公平的,抛开一切身处之物,一切不实际的杂念,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去爱这个世界吧!
【【推荐】名著读后感作文汇编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