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猖会》读后感

2021-05-27 [第七单元]写一篇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猖会》读后感(精选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五猖会》读后感 篇1

  《五猖会》是《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批判教育制度和封建家长制度的叙事散文。作者叙事触及时事,抨击北洋军阀及其走狗鼓吹封建教育和封建礼教的丑恶行径,并插入精彩议论,使往事的回忆充满了战斗性。文章的主题是通过儿时的作者对迎神赛会的热切向往,以及他正欲到东关看“五猖会”而被背书一事弄得毫无情趣的内容表现出来的。

  全篇虽然只写了一件事,但是这件事写的集中、单纯而又丰富。作者善于运用气氛渲染、铺陈对比的手法,来加强文章的感染力。那种孩童对迎神赛会的向往、期待、失望和失望情绪的多方面展示;那种由于以往屡次的失望沮丧才引发的此次的莫大的期望;正在手足舞蹈、欢呼雀跃之时却迎来父亲的一声断喝:“去拿你的书!”宛如兜头一盆冷水,作者正是通过这些环境气氛的层层渲染,以及“我”的情绪对比,激发人们对孩子的同情和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憎恶,进而引起人们对儿童教育的严正关注。

  《五猖会》读后感 篇2

  《五猖会》是鲁迅儿时回忆去东关看五猖会的一件罕逢的盛事。

  因为东关离县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前夜预定好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陆续搬下去了。儿时的鲁迅笑着跳着,催他们搬得快些。忽然,工人脸色变得很谨肃了,小鲁迅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他身后。父亲叫他把书拿来,他忐忑着,拿着书来到父亲面前。父亲教他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背出来就让他去看会,否则不准去。这犹如一盆冷水浇在了鲁迅的头上,他读着,强记着。

  太阳升得很高了,鲁迅才有把握走进了父亲的书房,梦似的就背完了。父亲这才答应让他去。大家同时活动起来。工人们把他抱起来,仿佛在祝贺他的成功一般,但鲁迅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这一切对他都失去了意义。

  这篇文章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鲁迅说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

  在封建统治的社会中,鲁迅生在一个县城里的家境小康的读书人家,遭逢社会变革和家庭的日渐败落。鲁迅被包围在这种黑暗封建的家庭风习和社会现状。

  《五猖会》读后感 篇3

  《五猖会》一文记叙了鲁迅儿时看五猖庙会的事。五猖会是难逢的盛大庙会,鲁迅笑着,跳着,兴奋的不得了。但在出发之前,父亲却让他背诵一字不懂的《鉴略》。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父亲要求他读熟,背不出来就不准去看庙会。一盆冷水把鲁迅的兴致全浇灭了。待他读熟了,在父亲面前梦似的背完了,大家高高兴兴陪他出门。

  最后,鲁迅回忆到:“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鲁迅通过记述此事,让我们看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性。

  《五猖会》读后感 篇4

  在《五猖会》里,鲁迅吐露出自己喜欢看戏,在《社戏》一文中也是,竟然达到了“除了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

  在鲁迅小时候罕逢的一件盛事——“到关东看五猖会”,鲁迅开心得不得了,但父亲强迫自己只有背过《鉴略》之后才可以看会。我自己是知道鲁迅心里是什么想法,心里当然是非常郁闷啊……

  结果如何,即便背了出来了,自己心里初时的那份兴奋自然烟消云散了。

  鲁迅在《五猖会》中,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而在《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一文中,鲁迅也不时的表现了这一种思想。现在倡导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而封建教育则是统一标准,不能完成作业就体罚,这是很不好的,应该反对。

  《五猖会》读后感 篇5

  在我看来“五猖会”就好像现在的儿童节一样,是孩子们一年之中最最期盼的节日了。至于期盼的程度,哈!就是有一种恨不得把时间调快急迫感,它是一年之中最美好的一天的那种心情。

  封建社会的家长制度却异常的丑陋,鲁迅先生也抨击了这一点。封建的家长们利用孩子热烈的向往节日的急切心情,就要他们在临行前加上许许多多的附加条件,如背熟课文等等。而文章的深刻含义就不了了之了。这样做,不仅在学业上无任何作用,还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心情,磨灭了孩子们那可贵的童真。

  世间的父母们啊!你们“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我相信孩子们都能够理解,可教育的方式不只一种。你们的一个小小的错误往往就会成为我们人生路上的最大的一块绊脚石啊!

  《五猖会》读后感 篇6

  我将鲁迅《朝花夕拾》中《五猖会》这一篇文章给看完了,且深深受到启发。

  这篇散文前半部分写出了青年作者鲁迅对迎神赛会的向往与热爱,并且通过描写赛会的活动和作者的心理活动来映衬作者心中对赛会的热切期盼。后半部分写了作者准备到东关去看五猖会,父亲却叫他背书,背不出来则不准去。而当作者背完书被批准去看五猖会时,他早已没了兴趣。

  文中有许多寓意存在,例如: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多个“一”连用,反复强调中也体现出作者青年对赛会的失望;而第五自然段中,作者又运用景物描写的方法,写出梅姑庙和五猖庙都是“礼教有妨”的,以封建礼教的产物攻击封建礼教,更能看出讽刺的力度。

  而且,我们更应该用心体会的,是作者要讽刺的东西。

  全文虽然没有一句对父亲以及教育制度的正面指责,但全文无处不以细腻、突变的心理对封建教育制度的腐朽与反动进行无声控诉。

  反观我们自己,生活在如此美好的时代,拥有能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拓展式教育制度、批判式教育制度,我们有何理由不珍惜?要知道,在古代,只要普通人有一句造反的话,必当砍头处置!我们应该努力、努力、再努力,在懈慢时要告诫自己——

  我们要珍惜美好时光,把握当下,努力向前!

  《五猖会》读后感 篇7

  外面热闹非凡,迅哥儿苦苦坐在椅凳上,背着这本《鉴略》。父亲说:“背不完,休想出去。”可外面的五猖会已开始了,怎会有心思坐这苦苦去背书呢?

  我深有同感似的想像这个画面,没想到鲁迅也面临着这样和我相似的问题,我竟也想开心一下,嘲笑他一番,可却提不起劲来。

  我想到了另一个问题,父亲为何要让鲁迅背书再去看会?很简单,因为读书重要一些,那玩就不重要了?鲁迅不也曾提到过嘛?玩是孩子天生的权利。我收住了这份嘲笑的心情,这个问题也是众多家长所面临的,已不是一个小问题了。何以读书?为的是生活。生活就是玩乐,去玩乐不也算是去享受生活吗?此时,我也弄不清究竟是何意义更重大了。我闹心的为这件事思索了会。五猖会是要去看的,书也是要背的,时间场合可以不分先后。我又可怜鲁迅的玩乐时间,也不便去埋怨父亲的严厉。

  我把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抛到脑后,我不会去怪父亲,因为我更能理解。而那个时代的.确读书并不是第一重要,鲁迅的天生爱玩,也同样能理解。虽解不开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我仍心有余悸。

  《五猖会》读后感 篇8

  又再读了几遍《五猖会》以后,发现中国教育似乎从很早以前就买下了这颗种子。

  这是一种很难再改变的思想观念,在文章中鲁迅先生觉得可能是《鉴略》很重要父亲才会让我背,这没有什么,但是为什么偏偏会让我在那个时候背呢?鲁迅先生当时的反应是这样描写的: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而后又“梦似的就背完了。”

  最后导致了在上船之后“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

  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鲁迅的父亲肯定没有想到那时鲁迅的想法,现在的父母又何尝不是呢?我觉得家长是最该换个角度想想孩子的问题的了。一些家长会说:

  “哦,鲁迅为什么能成功?就是因为他受到了这种教育才会成功的。”

  我觉得就是因为鲁迅先生的这种敢于向封建不好的思想作斗争的品质才是导致以后成功最重要的原因!

  我想告诉大家有些看似正确无误的想法和行为所造成的结果却会适得其反,要真正的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才会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孩子和家长都需要成长,我们中华民族还有许多的优良传统需要学习也有一些不好的思想需要抛弃,希望大家可以深深体会。随着时间和阅历的增长,我们的教育方式会更加成功。

  《五猖会》读后感 篇9

  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的《五猖会》首先描写了鲁迅对迎赛神会的独道见解,随后又写了他们一家人在去看五猖会时路上的情形。

  本来兴奋无比的他因为文亲的一句“去拿你的书来”变得忐忑不安,谁知读完二三十行《鉴略》后,他父亲又对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别想去看会。”

  这在幼小的鲁迅头上彻底浇了一盆冷水,当时让他兴致全无,一句句梦似的背完后,对会也没什么兴趣了,以至于后来回忆,记得最清楚的也只有背书了。

  我在这篇散文中读到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小鲁迅,也读到了一个严厉,重视学习又摧残孩子天真本性的父亲,全文把他们俩连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书香浓郁的家庭。

  而从深层来看《五猖会》真的只是讲这些吗?不,这里头还有着深刻的含义。很多人会认为这篇文章是批判了那些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与摧残。我觉得我在这当中,还读出了一些东西来。

  文章中父亲的形象是严厉的,他代表了封建教育制度的家长,再看看现在,家长们早已没有了那时的严厉。

  对我们虽然很唠叨,但总没有那时严重,他们唠叨是为我们好,他们在为我们的未来着急呢。

  然而有些人呢,对父母的唠叨一句也不听,依旧我行我素,这样的人一定是没有大的志向,成不了大器的人。

  现在父母的确有时候不太通情达理,但他们的唠叨总是在为我们未来美好生活作出铺垫。也许有一天我们有出息了,回眸过去,在这条路上有着多少父母的心血啊!

  所以请不要忽略父母的每一句唠叨,他们就是你成功的铺路石之一。

  《五猖会》读后感 篇10

  相信不少人都读过鲁迅先生的《五猖会》,其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正当大家都在欢天喜地准备去关东看五猖会时,父亲却要求我务必将《鉴略》背完,才能去看五猖会。多年以后,鲁迅仍然对此十分不解,为何父亲偏偏要在出发前让我去背书呢?

  其实,许多人在小时候,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大部分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淡忘了。当他们看过《五猖会》时,孩子提到的沉重经历又恍惚在脑海当中萦绕着。

  当下所有的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都想让孩子少玩一会儿,多做点题,让他们的成绩有所提升。父母只从他们的规划来决定孩子将来以后干些什么,成为出类拔萃的孩子。这种现象是从古到今的教育问题。中国似乎从很早以前,就埋下了隐患,这是一种很难再改变的思想观念。在文章中,鲁迅觉得《鉴赏》很重要。可是偏偏选择在孩子要出发前抽查背诵,背不出来,就不允许出去。在这种强大的精神压力下。孩子选择了屈从,从内心里对孩子产生了伤害。我们在文章中发现。开船之后,路上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观看《五猖会》时的热闹。对于“我”都没有意义。这种扼杀孩子天性的教育,在今天仍然在上演。

  明智的父母,不应该只是注意孩子的学识,他们也懂得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应该从孩子的行为动作、神态中读读,以前小学时候我们喜欢什么,心理想些什么,仿佛父母都知道,可是上了初中后父母眼里大多都是学习,我们真正渴望的是什么他们还了解吗?

  新的时代赋予我们新的责任和使命,我们渴盼新型的家庭的和谐亲子关系。

【《五猖会》读后感(精选10篇)】相关文章:

1.五猖会读后感

2.五猖会佳句赏析

3.五猖会的好词好句

4.《五猖会》读书笔记

5.五猖会读书笔记

6.《五猖会》读书笔记(精选6篇)

7.五猖会读书笔记五篇

8.五猖会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

上一篇:小王子读后感作文 下一篇:小王子读后感作文